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

仪器信息网临床数据专题为您整合临床数据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临床数据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临床数据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临床数据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临床数据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临床数据相关的资讯

  • 基因大数据如何走向临床应用?需克服哪些问题?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b7003af33a87e950c420af4214385343fbf2b4ed.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9d9bf8ea-d40a-4f9a-a2e2-7a2e655ed314.jpg" / /p p   为了推动基因组研究在临床中的应用,多个国家层面的大规模研究项目已经开启。2014年英国发起了10万人基因组计划,美国和中国也宣布了百万人基因组数据相关计划。许多区域性的大数据计划也在进行中。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盖辛格健康系统(GeisingerHealth System)和纽约的再生元制药公司合作,计划获取25万人的基因组测序数据。与此同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服务供应商也开始对那些癌症或罕见遗传病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 /p p   海量的数据会给计算分析和存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有分析估计,基因组学很快就能超过YouTube的数据量。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如今的大数据还不够丰富,不具有临床价值。盖辛格基因组医学研究院院长MarcWilliams说,“我不知道100万是否足够,但显然我们需要更多。” /p p    strong 变异数据应用到临床的挑战与实践 /strong /p p   单核苷酸层面的突变 /p p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主要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其相对于全基因组而言,可以减少近100倍的数据分析工作量。然而,仍有超过约1.3万个单核苷酸突变被鉴定。这其中大约有2%影响蛋白质的翻译,寻找其中的致病突变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p p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陆续将他们发现的单核苷酸突变信息放入公共资源数据库中,如dbSNP数据库。然而,这些突变信息往往来源于细胞层面、动物模型甚至是理论预测,还不足以用于临床诊断。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突变与疾病相关性的证据等级很低。 /p p   结构变异 /p p   基因组序列的重复或缺失,这类结构变异使临床应用情况更为复杂。现有的测序技术很难检测到结构变异。在全基因组范围内,个体之间存在数百万个变异。其中许多变异位于非编码区,这一区域不编码蛋白但有调节基因活性的作用,仍然是可以致病的。由于非编码区的范围和功能难以界定,即使能够获得其中的变异信息,短期内也无法进行临床解读。 /p p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地去解决。例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建立了临床基因组资源库,这是一个与疾病相关的突变数据库,里面有可以指导医疗的突变信息和支持证据。GenomicsEngland公司通过建立“临床解读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推动这方面的进展,即:医生和研究人员合作,建立强大的疾病-基因型关联模型。 /p p   大队列的需求明显 /p p   一些“恶性”突变通常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往往十分罕见,需要大样本量来进行检测。因此,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与疾病弱相关性模型也需要大量的患者。 /p p   冰岛的deCODE Genetics公司将15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包括1.5万全基因组序列),与家谱和病史相结合,推断已知的遗传危险因素在全民中的分布情况,包括与乳腺癌、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突变。正如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á riStefá nsson所说,“我们建立了1万个有功能缺失突变的冰岛人数据库。我们正投入巨大的精力来弄清楚这些基因缺失对个体有什么影响。” /p p   对于deCODE Genetics公司开展这项工作的成功得益于冰岛人口的基因型同质性,然而,对于其他项目需要更广泛的基因谱。例如,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已经编目了一些遗传多样性数据,但大多数数据严重偏向高加索人,使这些数据对临床研究用处减弱。 /p p   此外,部分问题也源于参考基因组。第一个参考基因组版本是由几个不同种族的随机捐赠者基因拼凑而成的,但最新的版本GRCh38,整合了更多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信息。 /p p    strong 基因大数据的人才和计算能力 /strong /p p   对大规模人群进行基因组或外显子组测序每年产生高达40PB(4千万GB)的数据。相比之下,原始数据存储并不是首要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巨量突变数据的分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基因组学研究员Marylyn Ritchie 说,“计算量与人的数量呈线性关系,当变量和组合增多时,计算量就呈指数倍地增加。”如果增加的数据与临床症状或基因表达相关,那么分析会变得更加棘手。来自数千人的巨量数据的处理可能会使目前很多统计分析的工具瘫痪。Ritchie说,“像气象、金融和天文学领域,都在整合不同类型的数据上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谷歌及Facebook的人都交流过,尽管我们的大数据和他们的不同,但我们应该多交流,将他们的经验用于我们的领域中。” /p p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有大数据挖掘经验的优秀程序员都被硅谷吸引走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数据科学副主任Philip Bourne认为,科学界的论文评价体系不适合于这些人才。尽管这其中一些人真心想成为基因大数据领域的学者,但却得不到学者的职位。 /p p   除了人才,数据处理能力是另一个限制因素。基因大数据通常需要使用成百上千个大内存的CPU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为此,许多团队都开始转向“云端”来存放和分析大量数据。Genomics England公司生物信息学主管TimHubbard说,“人们逐渐有了这种想法:将算法应用到数据中去。” GenomicsEngland的云计算依靠政府的设施,其外部访问被严格控制。对于其他研究机构而言,基因大数据的分析渐渐转向了商业云系统,例如Amazon、Google以及阿里的云服务。 /p p    strong 如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作 /strong /p p   原则上,基于云计算的托管鼓励数据库间的共享和协作。但高度敏感的临床信息及患者同意权和隐私权牵扯到棘手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p p   在欧盟,会员国间不同的数据处理规则阻碍了合作。与非欧盟国家共享数据需依赖繁琐的机制建立数据保护,与私人组织共享数据需签定限制性的双边协议。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全球基因组学与健康联盟(GlobalAlliance for Genomics and Health)制定了《基因组学与健康相关数据责任共享框架》(《Frameworkfor Responsible Sharing of Genomic and Health-Related Data》)。