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院长

仪器信息网最年轻院长专题为您整合最年轻院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最年轻院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最年轻院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最年轻院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最年轻院长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资讯

  • 中国最年轻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p   2017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列,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p p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39岁,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 /p p   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45岁以下的中国两院院士,不要问我为什么跪在电脑前,大神们太强,我的膝盖已经跪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今年最年轻院士候选人:颜宁 /strong /span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f2aee481-f0a7-413d-b674-aaef6f5fd996.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颜宁教授 /p p   女神,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这两个极具分量的词汇让颜宁,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学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位清华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获得的荣誉就知道了。 /p p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p p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p p   2014年12月入选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p p   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p p   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 /p p   2016年12月基于“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分子机理探索”项目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p p   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691210f-64e4-4fbd-b8f8-0819c8e7b25b.jpg" title=" 2.png" / /p p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p p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这一次,中国科学家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正是颜宁带领的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越早跌跟头,内心越强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颜宁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卢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7b0ce06-9bb7-4936-a6a3-a4a575e6170b.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卢柯院士 /p p   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p p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p p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p p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的一项全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5b7b072-0f80-4dd9-9fff-c37e5ca4d277.jpg" title=" 4.png" / /p p   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p p   部分代表性论文: /p p   1. X.C. Liu, H.W. Zhang, K. LU, Strain-induced ultrahard and ultrastable nanolaminated structure in nickel,Science, 342 (2013) 337-342. /p p   2. T.H. FANG, W.LI, N.R. TAO, K. LU, Revealing extraordinary intrinsictensile plasticity in gradient nano-grained copper , Science, 331 (2011) 1587-1590. /p p   3. K. LU, The future of metals, Science, 328 (2010) 319-320. /p p   4. K. LU, L. LU, S. SURESH,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Science, 324 (2009) 349-352. /p p   5. L. LU, Y.F. SHEN, X.H. CHEN, L.H. QIAN, K. LU,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Science, 304 (2004) 422-42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卢柯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张亚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5864394-4fbe-4f7b-82e9-66779b4b7f9f.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亚平院士 /p p   张亚平院士,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等刊物编委。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 /p p   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兴趣能激发人的灵感和穷追不舍的动力。科学研究虽然十分辛苦,但只要兴趣所在,你愿意为它付出很多,甚至是毕生的心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亚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8岁当选院士:支志明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dbeab11-6b2c-4f22-8b91-1394dcf63abc.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支志明院士 /p p   支志明,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以来为南京大学董事、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担任J.Chem.Soc.,DaltonTrans.,NewJ.Chem.等著名刊物的国际编委。1996年受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原感光所)兼职教授,与理化所保持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2006年荣获连续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应邀担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科研院校的客座教授。 /p p   支志明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2005年,化学通讯杂志对支志明教授进行专访,支志明教授被化学通讯杂志列为最有影响力的40位科学家之一。同年,支志明教授被ISI位列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11年,支志明教授成为十年内在德国应化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30篇的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对我来说,科研就等如吃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所在。当你能够解开某些化学反应之谜,能够控制某些化学反应,你会感到很开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志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任咏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c77eb19-dc2b-4068-b23f-94bfd9d08d18.jpg" title="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任咏华院士 /p p   任咏华于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于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2005年,任咏华以“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 /p p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会见任咏华时表示:“任咏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科研如果只是为奖项,将会失掉科研原本的意义,这对我来说是杂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任咏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邓中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95fd1f5-fe43-4e53-92e2-5d44ddf9ddcf.jpg" title=" 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邓中翰院士 /p p   前不久,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演讲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演讲从中国的共享单车谈到创新发展,谈到中国正在为应对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又谈到目前全球面临着14项重大挑战,呼唤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立即行动,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p p   这就是7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97cfae2-4749-49ef-aed7-228ace69cbc9.jpg" title=" 9_副本.png" / /p p   认识邓中翰的都知道,这也绝对是一个学术大神。