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

仪器信息网教育质量专题为您整合教育质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教育质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教育质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教育质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教育质量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教育质量相关的资讯

  • 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985、211高校办学良好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研究机构研制的首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ldquo 问世&rdquo ,从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呈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求,985高校、211高校办学条件支撑度总体情况良好,一般高校支撑情况相对较弱。   教育部指出,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ldquo 三分天下有其一&rdquo 。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达到2876668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ldquo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rdquo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工程教育能否适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工程教育质量状况究竟如何?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在哪些方面深化改革?   为回应政府和社会对这些问题的热切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研究机构,深入调研了一百多所高校和有关行业协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对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梳理和&ldquo 体检&rdquo ,研制了《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首次尝试将工程教育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测保障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作为分析指标,用大量数据和事实客观呈现了我国工程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视角一:培养目标达成度   从培养目标看,工程教育有力支撑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总目标达成情况良好 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达到国际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要求,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报告》显示,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社会进步输送了两千多万工程科技人才,无论在&ldquo 两弹一星&rdquo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项目,还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轻工食品、石油石化、电信等行业发展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满足了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人民生活需求。   《报告》以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材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认证专业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表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专业的培养目标较好地反映了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过程中。《报告》也提出,一些专业培养目标前瞻性不足及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视角二:社会需求适应度   从行业和用人单位视角看,工程教育培养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基本满足了不同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   《报告》首次从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两个维度,对工程教育的社会需求适应度进行了分析。   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6个行业组织的调研情况显示,我国工程教育基本适应近年来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提供了基本满足行业需求的工程科技人员。   问卷调查显示,八成的用人单位能够招聘到所需要的工科毕业生,近七成工科本科毕业生实际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较高。   同时,接受调研有关行业组织也认为,面对中国工业的创新发展和国际化趋势,工科毕业生在国际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用人单位则认为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要加强,这些都要求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应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一些高校和行业组织正在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例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相关高校联合推出了见习工程师资格认可制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开展了行业工程教育联合实践基地建设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启动了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等。   视角三:办学条件支撑度   从办学条件看,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条件能够支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但不同层次高校存在较大差异。   《报告》首次按照国际实质等效的质量标准要求,对认证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各类办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工科专业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求,985高校、211高校办学条件支撑度总体情况良好,一般高校支撑情况相对较弱。   课程体系是支撑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达成的核心要素。分析显示,近四成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撑情况良好 五成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达成,但支撑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关注 一成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基本支撑但存在明显问题,如行业参与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比较薄弱等。   师资队伍是支撑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达成的关键要素。分析显示,师资队伍总体支撑情况好于课程体系,专业教师不仅在数量、结构和能力能够基本满足专业办学需求,而且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工程背景也正在得到强化。但是,高校在保障教师工程实践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   支持条件是支撑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成果达成支撑的基础要素。分析显示,专业各种硬件资源和各类管理制度基本能够支撑工科本科人才培养需求,但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场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支持还有待提高。   视角四:质量监测保障度   从质量监测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为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国际通行的外部质量保障 学校层面也开始建立用于专业自我评价与监测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报告》显示,我国2006年开始构建具有国际实质等效、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2013年6月顺利加入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mdash 《华盛顿协议》,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获得了国际认可。   截至2013年,我国已在机械、计算机、化工制药、水利、环境、安全、电气信息、交通、矿业、食品、材料、仪器、测绘、地质、土木等15个专业领域开展认证工作,共有137所高校的443个专业通过了认证。   《报告》显示,认证专业所在高校基本都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文件,并着手建立用人单位、毕业生和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   同时,《报告》还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专业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相对薄弱,仅有少数专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持续改进机制。这表明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建设急需&ldquo 下沉&rdquo 到专业层面,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细化标准,提高内部质量监测的有效运行程度。   视角五:学生和用户满意度   从满意度视角看,用户对本科工科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较高,工科学生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性投入总体上不容乐观。   学生和用户满意度是检验工程教育质量状况的&ldquo 终极标准&rdquo 。《报告》首次从用户视角,按照国际工程教育公认的毕业生能力要求编制问卷,对26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用人单位对本科工科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比较高,对工程教育总体质量基本认可。但是,一些用人单位也反映,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仍然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工程核心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在问卷调查的各个项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获取信息能力、学习和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较为满意,认为毕业生在工程科技前沿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水平、工程设计综合意识和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需要加强。   学生满意度与其在校学习体验和收获紧密相连。对《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与工科学生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工科学生在校满意度并不明显优于其他科类学生,高年级学生满意度高于比低年级学生 工科学生学习性投入情况总体不容乐观,在学业挑战度、生师互动、校园环境支持等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   【背景链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 中国首发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部分985大学硬件世界一流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同时还公布了一系列数据,来一起看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人才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来看看几组数字: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3700万:从高等教育的在学总规模看,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11.7万 改革开发的1978年:86.7万 刚刚过去的2015年:3700万,与新中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平均每5个在校大学生中至少有1个是在中国高校学习的。同时,我国各类高校达到2852所,总数位居世界第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看,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0.26% 改革开放的1978年:1.55% 刚刚过去的2015年:40%,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国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协调。新建院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大转型,占据“半壁江山”,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中占主导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指出,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四种类型”(即: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扭转了以往“千校一面”的状况,高等学校正在朝着各安其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方向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数量占据三分之二以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祝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新建本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更加切合实际。2009年之前,新建院校自觉面向地方、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比例不足80% 2009年之后,100%的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部分985大学硬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还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上井喷式增长,各级各类高校面貌焕然一新。质量的“硬指标”高速增长,部分985大学硬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 十多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他们将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质量的“保障体系”开始迈入世界先进水平。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高等学校全面建立起内部质量保障制度,90%以上的高校成立了专门性质量保障机构,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评价。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了一整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了以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支柱的评估制度,广泛开展国际领域质量保障合作,走出了一条“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质量保障新路子。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院校评估确立的“五个度”质量标准,日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和积极评价 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程序、方法、结论等被认为与“华盛顿协议”高度一致,认证专家工作水平专业一流。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中国评估首次走出国门,实现历史性突破。受俄罗斯国家公共认证中心的正式邀请,2015年10月至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先后分批赴俄评估。本轮赴俄评估开拓了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新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体量和质量也日益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将赴中国以教育部评估中心评估专家的身份,参加评估中心组织的对中国高校的评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质量的“客户评价”口碑较高。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各类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生活环境等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加大人员、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在校学习体验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较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达70%以上。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校普遍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质量短板和软肋也较突出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 /p p br/ /p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十二五”规划答记者问
