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仪器信息网生态文明专题为您整合生态文明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生态文明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生态文明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生态文明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生态文明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态文明相关的资讯

  • 生态环境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建设指标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共包括27项约束性指标(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城乡环境治理)、5项参考性指标(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河湖岸线保护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共包括19项约束性指标(如PM2.5浓度、水环境治理、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6项参考性指标(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旨在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管理工作,促进示范创建申请、验收命名、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适用于市、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管理。市包括地级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所辖区、地区、自治州、盟等;县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已备案且规划实施 1 年及以上的创建地区,经自查近 3 年各项建设指标已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可通过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生态环境部提出验收申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山”基地创建和管理工作,促进申报、遴选命名、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县、乡镇、村、小流域、功能区等地区的县级及以下人民政府、相关管理机构或其他建设主体,按照地方自愿、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示范推广的原则开展“两山”基地建设。申报“两山”基地应具备:(一)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扎实;(二)以乡镇、村、小流域等为单元的“两山”转化典型案例成效突出;(三)“两山”转化体制、机制、经验、做法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pdf《“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pdf
  •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选择法治路径?
    我国经过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的各种严重后果开始显现,雾霾天气、酱油水、毒土壤,既使百姓付出了惨重的生命健康代价,又使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受到质疑。法治国家建设中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是怎么来的?1、农业文明时代有法律无法治法律的起源与文明的出现相伴随,在农业社会时期,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法典。这种以农耕生产为社会物质资料来源的社会形态,是森林与人类之间角色的错位产物。这个时期所产生的法律,“身份法”占据主导地位,以适应君主政体的需要 刑法的相对发达,以满足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的需要。这是一个有法律而无法治的时期。2、工业文明时代有法治无生态工业文明创造了比农业文明更有效、更公正的社会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体系,提出了能更广泛地得到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法治观念及法治国家由此而生。法律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巨大转变,农业文明时代的“人法”地位被“物法”所取代 产生了宪法、行政法等以约束公共权力、保障个人权利为目的的法律领域 国际法、国际贸易法日臻完善。工业文明使人类由生态系统居民变成了生物圈居民,生物圈居民不仅不需要保护生态系统,而且更有可能抱有掠夺式开发利用的态度。法律对这种态度极力支持,对掠夺式开发利用的行为予以充分肯定。这个时期法治的辞典中没有生态。3、生态法治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产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资本的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空前积累,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上世纪早期,人类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质疑“经济人”的理性。西方国家发生了政治生态化、法律生态化、社会生态化思潮,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正在形成。法治与生态的联姻,是这种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没有建立对应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市场机制。在生产世界上最多产品的同时,却让生态产品成了自己最短缺的产品 在制造快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让生态差距变成了与现代国家最大的发展差距。3个不仅,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课题如何分配?1、生态环境立法不仅是环境法的任务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在于建立明确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制度,这显然不是部门法观念下的环境法的任务。生态环境立法始终有两条利益和意志主线,一是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意志,二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和当事人意志。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一直被定位于权力法或管理法,形成了权力法强大、权利法萎缩的状态。就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而言,重点在于处理好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与协调关系,《民法典》的制定是一个极好的机遇。2、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环保机关的事情当今中国,一方面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资源瓶颈,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一方面是中央政府坚定的节能减排决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软执行”导致中央决策效力减弱。从法律的层面看,“病症”是法律的执行力不足,“病因”是法律的定位与立法决策不尽合理与科学,“病根”是唯GDP论英雄的经济增长观。