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华生物

仪器信息网杰华生物专题为您整合杰华生物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杰华生物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杰华生物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杰华生物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杰华生物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杰华生物相关的资讯

  • 我司技术总裁盛华因康参加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
    2011年6月17日 -19日期间,我司亮相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本届大会由国家发改委主办、深圳市发改委承办,以&ldquo 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rdquo 为主题,近300家在生物产业领域具有创新性技术和产品的企业、院所和联盟等组织参加此次盛会,规模为历届之最。我公司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之一,在本次展展会上示了近年来的最新研发产品和合作项目。 17日上午10时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视察展馆时亲临我司展台,参观了我公司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检测设备和配套试剂,并与董事长盛江及技术总裁盛司潼亲切交谈,了解公司最新研发进展及创新团队引进后的情况,对我司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他勉励大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政府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大家要充满信心,迎难而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展会期间,我司还在展馆的综合形象展区举办了华因康企业专场互动会,董事长盛江、首席科学家兼技术总裁盛司潼就低成本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及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展开互动交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公司参加此次盛会不仅给公众提供了对基因测序等高精尖技术和设备的近距离了解,同时还更促成了一系列对接、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产业与管理部门对话、产业行业的内部交流、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对接。 华因康,将成为深圳重点生物产业崛起的一颗璀璨之星!
  • 华粤行成功参展第四届国际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技术大会
    4月16-19日,第四届国际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技术大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校区)隆重举行并顺利闭幕,本届大会以&ldquo 基因组稳定性和癌症发展&rdquo 为主题,邀请了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48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专题报告。与会专家交流并讨论了DNA损伤信号和DNA损伤修复,端粒生物学,衰老和环境基因毒理学的机制,尤其是癌症生物学和癌症干预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华粤行仪器有限公司(我司)倾情赞助本次大会。 借此机会,我司为与会的各位专家及师生们介绍了系列细胞/动物研究的新技术新产品,包括日本NEPA GENE NEPA21新一代高效基因转染系统、美国Biospherix低氧培养系统、DBT Juli荧光显微镜等,获得广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及极大的关注。 我司NPEA21基因转染系统及biospherix低氧培养装置宣传易拉宝 参会老师正在仔细阅读了解我司的产品资料 我司销售人员为参会学生讲解高效基因转染系统NEPA21
  • 发改委详解《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战略部署。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2020年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更明确的使命和更高的要求,即:“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生物产业是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个专项规划公布后,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培育发展生物产业作出了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好《规划》,对于培育发展生物产业,促进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委领导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   答:从国际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分子设计和基因操作为核心的技术突破推动了生物产业深刻变革,生物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全球生物产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技术和创新资源的流动推动全球产业格局加速演变,发达国家加快布局,新兴经济体逐步扩大参与分工合作的程度,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未来几年是我国生物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   从国内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十分活跃,创新企业大量涌现,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未来几年,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一是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增长。二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优质环境将提出更高要求。三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生物产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综合国内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生物产业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生物产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加速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行业管理机制突出问题,加速形成完善的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新业态的壮大 必须加快解决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解决产业发展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的问题,形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国际竞争力。   《规划》编制主要经历了确定框架、集中编制、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三个阶段。   1、确定框架阶段。2011年初,经有关部门推荐,成立了由相关领域、相关方面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文件起草组。在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管理企业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全面总结《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文件起草组汇总相关资料和数据,深入总结、分析国际上主要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优势和问题、“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间生物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等,经多次与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讨论,形成了《规划》(框架)。   2、集中编制阶段。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文件起草组按照《规划》(框架)确定的思路,集中进行《规划》编制研究。在此过程,起草组听取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方面专业人士的相关意见,并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规划》初稿。在此基础上,起草组将《规划》初稿进一步征求了部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3、正式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规划》(征求意见稿)送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和各地方发展改革委征求意见。共有49个单位和9位专家反馈了约100条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文件起草组进行了修改完善。