    为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增强教育战线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十二五”规划的理解与认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定位是什么?   答:“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十二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步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定位: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与支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题、服务主线是“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规划在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突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供给体制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协同。   二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启动计划和行动计划。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十二五”期间启动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分步推进,力图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规划纲要总目标起好步,夯实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刘延东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亲自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主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研究起草阶段。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27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开展系统调研,听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二是征求意见阶段。先后三次征求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征求了48个中央部门和国务院部委、解放军四总部、共青团中央、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都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吸收。   问:请介绍一下这次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同步”:   一是与国家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同步。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并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城镇化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及时将各专项规划的精神体现到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上述国家规划中。   二是与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同步。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吸纳最新政策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相继出台,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各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也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政策和实践成果都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答:“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在指导思想上,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划突出强调了要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三个方面的基础:   一是制度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组织开展十大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推动改革创新、完善重大制度作为战略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努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人才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规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提出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人才兴教战略,推进教师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条件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离不开办学条件保障。“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十大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以落实重大工程项目作为战略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和物质基础。   问:如何理解“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答:“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目标: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这一目标,并明确了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分区域、分城乡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力求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15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形势和各地的积极性,规划将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由60%调整为65%,学前一年、两年毛入园率目标也相应做了调整,其他主要指标与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衔接一致。   二是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目标。在体系建设方面,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和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初步建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基本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教育体制更富活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三是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提出了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目标 从高校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授权数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务科技创新的目标,努力提升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四是教育服务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面提出了教育服务社会建设的目标。同时,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实化和量化,充分体现了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的这一战略定位。   问:为什么教育“十二五”规划把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答: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系统规划了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十二五”规划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从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五年规划第一次对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是对教育规划纲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与刚刚发布的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保持同步,也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完整表述。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国家教育制度建设。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家设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各地在推进教育改革试点中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加以推广,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规划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提出了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教育系统及全社会关心的十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任务,包括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教育公平制度、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民办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家办学制度、完善政府教育管理制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以及考试招生制度。这些制度建设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很多领域也是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规划提出要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在一些重大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十二五”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任务。要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的战略性任务。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 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需要,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面向“三农”的急需紧缺人才,以及文化、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国防等方面的急需人才。   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   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问:“十二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一是在制度上,将完善教育公平制度作为一项国家教育制度明确提出,以制度促公平。通过健全法制保障,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二是在具体政策上,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规划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提出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   问:“十二五”期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贯穿全篇,重大制度建设如投入保障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都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来总体设计,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等都直接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规划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抓导向、抓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规划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能力为重,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同时,特别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提出要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 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规划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为什么把区域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   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按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提出了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   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划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教育政策,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问:教育“十二五”规划32个专栏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划文本在体例上采取了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共设立了32个专栏。规划正文主要是阐明发展改革思路,专栏集中表述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政策措施,是对规划正文部分的补充,突出规划的行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十二五”主要目标,各一个专栏。   二是教育发展重大工程计划,共12个专栏,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特殊教育工程等“十二五”启动实施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目标、任务、覆盖范围及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具体说明。   三是教育改革试点,共11个专栏。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大改革试点任务,专栏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改革举措、试点范围进行了具体说明。   四是人才培养与新兴学科建设,共3个专栏,根据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新兴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急需人才培养的方向。   五是体系和标准建设,包括继续教育体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四个专栏,提出了“十二五”相关体系和标准的基本架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问:如何确保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答:教育“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是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关键。   一是要落实责任分工。推动各地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二是完善规划考核评估机制。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考核评价办法,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近期我部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教育“十二五”规划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教育“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作为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同时,扩大全社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知情权,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

