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分析化学

  • 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解读这些科学家伴侣的人生密码,我们只需用感叹和敬佩去体味。

    陈竺、陈赛娟夫妇

    陈竺(1953-)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发现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发病原理中的作用;揭示了甲酸和As2O3分化诱导调亡治疗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识别了一大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数十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
    陈赛娟(1951-)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体系,阐明了我国白血病核型变化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具有变异染色体易位t(11;17)的一种临床类型,证明了该易位导致的PLZF-RARa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作用。

    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

    张文裕、王承书夫妇

    张文裕(1910-1992)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
    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 年代后期进一步研究确定μ子和原子能没有强作用,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介原子的存在,从而开拓了关于μ介原子的研究工作。在Λ超子与粒子散射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的奠基性工作、筹建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承书(1912-1994)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受控聚变反应、等离子体物
    理、同位素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开创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拓并领导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在有关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作出重要成果。在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浓缩铀扩散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既负责全面领导,又亲自参加参数选择等工作,并获得良好成功。在领导气体离心法与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

    钱三强、何泽慧夫妇

    钱三强(1913 -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导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何泽慧(1914-2011)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周廷冲、黄翠芬夫妇

    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
    三磷酸腺苷-铺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首先发现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阐明了乙酰基活化的两步酶催化反应;建立了家兔血吸虫病虫卵的实验模型;指导并参加军用毒剂防治药物的生化药理和毒理研究;开展了受体生化药理学和生长因子的创伤治疗作用研究。

    黄翠芬(1921-2011)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在国内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细菌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研制出高保护率的幼畜大肠菌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及人用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开展了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研究,首先在国内获得尿激酶原(Pro-UK)基因克隆及表达,并对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改造,提高其性能,是当前溶血栓特效的多肽药物。

    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

    吴仲华、李敏华夫妇
    吴仲华(1917-1992)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
    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 年代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

    李敏华(1917-2013)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塑性力学方面,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对涡轮轴(变截面圆轴)在扭矩作用下提出了应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有限差分法的新解法,能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进行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

    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炳林、陈茹玉夫妇

    何炳林(1918 -2007)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最先研究领域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1958年获二机部资助创建了南开大学化工厂,先后研制出几十种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及社会效益。1978年后研究工作扩展到生物高分子,如利用反应性高分子拆分D,L-氨基酸、酶的固定化、药物控制释放、血液净化(用血液灌流法已救活全国百余安眠药中毒患者)等。近年又在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方面开展了研究,成功地应用于催化氢化和氢甲酰化等反应。

    陈茹玉(1919 -2012)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60 年代至今创造了除草剂1 号、燕麦敌2 号、矮健素等多种农药品种,其中784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投入大批量生产,并获得国家专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有机磷化学方面,近年来在低配位磷化合物、磷杂环化合物及具有抗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以及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何炳林被称为原子弹功臣、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陈茹玉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 9 5 6 年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分别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与教学和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许国志、蒋丽金夫妇

    许国志(1919-2001)系统工程、运筹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系统工程的主要创建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负责起草我国第一个科技规划——“中国十二年科技规划”中有关运筹学发展的条目;筹建并领导了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室;组织开发第一批运筹学在运输、铁道运营和钢铁工业中的应用课题,写出了第一批有关运筹学的专著和文章。80年代开展系统工程在我国的研究,参与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和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
    学系;为系统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决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起了倡导和促进作用。

    蒋丽金(1919 -2008)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 世纪50 年代在美国曾从事可的松衍生物的合成及维生素D 的部分合成工作。1955 年回国后从事中国大漆漆酚的研究工作,硼氮六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高感胶片助剂的剖析等工作。开展了光化学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一,中草药——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光疗机制;二,藻类植物的结构与光合作用能量传递等。

    许国志、蒋丽金相识在英国并结为夫妇,他们从事的专业虽然大相径庭,但夫妇二人为开拓中国的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和光化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并培养出了数十名博士。

    杨立铭、夏培肃夫妇
    杨立铭(1919-2003)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探讨过量子化规则,以运动方程为第一性,导出了动量在坐标表象中最普遍的表达式,后经H.S.Green推广,导致了满足仲统计的广义量子化方法。与导师M.Born合作,借助汤费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当时刚发现的原子核的幻数。在原子核多体理论、特别是核内粒子间关联及核内集体运动方面,取得了国际同行赞赏的成果,提出了算符化的波戈留玻夫变换,建立了系统的原子核集体运动的微观理论,阐明了核子间关联与集体运动的动力学对称性。

    夏培肃(1923-2014)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解决了数字信号在大型高速计算机中传输的关键问题;负责设计研制的高速阵列处理机使石油勘探中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 倍以上;提出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设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向量处理机的运算速度比当时国内向量处理机的快4倍;负责设计研制成功多台不同类型的并行计算机。

