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吃水稻和牛放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相指责排放甲烷

  • 太白金星
    2009/12/08
  • 私聊

噪声/辐射等检测

  • 科学家发现,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所以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吃水稻是造成甲烷排放增加的首因;而发展中国家却指责发达国家养牛是甲烷排放的罪魁。而关于甲烷的争执,只是互相博弈的一个缩影。

    西方科学家指责亚洲水稻排放温室气体
    农民应该不算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相对城里人,他们很少坐飞机出行,很少开大排量汽车郊游。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兴谈论气候变化的时代里,一帮西方科学家又将矛头指向亚洲的米农,称他们种植的水稻田全天候排放着比二氧化碳还要厉害的温室气体。亚洲米农反问,西方人可以少开车,一天三顿的米饭又怎能纳入“减排”对象。

    谈到温室气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二氧化碳,由此指向排放二氧化碳的化石类燃料使用者,包括用煤炭的火电站,烧油的汽车,人们还联想到雨林的破坏和草原的缺失,因为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少有人联想到大米。“如果你在稻田中穿行,你可以发现水稻田的水里一直冒着大量的泡泡,它们中大多数是甲烷,”国际水稻研究所生物研究员赖纳·瓦斯曼说。

    甲烷,俗称沼气,与二氧化碳同属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以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总部位于菲律宾吕宋岛洛斯巴尼奥斯,当地稻田成片,是东南亚主要稻米产区之一。

    那水稻田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瓦斯曼统计,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甲烷至少占20%,而甲烷排放中,有一半来自稻米种植,另一半来自垃圾分解以及反刍类动物的肠胃涨气,例如牛打嗝。

    瓦斯曼说,全球人都应该为缓解气候变暖出力,但把稻米种植卷入化石类燃料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纷争中去,是个错误。针对眼下一些西方科学家及绿色组织呼吁亚洲人少吃大米的言论,瓦斯曼说,这未免过于极端,“别带着情绪说话”。

    瓦斯曼不愿公开这些科学家和绿色组织的具体名称。瓦斯曼告诉法新社记者,对于稻米,也许可以在种植层面想办法,但不要在饮食习惯方面打亚洲人的主意。瓦斯曼同样不主张让水稻田减排课题成为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辩论焦点。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1楼2009/12/08

    放屁曾让恐龙灭绝?
    放屁也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很多人可能没怎么听说。

    美国人的食物结构与很多地方的人们不一样。一些美国的爱国者提出,由于吃豆子比较多,造成放屁较多,会严重影响美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于是,一个名叫乔治-格雷的科学家,受美国农业部委托,花了10年时间,专门研究豆类与放屁的关系。10年后,他得出结论说:除非吃更多的豆子,使肠内的微生物自我适应,否则,无法改变豆子造成多屁的现象。

