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第三届原创参赛】微生物发酵放大研究

  • 省部重点实验室
    2010/12/05
  • 私聊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维权声明:本文为gl19860312原创作品,本作者与仪器信息网是该作品合法使用者,该作品暂不对外授权转载。其他任何网站、组织、单位或个人等将该作品在本站以外的任何媒体任何形式出现均属侵权违法行为,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实验室主要工作就是:微生物发酵与代谢调控 、蛋白的分离纯化 、生物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化妆品 、面膜、人工血管 、人工骨................)


    微生物发酵放大研究

    摘要
    : 工业发酵过程的研究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在实验室进行菌种选育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再进行小试、中试, 以验证并完善发酵工艺, 获得适合发酵罐的发酵工艺;最后进行大规模生产。由于发酵过程的复杂性, 往往存在着“放大效应”, 即在实验室研究中, 目标产物的产量较高, 而在放大过程中, 随着发酵规模的扩大,目标产物的产量反而不断下降, 无法重复实验室试验的结果, 影响了工业发酵过程的效率, 因此对“放大效应”进行研究, 采用适当的放大策略, 去降低“放大效应”, 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又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具有潜在的深远意义,是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 发酵工艺,放大,动力学

    Key words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 enlarge, dynamics

    发酵工程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中最早被人们认识并发展利用的。迄今, 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包括医药、轻工、食品、农业、环保等产品生产,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 可以分为以常规微生物的传统生物技术和以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无论对当前或今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对具体某一体系来说,用何种放大规模可以快捷的成功过渡到工业化生产,没有固定模式,必须针对具体菌种生理生化及培养基及环境条件的放大效应综合考虑。反应器的不足可以通过工艺及控制手段来弥补,工艺的欠缺有时也可以通过改善反应器形式来修正。

    一、发酵工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与工程学观点

    为了提高发酵生产水平, 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菌种选育或基因工程构建, 往往忽视了生物反应器中工程问题所必须加以考虑的工艺变化和过程优化。在得到一个高产菌株后, 随后的逐级放大与优化基本上是以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 采用人工经验为主的静态操作, 在方法上基本以正交试验为基础。

    随着对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对以分批培养为主要对象的发酵过程参数的时变性、多样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 建立了以过程动力学为基础的数学模型, 引进了一系列现代控制理论, 其中有静态和动态优化、系统识别、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直到各种混沌现象的研究。这种适应发酵过程非线性特征的研究方法对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 也应该看到, 在实际工厂生产上仍有很大局限性, 效果不明显。

    从发酵过程放大来说, 有人把“放大”分为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是发酵条件的研究与设计; 其二是设计满足这些过程条件的反应器。就某种意义上, 第一个问题实质上是发酵过程动力学的问题,第二个是工程水平的传递和混和问题。必须认识到, 除非完全以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周围环境传递条件相结合的模型建立, 否则过程放大最终还是落实到系统几何相似、流体运动学相似和流体动力学相似等, 具体来说有因次分析法、经验法则法、综合机理的数学模拟法以及时间常数法等放大方法。事实上, 要同时满足这些相似条件是不可能的, 于是, 发酵过程放大仍旧是一个使人感到困惑的问题, 从摇瓶到发酵罐的差异, 甚至尽可能采用同样的操作条件, 只不过发酵罐的容积从几十升放大到几十立方米, 但结果往往面目全非。

    1.1、放大相关的参数及放大准则

    在放大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参数随培养规模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其中表面通气放大效应和培养基粘度效应必须给予重视。一般归纳为下列几种放大准则:

    (1)氧传递系数KLa,它代表氧的供应情况,在放大过程中常以大、小罐KLa=常数法进行放大;

    (2)单位输出功率Pg,在放大时,可维持Pg=常数法;

    (3)混合特性参数——混合时间,在放大过程中可以维持小罐的混合时间为t=5~30s,大罐的混合时间维持t=30~120;

