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渊

仪器信息网陈洪渊专题为您整合陈洪渊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陈洪渊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陈洪渊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陈洪渊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陈洪渊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陈洪渊相关的资讯

  • 陈洪渊院士谈分析化学:“一个都不能少”——访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
    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多次变革,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提高,分析化学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到这其中的&ldquo 翻天覆地&rdquo 若不是身处其中,可能也不会有那么深的感情和期待。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进入了分析化学领域,在50多年的时间里,与分析化学&ldquo 相知相守&rdquo ,可谓是分析化学界的&ldquo 大师&rdquo 。借着第二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的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了陈洪渊院士,请他为大家谈谈分析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   &ldquo 分析化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dquo   陈洪渊院士自1960年开始踏入分析化学这个行业,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那么他眼中的分析化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据陈洪渊院士介绍,他1956年进入南京大学求学,当时本科学的是放射化学,1960年作为预备教师留校随之分配提前进入分析化学教研室活动,1961年毕业正式担任助教工作。对于分析化学这50多年的变化,陈洪渊院士感慨万千,并用了&ldquo 翻天覆地&rdquo 四个字来形容。他说,&ldquo 60年代,分析化学主要是容量分析、电化学分析、光度分析(大多还只是比色分析)、和小部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我们上学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容量分析和一般光度分析。现在,分析化学涵盖面大大拓展了,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已经融合在一起,同时光谱、色谱、波谱、质谱等仪器分析也都归结到分析化学的队伍中来了。&rdquo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ldquo 从发展历程上来说,分析化学由最初的元素、有机小分子、大分子等的成分分析,走到了如今的活体生物分子、单分子和单细胞的分析,这其中还涉及很多实时、活体的分析等等,可以说分析化学已经走到了生命分析的时代。&rdquo 说到这儿的时候,陈洪渊院士还特别强调,&ldquo 现在的分析化学更深奥了,其面临的挑战更大了,也更难做了。比如,活体的生命分析科学要求时空分辨、信号转导,而信号转导关联着生物分子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与结构变化过程,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更多样、复杂了&hellip ..。&rdquo   从技术进展的角度来说,分析化学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各种新技术、新仪器层出不穷。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让大家感觉有点&ldquo 失望&rdquo ,比如电化学仪器小巧,可以实现便携、现场检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相对于其它门类的商业化仪器来说总是不够满意。不过,陈洪渊院士的回答却让我们看到了电化学不一样的一面,&ldquo 近年来,电化学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在生物传感器研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葡萄糖传感器就用了电化学技术,应用很广泛。&rdquo 同时,陈洪渊院士也指出,&ldquo 从原子水平来看,电化学的本质是外层电子的得失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受其原理的限制只能够按照其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来决定它的用途,不能苛求其&lsquo 全能&rsquo 。但我们应该跳出传统的仪器概念去看待电化学的技术发展问题,现在的电化学已经不仅局限于电极表面的研究,而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研究生物分子中电子传递及生命过程。电子传递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运动,如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运动,可以揭示许多深奥的生命现象。