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
第1楼2010/01/07
二、加热
许多实验需要对流体加热,其一般方法是,将盛有液体的加热容器置于热源中,通过热传递实现其加热目的。此外,在实验室有时也需给固体加热。因此,正确使用加热工具,掌握加热方法,是一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㈠常用的加热工具
在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工具有酒精灯、电炉等,其热能获取途径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或电能转换成热能。
1.酒精灯
酒精灯由灯体、灯帽、灯芯管和灯芯组成。灯体内盛有适量酒精,作为燃质,一般要求所盛酒精不起过灯体容积的2/3权防止操作不慎,造成灯体倾斜,使酒精外溢;也不宜少于灯体容积的1/4,否则灯芯过长,酒精不易通过毛细现象,达到灯芯的顶端。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引燃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引火;熄灭时,应用灯帽盖住灯芯,隔绝空气,达到阻 燃,火焰熄灭后,应再将灯帽提起一下,再盖好,以防打开灯帽,切勿用口吹灭,防目火苗倒入灯体内。酒精灯的火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焰心温度最代,内焰温度稍高,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水焰。
2.电炉
电炉由底盘和在其上盘绕的电阻丝以及电源进线等组成。电炉生热面较大,温度较高,适合给盛有较多流体的横截面积较大的容器加热。使用电炉应注意用电安全,进线应能承受较大电流容量,电炉与所置平面接触物以及容器间应绝缘。另外,使用电炉加热时,电炉四周要留有足够的空间,远离易燃物,炉盘与容器间应加石棉网,其一能防止漏电伤人,其二能使加热均匀。
3.热得快
"热得快"是一种新型的加热工具,它是将电源两电极直接升入待加热的液体中,利用某些加热液体的微导电性,即电阻值较大的特性,让电流流经液体时产生热,从而通过热传递给液体加热方式不同。因此,使用热得快加热应特性的酸、碱溶液。另外,使用热得快加热也应注意用电安全,待加热液体不宜盛在导体容器中,人体不能接触液体,以防触电。
实验室使用的加热工具还很多,有时使用自制的加热工具,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注意安全,防止触电,烫伤。操作时应根据加热工具的特点,加热原理、加热液体的性质等进行处置。
㈡热浴
加热时,待加热的物质通常置于容器内,容器置于热源上,有些容器,如玻璃容器和陶瓷容器,若直接置于热源上,则往往因受热不均,温升过快,产生炸裂,或因热传递不良,使加热物质受热不均匀。为此,对进入实验室的加热容器产品应进行热浴处理。所谓热浴,是将容器置于热浴物质内,让热浴物质的温度缓慢升高到一定程度,再让其缓慢冷却,从而达到改善容器热传递性能,使容器质底均匀的方法。在实验室常用的热浴方法有水浴、油浴、沙浴等。
1.水浴
水浴就是使用水作为热浴物质的热浴方法。由于水温在标准大气压下,最高为100°C,所以水浴最高温度为100°C。应用水浴处理容器产品的方法是:将需水浴的容器浸没在盛有水的较大容器中,需水浴的容器不得与较大容器直接接触,再将较大容器置于热源上加热,至适当温度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取出水浴容器即可。
2.油浴
油浴就是使用油作为热浴物质的热浴方法。常用的油有豆油、棉籽油等。油浴最高温度比水浴高,一般在100°C-250°C之间。油浴操作方法与水浴相同,不过进行油浴尤其要操作谨慎,防止油外溢或油浴升温过高,引起失火。
3.沙浴
沙浴就是使用沙石作为热浴物质的热浴方法。沙浴一般使用黄沙,沙升温很高,可达350°C以上。沙浴操作方法与水浴基本相同,但由于沙比水、油的传热性差,故需沙沙浴的容器宜半埋在沙中,其四周沙宜厚,底部沙宜薄。
㈢加热操作与温度测量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容器有试管、烧杯、烧瓶、坩锅和蒸发皿等,使用不同加热容器其加热操作方法不同。
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为防止振动搅拌时,液体外溅,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上半部,手持试管加热液体时,还应注意:试管口切勿对着人;试管外壁受热应尽可能均匀振动,搅拌时用力不要过猛。
使用烧杯、烧瓶加热液体时,应采用方座支架,烧杯、烧瓶 置于方座支架的铁环上,底部要垫有石棉网,使火焰不直接作用于烧杯、烧瓶上,并使加热均匀.