他仅用5年时间就在伯克利拿下物理学和经济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是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当时伯克利校长田长霖说“你这个中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p p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站上,他被这样描述—“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他的企业,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86b8b17-2bc1-4784-8639-9cc65c26e205.jpg" title=" 10_副本.png" / /p p   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系统设计技术及产业化主要开拓者之一,“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p p   邓中翰主持“星光中国芯工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占领计算机图像输入全球60%以上市场,彻底结束中国无“芯”历史。 /p p   邓中翰长期坚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p p   小编要偷偷爆个料,邓中翰的夫人,可能是少有的夫人比科学家丈夫更出名的例子,毕竟她是wuli谭晶。女神谭晶应该是被学术大神的魅力俘获了,吼吼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f3f39a4-3191-462d-9794-51ae23c1b61e.jpg" title=" 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改变这个世界。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邓中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麻生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209ed01-5506-437a-8839-8f4316d47ed9.jpg" title=" 1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麻生明院士 /p p   出生于1965年的麻生明,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化学系 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p p   这位有机化学家,现任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有机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国际顾问编委,《中国化学》常务副主编,国际刊物《Tetrahedron》的《Senior Referee》和《日本化学会会刊》的顾问编委,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13届OMCOS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p p   2007年,麻生明以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在有机化学中,“联烯”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结构,三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由两个“双键”相连接。从分子式看就是“C=C=C”。早在1874年,有人便预言了它的存在,但被误认为很不稳定,且具有多个反应位点,难以实现选择性控制,化学家们一般都对它“敬而远之”。但麻生明偏偏就钻了进去,而且一钻就是10年。麻生明院士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像去认识一个人,而且要尽可能掌握他的脾气、品性和能力,找到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p p   10年“交道”打下来,麻生明终于有了突破:成功地为“联烯”们找到了一位“媒人”———金属催化剂,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通过研究,麻生明成功发展了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不饱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而事实上,此次获奖的成果还仅仅是截至2003年所做的工作,在2003年至2007年发表的相关61篇论文,被世界范围引用475次,平均每篇引用率达7.8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愿像徐霞客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写写‘游记’。我来过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为后人做些参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麻生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潘建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88986c1-b177-44d6-bbb9-1f16c5b903f1.jpg" title=" 1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潘建伟院士 /p p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p p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叫做潘建伟。 /p p   在很多人眼里,潘建伟是传奇:29岁,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 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p p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潘建伟率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度学,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p p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这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工作的长篇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的观点。 /p p   “《论语》有一句话,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今天要勇于做领跑者,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还要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感。”潘建伟说。他总会不时想起与奥地利导师塞林格首次相见时的对话。那是199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脚下,26岁的潘建伟许下了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p p   追梦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是对他追梦之路的最生动的诠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们应当敬畏科学本真的力量,科学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命运所施予的各种不幸、痛苦,让我们对生活抱以无条件的热爱与信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潘建伟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曹雪涛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861ed-48af-447f-b048-d13065fe8605.jpg" title=" 14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曹雪涛院士 /p p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p p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p p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 /p p   在天然免疫的识别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上,曹雪涛院士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涛院士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包括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Cell(1篇)、Science(1篇)、Nature(1篇)、Nature Immunology(18篇)、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Blood(17篇)、Cancer Research(6篇)、Journal of Immunology(38篇)、Immunity(2篇)等发表论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1520f55-f8a3-4965-910d-c9a7f6663fff.jpg" title=" 1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曹雪涛院士历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篇数 /p p   近日,曹雪涛团队用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号”的蛋白分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心猿意马,没有在一个领域深潜下去,难出重大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曹雪涛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2岁当选院士:张希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3ef3b42-2da2-4d16-a09d-f610bc73a30a.jpg" title=" 1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希院士 /p p   张希,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Langmuir、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膜、单分子力谱。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一百多次。 /p p   2012年6月24-29日应邀参加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召开的第44届世界高分子大会( 简称MACRO2012),并以“单分子力谱与高分子作用”为题做了一小时的大会报告。2016年8月21-25日张希应美国化学会邀请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参加美国化学会第252次年会,并被授予美国化学会会士证书。美国化学会会士自2008年设立,目的是表彰在化学科学上取得杰出成就并为科学普及传播做出贡献的美国化学会会员。