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

仪器信息网经济转型专题为您整合经济转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经济转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经济转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经济转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经济转型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经济转型相关的资讯

  • 军民融合潜力巨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p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指出,我国军用和民用领域在科研创新、市场整合、要素交换、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融合潜力非常可观,按照《意见》部署有序推动融合措施,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巨大的推动力。 /p p   《意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例如美国,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往往与其军工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军民融合对于高端产业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意见》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带来长期利好。” /p p   军工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光电成像,探测器,光模块、电子信息、微波器件、卫星导航、计算机软硬件、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军民融合,军工产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规模优秀、产业特征明显、注重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等特点。并且,民营企业众多。 /p p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示精神,促进军民融合加快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由业内数十位知名院士、重量级专家领衔,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上海政府部门指导的“2016中国(上海)军民融合发展暨国防光电子信息化装备展览会”将于 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推动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鼓励民口单位利用民用科技成果,推进民用先进技术向军用领域转化应用,积极为军工、军方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 获取最新军方采购需求信息,与军方用户面对面交流和对接,并让军方直接了解企业的高新技术与产品。 /p p   咨询参展(会)事宜,请致电组委会秘书处010‐83739883 /p p br/ /p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31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全面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协同转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坚持创新转型。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坚持安全转型。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妥善防范化解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二、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各类空间布局。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推进主体功能综合布局,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完善差异化政策。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系统谋划海洋开发利用,推进陆海协同可持续发展。(二)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和协同转型,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三、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三)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持续更新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五)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建设运行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推动各类用户“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既有设施节能降碳改造,逐步淘汰“老旧小散”设施。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上下游企业提高减碳能力。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和气象灾害高效监测、主动预警、科学分析、智能决策系统。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六)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坚持先立后破,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接下来5年逐步减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合理规划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所必需的调节性、支撑性煤电。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七)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八)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清洁能源基地、调节性资源和输电通道在规模能力、空间布局、建设节奏等方面的衔接协同,鼓励在气源可落实、气价可承受地区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综合调节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五、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九)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大力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货运专用铁路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进主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提高绿色集疏运比例,持续提高大宗货物的铁路、水路运输比重。优化民航航路航线,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十)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配送方式绿色智能转型。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人行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十一)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采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十二)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在城乡的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保护和修复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合理规划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十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节水降碳改造,推广先进高效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发展清洁低碳供暖。(十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优化种养结构,推广优良作物畜禽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十五)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高水平、高质量抓好节能工作,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探索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推广节能降碳“诊断+改造”模式,强化节能监察。(十六)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水、粮食、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优化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提升海域空间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加强低品位资源利用。(十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八、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十八)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将绿色理念和节约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引导公众节约用水用电、反对铺张浪费、推广“光盘行动”、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十九)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推行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标准规范,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完善能效、水效标识制度,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监管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认证机构。(二十)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拓展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将碳足迹要求纳入政府采购。引导企业执行绿色采购指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节水器具、节能灶具、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售后服务保障。鼓励用户扩大绿色能源消费。九、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二十一)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前沿科技项目,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激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夯实绿色转型智力基础。(二十二)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将绿色转型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的重要支持方向,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新型电力系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资助力度,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二十三)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发挥创新对绿色转型的关键引领作用。开展多层次试点,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探索有利于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十、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二十四)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二十五)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二十六)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创新和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转型相关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二十七)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鼓励灵活性电源参与系统调节的价格机制,实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健全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政策,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完善居民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及特种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支持地方完善收费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激励机制。(二十八)健全绿色转型市场化机制。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完善交易制度规范及登记、出让、转让、抵押等配套制度,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制度,适时有序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加强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二十九)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推进基础通用标准及碳减排、碳清除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制定企业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和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十一、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三十)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三十一)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拓展多双边对话合作渠道,加强绿色发展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大力宣传中国绿色转型成效,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有关国家务实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加强绿色技术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外方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加强绿色标准与合格评定国际合作,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等规则方面衔接互认。十二、组织实施(三十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本地区本部门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抓好本意见贯彻落实。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积极推进本领域绿色转型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科学开展考核,加强评价考核结果应用。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三十三)加强法治保障。各有关单位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引导民事主体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机制。
  • 海诚高科技董事长赵君才荣获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
    由新华社9家直属媒体联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企业和城市"评选活动获奖名单,1月15日公示完毕,16日正式公布。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才被评为首届“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人物”。共同获奖的有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真才基,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 赵君才董事长此次评选上榜的理由是:他是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军人物,多项技术革新填补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空白,成为世界第二家拥有食品安全检测仪技术企业,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去年我们海诚高科从传统产业转向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并决心把这项产业做好,也是为了让13亿中国人吃得更安全、健康……”赵董事长在会上发表感言。 烟台海诚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君才 经济参考报整版报道

