热历史性能

仪器信息网热历史性能专题为您整合热历史性能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热历史性能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热历史性能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热历史性能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热历史性能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耗材

  • SPME 纤维组件-2
    SPME 纤维组件二乙烯基苯/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DVB/CAR/PDMS)needle size 23 ga, StableFlex, for use with autosampler应用SPME纤维束二乙烯基苯/羧基/聚二甲硅氧烷(DVB/CAR/PDMS)用于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以及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历史性塑料和橡胶材料的VOC排放。[1]特点和优势设计与 Merlin Microseal 密封系统结合使用;可与其他无隔垫的系统一起使用。其他说明外观可能会有所不同。纤维头上可能可见较暗的斑点,但不会影响性能。附注键合到柔性熔融石英芯层上的涂层,在更不易断裂的萃取头上获得更合适的涂层。与在标准熔融石英芯层上的同样涂层相比,在萃取选择性上略有区别。所有产品、耗材配件均原厂,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服务机构,覆盖率广,高效率、响应速度快!除销售仪器、配件耗材外,还可提供维修、维保、培训等一站式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 HI98128 防水型pH/温度笔式测定仪
    HI98128 防水型pH/温度笔式测定仪 HANNA在1986年推出它的第一款pH计(PH电子测试纸),从此使得pH测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操作便捷,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即可获得精确测量值,适用行业范围较广。该产品自问世以来,已在全球销售超过一百万支,并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一向都很珍视来自客户的评论和建议。此系列产品, 我们已纳入了您所需或更多的测量功能!解析度为0.1 pH 的HI98127(PHep® 4)和解析度为0.01 pH 的HI98128(PHep® 5)的主要特点为双行字幕LCD,电池电量显示,配备电极拆卸工具,稳定指示标识,自动关机和自动校准,防水手持设计。 型号 HI 98127 HI 98128 量程 pH值 -2.0 to 16.0 pH -2.00 to 16.00 pH 温度 -5.0 to 60.0° C / 23.0to 140.0° F -5.0 to 60.0° C / 23.0 to 140.0° F 解析度 pH值 0.1 pH 0.01 pH 温度 0.1 ° C ;0.1° F 0.1 ° C ;0.1° F 精度 pH值 ± 0.1 pH ± 0.05 pH 温度 ± 0.5° C ; ± 1° F ± 0.5° C ; ± 1° F pH校准 自动1点或2点校准,内存2组校准点 (pH 4.01 / 7.01 / 10.01 or pH 4.01 / 6.86 / 9.18) 温度补偿 自动温度补偿 供电方式 4 x 1.5V 使用环境 -5 to 50° C (23 to 122° F);RH max 100% 尺寸重量 163 x 40 x 26 mm;100 g
  • HI98127 防水型pH/温度笔式测定仪
    HI98127 防水型pH/温度笔式测定仪 HI 98127 pH//℃测定,量程:-2.0 to 16.0pH、-5.0 to 60.0° C、标配HI73127酸度电极' HI 98127G pH/℃测定,量程:-2.0 to 16.0pH、-5.0 to 60.0° C、标配HI73127酸度电极、HI2075A组合酸度校准液' HANNA在1986年推出它的第一款pH计(PH电子测试纸),从此使得pH测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操作便捷,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即可获得精确测量值,适用行业范围较广。该产品自问世以来,已在全球销售超过一百万支,并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一向都很珍视来自客户的评论和建议。此系列产品, 我们已纳入了您所需或更多的测量功能!解析度为0.1 pH 的HI98127(PHep® 4)和解析度为0.01 pH 的HI98128(PHep® 5)的主要特点为双行字幕LCD,电池电量显示,配备电极拆卸工具,稳定指示标识,自动关机和自动校准,防水手持设计。 型号 HI 98127 HI 98128 量程 pH值 -2.0 to 16.0 pH -2.00 to 16.00 pH 温度 -5.0 to 60.0° C / 23.0 to 140.0° F -5.0 to 60.0° C / 23.0 to 140.0° F 解析度 pH值 0.1 pH 0.01 pH 温度 0.1 ° C ;0.1° F 0.1 ° C ;0.1° F 精度 pH值 ± 0.1 pH ± 0.05 pH 温度 ± 0.5° C ; ± 1° F ± 0.5° C ; ± 1° F pH校准 自动1点或2点校准,内存2组校准点 (pH 4.01 / 7.01 / 10.01 or pH 4.01 / 6.86 / 9.18) 温度补偿 自动温度补偿 供电方式 4 x 1.5V 使用环境 -5 to 50° C (23 to 122° F);RH max 100% 尺寸重量 163 x 40 x 26 mm;100 g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仪器

  • 仪器简介:无论是在重工业、建筑、生产制造、石油化工、废金属回收或者电力行业,金属成份鉴别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环境、场所,被测金属体积、重量、运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金属成份鉴别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RF的便携设计、优异性能、完善配置为众多客户在现场快速提供接近实验室精度的金属成份。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RF Analyzers问世20多年, 在1998年,推出XL-800系列合金分析仪,为现场合金分析领域掀开了历史性一页。XL-800是世界上首台用于合金分析的高性能手持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从那时起,Thermo Scientific Niton XRF已经成为工业现场金属材料分析的标准,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压力容器、特检机构、生产制造、电子电器、废金属回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技术参数:重量 <1.3kg尺寸 9.60× 9.05× 3.75英寸 (244× 230× 95.5mm)激发源 高性能微型X射线管 金靶,50kV/40uA(最大值) 、银靶,用于选配充氦装置,可分析轻元素探测器 高性能Si PIN 探测器电池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可续航使用10个小时)显示器 角度可0~90度调节的高亮度VGA彩色触摸屏标准分析范围 从Ti到U中,23个标准合金成分元素: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Zr, Nb, Mo, Pd, Ag, Sn, Hf, Ta, W, Re, Pb, Bi, Se, Sb (非标准元素亦可分析,需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充氦装置 选购充氦装置可增加对轻元素的分析:Mg、Al、Si、P、Ru数据存储 可存储超过10,000个数据和谱图模式 合金牌号鉴别与成分分析模式、标识匹配鉴别模式、超级成分分析模式、3mm聚焦检测模式(选购)数据输入 触摸屏及键盘主要特点:●速度快,鉴别合金牌号只需1~2秒钟●精度高,接近实验室水平的分析精度●角度可调的VGA彩色触摸屏,用户界面先进、直观,操作方便●简体中文显示●高强度、高密封性设计,防水及抗冲击性好●可实现对现场材料进行完全无损的快速检测●仪器直观显示合金牌号和元素成分百分比含量,其中,某些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可显示到小数点后三位●用户可自行编辑合金牌号库和添加合金牌号●仪器无需外接PDA,抗电脑病毒能力强●仪器一体化程度高,具有防尘防水功能,操作便捷●通过内置USB接口或蓝牙通讯设备,可直接向电脑或网络存储设备传输数据●随机配置NDT软件,可进行数据上传或下载,可编辑、输出PMI分析报告,可实现PC机远程控制●自动存储10,000点以上的分析数据及图谱●XL3t系列不含放射性同位素激励源●具有自动校准、诊断和故障报告功能●可通过Internet实现软件升级●操作简便,即使是非技术人员也可轻松掌握●体积小,重量轻,仅1.3kg●NITON NDT软件可对仪器进行定制,设置用户权限,生成定制报告和打印分析证书,还可以实现对仪器的远程操控●选配充氦装置,仪器可增加S、Mg、Al、Si、P等轻元素的分析●选配3mm小点瞄准模式,可检测被测面积较小的样品,如:焊点、焊缝●选配集成CCD摄像头,可实时对检测区域进行拍照●选配高温适配器(HotFoot TM Jacket)可对高温表面进行测试(最高500℃)
    留言咨询
