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奖

仪器信息网分析化学奖专题为您整合分析化学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析化学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析化学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析化学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析化学奖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资讯

  • ACS部门分析化学奖:Jared L. Anderson
    ACS部门分析化学奖是奖励那些分离科学领域的年青科学家: ACS部门分析化学奖获得者:托莱多大学Jared L. Anderson   Jared L. Anderson目前是托莱多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分析化学教授,他于2005年以助教身份加入托莱多大学,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进入2011年教授排名。Anderson在2000年获得南达科他州州立大学化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05年在Daniel W. Armstrong教授指导下,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工作包括来自高分子离子液体的新类粒子液体和材料的合成,将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溶剂使用以及用于分离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析提取、纯化和层析。
  • 任斌教授获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2022年度电化学奖
    近日,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公布了2022年度电化学奖, 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斌教授因在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光谱仪器方法方面的贡献成为该年度获奖人,这也是该奖项首次授给亚洲国家学者。任斌教授任斌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仪器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长期致力于电化学针尖增强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发展和仪器研制,提升电化学原位光谱方法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迄今已发表 SCI论文300余篇,包括Nat. Nanotechnol.、Nat. Rev. Phys.、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等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总被他引24000余次,h-index为76(SCI)。现任美国化学会Anal. Chem. 副主编,J. Phys. Chem.、J. Chem. Phys.、《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电化学》、《光散射学报》等学术刊物(顾问)编委;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物理电化学分会主席、国际电化学会物理电化学分会副主席,2021年入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作为负责人主办多届“厦门大学电化学暑期学校”。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首届中国电化学青年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奖项。关于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分会电化学奖从1988年设立,以表彰对电化学领域做出以下突出贡献的学者:提出并实现独特和重要仪器方法,解释重要电化学现象和过程,出版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或书籍。该奖项每年评出一位获奖人,迄今共有34位优秀的电化学家获得该奖项,国际著名的电化学家Allen Bard、Fred Anson等也曾是该奖项的获奖者。据悉,本届颁奖仪式将于2022年8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ACS秋季会议上举行,获奖者将获邀在分析化学分会上做获奖报告。
  • 匹兹堡分析化学奖:Alan G. Marshall
    匹兹堡分析化学奖获得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Alan G. Marshall   艾伦• 马歇尔教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前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职教员。艾伦• 马歇尔教授获得的表彰奖项包括:阿尔弗雷德• 斯隆基金会研究员,美国化学化工仪表学会奖,东部分析研讨会奖,美国化学学会现场富兰克林质谱奖,匹兹堡Maurice F. Hasler光谱奖,纽约应用光谱学学会金奖,美国质谱学会杰出贡献奖。艾伦• 马歇尔教授是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院士,也是前苏联的特聘教授。   艾伦• 马歇尔教授研究内容包括: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单一生物细胞水平上使用超高分辨率质谱和超灵敏度质谱分析法对生物大分子、混合物进行蛋白质结构分析,分析液相和气相中非共价键合的蛋白质折叠,环境质谱研究,选定质量数的离子阱-光谱法。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方案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论坛

  • 有奖征集分析化学总结!

    感谢大家对化学版面的支持。有奖征集以下内容:1、你在分析化学遇到到什么难题,最后解决方案。2、2011年你是否新建立了分析方法,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方法3、2011年你在分析化学工作最失败的是什么?4、2011年你再分析化学工作最开心的是什么?lilongfei14代表分析化学版面版主感谢你的支持!

