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刚
第2楼2021/08/06
感谢专家的关心!留意到我的该文,该文是我2010年7月发 表在《计量技术》(现名为《计量技术科学》)的文章:
本意希有专家或组织(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能完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杂散光的检定,可十一个年头过去了,根本没人去理会我的纳呐!我的哀求!这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人微言轻是真谛!
刘彦刚
第4楼2021/08/11
很高兴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指导:
1、杂散光一般在棱镜转角最大位置附近会较大,对于光栅各转角位置杂散光相差不多,所以一般用边缘波长处杂散光就可以代表了,就像原子吸收那样。杂散光测试国际上都有通行做法,规程也是吸收大家的做法并适当简化了。你提到360杂散光不大,420大应该是光栅次级衍射的问题,一般光栅型分光都要配合滤光片轮滤除这些次级衍射,除非那台仪器缺了这片。
2、相比杂散光问题,更大问题其实来自于50%70%90%等大透射比没法溯源的问题,产品测量中时不时还遇到这样的样品,这对用户来说是一大困扰。另一个问题就是仪器测量范围是否真的完全可用,比如800~900是否能测准?没有检定的数据支撑。有客户就反应他们要测800多波长的样品,仪器说明书也说测量范围可以到900,但其实发现完全不能测,但是根据规程,这还是合格的。
刘彦刚
第5楼2021/08/11
非常感谢专业人事给我的指导!而看得出专业人士考虑的问题更全面。经专家这么一说,我回头来一看,才真正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作为一分光光度仪器的计量人惭愧!
因为规程给出的波长标准物质仅有:
看得出波长准确性仅700纳米以下,能得到检定。而专家说的:“比如800~900是否能测准?”该提问的答案,当然理所当然是否定的。
刘彦刚
第6楼2021/08/11
还有就是“更大问题其实来自于50%70%90%等大透射比没法溯源的问题”,同样让我们来看规程:
看得出透射比标准物质,仅在紫外的313.0纳米处能检到50%,其它都差不多是10%、20%和30%。实际上,即使透射比准确度仅0.5%的用于可见光区的中性滤光片,其标称透射比也是10%、20%和30%。实上虽然规程上没有被给出紫外光区透射比滤光片的标称透射比,其实也是10%、20%和30%。
刘彦刚
第7楼2021/08/11
再回到我该帖子的主题:杂散光检定很不完备的问题。专家给出的指导是:
"杂散光一般在棱镜转角最大位置附近会较大,对于光栅各转角位置杂散光相差不多,所以一般用边缘波长处杂散光就可以代表了,就像原子吸收那样。杂散光测试国际上都有通行做法,规程也是吸收大家的做法并适当简化了。你提到360杂散光不大,420大应该是光栅次级衍射的问题,一般光栅型分光都要配合滤光片轮滤除这些次级衍射,除非那台仪器缺了这片。"
对于棱镜分光的分光光度计,典型机型721,现在基本上都没有,所以我们在这不讨论,也不去验证。对于栅分光的,理论上(或者说原理上)就会造成的杂散光,当然是次级重叠现象造成的非一级光谱波长(即我们给定波长),正如专家所说为消除次级重叠现象造成的杂散光,我们的办法是“滤光片轮滤除这些次级衍射”,也就是说这样的杂散光,我们分光光度计制造者是不会允许它存在的,而真正有可能存在的杂散光是由于光栅等光学元器件制造不良,光学元器表面的灰尘和霉变形成的。而最显而易见的是消除次级重叠现象的滤光片组,以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例,我见过的最少为三片,也有四片(或更多的)。不言而喻给出不同波长的光时,光栅的转角不同,滤除这些次级衍射的滤光片也会不同。自然,不同波长时杂散光是不同的,当然不同波长时,要进行杂散光的检定。
当然这里有一个需要与可能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我们做不到就认为该问题不存在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点是掩耳或?眼什么的。
刘彦刚
第8楼2021/08/11
不知为什么""老打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