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透过现象看本质——色谱分离条件中几个反常现象的正常解释

气相色谱(GC)




  • .

    神医给我三条祖传秘方

    .

    又双叒叕分不开了。。。




    这是苦逼色谱新人最常遇到的问题。



    .

    每逢此时,就会有老师傅拿出祖传秘方来救命:

    秘方一:降温,初始温度降低,升温速率降低

    秘方二:降速,柱流速降低,柱压力调小

    秘方三:加长,30米柱子分不开就换成60米




    .

    然而,这些祖传秘方真的是万灵神药吗?真的能包治百病吗?

    我看不尽然。色谱分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不同组分与色谱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力,只有找出作用力的差异才能实现分离。待测物千差万别,固定相多种多样,再加上千变万化的色谱条件,不可能靠几个秘方就解决所有问题。想要手到病除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深入学习分离的基本原理,搞清楚本质才行。



    .

    关于第一条秘方,以前的帖子已经讨论过,温度对分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是低温好,有时候则不是,甚至有时候温度低了反而更差。这个问题必须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来讨论。忘记了的同学赶紧复习,请出门左转:

    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6930845[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分析中柱温如何选择?——几个反常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2018.8.11更新完毕)_仪器信息网社区 (instrument.com.cn)[/url]

    关于后两条秘方,我们今天来详细的说一说

    ~~~~~~~~~~~~~~~~~~~~~~~~~~~~~~~~~~~~~~~~~~

    .

    长就一定好吗?
    .
    短柱子分不好的,换长柱子肯定会好转,这似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长柱子要是不好,为啥会更贵?而且这一条秘方也是被无数的老鸟菜鸟证实过的,起死回生的案例不计其数。而且还会有大神搬出色谱分离方程,从理论上对这一结论进行证明。

    色谱分离方程定量的描述了分离度与色谱条件的关系,具体如下:




    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分离度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塔板数越多,分离度必然增加。而塔板数是与柱长成正比的,比如一根0.53mm内径的毛细管柱,每米的塔板数约有1000,15米柱就有约1.5万塔板数、30米柱约有3万塔板数、50米柱约有5万塔板数,依此类推。因此可以计算出不同柱长可获得的分离度变化如下图:



    一目了然,毋庸置疑,只要不差钱,肯定是买长柱子更好,赶紧找老板要钱去。

    等等,别忙。要是长柱子买回来了还是分不开,老板可要发飙的。

    看一下这个例子:做白酒分析,用的25米白酒专用柱,柱流速约为5mL/min,柱温程序为50℃保持5min,5℃/min升温至150℃。效果如下



    大概是分开了,但是分离度有点低。乙醛/甲醇,正丙醇/乙酸乙酯,乙缩醛/正丁醇,糠醛/己醇/丁酸,四组难分离的峰都是挨在一起勉强分开。于是想着买一根50米柱,加长一倍,肯定问题都解决了。等长柱子买回来,赶紧安上,一切其他条件都不变,一做出来傻眼了



    前两组确实明显改善,分离度都到了2以上。但是乙缩醛/正丁醇没啥变化,糠醛/己醇/丁酸三个反而更糟糕了,连在一起完全分不开。

    柱子长了反而分不开,为什么会出这种反常现象呢?难道分离度方程都会出错?

    分离度方程自然是不会有问题的,毕竟这是色谱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一但不成立,整个色谱学都会成为空中楼阁。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关键在于我们使用推导结论时没有注意前提条件:分离度方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变量,只有在容量因子和选择因子都固定的前提下,才能说分离度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反过来说,如果容量因子和选择因子有变化,就不能认为长柱子一定对分离有利。

    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程序升温,也就是说分离过程中温度一直在变化,而容量因子和选择因子都会随温度一起变化,柱长不是影响分离的唯一因素。当温度的影响超过柱长的影响时,就出现了反常现象。