  • 【转帖】近50年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者的简介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麦克米伦,EM Edwin Mattison McMillan 1907~ 美国核物理学家  1907年9月18日生于加利福尼亚洲。1928年在上福尼亚工 学院获学士学位。1932~193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辐射实验室工作,随E• O• 劳伦斯从事加速器的实验研究 1935年起,在该校物理系任教。1946年被聘 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荣誉教授,194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4年任劳伦斯• 伯克利实验室副主任,1958年任主任,直到1973年退休。    1938年O哈恩等发现核裂变现象后,麦克米伦用加速器加速的粒子通过核反 应研究铀的裂变产物时这些产物初始具有很大能量,因此从靶子中逸出而进入贴 近靶子的纸叠层中。但在分析靶子残留的放射性时,除了原来铀的一些同位素外 ,出现了半衰期分别为23分和23天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前一种证明是铀的 一种同位素,后一种由前者生成,因此应该是超铀元素。1940年夏,他和PH艾 贝尔森分离、鉴定了这一新元素,命名为锋 1940年底,他又和G• T• 西博格等人 发现了钚。由于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他和西博格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曾进行雷达、声纳和核武器的研究。 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西博格, G. T. 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 美国核化学家  1912年4月19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伊什珀明。1934年毕业于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博士学 位。他长期以来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1961~1971年,担任美 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全大学(包括九个分校)名誉教授 ,兼任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 副主任。    1940年他与 E.M.麦克米伦 等人共同发现了94号元素 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 验室, 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 从几百千克受到加速器中子轰击的 铀中分离及制备了二十几微克纯金属钚, 以供对于钚的核性质进行研究。此化学 流程的分离系数达100亿分之一, 在后来大规模的 核燃料后处理 工作中证明基本正确。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   战后, 他长期从事 超铀元素 的合成和化学研究, 他 和同事一共发现了9个超铀元素: 95号 镅 、96号 锔 、97号 锫 、98号 锎 、 99号 锿 、100号 镄 、101号HT5”K〗钔 、102号 锘 和106 号元素 。1944年 他根据重元素的电子结构提出了锕系理论, 即在周期表中存在着与镧系元素位置 相似的另一系列重内过渡元素—— 锕系元素 。这一理论 使近代周期表趋于完整, 并为后来逐一合成人工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   他还参与了许多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工作,如 碘131 、 锝 99的同质异能素、钴57、 钴 60、 铁 55、 铁 59、 锌 65、 铯137 、 锰 54、 锑 124、 锎 252、 镅 241、 钚 238,以及易裂变 核素钚239和铀233。近几年来,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 应研究。 西博格曾经得到过49个荣誉博士学位。他和麦克米伦因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 而共获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许多其他荣誉奖章,例如1959年获原子能 科学的最高荣誉奖费密奖。他的主要著作有《锕系元素》、《锕系元素化学》等 。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马丁,A• J• P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1910~ 英国分析化学家  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 936年获博士学位。1933年在剑桥营养学研究所工作时,专门从事食物营养成分的 分析,并于1934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一文。1936年任 利兹羊毛工业研究所化学师,从事毛织物的染色研究。1946年在诺丁汉制靴研究 所研究生物化学,发表了论文《复杂混合物中的小分子多肽的鉴定》,介绍了利用 电泳和纸色谱鉴别小分子多肽(见肽)。1957年在国家医学研究所任职,1973年任 舒塞克斯大学教授。马丁和R• L• M• 辛格共同发明分配色谱法,用于分离氨基酸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还用于分离类胡萝卜素。此法操作简便、试样用量少,可用 于分离性质相似的物质以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 研究方法。