张希院士是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获得此荣誉的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好准备、跨过障碍、从过去中发现将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希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李灿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d5ebd11-85b5-478c-bd76-23400d23d25a.jpg" title=" 1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灿院士 /p p   李灿,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大连化物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 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p p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 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 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p p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在科学发现上,第一个做出来的是冠军,第二个做出来的什么都不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灿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高松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f76cebf-efd5-420a-b6e6-1d2d7d7e412a.jpg" title=" 1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松院士 /p p   高松,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 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p p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p p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高松。”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绍的方式,面带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对话时,高松温和的气场会让身边的人也随着他安静下来。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面对枯燥的学术研究时,又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认真专注。尽管众多显赫头衔在身,他仍然认为教书育人是天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蓝图是美好的,关键还是扎扎实实地去做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松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邵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0baecaa-c8d7-4b5a-a619-9addcbde1b58.jpg" title=" 1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邵峰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邵峰,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p p   邵峰说,2005年回的国,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户的埋头苦干,终于有了回报。除了43岁当选院士这样的荣耀时刻,邵峰还带领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频频亮相,从07年发表第一篇开始,此后差不多每年一篇,几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领跑全球。 /p p   邵峰曾借韩春雨基因研究遭质疑的热点,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提出这样的团队模式更利于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现,试图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只不过是,网络世界的“套路”太深。 /p p   “ 很多人误解我当初是要挺韩春雨,实际上我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引子而已。我心里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科学如果要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你应该让普通的科学家也有机会绽放,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会算是真正强大。” /p p   作为七零后的“海归”科学家,他是为中国“原创性”科研添砖加瓦的拓荒者 作为年轻的院士,他是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献计献策的建言者。爱国的坐标,也无外乎于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问外的一切都只是副产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邵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4岁当选院士:江雷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a12d0e0-a38b-455d-9988-5a1e2f046fe0.jpg" title=" 2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雷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江雷,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江苏省镇江市人,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著名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p p   江雷院士长期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多种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中生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雷 /strong /p p   中国新生代的科学力量,正在不断崛起!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p
  • 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p   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p p   卢柯的研究组,在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多年来,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纳米结构金属制备技术,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成果在国际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p p   “结构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研究团队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从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只有卢柯小组在从事这一研究,长达6年,孤军奋战。 /p p   卢柯说,做科研,就像海滩寻宝,“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 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p p   “表面纳米化”就是卢柯要挖的珍珠。其开辟的纳米孪晶材料、纳米层片材料以及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引领国际潮流。 /p p   现在,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宝钢冷轧厂拉矫辊,大幅度提高了拉矫辊使用周期 “纳米孪晶结构”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纳米孪晶材料的创新,增强了材料的塑性。 /p p   卢柯表示,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将对未来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介绍,纳米结构材料将提升现有材料的性能,比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对材料轻质高强提出了很高需求,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钢铁和铝合金的强度,从而实现减重 同时,材料科学“隐形”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的更新换代就与材料的进步息息相关?? /p p   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 /p p   “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p p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 /p p   “我们晚上10点离开,卢老师实验室的灯总是还亮着。”学生张宝兵说。 /p p   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p p   “现在年轻的科研人员研究条件更好了,希望他们能致力于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成为一流的科学家需要使命感,要让自己的研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卢柯以此冀望学生,策励自己。 /p