  • ZEISS一百多年的骄人历史从发明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开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ZEISS仍致力于为用户研发最具创造力的显微镜系列产品。通过我们不断改进的显微技术,我们正在为全世界的用户开拓一条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今天的显微镜与以往相比,它们的成像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环保。总体描述:金相学主要指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组织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既包含材料显微组织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样品制备、准备和取样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构成材料的相和组织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亚晶)、非金属夹杂物乃至某些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间排布状态等。金相学的兴起给金属材料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而蔡司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金相显微镜的研发与应用,并将金相学的科研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2010年蔡司最新推出的金相显微镜Axio Scope A1再次为金相学的长足发展了提供最佳检测工具。蔡司研究级正立万能材料显微镜Axio Scope A1的诞生源于蔡司精湛的光学技艺与客户利益的完美结合,Axio Scope A1能够给用户提供最优秀的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用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为用户日后的研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足够大的升级空间。这是基于用户利益的设计理念,Axio Scope A1已经成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显微镜产品。产品特点:1、 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无限远双重色彩校正及反差增强型(ICCS)光学系统,为用户提供最锐利的图像。2、 采用5种上部部件和3种下部部件及两个立柱组合方式,可根据您对材料检测的要求和经济成本进行任意灵活的组合,可实现对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以及荧光材料的分析,同时具有强大的升级空间,保证您未来的检测要求。3、 业界最大式样高度可达到380毫米的,给您提供非凡的操作空间。4、 贴近用户的灵活性,设备的部件升级无需专业人员,用户可自行操作完成。技术参数:光学系统:ICCS光学系统镜体:5种镜体,23种组合,FEM设计,ACR位置编码物镜:5× 10× 20× 50× 100× 目镜:10×物镜转盘:6孔数字化图像分析工作站:计算机、打印机、数字摄像头、软件可配自动扫描台升级空间,可升级为颗粒度分析系统、高温金相系统
    留言咨询
  • 品牌:卡尔蔡司型号:Axio Scope A1制造商: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经销商: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 ZEISS一百多年的骄人历史从发明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开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ZEISS仍致力于为用户研发最具创造力的显微镜系列产品。通过我们不断改进的显微技术,我们正在为全世界的用户开拓一条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今天的显微镜与以往相比,它们的成像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环保。总体描述: 金相学主要指借助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等对材料显微组织、低倍组织和断口组织等进行分析研究和表征的材料学科分支,既包含材料显微组织的成像及其定性、定量表征,亦包含必要的样品制备、准备和取样方法。其主要反映和表征构成材料的相和组织组成物、晶粒(亦包括可能存在的亚晶)、非金属夹杂物乃至某些晶体缺陷(例如位错)的数量、形貌、大小、分布、取向、空间排布状态等。 金相学的兴起给金属材料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而蔡司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金相显微镜的研发与应用,并将金相学的科研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2010年蔡司最新推出的金相显微镜Axio Scope A1再次为金相学的长足发展了提供最佳检测工具。 蔡司研究级正立万能材料显微镜Axio Scope A1的诞生源于蔡司精湛的光学技艺与客户利益的完美结合,Axio Scope A1能够给用户提供最优秀的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用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为用户日后的研发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足够大的升级空间。这是基于用户利益的设计理念,Axio Scope A1已经成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显微镜产品。产品特点:1、 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无限远双重色彩校正及反差增强型(ICCS)光学系统,为用户提供最锐利的图像。2、 采用5种上部部件和3种下部部件及两个立柱组合方式,可根据您对材料检测的要求和经济成本进行任意灵活的组合,可实现对透明材料、不透明材料以及荧光材料的分析,同时具有强大的升级空间,保证您未来的检测要求。3、 业界最大式样高度可达到380毫米的,给您提供非凡的操作空间。4、 贴近用户的灵活性,设备的部件升级无需专业人员,用户可自行操作完成。技术参数:光学系统:ICCS光学系统镜体:5种镜体,23种组合,FEM设计,ACR位置编码物镜:5× 10× 20× 50× 100× 目镜:10×物镜转盘:6孔 数字化图像分析工作站:计算机、打印机、数字摄像头、软件 可配自动扫描台升级空间,可升级为颗粒度分析系统、高温金相系统
    留言咨询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试剂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方案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论坛

  • 【转帖】国外环保历史性转变的三种类型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实行“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以温家宝总理向国内外宣布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为标志,我国开始实行历史性转变,把环境保护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 历史性转变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它在世界上有这么几个类型: 一是绝路逢生型。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处于唯经济发展的时代,发生了著名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等。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以《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为标志,告别了唯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一切重大行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开创了世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先河,又找到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途径。从1970年实施《清洁空气法》开始,20年后,30岁以上的人群中减少了18.4万例早衰死亡。其他呼吸道疾病比无控状态下减少了970万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970—1990年间环保总收益达22.2万亿美元,即每年1.1万亿美元。 英国泰晤士河经历了两次污染、两次治理。随着伦敦不断扩张,大量粪便进入水体。1850年,泰晤士河已是臭气熏天。1858年,国会两院不得不把浸渍了消毒剂的布单挂在窗上以去除臭气。更为严重的是,饮用受污染的水导致了疾病的传播,发生了大规模霍乱。之后伦敦先后修建了污水管道和污水沉淀池,缓解了河水的污染情况。1900—1950年,伦敦人口迅速膨胀,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染大量增加,水质再度恶化。