之后,召开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对《规划》进行了论证。根据论证意见,文件起草组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送审稿)。   问:《规划》定位和编制《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答:《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关内容的深化和细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引导我国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的总体部署,是指导地方和行业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突出了生物产业阶段性发展特征,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标志性重大任务等,提出了重点领域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及强化组织实施的具体措施。   按照上述定位,《规划》编制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充分贯彻体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加强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的衔接,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二是重点突出近期的目标和任务,并适当展望“十三五”,体现阶段性和针对性。三是明确相关领域的行动计划、国家引导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体现操作性和引导性。   问:《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生物产业相关内容保持基本一致。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企业主体作用,着力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规划》提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高品质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提升我国生物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设立的原则。高品质发展就是要发展高性能、高效益的生物技术和产品。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具备了发展高品质产品的条件,这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地位的原则。这是针对加速我国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需要而设立的原则。生物产业发展驱动力既来自市场也来自创新,在发展中能否取得优势,取决于创新效率。未来发展,要把市场需求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只有通过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发挥企业在资源整合、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才能提高创新效率、促进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部分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从而制约产业向高品质发展的问题而设置的原则。未来发展,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结构完整、各环节协同、具有主导发展能力的产业体系,必须着力发展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内生发展能力。   四是坚持国际化发展的原则。这是针对生物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大规模高效生产客观需要开展全球创新合作和市场开拓的情况而设置的原则。未来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弥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不足等问题,提高国际化程度,才能加速生物产业发展。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发展目标?   答:《规划》提出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以建生态、打基础、立体系、育优势和促应用5个方面为主要任务,围绕2020年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分别从结构布局、创新能力、规模质量、发展环境、社会效益五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   一是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未来几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加快发展中高端产品的关键阶段。目标是重点领域实现全面发展,新业态健康成长,重点区域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二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物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创新的产业。目标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要求之一。目标是2013—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   四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策环境的依赖度上升。目标是形成较完善的生物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市场监管等管理体系,建立鼓励创新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行业公共服务、生物安全保障和产业统计等服务体系。   五是社会效益加快显现。生物产业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重要问题的战略产业,社会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标是对改善人口健康、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   把这些目标进一步聚集,就是要实现产品技术性能领先、质量过硬、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性能好、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端产品的高品质发展,以大幅提升生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问:《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出于什么考虑?   答:考虑到近几年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服务是发展热点,新业态不断出现,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规划》在“十一五”国家提出的五个重点领域基础上,从生物医药中单列出生物医学工程,新增了生物服务,即明确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七个重点领域。   《规划》针对生物产业每个领域发展的具体状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重点任务。   1、生物医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保障我国人民健康的需要。生物医药目前是生物产业的主体部分,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规划》提出,以开发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和现代制药新工艺技术为重点,强化先进技术规范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动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2、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是生物技术、材料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也是满足我国人民预防、诊断、治疗、手术、急救、康复等医学和个人保健的市场需求产业,已成为国际投资热点。《规划》提出,一是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产学研医深度结合,克服核心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瓶颈,建立高效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二是推动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加快新型高生物相容性医用材料研制和产业化,加速发展高附加值植介入材料及制品。三是加快发展以生物分子诊断技术及其芯片为基础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推动我国诊断试剂产业的发展。   3、生物农业。发展生物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增收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生物育种、农用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资源等重点任务。一是提升生物育种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主要农林动植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加速推进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集成应用,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群。