必须重构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与机制,尤其是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地方政府对经济资源的追逐与竞争本质,规范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行为,是生态法治建设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3、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不仅是诉讼方式环境侵权行为因人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而产生,涉及对环境资源的两种功能的同时作用,对人的两种权益产生损害。具有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重侵害、对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侵害的显著特性,并且由于人对生态环境的双重依赖,使得环境侵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正价值”。环境侵权远远超出了传统侵权法的法理及制度架构,若仍然适用传统侵权法,将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并难以发挥妥善的救济功能。因此,建立新的环境侵害救济制度势在必行。3个必须,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怎样选择?1、完善生态环境立法是必然选择首先,以生态文明理念评估和修订传统法律。从整体上看,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的理念还没有在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这些制度涉及多个法律领域,并非在一两部法律中增加一两个法律条文就可以解决。有必要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进行整体考量,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生态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统筹考虑法律的立、改、废。其次,以整体性思维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中国的生态环境立法数量不少,但一直受到非理性思路的重大影响,既缺乏立法内在体系化的思考和设计,也缺乏立法的基础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更缺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理论基础。必须在反思生态环境立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制定和修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形成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契合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2、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必由之路第一,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终身追责制。完善发展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等指标的权重。第二,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完成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式执法”到“整合式执法”的转换。改变监管体制设立“不改变现状”或者“设立一个统管机构”的思维。建立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的监管体制,高度重视程序的保障运行和弥补体制缺陷功能。3、健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是必做功课第一,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体系。制定《环境损害赔偿法》,明确生态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和基本救济途径和程序 在《物权法》规定的环境保护相邻关系及环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修改《侵权责任法》,发展我国的环境权益保护制度,完善环境责任体系。第二,建立专门环境诉讼机制。制定专门的程序法,解决对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为的司法审查与对生态环境权益的救济问题 建立专门法庭,运用特别程序 完善专门的证据规则 完善集体诉讼、公益诉讼等环境诉讼的支持帮助制度。第三,发展纠纷处理的诉讼替代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培育民间组织中的调解机构,提高调解的成功率 建立生态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完善仲裁程序,赋予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权 完善环境行政处理制度,构建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生态环境权益。作者系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来源:中国环境报
  • “双碳”带来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赛道
    “发展‘双碳’,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是一次文明的变革,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3日下午,202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正式闭幕,闭幕式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委员会主席团轮值主席陈东升认为,双碳时代带来的科技,还有长寿时代带来的健康与消费,其实是新诞生的超级赛道。  渤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伏安在谈及数字化转型时表示,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关键不在于运用数字技术本身,而是以此来驱动企业的业务、组织和资源的配置,实现全面企业级的数字化升级,打造企业数字时代革新应变的能力。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是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着力点。  “未来银行竞争体现在如何以数字化的技术,高效赋能客户和伙伴,协同打造与新的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金融服务生态。银行一方面要以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来创新工具和推动改变社会融资模式,助力客户和社会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数字赋能合作伙伴,形成服务全链客户,打造生态平台。”李伏安说。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宇学峰认为,作为企业家,要考虑怎样引领产业聚集,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市场很大,企业发展要摆正中国和世界的位置,要用现有的先进的技术和产业能力去推动世界的变革,让中国的产品变成世界的,让世界的人享有中国产业的能力。  开心麻花创始人、董事长张晨在谈及重塑竞争力时强调,各行各业都是建立信心,“靠人的行业,没有信心是万万不可能的”他举例称,《独行月球》拍摄期间,工作人员一度觉得希望渺茫,“因为是在疫情期间拍摄,遇到太多太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直到今天能够上映,我们很幸运”。他说,从戏剧到电影,面向未来进入到VR互动剧场这个领域,元宇宙无处不在。  “现在是进入一个创新驱动、效率驱动,细分市场、头部企业,提倡长期专注主义的时代。亚布力22年的进步,其实就是一个中国民营企业最具创新和学习力的组织,这应该是在这样一个创新学习力的氛围下,一路相互帮助,共同成长。”陈东升说。