经济转型相关的方案

经济转型相关的论坛

  • 【转帖】经济转型、两化融合力助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2011年,仪器仪表行业正式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经过过去五年的发展,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而“十二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经济转型有利于仪器仪表业发展    1)工业化中后期机电制造业地位的相对上升    2)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向与仪控紧密结合的中高端发展    3)重视和突出高端设备制造使仪控技术发展再上议事日程    4)“节能减排”、绿色经济、自主创新、新型产业有力推动仪控装备的需求上升和技术发展    二、“两化融合”是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的重要方针和必经之路,“两化融合”将长期提升对测控装备的需求    1)“两化融合”是时代特色的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信息化    2)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基础和重要是生产过程信息化,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PCS、MES、ERP、PIS、(单机及生产线)MES和ERP;PCS的提升和PIS产业的建立,PIS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离散工业用测试设备,专用仪器测试设备。    三、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    1)制造业全球化由于受管理复杂度综合成本、市场变化及地域情况的影响,正由集中向分散,再向适度集中演变,而仪控长野的全球化又趋活跃,其中:    A、地域变化:东南亚、墨西哥、中国、中东欧    B、产品变化:由低档向有规模需求的中高档发展    C、模式变化:由组装为主的合资、独资向委托生产的外方为主,再向中方为主经营管理的模式发生变化。

  • 【分享】强烈推荐《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

    强烈推荐《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看了后,你肯定会有收获的。(用BT搜索后下载,大概一个G的大小吧)凤凰大视野: 制高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 百年经济风云, 首先必须肯定的两个人及其对于政府与市场方面的研究及其理论. 凯恩斯(J. M. Keynes) 《和平的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quences of Peace,1919) 《货币改革论》(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 《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193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 《自由宪章》 《法,立法与自由》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 百年之间几个重要的点:1 1917~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3 1941~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4 70年代的经济滞胀5 亚洲金融危机 确实经典呀! 看了之后才知道世界之大, 如此多的重要变故及政府政策, 居然都跟经济有关. 而从小受教育的马克思主义, 还有现在作为共产党员作追求的最高理想, 也真的只能作为心中的乌托邦而已. 再者, 邓小平这家伙确实厉害, 别的国家都一个个经历那种痛苦的经济滞胀转型期, 尤其是苏联, 几任总统都在尽力, 却几乎找不出一种好的转型方案, 痛苦地吞下其苦果, 到现在都还在恢复中. 邓小平同志却早就看到了这种苗头, 从而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平稳地渡过了别国痛苦渡过的时期. 时代变迁, 经济全球化,区域化, 多极化, 都将会大行其道. 朱熔基又早看到了之后世界区域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老早就步署了东盟, 之后这条路也会更好地走下去. 再之后, 非洲经济共同体, 西亚阿拉伯经济共同体(现在的OPEC有点像这雏形), 都将逐步完成... ...最终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 照着哈耶克的理论, 到了最终那种市场自由经济最大化时, 政府乃至国家作为一种管理机器完成它的使命, 那也就达到了老马(马克思)心中的那种共和了. 国家,社会及至这种理论都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达到了共同. 想起来也算是美妙的前景呢... ...