使用坩锅或蒸发皿加热时,首先将坩锅或蒸发皿置于干硬的泥三角上,再放置于三角架或方座支架的铁环上。加热结束,移取坩锅或蒸发皿时,应采用坩锅钳,以防止烫伤。
通常在实验室进行加热,都要求均匀。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搅拌进,应使玻璃棒在液体中均匀缓慢转动,并尽可能避免玻璃棒与容器壁碰撞。
在实验中,需要对加热物质的温度进行测量,通常使用的为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它们是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特性制作的,因此使用这类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使其与被测物质有足够长的接触时间和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此餐这类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大,其上限一般为100°C。
使用温度计测定温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被测物质的温度不得高于温度计的测量上限,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计的感温泡不得与加热容器底部接触,以避免误测。
不得将温度计从被测物质中取出读数,否则读数有误差。
平凡人
第2楼2010/01/07
三、药品取用和溶液配制
药品取用与溶液配制是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实验室常需要取用药品和配制溶液。
㈠药品取用
药品的种类繁多,其性质、作用、物质形式、贮藏方式等不尺相同,有些药品甚至具有毒性和强腐蚀性,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取用药品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搞清药品的性能,万不可莽撞取用,切忌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嗅药品的气味;尝药品的味道。
药品取用量的多少,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对药品取用量无定量要求时,药品取量宜少不宜多。固体药品取量应用天平称量,液体药品取量应用量筒等测定。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取用粉状,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勺取。取用过药品的工具应当立即擦净,取用过的药品应立刻盖好密封,以防止药品受潮、氧化、失效。
粉状、颗粒状药品装入试管时,可将试管倾斜,用药勺或纸条折叠成槽形将其送入管底,以避免药品附着有管口和管壁上。
块状药品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放入药品或金属颗粒后再把容器缓慢竖起,使其滑至容器底部,以免撞破容器。
取用液体药品应注意,
试管要倾斜,瓶口要与试管口靠齐,液体药品注入要缓慢。
取用液体药品也可使用滴管,先将滴管中空气排出,插入液体药品内,待滴管吸入药品后再将滴管移至容器口,缓慢挤出液体药品,使注入容器内。
(二)溶液配制
实验室常需配制溶液,通常配制溶液的步骤是:按欲配制溶液浓度、多少的要求,计算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多少,分别取用。再将溶质和溶剂掺混,使溶质溶解于溶剂中。最后搅拌均匀即可。在掺混溶质和溶剂时应注意,有的情况应将溶剂注入溶质,而有时则是将溶质注入溶剂。例如,配制氯化钠水溶液时,应将水注入盛有氯化钠的容器,而配制稀硫酸溶液,则应将浓硫酸以滴定方式注入盛有水溶剂的容器。
溶液的配制按配制要求不同,其配制浓度也不同。常用的溶液浓度有百分比浓度、比例浓度和摩尔浓度。
百化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量占全部溶液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
溶质
百分比浓度=──────×100%
溶质+溶剂
百分比浓度又可分为质量百分比浓度和体积百分比浓度等,即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以质量计和体积计的百分比浓度。
例如欲配制200克10%的氯化钠水溶液,其浓度属质量百分比,配制时可先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20克(200克×10%),水的质量为180克(200~20克),再分别取用,将20克氯化钠溶于180克水中,此时即得到欲配制的溶液。
如欲配制10%的福尔马林1000毫升,其浓度属体积百分比,配制时,可先计算出所需甲醛的体积为100毫升(1000毫升×10%),水的体积为900毫升(1000毫升~100毫升),再分别取用,将甲醛溶于水中,搅拌均匀,此时配制完毕。
