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心流动

仪器信息网科学家重心流动专题为您整合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学家重心流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学家重心流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学家重心流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学家重心流动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资讯

  • 速度每年70公里!科学家流动重心正在向东方国家迁移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从人才流失/回流到人才环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流动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学家流动已经从过去的『Brain Drain』或『Brain Gain』 逐步转变为『Brain Circulation』,即由人才流失或人才回流转变为人才环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关于科学家流动,支持者认为,科学家的流动给流入国与流出国之间建立了联系,此外,科学家流动背后是知识的流动,流入国(地)获得了新的科学知识,流出国(地)获得了知识输出产生的影响力,所以科学家流动是一种『双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反对者认为,科学家流动造成了各国各地科学人才结构失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过去40年,全球科学家流动的变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奥地利克雷姆斯多瑙河大学的Czaika和美国哈佛大学的Orazbayev两人以Scopus中1970— & nbsp & nbsp 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全球科学家流动的变化,发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学家流动变得越来越普遍,流动距离越来越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学家流动的频率比全社会平均水平高三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学家流动的重心正在以每10年700公里的速度向东方迁移;同时科学知识生产的重心正在以每10年1300公里的速度向东方国家迁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科学家流动的重心是指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形成的网络结构的重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Czaika和Orazbayev的研究显示,南欧、南美、东南亚等国家的科学家流动占比逐渐加大,在20世纪70-80年代科学家大量流出的国家,如今已成为科学家的流入国,这其中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过去40余年科学家流动和科学知识生产的重心持续向东方国家转移,从网络结构上看,科学家流动的重心从大西洋迁移到墨西哥东边,移动近2800余公里(平均每十年向东移动约700公里);科学知识生产的重心从大西洋变到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移动5800余公里,平均每十年向东移动1300公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科学家流动的原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影响科学流动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而且较为复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一项来看OECD的报告称,全球科学家流动的主流人群是出国读大学、成为科学家之后回国的人,影响这些人才回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状况与签证移民政策[4]。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政治事件也常常阻碍科学家自由流动。2017年,特朗普三次签发旅游禁令,禁止特定国家的个人进入美国,提高签证签发的要求。2016年6月英国脱欧之后,大批在英国没有绿卡的欧盟其他国家的研究员人离开英国。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之后,两岸学者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中国的科学家流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近年,在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激励下,海归科学家越来越多,这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招聘单位的招聘门槛逐年提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以清华大学的颜宁和北京大学的许晨阳为代表的『海归归海』曾引发媒体的热烈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媒体上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类,其一,顶尖青年科学家去供职国外大学,是严重的人才流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制度该如何反思;其二,本土科学家进入国际顶尖高校任职,是国内学术研究被国际认可的标识,是国内高校向世界一流靠齐的标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国内各地之间的科学家流动频率并不高,科学家流动常常并不被鼓励,部分西部高端人才向东部流动甚至被禁止。科学家流动也常常与负气、矛盾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br/ & nbsp & nbsp 从原因上来看,我们的文化环境鼓励『长相厮守』、『天长地久』,毕生供职于某一机构被视为情感上的从一而终,因此,我们也常常见到某些大学评选一些奖项时要求候选人在该大学至少服务20年或30年(差不多一辈子)。 /p p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 记师昌绪院士:从材料科学家到战略科学家