二是强化生物兽药与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农用生物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农用生物制品的标准化高品质发展。三是加快开发海洋特有的生物资源,大幅提升海水养殖新品种开发能力,加快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提高海洋水产综合加工技术及其加工废弃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   4、生物制造。发展生物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变生产方式,面向绿色、低碳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部分产品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竞争力。《规划》提出,一是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与新型发酵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经济竞争力。二是围绕传统工业过程的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催化剂、工业酶制剂的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进绿色生物工艺的应用示范,初步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   5、生物能源。发展生物能源是我国开拓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需求。《规划》提出,一是充分利用宜能荒地建设生物液体燃料非粮原料的多元化供应体系,突破预处理技术、低成本水解糖化关键技术瓶颈,加速生物质燃气合成燃油催化剂等研发和产业化。二是大力推广生物燃气和成型燃料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加大对大型成套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应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生物质发电技术和成套设备,建设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生物质发电示范工程,形成生物质发电原料收集体系、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以及相应管理体系。   6、生物环保。针对生物环保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情况,《规划》提出,以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机废弃物治理和受损生态系统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广高效生物监测、治理、修复及废物利用等成套技术工艺及装备,推动产业规模扩大。   7、生物服务。生物服务是生物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速生物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于生物产业的合同研发和委托制造,提升高端实验仪器、生物试剂和实验动物等公共技术专业化服务能力,努力培育生物产业延伸服务,加强生物产业专业中介服务,促进生物服务新业态发展壮大。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行动计划?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实施行动计划是培育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举措。《规划》根据七个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11个行动计划。确定行动计划的原则,一是针对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或重大问题,体现对相关重点领域的基础性和重大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确保“十二五”期间可以顺利完成 三是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创新发展工程衔接,有利于重大创新发展工程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1、在生物医药领域,围绕支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通用名药品高品质发展和中药标准化3个行动计划,形成先进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批高品质、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大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做强做大。   2、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围绕高端化发展的目标,重点实施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协同开发、设计、集成制造等在内的产业链发展联盟,培育若干具有创新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建立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实现高性能医学装备的规模化发展。   3、在生物农业领域,围绕提升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产品竞争力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发展、农用生物制品发展2个行动计划,形成国家生物育种和农用生物制品产业支撑体系,创制一批重大新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保障我国种业安全,促进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   4、在生物制造领域,围绕绿色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实施生物基产品发展和生物工艺应用示范2个行动计划,实现一批重要生物基产品的非粮原料生产,形成年产百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千万吨级生物基产品的生产能力,推动一批新型工业酶制剂上市,形成规模化应用的示范性生物工艺技术,促进绿色工艺推广应用。   5、在生物能源领域,围绕克服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瓶颈的需要,重点实施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行动计划,实施纤维素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商业化示范工程,与同类化石能源产品相比具有价格竞争力 实现生物液体燃料与化石燃料一体化调配、供应与流通。   6、在生物环保领域,围绕改善生态和发展产业的需要,重点实施环保用生物制剂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一批环保用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7、在生物服务领域,考虑到生物信息是健康服务、新药研发、生物育种、生物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基础,重点实施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建设国家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技术网络体系,形成面向生物产业的信息服务能力。   问:《规划》提出的政策保障措施有哪些?如何把《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答:国家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为了体现《规划》完整性,增强操作性,《规划》针对未来各重点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六条保障措施。一是完善准入政策,促进创新创业 二是实施需求激励,强化市场拉动 三是完善创新激励,促进持续发展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团队建设 五是加强资源管理,保护生物安全 六是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规划落实。   为强化落实,《规划》要求,要建立健全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调动社会和企业资源,形成合力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明确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生物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重大任务的部门分工方案,加强规划与国家相关科技专项等的衔接,强化规划对年度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强调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开展后评估,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解决办法,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明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发展各项行动计划,加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中央与地方信息沟通平台,形成高效协同机制。要求各地区要根据当地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科学确定生物产业发展定位,出台政策措施,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分工和区域协作配套。   《规划》发布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指明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我国生物产业一定能够快速发展,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造福于人民。