教育质量相关的方案

教育质量相关的论坛

  • 【转帖】环境教育应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本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红力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了“把环境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体系”提案,建议深入持久地对全民、全社会进行环境教育,并将其完全融入我国教育体系,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近日对记者表示,我国的环境教育落后发达国家10~20年,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环境教育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和教学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和行为都未跟上时代的要求。显然,教育系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存在差距,环境教育与基础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张红力认为,要将环境教育、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同为重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应该有机结合环境观,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他觉得,环境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应融入各个学科当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教育,与理工科、文史科都有关联。鉴于以往在教材编制中编写者的环境意识不高,教材内容中环境理念的渗透较少,建议有关部门成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项目组,研究指导在各科教材中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环境意识。  张红力指出,目前在义务教育完成后,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做准备。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更不能放松,因为他们将从这里直接进入劳动大军,而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将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在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培养中,环境素质教育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大学生们在就业前了解相关环保知识、相关技术和先进理念,有利于年轻人将保护环境的理念和知识带入日后的工作岗位。  张红力认为,进入大学后,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再获得进一步的环境教育,但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环境问题。如商学院、经济学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会经常碰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的两难问题,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能对发展模式产生影响。而在目前课程设置中,并没有鼓励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环保知识,考虑更多的环境问题,这种与时代相脱节的教育很让人担忧。在不同学科开展环境教育对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能力确实是一个挑战,因此,这就需要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引进相关人才,设置相应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开放环境类学科实验室,建立相关网络知识库,将环境课程纳入所有学科,并与学生的学分挂钩。  张红力说,作为校园教育资源的补充,还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与学校合作创立环境教育中心。在大学,企业可以用赞助冠名的方式,合建环境教育机构。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取得成效后,可以组织高校学生实地进行参观学习,从而让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他认为,应通过税收返还或其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环境教育项目进行投资。  张红力表示,这一提案旨在强化公众的环境意识,普及环保知识,让环境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融合。希望各级教育和环境主管部门确立相关的指导思想,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在教育体系中,在进一步的教育改革中加以重视,从长远着眼,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 质量教育从娃娃抓起

    支树平在吉林考察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时指出质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关爱孩子要从安全抓起5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考察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时指出,质量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爱孩子要从安全抓起,希望孩子们从小讲质量、讲安全、讲标准、讲诚信、讲创新,早日成为建设质量强国的有用人才。 “六一”前夕,一汽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一片生机,许多小学生正在参加质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支树平一行来到同学们中间,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支树平说,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建设利国利民、造福子孙,意义重大。现在,党和国家重视质量,全社会关注质量。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从国民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要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要讲质量、讲安全、讲标准、讲诚信、讲创新,学习认真,办事认真。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质量的氛围,我们的民族就会大有希望。 支树平强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最为牵挂。关爱孩子要做的事很多,第一位就是确保他们的安全。质检部门是质量主管部门,必须严格少年儿童所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制假售假损害孩子们健康安全的行为决不饶恕,务必从严查处,从重打击。他希望中小学生认真参加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学习掌握质量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支树平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汽的红旗文化展览馆和总装车间。他说,一汽是我国著名企业。一汽主动建设并被批准为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展现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希望一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除了传统的汽车工业教育外,还要加强质量教育、加强安全教育,为全国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造经验,让一汽的美好形象长久地留在孩子们心中。