之后,通过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采取河内人工充氧措施,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鱼类绝迹一百多年后又重现泰晤士河。从泰晤士河的治理不难看出,第一次治理由于主要依靠工程措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出现反复在所难免。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逐步向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严格工业环境管理,推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投资向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环境治理倾斜,提高了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曝气复氧技术的利用,对污染治理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于是,泰晤士河水质发生重大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奋起直追型。 日本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经济年均增长高达10%,在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上个世纪50—60年代,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四大公害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爱知县米糠油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逃脱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厄运。在强大的压力下,1970年召开的64届国会,确立了环境优先的原则,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不仅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本从1975年到1980年,工业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由61.5万吨降至5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10.9万吨降至72万吨,5年中分别下降了12%和35%,可见产业结构优化贡献之大。实践证明,历史性转变为日本的环境保护注入了极大的活力,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产业污染问题,创造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奇迹。 三是跨越发展型。 新加坡在工业化的初期,也存在随意倾倒垃圾、排放废水和废气的现象。但环境问题刚刚暴露,他们立即实行历史性转变,1971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城市“环形发展计划”,即环绕主岛进行建设。城市实行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重工业区远离居住区,重污染大型企业建在岛屿上,避免市区环境污染,保护市民健康。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环境保护的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和管理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认真的污染治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国家。(宣讲人系国家环保部部长)

  • 【分享】元素周期表历史性变化 十种元素原子量将新标注

    近日人们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中一些元素原子量的标注方式将有历史性变化。在新表中,氢、锂、硼、碳、氮、氧、硅、硫、氯、铊十种元素的原子量将采用新的区间方式给予标注,即这些元素的原子量有其上限和下限。这种变化在元素周期表诞生以来还是首次。新的标注方式更能准确地反映这些元素在大自然中的实际存在状况。在最新出版的《理论和应用化学》杂志上,刊载了变化后的标准原子量表。相关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化学》杂志上。  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所属的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委员会负责原子量值的评估和发布。担任该委员会秘书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副教授迈克尔·维塞表示,一个半世纪以来,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使用标准单一值的原子量。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发现表中有些元素的原子量并不像我们以前所认为的是一成不变的。  现代分析技术能够精确地测量出许多元素的原子量,而这些原子量的细微变化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非常重要。例如,精确测量碳同位素的丰度可以用来确定食物的纯度和来源。氮、氯和其它元素的同位素测量可以用于追踪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源。同样,在体育违禁药品检查中,人体中的睾丸激素是否是天然的或是人为服用的,可以依据其碳原子量值的差别来分辨。  上述十种元素的原子量在新元素周期表中将以区间形式来标注,例如,硫的标准原子量通常认为是32.065,然而,其实际原子量却可以根据其所处位置不同而在32.059和32.076的区间内。换句话讲,人们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原子量来判断大自然中特定元素的最初来源和其历史。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资料

热历史性能相关的资讯

  • 吴晓青: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
    部党组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系统地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基本理论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策略,为新时期环保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当前已从传统的技术层面全面融合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当中,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环境保护实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同步”与“并重”,以及“综合”解决环境问题,要求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视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型,为环境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一、从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环境监测转型   在今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周生贤部长向全国环保系统发出了环境监测转型的动员令,明确提出要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命题统领新时期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要求我们基于环境保护的战略全局来思考谋划环境监测转型。   (一)深刻认清环境监测转型的历史方位   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总体设计,而这个总体设计能否科学,关键取决于对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做出准确判断。