由于这一贡献,马丁和辛格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马丁和A• T• 詹姆斯发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利用不同的吸附物质来分离气体,广泛用于各种有 机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辛格(Synge,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1914-)英国生物化学家  生于利物浦。1928-1933年在曼彻斯特学院学习,后转入剑桥大学,1936年获文学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不容产。1941-1943年在利兹羊毛工业研究十佳任生物化学师。1943-1948年在伦敦利斯特预防医学研究所工作。1948-1967年任阿伯丁罗威特研究所蛋白质化学研究室主任。1967年后任诺里奇食品研究所生物化学师。曾任英国和平大会副主席。19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爱丁堡皇家学会、英国化学会、英国生物化学会、英国营养学会、法国生物化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1949-1955年任《生物化学杂志》编委。辛格主要研究把物理化学方法用于蛋白质及有关物质的离析和分析。与阿切尔.马丁共同发明分配色谱分离法。1952年两人同获诺贝尔 。辛格还对抗菌缩氨酸和较高级植物进行过研究。

  • 拿化学奖的38个物理化学家在哪里……

    化学奖授予埃里克·白兹格,斯特凡·W·赫尔,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由于他们的成就,光学显微镜现在可以进入纳米世界了。   ……等等,这不是物理学奖么?上一个因为显微镜(电子隧道显微镜)而获奖的都是拿的物理学奖啊……   化学奖公布之后,诺贝尔奖官推立马开始自黑:算上今年已经有38个人因为物理化学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了……我诺贝尔大理综奖万岁!   有哪38个人呢?八一八吧。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第一届的化学奖就带有物理味儿,确实是开了一个好头!   1903年,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看起来很化学的,但是确实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1914年,西奥多·威廉·理查兹因为“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而获奖。咦好像不太对……你说有什么元素不是化学元素!摔!   1920年,瓦尔特·能斯特,“对热化学的研究”;其实擦边球啦,热学……明明是物理学……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嗯,参照楼上理查兹。   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因为“对分散系统的研究”而获奖。这个研究跟超速离心有关,算是物理方法吧。   1932年,欧文·朗缪尔因为“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而获奖。表面化学是什么呢?就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blabla)之类的东东。   1934年,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发现了重氢”……隔壁物理学奖研究氢同位素的海森堡发来贺电。   1936年,彼得·德拜“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分子嘛,还勉强算化学……   1948年,阿尔内·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   1949年,威廉·吉奥克“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其实隔壁物理学奖研究低温获奖的真不少(比如苏联的卡皮查和荷兰的昂内斯),该不会是物理学奖不要的吧【误】   (2人)1956年,西里尔·欣谢尔伍德以及尼古拉·谢苗诺夫“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这个机理其实算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   (3人)1967年,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乔治·波特“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物理化学方法。 1968年,拉斯·昂萨格“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看来热力学是物化“交融”的热点啊。   1971年,格哈德·赫茨贝格“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   1977年,伊利亚·普里高津“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又一个热力学。   1983年,亨利·陶布“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2人)1985年,赫伯特·豪普特曼和杰尔姆·卡尔“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3人)1986年,达德利·赫施巴赫、李远哲、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1999年,亚米德·齐威尔“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又是物理工具、化学研究。   (3人)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田中耕一、 库尔特·维特里希,分别用软解析电离法和核磁共振谱学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也是算物理方法吧。   (3人)2000年,艾伦·黑格、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白川英树“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2011年,丹·谢赫特曼“发现了准晶体”。   (3人)2013,马丁·卡普拉斯、迈可·列维特、阿里耶·瓦舍尔“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   今年2014年,又有三个物理化学领域的人获奖。   其实,诺贝尔官方之外,也有好一些有“物理学奖”的味道……   1908年,大名鼎鼎的欧内斯特·卢瑟福因为“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而获得了化学奖。但是卢瑟福是一个非常有节操的科学家,名言是——“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集邮”。好的于是我们把化学奖愉快地颁发给了他。   接下来是1911年的玛丽·居里。她以前就拿过物理学奖,这次拿化学奖是因为“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我们可以理解为物理是对放射性的研究,然后把元素提取出来就是化学了,好的get√……这事儿还没完,1935年,伊伦·约里奥-居里以及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母亲居里含笑点头。   1959年,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这又是一种采用物理手段研究化学的方式——用电流。   1964年,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嗯物理奖也发给过用X射线观察各种晶体的布拉格一家呢……   1982年,英国的阿龙·克卢格“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显微术!   然后是这条耐人寻味的……1960年,威拉得·利比“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我大化学终于对其它科学(除了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资料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仪器

  • 仪器介绍:作为世界离子分析行业的领航者,瑞士万通灵快型重金属分析系统具有超强的检测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任何更加复杂的光谱系统。其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却非常低。符合多种重金属检测标准,是建立标准化实验室的首选设备。仪器内置的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更是您实验的得力助手。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相比于AAS 或ICP-AES,灵快型重金属分析仪的采购成本要低得多,但是却可以进行相同、甚至更加灵敏的重金属分析。试剂消耗极低,只需少量氮气,无需任何可燃性气体,无需专用的通风设备,无需购买或更换元素灯。前处理简单,无高盐分干扰无高盐分等复杂的基体的干扰,因此可直接用于分析海水、高盐度废水、盐水、高纯化学试剂、电镀液和食品等物质中的重金属和过渡金属成分的检测。便携使用更灵活拥有极小的体积和重量,操作维护简单,非常适合车载、船载使用,在处理紧急任务时更适合在现场进行快速检测。形态分析对于呈多种价态或结合方式存在的重金属,可以区分出来并分别定量,可方便的进行生物利用率、毒性等方面的评估和研究。 1922年捷克科学家Heyrovsky发现不同物质在电极接触的溶液中如含有还原离子或离子团,电流就会按等级地增加,这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大发现。Heyrovsky因此获得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伏安极谱法分析成为电化学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氧化还原电化学活性的物质均可采用伏安极谱法分析,包括无机阳离子、无机阴离子和有机物。伏安极谱法具有极低的检测限,测量范围广:ppm~ppt。分析快速、准确、灵敏、消耗低。已广泛应用于水质、环保、食品、化工、地质等领域,并已成为众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或推荐方法。
    留言咨询
  • 仪器简介:法国Alliance公司隶属法国YDI集团,是专业生产高精度分析检测仪器的公司。Smartchem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又叫离散式化学分析仪或间断式化学分析仪。是离子分析领域的新突破,国际先进技术,测量全过程由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过程简易。其检测分析结果精确可靠,符合ISO、 AOAC、BATF、USEPA、AFNOR、COFRAC等国际认证标准,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包含海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地下水,河水,饮用水等)、食品分析、酒类分析、土壤溶液等领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一代最先进的全自动化学分析仪。 Smartchem是市场上唯一能将微流与宏流结合起来在同一台仪器上使用的全自动间断分析仪,其检测分析结果精确可靠。SmartChem 获得2002年度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提名。 SmartChem 140获得 2005年度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提名。 