  • 【讨论】浅说:质量管理与教育子女

    在你的身边或周围,尤其是在农村,以前在供子女读书的父母在当时生活比较辛苦,而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的父母就没那么辛苦。现在回头看看,前者的父母现在则生活的比较幸福,用现在的话来说,幸福指数比较高,后者则没有,现在忙着依旧为儿,为孙而劳作;类似的,坚持进行成功质量管理企业的现在都活得比较好,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的认可; 儿女教育之于父母与质量管理之于企业是类似的!你不投资作质量管理(包括用专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其实也可以活下去;象父母教育子女,不让儿女读书或者不能创造较好的条件给子女,也可以,没有大不了,让他们去外地打工,一年也能挣点钱;这时候比较一下,那些家里有读书人的,家里基本上是缺钱的,生活上基本是不好的!10年以后我们再来看,家里子女早退学的,子女依旧在外面打工,每年还是挣回来一些钱,没什么变化,为教育子女付出很多的父母,现在大为不同了,幸福感很强,子女也有较好的职业去处;一年比一年好!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质量管理实施中的酸甜苦辣都有的,也一定会让一些老板(含企业管理层)也会有挣扎,也会有痛苦;比如客户要货,现在已经做好,可是还有暇疵;是放行还是停止!企业质量管理要投入,教育子女也投入;企业质量管理要投入质量鉴定的费用,人员教育的费用(包括专业质量管理人员),质量预防的费用等等;很多企业的老板不愿意投资,在他们心目中感觉产品能做成就行了,货做出了卖给客户就能赚钱,做什么质量管理,中国质量水平就这样;做了几年,十年都没做质量管理还不是照样过来了!当然也有一些老板想,这要花多少钱,还不道结果会怎么样!有投入这些钱可以多做一些产品!他们对产生的不良品习以为常,哪能做100%都是合格的,有不良是正常的!父母教育子女也有这样的想法,读什么书,老少多少辈子都没有读书,还不是照样过生活。反之,在企业做好质量管理,虽然有投入,也收获也比较丰厚,中国的海尔,格力逐渐成长为世界性品牌,随之也他们也成就了世界性的企业;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各位板油,你已经在很好的教育你的“儿女”(做好质量管理)或已经准备好了要去做吗?[color=#DC143C]欢迎各位板油参与发表看法。针对独特有见地的看法给予适当积分奖励。[/color]