比例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量的比例关系。通常,若溶质为液体,其溶质和溶剂的量以体积计;若溶质为固体,则溶质和溶剂的量以质量计。
例如欲配制1:8的稀释红墨水溶液,应先取用1份体积的红墨水和8份体积的水,再将两者掺混,搅拌均匀即可。
如欲配制1:1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应先取用1份质量的高锰酸钾和1000份质量的水,再将两者掺混,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搅拌均匀,即得到欲配制浓度的溶液。
摩尔浓度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摩尔数的多少来表示浓度,其计算公式是:
溶质的量(摩尔)
摩尔浓度=─────────
溶液的体积(升)
例如,欲制制0.5摩尔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500毫升,可先计算出所需硫酸铜的质量为40克(0.5×160×0.5其中160为硫酸铜的分子量),若忽略40克硫酸铜的体积不计,则将500毫升的水和40克硫酸铜掺混,溶解均匀,就得到所配制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应注意,配制溶液时,若所需溶质、溶剂本身是以一定浓度液体形式取用的,则计算所需溶质、溶剂的量不能直接使用前述的公式,而要进行换算。
平凡人
第3楼2010/01/07
四、除尘和清洗
教学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关系至实验成功率。因此,作为实验教师应懂得教学仪器保养与维护的一般知识,掌握保养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仪器一旦吸附灰尘、污垢,不仅影响仪器的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影响美观和实验者的身心健康。仪器在使用或贮藏中都会沾上灰尘和污垢,做到以防尘防污为主,经常地除尘清洗是搞好仪器保养与维护的重要环节。
㈠除尘
灰尘多为带有微量静电的微小尘粒,常飘浮于空气中,随气流而动,遇物便附着其上,几乎无孔不入。灰尘附着在模型标本上会影响其色泽,运动部件上有灰尘会增大磨损,电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造成短路、漏电,贵重精密仪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使仪器报废。
清除灰尘的方法很多,主要应依灰尘附着表面的状况及其灰尘附着的程度而定。在干燥的空气中,若灰尘较少或灰尘尚未受潮结成块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掸刷,软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仪器上的灰尘;对仪器内部的灰尘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气筒吹气除尘,也可用吸尘器吸尘;对角、缝中的灰尘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除尘。不过对贵重精密仪器,如光学仪器,仪表表头等,用上述方法除尘也会损坏仪器,此时应采用特殊除尘工具除尘,如用镜头纸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气潮湿,灰尘已结成垢块时,除尘应采用湿布拭擦,对角、缝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软大条剔除,再用湿布试擦,但是对掉色表面、电器不宜用湿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干净,可用沾有酒精或乙醚的棉球进行拭擦,或进行清洗。
㈡清洗
仪器在使用中会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在贮藏保管不慎时会产生锈蚀、霉斑,这些污垢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仪器上的污垢。通常仪器的清洗有两类方法,一是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学清洗方法,即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清洗。具体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着表面的状况以及污垢的性质决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仪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着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水即可清洗 干净的,另一类则是必须使用清洗剂或特殊洗涤剂才能清洗干净的。在实验中,无论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属哪一类,用过的器皿都应立即清洗。