应用领域与检测项目: 水质监测:酸度、碱度、氨氮、化学需氧量 (COD)、氯化物、氯、铬、氰化物、氟化物、 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总凯氏氮、总凯氏磷、 铝、铁、锰、尿素 土壤&植物分析: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总氮、总磷、氯化物、硼、钙、 镁、赖氨酸、尿素 饲料&肥料分析:氨氮或蛋白质、钙、磷酸盐、总氮、总磷、尿素 烟草分析:氨氮、氯化物、尼古丁、硝酸盐、磷酸盐、烟中氰化物和甲醛 酒类分析: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tartric acid、醋酸、葡(萄)糖酸、铁、铜、总酸 度、pH、总二氧化硫、游离二氧化硫、PANOPA、氨氮技术参数:技术指标: 分析类型:终点检测,定时检测,差分检测,双色检测和动力学检测 在线试剂:2个架子提供16个试剂位,其中 :1个架子带10个试剂位,另1个架子带6个试剂位和10个标样位 2个专用稀释剂位(其他试剂位也可作为稀释位,spike溶液位和质控标样位) 连续样品载入:5个样品架,用于连续载入样品(每个样品架126个样品位) 测量速度:200个样品/hr 样品反应温度:37.2℃,精度:0.1℃ 读数系统:在相同光学质量的比色杯中直接光度计测量 最小反应体积:300ul1、光学检测器: 光谱范围:420nm-880nm, 双光束数字检测器: 光源:6V/10W卤素灯 光程:10nm 线性范围:0.001-2.500Abs 分辨率:0.0001 Abs 扩大吸收量程到2.500AUFS,减少样品超量程的再分析. 2、滤光轮: 9个光学滤光片和1个黑色盲点滤光片 3、测试输入模式: 可选模式,图解模式,批处理模式,紧急处理模式 4、试剂与样品位: 2个贮液架多达16个试剂位,其中10个冷藏试剂位,6个常温试剂位,10个标样位和2个稀释剂位 5个样品架,可用于样品分批连续放置,一次可放126个样品 5、进样系统 1个机械臂提供全部进样操作:计算机可以控制高精度微量移液器,移液体积为3 - 450 &mu L,每次取样后可以自动清洗和自动干燥,同刻度传感取样针,保持2mm深度,试剂量太少时内置的传感器可以发出警报。样品量控制在:3.0ul-300ul 试剂量控制在:3.0ul-300ul 6、稀释器:不使用传统的注射器稀释,稀释可达100倍 7、反应盘:60个环行可半重复利用的比色杯盘,自动比色杯清洗,连续电脑控制比色杯质量 加热温度:37℃,精确控制温度在± 0.1℃ 8、硝酸盐-亚硝酸盐模块: SmartChem仪器方法完全遵循US EPA 方法#353.2 9、运行环境: 电力要求:90-250VAC,47/63Hz,300W 水消耗:2ml/测试 环境温度:18℃-30℃ 相对湿度:20%-85% 10、分析模块: 高:42 cm 宽:65cm 长:100cm 重:65kg 11、软件 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分析软件强大 软件中有预置的分析方法 样品和标样的自动稀释设置 对超过测定量程的样品进行再次稀释后测定 标样可手动配制或是提供一个原始标样进行自动配制 通过质量控制样做出质量控制图谱12、分析参数 波长(nm) 硫酸盐 420 尿素 420 硼 420 氯化物 480 苯酚 510 硝酸盐氮 520或550 亚硝酸盐氮 550 碱度 550 氰化物 570 氨氮 630 COD 630 总凯氏氮 660 总磷 660 钙 660 磷酸盐 880 或 波长(nm) 分析参数 420 硫酸盐、尿素、硼 480 氯化物 510 苯酚 520 硝酸盐氮 550 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碱度 570 氰化物 630 氨氮、COD 660 总凯氏氮、总磷、总磷 880 磷酸盐主要特点:多参数同时测量:Smartchem可以同时测量多种参数。传统的流动分析技术,对于不同的参数测量需要增加额外的通道,有几个参数就要有几个通道,或者更换不同的模块。而Smartchem打破了通道限制,只需要一台主机就可以解决多参数测量问题,节约了成本。含9个光学过滤器和1个盲点过滤器。光谱范围:340nm~880nm,一次进样,可立刻得到全部测量参数。 消耗量少,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电脑控制的微量吸移管精确控制液体剂量(微升级别),测量速度快,消耗试剂量和样品量极低,有害废液少,节约成本,保护环境。 样品无交叉污染,实现了真正的高精度: Smartchem的各种样品和试剂都是独立存放,独立取用的,整个反应在单个比色杯中完成,无共用部分。与传统的流动分析仪所有的样品都是从同一个通道进入,仅仅用水柱或气泡隔离,这样都会不可避免地形成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Smartchem完全避免上述缺陷,每次取液以后取样针自动严格清洗,防止交叉和携带污染,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全自动化测量:自动方法切换、自制标准曲线、系统可对样品进行预稀释和超过量程再稀释,无需选择稀释器。自动清洗工作站可对比色杯自动清洗,且对比色杯进行质控测试,保证比色杯清洁,如果测量不通过,可以跳过不洁的比色杯。因此,真正实现操作完全自动化,无人值守。 多种测量方法,可以随意增加:仪器可以内置上百种测量方法,也可以自行编程设定。能够执行与手工或SFA/FIA分析技术相同的湿化学分析方法,与USEPA、ASTM、AOAC、DIN和ISO等方法兼容。 硝酸盐-亚硝酸盐专用模块(选配):对于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分析,应用美国EPA权威分析方法-镉柱还原法(US EPA 353.2),往复式蠕动泵促使湍流,充分反应,尽可能使硝酸根离子与镉接触,镉模块可随时现场更换。 测量速度快:由于采用微量分析方法,SmartChem实现了格外短的分析时间,明显提高了湿化学分析方法的样品分析速度。在测量过程中无须中止分析,即可进行样品架更换,实现连续测量。 先进的光学比色计:采用高精度、双光束数字检测器,扩展的吸光值线性范围达到2.500AUFS,减少样品超量程的再分析。多种检测模式:终点检测,定时检测,差分检测,双色检测和动力学检测。 操作简单,图形显示,一目了然:采用可视化的操作,模拟仪器界面设置参数清晰可见,减少了人为出错的可能性。
    留言咨询
  • 超高分辨显微镜iSTORM 400-860-5168转4963
    近年来,新的荧光探针不断涌现,光学衍射极限不断被突破,研究者开发了多种超高分辨率成像方法, 主要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PALM)、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STORM)、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和结构光照明显微技术(structure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SIM)。2006年底,STORM技术由华裔科学家庄小威首次提出,庄小威研究组发现应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来激活探针,用另一束波长激光来观察,通过高斯拟合的方式定位漂白荧光分子,反复循环后可得到内源蛋白的高分辨成像,命名为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STORM)。