生态文明相关的方案

生态文明相关的论坛

  • 《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政策解读

    《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2年6月24日经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9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的出台,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普及和加强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制度举措,对推动构建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更好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立法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高度重视。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2020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压力依然较大、矛盾依然突出、形势依然严峻。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广泛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和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我省生态文明教育长期位于全国前列。通过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规范化法治化打下了良好基础。2019年3月,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共同签署《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制定出台我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对于发挥我省生态文明教育既有优势,推动构建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二、基本内容《办法》包括总则、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保障激励措施、附则,共六章四十条。(一)明确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社会责任。《办法》规定,普及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组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障公民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权利。为落实这一共同责任,《办法》规定了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工作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全民参与的原则。(二)规定政府生态文明教育职责。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涉及全体公民的事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相关专项规划,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生态文明教育重大问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和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生态文明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行动。(三)细化社会各方面生态文明教育责任。《办法》从江苏实际情况出发,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特别是学校、家庭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作出规定。同时提出了行业协会、商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此外,对生态文明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专门明确。(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载体多元化。《办法》规定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明确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学习课程;鼓励和支持动植物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公共文化设施等向公众优惠或者免费开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环境保护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免费向社会开放。《办法》还把每年6月5日环境日所在的周,确定为江苏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周。三、主要特点(一)基本确立了组织实施体系。《办法》在明确政府生态文明教育职责基础上,具体规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规范、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网信以及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应急、广电、林业、地震、气象、邮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等的生态文明教育职责作出规定,对行业协会、商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明确。(二)初步构筑了支撑保障机制。《办法》明确将生态文明教育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推选活动的评价标准,使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有了很好的抓手。《办法》还明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需经费在本单位预算经费内列支。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需的经费由本单位承担,生态文明教育中涉及清洁生产培训的费用可以依法列入企业经营成本。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应当建立激励评价机制,采取典型示范、基地建设、警示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检查评估等措施,从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社会行动等方面搭建了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撑保障体系。(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办法》注重与时俱进,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吸收了法规政策的最新成果,如长江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等。(四)提出了具有引领性的创新举措。《办法》在借鉴部分地方早期立法的基础上,对我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提炼,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时代要求创新提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制度措施。比如,专章明确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与责任,提出并明确“将青少年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对象”“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带头履行生态文明教育责任”“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应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组织、指导、支持会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态文明教育责任的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范围,依法实施信用激励等措施”等等。[align=center][b]江苏省人民政府令[/b][/align][align=center][b]第 157 号[/b][/align]《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已于2022年6月24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align=center]省长:许昆林[/align][align=center]2022年6月28日[/align][align=center][b]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b][/align][b]第一章 总 则[/b]第一条 为了普及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推动构建生态环境社会行动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国情教育、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传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等方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第三条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全民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相关专项规划,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生态文明教育重大问题。第五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规范、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网信以及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应急、广电、林业、地震、气象、邮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本领域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第六条 普及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组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保障公民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权利,将青少年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对象,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应当带头履行生态文明教育责任。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依法开展、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第七条 每年6月5日环境日所在的周为本省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应当集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第八条 对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b]第二章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b]第九条 学校应当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按照规定组织落实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要求,充实、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和课外辅导员,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师业务培训内容。鼓励学校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融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十条 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启蒙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培养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生活习惯。第十一条 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第十二条 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开展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发挥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培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技能。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学校将相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教学活动安排,保障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和课时,激励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指导做好授课教师和课外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应当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便利和支持。[b]第三章 家庭生态文明教育[/b]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责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培育、引导和影响未成年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方法,提高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学校、社区等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生态文明意识和技能培育。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应当为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公益性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服务活动。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推选活动,应当将家庭生态文明教育情况纳入评价标准。[b]第四章 社会生态文明教育[/b]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单位文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并支持职工参加生态文明教育。第二十一条 本省建立国家机关主要负责人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应当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第二十二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内容。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结合实际,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教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以管理人员、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操作维护人员等为重点对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二十四条 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应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组织、指导、支持会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应当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公众开展公益性生态文明教育。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纳入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第二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面向村(居)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鼓励通过制定村(居)民生态文明公约、推广垃圾分类、促进节能减排、厉行节约用水、杜绝餐饮浪费、举办生态文明讲座等形式,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参与公益性生态文明教育。鼓励和支持动植物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公共文化设施等向公众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在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周免费开放,提供生态文明教育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环境保护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免费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国家和本省对免费或者优惠开放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鼓励和支持有关组织和个人依法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指导服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志愿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第二十九条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大生态文明教育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力度,刊播生态文明公益广告,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对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舆论监督。[b]第五章 保障激励措施[/b]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和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生态文明教育。鼓励、引导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基金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第三十一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需经费在本单位预算经费内列支。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所需的经费由本单位承担,生态文明教育中涉及清洁生产培训的费用可以依法列入企业经营成本。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加大生态文明教育投入。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应当推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激励评价机制,采取典型示范、基地建设、警示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合作、检查评估等措施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等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和支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并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具备场馆设施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开放清单。第三十五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学习课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面向不同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读本,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资源、指导和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会同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指导支持学校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库,完善校本课程,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质量。鼓励有条件的生态文明教育机构和人员通过课堂授课、讲座、现场体验、网络课程等方式向公众提供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第三十六条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按照规定实施督导评估。第三十七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落实生态文明教育责任,并将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范围,依法实施信用激励等措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负责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以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人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将重点排污单位、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排污单位和新建项目单位的上述人员等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具体培训对象、内容和学时由设区的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指导确定。第三十八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依法履行生态文明教育责任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可以给予通报批评。第三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职责的,由有权机关依法追究责任。[b]第六章 附 则[/b]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 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我部修订了[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402/W020240218557414922635.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url][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402/W020240218557415420802.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url][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402/W020240218557415865663.pdf]《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url][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5/202402/W020240218557416033156.pdf]《“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url]。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按照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管理工作。[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align][align=right]  2024年2月1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4年2月2日印发