    杨立铭、夏培肃夫妇是工作科研中比翼齐飞的良友,二人于 1 9 9 1 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今被传为佳话。

    曹天钦、谢希德夫妇

    曹天钦(1920—1995)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肌肉结构蛋白和神经系统蛋白方面进行研究,是肌球蛋白烃链的发现者;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肌肉保存研究做出了贡献;建立了系统的蛋白结构分析技术——基酸组成、末端分析、肽段分离、顺序分析以及蛋白质物理化学的分析技术-电泳、扩散、圆二色性和电子显微镜等,为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分析工作提供了技术条件;开展了植物病毒性病原工作,为进口小麦的检疫提出科学依据

    谢希德(1921-2000)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固体能谱和表面物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是这些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短周期超晶格的声子谱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新中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曹天钦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研究、病毒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夫妇二人曾合作,在其他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成功“除草剂一号”。

    徐光宪、高小霞夫妇

    徐光宪(1920 -2015)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高小霞(1919-1998)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专长电分析化学和极谱催化波以及环保大气污染监测仪的研制。在极谱催化波的理论与应用方面从事了大量工作,在国内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形成了极谱分析的某些特色,开创了稀土极谱络合吸附波分析方法,总结在专著《极谱催化波》一书中。

    徐光宪、高小霞夫妇同为北京大学教授,两人相识 5 8 年,相伴 5 2 个春秋,这对院士伉俪曾荣获首届“中华蓝宝石婚佳侣奖”。

    邹承鲁、李林夫妇

    邹承鲁(1923-2006)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现纯化的
    细胞色素C与在线粒体结合时性质的差异;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胰岛素人工合成中负责A链及B链的拆合,确定了合成路线;蛋白质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和作图法,被称为“邹氏公式”和作图法;关于酶作用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理论和反应速度常数测定的新方法,得到国际上广泛采用。

    李林(1923-2002)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学研究。20世纪50
    年代在球墨铸铁、微量硼钢、包头铁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50-70年代承担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材料的腐蚀、辐照损伤等研究任务,参与建成核潜艇生产堆等。70年代末开始从事超导薄膜的研制,获得23K的A15Nb3Ge,提出第二相Nb5Ge3稳定A15Nb3Ge亚稳相的机制;在国内率先制成高温超导YBa2Cu3O7薄膜。

    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家,包容了多个领域的科学:李林之父李四光是地质学家,李林研究物理,邹承鲁则主攻生命科学。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设计基础;研制成功航空汽
    油生产急需的小球硅铝催化剂;又为重油加工,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烯烃与苯烷基化的悬浮催化蒸馏等新工艺。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还扩展至开发化纤单体己内酰胺的制造技术。

    陆婉珍(1924-)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大庆喷气燃料的烧蚀作用机理等。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其中开发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并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的烃组成等成果有所创新。

    闵恩泽、陆婉珍夫妇在美国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喜结连理,1 9 5 5 年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

    谷超豪、胡和生夫妇

    谷超豪(192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
    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担任过复旦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对两校的发展作了一定的贡献。

    胡和生(1928-)几何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持续60 多年的重要问题。对有质量规范场的存在性问题、团块现象、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和微分几何中的可积系统等课题,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

    谷超豪、胡和生因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到了一起。1 9 5 0 年相识相恋,1 9 5 7 年结婚,至今仍然携手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王阳元、杨芙清夫妇

    王阳元(1935 -)微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所长。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3 种类型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提出了多晶硅薄膜“应力增强”氧化模型、工程应用方程和掺杂浓度与迁移率的关系,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了亚微米电路的硅化物/ 多晶硅复合栅结构的应力分布。发现磷掺杂对固相外延速率的增强效应以及CoSi2栅对器件抗辐照特性的改进作用。提出了SOI器件浮体效应模型和改进措施。发展了新型SOI器件结构,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超高速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新的解析模型和先进双极工艺技术。

    杨芙清(1932-)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教授。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软件工程支撑环境与工具以及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基于构件/构架应用系统集成组装环境(青鸟软件生产线系统)等,是软件产业建设的共性、基础性工作。

    王阳元、杨芙清同为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是我国硅栅 N 钩道 M O S 集成电路技术开拓者之一,杨芙清被业界誉为我国的软件工程铺路人。比尔·盖茨第一次来华访问时,称最想见的中国科学家是周光召院士和杨芙清院士。