杰华生物相关的方案

杰华生物相关的论坛

  • 润滑油生物降解测试检测

    润滑油生物降解测试标准  1、 ASTM D 5864  美国ASTM 委员会通过了OECD 301-B 在ASTM D-5864-00标准试验方法内修改Sturm流程测定好氧水生生物降解的润滑油 (最初于 1995 年出版)。  这种测试方法包括有氧水生生物降解程度的全面制定润滑剂或其部件上暴露于细菌的接种量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这种测试方法为了专门解决与水不溶性材料测试有关的困难和复杂的混合物如被发现在许多润滑剂。这种测试方法被设计为适用于所有的润滑剂不挥发性和不是抑制在试验浓度下对生物菌剂中存在。  一种已知的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应与测试物质同时测试。水溶解试验物质,建议的参考物质为苯甲酸钠或苯胺。水不溶性试验物质,建议的参考物质是低芥酸菜籽油,如芥花油。  测试应继续至少 28 天,或者直到 CO2 演化已达到高原。  生物可降解性的水平在环境持久性分类下面列出。最终降解 Pw1 是生物可降解性的最快和最高水平。在生物降解测试中使用的细菌微生物是一些最简单的形式的生活,和所有生物一样,受影响的化学毒素存在。在这个测试中测试样品的低毒性作用的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降解样品的能力可见一斑。已接受CO2理论% 测试方法以测定有氧水生生物降解润滑剂的其他组织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OECD、 美国环保署EPA 和欧盟EUC。  ASTM D-6046-02 液压油对环境影响的标准分级的术语(从 ASTM D 5864 引用)  可最终生物降解— 实现当一种材料完全利用微生物造成的退化生产的二氧化碳 (和可能在厌氧生物降解甲烷),水,无机化合物,和新微生物细胞成分 (生物量或分泌物或两者)。  终极生物降解试验— 一个估计的一种物质中的碳转换为 CO2 的程度的测试或甲烷,或者通过直接间接地测量生产的 CO2 或甲烷,或为好氧生物降解性,测量 O2 的消耗。  环境持久性分类-好氧新鲜水(也使用的美国军队)  Pw1 大于或等于 60%在 28 天 = 可最终 (ASTM)/ 容易 (OECD)生物降解  Pw2 大于或等于 60%在 84 天 (12 周)  Pw3 大于或等于 40%在 84 天 (12 周)  Pw4 小于 40 % 在 84 天 (12 周)  2、 OECD-301B 改进Sturm方法  修改后的测试足够测试可溶性和不溶性有机、 非易失性的材料。此测试措施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化而来,因此措施只有"完整的"氧化 ;有机杂质会使二氧化碳生产数据的解释变得复杂。  测试材料引入含矿物基底和细菌的接种量瓶。超声振动后,将烧瓶曝气与无二氧化碳的空气。无测试材料的控制是在并行运行。  任何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在烧瓶含有氢氧化钡溶液。定期,用盐酸滴定法确定使用的氢氧化钡溶液的量。生物降解对理论产生的二氧化碳,测试材料有可能产生的进化在测试期间,(校正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表示。  通常情况下,测试时间为 28 天。测试但是可能在28 天前结束 ,例如生物降解曲线已达到至少三个确定的高度。测试也可能要延长超过 28 天,当曲线表明生物降解已开始但高度尚未到达天 28,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化学物质不将被归类为易生物降解。  容易生物降解性的传递水平是 DOC 的 70%去除和植菌ThOD或 ThCO2 产生量的 60%。他们的低植菌的方法,因为作为一些从测试化学碳纳入新的细胞,产生 CO2 的百分比较低比正在使用的碳的百分比。这些传递值必须达成在为期 10 天的窗口中的测试,28 天内除了下文提到的地方。10 天窗口开始时的生物降解程度已经达到 10 %doc、 方法或 ThCO2 和之前测试的第 28 天必须结束。  3、 CEC L-33-T-82 测试  CEC L-33-T-82 (现在列为 CEC L-33-A-934) 测试适用于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不论溶或不溶于水。它确定的总体的生物降解性的碳氢化合物或类似化合物含 (CH2) 亚甲基基团,测量的起始物料的经历,包括氧化和水解的所有转换。它被开发用来来表征Bodensee湖使用的舷外发动机油的生物降解性,由于湖底积淀的矿物油对鱼类产生污染。CEC 测试被蓝色天使环保标签接受,并要求 80%或更大的可生物降解性。德国蓝色天使计划不打算制定"封闭"体系的指南。  尽管是方便和容易,CEC 测试只是测量红外吸收的亲脂性分子可入代烷溶剂萃取。它也不度量的水溶性代谢产物,是很差可萃取,因此,不能测量广泛退化或成矿作用。这就需要测量氧气消耗量或二氧化碳演变并行测试。也是没有清晰的结构标准,可以通过比较各种结构类型的生物降解性。  CEC L-33-T-82 可生物降解性试验中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总结、 典型生物可降解性值为:  矿物石油 15 到 35%  白矿油 25 到 45%  天然 & 植物油 70 到 100%  PAO 5 到 30%  聚醚 0 到 25%的 6 4 页  PIB 0 到 25%  邻苯二甲酸酯 & 酯酯 5 到 80%  多元醇 & 双酯 55 到 100%