    师昌绪:   材料科学家,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空心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月14日,人民大会堂铺着长长的红地毯,鲜花簇拥,喜气洋洋。一位九旬高龄的长者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之前,这个奖的得主也是一串显赫的名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数学家吴文俊、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   战乱中成长:种下爱国种子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家庭。这个地方紧挨保定城和京广铁路,进入民国后不是战场,就是大兵过境,以致家道艰难。师昌绪有一个近40口人的大家庭,19世纪他祖父辈出过进士,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 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在这个主要依靠土地且生活并不富裕的大家庭里,养成了师昌绪温良恭谦和对人宽容的性格。   因为地处保定一带,军阀混战,师老家又是大家庭,名声在外,经常要躲到地窖里面。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时候他刚上高小一年级。日本侵占沈阳的消息传来,全班学生包括老师在内大哭,感觉到要亡国了。从那时起,师昌绪就意识到中国必须要强盛起来。   七七事变后,他亲眼见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追踪中国老百姓扫射,乡亲父老惨遭屠戮的惨状。   师老说,他这一生的亮点之一是考上了河北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一个非常进步的学校。学校实行的是劳动生产教育,真正下地干活,每周四个半天,星期天都被占了,十分艰苦。所以他在中学时代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当时日本占了东北以后又想华北自治,宋哲元将军领导抗日,用大刀和日本人作战,在古北口和喜峰口打败了日本人,因而学校每天早晨都练大刀,打形意拳,准备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来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1940年,师昌绪中学毕业,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开始了自己“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   留学美国:打牢科学救国基础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在四川和鞍山工作了3年,因国内战乱不已,他便于1946年考取出国资格,1948年到美国留学7年。   异国求学的历程对于师昌绪来说还算顺利:不到一年时间拿到密苏里大学矿业学院(美国三大著名矿业学院之一)的硕士学位,两年半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受聘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师从著名金属学家M柯恩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的研究结果发展为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因为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师昌绪访问麻省理工学院,应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作报告时,导师柯恩教授这样介绍他:“师昌绪是中国著名研究所的著名科学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取得很有成效的结果,目前飞机常用的300M超高强度钢就是在他研究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师昌绪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很是得心应手,可是争取回国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是现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点燃了他争取回国的旺火。   作为师昌绪的老朋友,李恒德回忆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了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就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1954年5月6月间是争取回国最紧张的日子,留美学生除了和中国日内瓦会议代表团联系,写信转交给周恩来总理,还按计划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他撤除禁令,让他们回到祖国。当时大家一起分工,把最烦琐的印刷任务交给了师昌绪,投出的给美国报界、议员、民众团体的2000封信无不经过他手。1955年春,在各种努力下,76位在美中国留学生终于得到美方的释放令,师昌绪也名列其中。同时达成中美两国大使在华沙会谈协议,为中国留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   回忆那些岁月,师昌绪说:“我这个人比较胆大,对生死看得比较淡泊。”   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起航开往香港。船缓缓离岸,35岁的师昌绪站在甲板上,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   沈阳30年:从具体研究工作到研究所所长   1955年回国后,师昌绪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时任技术科学部的严济慈主任让他在上海和沈阳任意挑一处,两地都有研究合金钢的研究所。师的回答是“哪里需要我到哪里”。于是,1956年9月,师昌绪来到了金属研究所,开始他在沈阳工作的30年。   刚到所时,他被派驻鞍钢。两年后,中国科学院为了执行“十二年科技规划”,以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为重点,师昌绪任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组长。高温合金是他从未接触的领域,他选定开发铁基高温合金代替最为流行的镍基合金,因为当时国内既缺镍又缺铬,而且受到国外封锁。他和抚顺钢厂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后来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他的这个倡议引发了全国开发铁基高温合金的热潮。他那时还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在他的思想指导下,1958年开发出无镍不锈钢,用于尿素生产,比国际常用的镍铬不锈钢还好。   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工作条件最为苛刻:耐高温、抗疲劳、高强度,是高温合金开发的热点,一般都采用锻造高温合金。1959年,师昌绪等考虑到铸造合金有诸多优点,采用真空冶炼、真空浇铸等先进手段,开发出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合金。