    柯伟、李依依夫妇

    柯 伟(1932-)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提出疲劳预形变诱发蠕变空穴的模型,发展了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理论;首创喷丸和氩气联合处理的新工艺,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特大晶粒的难题;开拓了我国较为薄弱的腐蚀疲劳领域,发展了局部化形变与腐蚀交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开发出多项寿命评估技术、新型耐蚀合金和涂料,并得到推广。

    李依依(1933-)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早期在高Mn奥氏体低温钢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图与相鉴定方法,发现在低温下存在反铁磁转变,及Fe-Mn合金中e-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而未得到实验证实的难题。82 年以来,连续主持四个五年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五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系列,负责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与相鉴定,并提出科学思想、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

    柯伟、李依依双双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一起从事金属材料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在科研领域比翼齐飞。

    郑树森、李兰娟夫妇
    郑树森(1950 -)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一院院长。在器官移植领域成绩卓著:完成肝移植420 余例,受体1 年生存率87.4%,达国际先进水平;胰肾联合移植6 例,受体存活最长11 年余,保持亚洲记录;肝肾联合移植12 例,受体存活最长6 年余,保持全国记录。

    李兰娟(1947 -)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 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 内酰胺酶新基因型。

    郑树森、李兰娟同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也是一对白衣战士,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

    大陆网友补充:

    范海福、李方华夫妇
    范海福(1933 -)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

    1.基于同步辐射X光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 单晶衍射分析方法在粉晶分析中的应用

    3. 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

    4. 非公度调制晶体结构的分析及方法研究

    5. 晶体学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因这五个方向上有突出贡献,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1992年国家科技二等奖、1996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98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李方华(1932 -)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发展了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获十一次学术奖励,含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和桥本初次朗奖等。

    范海福、李方华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致力于发展电子显微学理论与方法,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堪称典范,关心年轻人进步,培养了大量海内外杰出的电子显微学人才。
    ================================================================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相关热点讨论:

    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

    院士传奇--奔跑吧,兄弟
    分析化学的院士
    中国的双料院士


    +关注 私聊
  • 钻石的眼泪

    第1楼2015/05/06

    好全面啊,这些都是比较资深的专家啊,由衷的佩服这些老先生们

0
    +关注 私聊
  • titi

    第2楼2015/05/06

    如果可以配上照片就更棒了!

0
    +关注 私聊
  • 钻石的眼泪

    第3楼2015/05/06


    已经在论坛首页给朋友推荐了,朋友应该收到信息提示了吧?

0
    +关注 私聊
  • qianguiyun1

    第4楼2015/05/06

    应助达人

    都是一些杰出的科学家

0
    +关注 私聊
  • 蓝莓口香糖

    第5楼2015/05/06

    缺了范海福、李方华。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titi加1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补充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6楼2015/05/07

    徐光宪2015年不幸离世。

0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7楼2015/05/07

    我们所有一对在世院士夫妇:李方华、范海福。

0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8楼2015/05/07

    当然,总的来说,与院士总基数(四位数)相比,这些成对的概率的确小(1%)。

0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9楼2015/05/07

    范海福 简介
    简介:
    男,1933年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理学部),现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
    晶体结构的衍射分析:
    1.基于同步辐射X光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 单晶衍射分析方法在粉晶分析中的应用
    3. 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
    4. 非公度调制晶体结构的分析及方法研究
    5. 晶体学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过去在上述五个方向上均有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1992年国家科技二等奖、1996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98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李方华 简介
    简介:
    女,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82-198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访问学者半年。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子显微学报>、<中国物理快报>、<物理学报>等期刊编委。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
    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电子衍射方法测定晶体和非晶体薄膜结构;新晶体材料微结构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微小晶体的晶体结构测定;准晶体结构和相位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的建立;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方法的研究;动力学电子衍射效应的校正方法研究;最大熵原理在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等等。获十一次学术奖励,含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和桥本初次朗奖等。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四十余次。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钻石的眼泪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补充
    +关注 私聊
  • 大陆

    第10楼2015/05/07


    范海福、李方华夫妇
    范海福(1933 -)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

    1.基于同步辐射X光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 单晶衍射分析方法在粉晶分析中的应用

    3. 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

    4. 非公度调制晶体结构的分析及方法研究

    5. 晶体学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因这五个方向上有突出贡献,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1992年国家科技二等奖、1996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98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李方华(1932 -)晶体学、电子显微学与结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晶体结构和缺陷的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学,发展了电子晶体学图像处理理论和方法。获十一次学术奖励,含欧莱雅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和桥本初次朗奖等。

    范海福、李方华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同致力于发展电子显微学理论与方法,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彼此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在工作上的敬业程度堪称典范,关心年轻人进步,培养了大量海内外杰出的电子显微学人才。

    蓝莓口香糖(drizzlemiao) 发表:缺了范海福、李方华。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titi加1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感谢补充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