  • 入世十年纺织业发展加速 转型在即两极分化渐显端倪

    生意社12月16日讯 回顾纺织业自2001年入世以来的十年,纺织业在迎来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同时要面对来自世界经济带来的危机与国家带来的贸易壁垒等困难。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在回忆出访意大利先进的纺织厂后感叹,我国纺企与国外先进纺企当年差距太大,设备的、人员的、技术的、工艺的、设计水平、创意能力等等都有。  邱亚夫总结了两个主要差距:第一是,工装设备的这种先进性方面;第二个就是我们没有国际化的这样一个能力。  现如今,在入世的十年之后,我国纺企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同时高呼要技术转型,提高产品质量。但也有部分纺企疲于应付成本的增加、出口的减少、人民币增值等等负面因素,这使得企业无力转型。  对此,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汪前进指出,中国的纺织业不再具备成本低和大量出口的优势,要发展就得靠转型。

经济转型相关的资料

经济转型相关的仪器

  • 旋转型等离子清洗机VP-T3解决了微小颗粒特别是粉末样品PLASMA处理不完全,不均匀的痛点,真空腔体在等离子处理过程中滚动旋转,从而带动粉末样品在真空环境下翻滚,从而确保的样品得到完全、均匀的等离子处理。VP-T3频率是13.56MHz,腔体容积3L,腔体材质石英玻璃,转速可调,可关闭(不旋转相当于普通真空等离子清洗机),一机两用,性价比很高。
    留言咨询
  • TE 92 多功能旋转型摩擦试验机设备介绍TE 92 多功能旋转型摩擦试验机为落地式实验机,拥有共线旋转及加载轴。为诸多类型的摩擦学测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测试平台,而且测试完全符合相关国际标准。TE 92 多功能旋转型摩擦试验机拥有带力传感器反馈的伺服控制低惯量气动加载系统,拥有带编码反馈的矢量控制速度马达, 拥有电磁离合器快速启动系统,同时还拥有带SUPERSLIM系列接口界面的控制与数据采集软件。 TE92多功能销盘旋转摩擦磨损试验机可以模拟不同的摩擦形式,可在各种温度,速度及压力下进行试验。其实验结果与真实工况结果有很好的关联性。符合的标准TE 92 多功能旋转型摩擦试验机是一款通用测试仪器,可用于新材料和润滑剂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这款试验机拥有共线旋转及加载轴,为诸多类型的摩擦学测试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测试平台,而且相当一部分测试可符合相关国际标准。ASTM D2266 润滑脂的抗磨特性ASTM D4172 润滑流体的抗磨特性ASTM D2596 润滑脂的极压性能ASTM D2783 润滑流体的极压特性IP 239 极压性能: 润滑剂的摩擦与磨损DIN 51350/1-5 润滑剂测试: 利用壳牌(Shell)四球试验机测试ISO/CD 11008 石油产品与润滑剂-润滑脂极压性能的确定&mdash &mdash 四球法IP 300 流体的滚动接触测试DIN 51350/6 含聚合物的润滑油品剪切稳定性测试CEC L-45-T-93 传动油品的粘性剪切稳定性 (锥形滚柱轴承装备)ASTM G99 销盘磨损测试DIN 50324 摩擦磨损的测量:固体滑动摩擦试验(球盘系统)ISO/DIS 7148-2 轴承材料的摩擦学行为测试ASTM D3702 自润滑材料滑动接触磨损率标准测试方法(止推垫圈的试验机)技术参数 转动速度30 - 3,000 rpm扭矩14 Nm (30 到 1500 rpm) 7 Nm ( 3,000 rpm)电机2.2 kW 交流 (1500 rpm)可过载50%长达30秒加热快功率550 WT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振动传感器 压电陶瓷型,可调阈灵敏度和截止时间界面SUPERSLIM串行接口模块软件基于Windows的程序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 COMPEND 2000
    留言咨询
  • 旋转型八位搅拌器 400-860-5168转3889
    商品名称: 旋转型八位搅拌器商品报价:16800商品型号:YM-8XZ商品简述:旋转型八位搅拌器商品品牌:豫明品牌光化学反应仪专用反应器旋转搅拌型反应器,是我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反应器,该产品在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室推广试用效果良好,深受用户好评。1、采用8套磁力搅拌装置,搭配8套全石英材料试管,试管可搅拌旋转提高光照均匀为客户提供8种不同式样实验容器,适合多式样品的实验和采集。2、本机主要部件选材优良,电机选用直流大功率电机,搅拌力矩大﹑噪音小。磁钢选用目前磁力最强的“钕铁蹦”水磁做转子,确保足够的犀利和扭矩。规格型号搅拌容量搅拌速度旋转速度光化学旋转型专用反应器大200ml无级调速0~16000-10/分钟搅拌方式工作电压工作电压强磁力220V/50HZ220V/50HZ
    留言咨询

经济转型相关的耗材

经济转型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