该框架包括隐私和知情同意指南,以及违反规则的组织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法律后果。 /p p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伦理学家、该联盟的监管和伦理工作组主席Bartha Knoppers说,“在签署数据传输协议时,如果签署方都同意遵守该框架,他们就省了很多工作。”该框架允许研究组织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分析共享的基因组数据。Knoppers解释,“我们希望在掩盖患者身份的情况下,能将这些数据与临床数据和医疗档案联系起来,否则我们无法实现精准医疗。” /p p   此外,在许多欧洲国家,将基因组学信息纳入电子医疗档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Hubbard说,“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整合到标准的全民医保制度中。”英国的“10万人基因组计划”在这方面走在最前端,但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例如,比利时最近宣布了一项探索医学基因组学的计划。 /p p   所有这些国家都受益于这种政府主导的公共医保制度。在美国,情况较为复杂,除了公共医保制度老年和残障健康保险(Medicare)和医疗援助(Medicaid)等外,美国的私人医保制度非常发达,不同的医保公司使用不同的医疗档案系统,这使基因组数据的整合变得困难。200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建立了电子化病历与基因组学网络系统(eMERGE),以进行大数据整合与系统管理分析。 /p p    strong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从数据到诊治 /strong /p p   在医疗档案中整合基因组数据主要是为医生对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其中一个应用是药物基因组学。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分析了药物和基因的关系,将相关信息存储在 PharmGKB数据库中,并可供临床使用。例如,带有某些突变的人对某种抗凝药响应很差,导致心脏发作风险增加。 /p p   如何将基因研究成果用于临床是个耗时耗力的工作。然而, 把基因型和表型信息结合起来可以产生较大的价值。大多数临床相关的基因突变都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定出来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从医疗档案反向寻找,以确定什么样的临床表现与某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p p   当然,基因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组学也可能成为反映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p p    strong 最终,需要患者的参与 /strong /p p   在研究人员努力整合数据的同时,患者所发挥的作用也开始显现。例如,我们在进行行为、营养、运动、吸烟和饮酒相关的研究时,需要依赖于患者报告的数据。一些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FitBits,正在收集运动和心率数据。因为它的收集很容易,这种数据量在不断攀升。 /p p   因此,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普通人产生的数据将远远地超过临床中积累的数据。我们需要将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用于患者的管理。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挖掘利用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患者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p
  • 欧药品管理局欲公开临床实验数据
    药品信息数据公开已取得一系列进展。   随着国际上对医药工业共享临床试验数据的呼声愈加强烈,以及拥有巨额利润的制药公司不断被爆出蓄意隐瞒影响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的丑闻,欧洲正着手为临床实验数据的公开建立相应措施。   位于伦敦的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专门负责药品审查工作,该机构正在酝酿一项政策,其目的在于向公众发布一部分制药公司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并且英国医药行业内重量级的组织机构与制药公司将于4月举行会谈,会议召开的具体日期可能是4月19日。届时,来自生物医学慈善组织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医学科学院、英国制药工业协会,以及医学研究慈善协会的代表将云集一堂,共同商讨数据公开的问题。   美国早已规定用于提交审批的临床实验数据必须在公共联机注册表中列出。其他国家也有鼓励数据公布的相关法规。但一些研究人员担忧关键数据的不透明会对药品的安全性评估造成负面影响。   2012年,EMA声称,将积极地发布制药公司提交的部分数据。该机构目前正在与制药公司、研究人员以及投资者共同研究具体的执行方案,该方案预计将于2014年1月正式实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学家Lisa Bero认为数据透明的一系列进展是一场胜利,但也将面临很多的阻力。例如信息公布的方式、信息的详细程度、由谁掌管信息的发布,以及由谁拥有触及那些可能含有实验参与者个人信息数据的权力。   2010年,欧洲监察专员规定详细的临床实验数据不属于商业机密,但是有关患者级别的数据不可能大规模向公众开放。另外,制药公司、研究人员、实验投资者以及患者团体就谁拥有赋予研究者接触数据的权力,以及谁拥有相关法规的执行权争执不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布鲁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临床试验中心负责人Kay Dickersin认为,严厉的司法制裁是促使数据信息透明化的唯一方法。她说:“对于一些违规行为光罚款是不够的,某些人必须要为此蹲监狱。”
  • 临床数据“打假”戳破药品泡沫
    p   山雨欲来。 br/ /p p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开始对药品质量的源头——药物临床数据动起真格,药企们的日子将愈发艰难。 /p p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要求,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报告工作于2015年8月25日24时结束。 /p p   由于食药监总局对于未提交自查报告而检查出数据造假的企业发出了3年内不受理其申请的警告,此次药企们不得不对这次监管部门的举措异常重视,业内人士甚至把这次检查视为医药圈的“查配资”行动。 /p p   新药临床数据自查不过是食药监总局数据“打假”的一部分,针对已经上市的药品,食药监总局更是对仿制药品的一致性评价提出了改革目标。 /p p   有业内人士预测,由于此前我国制定的药品生产国家标准相对宽松,很多药企的生产规范均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实施的。此次针对仿制药品的一致性评价是比照原研药的标准,如果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国内或将有1/3仿制药企会死掉。 /p p   风暴 /p p   新药评审进度缓慢,一直是近年来业界指责食药监总局最多的话题。近两年的两会上,各大药企的两会代表都纷纷上书要求加快新药评审进度。 /p p   大量旧品种的申请材料积压,造成了审评缓慢。全国政协委员,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曾表示:“新药临床审批、新药临床申请、新药上市,每个环节资料的积压量都巨大,完成当前积压的审评任务最多的项目需要50个月。” /p p   去年两会期间,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曾表示,贝达药业作为国内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企业,研发能力非常突出。然而让丁列明最头疼的不是开发不出新药,而是审批流程过长。