  • 59岁李晓红成为工程院历史最年轻院长,领衔新一届平均年龄小于60岁院领导层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6月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于北京胜利闭幕。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矿山安全技术专家,59岁的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李晓红 /span 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第五任院长,成为中国工程院自1994年成立以来首位小于60岁的院长。同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还有,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陈左宁 /span (61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钟志华 /span (56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邓秀新 /span (57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何华武 /span (63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王辰 /span (56岁)。至此,由李晓红领衔的新一任中国工程院领导层正式就任,平均年龄小于60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院长-李晓红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width=" 150" height=" 203" title=" 李晓红.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0a2c2e56-d84f-436b-b4df-60a08e88ee3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李晓红(1959.06- ),矿山安全技术专家。重庆人, 1993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重庆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煤矿灾害动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煤层气开采及复杂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际学术奖励,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陈左宁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陈左宁.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fecb32e-036d-45c2-bb67-d6a22ef83e8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陈左宁(1957.10- )(女)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北京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协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致力于国产安全可控计算机系统软件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发,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方向学科带头人。自1979年以来,先后参加或领导多台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主持研制了多套国产大型系统软件项目,其中80年代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与UNIX系统完全兼容的并行操作系统,在并行处理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次获其他等级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重要奖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strong 副院长-钟志华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0" title=" 钟志华.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efe9e93-95d0-4dd9-8782-672c7900807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钟志华(1962.07- )车辆工程专家。湖南湘阴人。1988年毕业于瑞典林雪平(Linkoping)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和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创新技术。在国内外主持过多项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软件研发、制造工艺与装备研发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重大研发项目,并提出了多项新理论和新方法,开发了多项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同时,也开展了多年的科技改革、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20多项。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邓秀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192" title=" 邓秀新.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19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bc77968-a3ff-4194-90fe-d240c0aca46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邓秀新(1961.11- )果树学专家。湖南宜章人。198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国际柑橘学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常委,十二届中央副主席。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主要从事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提高了柑橘育种效率,培育出多个柑橘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多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美国园艺学会杰出国际园艺学家称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何华武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何华武.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30bcf0c-da6e-4724-8451-77c009446fa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何华武(1955.08- )铁道工程专家。四川资阳人。1982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一直从事铁路工程、运输技术工作和铁路科技研究与应用,是中国高铁技术主创人和主要实施推广人之一。主持并参加了中国高铁、铁路干线及复杂枢纽的勘察设计、系统集成、综合试验和运营验证的全过程,在高铁高平顺高稳定、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究与应用,构建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并参加研究多项重点国际项目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高铁技术及装备“走出去”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以及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团队奖等奖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王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王辰.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47be969-2c8c-4e23-a23b-06198e06c3f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王辰(1962.08-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山东德州人。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医院、中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临床、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等领域的主要领军者与推动者之一。做出序贯机械通气、肺栓塞减量溶栓疗法、确证中药对流感疗效等多项创新并进入国际指南,指导改善临床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方案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论坛

  • 【转帖】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3年11月,年仅37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他和中科院卢柯研究员一起,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人物小传 一九八六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一九九一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五月至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二○○二年,张亚平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二○○三年,年仅三十七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二○○四年,获“生物科学创新奖”。 ■少年锋芒毕露 还是很小的时候,张亚平就认为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个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人生应该分为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张亚平的与众不同,使得他在同龄人还在追求生活的年龄,就在分子生物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1986年7月,张亚平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了昆明市郊的“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选择了从事动物遗传学研究。云南又是一个动物王国,为张亚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位于花红洞山口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投在了细胞进化研究专家施立明的门下。 ■感念恩师 1994年,张亚平的启蒙导师施立明院士病故,当时远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的他,怀揣着对恩师的怀念之情,万里奔丧,而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接手恩师的工作,成为“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领队人。 恩师的开拓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张亚平。多年来,张亚平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从分子水平的研究出发,研究了一系列的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他们的一些发现与观点都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生物研究在国际上竞争极其激烈,我们又不比别人聪明,要想做得更好、更快,只能比别人刻苦一点、努力一点,充分利用周围的生物资源,围绕重要的科学问题,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爱国的情怀,恩师的栽培,能给张亚平一万个留下的理由!!