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历经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环境监测业务领域从最初的“三废”监测,发展到了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噪声、生态、酸雨、生物、沙尘暴、土壤、污染源等众多领域,从简单的二氧化硫、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监测,发展到了有机污染物、农药、持久性有机物、环境激素、温室气体等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环境监测范围从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监测,发展到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乃至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监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从手工采样监测,发展到自动在线连续监测和空间遥感监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向高、精、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监测技术和标准方法体系;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机构、人员已由当初几十个监测站发展到2399个,监测人员近5万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组建了由覆盖全国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759个断面、126个国家水质自动站、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7个近岸海域分站以及酸雨、沙尘暴监测网组成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环境保护部已正式开始运行环境一号A、B卫星,初步具备了说清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的能力。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鲜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其实质是要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从“对立”走向“和谐”。这使得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环保工作全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当前,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及时、准确、针对性强的环境监测数据,科学判断环境形势,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及时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知情权,对环境监测的深度、广度、精度、代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三是我国开展环境国际合作和履行环境国际公约,需要以科学的环境监测数据印证环境保护成果和检验履约成效,当前发达国家环境监测的因子、手段、污染物种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监测质量管理、科研、环境质量的表达方式不断创新发展,如果国内环境监测跟不上,将丧失话语权,使我国在环境外交上陷于被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与新时期环保工作要求和世界先进环境监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国环境监测还存在缺乏统一监督管理、信息生产能力弱,环境监测网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不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仪器装备水平较低、队伍配置和结构不合理、资金投入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等问题。部党组提出推进环境监测历史性转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历史方位。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站必须对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深刻认识。如果不转型,环境监测的提升发展将成为空话,大好机遇将白白丧失。如果转型成功,全国环境监测将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开启新的航程。   (二)科学把握“转型”的总体思路   环境监测要转型,必须立足环保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对未来一段时期监测事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筹划。   遵循“一个统领”——以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转型。环境监测的转型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为什么要转型和怎样转型的”的问题。一是始终保持工作理念的先进性。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统一思想,不断深化对环境监测转型的理性思考,坚持以环保历史性转变的最新成果融入引领转型,将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具体的思路和举措。二是自觉当好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先锋队。要充分认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在环保工作中,环境监测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体系,监测的装备水平、人员素质至关重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首先要求环境监测闯出一条新道路,即转型发展,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体系、制度、方法等。   建设“一个体系”——大力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满足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需要而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业务管理、技术装备、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的综合体系,其内涵与环境监测转型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环境监测转型落实到工作层面,就是要牢牢抓住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这个根本,以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为适应并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顺“三个关系”——理顺环保系统与其他部门、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监测系统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部成立监测司之后,各省级环保厅(局)也将相应成立监测管理机构,新成立的监测行政管理机构也面临转型,其核心是营造和谐有序的监测格局。一是要处理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要求,统一全国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确立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的行业地位与权威。二是在环保系统内部实现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的科学分离。监测行政管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速推进法律法规建设、调整改革体制机制、科学编制规划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上;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特别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级站要将工作重点从协助管理转到业务技术上来,“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把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工作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不断提高技术支撑保障能力。三是处理好监测系统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对省、市、县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事权划分和职能任务的科学化、法定化,优化资源配置,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任务、投入、能力相配套,提升整体效能。   实现监测“三个说清”——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宗旨是“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环境监测工作必须紧扣这一宗旨,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证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环境研究提供数据。   