“从实验室到动物实验再到人体试验,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审批流程要多出六七年。” /p p   不过,食药监总局显然有自己的难处,中国的药审中心只有120人的编制,远低于美国的2000人和欧盟的4000人,这使得大量新药无法快速审批。 /p p   显然,在药审中心短期无法扩大人数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新药注册申请的提前筛选,把有限的药审中心人力用在对自己更为自信的药企的药品身上,能提高药物评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这或许是此次食药监总局开展自查风暴的初衷。 /p p   从国家总局公布的自查结果公告看,本次药物临床试验自查涉及1622个品种。其中,申请人提交自查资料的注册申请为1094个,占67% 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317个,占20% 申请减免临床试验等不需要提交的注册申请193个,占12%。同时,申请人既未提交自查资料也未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10个。 /p p   上述结果意味着需要药审中心评审的品种直接减少了30%左右,将会极大提高药审中心的审批资源。 /p p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此次进行自查的1662个品种只是目前堆积的两万多个注册批文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很多注册申请的药品,其数据不合规,有抄袭而来的,也有自己瞎编的,如果不把这些数据不真实的注册申请打回去,将会极大地浪费药审中心的评审效率。通过此次自查风暴,可以看出那些提交自查报告的企业是真正用心在做新药研发的企业,而主动撤回申请的企业肯定存在临床数据造假。 /p p   于明德向记者透露,目前积压在食药监总局的注册申请超过两万件,未来不排除食药监总局会继续用这种方式来“吓退”一部分数据造假的企业。如果提交了自查报告还检出有数据造假的企业,将会按照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注册申请的方式,来取消这些企业的其他药品注册申请,这必然要求药企老老实实做研发,不要在临床数据上弄虚作假。 /p p   在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看来,此次新药注册申请的临床数据核查对企业影响并不大。事实上很多仿制药企在数年前就已经囤积好了大量的药品批文,即便近几年来没有新的药品批文,他们还是可以继续原有的批文进行生产。 /p p   史立臣认为,药物临床数据自查,是为那些真正做新药研发的企业扫清障碍,好让药审中心有限的评审人员能尽快完成新药的注册申请。而食药监总局另一个更为重大的任务是要将国内此前大量批准的无效批文进行注销,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是食药监总局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p p   泡沫 /p p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药企,但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重仿制轻研发,导致我国仿制药企的制药水平始终无法与跨国原研药企业相抗衡,即便是很多新药注册申请,也仍是在申请仿制药批文。 /p p   史立臣告诉记者,发达国家专利药企业在专利到期后,对于其专利的公开部分本身就隐瞒了很多关键的信息,原研药和仿制药在研发、制药、临床应用、疗效等各个层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p p   在研发层面,原研药往往经历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拥有专利的核心技术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 在制药层面,原研药的制作需要复杂精准的工艺,仿制药无法完全复制,往往通过逆向工程,得出的仅是近似产品 在临床应用中,原研药得到国际和国内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 /p p   “即便存在上述巨大的差距,我国仿制药企在生产工艺流程上仍然按照国内设定的标准实施。问题在于,国内标准不仅宽松,有的企业的仿制药批文还是在郑筱萸时代获批的,其生产流程甚至达不到国家标准。因此我国一些仿制药的质量与原研药的差距难以想象。”史立臣说。 /p p   据业内人士透露,“郑筱萸时代”留给药监总局的阴影到现在也未消散。 /p p   2005年1~5月,也就是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在任的最后半年,中国共批准仿制药4237个,而2002年全年只有1400多个,涉案的企业一年竟拿到100多个批文。 /p p   如今,郑筱萸时代距今虽然已过去了七八年时间,但是郑滥批药品批文留下的烂摊子却给当今用药安全以及医保支付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 /p p   史立臣告诉记者,国内医生之所以习惯了给患者开原研药,就是因为国内很多仿制药药效不达标,患者无论贫富也希望医生给开最好的药。因此尽管原研药价格居高不下,但是比原研药价格低好几倍的仿制药仍然使用有限。 /p p   所以大量的仿制药充斥着市场,不仅不能与原研药进行有效竞争,反而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因此药品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要尽快开展,要把一大部分不合格的仿制药企挤出市场。 /p p   然而,挤泡沫却是非常痛苦的过程。据记者了解,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在不断被讨论着,然而迄今还未正式开始实施。 /p p   于明德告诉记者,一致性评价工作是准备在全国开展的新工作,旨在提高过去由于评审标准过松导致的药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但目前的办法不是很完整,其评价办法只对化学药有用,对于生物制药,以及中成药则一筹莫展。 /p p   “此外,一致性评价目前主要采用体外评价,即使用化学的方法验证仿制药品与原研药的药效是否一致。然而,体外评价的实验结果能否与体内相符还是未知数。一般来说一款仿制药体外评价通常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用体内评价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做临床试验,这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 “此外,一致性评价目前主要采用体外评价,即使用化学的方法验证仿制药品与原研药的药效是否一致。然而,体外评价的实验结果能否与体内相符还是未知数。一般来说一款仿制药体外评价通常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用体内评价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做临床试验,这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都是难以接受的。”于明德告诉记者。 /p p   不过,尽管困难重重,政府相关部门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p p   8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显示,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口服制剂与参比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意见》明确了改革的12项任务,包括提高药品审批标准,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严肃查处注册申请弄虚作假行为等。 /p p   史立臣分析称,尽管一致性评价困难重重,但是比起我国当前巨额的医保亏空负担,一致性评价的困难还仅仅是技术上的,可以通过不断地改进来实现。当前国家一方面通过药品招标打压仿制药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用一致性评价来提升国产仿制药的质量,进而缩小与原研药的差距,为逼迫原研药企降价提高筹码,因此一致性评价是一个必须进行攻坚的任务。 /p p   “一致性评价不像招标降药价那样有弹性空间,其评价过程是完全摒弃了药企申报时所采取的国家标准,而直接与原研药的标准对接,其评价结果会直接导致药企的药品批文存活与否。”史立臣说。 /p p   业界普遍预计,未来一致性评价工作结束,我国至少要有1/3的药企被淘汰掉,而这还仅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p p br/ /p