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歼击机即将投产,却没有可用的发动机,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中,确定了采用气冷空心涡轮叶片。当时,航空院负责材料工艺的负责人荣科总工程师来师昌绪家里说明情况,希望能做出提高100℃的空心气冷涡轮叶片。100℃看起来数目不大,但自从有喷气发动机以来,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每年通过材料提高的工作温度只有7℃~8℃,100℃是个飞跃。   在接受任务后,师昌绪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试车、试飞和生产定型。这些工作本来定产于沈阳,10年后航空部要将此转产于大后方贵州。于是,师昌绪带队奔赴贵州工厂,从原材料准备到标准的制定攻关数月。这个厂已生产了40多万片,装备了4000台发动机,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而且成品率大为提高。空心涡轮叶片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谈到空心叶片的研制成功,师昌绪总结说,一是接受这项任务靠胆识,因为风险很大 二是靠设计、材料工艺与制造工厂的三结合 三是靠参与工作人员的精诚团结,因为光金属所就有来自不同研究室的近百人参加。   这项工作开辟了我国铸造高温合金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先河,以后的柱晶叶片和单晶叶片都由此开始,空心冷却从100℃到今天的400℃~500℃。更大的影响是促进了全世界铸造高温合金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早在1963年师昌绪访问英国罗罗公司时,他们的总设计师还表示:“铸造合金性能不稳定,不能用作涡轮叶片 实际已有多年试验的结果才下此结论。”1980年该公司到沈阳航空发动机参观,胡克总设计师看到中国铸造叶片已投产,不无感慨地说:“单凭看到这一成果,就没白来中国一趟。”从此,英国和苏联都跟上来了。   和师老共事多年的“夫妻院士”柯伟和李依依曾撰文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和师老再去贵州时,工厂里所有的老总、工程师,甚至已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赶来探望师先生,场面非常感人。”   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师昌绪走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每一种材料从研制到生产过关和得到应用都花了十几年。   师昌绪不只重视高温合金的开发与生产,也重视理论研究。在确定铸造高温合金为主攻方向后,他提出合金的凝固过程必须深入研究,从而发现某些杂质元素影响了合金元素的严重偏析,造成材料稳定性严重下降 控制这些杂质的含量,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很多性能。这一发现不但用于铸造高温合金,也用于高合金钢。因此他获得了1998年华盛顿“材料研究学会国际联盟”大会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全世界只有12项,师为其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金属所从隶属冶金部又回到中科院。隶属冶金部时,以任务为主,不愁没有研究课题,更不愁经费 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以学科建设为主,这一巨大转变使研究所遇到很大的困难:人员老化、设备陈旧、缺乏国际联系、经费来源不足。师昌绪作为常务副所长,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于是,金属所开展了大学习:学习业务,学英语准备扩大学术交流,大量招收研究生以解决人员老化与断层,省吃俭用添置高级研究装备。此间,他确定了开发新材料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办所方针。他勇于承担难度大的任务和开辟新的学科方向,使金属所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如今,金属所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所。   其间,师昌绪还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并兼任所长,他提出要加强环境腐蚀及工程腐蚀研究,而不只是开发耐腐蚀材料。而今36公里长的钱塘江大桥的100年寿命保证,就是由该所提出方案并实施的。   除此,师昌绪还经常参加失效分析工作,特别经常光顾同在沈阳地区的黎明机械厂(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下厂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该厂副厂长程华明总工程师称他为“材料医生”。   在京25年: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科学家   和做某个领域的科学家相比,要当好一位战略科学家似乎要难得多。当了8年金属所副所长、所长的领导职务,师昌绪笑称自己的头发就是在同时担任两个所的所长时被折腾光的。   1984年,他卸任来到北京,扮演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乃至整个科学界发展的战略科学家。除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岗位上发挥了作用,他还提出很多有益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建议和主张。   1984年,师昌绪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技术科学部主任,那时学部的任务之一是向国家科技发展提供咨询。他不等待国家交任务,而创立了“主动咨询”模式。如钢铁方面提出要进口部分铁矿石,通讯方面要市场化,科技人才实现全国招聘等咨询项目。   1985年,为了促进科研单位与大企业之间的联系,他联合20名专家建议国家经委召开有关研究所所长和大型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会,为他们牵线搭桥。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为主任,师昌绪是副主任之一。唐先生提出基金评审项目的16字方针——“依靠专家、同行评议、择优资助、公平合理”。   为保证这一方针的正确实施,师昌绪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如基金委应该是一个学术与行政双重性质的机构,其下属学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为此他推动编写了54本学科发展战略,让工作人员了解本学科全貌 二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用以了解全国从事科学研究的重点人物 三是承担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工作,进而了解我国重点研究基地的情况。他甚至还提出学部干部采用流动编制的办法,以保证基金委不致变为一个官僚机构——当然因为难点太多而没有实现。   