    研究人类放屁似乎只与形象有关,研究动物放屁,则关系到全世界的未来。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带给世界的一个结果是,肉类主要以牛肉为主。目前,世界上养殖牛的总数超过13亿头,有科学家计算后认为,这些人工饲养的牛,每年放出的屁中所含的甲烷达到1亿吨。这么多的甲烷气体进入大气层,对造成温室效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世界饲养的牛的数量大致是清楚的,但是,牛放出的屁到底对全球变暖有多大的影响,不同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上面所说的牛群每年放屁排放1亿吨甲烷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的一本书,《你能为拯救地球做的50件小事》。但是,有人认为这个数据被严重低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个名叫“拯救地球”的环保组织,他们认为,全世界牛群放屁排放的甲烷高达5亿吨,出于保护地球的考虑,这个组织一贯主张大幅减少世界牛群数量,当然也就要求人类改变生活习惯,少喝牛奶,少吃牛肉。还有一些显得相对客观的科学家指出,每年牛群放屁的甲烷排放不会超过1亿吨,但是,他们的数据也五花八门,从3860万吨,到8500万吨都有,即使是这个数量,也不可小视。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牛群放屁存在隐患的科学家,是美国的弗雷德-辛格博士,他在1971年发出警告,全世界牛群放屁造成的甲烷,如果在大气中越来越多,终有一天会使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此后,食草动物的放屁问题引起很多科学家的关注。1990年,美国的一个环境保护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全世界制造甲烷最多的,第一位是水稻田,第二位就是反刍动物,这些动物放屁所产生的甲烷,占了大气层中甲烷总量的12-15%。这份报告发表之后,美国依阿华州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提议说,既然牛这么能放屁,那就应该给它们装上安全气袋,并配好催化剂转炉,以便好好利用这一能源。这位参议员先生还说:“如果那样还不能减少牛群每年往空气中排放的甲烷量,我们就要叫它们上税,就算作另一种气税。”这一提议显然对养牛者很具威胁,于是,美国全国牧人协会赶紧提出一份他们自己认真研究的报告,这份报告认为,全世界牛群放屁造成的甲烷,只占大气层中甲烷总数的0.5%,相差非常悬殊。由于没有更权威的报告,让牛缴“放屁税”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全世界科学家们对放屁的研究热情并没有减退。有研究成果指出,大象放屁的数量是牛的两倍。一头大象平均每天可放出超过100万立方厘米甲烷,这些甲烷可以让一辆汽车行驶20英里;而一头牛平均每天只能排出30-60万立方厘米。当然,如果把牛的屁收集起来的话,一头牛每天的放的屁,也够一辆小汽车跑10英里左右。与这些动物相比,一个人平均每天排放的甲烷,仅仅是一头大象的千分之一。但是世界人口有60亿,比大象多得多,因此人类放屁制造的甲烷,对全球变暖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对于全球暖化的研究中,还有一些科学家得出的研究成果也令人吃惊。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耳德全国大气研究中心,1982年11月5日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报告说,全世界的白蚁不但啃食木料建筑、森林以及其他植物,而且每年向大气排出1.5亿吨的甲烷,并且,白蚁排出的二氧化碳也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吸烟者排出的总量。这份报告之所以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全世界白蚁总数的估算有问题,否则,这个结果确实是令人难以置信,换句话说,减缓全球变暖,首先从灭白蚁开始好了。

    关于牛放屁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之所以还有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这个结论被接受,不管是缴“放屁税”,还是把牛屁收集起来,或者是减少牛群的数量,都将对很多现实利益和现实习惯造成冲击。但是,从牛放屁使得全球暖化这个结论引申出去,另一个结论似乎争执得不多。

    有科学家指出,地球上恐龙最繁盛的时候,其数量大约在几亿到几十亿之间。按照推断,一头恐龙平均放屁所产生的甲烷数量应该不会比大象低,因此,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恐龙自己放的屁,大量的甲烷造成环境巨变,恐龙这个庞然大物“自食其屁”,最终灭绝了。用一句话大白话说,恐龙是被自己的屁熏死的。恐龙灭绝的这个新理论出现后,并没有影响小行星撞击理论,但是,我也没看到有人提出反驳。科学家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爱听谁听。

0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2楼2009/12/08

    哥本哈根:一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博弈


    即将于本月7日-18日举行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外界普遍认为很难预测大会将达成何种结果。尽管最乐观的看法是,与会国能够积极协作,就减排问题达成一致并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从目前的各种迹象来看,达成这样的一个协议难度很大。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博弈届时将在哥本哈根上演。受客观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减排,并且需要“实实在在”的财政援助;而拥有大量资金和技术的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绿色、绿色、绿色”,发达国家日前极力呼吁在经济危机过后全球必须要实现“绿色复苏”和发展“绿色经济”。当然,前提是各国都要做出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承诺。然而看似对地球是件好事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实则是发达国家以“气候变化”为由牵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哥本哈根续写《京都议定书》,实质上是一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利益问题上的博弈。

    如果这次博弈没有结果,那就意味着哥本哈根大会不会有实质性成果,急需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新协议就会难产。就目前而言,在各国的减排原则和减排目标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对此次会议所能取得的成果不可过于乐观。