也许暂时做不成很多商业化的仪器,也许根本就不需要做成仪器,只要有一个优越的&ldquo 探头&rdquo 及其阵列,就已经可以揭示许多内在的科学问题了。&rdquo   分析化学发展到现在,基础研究工作已经很深入、很高端了,SCI的论文数也与日俱增,只是目前把基础研究应用于实际或真正产业化的应用却还很少,这让很多关心行业发展的人士倍感惋惜。对于这个问题,陈洪渊院士谈到,&ldquo 这和我们国家现有的体制有关系,也是发展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应该理性地去看待。首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文章来提升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另一方面,分析方法的仪器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时候花了很长时间也很难看到结果。目前,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可能更有诱惑力 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们很多技术还没有走向成熟。当前,国家相关政策已经在调整和引导,也有部分成熟的技术走向了实际应用,演变成仪器设备或检测仪器,我相信慢慢会走向理性化的。&rdquo   &ldquo 各种分析技术都需要&rdquo   当前,在各类学术会议及研讨会中,大家经常会谈起:最具前景的分析技术有哪些,目前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集中在哪些方面。对此,陈洪渊院士持什么观点呢?   无机、有机、分析、物化、高分子&hellip &hellip 学校分了很多的专业、教研室,这是为了教学(教和学)的需要和方便,它们真的可以各自为家吗?&ldquo 当然不能&rdquo ,陈洪渊院士谈到,&ldquo 学科的划分是学习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做科研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不能彼此完全割裂开来。其实,化学是一个大领域,化学从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反应、合成,包括无机、有机等各类合成,要合成就得通过反应,要促成反应,就要研究热力学和动力学,这就包涵了物理化学 另一块就是分离分析和识别表征,那就是指分析化学这一块了。分析化学是一个普遍应用的方法、手段,任何一个分支学科都少不了使用分析化学去对物质进行分析和表征。&rdquo   化学研究什么?陈洪渊院士谈到,&ldquo 一方面是研究天然存在的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状态等一系列化学性质,并将它各自分离纯化使其为人类所用 另一方面,还要创造人类需要而自然界没有的新物质。大家知道,化学是人类创作新物质最多的自然科学领域。化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它的基本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反应、合成,及利用化学反应通过驾驭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性质,通过有机合成与无机合成,实现新物质的产生 另一方面,就是对物质进行分离分析和识别表征,这不仅是对天然已经存在的物质世界进行认识,还要认识新创造的物质,为人类所用。于是,为完成人类对化学世界的认识和利用,在学科上就有了无机、有机、物化、分析、高分子等理科型的分支学科,和工科型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分支的诞生,来实现物质的宏量生产。其间,对于整体化学科学领域而言,分析化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到了二十一世纪,进入生命科学突显的年代,分析化学又衍生出生命分析这一分支,内容更加纷繁复杂了。&rdquo   分析化学除了建立分析方法之外,传感器件和仪器装备也是一个很好的出口。对于大家经常讨论的谈到最具前景的分析技术这个话题,陈洪渊院士却连连摆手,&ldquo 不能这样机械地看待这个问题,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而且由于每一种分析技术的原理不同,其用处也不一样,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而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最有用。就像匕首、大刀、手枪、步枪、大炮、原子弹等武器,有的小巧、有的威力大,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一个也不能少。分析技术也一样,各种技术都需要,各个方向都要发展,也只有各个技术都发展了,分析化学这个学科才是健全的,其发展才是良性的。&rdquo 同时,陈洪渊院士也谈到,&ldquo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光学用处更广泛一些,因为从原理方面来讲,光可以分不同的波段,分子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分为伸缩、振动、转动等等,由此相对应而衍生的仪器种类也就比较多。&rdquo   &ldquo 在各种分析技术中,不管是大型的色谱、质谱等仪器,还是小的快速检测产品都是需要的。比如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的要求快速筛选,不要求太准确,这个时候快检产品就是最有用的,没必要用大型仪器去做。当然,若追求高精度和准确度,就必须要用大型的谱学类的仪器了,而且还有对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等制备过程。