临床数据相关的方案

临床数据相关的论坛

  • GSK将公布在研药物所有临床试验数据

    一直以来,大型制药公司研发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都作为公司的高度机密,而保存在公司的数据库中。葛兰素史克(GSK)决定打破常规,公开公司的“高度机密”。讨论公布在研药物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利弊.

  • 涉嫌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的新闻想到的注册核查

    11月11日晚,食药总局终于使出了杀手锏,第一次曝光了涉嫌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的八家企业名单,并表示对其涉及的11个药品注册申请不予批准。  “其实对于上述处罚,医药企业并不害怕,他们现在都与临床试验机构互相推诿责任。”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医药企业真正害怕的是食药总局的“三年禁令”。“不能申报新药,企业如何发展、业绩如何保证,尤其是上市公司。”他说。  药企最怕“三年禁令”  国家食药总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这11个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擅自修改数据、瞒报数据以及数据不可溯源等涉嫌弄虚作假问题。“食药总局下一步还将继续开展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工作。”他说。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食药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明确注册申请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合同研究组织的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医疗机构的相关责任人由卫生计生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  食药总局之前称,对核查中发现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的相关申请人,三年内不受理其药品申请。将弄虚作假的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以及相关责任人员等列入黑名单。弄虚作假的直接责任人参与研究或组织研究的临床试验资料十年内不予受理。  制剂出口巨头华海药业中枪  记者12日分别致电上述企业。华海药业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出问题的环节,可能是临床试验机构的问题,不是企业的问题。“至于出口制剂是否存在临床数据造假问题,我们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作为我国知名制剂出口企业华海药业在此次事件中也中枪。食药总局称,华海药业坎地沙坦酯片原始记录缺失、分析测试系统无稽查轨迹、试验用药品未留样、部分图谱真实性高度存疑,甚至隐瞒弃用试验数据、修改调换试验数据。  今年8月,华海美国和普洛康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合作。目前,该公司有30多个ANDA申请文号,预计未来每年有5至10个ANDA 文号获批,海外制剂业务将长期受益。  华海药业三季报显示,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1亿元,同比增长34.09%;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65.73%。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646.28万股,占比2.08%;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77.33万股,占比1.65%。  华海药业指出,上述增长归结于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营收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53亿元,同比增长约30%,主要是沙坦类产品和神经类产品销售大幅增长。而国际制剂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9.68亿元,其中国际制剂业务同比增长43%,预计全年制剂业务有望增长40%左右。  八家企业宽限期内未主动撤回申请  记者了解到,食药总局清理临床数据造假行动是从7月22日开始,食药总局副局长吴浈明确表态“药物临床试验中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非常普遍,不可靠、不真实、弄虚作假的问题确实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药品审评审批的正常进行,严重干扰了上市药品有效安全的科学评价,严重破坏了审评审批的正常秩序。” 随后,食药总局出了一份企业核查清单,医药界哗然了。自查核查品种清单1622个受理号中,进口有171个受理号,新药948个受理号,已有国家标准503个受理号。受理号中有309个受理号分别属于国内103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包括华海药业、恒瑞医药(51.16, 0.00, 0.00%)等国内外制药龙头企业。其中,化药需要自查1283个受理号,占79.1%,中药大多是2005年至2006年的受理号,共237个,占14.6%。生物制品共102个受理号。  “我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董事长、总经理全部开会研究。”国内一家知名研发企业副总告诉记者。另一家上市药企老总说,公司有6个品种在名单上,现在已经撤回了3个药品申请。  为了给予药企业充分的自查时间,食药总局给出了一个多月的宽限期,允许企业自动撤回有问题的申请。8月28日,食药总局公布,此次自查结果中,申请人提交自查资料的注册申请为1094个,占 67%;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317个,占20%;申请减免临床试验等不需要提交的注册申请193个,占12%。但上述八家企业的11个品种并不在企业主动撤回之列。 土豆点评:这个发现数据涉及造假,是在审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啊?还是去现场进行注册核查的时候发现的啊?现场注册核查是不是开始严格查电子数据的真实性了?

  • 关于医生写作临床类SCI论文的几点拙见

    关于医生写作临床类SCI论文的几点拙见  作者的每一篇SCI论文是硕士毕业时写的,是一篇3分多点的基础文章,发表过程也是几经周折,期间还补了两次实验,花了大半年时间,奈何审稿人个个火眼金睛,不能出点真材实料的东西还真镇不住高分,并且对论文创新性的要求也很高。  临床类的SCI论文则又不同,作者主要是以临床工作中的一些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治体会着手写作。对于审稿人提出的意见也很好回答,不算某些基础研究的审稿人那么爱较真。而且我的文章定论经常是:not novel but of clinical imprtance or interests. 所以直接拒稿的很少,一般都给大修的机会。当然我发表的临床类SCI论文都在1到3分不等,可能相对好发。另外就是临床类的文章一般不会有补充实验之说,最多是审稿人要求重新对资料进行统计或者补充部分统计数据。还有就是国外期刊也很强调实用性,对不同的临床见解也很宽容,所以很好中。  国人众多病例资料自然庞大,病种更是繁多,日常工作中多拍照片,多登记病理号,将一些宝贵的资料留档,又备日后不时之需,有些完整的资料或者是CT标本的图片拍得好的,投稿时也能给编辑或审稿人留个好印象。  文献阅读对临床医生也很重要,虽然很多临床医生都很忙,比如某些三甲医院的住院医师,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去阅读文献。但是作者认为不管再忙每天都应该挤些时间出来看下一些临床基础的权威杂志上的经典文章,先看看摘要,感兴趣的就精读一下,其中会给你不少写作的灵感,这就和小学生写作文一样,一看是都是看别人的,看多了,就有了自己的思想。量不在多,精读才是真理。写临床类SCI论文的好处在于,临床类的SCI论文不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实验,多注意日常工作的点滴积累,充分利用手上的病人资源,同时对于同一组病人的数据,可以多角度的分析,并不需要什么实验,也能写出几篇好的SCI论文了。本文出自:莱博医学