教育质量相关的资料

教育质量相关的仪器

  • 核磁共振教学仪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纽迈分析核磁共振教学仪作为教学设备更新的典范,以其创新的技术、高度仿真的操作体验和安全的教学环境,正在引领医学教育的新潮流。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对于核磁共振成像(MRI)这样的高端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操作经验的需求。教学设备更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纽迈核磁共振教学仪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它通过模拟真实MRI操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学习平台。苏州纽迈分析核磁共振教学仪EDUMR20-015V-I,是在经典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仪的基础上升级得到的一款专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实验而设计的小型台式核磁共振仪器。EDUMR20-015V-I搭载核磁共振成像虚拟数据采集与图像重建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上机操作和虚拟核磁共振数据采集相结合,使学生可以全方位了解核磁共振及其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教学仪核磁共振教学仪的产品参数:磁场强度:0.5T±0.03T可辅助搭建以下平台:磁共振教学示范平台核磁共振教学仪的产品特点:1、永磁体,台式桌面设计,磁体安全、稳定,占地面积小;2、专用教学设计,软、硬件均具有高度的开放性;3、具有与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相同的模块,真实体验磁共振的原理、仪器、应用;4、适用于医疗器械、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近代物理等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核磁共振教学仪的功能介绍:1、参数(包括90º 与180º 脉冲的脉宽)的初始化设置和实验结果的保存;2、核磁共振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观察的FID信号(时域、频域),自旋回波信号等;3、核磁共振图像的显示、处理和保存;4、提供K-space原始数据;5、手动校准和自动校准磁共振频率;6、系统硬件信号的可开放测试;7、远程实验功能;8、多种磁共振成像序列;9、实用的磁共振成像软件,友好的操作界面,多参数可调;10、可扩展的三维成像,图像重建功能;纽迈分析核磁共振教学仪代表了教学设备更新的新方向,它通过提供安全、高效、互动性强的学习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医学生对MRI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进步,纽迈核磁共振成像教学仪有望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留言咨询
  • 神墨教育加盟项目介绍:神墨教育鲜明的特色,长远发展。用好的产品服务客户,自身产业化发展和标准化管理,共享流行的加盟连锁体系。还为加盟商提供统一的运营管理、技术培训、服务规范、店面设计、广告策划、产品配方等。与神墨教育合作的广告商,24小时不停歇的宣传神墨教育。神墨教育加盟前景:神墨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神墨教育深得加盟商和消费者信赖。如果您有创业的打算,快快了解这个项目给我们留言吧!神墨教育加盟优势:1、整店输出:公司提供包括开店投资、店面选址、店内产品,店内形象,装饰风格,营业员培训、产品陈列、流程、收银系统、财务分析、物流系统、新品上市、广告媒体支持、售后服务体系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2、品牌资源:强势品牌。3、区域保护:实行严格的区域保护政策,限制区域店面数量。4、产品研发:研发实力强劲,能够整合产品。5、提供选址:选址容易,指导您选址。6、价格统一:价格公开,费用明亮,无中间利润。7、资料宣传:提供产品目录、广告物料以及宣传资料。 ——致电TEL:【每日前十名咨询者送万元创业大礼】——咨询薇信:现在咨询可免费获取【创业指导方案】【开店流程】【行业分析】等项目方案。
    留言咨询
  • 安全教育平台安全教育及考试管理平台中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网站平台(新闻动态,通知公告,安全知识,安全教育,规则制度,政策法规,视频专区和下载专区)以及考试管理系统; 1. 首页首页是信息平台的综合展示,包括近期重点安全资料,校内重大成果等通告等;包含主要功能模块的快速入口;2.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模块,展示近期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方面的通告。点击内容进去后,统一用flexpaper类似技术,展示通知公告附件和供在线预览。3.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展示最近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新闻,具体展示和预览方式,和通知公告类似。支持新闻动态列表展示,支持新闻动态在线预览4. 安全知识支持分类展示安全知识,包括通知类,化学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激光安全,大型仪器设备安全,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卫生营养保健等10大方面的知识。支持二级分类列表展示类别下的安全知识,如生物安全;支持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5. 安全教育支持安全教育的在线学习,包括基础和高级篇。6. 规章制度支持规章制度的在线预览和学习;支持规章制度的列表展示。7. 政策法规支持分类展示实验室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安全生产,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安全,废弃物处理,其他等政策法规。8. 视频专区支持安全学习视频资料的在线播放和学习;9. 下载专区支持在线学习资料下载预览和下载.
    留言咨询