此项技术在201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这项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发现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依托复旦大学的自动控制、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香港科技大学的生物、光学、图像处理等的技术,拥有光学、生物、自控、机械、信息技术等多领域交叉学科技术团队,力显智能科技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技术产业化,推出了超高分辨率显微产品。采用3D随机光学重构技术、高精度细胞实时锁定技术、多通道同时成像技术等,以纳米级观测精度、高稳定性、广泛环境适用、快速成像、简易操作等优异特性,获得了超过50家科研小组和100多位科研人员的高度认可。 力显智能科技的iSTORM采用同步多通道成像技术,同时提供多个目标的超分辨率图像,将数据采集时间缩短到其他商业产品的 1/3。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多个通道的连续超分辨率成像中严重的光漂白。 并自主开发了双相机模式的主动锁定系统,以纠正数据采集期间实时漂移的样品。样品可以用纳米精度"锁定",无需采集后校正,保证了可靠的结果,节省了用户在每次样品加载后等待系统稳定和热平衡的时间。力显智能科技的培训团队专家来自不同领域,提供全面的培训和长期的技术咨询,可以使用户更全面的掌握使用技巧和背后原理,真正能够掌握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力显智能科技将自身积累的样本制备经验及成像参数基本模板与客户分享。帮助客户尽快获得理想的超高分辨率图片。力显智能科技不仅提供仪器的维护,也通过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科研咨询和服务,包括原理性知识咨询、实验经验传授,成像数据分析建模,假设验证等。力显的Serendipty成像软件能够同步实现超高拍摄期间的实时重构,为用户轻松捕获优质的超分辨率成像。
    留言咨询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耗材

  • 唐山红玫瑰陶瓷化学瓷漏斗细孔漏斗布氏漏斗
    别名:布氏漏斗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一、概况及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 Büchner发明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二、使用方法:使用前需要准备抽滤设备,如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胶管),滤纸,布氏漏斗等。先用水把滤纸润湿,抽一下,使滤纸紧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过滤的东西漏掉。倒入滤液,开机器抽,可以稍微搅拌,只剩下滤出物质。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贴上滤纸后,接上抽气泵进行吸滤(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为漏斗四壁紧贴滤纸处,负压吸滤对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顶角处产生压强差。由于该口较大,且只有一个口,很容易破裂。
  • 唐山金盾理化瓷化学瓷漏斗细孔漏斗布氏漏斗
    别名:布氏漏斗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一、概况及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 Büchner发明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二、使用方法:使用前需要准备抽滤设备,如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胶管),滤纸,布氏漏斗等。先用水把滤纸润湿,抽一下,使滤纸紧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过滤的东西漏掉。倒入滤液,开机器抽,可以稍微搅拌,只剩下滤出物质。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贴上滤纸后,接上抽气泵进行吸滤(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为漏斗四壁紧贴滤纸处,负压吸滤对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顶角处产生压强差。由于该口较大,且只有一个口,很容易破裂。
  • 唐山金盾理化瓷化学瓷漏斗(细孔漏斗)细孔漏
    别名:布氏漏斗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一、概况及用途:适用于医院、学校、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工矿企业等单位化验室,作灌装液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 Büchner发明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二、使用方法:使用前需要准备抽滤设备,如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托(密封圈),真空管(橡胶管),滤纸,布氏漏斗等。先用水把滤纸润湿,抽一下,使滤纸紧靠在漏斗底端,可以防止待过滤的东西漏掉。倒入滤液,开机器抽,可以稍微搅拌,只剩下滤出物质。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贴上滤纸后,接上抽气泵进行吸滤(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为漏斗四壁紧贴滤纸处,负压吸滤对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顶角处产生压强差。由于该口较大,且只有一个口,很容易破裂。

分析化学奖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