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关于环境监测方法以下内容可能你未曾了解

环境监测政策法规

  • 环境相关的内容相对于其他领域较为复杂,以下是个人梳理,我猜总有一款你未曾思考过的,下面以提问与示例方式方便大家的理解与交流。
    1.环境分析标准只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两种?
    显然这是不正确的。

    类别现行标准示例
    国家标准GB/T14552-2003
    部门标准HJ1018-2019
    部门标准中执行标准的附录CJ/T340-2016(附录C)
    地方标准中执行标准的附录DB31/933-2015附录E
    地方标准DB12/T 1268-2023
    团体标准T/SSESB1-2020
    公司标准
    如上所示、分析标准分为很多种,当然此处还没有列举出国外标准、ISO标准
    2.分析标准时效性、样品容器都是统一的吗?
    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如下所示,仅PH而言

    项目出处容器时效性保存方式
    PHHJ493-2009 G,P12h尽量现场测定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G,P6h最好现场测定/低于水体温度(2~5°C冷藏)
    HJ/T164-2004 G,P12h尽量现场测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G,P12h尽量作现场测定
    GB5750.2-2023G,P12h冷藏
    HJ1147-2020聚乙烯瓶2h样品充满容器立即密封

    3与环境相关的分析标准只有环境部门出台吗?
    显然这是不正确的,

    部门现行标准示例
    生态环境部HJ84-2016
    水利部SL78-1994
    农业部NY/T 890-2004
    自然资源部D/T0064.22-2021
    林业部LY/T1251-1999(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340-2016(附录C)
    卫生部GB 12372-199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GB/T 5750.5-2023
    工业和信息化部HG/T 4327-2012
    4名字不一样,但有可能是同一指标,你知道吗?
    指标现行标准
    (草字头的屈)网站显示不了HJ805-2016
    GB5085.3-2007附录M
    苯并[g,h,i]苝HJ892-2017
    苯并(g,h,i)苝HJ784-2016
    挥发酚类GB/T5750.4-2006(9.1)
    挥发酚HJ503-2009
    茚并[1,2,3-cd]苝HJ478-2009
    茚并(1,2,3-cd)芘HJ784-2016
    异氟乐酮GB5085.3-2007附录K
    异佛尔酮HJ834-2017
    氟化物DZ/T0064.51-2021
    F-HJ84-2016
    α-BHCGB14550-2003
    α-六六六HJ835-2017
    甲体-六六六HJ699-2014
    α-666GB17378.5-2017(14)
    含水率GB17378.5-2007(19)
    含水量LY/T1213-1999
    水分HJ613-2011
    5指标名字相同,它们就是同一种物质吗 ?
    显然不是

    名称现行标准
    苯系物HJ584-2010
    苯系物HJ1067-2019
    苯系物DB31/933-2015附录E
    苯系物HJ1261-2022
    多氯联苯GB3838-2002
    多氯联苯GB/T14848-2017
    多氯联苯HJ715-2014
    注:他们都是同一类物质命名,但具体的指标不一样,比如有的苯系物少了1,2,3-三甲苯,PCBXXX等。
    6分析方法中水的类别,有许多种。
    类别示例来源
    城镇污水CJ/T51-2018(6)
    地下水D/T0064.22-2021
    地面水GB/T11889-1989
    染料、制药等废水GB/T11889-1989
    饮用水GB/T11892-1989
    水源水GB/T11892-1989
    污水GB/T11893-1989
    工业废水GB/T11893-1989
    天然水GB/T11896-1989
    海水GB/T11896-1989
    生活污水GB/T11896-1989
    受污染的环境水样GB/T11912-1989
    井水GB/T13195-1991
    江河水GB/T13195-1991
    胡泊和水库水GB/T13195-1991
    航天工业废水GB/T14377-1993
    生活饮用水GB/T17132-1997
    水和废水GB/T7485-1987
    GB/T7489-1987
    其他受污染水体GB11891-1989
    高浊度水GB13200-91
    部分污水GB7492-1987
    农田灌溉水HJ/T49-1999
    城市污水HJ/T49-1999
    亚漂工艺的纺织染整工业排放废水HJ551-2016
    大洋海水GB17378.4-2007(21)
    近岸海水GB17378.4-2007(21)
    河口水GB17378.4-2007(35)
    再生水GB/T 39305-2020
    降水HJ1005-2018
    7,HJ分析标准中通常分为:地表水、地下水、生活废水、海水、工业废水对吗?
    不,这可能不正确