盛过糖、盐、淀粉、泥砂、酒精等物质的玻璃器皿,用水冲洗却可达到清洗目的。应注意,若附着污物已干硬,可将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毛刷边冲边刷,直至洗净。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过动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等与配制成的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时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涤剂也可清洗附有机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后,还应用清水冲净。
对附有焦油、沥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机物的玻璃器皿,应采用有机溶剂,如汽油、苯等进行清洗。若还难以洗净,可将玻璃器皿放入碱性洗涤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浓度为5%以上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热清洗。
在化学反应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等污物。清洗时,应根据污垢的特点,用强酸、强碱清洗或动用中和化学反应的方法除垢,然后再用水冲洗 干净。使用酸碱清洗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应带橡胶手套防护镜;操作时要使用镊子,夹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净的玻璃器皿,最后应用毛巾将其上沾附的水擦干。
2.光学玻璃的清洗
光学玻璃用于仪器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学玻璃,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和80%左右的乙醚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
清洗棱镜、平面镜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镜头的方法进行。
光学玻璃表面发霉,是一种常见现象。当光学玻璃生霉后,光线在其表面发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严重者将使仪器报废。光学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温度、湿度适宜,又有所需"营养物"时,便会快速生长,形成霉斑。对光学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为重要,一旦产生霉斑应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霉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氢二氯硅烷与无水酒精配制的清洗剂清洗,湿潮天气还右掺入少量的乙醚,或用环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剂也能清洗光学玻璃上的油脂性雾、水湿性雾和油水混合性雾,其清洗方法与清洗镜头的方法相仿。
3.橡胶件的清洗
教学仪器中用橡胶制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物,在沾有油腻或有机溶剂后会老化,使零部件产生形变,发软变粘;用橡胶制成的传动带,若沾有油污会使摩擦系数减小,产生打滑现象。
清洗橡胶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为清洗剂,而不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清洗时,先用棉球或丝布粘清洗剂拭擦,待清洗剂自然挥发净后即可。应济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清洗时应在较好通风条件下进行,注意安全。
4.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种类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对有机溶剂很敏感,清洗污垢时,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洁剂。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制的洗涤剂洗擦为宜。