  • 新增选院士最年轻47岁

    “最年轻院士”黄璐琦:积跬步至千里在此次新增选院士名单中,黄璐琦最“年轻”,为47岁。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医世家长大的黄璐琦,小时候并没想到自己会子承父业。高考那年,怀着一个建筑师的梦想,黄璐琦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了建筑学专业。可是,命运偏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没有被这个专业录取,反而被调剂到中医学专业。“那时对中医专业没有太多的认识。”黄璐琦说,走进大学校园的第一个学期,他几乎每个晚上都会为专业的问题哭一场。可学得久了,黄璐琦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中医专业。“因为我成绩好,名列前茅,老师就会经常表扬我。”老师的表扬让黄璐琦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他渐渐有了在这个专业走下去的想法。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他一路走来。在读研究生期间,黄璐琦对栝楼属植物的研究产生了兴趣。为了调查国内栝楼属的药用植物,他曾只身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深山去采集这种植物。有一次,黄璐琦到贵州做野外调查,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的路上,车坏了,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徒步走了整整一个晚上,到达目的地时,天都亮了。正是因为这种勤奋,经过不懈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栝楼属的新种植物,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的毕业论文被专家评价为“目前对世界性栝楼属最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他因此获得北京医科大学特等奖学金。对于中医药的研究,黄璐琦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担任繁杂的行政工作期间,也不例外。至今,他已先后负责几十项国家级和部局级课题,他每次都用百分之百的付出去做。2006年,黄璐琦申请了国家973项目的课题“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而这一年,是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次设立中医药研究专项,黄璐琦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开始中药学的创新研究。38岁的他也成为“973项目”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做课题的时候,黄璐琦待在家里的时间很少,不足20平方米的实验室成为他的常驻基地。有时候,为了做一个实验,他可能直到凌晨才能回家。“如果你问门口的保卫人员,单位里谁下班最晚,保卫一定会说是黄老师。”黄璐琦的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他的工作状态。他还是“分子生药学”的提出者。这个听起来有些生涩、但在中药鉴别和生产方面极具价值的新学科,黄璐琦坚持研究了17年。“心无旁骛,坚持一个方向。”他说这是自己成功的因素。

  • 【分享】过度CT增加患癌风险 儿童和年轻女性最易受影响

    “医生,给我照个脑CT吧,看看有没有脑梗塞。”“医生,给我做个心脏CT吧”,在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多数患者认为,照CT没有痛苦,而且是无创检查。但CT真的对身体无损伤吗?   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侯晓平主任医师指出,CT“照”多了,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CT检查实际上是一种X线检查,CT的辐射属于电离辐射,过多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电离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细胞中DNA的结构,一些被破坏的DNA可以修复,但破坏太多、破坏严重的DNA就不能修复了。这样,基因就会发生变化,产生癌细胞、发生癌症。  近期的《医学论坛报》提供了一组数字:每年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辐射量约是3mSv(毫希伏),而1次腹部、脊柱或全身CT的辐射量约为10mSv,是自然环境下3年的辐射总量;1次胸部CT相当于1个人2年多接受的辐射量,头部、心脏CT的辐射剂量小一些,一次也有2mSv。多次重复CT检查,辐射剂量和相应危害可以累加,癌症的发生率就可能增加。  研究表明,在人群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儿童和年轻女性;在人体脏器中,肺最容易受到损害;在年轻女性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乳腺。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资料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仪器

