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

  • 浅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实行分段管理,这与目前实行的由食药监部门全程监管的模式又有所不同了,据悉《食品安全法》正在修订之中。《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也因此划转出去了,但仍然承担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工作。实际上,其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笔者所在省份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一些做法进行介绍,这部分的工作一直是CDC在做,由省级CDC组织全省地级以上市的CDC参与监测工作。笔者所供职的单位属于地级市CDC,也是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的一员。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是《食品安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一是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科学评价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及其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有效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提供技术依据;二是通过风险监测,了解掌握国家或地区特定食品及特定污染物的水平,掌握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开展风险评估并适时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三是通过风险监测,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指导确定监督抽检重点领域,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信息;四是通过风险监测,指导科学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客观评价并发布食品安全情况,科学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增强国内消费者信心,促进国际食品贸易发展。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内容:主要是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和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监测,省级CDC每年都会根据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的部署,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建立覆盖各市(地)、县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地区的监测网络体系,同时明确监测的食品类别、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和任务分配等。通过综合考虑现有监测技术机构的条件、能力和经费,在监测对象的选择上,食品品种一般优先选择以下类型:
    (一)选择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食品;
    (二)易于对如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造成健康影响的食品;

    (三)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食品;

    (四)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食品;

    (五)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食品。

    今年本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和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的食品品种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


    四、在所有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机构中,还必须优先考虑以下因素:
    (一)获得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
    (二)配备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设备、标准物质、关键试剂等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三)具有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检验方法应当在《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能力附表范围内,否则应当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或其它质控措施对使用的方法进行确认;
    (四)按照监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将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五)按照要求,提供相关定量检验方法(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
    五、制订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实施:本单位接到任务之后,相关科室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以及本单位所承担的监测任务,分别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质控方案》,严格按照省CDC的统一安排和本单位制订的计划组织实施。
    六、加强培训,提升资质和能力:本单位为计量认证、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获证实验室,具备较为全面的检验资质和技术能力,根据体系文件的规定,除定期开展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之外,每年均参加相关项目的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和质控考核;从事食品采抽样、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均参加省CDC主办的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每年均派员参加省CDC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会议”;相关监测人员参加了省CDC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方法研讨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公共课程”等培训;各科室根据各自的职责,也分别组织了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内部培训。
    七、现场采样:负责样品采集的科室,在每个监测点按规范安排2名以上采样人员,现场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样品标识并签名确认,记录的信息齐全。同时做好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需冷藏或冷冻的样品用冷藏箱储存后短时间内送检和留样,样品储存室配备专用的冷藏、冷冻冰箱,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相关质控工作。质量管理科根据科室职能负责对监测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监测工作能够及时、规范地完成。质量控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样品采集的代表性,随机性;
    (二)样品信息的完整性;
    (三)样品编号的准确性;
    (四)样品采集操作的规范性;
    (五)样品的预处理、保存条件和送样的及时性;
    (六)样品交接的可溯源性。
    对于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监测因涉及病原微生物,样品的采送检还必须注意样品应在接近原有贮藏温度的条件下传送,样品送达实验室时,应立即分析或24小时以内分析,避免因未及时送检而产生交叉污染或使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能力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室的质控工作:内部质控方法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标准曲线校准、加标回收、标准物质测定、质控菌株对照以及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结果关联性分析、可疑或阳性结果复核与验证等。同时参加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国家认可委、省CDC组织的外部质量控制(如质控考核、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等),并获得满意的结果,若外部质量控制出现不满意结果,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所得到的数据应该从整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中剔除。对于监测过程中发现食品的监测结果可疑或阳性的,还必须送省CDC进行复核和验证,进一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九、现场督导:省CDC负责组织和实施质量技术督导工作,对各监测网点进行现场核查。重点针对采抽样、样品交接、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数据上报等环节进行检查,同时了解计划完成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结束语:食品安全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职责、发挥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科研任务,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必将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意义十分重大。

    +关注 私聊
  • 翠湖园

    第1楼2014/11/01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这个综合性原创一定要顶!

0
0
    +关注 私聊
  • 飞飞加油5

    第3楼2014/11/03

    楼主讲的很细致,受教了

0
    +关注 私聊
  • 颖梦星辰

    第4楼2014/11/03

    好文章,支持一下。还会再来。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5楼2014/11/04

    应助达人

    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0
    +关注 私聊
  • changyingm

    第6楼2014/11/04

    倒是和环境监测比较相通,讲得也比较详细,受教了~

0
0
    +关注 私聊
  • allab

    第8楼2014/11/07

    看着看着,忽然想起来沙漠污染...是不是和环境,劳动保护,工业建设,经常沟通下信息能预先捕捉些风险

0
    +关注 私聊
  • yjshjl

    第9楼2014/11/19

    了解了——食品风险的安全监督,学习了!

0
    +关注 私聊
  • fslin

    第10楼2014/11/19

    就是表中的字有一点小。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