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原创】分析不确定度评定心得

数据处理

  • 03实验室认可开始接触不确定度,接下来跟本科生讲了四年的不确定度,有些总结的东西,拿出来给各位同仁分享下:
    1、不确定度理论是误差理论的改进(这里不用改良,实际上在推行不确定度理论中还是有很多的争论)。最大的改进是变系统误差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强调与真值的差别,这就缺乏可操作性,虽然有把平均测定值当成真值的做法,但单独的实验室很难完成。不确定度理论抛弃了真值的理念,强调量值的溯源性,这种溯源性就体现在标准,仪器,量具的不确定度上。不管A类还是B类评定,实际上都是随机误差的表现。
    2、评定没有对错,只有考虑的周全。评定没有对错的意思是同一次测定不同的人来评的话有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上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的人对整个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的把握不同,还有就是这个人对不确定度信息来源的把握。当然要排除计算公式错误或计算过程的错误。比如天平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实验室多引用检定报告中的数值作为B类评定的依据,假如手上没有检定报告,你还是可以用A类评定的方法来确定天平的不确定度。所以在认证过程中,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是有和无的区别,好与坏另当别论。
    3、整体把握评定的结果。分析过程中重要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标准曲线,重复性,回收率(如果你做了),其他的称量,体积都是很小的分量。最后计算出来的不确定度一般不会大于5%--20%,重量法可能小很多。所以一般情况下你计算出来的扩展不确定度太大的话,你首先应该检查计算公式的问题。由于认可考核的评价多采用En指标,所以,对于盲样的测定,适当放大不确定度有利于顺利通过盲样考核。
    4、拆分不确定度计算中的难点。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计算是主要的难点,准确理解该公式中的符号含义是关键。相对不确定度的合成可以避开计算灵敏系数的繁杂,但必须清楚其适用条件。对于B类评定,熟记主要的分布转换系数。
    5、提升不确定度理解。JJF 1059-1999 采用的是bottom-up策略,只是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一种,明了它的缺陷对日常评定不确定度有着高屋建瓴的功效。
    关于不确定度研究进展可以参见:
    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310/1184727/
    具体示例篇幅限制,请见:
    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417/1226529/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穿越时空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5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社区=冬季=

    第1楼2008/05/23

    不确定度的学习感觉还是很难的..
    文章我看了,您参与写的吧

0
    +关注 私聊
  • goldenlion

    第2楼2008/05/24

    楼主有那个软件打包的么?想试试看是怎么样的!

0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3楼2008/05/27

    要是能将文字的思想提炼成图像,帖一些图,就更好了。
    谢谢楼主分享!期待楼主的改进。

0
    +关注 私聊
  • xiaojie_2007

    第4楼2008/05/27

    我也算过一些不确定度.感觉对化学分析中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比较好算,但是牵扯到一些大型仪器的测试就有些麻烦了,因为仪器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不知楼主有这方面的资料吗?诸如万能材料实验机\XRD\ICP\等等

0
    +关注 私聊
  • shalin

    第5楼2008/05/27

    牵涉到仪器的话一般就可以在同一个条件下,重复测定样品6次以上,然后计算其偏差,(在计算时,已经综合考虑了仪器的随即误差,进样量的随即误差)然后融合考虑在标准(样品)配置过程中所用到的量具,天平.等的偏差,综合计算,就认为是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了.

    xiaojie_2007 发表:我也算过一些不确定度.感觉对化学分析中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比较好算,但是牵扯到一些大型仪器的测试就有些麻烦了,因为仪器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不知楼主有这方面的资料吗?诸如万能材料实验机\XRD\ICP\等等

0
    +关注 私聊
  • squre

    第6楼2008/05/28

    参加过不确定度培训,但自己评定不确定,还有些难!!!

0
    +关注 私聊
  • 青山依旧

    第7楼2008/05/29

    不确定度评定感觉挺难的。

0
0
    +关注 私聊
  • cqjsh999

    第9楼2008/07/04

    说得好,不过不够详细,难理解

0
    +关注 私聊
  • 玲珑

    第10楼2008/07/16

    最好能拿一个具体的例子看看,然后用自己真正做的数据仿照例子来做一次,这样有助于理解。我也是这样学的,效果不错。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