  • 【转帖】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

    这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 机身甚至刻意涂掉了军徽跟编号,外观根本看不出任何美国国家的标志… 俄飞行表演队两架飞机相撞 [1名飞行员死亡 2人成功跳伞逃生][更多] 台湾发生6.5级地震 震源深度仅11公里 美韩今日联合军演 朝鲜进入特别警戒状态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北京居首位网瘾戒治中心调查:患者称治疗方法是电击博导潜规则女生续:女生已向教育部举报推广 | 惊喜!价值19800股票软件免费试用 专访赖昌星弟弟:后悔自首 [赖昌星或将被遣返回国][给晋江人上了一课] 深度 | 天下霸唱孔二狗:写小说,挣大钱 军事 | 中印边境:印军数量是解放军8倍 博客 | 肚皮舞女凄惨生活 女硕士同性恋论坛 | 美少妇混帐门,帐里帐外都该反思 推广 | 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 即获QQ会员 它来自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作为研究成果的《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首次披露了各省区市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以期促进各省区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东、中、西部存在什么样的地区水平差异?经“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授权,《中国经济周刊》独家披露该课题最新研究成果。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 杨开忠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所关注的基本课题。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概念提到全人类发展的议程。在中国,2005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以生态有效的方式满足人的需要。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型社会”的关键在于提高生态效率。因此,我们尝试用生态效率定义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水平。通过测算,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如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广西、山东、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湖南、(以下为全国平均水平线下)湖北、海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