    我们再次仔细对比两张色谱图,并结合程序升温曲线进行分析。乙醛/甲醇,正丙醇/乙酸乙酯,这两组出峰较早,在初始的恒温阶段就出峰了,也就是说对于长柱和短柱,它们的温度条件没有差异,都是50℃。因此这两组的情况符合规律,柱子加长一倍后,分离度显著提高,近似为原来的根号2倍。但是后两组物质出在升温阶段,而且出峰时对应的温度不相同,此时温度差异就成了影响分离的主导因素。柱子短时,所有物质都出峰比较快,乙缩醛/正丁醇这一组物质在恒温50℃阶段就已经流出,糠醛/己醇/丁酸这一组物质在升温阶段流出,但是流出时对应的温度比较低,约为80~85℃。换成长柱子后,所有物质出峰都变慢,但升温程序没有改变,因此后两组物质流出的温度显著变高了,乙缩醛/正丁醇这一组物质流出时对应的温度升高到60~65℃附近,糠醛/己醇/丁酸这一组物质流出时对应的温度升高到100~105℃附近。根据以前我们讨论过的温度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可以知道,温度升高对这两组物质的分离都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个示例中,其实主要矛盾在于柱温,而柱长不同只是次要矛盾。

    以乙缩醛/正丁醇这一组物质为例,乙缩醛与固定相之间以色散力和偶极作用为主,正丁醇由于含有羟基,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除色散力和偶极作用外,还有强烈的氢键作用。氢键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减小,色散力和偶极作用随温度变化的幅度则要小很多。因此在柱温变化时,乙缩醛的保留能力变化较为平缓,而正丁醇的保留能力变化更加陡峭,二者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在温度低时二者差异大,有利于分离,在温度高时二者差异小,不利于分离。



    糠醛/己醇/丁酸这一组物质的情况与上面讲的原理类似。糠醛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力以色散力和偶极作用为主,正己醇则多了较强的氢键作用,丁酸含有羧基,氢键作用所占的权重更加明显。相应的,糠醛的保留能力随温度变化较为平缓,而正丁醇和丁酸的保留能力随温度变化较为陡峭,在较高温度时三条线交叉到一起,从而无法分离。

    那么要如何改进呢?知道原因就比较简单了:既然是因为样品出来太慢、温度过早的升到了高温,那么让温度程序多等一等就没问题了。于是把初始时间延长到10min,修改后的结果对比如下:



    总结:色谱分离中,温度、流速、柱子尺寸等多方面因素是共同起作用的,各个参数互相配合、互相影响。任意改变其中一个,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考虑问题时必须有大局观,“我只改变了xxx,其他都不变”这种想当然的思维是万万要不得的。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就属于改变了原有的方法,那么其他条件也必须配套进行优化。而且在调整参数时一定要从基本原理出发,找到本质原因,而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看似反常的现象,其实本质还是符合基本规律的,我们要找出主要矛盾,而不能被表面上的次要矛盾蒙蔽。更不要养成一有问题就怪仪器不好、怪柱子不行的坏习惯,选用的条件如果不合适,再好的仪器、再贵的柱子,可能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

    .

    ~~~~~~~~~~~~~~~~~~~~~~~~~~~~~~~~~~~~~~~~~~~~~~~~~~~

    .

    该不该降流速?

    色谱初学者都喜欢压力高、流速快。为什么?省时间啊,早做完早下班。

    但是做多了就会发现,不能太快,太快了分不开,于是只能把流速降下来。有经验的老师傅也经常说,流速低一些,柱效就高一些,分离度会增加。

    同样也有色谱大神搬出范迪姆特方程,从理论上对这一结论进行证明。

    范迪姆特方程讨论的是柱效与流速的关系,简化的范迪姆特方程包含三个参数,具体如下:




    这里面A代表涡流扩散,B代表分子扩散,C代表传质阻力。这三个参数的意义涉及到色谱动力学的速率理论,有点复杂,这里暂且不讨论。我们就当做是三个常数就够了。H代表每一块塔板的高度,柱子长度固定的情况下,H越小则塔板数越多。再结合前面提到的色谱分离方程,塔板数越多则分离度越高。u代表载气线速度,线速度乘以横截面积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柱子流速。所以这个方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流速下柱效最高。将这个方程绘制成曲线就更加直观,如下图所示。