在师昌绪的建议下,把“863”计划中新概念、新构思部分划归基金委与“863”专家组共同管理,因为“863”主要针对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学和研究单位,而新概念往往出自“小人物”,基金委的《项目指南》面向全国各个角落。   改革开放后,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是主体,但这部分人不像科学家那样受到重视,于是一些科研人员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1982年,师昌绪和其他3位科学家联名提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建议。1992年,师昌绪又与另外5位科学家上书党中央。经批准后,师昌绪作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和筹备组副组长投入筹建工作。1994年6月3日,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师昌绪被选为副院长之一,时年74岁。   1996年,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立“学部咨询工作委员会”,聘请师昌绪为第一届主席。他主持下最重要的一项成果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得出的结论是“因地制宜”,“东部以核能为主,西部以水能和新能源为主,华北地区要高效率利用化石能源”。此时,他已是80高龄,进入资深院士行列。   2000年,科技部聘师昌绪为中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理事长,将北京各部门的图书馆的外文期刊统一采购、统一上网,实现“共建共享”和图书馆的数字化。他不是图书馆专家,但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和谐集体”,成为我国科技平台的典范。   出于他的责任感和广泛的接触,师昌绪对国家科技发展十分关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召开“环境材料”国际会议,师昌绪分析了金属材料的资源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就要枯竭,唯有镁取之不尽,因为海水中有大量镁盐,并可经济开采。1997年他与几位院士建议科技部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如今中国镁产量为世界第一,研发工作也居世界前列。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所必需,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发,25年仍没拿到稳定合格产品。2000年,师昌绪主动召开了几个座谈会,最后上书党中央列为“863”重点项目之一。经过几年努力,高强度碳纤维的生产已立足国内,由过去的分散到现在采取统一领导,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同时,师昌绪也一直介入碳纤维在飞机生产中的应用。   2000年,纳米技术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师昌绪倡导成立了“纳米科学中心”。同时,他意识到我国纳米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将进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上书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   2004年,他主持召开我国军工材料发展研讨会,并制定了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   其次,师昌绪对我国材料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上刮起“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之风,我国也倡导“新技术革命”。一时间,传统材料研究人员感到困惑,师昌绪在多个场合提出“开发新材料的同时必须重视传统材料”,因为它是基建、制造业所必需。像我国这样的大国,传统材料的生产必须立足国内。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973”的立项,开始只有农业、能源、资环、自动化与生命科学5个领域,1998年师昌绪写信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才把材料领域加入。   我国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是由于没有达到工程化程度。为此,师昌绪等科学家上书国务院有关领导。得到批复后,他还主持召开了我国应尽快工程化几类材料的会议。   第三,师昌绪非常重视中国科技界走向国际。“要想成为世界强国,科技必须先行,同时也要融于国际社会,其中学会和期刊是两个重要标志”。   生物材料是当前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国内8个学会都有生物材料学会,因而不能加入国际组织。师昌绪在中国科协的协助下,1997年成立了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并加入了国际组织。现在,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在国际上十分活跃,并成功争取2012年全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成都召开。   第四,师昌绪对我国科技设施建设作出很多贡献。1984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为基础研究服务 1989年利用世行贷款又建了一批为应用科学服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师昌绪作为18人专家组组长,确定了不同领域的75个实验室。此后,在他主持下,为已建实验室的评估形成了一套成熟方案,做到了优胜劣汰,使实验室增加了活力。   此外,师昌绪还向国家提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建议,无论是对我国科学技术还是产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昌绪是一位闲不住的学者,即使他已90岁,仍然工作不停。仅2010年,他就在京主持或参加会议数十次,京外出差10次,接待不计其数的来访者,同时,还写作几篇文章和大会特邀报告。   当《科学时报》记者问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工作中得出什么经验时,师昌绪深有体会地说:“第一,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第二,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每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利用他们的长处。第三,对科研水平的认识。在回国初期,曾把发表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但在承担了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任务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研究水平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才能做到相互尊重。”
