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y18
第9楼2008/12/19
斗拱,怎么成了日本建筑的专利
2008年12月19日 09:52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作者:梁殿墨
最近,看到网上有贴文称,日本部分记者质疑2010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抄袭了日本建筑师的方案。笔者用谷歌一搜索,发现“质疑”的焦点竟然是中国馆设计图使用了“斗拱”这种土生土长、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建筑形式,有人却将斗拱作为日本建筑特征,诚为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笑话奇谭。考虑到为中国斗拱正名,笔者愿意谈谈“斗拱”到底是中国建筑形式,还是日本建筑师的专利,为“斗拱”说几句。
凡是对中国古代建筑稍微关心一点的人都知道,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笔者曾经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中,看到汉代的高阙上,就有非常典型的斗拱结构,在该馆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汉代高阙的斗拱图像。从考古上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贵族墓葬中,也可以发现许多类似斗拱的墓室装饰。笔者想问一下那些信口开河的“评论家”:你们知道这个时代,日本列岛的建筑是怎么一个样子呢?他们创造出了“斗拱”了吗?或者说他们使用“斗拱”了吗?据日本史学家的一些史学专著表述,同时代的日本处于弥生时代(约公元前300-公元300年),房屋一般是竖穴式的,平面呈圆角方形或圆形,为了贮存谷物,建筑了干栏式的粮仓。类似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竖穴式、干栏式建筑,无论如何都用不上“斗拱”,这些建筑屋顶用的是茅草和木板,“斗拱”无论如何都装不上这个“榫头”,因此,斗拱不是日本建筑的专利,反倒是中国建筑的滥觞。
据建筑史料记载,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二是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是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世博中国馆的创意之源,概来源于斗拱,这个斗拱,是中国原产,华夏首创,是中国的标志。
唐宋时,斗拱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由于唐宋时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斗拱也被日本人民所认知,很多日本飞鸟、平安时代的古建筑,得以保留至今的一个建筑学的原因,就是它使用了斗拱这种中国最传统最有效最稳定的建筑结构,由此得以在多地震的日本能保存至今,斗拱的作用,贡献良多,居功至伟。
有专业背景的网友在博客中早就指出,有人指责中国馆的设计方案有抄袭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日本馆的嫌疑,有人说与卡塔尔的国家图书馆、东京国际会展中心及《日本新建筑4》书中的一个插图都有一些神似。更有人觉得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好象借鉴了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的表现手法。其实公共建筑,尤其是其中的展览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是应该要有一定的象征性,所以“中国馆”也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作品。
斗拱,流传二千年的中国建筑的标志和传奇,能在2010年世博会上成为中国馆建筑的创意之源,标明了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使用斗拱给世博会中国馆添彩,何来抄袭之说?难道一定要违反建筑学定律,把结构严密精美的斗拱改成“辫子”、“小脚”才算是没有“冒犯”邻邦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原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