  • 润滑油生物降解测试检测

    润滑油生物降解测试标准  1、 ASTM D 5864  美国ASTM 委员会通过了OECD 301-B 在ASTM D-5864-00标准试验方法内修改Sturm流程测定好氧水生生物降解的润滑油 (最初于 1995 年出版)。  这种测试方法包括有氧水生生物降解程度的全面制定润滑剂或其部件上暴露于细菌的接种量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这种测试方法为了专门解决与水不溶性材料测试有关的困难和复杂的混合物如被发现在许多润滑剂。这种测试方法被设计为适用于所有的润滑剂不挥发性和不是抑制在试验浓度下对生物菌剂中存在。  一种已知的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应与测试物质同时测试。水溶解试验物质,建议的参考物质为苯甲酸钠或苯胺。水不溶性试验物质,建议的参考物质是低芥酸菜籽油,如芥花油。  测试应继续至少 28 天,或者直到 CO2 演化已达到高原。  生物可降解性的水平在环境持久性分类下面列出。最终降解 Pw1 是生物可降解性的最快和最高水平。在生物降解测试中使用的细菌微生物是一些最简单的形式的生活,和所有生物一样,受影响的化学毒素存在。在这个测试中测试样品的低毒性作用的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降解样品的能力可见一斑。已接受CO2理论% 测试方法以测定有氧水生生物降解润滑剂的其他组织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OECD、 美国环保署EPA 和欧盟EUC。  ASTM D-6046-02 液压油对环境影响的标准分级的术语(从 ASTM D 5864 引用)  可最终生物降解— 实现当一种材料完全利用微生物造成的退化生产的二氧化碳 (和可能在厌氧生物降解甲烷),水,无机化合物,和新微生物细胞成分 (生物量或分泌物或两者)。  终极生物降解试验— 一个估计的一种物质中的碳转换为 CO2 的程度的测试或甲烷,或者通过直接间接地测量生产的 CO2 或甲烷,或为好氧生物降解性,测量 O2 的消耗。  环境持久性分类-好氧新鲜水(也使用的美国军队)  Pw1 大于或等于 60%在 28 天 = 可最终 (ASTM)/ 容易 (OECD)生物降解  Pw2 大于或等于 60%在 84 天 (12 周)  Pw3 大于或等于 40%在 84 天 (12 周)  Pw4 小于 40 % 在 84 天 (12 周)  2、 OECD-301B 改进Sturm方法  修改后的测试足够测试可溶性和不溶性有机、 非易失性的材料。此测试措施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化而来,因此措施只有"完整的"氧化 ;有机杂质会使二氧化碳生产数据的解释变得复杂。  测试材料引入含矿物基底和细菌的接种量瓶。超声振动后,将烧瓶曝气与无二氧化碳的空气。无测试材料的控制是在并行运行。  任何释放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在烧瓶含有氢氧化钡溶液。定期,用盐酸滴定法确定使用的氢氧化钡溶液的量。生物降解对理论产生的二氧化碳,测试材料有可能产生的进化在测试期间,(校正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表示。  通常情况下,测试时间为 28 天。测试但是可能在28 天前结束 ,例如生物降解曲线已达到至少三个确定的高度。测试也可能要延长超过 28 天,当曲线表明生物降解已开始但高度尚未到达天 28,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化学物质不将被归类为易生物降解。  容易生物降解性的传递水平是 DOC 的 70%去除和植菌ThOD或 ThCO2 产生量的 60%。他们的低植菌的方法,因为作为一些从测试化学碳纳入新的细胞,产生 CO2 的百分比较低比正在使用的碳的百分比。这些传递值必须达成在为期 10 天的窗口中的测试,28 天内除了下文提到的地方。10 天窗口开始时的生物降解程度已经达到 10 %doc、 方法或 ThCO2 和之前测试的第 28 天必须结束。  3、 CEC L-33-T-82 测试  CEC L-33-T-82 (现在列为 CEC L-33-A-934) 测试适用于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不论溶或不溶于水。它确定的总体的生物降解性的碳氢化合物或类似化合物含 (CH2) 亚甲基基团,测量的起始物料的经历,包括氧化和水解的所有转换。它被开发用来来表征Bodensee湖使用的舷外发动机油的生物降解性,由于湖底积淀的矿物油对鱼类产生污染。CEC 测试被蓝色天使环保标签接受,并要求 80%或更大的可生物降解性。德国蓝色天使计划不打算制定"封闭"体系的指南。  尽管是方便和容易,CEC 测试只是测量红外吸收的亲脂性分子可入代烷溶剂萃取。它也不度量的水溶性代谢产物,是很差可萃取,因此,不能测量广泛退化或成矿作用。这就需要测量氧气消耗量或二氧化碳演变并行测试。也是没有清晰的结构标准,可以通过比较各种结构类型的生物降解性。  CEC L-33-T-82 可生物降解性试验中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总结、 典型生物可降解性值为:  矿物石油 15 到 35%  白矿油 25 到 45%  天然 & 植物油 70 到 100%  PAO 5 到 30%  聚醚 0 到 25%的 6 4 页  PIB 0 到 25%  邻苯二甲酸酯 & 酯酯 5 到 80%  多元醇 & 双酯 55 到 100%