    (4)剪切强度——可以用搅拌转速来衡量,在放大过程中要维持相似的剪切强度,常以叶尖搅拌线速度Vtip=常数法来放大;

    (5)维持相同的空气线速度Vs;

    (6)维持相同的热传递速度;

    (7)保证同样的培养基质量。

    放大的必要前提必须使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中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一般的过程放大都是通过摇瓶所得最初工艺条件,进而通过实验室小规模摸索其发酵条件,在这些工艺参数中,从摇瓶转化到小型发酵罐过程中常见的为培养基成分的改变,往往是培养基不适合小型发酵罐中菌体代谢物的积累。放大成功与否,与所采用的放大模型有关,因为所采用的模型常常不是根据机理推导而是一种近似的黑箱操作;第二,与主体溶液的混合、热交换、空气线速度有关;第三,与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鼓泡特性)等有关。而在放大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氧的供应问题和细胞形态的变化。大多情况下,放大的主要矛盾来自氧的供应问题,成功的关键在于氧供应问题的好坏。

    总之,传统的工业放大均无一例外的是通过摇瓶——实验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逐级放大的模式,这样既浪费时间,又缺乏科学依据,完全靠试验摸索,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1.2、发酵放大过程

    一般来说, 放大成功与否来自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氧的供应, 二是菌丝形态。

    由于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发酵放大时必须考虑到它本身的特性,如微生物对机械剪切力的敏感程度及丝状菌易形成菌丝团增加传质困难等。现在常用的发酵放大方法是使KLa或溶解氧浓度基本相等,它主要考虑使不同发酵规模的微生物生理活动条件相一致,而不着重考虑发酵罐的几何相似性。

    1.2.1、培养条件的优化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
    +关注 私聊
  • titi

    第1楼2010/12/06

    楼主作品不完整啊!!期待继续补充和完善
    在完成之前暂时不收录在参赛作品列表中!由于是最后一个月参赛了~~所以楼主一定要在月末之前补充完整哦~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2楼2010/12/06

    1.2.1、培养条件的优化

    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产量,该过程可从实验室规模的纯化工艺开始,采用最少量的现有质控工具来定量和评估产品质量。发酵程序影响杂质类型,进而严重影响下游加工(DSP)的功效。同样,发酵条件能够决定目的蛋白是以可溶性形式还是以不溶性形式存在,这进一步影响DSP和纯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高产菌株中,超量产生也能造成某些因子耗竭,而这些因子对于维持蛋白质的良好构象是必需的。因此,发酵条件的优化必须与提纯工艺的优化同步进行,因为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发酵工艺和DSP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质量是工艺放大成功的关键之一。

    影响发酵工艺放大的因素包括传代次数、突变的可能性、培养液的灭菌、温度和pH调节的质量、振荡、通气量和压力。进行工艺放大的最好方法是首先将要达到的最终生产规模的培养条件缩小至中试规模。当扩大规模后,培养液将变得越来越不均匀。对于大型发酵罐,在反应器的某些局部区域内氧处于耗竭状态。

    1.2.2、发酵罐的比拟放大

    在化学工程中,比拟放大的基本方法一般是首先找出表征所要放大的系统的各种参数,将它们组成儿个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无因次参数,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函数式,然后用试验的方法在试验设备里求得此函数式中所包含的常数和指数,此关系式即可用作与此设备几何相似的大型设备的设计。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可以受到控制的因素很少,他们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发酵罐的比拟放大的可靠性比化工上比拟放大的可靠性要差许多。现在发酵罐的比拟放大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以体积溶氧系数为基准的比拟放大法

    2、以单位体积输入功率相等为基础进行放大

    总之,对发酵罐的比拟放大,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搅拌叶转速N、搅拌叶直径D、通气量Q。