0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3楼2009/12/08

    排放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正式签署,然而花费了长达8年的时间才得以真正生效,这足以表明,气候变化谈判的背后无疑是各个国家利益的博弈。

    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是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是直到2007年才最终签署了这份议定书。

    其实,很多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也是大都无法完成该议定书规定的第一阶段减排目标,它们对哥本哈根会议多持“冷淡”态度。发达国家普遍不情愿的态度颇让发展中国家失望,后者担心如果不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一个类似《京都议定书》这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发达国家要实现它们的减排目标就很难,至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更会是“没影”的事情。

    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地要进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期。所以,要发展就要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如果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一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在维持正常经济增速下无力承担的减排重任,那就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近来的诸多迹象表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强劲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东移,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离开新兴经济体的广泛参与去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让新兴经济体停止运转而一味去满足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要求,无疑是“杀鸡取卵”的办法,只能最终导致世界经济的倒退。这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普遍坚持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巴厘路线图”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要求和方向。

    虽然发达国家不愿意明确短、中期的减排目标,但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哥本哈根大会寄予希望。“主动总好于被动”,所以发展中国家希望积极抓住这次机会,与发达国家争夺发展权。

0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4楼2009/12/08

    利益平衡是成功关键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何平衡将会十分困难,但这绝对是哥本哈根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然而,如何平衡两方的利益,则取决于发达国家将在这次会议上所做出的具体减排承诺和实现这些承诺的时间表。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带着美国的减排承诺出席哥本哈根大会,然而他带来的承诺在很多人看来并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可想而知,如果美国没有抛出举足轻重的减排承诺,那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就难以达成平衡,就会给哥本哈根会议投下阴影。

    美国最近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然而专家们计算之后得出结论说,若以1990年排放水平为基准,美国的目标将只有3%的减排幅度,离联合国委员会的目标远得很。联合国委员会希望,哥本哈根所达成的协议必须对发达国家设定具体的减排目标,要发达国家同意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的整体目标。然而,除美国之外,欧盟和日本等所做出的中期减排目标都远远达不到这个目标。

    与此同时,英国在推动哥本哈根会议上则表现十分积极,它一直呼吁世界各国必须要共同参与来应对气候变化。英国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削减碳排放量34%的目标,并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的形式将减排目标写进了政府预算报告的国家,而且将“绿色”贯彻到各行各业。当然,英国如此积极也有其利益在其中,它希望其“绿色模式”在全球得到广泛复制,发展绿色经济,也就意味着英国能够争夺到未来更大的“绿色政治”发言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平衡除了表现在各国所做出的减排承诺上,同时也表现在它们在气候变化融资问题上的态度。鉴于发达国家对气候问题所应负的历史责任,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清洁技术。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只是泛泛而谈气候资金的规模,都不愿意具体谈论资金的贡献比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前的最后一轮联合国气候谈判——巴塞罗那会议经过5天的谈判,也没有就气候变化融资问题达成实质性共识。

0
    +关注 私聊
  • 太白金星

    第5楼2009/12/08

    人也放屁。欧美人种人高马大的,他们的放屁量更多,对碳排放贡献量大!

0
    +关注 私聊
  • testeen

    第6楼2009/12/08

    工业革命以前几百年也没见亚洲人吃米饭把全球温度怎么抬高,那帮欧美货脑子里长瘤子了还返祖退化了?拿起水稻说事来了!整个就一二百五嚒!!!

0
    +关注 私聊
  • 峰 (Davon)

    第7楼2009/12/08

    一场博弈论,无理搅三分!!

0
    +关注 私聊
  • scyyt

    第8楼2009/12/08

    发达国家是没有诚意减排的!也是很无耻的

0
    +关注 私聊
  • 荷月

    第9楼2009/12/09

    这就是强势经济和外交。

    scyyt(scyyt) 发表:发达国家是没有诚意减排的!也是很无耻的

0
    +关注 私聊
  • 名字长了容易引起注意

    第10楼2009/12/10

    应助达人

    强烈要求对美国进行经济制裁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