  • 【原创大赛】微生物室规划所需资源详解

    [align=center]微生物室规划所需资源详解[/align]微生物项目在很多领域都存在,比如食品、化妆品、疾控等领域,而如何在建设之初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保证微生物室的建立和微生物项目的进行呢。首先:人员,根据CNAS-CL01-A001检测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中应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微生物检测范围内具有微生物专业或与微生物密切相关的本科以上学历和三年以上微生物检测的工作经历的成员;负责指导或培训检验人员常规微生物实验。实验室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检测人员应至少具有微生物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 10 年以上微生物检测工作经历。授权签字人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 3 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应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和至少 10 年的微生物相关领域检测工作经历。环境:确定人员后我们要进行洁净室的建设,根据项目、实验室面积综合评价,规划实验室的建设、总体布局和设施应能满足从事检验工作的需要,并以能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且符合所开展微生物检测活动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尤其是洁净级别及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的要求。我们要对相关的功能区进行清楚的标识,并且能够有效的监控和记录环境条件,在异常情况下能够通过采取措施恢复正常。而且一般情况下,需注意霉菌的培养和检测,要有适当的措施控制孢子在空气中的扩散。所以在实验室建设初期,应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规划,如每个功能区的使用面积,预计的样品数量,设备的长宽高以及使用几个高压灭菌锅都是需要考虑的。仪器设备及耗材:根据项目进行购置,包括检测方法(如药物敏感试验、抗菌性能测试)中规定的菌种外,还应包括应用于培养基(试剂)验收/质量控制、方法确认/证实、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人员培训考核和结果质量的保证等所需的菌株、设备、耗材等。样品:样品贮存设备应足够保存所有的试验样本,并具备保持样本完整性和不会改变其性状的条件。在试验样本需要低温保存时,冷冻冷藏设备必须有足够的容量和满足样本保存所要求的条件。测试和质量控制:针对微生物定量检测项目,应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如菌落总数标准物质、大肠菌群标准物质等)进行监控,或使用质控样品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针对微生物定性检测项目,应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质控样品或用标准菌种人工污染的样品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量、人员水平、能力验证结果、外部评审等情况对定期做出明确规定,如:定量检测项目 6 次/年,定性检测项目 4 次/年等。因为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内,内部质量控制所使用的手段不多,所以建议购买质控样品,检验人员的操作和能力。综上,在微生物建设之初,需要对微生物检测项目、环境的功能分区和面积以及仪器设备、耗材等的购置和验收、样品的存储容量等进行大致的估算,只有考虑全面,微检室才能规划的越好。