    举例: 放大过程的影响因素——传质

    传质是生物反应器设计所需考虑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特别是对于那些伴随反应而传质是控制步骤的过程。对于细胞培养来说, 氧、营养物和代谢产物的传质及分布情况十分重要。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3楼2010/12/06

    在1970年初, 人们才意识到对于反应器放大问题, 并不应仅仅考虑溶氧传质问题, 而还应该考虑如下一系列问题:(1) 体积传热效率;(2) 混合效率;(3) 剪切问题, 例如搅拌器叶端速率;(4) 表观气速问题, 例如引起“液泛现象”。

    对于特定的发酵系统, 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是最关键的反应器放大控制因素, 忽略其中任意一个都可能导致放大失败。

    二、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

    一般传统的放大方法,只考虑到操作条件及发酵罐几何尺寸,并没有考虑到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本身的特性和培养基的不同性质。由于微生物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反应器,对培养基的性质和培养条件要求也不同。由于目前对微生物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因此目前的放大大部份还是落实到了以动力学为基础进行几何放大等方面,最终还是主要依靠经验公式进行放大,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张嗣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认为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进而提出了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的生物反应工程学的观点,建立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

    2.1、生物反应器过程的多尺度理论──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基础

    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实质上是多尺度问题。对于活体细胞调控来说,应该对生物反应器中的多尺度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例如从基因分子遗传(遗传物质DNA、RNA的变化)、细胞代谢调节(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及其相互关系)、反应器工程特性(化学工程三传(动量、质量、热量))三个尺度进行关联分析。存在问题:1、工业规模的生物过程只能在反应器尺度上进行测量与操作;2、可以从低一尺度层次的规律或性质,来预测研究另一尺度层次的规律或性质;3、多尺度综合与各子过程的相互量化关系,澄清不同尺度间相互作用和耦合的原则和条件 ;4、跨尺度操作是难题,分析跨尺度问题往往需要纳入跨学科和跨技术的手段。基本方法:1、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尺度)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2、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

0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5楼2010/12/06

    2.2、不同尺度的网络状态关系

    现在的放大理论认为生命所特有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具有“变化着的结构”不只是线性或动力学因素;对发酵工艺进行放大与优化需要跨尺度测量与控制(如下图),而以往的专家学者往往以各自研究的技术背景从单一尺度去理解和分析研究生物过程的特点。





    2.3、发酵过程优化控制中的方法和手段

    由建立在对数学模型、静态和动态优化、系统识别、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各种混沌现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数据驱动型方法:

0
    +关注 私聊
  • 省部重点实验室

    第6楼2010/12/06

    三、放大技术研究现状:

    对发酵放大研究较多的是从小型发酵罐到大、中型发酵罐的放大研究或其逆过程缩小实验的研究。为了改革业已成熟的工厂、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而不变其固有设备,4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将大型生产罐发酵缩小为中间试验厂或者摇瓶规模发酵的设想。

    传统上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往往忽视细胞代谢流的存在。现在的发酵放大过程多以细胞代谢流的分析与控制为核心而发展的生物反应工程学观点,建立了基于参数相关的发酵过程多水平问题研究的优化技术和发酵过程多参数调整的放大技术。然而寻找一个能反映代谢流变化本质而又具有实时性、适合于工程应用的方法仍然是一个令人关心的课题。

0
  • 该帖子已被管理者-设置为精华,下面是奖励记录:加10积分,加5声望
    +关注 私聊
  • dong3626

    第7楼2010/12/07

    应助达人

    发酵放大还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有时候在实验室或者中试阶段效果非常好,一放大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省部重点实验室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xiexieO(∩_∩)O谢谢 参与
    +关注 私聊
  • 机枪射手

    第8楼2010/12/07

    嗯,确实是,发酵工程啊

    dong3626(dong3626) 发表:发酵放大还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有时候在实验室或者中试阶段效果非常好,一放大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省部重点实验室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xiexieO(∩_∩)O谢谢 参与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