  • 清华大学新增十三位“首席科学家”
    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年项目立项的通知》(国科发基[2012]980号),清华大学有14个项目获准资助,其中973计划项目9个(含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1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个,这批项目将于2013年1月正式启动。13位教授被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电子系陈巍副教授被聘为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负责人。这13位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是:电机系张伯明、热能系姚强、电子系陆建华、徐正元、生命学院李蓬、化工系林章凛、化学系张希、高研院王小云、化学系李艳梅、刘冬生、物理系尤力、航院郑泉水、地球中心林光辉。   至此,清华项目首席科学家已增加到72人,其中包括:主持承担的973计划项目数已增加到46项,项目首席科学家46人 主持承担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增加到26项,项目首席科学家26人。清华大学继续保持成为全国首席科学家人数最多、承担项目最多的单位。   本年度清华大学通过协调组织,申报了近40个项目,全国共申请项目990项。经过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初评、复评、终评,最后在973计划中立项95项,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立项67项,青年科学家专题19项。本年度清华主持的立项项目14项,约占全国的8%。   973计划(含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平均资助额度约3千万元,执行期为5年。2012年新增“青年科学家专题”,支持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牵头申报, 每项额度500万元,选择在973计划信息和前沿以及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蛋白质、干细胞研究5个方面作为试点领域,全国共批准19项,清华大学在信息领域获批1项。   附:2012年清华大学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4个立项项目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院系 1 973 能源 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基础研究 张伯明 电机系 2 973 能源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PM2.5源头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 姚强 热能系 3 973 信息 智能协同宽带无线网络理论基础研究 陆建华 电子系 4 973 信息 宽光谱信号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研究 徐正元 电子系 5 973 人口健康 脂肪代谢调控与肥胖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李蓬 生命学院 6 973 综合交叉 抗逆元器件的构建和机理研究 林章凛 化工系 7 973 前沿 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多层次功能组装体构筑与动态调控 张希 化学系 8 973 前沿 现代密码学中若干关键数学问题研究及其应用 王小云 高研院 9 蛋白质计划 退行性疾病相关重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李艳梅 化学系 10 量子调控计划 冷原子与偶极量子气体的性质和调控 尤力 物理系 11 纳米计划 纳米生物机器的可控组装与多功能集成 刘冬生 化学系 12 纳米计划 纳米界面超润滑检测技术与机理研究 郑泉水 航院 13 全球变化计划 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 林光辉 地球中心 14 青年科学家专题 密集立体覆盖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陈巍 电子系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方案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论坛

  • 【转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反物质

    【转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反物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191300_260648_1610706_3.jpg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科学家宣布,在最新实验中首次成功捕获反物质,取得了重大的物理学突破。他们在实验中创造了以反氢形式存在的反物质,证明捕获和释放反物质是有可能的。这项研究突破或许有助于科学家设计出相应的实验,以深入了解这种行踪诡异的物质。  在《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和电影中,反物质被用于驱动科克船长乘坐的宇宙飞船进行太空之旅。如今,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捕获了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反物质样本。一个由英国和其他国家物理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在一项惊人的科学突破中,在实验室中瞬间“捕捉”了38个反氢原子。  反物质有助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虽然这次实验不可能令科学家研制出曲速引擎飞行器(Warp Engine)、反物质驱动装置,或是找到比《星际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却有可能揭开宇宙起源之谜。反物质就是正常物质的镜像,正常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核外则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但是,反物质的构成却完全相反,它们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当物质和反物质相撞,它们会立即相互湮没,释放出能量。  