杰华生物相关的资料

杰华生物相关的仪器

  • 精确测定各种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试验材料与接种物混合,置于反应釜内,混合物在设定的温度、湿度和富氧条件下进行强烈的需氧生物分解过程。试验材料通过微生物降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矿化无机盐及新的生物质。系统设置传感器对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连续监测或者定期累计监测,测量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最终通过软件计算得出该试验材料在试验中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累计量与该材料可以产生的理论二氧化碳量的比值,即生物分解百分率。仪器特点1、可选配多种检测系统,NDIR光学\TDLAS光学\电导率\称重等。2、降解过程二氧化碳监测可选择多种模式,实时连续监测和定时积累监测等。3、降解过程控制全程无人执守,PC端与手机移动端联动。4、多通道,模块化设计,可容纳24位以上降解反应釜,每个反应釜标配自动搅拌装置,可实现定期定时自动搅拌无须人工干预。5、系统自适应调节各种变量,包括流速、温度、含氧量等,对异常报警实时发送至手机移动端。6、精密的温湿度控制:风浴控温,温度设定范围室温~70℃,温度调节精度±1℃;湿度监控:10%~90%RH。7、PC端软件控制,数据图谱化,检测数据支持多种格式输出。8、独有的堆肥活化技术与微生物能力测定技术。9、模块化设计,12位通道为最小单元,24、36、48...可无限扩充通道。10、软件控制,数据图谱化,检测数据支持多种格式输出。 技术参数培养方式:58℃可控堆肥生物降解温控范围室温:~70℃±1℃二氧化碳检测方式:红外NIDR法/TDLAS法/电导率法可选二氧化碳监测模式:在线连续二氧化碳检测/累积法DIC检测可选通道数量:24位以上反应釜容量:3L带自动搅拌装置软件与系统:PC端控制泰林MUTIL软件温湿度监测温度:-50℃~100℃、湿度:0~90%RH氧气监测:电化学法氧化监测气体流量监控:质量流量自动控制0.01~1000mL/min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氢氧化钠溶液可检测对象:各种生物质材料适合标准:GB/T19277.1报警信号:PC端与手机移动端联动整机功率:2000W电源:220VAC,50/60Hz尺寸:1350mm×450mm×1700mm;重量:210KG;环境温度:5℃-40℃;安全防护:加热器断电警报;传感器断电警报;过热警报;漏电保护。 可检测对象塑料、生物质材料、堆肥等
    留言咨询
  • 生物质热解制油装置包括原料的预处理、热解以及热解产物的分离与收集。预处理包括干燥和粉碎。干燥生物质能有效降低生物质热解产物中水分含量,一般含水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0%以下,从而改善生物油的粘度、pH值、稳定性和存储期。粉碎到合适的粒度有利于热质传递和热解产物的形成。此外,预处理阶段还可能需要进行清洗或添加催化剂,以达到生产某些特定化学品的目的。热解液化技术的关键在于要有很高的加热速率和热传递速率,短的气体停留时间,严格控制温度以及热解挥发份的快速冷却。只有满足这样的要求,才能zui大限度地提高产物中油的比例。热解产物的分离与收集包括气相中焦炭灰分的分离和焦油的分离收集。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小颗粒的焦炭,并且几乎所有的生物质中的灰分都留在了产物炭中。所以分离焦炭的同时也分离了灰分。这些小颗粒的焦炭和灰分会在热解蒸汽的二次热解中起到催化作用,并对生物油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采用过滤设备对气相中的焦炭进行分离。生物油的收集主要利用冷凝器快速冷凝来实现。
    留言咨询
  • 生物降解系统、塑料生物降解测试系统、可生物降解测试系统 SRT-Z055-4技术参数:1、测试容器:试验腔6组,每一组3个检测通道,合计18个独立检测通道2、温控范围:室温+5℃~70℃3、温控精度:±1℃4、湿度监控范围:30%~95%RH5、流量范围:0.01~2L/min6、红外二氧化碳监测:量程0~10000ppm7、电化学氧气监测:量程0~25%Vol8、温度监测:-50~150℃9、湿度监测:0~100%RH10、压力监测:量程0~1 KPa11、每个通道流量监测:0.01~10L/min,精度±1%FS12、标准反应器容积:2500毫升(其它体积可选)仪器用途:用于将材料作为有机化合物在受控的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来确定其需氧生物分解能力及其崩解程度。试验材料与接种物混合,导入静态堆肥容器,在该容器中,混合物在规定的温度、氧浓度和湿度下进行强烈的需氧堆肥。在试验材料的需氧生物分解过程中,二氧化碳、水、矿化无机盐及新的生物质都是生物分解的产物。在试验中连续监测、定期测量试验容器和空白容器产生的二氧化碳,累计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试验材料在试验中实际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该材料可以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理论值之比为生物分解百分率。根据实际测量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理论释放量。生物分解百分率不包括已转化为新的细胞生物质的碳量,因为它在试验周期内不代谢为二氧化碳。此外,在试验结束时可以确定试验材料的崩解程度,也可以测定试验材料的质量损失。符合标准:GB/T19277.1-201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通用方法GB/T19277.2-2013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GB/T19811-2005 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eqvGB/T29649-2013 生物基材料中生物基含量测定 液闪计数器法GB/33797-2017 塑料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GB/T22047-2008 土壤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GB/T20197-2006 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GB/T32163.2-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可降解塑料GB/T16716.7-2012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生物降解和堆肥GB/T38082-2019 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GB/T29646-2013 吹塑薄膜用改性聚酯类生物降解塑料GB/T32366-2015 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GB/T33798-2017 生物聚酯连卷袋GB/T35795-2017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等产品特点:1、连续气流式有氧装置2、气体传感器实时在线测试塑料样品降解过程中的CO2、O2、H2S、CH4等气体含量3、测量精度高,可以捕获较小的呼吸率变化4、气密密封的反应器,小流量体积单位以升表示5、 质量流量控制器,设置和测量反应器中气体流量6、气体流量自动化检测,自动加湿,自动检漏7、自动搅拌装置可设定调整时间周期范围8、设备具备全自动电子式测量模式,大屏幕触摸屏操作9、 立式设计,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10、单个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实时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可上传至电脑实现降解全过程跟踪11、三级权限和数据审计追踪功能,自由存储实验数据12、可通过手机、网页浏览器远程访问实行跟踪实验过程配置清单:1、主机1台2、空气泵1台3、空气加湿器1套4、反应器1套5、气体传感器1套6、质量流量计1套7、温控箱1台8、安装使用包1盒9、使用说明书1本
    留言咨询