5.钢铁零部件除锈
钢铁零部件极易锈蚀,为防止锈蚀,教学仪器产品中的钢铁件常涂有油层、油漆等防护层,但即使如此,锈蚀仍常发生。清除钢铁零部件的锈蚀,应根据锈蚀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尺寸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机械方法除锈不易除净钢铁零部件,可采用化学方法除锈,如用浓度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锈的部件,浸泡时加温至40~80°C为宜,待锈蚀除净后,其表层会形成一层防护膜,再将部件取出浸泡在浓度为0.5~2%的磷酸溶液中约一小时,最后取出烘干即可。
在实验室使用这类化学方法除锈中若操作稍有不当,反会损坏零部件,特别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实验室,除锈不宜多用化学方法,而应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即先用铲、剔、刮等方式将零部件上的锈蚀层块除去,再用砂纸砂磨、打光,最后涂上保护层。
对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其除锈方法可参照钢铁零部件的除锈方法进行。但应注意两点,其一,采用化学主法除锈时,应根据零部件材料的化学特性配制和使用不同的化学除锈剂;其二,除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构成的零部件的锈蚀,一般采用机械除锈方法为宜。
平凡人
第4楼2010/01/07
五、润滑和密封
㈠润滑
教学仪器中常有需做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如转轴、指针、调节装置等。通常除使用摩擦传动的部件外,做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应摩擦较小,运动自如,以减少磨损。此外,教学仪器在长期使用或贮藏后,其运动部件间的润滑剂会耗尽、挥发或吸附灰尘,使摩擦增大,操作不便。因此,搞好仪器运动部件的润滑也是教学仪器保养与维护的重要工作之一,润滑运动部件采用的般主法是,先除去灰尘,清洗运动部件,再在做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上涂抹润滑剂。润滑时所用润滑剂的种类,涂抹润滑剂的多少以及涂抹方式应以运动部件的材料特性、运动部件的运动特征以及运动部件的负重状况来决定。
对负重较大、仪器内部的金属运动部件,可先取下部件,涂抹适量的黄油,再装配定位。
对裸露在仪器外面、易与人接触的金属运动部件,可用纱布沾上少量黄油涂抹,油量不宜过多。
对负重较小、比较精密的转动金属部件,可用滴油壶、针头或铜丝等沾有机油或缝纫机油,滴在接缝处,转动部件使油渗入内部。
对负重较小、比较精密的平动金属部件,可用棉球或纱布沾机油或黄油。
搞好运动部件的润滑,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识别所需润滑的部件。仪器中并非所有运动部件均需润滑,所需润滑的部件只在于减小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2.防止润滑剂的滴、溅。润滑剂涂抹过多或使用不当,会使润滑剂滴漏、飞溅,沾污别的零部件,因此,润滑部件时,应边试运动转边进行,及时清除外溢润滑剂。
3.润滑剂与所需润滑部件的配合要相适应。实验室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等。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内摩擦较小,适用于高温高速下润滑;润滑脂不易渗漏,能防潮防尘,适用于常温、常速下润滑。
4.做到经常性润滑。任何润滑剂都会挥发、老化,并且极易沾有灰尘,一旦如此,即应重新润滑。一般运动部件至少一年润滑一次,对外露易沾灰部件,还可采取密封措施。
㈡密封
密封是指将待密闭体内的物质与外界隔绝,防止空气混入造成氧化,防止水份渗入致使药品受潮,防止灰尘附着降低精度增大磨损等等。通常进行密封所使用的方法有,机械密合封闭、涂腊、抹油等,不同密封方法适用于不同场合。
对盛有药品的玻璃器皿用磨砂的瓶口与瓶塞配合密封,有时也可涂上薄薄的一层黄油。
对一般器皿,可采用橡皮塞、软木塞密封。为密封严实,还可加垫圈,或再用油封、胶封、水封等。
对缺口、狭缝的密封,可采用胶封或涂抹腻子、油灰、沥青等密封材料。
对有相对运动零部件的密封,则多采用封闭罩或油封。
平凡人
第5楼2010/01/07
六、贮藏
贮藏是教学仪器保养与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仪器种类繁多,其材料、结构、性能各异,所以在贮藏教学仪器时,要注意仪器的特殊性。
贮藏教学仪器遵循的规范有:
1.仪器应分科分室贮藏在仪器柜、架、橱或特殊设施内,在没有分科分室的条件下,至少应做到分科与分柜贮藏,不得混放;