临床数据相关的资料

临床数据相关的仪器

  • 珂睿Neptune 海王星临床质谱流水线系统,改变临床质谱未来格局随着LC/MS/MS技术在临床检测市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相关临床检测机构开始关注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日常检测中,在北美,临床质谱已经占到临床检测市场15%的收入份额。而在一些检测项目上,例如新生儿筛查、对25-OH维生素D、血药浓度监测、儿茶酚胺类、类固醇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类等,相对于传统化学发光或者酶免检测方法,LC/MS/MS技术确实体现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势:1. 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由于化学发光或酶免技术,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所以必定存在非特异性结合的现象,且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也存在结合效率的问题,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测定值不准确。而LC/MS/MS技术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它可以准确而直接地测定化合物本身的含量,所以检测特异性极强,测定准确率高,根据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之前的数据,在JCTLM所建立的参考测量程序中,有机小分子检验项目有57种参考方法,其中52种均是采用质谱法测定。2. 可同时检测多种化合物:质谱由于其采用的是直接测定化合物本身的质量数,且可以通过液相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所以天生就具有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化合物的能力,在很多应用中,质谱已经能够同时检测数百甚至上千种物质。而这一优势,在临床检测中极其明显,尤其是相对于化学发光、酶免等高度依赖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式。例如,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我们实际是需要对25-OH维生素D2、对25-OH维生素D3分别进行准确定量,才可以得出患者体内有活性的对25-OH维生素维生素D准确含量(因为对25-OH维生素D2的活性率和对25-OH维生素维生素D3存在显著差异,甚至条件允许,还需要区分开对25-OH维生素D3和完全没有活性的对25-OH维生素D3同分异构体),而化学发光或酶免方法很难做到,但这对于LC/MS/MS技术,则是一个非常容易实现的事情。LC/MS/MS技术有如此巨大的技术优势,使得该技术近年来在临床检测领域,非常受到大家的关注,也有很多临床检测巨头进入该领域。但如此风风火火的临床质谱浪潮下,用户真正的使用情况却差强人意,LC/MS/MS检测出报告周期往往长达数天,无法达到临床医生和病患的预期,导致大量医院用户的仪器处于不饱和状态,样本量未达到预期。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LC/MS/MS技术最初是为科研设计的产品,该产品精密,且操作有较高的要求,复杂基质样本在进入液质联用检测前,都需要做一定的前处理工作,来去除掉干扰质谱检测或影响质谱性能的基质或物质,否则仪器极易污染,且结果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在科研、制药、食品、环境或其他应用领域,LC/MS/MS的使用者都是具有很强化学背景,且专门使用该仪器的人员,所以它的应用相对比较稳定,且能够发挥出它相应的作用。而当LC/MS/MS被应用到临床检测时,就遇到了这个应用场景下的具体问题:医院检验科或相关科室老师基本都是临床相关专业出身,专长是临床检验,且临床检验的特点是工作高强度、多设备同时管理、出报告时效性极强,所以老师日常操作的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等这些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高度自动化和成熟,如何更快、更简单地为临床检测操作人员服务已经深入相关仪器生产企业的开发理念中。这些设备几乎仅需用户做非常简单的一步加液,甚至完全无需前处理,血清或血浆采血管直接放入机器,即可进行检测,单个样本也可以操作,大多数检测项目病人采血后30分钟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而这也已经成为中国医院临床检验科的基本诉求。而LC/MS/MS的使用习惯与现有医院检验设备完全不同,目前,液质联用技术在临床面对最多的是血清或血浆样本,在检测其中的目标物时,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我们以25-OH维生素D检测为例:该化合物的临床样本检测前处理标准流程基本都是采用液液萃取法,该流程如下:而这样的前处理流程,也就为LC/MS/MS在临床检测应用场景下,带来了它的特有问题: 1. 生物样本前处理流程极其复杂:整套操作流程,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有极高的要求,即便是专业化学或相关长期操作色谱、质谱的用户来说,也需要至少一个月的反复练习,而医院检验科老师并非专业出身,且需同时操作实验室多种仪器,基本无法适应这种与现有检验科设备完全不同的高标准仪器操作要求,医院也不可能为这样一套设备专门招聘一位专业操作人员。2. 样本必须批量处理:由于临床样本前处理过程复杂,极其熟练的质谱操作人员,单个样本也至少需要一小时,为了提高检测通量,目前医院LC/MS/MS检测,都是采用临床样本采集后,先冷藏保存,样本数收集到一定数量(一般至少90例),再批量进行前处理,然后质谱上机检测,如此方法,样本收集到足够数量后,仅需2-3小时,即可完成90例样本的前处理,即可在质谱上批量检测3. 出报告周期长,无法达到临床医生和病患的期望:这种批量前处理的方法带来的实际问题是:医院病人的采血实际场景往往是医生开单和病人的采血是陆续进行的,即便是大型的三甲医院,单检测项目样本收集到90例以上,也需要至少半天,更多的医院需要1-2天,这就直接导致了样本采样到出报告的时间最终变成了1-3天,甚至更长。而LC/MS/MS检测的项目,大多数是替代化学发光或者酶免方法,方法学优势明显,但在带来方法学优势的同时,医院客户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多方的烦恼:1. 检验科实验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适应这种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和仪器操作方法2. 临床医生:给病人开单检测后,无法当天及时地解读检测结果,做下一步诊疗方案3. 病患:在当下看病难的状态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多次往返医院,才能完成看病的流程一个好的检测方法要被医院所接受,方法学本身的优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需要适应医院真正的应用场景,让客户真正可以用得起来,这才是一种好的检测方法,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而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何在北美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临床质谱检测,到了中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专业人士认真思考!我们分析后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北美与中国的临床市场状况有极大关系。在北美,医院更加侧重于临床诊疗,很多临床检测项目高度依赖与梅奥、Quest等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ICL),故绝大多数临床检测样本都是外送至ICL进行检测,故医院临床医生和病患已经非常习惯于样本2-3日内再出检测结果,而ICL由于是全国范围内收样品,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源源不断的收到样本,甚至同一检测项目,可以在0.5-小时内收集到数百个来自各地的样本,所以ICL可以聘请大量专业的操作人员或者采用自动化工作站进行样本的批量前处理,所以LC/MS/MS技术的优点可以得以充分发挥,缺点则得到了很好得避免。这在中国国内的早期LC/MS/MS临床检测中也得到了印证。LC/MS/MS临床检测早期在中国发展时,主要也在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开展,所以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近几年,随着LC/MS/MS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更多医院开始购买该设备开展相关检测,而且医院自己开展这类型检测,也是中国必然的趋势,因为在中国,医院检验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医疗单元,而医疗资源紧张已经成为普遍的情况,且检验科自己开展质谱项目检测后,可以很好地增加医院营收,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缩短出报告周期,同时提高医生诊疗的周转率,所以LC/MS/MS临床检测未来的市场重心在医院,这一点共识也充分得到了市场、医院和相关从业者的其实,已经有很多公司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相关的探索和工作。