杰华生物相关的耗材

  • 安捷伦2100生物分析仪系统介绍 上海弥楼生物
    安捷伦翻新生物分析仪以较低维护成本提供可靠的性能。安捷伦认证翻新仪器提供整整一年的质保,并能保证享受到与全新仪器相同的性能标准。Agilent 2100 生物分析仪系统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完成 DNA、RNA、蛋白质和细胞的大小测定、定量分析与质量控制,提供高质量数字化数据。特性 性能保证 — 安捷伦认证翻新生物分析仪满足与全新安捷伦仪器同等的性能标准 安捷伦一年质保 — 不同于其他二手仪器厂家,安捷伦提供整整一年与安捷伦新仪器相同的质保服务,且不收取额外费 安捷伦原厂翻新 — 为使您无后顾之忧,安捷伦的所有仪器均经过了全新的翻新过程,包括一整套机电性能和操作性能验证以及外观修复流程,外观跟新仪器相差无几 Agilent CrossLab 服务 — 安捷伦提供专业的安装、培训及验证服务,且所有仪器均适用安捷伦金、银牌或铜牌支持合同 安捷伦软件 — 我们的仪器与新安捷伦软件兼容 仪器配件 — 仪器配备全新配件、工具、密封垫、备件及电脑,以便快速简便的安装和使用灵活的支付方式 用灵活的支付方式上海弥楼生物是进口生物实验仪器设备代理商,作为美国Agilent生物分析仪国内总代理,专注于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进口核酸片段分析仪等专业的生物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并提供二代核酸测序NGS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
  • 华龛生物 细胞外泌体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粒径大小在 30-150nm。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治疗、药物载体、疾病诊断等。• 华龛生物生产的3D ExoTrix细胞外泌体产品在3D仿生培养环境中获得,质量高,产量大• 采用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的3D FloTrix® 干细胞大规模扩增培养工艺实现封闭式培养、自动化收集,单批次可实现1013个外泌体收获,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增加染菌风险• 外泌体高表达TSG101、CD81和CD63,电镜结果显示外泌体结构完整,为经典外泌体结构
  • 华龛生物 细胞外泌体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粒径大小在 30-150nm。目前主要应用于疾病治疗、药物载体、疾病诊断等。• 华龛生物生产的3D ExoTrix细胞外泌体产品在3D仿生培养环境中获得,质量高,产量大• 采用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的3D FloTrix® 干细胞大规模扩增培养工艺实现封闭式培养、自动化收集,单批次可实现1013个外泌体收获,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增加染菌风险• 外泌体高表达TSG101、CD81和CD63,电镜结果显示外泌体结构完整,为经典外泌体结构

杰华生物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