&rdquo 同时,陈洪渊院士也指出,&ldquo 现阶段,很多人不愿意去做&lsquo 小&rsquo 仪器,核心配件的钻研也往往耐不住寂寞,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系,很多人认为小仪器产值不大,原理也不复杂,认为不值得精心去做,或者认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但是实际上&lsquo 小&rsquo 仪器同样重要,而且有时候一个螺丝就可能影响全局。&rdquo 讲到这,陈洪渊院士还特别拿自己手腕上的瑞士机械表打比方,他说,&ldquo 为什么瑞士的手表能够享誉世界?因为它深知连每一个小螺丝的松紧都有可能影响其指针的运动速度,因为它注重了包括每一个小螺丝在内的质量、布局和精准的安装,才有高质量的产品。而对于我国的仪器行业来说,还有很多核心部件做不了,这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rdquo   &ldquo 所以,分析化学的发展是综合的,任何&lsquo 急功近利&rsquo 的、&lsquo 贪大&rsquo 的行为都是不科学的。整个仪器行业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简易的、精密的 大型的、小型的 整机、配件都是必须的。&rdquo   为师之道:&ldquo 提纲挈领,拓展知识面&rdquo   作为分析化学的教育工作者,陈洪渊院士一直耕耘在教育的一线,对分析化学领域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独到的理念和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他的为师之道。   谈到现在学校的教育,陈洪渊院士语重心长地说,&ldquo 分析化学需要综合性的人才,知识面要广、动手能力要强。而现在很多大学的研究生发篇几篇论文就可以毕业,缺少应用和实践经验,这是亟须改进的。要想把分析化学做好,就必须要掌握好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具备物理、电学和电子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仪器行业的人才也一样,需要电子、机械、力学等数理化各方面的知识。&rdquo 说到这,陈洪渊院士还特别提到一个让他倍感可惜的事情,&ldquo 当前,许多学校在分析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把电子学、物理等课程都砍掉了,这是分析化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很大的缺陷。&rdquo   此外,陈洪渊院士还谈到,&ldquo 现在大学里面的教科书越编越厚,但内容很不简明,没有提纲挈领的东西,点不到要害。结果导致学生学的知识繁琐而缺乏条理,枝枝节节讲得很细,舍本逐末,因而掌握不了全局的知识结构,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而且对相关学科关心太少。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比较简明的方法来说明深奥的问题,提纲挈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而不是机械地去要求 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尔后才能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们要让学生把光、电、色、磁等每种方法的原理搞得清清楚楚,细节的东西让学生自己慢慢地去揣摩、钻研为好。&rdquo   最后,陈洪渊院士再一次强调,&ldquo 学习是分学科的,专业也是分学科的,但是工作的时候不管是哪个学科,解决问题都是综合的。所以,不管是在学校的学生,还是已经毕业工作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把知识面铺开,广泛涉猎并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rdquo   编辑手记:   采访过程中,陈洪渊院士不止一次地强调分析化学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不仅是分析化学专业的知识,光、电、色、磁等各学科的知识都要涉猎与掌握。从陈洪渊院士的言语之间,笔者处处可以感受到一位76岁老专家对我国分析化学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仪器行业的同行们,您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否也感觉到了知识面的匮乏?您是否已经开始学习了呢?   采访编辑:叶建
  • 陈洪渊院士: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
    陈洪渊院士深耕分析化学几十年,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独到思考教学如刀背,科研似刀锋(治学者)陈洪渊(中)在研究室指导学生工作。  不久前,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将杰出导师奖颁给了5位中国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获此殊荣。奖项旨在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但由此引发的,却是公众对科研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如何培养出更多科技人才,如何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一起来听听这些“治学者”的思考。  ——编者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单细胞时空分辨分析系统仪器研究室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这意味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还在工作。六十年,一甲子,陈洪渊没有离开过分析化学。