    类别现行标准
    地表水HJ/T195-2005
    地下水
    海水
    饮用水
    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
    水库HJ/T199-2005
    湖泊
    江河水
    河湖水HJ/T342-2007
    废水HJ/T345-2007
    农田灌溉水HJ/T49-1999
    城市污水
    水和废水HJ757-2015
    低浓度工业废水HJ700-2014
    8废气呢?有组织、无组织?环境空气只有这三种?
    也不全对

    类别示例来源
    环境空气GB/T14582-1993
    恶臭污染源排气GB/T14676-1993
    厂界环境空气GB/T14676-1993
    污染源排气GB/T14678-1993
    环境空气GB/T14678-1993
    恶臭污染源厂界GB/T14680-1993
    工业废气GB/T15501-1995
    固定污染源排气GB/T16157-1996
    锅炉出口GB/T5468-1991
    气质GB/T9801-1988
    饮食业单位油烟GB18483-2001
    固定污染有组织HJ/T28-1999
    固定污染无组织HJ/T28-1999
    固定污染源废气HJ1006-2018
    废气颗粒物HJ1133-2020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HJ1154-2020
    室内空气HJ584-2010
    低湿度废气HJ584-2010
    环境空气颗粒物HJ799-2016
    9同一个物质,同一指标会有很多分析方法吗?
    是的,比如土壤PH而言

    土壤PH值CJ/T221-2005(4)
    HJ962-2018
    DG/TJ 08-231-2013 J12562-2014附录A
    LY/T1239-1999
    NY/T1121.2-2006
    NY/T1377-2007
    DB31/T661-2012附录D


    环境分析方法有点儿复杂,希望这些“搬砖工”的梳理示例对您了解分析方法以及方法应用有帮助。
  • 该帖子已被版主-老兵加5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话题奖
    +关注 私聊
  • ztyzb

    第1楼2023/12/22

    应助达人

    谢谢版主分享。

0
    +关注 私聊
  • 老兵

    第2楼2024/01/14

    应助达人

    楼主所列反映了我国标准的混乱现状,不同行业的标准存在差异还情有可原,但出自同属生态环境部门标准中的称谓不一致和规定不合理就太不应该了。如众多的“废气”称谓,多达5种低于检出限时的报告规定;更奇葩的是HJ503-2009挥发酚的标准可以做地下水,而HJ 484-2009 水质 氰化物的标准用来测地下水则被视为超范围,之前被HJ484替代的原GB 7486-87)和GB 7487-87适用范围则是包含了地下水的。希望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编制单位多听听“搬砖工”的意见。

0
    +关注 私聊
  • skytoboo

    第3楼2024/01/15

    应助达人

    环境监测可以被视为一项“工程”,其中每个“部件”(如部门划分、领域划分等)都需要经过反复精炼和打磨。这些高质量的“部件”经过工程化后才能组建更大的“环境保护工程”。

    个人认为,当前的环境监测标准(如HJ168-2020)虽然已经很好,但仍存在局限。从工程角度看,一个团队不可能将所有细节都推敲得完美无缺。此外,现有方式会造成研发力量的浪费,因为不同部门或领域在制定标准时可能存在重复或不必要的差异。

    以PH测定为例,近年来出台了多个不同部门的标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领域和测定时间等细节。这些标准的分析仪器、方法过程和质量控制都高度统一,但实际上却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组建项目团队进行研究,这造成了浪费。

    从创新角度看,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如固体测汞仪国产化)与传统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处理和分析过程,但它们的测定目标和质量控制仍与老标准高度统一。然而,由于标准建立的过程繁琐且市场规模较小,这些创新公司可能难以生存。

    个人认为,环境监测的工程化是值得思考的。美国环保部的工程化模式(如SW-846 Compendium和8720E提取有效性指南)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这种模式通过广泛性研究和分析方法分类等方式,实现了对不同化合物的有效提取和分析,从而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作者希望未来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标准制定和研发浪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创新和改进的领域,2024年之后还在做PH类似相关标准,还是很遗憾的,毕竟这个技术沉淀了快一百年,且近几十年并未有技术变革

    老兵(wangliqian) 发表:楼主所列反映了我国标准的混乱现状,不同行业的标准存在差异还情有可原,但出自同属生态环境部门标准中的称谓不一致和规定不合理就太不应该了。如众多的“废气”称谓,多达5种低于检出限时的报告规定;更奇葩的是HJ503-2009挥发酚的标准可以做地下水,而HJ 484-2009 水质 氰化物的标准用来测地下水则被视为超范围,之前被HJ484替代的原GB 7486-87)和GB 7487-87适用范围则是包含了地下水的。希望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编制单位多听听“搬砖工”的意见。

1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