努力做到“三个说清”:一是通过加强污染源监测,努力说清污染源状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通过深化环境质量监测,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科学准确判断环境形势提供技术依据;三是抓好应急与预警监测,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及时发现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有效应对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数据支持。要不断提高监测数据和监测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使环保工作由被动、事后、补救、消极转变为主动、事前、预防、积极,这也是环境监测转型的最终目的。   二、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带动环境监测转型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环境监测转型的抓手和载体,要通过落实周生贤部长提出的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队伍建设上下一条龙、网络技术天地一体化的要求,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法制、人才、技术、装备的创新发展。   第一,以法制建设为牵引,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环境监测管理的转型重点是突破影响和制约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政府机构改革,明确环境监测事业公益性属性,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确立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明晰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的设置等级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解决制约本地区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问题,使监测工作真正做到管理顺畅,运行高效。同时,要通过各类配套监测法规、制度、办法的制(修)订工作,逐步规范环境监测网络和工作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国家环境监测网与地方环境监测网的业务关系,统筹整合环保系统内的监测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带动环境监测条件手段逐步改善。近年来,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大幅度增加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投入,各级环保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站、逐步完善县级站的建设思路,向基层、中西部及边境地区倾斜,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同时,还要重点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农村环境监测、生物生态监测、有机物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等方面能力建设,以监测装备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转型提供硬实力支撑。   第三,以监测业务为平台,带动环境监测支撑效能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大力加强环境监测核心业务体系建设。一是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络,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建立国家与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的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二是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水平。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制(修)订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技术规定,研究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规范)体系,使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更加准确、及时、针对性强。三是加强污染源监测与环境统计分析。深化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开展运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大力加强环境统计工作,深化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研究,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全面提高各类环境监测信息、报告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四,以监测科研为先导,带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任何从未知到有知的探索性监测都是科研的过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提升从来都是以科研为先导的。一要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监测技术方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表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总量核算和应急监测等为重点,完善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标准方法、技术规范体系。二要在科研中体现管理的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认真做好“水专项”等重大项目,加强“灰霾”天气表征等老百姓关心问题的研究,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日常监测能力的转化。三要加强监测科研管理,因地制宜建立环境监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高度重视监测科研规划和监测标准规划,建立科研项目库。监测总站要组织各级监测站协同攻关,解决监测领域重大科技问题。   第五,以质量管理为手段,带动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科学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基本途径。目前,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序的质量管理还没有开展。要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以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探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动全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要组织开展各监测领域、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逐步完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   第六,以技术培训为引擎,带动环境监测队伍素质整体跃升。目前监测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人员流动性大,素质整体还偏低,必须认真贯彻队伍建设上下一条龙的要求,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监测人员技术培训。要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中长期规划,编写高质量培训教材,建立环境监测技术培训基地和专家库,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关专业机构建立长效的合作培训机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将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升全国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老中青相组合、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相搭配、专业和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监测队伍,为全面履行新时期环境监测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在支撑环境管理的监测实践中加速环境监测转型   环境监测转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将转型与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少争论,不折腾,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加速前进。   