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料

生态文明相关的仪器

  • 产品定位 PRODUCT POSITIONING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一项旨在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工作,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出台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细化完善配套制度,并积极指导地方开展实践探索。这些探索包括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生态产品认证评价、可持续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评估考核等方面。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4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了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包括北京市延庆区等10个地区,试点期限为2025—2027年。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产品功能 PRODUCT FUNCTION通过建设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展示平台算清楚区域内的生态产品价值,为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平台主要包括核算平台和展示平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是对辖区各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填报、核算。将平台涉及到的外部单位、上下级单位等各单位的各个角色划分明确权限,建立相应的数据填报和核算机制,并对数据逐级审核确认后入库。生态产品价值展示平台分析并展示全域及下辖区域的GEP情况,全面掌握区域内GEP现状和趋势,分析GEP排名、占比和趋势,了解各指标构成、占比、排名情况,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生态产品蕴含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全面释放出来。
    留言咨询
  •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TH-SDXT】实时掌握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气象、水文等方面情况,能实时监测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一、背景概述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有水域和陆地交错存在的生态环境,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湿地能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淡水资源,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为避免全球湿地持续退化和丧失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必须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但由于早期,人们对环境的漠视、认识水平的局限以及对经济利益的单纯追求,长期以来在围垦、基建占用、环境污染、过度捕猎、泥沙淤积、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等诸多因素的不断叠加作用下,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对湿地生态环境等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是政府在进行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宏观决策中获取相关信息数据的必要手段。而且从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方面考虑,也迫切需要在一些关键区域建立生态环境自动观测站,针对生态系统内的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环境进行观测,支持气象条件变化对湿地、森林、湖泊、河流、海滩、戈壁、草原等生态影响的评估预警工作。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结合多年气象环境监测行业经验,充分考虑林业草原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对于生态环境监控和集中管理的应用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针对湿地生态环境监测设计搭建了一套或多套在湿地生态区域环境观测大气、植被生物、水体、土壤等方面数据的观测系统方案,实现对湿地生态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自动连续观测,为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监测依据《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708)》《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707)》《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LY/T 2899)》《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3)》《园林绿化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HJ633-2012《空气离子测量仪通用规范》 GB/T18809-2002《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 GB/T12997-9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T12998-9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水污染源与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HJ/T356-2007《污染源与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104-2003《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20509-2000《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212-2005《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 HJ-T352-200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1995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 林湿发〔2017〕150号三、系统建设内容气象监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力、总辐射、日照时数、光照强度、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天气现象、降水量、降雪深度、蒸发量、露点温度等;水文监测:水位、流量、流速;水质监测:水温、电导率、PH、浊度、悬浮物、余氯、溶解氧、COD、氨氮、亚硝酸盐、叶绿素、蓝绿藻、污泥浊度等;土壤监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土壤盐分、土壤氮磷钾等;环境质量:PM2.5、PM10、噪音、负氧离子、CO2、 SO2、 NO2、O3、CO等;植被生物:湿地植物动物及其群落监测可以采用包含多个视频监控传感器节点的网络作为其长期监测的手段。 四、系统概述此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是一套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生态监测系统,整个系统由前端感知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云平台应用软件分析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及供电系统等组成。前端感知数据采集系统由小气候气象观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站、水文监测站、水质监测站、负氧离子监测站、土壤监测站、视频监控等前端监测设备组成。数据传输系统由遥测终端机、DTU、GPRS等传输设备组成。云平台应用软件分析系统接收到来自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云平台软件分析计算进行数据处理和归集整理。可以直观、形象的实时显示各监测点位和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以及污染物浓度水平,并提供异常报警、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等多种服务。终端应用系统可通过会议室大屏、户外LED显示屏、PC端等方式实时或长期进行监测数据展示。供电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搭配市电供电、太阳能供电、风光互补供电等多种供电方案,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五、系统特点1、监测指标全面、方案配置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监测湿地生态区域各方面环境要素, 如气象环境、水文、水质、土壤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和动植物极其群落监测等,模块化设计极大方便了后期调试和升级2、低功耗采集器:静态功耗小于50uA3、系统稳定:方案成熟多家实装案例,后台运行稳定,免维护,故障率低4、传感器外壳采用进口ASA材质,更有效对抗盐雾等环境,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5、全自动,适合野外工作,可靠运行于各种恶劣的野外环境,可无人值守6、监测参数超限预警,辅助保护区应急管理7、云服务平台,可随时在线查看、下载和数据分析,具有数据质量控制功能8、通讯方式可根据现场按需选配,为方案提供最高性价比9、完善的防雷击。抗干扰等保护措施10、支持扩展:支持传感器扩展,485接口、modbus协议传感器都可以直接使用
    留言咨询
  • 声明:价格仅供参考,我司配置有很多种,根据实际需求确认后方可确定实际价格,有需要请联系客服,谢谢! 路面状况监测为道路安全文明驾驶起到重要辅助作用。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高效快速的判断前方路况,提前了解 前方路况对驾驶员安全文明行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路面状况监测仪通过对能见度、路面积水、雪厚、雨雪量等路面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播报,提高了观测的准确性,大大减轻了人工手动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路面状况监测仪通过前端采集信号核心传感器来感应环境中各种参数的变化情况,经过主机采集系统快速分析处理,通过无线网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新技术处理分析,把道路安全文明行驶推向科技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路面状况监测系统应用后,实现道路、高速公路、机场24小时自动化监测,通过对路面状况的监测,为车辆行驶,飞机起飞降落提供了辅助工具,为安全文明驾驶保驾护航,为科学管理道路监督提供决策依据。 奥斯恩路面状况在线监测系统,能同时检测地面不同物质状态:结冰、结冰厚度、积水、温度等路面状况的实时数据变化情况,并可联动摄像头,对监测数据超标画面进行视频抓拍。能够为交通规划、交通监管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辅助相关部门对灾害天气如台风、暴雨、雾霾、暴雪、霜冻等做出及时预警,提前调度安排,尽量避免因灾害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 该系统由高速公路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中心、后台软件中心等部分组成。可观测的气象要素包括常规气象(温、湿、雨、光照)和路面状况(路面温度、干湿状况、结冰等)。 该系统配置灵活,各种观测传感器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所监测并采集的高速公路沿线气温、湿度、雨量、路面状况(表面温度、干湿状况、结冰)等数据能实时通过网络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能及时发出警示信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行车水平,做到智能预警和管理。
    留言咨询

生态文明相关的耗材

  • 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VF-1型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产品简介 这种传感器专门为需要低风速阀值的农业、林业、环境评价和生态研究而设计 产品详细信息 VF-1型低阈值风速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专门为需要低风速阀值的农业、林业、环境评价和生态研究而设计。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至20m/s,起动风速0.15m/s 输出信号:脉冲频率,输出信号水平:与TTL相容,功耗:8mA,抗风程度:25m/s
  • 二噁英被动采样器
    本产品为tisch引进,中科院生态中心改进研制 品牌:Tisch
  • 二噁英被动采样器
    本产品为tisch引进,中科院生态中心改进研制 品牌:Tisch

生态文明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