    范迪姆特曲线有一个最低点,能获得最小塔板高度的线速度叫做最佳线速度,当流速符合这个最佳线速度时具有最高的柱效。而我们实际使用时,为了图省事想快一点,流速通常都非常高,实际线速度远高于最佳线速度,这就导致柱效不高。此时如果将流速降低,柱效就会显著提高,理论上就能提高分离度。

    由此可见,降低流速能提高分离度的说法也有充分的理由。

    那么,实际情况一定如此吗?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聪明人应该就会猜到答案了,不一定。

    这里有一个实例:使用30m*0.25mm*0.15um ,DB-17柱测定多环芳烃。按习惯,这种柱子使用氦气流速1mL/min,线速度约为37cm/s,做出来的结果如下图,茚并[1,2,3-cd]芘与二苯并[a,h]蒽这两个刚刚能分离。考虑到氦气的最佳线速度大约是20 cm/s,那么降低流速会不会改善分离效果呢?于是将流速降低到0.6mL/min进行了尝试,然而发现分离效果更差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跟前面讨论的情况类似,流速影响柱效是一方面,但是这里是程序升温,还有温度方面的影响没有考虑进去。流速降低之后,目标物出峰变慢,而柱温是程序上升的,出峰慢意味着流出时的温度也升高了。分离效果是柱效和温度两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

    实验表明,茚并[1,2,3-cd]芘与二苯并[a,h]蒽这两个物质的保留行为比较特殊,柱温低时二者容易分离,茚并[1,2,3-cd]芘在前、二苯并[a,h]蒽在后,在比较高的温度时二者重叠,温度更高时二者出峰顺序还会颠倒过来(这个问题详见另一篇文章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8401875[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GC-MS分析多环芳烃PAHs的几个问题讨论_仪器信息网社区 (instrument.com.cn)[/url])。正是因为二者对温度极为敏感,所以温度的影响远超过了柱效的影响,调整流速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柱效高低,而是希望目标物在合适的温度出峰。

    根据上述分析,要使二者在比较低的柱温下流出才有利于分离,可以采取的措施,一个是降低升温速率,但是这样导致出峰太慢。另一个则是提高流速,让目标物早一点出来,好落在低柱温区。于是将流速提高到2mL/min,改进后分离效果比较满意,而且耗费的时间更少了。

    上述情况不是个例,大部分温度影响占主导地位的分离中都会出现类似的反常现象。例如前面提到的白酒分析实例,我们除了可以改变升温程序外,还能通过改变流速来优化分离效果。将柱流速从5mL/min提高到8mL/min,升温速率不变,两组难分离物质的出峰时间显著提前,流出时的温度显著降低。此时虽然损失了一定的柱效,但是由于柱温的影响占主导,较低的温度对这两组物质的分离有利,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分离效果。修改前后的对比如下:



    .

    总结:与前一节的结论类似,整个分离过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减小流速能提高柱效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优先考虑主要矛盾,而不能主次颠倒。流速对柱效的影响符合范迪姆特曲线,在一定区间内柱效随流速的变化是比较平缓的,只要不是很高的流速,柱效损失并不严重。而且分离度与柱效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流速对于分离来说都属于次要矛盾。而温度同时影响保留因子和旋转因子,而且选择因子对分离度的影响极为显著,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本质差异,因此很多时候温度都是分离的主要矛盾。本文在对比讨论时,将程序升温曲线与色谱图叠加在一起分析的做法,也正是为了凸显主要矛盾。

    .

    最后还要注意,本文写作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从基本原理出发来分析讨论问题,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而不要寄希望于几个口诀秘方解决问题。因此千万不要对本文的结论死记硬背,而要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死记硬背就又会陷入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误区。以上讨论,你我共勉。
    +关注 私聊
  • yifan1117

    第1楼2024/09/16

    牛,恍然大悟呀。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2楼2024/09/16

    应助达人

    讲得很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试试。

0
    +关注 私聊
  • wazcq

    第3楼2024/09/17

    应助达人

    总结的很好 图片也很清楚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