通过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努力,他不仅大大推动了分析化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前不久,他与另外4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一道,获得了由《自然》杂志颁发的杰出导师奖。  从前沿科技到民生领域,分析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什么是分析化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联?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分析化学则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时空演变信息的一门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伴随着学科交叉,分析化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包括分析化学在内的测量科学,是衡量科技发展和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陈洪渊介绍,“人类基因组图谱测序计划也是由于分析化学的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提前完成。”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最初的元素、有机小分子、大分子等的成分分析,到如今的活体生物分子、单分子、单颗粒和单细胞的成像分析。从而,分析化学又衍生出生命分析化学这一分支,而这不仅是当前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也是陈洪渊团队的重点研究内容。  “我们目前正在研制的单细胞高时空分辨系统有什么价值?”陈洪渊说,“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细胞。群体的平均值虽然有用,但无法准确反映单个细胞的性质,它们有时差异甚大,而这些差异也许包含着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癌症等疾病,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而诸如人类意识和记忆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基础科学问题,也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应用。”  陈洪渊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分析化学的作用:既要在前沿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也要发展与国计民生紧密结合的实际应用。例如在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监测等方面,分析化学就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科研成果更易量化和显现,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  长期在科研、教学一线的经历,使陈洪渊对如何平衡两者有着自己的关切和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两大板块,也是教师职称评审和成果考核的两个方面。”陈洪渊打了个比方:教学是刀背,科研是刀锋。没有刀背的支持,刀锋就会卷刃。“科研成果更易显现和量化,教学效果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陈洪渊认为,教师职称和学科考评,长期以来普遍侧重科研成果,其中又以论文指标为先,这种偏颇情况如果不及时扭转,后果不堪设想。  陈洪渊说,通过教材编写水平、与学生互动情况以及学生成绩等方式,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效衡量。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改进教师考评体系,并一再强调优秀教师站在教学第一线,目的即在于此。“南京大学设置了教学岗的教授与副教授,并设立数额巨大的奖教金,重奖教学优秀的教师,还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启动经费,以此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氛围。”陈洪渊表示。  陈洪渊说,科研与教学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让科研任务带动教学的改进。比如,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需要综合性人才,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具备物理、生物、电子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了科研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  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绵羊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收入水平较低的讨论,陈洪渊也谈了自己的看法。“科研人员要求提高待遇、体面生活,在情理之中;但我们不能唯功利论,过分强调功利刺激效益,失却合理的平衡,否则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并危及学界未来。”他坦言,做科研有研究周期,人才培养也有一个成长周期,因此年轻科研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尤为不易。