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伟
第1楼2010/06/02
单靠良心免疫行不通
对于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人们来说,对食品安全的渴求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但与此渴求同样强烈的还有食品企业追逐财富的欲望。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质疑面前,很多企业选择了失语。原因可能有多种,最重要的一种是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食品企业的“行业规则”。正因如此,被人们视为金贵无比的企业道德和良心渐渐变得贬值了。
对于企业,科技是生产力,有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就意味着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更大的价值。但实践证明,财富的积累不能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而只能以本分和良知为底线。应该说,每一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对食品企业的一次生动教育。可如今来看,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科学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苏丹红来了治苏丹红,三聚氰胺来了治三聚氰胺,这种缓解一时症状的治标之法不会有用。没有一个脱胎换骨的食品安全监管革命,良心就依然会兑换成金钱在交易中出售,良心的泯灭就仍然会以许许多多所谓‘业内公开秘密’的方式呈现。”
面对很多食品难保安全的现状,消费者会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呢?民心网推出的食品安全调查结果却更加引人深思。调查显示,在维权方面,有43.14%的网友表示会“不予计较”, 5.88%的网友“自认倒霉”,9.8%的网友“不知道怎么办”。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消极态度,多是因为他们觉得投诉反馈结果慢,过程长,甚至屡投屡败。70%的网友坦言,投诉太费时费力,最后还不一定能看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得不偿失。调查同时发现,愿意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的消费者很少,只有39.22%的网友态度坚决,要求商家加倍赔偿或者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网友“蓝芒果”认为,投诉可以起到提醒商家注意食品质量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给其他消费者起到参考作用,毕竟食品问题关系到身体健康,不可小视。网友对执法部门和食品企业既有不满又心怀期望,他们中有70%以上的网友坚信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政府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是能够解决的。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有关部门要敢于负责,认真负责,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检疫,加大对食品企业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从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应该说,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纵容,无形中为食品安全埋下了看不见的隐患。当然,网友提出的难于维权的理由也为食品安监部门敲响了警钟。维护消费者权益,保证食品卫生,毕竟终究要靠各部门的齐抓共管,要靠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软监督带来的肯定是硬伤害,这是食品安全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要想真正保证食品安全,单靠食品企业的良心来担保,也被证明行不通。如何做好百姓健康的忠诚卫士,相关部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