2.仪器应按其重点防范内容区别贮藏,通常仪器的主要防范内容有: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防蛀、防压、防震、防磁等;
3.精密贵重仪器应专室专柜贮藏;
4.易燃、易爆、有毒,具放射性的仪器、药品应特别贮藏,如密封贮藏。
贮藏一般教学仪器做到防尘、防潮。贮藏前应进行除尘清洗,能入柜的仪器应全部入柜,仪器柜要装有玻璃柜门或木板柜门,仪器架要安有悬帘,柜外仪器设备特别是精密仪器应配有防尘罩。防潮可采用干燥剂,常用的干燥剂有氯化钙、硅胶等。如仪器室是平房或环境潮湿,则仪器室的墙壁和地面须做防潮处理,仪器柜、架应与墙壁地面有一定距离,晴天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贮藏教学仪器还应做到防腐蚀、防霉变。化学实验中散逸的物质、药品的挥发以及混入仪器室的酸、碱,都对仪器设备有腐蚀作用,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贮藏仪器应避开腐蚀性物质,化学药品应尽量分室贮藏,仪器室要装有排风扇,通风橱等通风设施。贮藏教学仪器以防霉变,首先要做到仪器的干燥、清洁,其次应采取一定的防霉措施,如使用对硝基苯甲醛、对硝基氯苯、8─羟基奎林酮等防霉剂处理。对光学仪器尤其要做好防霉工作;对浸制标本,要注意补充保护液。
贮藏标本时,除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外,还应注意防蛀。通常在仪器柜中放入适量樟脑丸,即可起到防蛀作用。贮藏玻璃仪器或精密仪器还应做到防震、防压,通常可在仪器四周垫塞一些缓冲物质,如纸条、布条等。贮藏仪器一般不宜叠放,对贮藏的仪器仪表还应做到防磁、防静电等。
平凡人
第6楼2010/01/07
七、玻璃加工技巧
玻璃加工是指将玻璃板材或管材,加工制作成所需形奖与尺寸。其加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加工,主要是裁割、磨沙、磨平等;另一类是热加工,主要是吹制、折弯、熔接等。在实验室常使用这两类加工。玻璃加工技术与技能也是实验室加工制作技术与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㈠玻璃材料的切割
1.平板玻璃的切割
⑴直线切割:平板玻璃的直线切割最好是用玻璃刀。首先要在需切割的玻璃上确定切割尺寸,并划好标记。用直尺对齐划线,因玻璃刀的合金刀尖与刀头边缘距离约2mm,所以在下刀时应将直尺向线外退约2mm
切割玻璃时应右手持刀,玻璃刀侧面靠在木尺上,使嵌刀尖面与玻璃保持水平,然后适当用力压刀沿尺边移动划割。在玻璃表面留下一道均匀的刻痕,并非将玻璃割穿。而后用左手托起玻璃,用手钳或玻璃刀头在刻线背面由下向上轻轻敲击,直到刻线端头出现裂纹后,再以两手拇指抵在刻线裂纹背面,其余手指在玻璃正面用力一拔,玻璃即沿刻线断开。如果是大块玻璃,也可以把玻璃移到工作台的边沿,让刀划出的刻线对准台边缘,左手压住台面的玻璃部分,右手抓住玻璃另一边用力向下一压,玻璃即可断开。如果因操刀不当,断断续续划出刻线,或刻线太浅,用上述方法也不能把玻璃扳断时,可在玻璃背面沿线再划,千万不可在同一刻线上来回重复刻划,以免毁坏玻璃刀。
⑵曲线切割:如果需要一块边缘是曲线或圆形玻璃,除了可用玻璃刀小心刻划外,对3mm以下厚度的玻璃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先画出所需要的刻痕,然后在一盆清水中用剪刀剪成所需形状,剪好后再用细砂轮或磨石加水轻轻打磨,也可以用铁砂布磨平。打磨时应注意切勿用力过猛或划破手指。
2.玻璃管的切割
⑴冷截法
对直径在5-10mm以下的细玻璃管、棒在切割时,首先要平放在桌子边缘,用三角锉或刀形锉、砂轮片的棱刃(或新敲碎的瓷碗片的锋口)垂直紧压在欲截断处,用力向后拉,(请勿向前推,以免压碎玻璃管扎伤手指)转动玻璃管,沿锉痕再锉几下,直至锉痕长度达到玻管(棒)周长的1/3或1/4后,拿起玻管(棒),以两手大拇指抵住锉痕的背面,其余各指按住玻管,两手同时稍用力往后扳即断。
截较粗玻璃管时,管径愈大,管壁愈厚,锉痕应愈深。若在锉痕上涂以唾液,就容易折断了。也可以采用热截法进行切割。
⑵热截法
电热截断法:采用电热法截断粗玻璃管时,先将要截断处用锉刀锉一圈细痕,用电阻丝沿细痕环绕一周,电阻丝交叉处用耐热绝缘材料隔开(或留1-2mm小缝),切割方法。
电阻丝可以从150W电炉丝中取出其中一段,加热拉直而成。电阻丝可由调压器或低压电源调成很低电压供电。待绕在玻管上的电阻丝通电红热一分钟左右,用嘴往细痕处吹冷气或滴冷水,玻管就会沿细痕断开。
点料热爆法:此法适用于截断粗玻璃管或靠近管端部分的截断。其操作方法是:在玻管需要截断的地方用锉刀锉一圈细痕(细痕应深、细、直),用毛笔醮水沾湿细痕,再取一段直径4--5mm的玻璃棒,一端在火焰中熔烧成一熔融圆珠状,迅速压触在锉痕的一端,待熔球硬化并听见爆裂声,即迅速用嘴吹气使之骤冷,玻璃管则可爆裂。
火焰切割法:在要截断处锉一圈细痕,在细痕的两边分别裹上几层滤纸,两边滤纸间要相距2--3mm,把滤纸用水润湿,然后用喷灯(或酒精灯)火焰加热细痕处(加热时应转动玻管)。
3.玻璃瓶的切割
用以上各种方法截断的玻璃管的管口都很锋利,易划破皮肤,所以玻管断开后要做一下处理,一是可放在洒精灯上烧融至平滑;二是可用细砂布或磨石磨平。
㈡玻璃管的热加工技术
1.弯曲玻璃管