  • 有句歌词叫“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青春的时候想做的事很多,现在却都一件件忘记。从肆无忌惮地想做啥做啥,到前思后虑的各种计划表。我们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变得成熟,或者说是,没有勇气和精力选择改变。某一天,你终于在习以为常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老了。可能是路上被叫了声叔叔阿姨,可能是早上起床发现多了两根白发,也可能是熬夜加班后突然觉得缓不过来。看镜子里的自己虽然还没到白发及鬓的地步,可心境早已不再了。我们开始变得焦虑、恐慌、手足无措,甚至害怕,完全不知应该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衰老。我们害怕苍老的容颜,总是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没有人可以挡住时间的流逝,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会老去,离开,这是这个世界最公平的地方,我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虽然我们左右不了时间的脚步,但我们还是可以左右我们的生活。保持一种从容、恬淡、悠哉游哉的状态,强大的内心让我们有个年轻的内在。那么外在肌肤如何解决呢?面部皮肤的表现是最直观的,抬头纹,鱼尾纹,法令纹无时无刻不在宣告着你的年龄,那么有没有一款不开刀不手术,可以明显除皱的仪器呢?答案是当然有!MAX热塑抗衰美容仪是韩国无限次超声聚焦系列利用雷达波技术,将65度热能量传送到皮下制定位置(约1.5-13.0mm)产生热凝固,刺激胶原再生及筋膜收紧,达到提拉祛除皱纹,抗衰的作用。MAX热塑抗衰美容仪的5大优势1、面部提升,重塑轮廓——对整个脸部的进行全方位的收紧提升,包括眼部、脸颊、前额和颈部,全面改善面部轮廓。2、紧致肌肤,改善松弛——因为衰老断裂和松散的胶原纤维,刺激体内胶原蛋白再生,增加肌肤中的胶原蛋白含量,增强皮肤弹性,让肌肤恢复紧致丰润的年轻状态。3、收缩毛孔,细腻动人——控制脸部油脂分泌,完美收缩脸部毛孔,让您呈现零毛孔细腻肌肤。4、祛除皱纹,光滑肌肤——强效祛除各种鱼尾纹、额头纹、眉间皱纹、下睑皱纹、耳前皱纹、唇周皱纹、鼻唇沟、颈部皱纹,让肌肤重新恢复光滑。5、促进代谢,逆转衰老——促进皮下脂肪的分解和胶原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弹性纤维的自发的增生重组,逆转因胶原蛋白细胞流失而衰老的过程,让您永葆年轻状态。
    留言咨询
  • G Cell光影细胞科技是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而创建的一家创新型技术企业,拥有先进完备的光学检测实验平台和一支源自清华大学的高素质年轻化的技术骨干。公司作为实验室设备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跨界组合,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的实验室智能设备。产品特点:斑马鱼前庭眼动测试系统(FVOR)可通过对斑马鱼幼鱼的椭圆囊和球囊的检测,对其前庭功能进行评估。根据科学研究结果显示,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有71.4%的同源性,因此,斑马鱼前庭的研究使得对人类前庭的认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在该测试系统中,斑马鱼幼鱼的固定无需麻醉,排除了因麻醉导致的神经损伤引起的误差。该设备对斑马鱼瞳孔进行放大,并通过软件分析其眼动情况,可快速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给斑马鱼前庭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便利。
    留言咨询
  • 在过去的25年里,Imaris不断改进其3D/4D荧光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显微图像数据,同时为细胞生物学家、神经学家,以及其他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引入一系列分析工具。IMARIS是一个完全集成化的平台,可用来组织、可视化、(批量)分析,并探索您的图像。利用IMARIS,您可以对假设进行验证,进而以最好的方式展示您的结果。 Imaris Stitcher是Imaris家族中的最年轻的成员。它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可用于将多个显微图块精确地对齐,并融合成一个2D、3D或4D图像。在XYZ方向上拼接多个图块,同时还能对相机相对于显微镜载物台的位置偏差进行校正(这是图像采集中常见的偏差)。通过Imaris Stitcher的界面和工作流程,您可以轻松地对齐和拼接图块,以导出TB级大小的图像。 利用Imaris Viewer,您可以打开原始图像和在Imaris中分析的图像。便携式的Imaris Viewer能够确保图像的交互式3D渲染,并与Imaris性能和质量相匹配。分享数据、在会议上展示它们从未如此便捷。
    留言咨询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耗材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