比如,有很多临床质谱方案开发公司为用户提供了特殊定制的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方案只能替代检验科老师的部分手工操作步骤,不能改变样本整个前处理过程的步骤和耗时问题,因此,医院还是必须进行批量样本处理,90个样本还是需要2-3个小时前处理,甚至更长时间,出报告的周期仍然需要2-3天,因此,这种方案并未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 客户真正需要的临床质谱方案其实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 前处理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无需复杂操作,人相关的步骤所需时间越短越好,血清、血浆直接进样,更加理想2. 样本即来即做,采血后半小时出报告:样本无需批量前处理,单个样本即来即做,采血-前处理-质谱检测-出检测报告,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小时3. 成本低:并不因为方案追求操作简单快速,就提高检测成本成都珂睿作为一家专业研发液相色谱产品及配套行业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也很早就看到了临床液质联用检测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自己的思路,充分利用自己在液相分离端的优势,真正从客户实际应用场景出发,解决客户真正的痛点问题,开发出了海王星质谱流水线系统,真正实现了操作老师仅需两分钟的两步简单操作,样本即来即做,从采血-前处理-质谱上机-出检测报告,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小时。在海王星方案里,珂睿自主研发了一套特殊的在线固相萃取柱系统(SSEC色谱柱),可以在确保血清或血浆样品简仅加入稀释液并振荡后,即可直接进入海王星-液质联用系统进行检测(可参考相应操作视频),血清/血浆样本基质不会堵塞色谱柱筛板和填料,而样本中可能的干扰物(蛋白、脂类等)也在SSEC色谱柱上与目标物实现了很好的分离,从而获得与液液萃取相当的检测效果。下面是我们在某医院客户处,与用户一起开展的25-OH维生素D相关检测数据:1.仪器配置:海王星系统(珂睿),配套Jasper/4500MD串联质谱仪(生产厂家:Sciex公司)2.前处理方法:吸取200ul血清,加入含有10ul同位素内标的稀释液,振荡混匀30秒,上机检测3.质谱方法:采用APCI检测模式25-OH维生素D2离子通道:VD2-1: 395.3-269.2(定量离子对)VD2-2: 395.3-211.225-OH维生素D3离子通道:VD3-1: 383.2-365.3VD3-2: 383.2-257.2(定量离子对)4.部分测试结果:(1)方法定量灵敏度测试(2)加标准确度测试测试方法:向同一血清样品中分别加入低,中,高三个浓度的VD标液,每个浓度配置两瓶,分别使用VD2-1和VD3-2作为VD2和VD3的定量离子对,使用标准曲线定量血清加标样品,计算测量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偏差。 (3)重复性测试测试方法:使用血清混合后加标,每个样品制备平行样2瓶,每瓶跑三针,计算定量结果的CV值。(4)方法残留测试测试方式:运行完标曲最高浓度点后,跑一针空白,对比标曲最高点和空白的谱图及峰面积基于大量的实际样品测试,本方法完全能够达到临床对于25-OH维生素D的质谱检测要求,色谱柱寿命高达1000次以上,耗材成本相较于传统液液萃取法更有优势。海王星系列产品包括标准型(Neptune-1000)和高配型(Neptune -2000)两款产品,Neptune -1000系统可直接与已有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例如Sciex公司Jasper/4500MD或3200MD等进行联用,在现有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获得灵敏度的大幅提高及样品前处理方式的简化。我们相信,海王星这类真正能够解决用户真实应用场景需求的产品一定是未来的临床质谱检测市场的刚需!
    留言咨询
  • 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家进行临床质谱仪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2014年6月,毅新博创自主研发生产的 Clin-TOF I质谱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检测(批号:京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606号)。技术优势直接检测物质分子量,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各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样本的检测,不受荧光信号种类的限制,可随时添加新的检测位点检测结果直观,数据分析简便,便于临床解读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能区分相对分子质量只差1Da的分子速度快/通量高/成本低,质谱仪检测一个样品大概需要10S,一台仪器每天的通量为1500例以上对DNA样本的质量和总量要求相对较低技术原理应用范围
    留言咨询
  • 临床用激光平台全上zui通用的多通道、多适应症和云连接医疗激光器。ML7710 支持所有已知的光敏剂和用户友好的自校准功能。治疗流程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确保zui终的患者安全和舒适。一款云连接的临床激光平台,适用于各种医疗应用,从光动力疗法到荧光成像和光热疗法。该系统zui多可配备八 (8) 个激光输出,波长在UV至2000+nm 之间相同或不同波长,并针对每种应用进行配置。该系统的标准功能包括易于使用的触摸屏用户界面、多个可单独寻址的输出通道、瞄准光束和智能内部校准模块。它还配备了安全和可用性所需的所有功能,例如光纤传感器、脚踏/手开关和安全联锁装置。可选功能包括:光剂量监测、荧光测量和定制处理流程、个性化工业设计、年度校准和现场服务以及延长保修。设计和制造过程根据 ISO 13485 完成,设计符合 IEC 60601 和 FDA CDRH 21CFR1040.10 要求和法规。ML7710 平台的某些配置还具有 CE 标志和 PMA 认证。该系统经过认证,可与紫外至 2000+ nm 和 0–15 W 的所有配置配合使用,zui多 8 个通道。支持所有光敏物质/分子,包括 5-ALA/Gliolan/Levulan/Metvix、Verteporfin/Visudyne、Photofrin、Amphinex、Pc4、亚甲蓝、荧光素、ICG、Tookad、Foscan、Fotolon、Radachlorin、IRDye 700(均为各自所有者的商标)以及 UV 至 2000+ nm 波长范围内的许多其他物质/分子。临床用多波长激光平台 治疗监测用于监测的标准治疗光纤,以zui大限度地减少侵入性 - 支持多种光纤类型从组织先前照明收集的数据可确认肿瘤中的药物积累测量肿瘤不同部位的光强度可深入了解透光率监测光敏剂光漂白的状态,优化处理时间监测透光率的变化以检测可能的血液泄漏临床用多波长激光平台 连接和云分析连接性可实现远程治疗配置和所用参数的记录Modulight Cloud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治疗改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治疗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收集的数据上传到Modulight Cloud可以从云端实时查看数据并下载数据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临床用多波长激光平台 配套服务医疗器械安装人员(外科医生、医生、护士等)的现场培训定期预防性维护软件更新和硬件升级现场或远程技术支持支持应用程序测试治疗数据分析生命周期管理/回收支持临床试验启动案例: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ML7710是一种多通道医用激光器,具有实时治疗监测功能,可指导外科医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基于 5-氨基乙酰丙酸 (5-ALA) 的光动力疗法,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 ML7710 系统包括 8 个 1 W 波长的 635 W 激光输出。这八个激光输出中的每一个不仅可以用于5-ALA激活,还可以用于监测整个治疗过程中的PpIX荧光,以深入了解间质过程,例如治疗进展和可能的出血。ML7710 已连接互联网,治疗监测数据可从 Modulight 云实时查看。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 ML7710 配置支持用于完整肿瘤间质照明的圆柱形扩散器纤维和用于照亮切除腔的球囊照明器。用于内窥镜成像的 ML7710 配置适用于白光和荧光内窥镜。该系统配备了一个动态范围大的可调白光源(红色 635 nm、绿色 515 nm 和蓝色 445 nm 为 0-1000 mW),以及可根据使用的荧光团选择的激发光源。可能的激发波长选项包括荧光素为 488 nm,ICG 为 785 nm,5-ALA 为 405 nm,IRDye700 为 689 nm。光输出可以定制以支持行业标准的内窥镜光导,无需额外的外部光学元件。此外,用于内窥镜检查的ML7710还包括一种主动去斑点方法,可显着减少样品上的斑点量。用于膀胱癌治疗的ML7710是为支持新型光敏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肿瘤而量身定制的。激光通过两个输出通道实现 689 nm 的照明:一个用于局部状肿瘤的聚焦照明,输出功率为 2 W,另一个用于膀胱的整体照明,以覆盖具有更高输出功率的 CIS 肿瘤。激光包括瞄准光束,用于可视化患者膀胱中的激光点。通过使用与市场上商用柔性膀胱镜兼容的薄而柔韧的照明光纤,可以实现为膀胱腔量身定制的光传输方法。用于膀胱癌的 ML7710 通过云连接,可实现远程治疗配置和轻松记录所用参数。更多详情请联系昊量光电/欢迎直接联系昊量光电关于昊量光电: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光学元件等,涉及应用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激光制造等;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留言咨询