陈洪渊介绍,南京大学对于引进和本土培养的科研人才,不仅从生活上给予专项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也在工作上安排项目启动资金,吸引和留住了人才。  “同时,在分析化学领域,我们应该对科研成果转化更加重视起来。”陈洪渊说,“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思考,科研与生活,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也不把学生当作出数据的操作工。他对研究生一贯采取“放养”策略,导师要想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作为导师,最要紧的是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陈洪渊至今培养了12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2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者。他所带领的团队曾获得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的群体项目。
  • 陈洪渊院士: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
    p   质谱是一类综合性分析仪器,可广泛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学、地球化学、核工业、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卫生、食品化学、石油化工等领域以及空间技术和公安工作特种分析等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质谱起源于物理学,自1912年起,质谱相关研究成果共获得七次诺贝尔奖项,其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p p   随着质谱行业从业人数的增多,质谱学术会议也逐渐统一化。新一届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3-26日在广州举办。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陈洪渊院士,请他介绍本次会议的意义,以及对中国质谱发展的促进作用。 /p p   在采访过程中,陈院士谈到了中国质谱正向新时代迈进,并且指出,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的几大标志。 /p p    strong 标志一:中国质谱大会的融合 /strong /p p   往年,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分别举办,在工作内容及人员方面存在重复的现象,资源有所浪费。今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则整合了二者的力量,再加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由三家联合主办,齐心协力将本次会议打造成更大的交流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质谱大会的融合是中国质谱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p p   随着几家学术组织力量的聚合,物理、化学、环境、能源等学科将在本次大会上得到充分融合,自然学科交叉相通,综合性的质谱仪器则是连接各学科的纽带。大会将极大地凝聚中国质谱界同仁的力量,使中国质谱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c6c4d91-81a2-41b8-914e-1b35e29d0375.jpg" title=" 陈洪渊院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洪渊院士 /strong /p p    strong 标志二:顺应学科的发展 /strong /p p   钱学森曾经说过现代科技革命主要是信息科技革命,而信息科技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以及测量科学,其中测量科学是基础和关键部分。如今,分析化学学科已经变更为化学测量学。相对于分析来说,测量的概念更加广泛。不只是成分含量的测定,还可以利用光、电、磁等特性来获得有关物质的结构、形貌等信息。 /p p   质谱作为主要的分析测量手段,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质谱成像技术由于能够较好地呈现待测样品的状态、形貌及结构信息,从而在表征反应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应用。质谱这一变化正好顺应了整个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质谱进入了新时代。 /p p    strong 标志三:质谱仪器国产化大跨步发展 /strong /p p   随着质谱仪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命科学及反恐应急领域的大量应用,我国质谱仪器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迅速。但是,在高端质谱仪器领域,进口品牌几乎垄断市场,国内质谱仪生产厂商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空间。近年来,我国在质谱仪器研发方面开始迅速崛起,从业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更多海外留学归来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加入了质谱仪器研发大军,国内外质谱仪器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p p   自2006年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商品化GC-MS 3100色谱-质谱联用仪开始,越来越多的国产质谱仪陆续问世,如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M6单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HXTOF50、SPAMS05系列的质谱仪器等。 /p p   同时,国家对科学仪器的研制也格外重视,2011年起科技部和基金委实施了仪器研发重大专项,其中,对于质谱项目的支持力度极大,涉及方向包括飞行时间、四极杆、ICP-MS以及关键零部件等。据统计,至2013年科技部支持的质谱相关项目共有14项,专项资金投入和企业配套之和达8亿元。 /p p   陈洪渊院士主持的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单细胞高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在国际上率先耦合了纳米电化学-光学分析和极紫外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的集成系统,大大提高了单细胞分析的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可以定量分析单个细胞器(例如溶酶体等)中蛋白活性 质谱成像系统的VUV解吸/电离质谱单细胞成像部分与商品化SIMS仪器比较,该法的分子碎片少,灵敏度高,优于常规紫外光解吸/电离以及SIMS(Bi3+源)方法,实现了约500 nm的空间分辨,其它指标也都可与国外同类仪器媲美,如VUVDI方法的离子产率、碎片和图像对比度均有明显提高。 /p p   尽管目前市场上进口质谱仪器居多,国产质谱仪产业化仍需进一步努力,但随着国家对质谱仪器研发的重视,必将会推动质谱展业迅速发展。中国质谱技术大跨步向前迈进,中国质谱新时代的脚步已叩响。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我们将有望一睹中国质谱事业新风采。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届时将带来精彩报道,敬请期待。 /span /p p br/ /p

陈洪渊相关的方案

陈洪渊相关的论坛

  • 5月22日《基因毒杂质评估控制策略》-陈洪(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font=Calibri][font=宋体]仪器信息网于[/font]5[/font][font=Calibri][size=10.5pt][font=宋体]月[/font]22[font=宋体]日组织召开[/font][b] [size=18px][b]新药研发申报与质控专家论坛[/b][/size][/b][/size][/font][font=Calibri][size=10.5pt][font=宋体],特邀嘉宾[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560]陈洪(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url][/font][font=宋体],带来报告[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News/expert?id=6560]基因毒杂质评估控制策略[/url]》[/b];[/font][/size][/font][font=宋体]欢迎感兴趣的你,报名参会![/font][b][u][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563c1][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6604/]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CIEX522/[/url][/color][/font][/u][/b]

  • 公司申请资质,谁有这类报告啊,跪求

    一、 管理评审中实验室间比对情况的分析报告陈洪斌 2014-7-25 15:40:00二、资源(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资金等)配置及后勤保障情况的分析报告陈洪斌 2014-7-25 15:40:11三、改进本公司管理体系有关意见和建议情况的报告

陈洪渊相关的资料

陈洪渊相关的仪器

  • 大气中的氮元素以NHx(包括NH3、RNH2 和NH4+)和NOx的形式,降落到陆地和水体的过程称为氮沉降。随着矿物燃料燃烧、化学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以及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活性氮化合物激增,大气氮素沉降也呈迅猛增加的趋势,成为影响陆地和水生态的重要人为因素,导致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全球环境问题。我国是氮沉降情况最严重的区域,根据2008《自然》发表的Dave Reay等的文章,到2030年,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氮沉降将增加50~100%。 氮沉降在线观测系统由陆地氮沉降及酸雨在线观测单元、水体原位氮观测单元、气象单元及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单元组成,可同步在线观测大气氮沉降及酸沉降、水体营养盐状况及氮沉降对水体氮素浓度的相关关系等。系统测量原理为:原位(in-situ)大气干湿沉降采集筒采集到的样品,通过蠕动泵抽样过滤,按程序设置的测量间隔进入氮沉降在线分析仪,采用实验室标准的湿化学法循环顺序分析总氮、氨氮及硝态氮等浓度,并根据采集筒面积等求出氮沉降通量,包括总湿沉降、干沉降,总无机氮沉降和有机氮沉降,总氨氮沉降、硝态氮沉降、亚硝态氮沉降等参数。通过安装到水体中的原位营养盐监测探头,可同步监测分析水体(河流湖泊)的总氮、氨氮、硝态氮等含量,以研究分析水体营养盐与大气氮沉降的关系。分析数据在线显示和储存下载,也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远程下载显示数据。 Ecotron氮沉降在线观测系统主要功能特点如下:1. 