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资料】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AFS)

  •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 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1964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从机理来看属于发射光谱分析,但所用仪器及操作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故在本章学习。

    一、基本原理

    1.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约在约10-8s后,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

      特点:

    1)属光致发光,二次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后,再发射过程立即停止;

    2)激发光源停止后,荧光立即消失;

    3)发射的荧光强度与照射的光强有关;

    4)不同元素的荧光波长不同;

    5)浓度很低时,强度与蒸气中该元素的密度成正比,定量依据(适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

    2.原子荧光的类型

    原子荧光可分为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等三种类型。

    ①.共振荧光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共振线被激发后,再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的辐射即为共振荧光。

    它的特点是激发线与荧光线的高低能级相同,其产生过程如图A;若原子受激发处于亚稳态,再吸收辐射进一步激发,然后再发射相同波长的共振荧光,此种原子荧光称为热助共振荧光。
  • 该帖子已被版主-chemistryren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分享
0
    +关注 私聊
  • 青林

    第2楼2010/09/29

    ②.非共振荧光

    当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又分为直跃线荧光、阶跃线荧光和anti-Stokes荧光。

    a. 直跃线荧光

      激发态原子跃迁回至高于基态的亚稳态时所发射的荧光称为直跃线荧光。由于荧光能级间隔小于激发线的能级间隔,所以荧光的波长大于 激发线的波长。如果荧光线激发能大于荧光能,即 荧光线的波长大于激发线的波长称为Stokes荧光。反之,称为anti-Stokes荧光。直跃线荧光为Stokes荧光。

       Pb原子:吸收线283.13 nm;荧光线407.78nm;铊原子:吸收线337.6 nm;共振荧光线337.6nm;直跃线荧光535.0nm。

    b.阶跃线荧光

    阶跃线荧光有两种情况,正常阶跃线荧光为被光照激发的原子,以非辐射形式去激发返回到较低能级,再以辐射形式返回基态而发射的荧光(A)。其荧光波长大于激发线波长。

    热助阶跃线荧光为被光致激发的原子,跃迁至中间能级,又发生热激发至高能级,然后返回至低能级发射的荧光(B)。

      Cr原子:吸收线359.35nm;再热激发,荧光发射线357.87nm,图(c)B、D

    c.anti-Stokes荧光

    当自由原子跃迁至某一能级,其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是由光源激发能供给,另一部分是热能供给,然后返回低能级所发射的荧光为anti-Stokes荧光。其荧光能大于激发能,荧光波长小于激发线波长。

      铟原子:先热激发,再吸收光跃迁451.13nm;发射荧光410.18nm, 图(d)A、C 。

0
    +关注 私聊
  • 青林

    第3楼2010/09/29

    d.敏化荧光

    受光激发的原子与另一种原子碰撞时,把激发能传递给另一个原子使其激发,后者再以辐射形式去激发而发射荧光即为敏化荧光。

    3.荧光强度

    共振荧光,荧光强度If正比于基态原子对某一频率激发光的吸收强度Ia。

    If = f Ia

    式中f为荧光量子效率,它表示发射荧光光量子数与吸收激发光量子数之比。

    若激发光源是稳定的,入射光是平行而均匀的光束,自吸可忽略不计,则基态原子对光吸收强度Ia用吸收定律表示

    Ia = I0(1- e -e l N)

    式中I0为原子化器内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源强度,A 为受光源照射在检测器系统中观察到的有效面积,l为吸收光程长, e为峰值吸收系数,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整理可得 If = fAI0 e l N

    当仪器与操作条件一定时,除N外,其它为常数,N 与试样中被测元素浓度C成正比

    If = KC

    上式为原子荧光定量分析的基础。

0
    +关注 私聊
  • 青林

    第4楼2010/09/29

    4.量子效率与荧光猝灭

    荧光量子效率: F = F f / F a

    F f 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F a吸收的光量子数之比;F一般小于1。

      受光激发的原子,可能发射共振荧光,也可能发射非共振荧光,还可能无辐射跃迁至低能级,所以量子效率一般小于1。

    受激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把一部分能量变成热运动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因而发生无辐射的去激发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猝灭。

    荧光猝灭会使荧光的量子效率降低,荧光强度减弱。

    二、仪器

    原子荧光光度计分为非色散型和色散型。这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只是单色器不同。

    原子荧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度计在很多组件上是相同的。如原子化器(火焰和石墨炉);用切光器及交流放大器来消除原子化器中直流发射信号的干扰;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等。

    下面讨论原子荧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度计的主要区别:

    1. 光源

    在原子荧光光度计中,需要 采用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激光和等离子体等。商品仪器中多采用 高强度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两种。

    ①.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高强度空心阴极灯特点是在普通空心阴极灯中,加上一对辅助电极。辅助电极的作用是产生第二次放电,从而大大提高金属元素的共振线强度(对其它谱线的强度增加不大)。

    ②.无极放电灯

    无极放电灯比高强度空心阴极灯的亮度高,自吸小,寿命长。特别适用于在短波区内有共振线的易挥发元素的测定。

0
    +关注 私聊
  • 青林

    第5楼2010/09/29

    2. 光路

    在原子荧光中,为了检测荧光信号,避免待测元素本身发射的谱线,要求光源、原子化器和检测器三者处于直角状态。而原子吸收光度计中,这三者是处于一条直线上。

    三、定量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方法 — 校准曲线法

    2.干扰及消除

    原子荧光的主要干扰是猝灭效应。这种干扰可采用减少溶液中其它干扰离子的浓度避免。其它干扰因素如光谱干扰、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等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似。

    在原子荧光法中由于光源的强度比荧光强度高几个数量级,因此散射光可产生较大的正干扰。减少散射干扰,主要是减少散射微粒。采用预混火焰、增高火焰观测高度和火焰温度,或使用高挥发性的溶剂等,均可以减少散射微粒。也可采用扣除散射光背景的方法消除其干扰。

    3.氢化法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中的应用

    氢化法是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度法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易形成氢化物的金属,如砷、碲、铋、硒、锑、锡、锗和铅等,汞生成汞蒸气。

    氢化法是以强还原剂硼氢化钠在酸性介质中与待测元素反应,生成气态的氢化物后,在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分析。

    由于硼氢化钠在弱碱性溶液中易于保存,使用方便,反应速度快,且很容易地将待测元素转化为气体,所以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度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关注 私聊
  • 青林

    第6楼2010/09/29

    4.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

    ①.高灵敏度、低检出限。

    特别对Cd、Zn等元素有相当低的检出限,Cd可达0.001ng.cm-3、Zn为0.04ng.cm-3。由于原子荧光的辐射强度与激发光源成比例,采用新的高强度光源可进一步降低其检出限。

    ②.谱线简单、干扰少。

    ③.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3 ~ 5个数量级。

    ④.多元素同时测定。

    虽然原子荧光法有许多优点,但由于荧光猝灭效应,以致在测定复杂基体的试样及高含量样品时,尚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散射光的干扰也是原子荧光分析中的一个麻烦问题。因此,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应用方面不及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广泛,但可作为这两种方法的补充。

0
    +关注 私聊
  • ldgfive

    第7楼2010/10/02

    应助工程师

    讲的很不错

0
    +关注 私聊
  • ldxinli

    第8楼2010/10/04

    还是不太了解,请问我应该如何去学荧光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