临床数据相关的耗材

  • 形创扫描仪用数据线、电源线、备用线
    形创原装进口数据线,质量可靠,数据阐述稳定,不会出现数据传输延迟。17806282711合作、共赢!美国热电:直读光谱仪ARL8860、XRF、XRD ICP、电镜、电子能谱仪德国徕卡: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镜制样设备英斯特朗:疲劳试验机、万能试验机; 摆锤冲击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东京精密:圆度仪、轮廓仪、粗糙度仪、三坐标美国法如:激光跟踪仪、关节臂及扫描 日本奥林巴斯手持光谱仪 德国帕马斯颗粒计数器租赁检测:便携式三坐标、激光跟踪仪、3D扫描仪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帮客户挖掘新的赢利空间!上海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澳信仪器有限公司青岛澳信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系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上海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川沙路1098号新美测(青岛)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试服务:静态力学测试主要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动态疲劳测试主要包括:拉拉疲劳、拉压疲劳、压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
  • 形创3D扫描仪数据线
    形创3D扫描仪数据线 ,品名 ACC-H3D-CUSB: USB 电缆 3.0,适用于 HandySCAN - 4 米 / USB cable 3.0 for HandySCAN- 4 meters 合作、共赢!美国热电:直读光谱仪ARL8860、XRF、XRD ICP、电镜、电子能谱仪德国徕卡: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镜制样设备英斯特朗:疲劳试验机、万能试验机; 摆锤冲击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东京精密:圆度仪、轮廓仪、粗糙度仪、三坐标美国法如:激光跟踪仪、关节臂及扫描 日本奥林巴斯手持光谱仪 德国帕马斯颗粒计数器租赁检测:便携式三坐标、激光跟踪仪、3D扫描仪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帮客户挖掘新的赢利空间!上海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澳信仪器有限公司青岛澳信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系地址: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上海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川沙路1098号新美测(青岛)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试服务:静态力学测试主要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动态疲劳测试主要包括:拉拉疲劳、拉压疲劳、压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
  • 色谱数据工作站
    站的主导潮流,也是国内色谱分析工作者首选国产工作站。同时,N2000色谱工作站也打入国际市场,英文版远销英国、马来西亚等欧亚市场。在国内,各色谱生产厂家及国外各色谱厂家都是N2000色谱工作站合作经销商,包括日本岛津、美国WATERS、AGILENT、PE及上分、山东鲁南等色谱品牌大公司。 N2000的优势在于: 高性能的产品,最优惠的价格,诚信优质的服务。 N2000的目标在于: 哪里有色谱,哪里就有N2000,造就国产品牌色谱软件。 N2000的势力在于: 最早开发的国产色谱软件,浙江大学强大的科研后盾支持。 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 通过了ISO90001认证; 色谱仪生产厂商配套销售; 提供免费升级,目前版本可以在win9X\win2000\winxp下使用,并有中、英文版;可在中国分析仪器网www.54pc.com的软件下载免费升级。 捆绑实验室管理软件; 硬件提供一年质保。 硬件: 采集卡线性: 色谱信号采集卡是色谱仪与计算机联接的桥梁.采集卡本身是包含一个单片机处理系统.采集卡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之分.内置式卡插在计算机ISA插槽上,以便利用槽内的+5V电压.外置式单独放在一个屏蔽壳盒内,并有独立的外接电源. 原装进口16/24(可选)位高精度的A/D(模数)转换芯片(内含PGA程控放大、高斯低通滤波 、零点、满刻度、背景、失调等多种自动校正功能), 分辨率:全量程± 1uv(保障全量程呈线性)。 N2000数据采集卡有以下性能: 1)、温度漂移自动校零的功能: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增加,运行速度的大大提高,使得计算机机箱温度也越来越高.有了温度漂移自动校零功能,保证了采集卡不受外界和采集卡本身温度变化的影响,保证了色谱分析的重现性. 2)、数据误差自动校准功能:利用先进的动态储存器不断的记录和积累误差数据,在数据采集时自动进行校准,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的影响. N2000数据采集卡的特点: 1.24位高精度的A/D(模数)转换芯片(内含PGA程控放大、高斯低通滤波 、零点、满刻度、背景、失调等多种自动校正功能), 分辨率:全量程± 1uv(保障全量程呈线性)。 2.宽量程:输出-500mv-1.7v 3.输入阻抗大于10兆欧. 4.动态范围107,线性度± 0.1%。 5.采样频率为10次/秒,40次/秒(新采集卡). 6.RS232通讯方式,按键遥控,也可用键盘快捷键或鼠标菜单. 7.双通道:双通道同显可以同时对两台检测器输入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等. 