可连续监测大气氮湿沉降和干沉降,包括总氮、有机氮、总无机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2. 可连续监测大气酸沉降(湿沉降和部分干沉降),包括硫酸根、硝酸根对酸雨的贡献率3. 可精密连续记录大气沉降重量(选配)4. 同步原位监测河流湖泊氮素和营养盐包括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磷酸盐5. 数据可通过GPRS无线传输,或通过U盘直接下载数据性能指标:1. 湿化学法在线观测大气氮沉降,分析参数包括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亚硝态氮2. 可选配SO42-在线观测模块,在线观测分析大气氮沉降中硫酸根沉降,从而全面了解酸雨沉降情况3. 精密连续观测记录大气沉降量及降水,精确度分别为0.01g和0.1mm4. 原位营养盐监测探头可同步原位监测水体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磷酸盐及总磷等5. 内置时钟和显示屏,在线显示和存储数据包括日期、时间及测量值等6. 无人值守自动在线监测,建议每隔2周左右维护一次7. 交流电或太阳能供电,太阳能供电模块:12V、20W8. EnviData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模块,包括EnviData软件、数据采集器、GPRS无线通讯模块等国内外应用状况: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议题、与气候变化同步引起日益关注的氮沉降问题(在全球变化中与climate change相对应,又称chemical change),与气候变化一样已日益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氮沉降研究一般采取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降水采集法(盛文萍等,2010;王德宜等,2010;张国森等,2003),然后拿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如张国森等(2003)在野外采集雨水后带到实验室分析硝态氮、亚硝态氮及氨氮浓度。相对于我国零散的大气氮沉降研究,国际上对氮沉降的监测研究更加重视和系统化,如欧洲RECOVER:2010 项目(design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urrent and future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on sensitive European freshwater ecosystems)对30个酸雨敏感区监测点的分析结果,氮沉降如果超过10kgNha-1yr-1的阈值,将导致河流氮饱和趋势和硝态氮浓度的增高。欧洲WARMER(Water Risk Management in Europe)项目研究设计了微环流分析技术(Micro Loop Flow Analysis)以就地或原位持续监测陆地及水体氮素营养盐的动态变化(Moscetta etc. 2009)。参考文献:1. 盛文萍、玉贵瑞、方华军、姜春明,大气氮沉降通量观测方法。生态学杂志,29(8):1671-1678,20102. 王德宜、赵普生、张玉霞、张丽华,北京市区大气氮沉降研究。环境科学,31(9):1989-1992,20103. 张国森、陈洪涛、张经、刘素美,长江口地区大气湿沉降中营养盐的初步研究,14(7):1107-1111,20034. Moscetta, P., L. Sanfilippo, E. Savino, etc. Instrumentation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in marine environment. IEEE Oceans&rsquo 09 conference. Biloxi(USA), 20095. Wright R. F., C. Alewell, J. Cullen, etc. Trends in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leaching in acid-sensitive streams in Europe. Recover:2010 project report, 2010
    留言咨询
  • 德国Osiris晶圆HMDS烘箱 400-860-5168转4306
    产品简介UNIXX HTe20型热板是一款桌面型烘焙系统,用于晶圆的单面烘烤,可用于预烘烤(Pre-bake),前烘(soft bake),HMDS底胶涂覆(Primer Vapor)和后烘烤(hardbake坚膜)工艺。 产品特色÷ 温度高达 300°C÷ 电子驱动升降pin÷ 支撑pin材料为不锈钢,尖端采用 PEEK 材料 (最大250°C)÷ 程序控制支撑pin的升降(不同停止的速度和步数)÷ 热板通过真空固定晶圆÷ 热板盖手动控制÷ 集成排烟装置÷ 通过设置receip自动进行加热处理主要技术数据÷ 衬底尺寸: 最大可达 Φ200 mm (8英寸) 或 200 x 200 mm (8 x 8 inch)÷ 温度: 最大可达 300°C, 步进1°C÷ 温度精度: ±1°C@100°C ÷ 支撑pin: Φ50 mm (2英寸) ,最大可达 Φ200 mm(8英寸) 或 200 x 200mm (8 x 8 inch)÷ 热板材质: 硬质阳极氧化铝÷ 加热盖材质: 不锈钢可选项÷ 支撑pin材料÷ 边缘支撑pin÷ N2吹扫÷ HMDS 热板系统(六甲基二硅胺底胶蒸汽涂覆)÷ 600℃热板÷ 真空泵
    留言咨询
  • 半导体晶圆固化烘箱 400-860-5168转0803