第一,在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中提高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能力。当前,各级政府和百姓高度关注环境质量变化,监测系统要在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上狠下功夫。一是积极拓展监测指标,探索将氮氧化物、PM2.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臭氧等指标转为常规监测的前期技术准备;二是着力抓好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监测,在启动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启动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联动监测,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联动监测试点准备;三是积极探索农村环境监测,研究制定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开展试点工作,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环境卫星遥感数据,从生态监测入手加快环境卫星业务化应用进度,把“天地一体化”要求落在实处。   第二,在做好应急和预警监测中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能力。在当前环境事故频发的形势下,必须下大力加强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准确把握环境安全隐患所在,牢牢控制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主动权。要增强预警和应急监测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针对性预案,加强应急监测培训,适时开展流域、区域应急监测演练。要研究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环境风险级别划分与评价标准,全面启动空气、地表水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测预警模型研究;研究开发预警表征发布平台,根据自动监测和常规数据的异常变化及时开展预警,实现预测预警模拟分析的可视化表达。真正使环保工作在抵御和化解环境风险上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第三,在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提高说清污染源状况的能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服务环保大局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的三大体系。作为三大体系之一的监测体系,必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线,及时跟踪、说清重点监管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一是做好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的验收工作;二是尽早出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在确保在线监测的数据质量的同时,做好比对监测,逐步完善自动监测设备的监督考核制度;三是对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开展例行监督性监测工作;四是深化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探索扩充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指标,同时逐步实现运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源排放总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监测实践,不断提高说清污染源状况的能力。   总之,环境监测的转型势在必行,任重道远。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站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务实敬业的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举措埋头苦干,共同推进全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型。
  • 孔径分析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与方法进行粉体材料的孔径分析是近些年孔径分析仪的最重大发展,它使孔径分析从宏观进入微观,具有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国外,已开发了多种密度函数分析模型和软件,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虽然理论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在孔径分析仪中的应用尚属空白。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把握这一发展前沿,与北京化工大学紧密合作,成功的开发了NLDFT孔径分析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NLDFT软件包括如下内容:(1)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物理特性,利用统计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孔隙中吸附质的密度分布函数,计算出不同尺寸&ldquo 单孔&rdquo 的等温吸附密度分部,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2)采用积分吸附方程(IAE)进行求解,IAE方程将理论吸附等温线的核与实验吸附等温线关联起来:即理论计算的吸附等温线是由若干&ldquo 单孔&rdquo 吸附等温线乘以孔径分布函数进而积分得出。因此,将该系统实测的吸附等温线数据输入软件中,经过周密的数学拟合,最终求得被测材料的孔径分布函数;(3)画出理论计算的和实测的等温吸附曲线拟合图,同时画出孔径分布曲线图。(实例见下)
  • 历史性突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日前,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评审结果公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王快社教授主持的“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制造及其智能监测装置研制”项目获批立项,资助经费875万元。这是学校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是未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该项目面向先进制造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拟突破固相增材制造原理,创新核心控制技术和关键物理参量智能监测技术,研制专门应用于搅拌摩擦固相沉积增材制造机理研究的科研仪器。该仪器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推动固相增材制造科学与技术原始创新,前瞻布局新型高性能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应用。王快社教授负责的高性能有色金属制备与加工团队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需求,依托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搅拌摩擦焊接、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和材料加工润滑等技术方面开发了系列关键技术和装备,有力支撑了我国国防军工和民用高端领域技术装备创新。近年来,团队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团队,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1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人获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人获批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5人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团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重点项目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以学校为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截至目前,学校共获批2022年国家基金项目9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王快社教授团队师生合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