教育质量相关的耗材

  • 质量控制标液
    产品名称:质量控制标液仪器厂商:PerkinElmer/美国 珀金埃尔默 价格:面议 库存:是基体含量体积零件编号质量控制标液5% HNO3/tr 酒石酸/tr HF21种元素100μg/mL: As, Be, Ca, Cd, Co, Cr, Cu, Fe, Li,Mg, Mn, Mo, Ni, Pb, Sb, Se, Sr, Ti, Tl, V, Zn100 mLN9300281质量控制标液5% HNO3/tr HF7种元素1,000μg/mL: K 500μg/mL: Si100μg/mL: Al, B, Ba, Na50μg/mL: Ag100mLN9300280质量控制标液5% HNO3/tr Tartaric Acid/tr HF21种元素100 mg/L: As, Be, Ca, Cd, Co, Cr, Cu, Fe, Li, Mg, Mn, Mo, Ni, Pb, Sb, Se, Sr, Ti, Tl, V, Zn125 mL125 mLN9303837
  • 陕西YK-PF空气质量控制器与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系统简介许经理 一八〇 六六 八七 二二 三九ZXCK 空气质量控制器ZXCO 一氧化碳探测器ZXKQ 空气质量监控主机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可实时测量室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并将数据无线传送至云服务器的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及处理。是一款高精度传感器设备与App软件相结合的室内空气质量产品,具有缓解参数实时监测、电视屏幕实时展示、网页端后台管理功能、手机APP实时数据查询。可以应用于超市、仓库、餐厅、办公楼、学校、智能温室、医院、养殖场、实验室、宾馆、工地、公园、厂矿车间等需要监测空气质量并实时展示的场所,能够直观、实时的把监测数据显示出来,使用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后头管理中添加上传要显示的照片设置界面和内容标题。用户除可以在大屏幕电视端看到图文信息和监测数据外,也可以下载APP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观看数据。产品特点:可扩展:基于PM2.5环境监测功能,可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CO等传感器通讯方便:检测实时数据无线(WIFI,3G/4G)/有线传输安装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简易技术:按照工业标准的室内外环境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集传感技术、微处理器控制为一体的24小时轻量级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度高:系统集多种气体采集,数据传送,发布显示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度,简化系统组成,降低造价,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所使用多媒体显示:可对显示界面进行定制,附加显示日期,新闻滚动播出来产品型号:ECS-7000MF风机节能控制器 ECS-7000MB水泵节能控制器ECS-7000MU电梯节能控制器ECS-7000MR热水循环泵节能控制器ECS-7000MKT空调组节能控制器YK-PF/XS 空气质量控制器YK-KT 空气质量控制器YK-CMW 空间一氧化碳变送器YK-THI 空间温湿度变送器YK-PM2.5 空间PM2.5变送器无线多合一探测器带显示屏的多合一探测器带触摸屏的多合一探测器可监测甲醛、VOC的多合一探测器CB-AC1200 双路分区空气质量控制器CB-AC1100 分区空气质量控制器SKCK 一氧化碳控制器SKCO 一氧化碳探测器RXPF KQ 空气质量控制器RX-CO CO探测器ZHGAC-01 空气质量控制器KA-5000 风机动态节能仪、风机节能状态仪、动态节流仪、车库智能通风控制单元ZB420 空气质量控制器为什么选择亚川科技1、 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系统方案,做系统二次设计优化设计;2、 技术服务人员指导施工现场布线或负责现场布线;3、根据施工环境现场调试每一台设备的参数,使之切合使用;4、根据应用环境现场调试监控中心的本地系统和云平台监控系统;5、主动配合与其它监控系统联网/调试;6、现场举办技术讲座、免费对工程技术人员及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掌握所用装置的性能,与后台监控系统和云平台的组成,调试与维护等。亚川业绩阎良龙记观园蒲城龙记观园北京大华山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分局咸阳市渭城区广德路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合作街办 静宁县高城寨项目西咸新区第二小学项目南京高淳宝龙D地块喻嘉园(KCGD2018-24号地块)住宅项目云南昆明市保利城二期喻梦园项目主营产品建筑设备节能管理系统风机节能控制器智慧建筑运维系统楼宇自控BA通用节能控制器强弱电一体化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水泵节能控制器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空调节能控制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新风节能控制器余压监控系统冷却泵节能控制器冷却塔节能控制器中央空调计费节能管理系统冷水机组节能控制器电气综合监控系统热水循环泵节能控制器
  • 空气质量传感器
    空气质量传感器 ZWIN-AQMS06-M空气质量传感器是专门针对探测器推出的一款新型智能传感器,主要用于SO2、NO2、CO、O3等四种组合气体(可替换)浓度的测量,也可配置颗粒物PM2.5、PM10进行同时监测。本传感器采用颗粒物与气体双路采样、各气体间单独分路进气的方式,互不干扰,测量准确,内置有吸气泵,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其中,颗粒物采样单元采用机械切割头,并且配置孔径为1mm的防护网,有效隔离杂质,增加传感器使用寿命;气体采样单元增加预处理模块,可有效除湿除尘,提高气体检测的J准度。传感器配备485信号传输接口,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工作可靠,可嵌入各种与检测空气质量浓度相关的仪器仪表或空气质量改善设备,适用于多种场合。 规格参数:精度:±5% 输出方式:RS485 检测原理:光散射原理PM2.5测量范围/分辨率:0-1000/0.1ug/m3PM10测量范围/分辨率:0-2000/0.1ug/m3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NO2测量范围/分辨率:0-1/0.001ppm SO2测量范围/分辨率:0-1/0.001ppmCO测量范围/分辨率:0-10/0.01ppm O3测量范围/分辨率:0-1/0.001pp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