新采集卡无需外接电源。 软件: 积分算法领先 卓越的软件性能(符合GLP/GMP/ISO) 1. 自动识别溶剂峰,拖尾峰,锯齿峰,前后肩峰. 2. 分析过程中自动调整参数(峰宽,斜率)&mdash -保证积分准确无误. 3. 基线自动跟踪,自动划分色谱峰类型. 4. 峰起落点全谱图智能识别&mdash 保证结果稳定可靠. 5.分析结果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强大的手动积分功能:加减峰,峰基线调整,切割方式调整. 7. 历史数据的再分析功能,实现无纸记录,归档. 软件特色功能: ■ 可处理的峰个数大于1000个(与计算机资源有关) ■ 谱图数据结果的实时分析过程 ■ 谱图数据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其他文本格式如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等 ■ 数据结果可与Microsoft Excel、Word等软件共享;数据谱图可与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像软件共享及完全兼容 ■ 峰标记的多样选择 ■ 方便形象的时间程序设置 ■ 7725i连动信号自动触发软件,以及自动进样器信号接收功能,实现进样互动功能 N2010色谱数据工作站 N2010色谱数据处理软件是经过两年不断的 市场调查、开发、完善,并针对Microsoft(微软) 新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独立设计开发的,目 前国内最新的色谱数据处理软件。与indows95/98 上的色谱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不同的,她是真正的 32位色谱数据处理应用软件系统,突出了稳定的 性能、准确的计算、方便的操作、个性化的应用 等诸多特点。适用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 管电泳、薄层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各种色谱 的数据处理和控制。 N2010色谱数据处理软件的硬件采用先进的电子 设计技术,高性能的元器件,制造出高精度、低噪 声、高采样频率,低温度漂移,能满足各种分析要 求的色谱数据采集器,保证得到的色谱切片数据与 真实谱图非常接近。图谱的分辨率非常高。这就为 后继的数据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她采用单通道、双 通道及四通道的工作方式。其主要性能特点为: 硬件: &#8226 24位高精度的A/D(模数)转换芯片(内含PGA程控 放大、高斯低通滤波 、零点、满刻度、背景、失调 等多种自动校正功能), 分辨率:全量程± 1uv(保障 全量程呈线性)。 &#8226 双/四(可选)通道,外置式;输入阻抗大于10兆欧 &#8226 16位的智能单片机控制,使采样板的体积大大缩小; RS-232国际标准通讯工作方式;远距离遥控启动功能; 采用光电隔离接口技术,避免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之间 的相互共模影响;采样频率10次/秒、20次/秒可供选择, 最高频率可达40次/秒。 &#8226 RS232通讯方式,按键遥控,也可用键盘快捷键或鼠标菜单。 &#8226 动态范围106,线性度± 0.1% 积分灵敏度:1uv&#8226 s &#8226 采样电平输入范围 : -10.0MV-+1.2V N2010色谱数据处理软件是用微软最强大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实现的。她集中体现了简洁的界面、方便的操作、稳定的系统、准确的计算结果等诸多特点;并且具有国内色谱数据处理软件的所有功能。其主要性能特点为: 软件: &#8226 国际标准的Windows界面风格;多线程、多任务并行处理技术,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图谱窗口、谱图文件管理窗口、数据结果窗口集中同时显示。 &#8226 傻瓜式多窗口集成操作,避免界面的来回切换,使工作更加方便;具有资源管理器一样的谱图文件管理模式,标样文件、样品文件、方法文件有机地组合而成一个样品树形管理,操作思路更清晰,大大缩短学习的过程。 &#8226 面积、峰高与归一、校正归一、外标、内标、分组、指数等多种定性、定量方法可供选择。 多种手动基线处理方式。人工经验校正与计算机自动校正相辅相承。 &#8226 1、积分算法一流:可以自动判别各种类型的色谱峰,不漏峰,不错判。本色谱工作站可以对90%的谱图自动准确积分。 2、重现性好:在数据处理软件方面,建立在N2000色谱工作站十年开发和改进基础上成熟的积分算法保证积分结果重现性极好,采用不同的峰辨别参数,对同一样品的多次进样分析,保留时间偏差仅为0.001分钟。可以在滤去噪音的同时不会将那些微小色谱峰也除去。 3、精度高:本工作站的数据采集器采用全量程不分段方式,全量程的精度为± 1uV,并且支持40,20,10,5等多个采样频率。 4、具有数据回卷功能:当您的电脑发生意外死机时,在数据采集器内可以缓冲保存十分钟的谱图数据,重新启动后可以由软件自动恢复回数据,最大限度地保护您的劳动成果。 5、使用方便,功能强大:我们采用了数据库作为支持,功能非常强大,处理、统计、分析都是极其方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重复性分析,并将多个平行结果打在同一张纸上,可以对一段时期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可以由用户自己编写扩充应用程序。用户界面就是根据色谱分析的实际工作流程。 6、兼容性广:采用外接式数据处理器,集成化程度很高,尺寸小巧,并采用了最先进的24位CPU芯片,并采用串口进行通讯,彻底解决某些工作站因电脑无ISA卡而无法安装程序的缺陷。可以处理任何色谱仪的信号。 7、串行口自动检测设置,减少安装设置参数;负峰自动处理,新建样品及校正向导,使用操作极其方便; 加、减、调整峰起及终点、增删分割线、强制拖尾峰、设定负峰区等多种谱图处理方式,极大满足个性化处理图谱的要求。多样的分析报告表定制功能;并可无障碍与Windows环境下的任何文本编辑软件(如 Office 2000)进行完美的链接,并可将所得谱图或数据直接导入文本编辑器中,大大提高了谱图和数据的管理、编辑功能

临床数据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