在实验室弯曲玻璃管时,应该两手平握玻璃管的两端,手心向上,把需要加热的部位放在酒精喷灯(或酒精灯)的外焰里,同时使玻管不停地向一个方向转动,以使玻管受热均匀,并且特别要注意使玻璃管弯曲处的受热部位要宽些,宽度约4--5cm,这一点特别重要。如果加热的灯焰较窄时,可在转动玻璃管的同时左右水平移动玻璃管。当玻璃管烧至红软但还没有自动变形以前,把玻璃管离开火焰,两手握住玻璃管的两端,手心向上,同时轻轻地均匀地向上慢慢托弯(使两手保持在一个平面内)一次弯成所需要的角度。把刚弯好的热玻璃管应放在石棉网或木架上让其慢慢冷却。
弯曲成合格的玻璃弯管应该是角度适宜,形状理想,弯曲处平滑均匀,即不邹褶,又不瘪陷和不显扭转,玻管两臂处于一平面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弯瘪、扭弯的现象。其原因是:加热过分,玻管太软而不能保持其状;或者是加热长度太窄,弯曲用力不均,速度太快;也或许因为受热不均,半面热,半面冷;或是心情急躁,玻管未软就用力弯曲,这样有时还会折断玻管。因此,要弯曲理想合格的玻管要反复操作,体会揣摩,积累经验,形成技巧方可。
用酒精灯火焰弯玻璃管时可使玻璃管在火焰内或稍离开火焰弯曲。弯曲成合格的玻璃管的要求:角度适宜,形状理想,弯曲处平滑均匀,既不皱褶,又不瘪陷和不显扭转,玻璃管两臂处于一平面内。
2.拉伸玻璃管
如果要把玻璃拉成尖嘴,应用两手握住玻璃管的两端。手心相对,同时把两肘搁在桌面上,然后像弯曲玻璃管那样加热玻璃管,当玻璃管受热的一段(约长4--5厘米)烧红软(软到不须很用力就能改变形状)时就移离火焰,两肘在原处不动,两手平均用力,向左右引伸,拉到所需粗细就固定两手停止拉伸,待其硬化后放于石棉网上慢慢冷却,冷却后,用刃口锋利的锉痕截断,即可得两个尖嘴管。用同样的方法可拉制毛细滴管。
在拉尖嘴管时,玻璃管受热部位一定要长些;受热要均匀,两手用力要均衡且在一条直线上;拉时快慢要适宜。如果加热部位窄了或加热过软以及拉伸时用力过猛,速度过快,就会使尖嘴拉的过短。如果加热不均匀会把尖嘴拉扁或不均匀。制成滴管的规格以每滴出20滴水的体积等于1ml为宜。
平凡人
第7楼2010/01/07
八、静电仪器的维护
由于静电具有电压高、电量少的物点,所以在静电仪器部件绝缘不良、空气潮湿或仪器表层沾有污物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漏电,造成实验失败。因此,保养维护好静电仪器是保证静电实验成功的关键。
㈠保持静电仪器的绝缘
仪器部件间绝缘不良的原因,有材料本身绝缘性能不好(如用塑料或电木料压制的手柄内参有导电杂质),部件老化、破损,使绝缘性能失效,以及绝缘材料表层沾有污物和水分等。属于前两类原因造成绝缘不良的仪器部件,多应更换,更换时可取用易加工的石腊、有机玻璃等绝缘材料自制仪器部件。对表层老化程度不在厉害的绝缘体,也可使用剔刮方法清除老化层,以提高绝缘性能。
检测静电仪器部件是否绝缘不良时,可使静电仪器处于工作状态,用氖泡接触各绝缘部件,若氖泡亮,则表明该部件漏电。也可将处在工作状态的静电仪器置于暗室,检查有无异常放电,若绝缘部件漏电,则表明绝缘不良。
㈡保持静电仪器的洁净
静电仪器沾有污物是使其漏电的另一类原因。污物中含有大量导电物质,易附着水分,使绝缘电阻值下降,产生放电现象。清除静电仪器上的污物应彻底,不宜用易脱落的纤维丝,带线头的布料拭擦,否则因摩擦起电,表层会沾有新的污物,并易产生尖端放电。清除污物可用洗耳球、皮唧吹风除尘,若污物不易吹除,则采用清洗方法清除。
㈢保持静电仪器的干燥
水是具有导电性的物质,当水附着在静电仪器上时,会使静电泄漏,造成实验失败。保持静电仪器的干燥,主要应做好防潮工作,仪器受潮,应及时烘烤,烘烤可按下列步邓进行:先将仪器外表面的水雾擦干,再将其放入烘箱内,箱内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50°C左右为宜。因静电仪器所用的绝缘材料在高温下易老化,故切忌用明火烘烤。若无烤箱,可自制烘箱或采用日晒和用电吹风吹干等。
静电仪器的保养,还应防止摔打、碰撞等,以免造成尖端、产生放电。
平凡人
第8楼2010/01/07
九、磁性仪器的维护
使用的磁性仪器,主要在磁针、磁铁、磁铁性质实验盒等。保养维护磁性仪器的关键,是优质好永磁体的磁性。
永磁体的磁性来源于物质内磁分子排列的秩序,所以任何使磁分子排列秩序发生变化的外界影响,都会导致永磁体的退磁,如剧烈震动、摔打、温度过高等。因此在贮藏中,应尽量避免震动、摔打和受热。
存条形、柱形、块形磁体时,应成对并放,且使其两端的极性相反;存放蹄形磁体时,应在其两极间用铁片作衔铁,或使其两端磁性相反或成对对置。
当磁体使用年久或保管不当,造成退磁时,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充磁:用强磁体如扬声器上的磁体,按磁力线的方向(即将异名磁极并靠),进行摩擦。对大块磁性材料,常用充磁器充磁。在小学实验室,还常用蹄形电磁铁(如J2411型蹄形电磁铁)充磁。充磁时,可先给电磁铁通电,再用小磁针验明其极性,然后将欲充磁的磁体接触电磁铁的一端,接触时应加衔铁,并注意极性应相反,然后通电约半分钟,待断电10~20分钟后取下即可。在电磁铁的另一端也应放置一磁体,此磁体应与欲充磁磁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