    Blue MUltra-Temp惰性气体高温烤箱在工作温度下进行了压力测试,适用于所有惰性气体和不易燃的形成气体(4%的氢气,平衡的氮气)。Blue M半导体晶圆固化烘箱IGF7780的优点焊接和密封的内部腔室消除了烟雾向绝缘材料的迁移防止产品氧化当气流漏气时,向操作者发出警报,并关闭烤箱加热器,以尽量减少不良后果当门打开时,门开关会关闭加热器和鼓风机,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Blue M半导体晶圆固化烘箱IGF7780的特性适用于氩气,二氧化碳,氦气和氮气等惰性气体露天重型镍铬丝加热元件独特的内壳/外壳腔室允许冷却液周围的空气在惰性气体内腔室周围循环摄入鼓风机电动机控制面板上有气体流量和腔室压力监控器及调节器大容量水平气流系统6英寸的矿棉绝缘材料Blue M玻璃纤维大门密封圈设计3/8英寸入口连接排气口和风门泄压阀吹扫计时器加热使能灯型号IGF 8880和9980是水冷门Blue M惰性气体高温烘箱的参数NFPA 86 B级烤箱温度:室温+15℃-593℃(1099°F)均匀度:设定值的±2%控制精度:±0.5°C分辨率:±0.1°C额定电压下关闭排气装置空载运行具体规格型号IGF-6680IGF-7780IGF-8880IGF-9980内部容积4.2 立方英尺5.8 立方英尺11.0 立方英尺24.0 立方英尺内部尺寸宽x深x高(厘米)20 x 18 x 20(51x46x51)25 x 20 x 20(64x51x51)38 x 20 x 25(97x50x64)48 x 24 x 36(122x61x91)外部尺寸宽x深x高(厘米)46 x 36 x 71(117x91x180)51 x 38 x 71(130x97x180)86 x 38 x 76(218x97x193)96 x 43 x 81(244x109x206)机器占地面积12.5 平方英尺.14.5 平方英尺24.0 平方英尺32.2 平方英尺电力负载208 VAC 3Ph 50/60 Hz负载电流12.0 kW3815.7 kW4718.8 kW5922.5 kW72240 VAC 3Ph 50/60 Hz负载电流16.0 kW4321.0 kW5425.0 kW6830.0 kW82480 VAC 3Ph 50/60 Hz负载电流16.0 kW2121.0 kW2725.0 kW3230.0 kW41*所有规格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留言咨询

陈洪渊相关的耗材

  • 5977/5975/5973 MSD 电子轰击离子源部件EI
    电子轰击(EI) 离子源建议用于EI 离子源清洁的材料是砂纸,氧化铝粉末。建议用于EI 离子源清洁的材料是砂纸,氧化铝粉末。不要将灯丝或透镜绝缘体浸入到溶剂中。如果绝缘体脏了,要用棉签蘸上试剂级甲醇清洗。如果这样做不能清洁绝缘体,就更换之。5977/5975/5973 MSD 电子轰击离子源部件(EI)项目说明部件号1透境组配套螺丝G1999-200222螺帽,镀金G1999-200213传输线套管G1099-201364离子源体G1099-201305拉出极柱体G1072-200086拉出极板,3 mm05971-20134拉出极板,6 mmG3163-205307灯丝组件,高温 (EI)G7005-600618推斥极组件,Agilent 5977 MSD,不锈钢 EI 350 离子源G3870-601729透镜绝缘体G3170-2053010入口透镜组件G3170-2012611离子聚焦透镜05971-2014312推斥极绝缘体G1099-2013313推斥极G1099-2013214垫圈,SPR CRVD,内径 1.6 至 1.8 mm,外径 4 mm,不锈钢3050-137515垫圈,SPR BLVL 4 内径 0.125 英寸,外径 0.25 英寸3050-130116垫圈,用于推斥极 M33050-089117推斥极插件G3870-20135警告和注意强调:不要用砂纸或超声波清洗绝缘体。用研磨料清洁与样品或离子束接触的表面。用棉签蘸取氧化铝粉沫研磨料匀浆和试剂级甲醇,用力擦拭所有变色部件。不必抛光部件,小的划痕不会影响性能。还要清洁灯丝电子进入离子源体位置的变色部件。注意避免污染已经清洗好并干燥的部件。在接触部件之前戴好新的干净手套。不要将干净的部件置于脏的表面上。只能将它们置于干净的不起毛布上。
  • MSD 电子轰击离子源部件 (EI)
    产品信息:电子轰击(EI) 离子源建议用于EI 离子源清洁的材料是砂纸,氧化铝粉末。建议用于EI 离子源清洁的材料是砂纸,氧化铝粉末。不要将灯丝或透镜绝缘体浸入到溶剂中。如果绝缘体脏了,要用棉签蘸上试剂级甲醇清洗。如果这样做不能清洁绝缘体,就更换之。 透镜绝缘体, G3170-20530推斥极绝缘体,G1099-20133订货信息:5977/5975/5973 MSD 电子轰击离子源部件 (EI)项目说明部件号1透境组配套螺丝G1999-200222螺帽,镀金G1999-200213传输线套管G1099-201364离子源体G1099-201305拉出极柱体G1072-200086 拉出极板,3 mm05971-20134拉出极板,6 mmG3163-205307灯丝组件,高温 (EI)G7005-600618推斥极组件,Agilent 5977 MSD,不锈钢 EI 350 离子源G3870-601729透镜绝缘体G3170-2053010入口透镜组件G3170-2012611离子聚焦透镜05971-2014312推斥极绝缘体G1099-2013313推斥极G1099-2013214垫圈,SPR CRVD,内径 1.6 至 1.8 mm,外径 4 mm,不锈钢3050-137515垫圈,SPR BLVL 4 内径 0.125 英寸,外径 0.25 英寸3050-130116垫圈,用于推斥极 M33050-089117推斥极插件G3870-20135
  • 5977/5975 MSD 电子轰击惰性离子源部件EI
    5977/5975/5973 MSD 电子轰击惰性离子源部件(EI)5977/5975/5973 MSD 电子轰击惰性离子源部件(EI)项目说明部件号1透境组配套螺丝G1999-200222螺帽,镀金G1999-200213传输线套管G1099-201364惰性离子源体G2589-200435拉出极柱体G1072-200086拉出极板,3 mmG2589-20100拉出极板,6 mmG2589-200457灯丝组件,高温 (EI)G7005-6006185977 惰性 EI 350 推斥极模块G3870-601799透镜绝缘体G3170-2053010入口透镜组件G3170-2012611离子聚焦透镜05971-2014312推斥极绝缘体G1099-2013313惰性推斥极G2589-2004414垫圈,SPR CRVD,内径 1.6 至 1.8 mm,外径 4 mm,不锈钢3050-137515垫圈,SPR BLVL 4 内径 0.125 英寸,外径 0.25 英寸3050-130116垫圈,用于推斥极 M33050-0891

陈洪渊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