自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最早提出反物质存在理论以来,反物质就一直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的主题。在电视和电影系列《星际迷航》中,反物质反应堆驱动“企业”号进行太空之旅,而在丹·布朗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藏匿在罗马的反物质炸弹更是成为电影的主线。  从理论上讲,1磅(约合45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当量最大的氢弹。不过,制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质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耗资巨大的事情,用于制造超级武器的前景更是距离现实非常遥远。  38个反氢原子存活六分之一秒  在刊登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使用反氢激光物理仪器(简称ALPHA),冷却带负电荷的反质子(氢原子核的镜像),将其挤压至长20毫米、宽1.4毫米的火柴棍大小的云状物中,这些粒子云接着被导入类似的正电子(反物质电子)云中。两种粒子结合形成反氢原子,最终,磁场在六分之一秒内成功捕捉到反氢原子。  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罗布·汤普森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实施一些实验,使我们对当前物理学的基本看法产生巨大变化,证实我们当前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捕捉了大约38个原子,数量相当少,连一杯咖啡都热不了,更别提驱动《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企业’号了。现在,我们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使用工具去对这些原子进行研究。”  共有42位研究人员参与了ALPHA实验。这些实验或许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有关宇宙最难解的谜团之一。科学家认为,当宇宙在137亿年前诞生于大爆炸时,这个事件产生了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然而,今天,宇宙完全被正常物质所占据。科学家长期以来就想弄清楚消失的反物质究竟去了哪里。  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麦克·查尔顿说:“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反氢是可以在实验室最容易制造的反物质类型。深入了解它将有助于揭开已知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构成的几乎所有谜团。”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分享】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科学家研究月岩发现月球上有水存在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但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中国网7月10日报道 据美国空间网报道,科学家分析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月岩样本发现,月球上有水的存在。美国布朗大学教授萨尔带领的研究小组在7月10日号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尽管月球上水的具体数量还不能确定,是否未来的探索者能够提取也不得而知,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科学界,这一发现将使得科学家们重新思考月球的过去与未来。 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月球是由于暴力冲撞而诞生于45亿年前,因此内部是干燥无水的。月球的形成最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地球,一部分物质飞溅出去汇聚到一起而最终形成月球。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在逐渐形成的月球内部没有任何水的存在,或是在空间中流失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行星科学家本.伯西(Ben Bussey)说:“如果早期的月球中的确有水的猜测得到肯定,那么当我们在研究月球是如何形成演变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而早期认为月球没有水存在的猜想则意味着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相反的证据。研究者地球化学家阿尔伯多.萨尔说:“如果够幸运的话,我们能看见月球上的水,但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也认为看见的概率较低。” 萨尔的研究小组检测了由“阿波罗”1960至1970年间带回来的月岩样本。这些火山岩中的玻璃珠颜色各异,由绿到黄再到红。科学家称其颜色的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构成物质的不同。萨尔的研究小组通过检测玻璃珠的基本组成物质来确定他们来自于月球的火山运动而不是来自于月球形成的撞击事件。同样,研究人员还排除了玻璃珠是由太阳风等外力作用产生的可能性。然后,萨尔的小组运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来进行检测。“在过去的四年中,检测月球样本中水的上限最好是50PPM,我们发明了一种方法能检测差不多5PPM的水。”(注: ppm是part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检测发现玻璃珠中有近46PPM的水。随后,萨尔和他的同事使用模型来估计在月球内部存在于岩浆中的水的数量。当然,也有一部分水分会在月球表面蒸发掉。 根据这一结果估计,玻璃珠里可能含有745PPM的水分,这与地球上通过海底喷发来到上地幔的凝固熔岩中的含水量惊人的相似。但是,萨尔的小组最终给出了260PPM的水作为最确定的数据。萨尔小组对地球撞击事件进行建模后认为月球可能含有更多的水。但是这一模型却不能模拟出月球是如何获得水。卡纳普(canup)说:“我认为最主要的不确定在于,这一发现是否向我们展示了月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或者说明了这些水由月球内部一个相当资源丰富的水库产生。” 当然,清楚知道月球上的水资源是否丰富或者缺乏对于月球的继续探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而我们也看到科学家们不断地为探索月球而作的努力,就像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月球弹坑观察与感知卫星(LCROSS)这样的新型探月方式。LCROSS计划在2009年双倍撞击月球南极,看能否撞击出隐藏的水冰。伯西说:“不断地从“阿波罗”带回的样本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的确是相当的让人振奋的。”(古道) (本文来源:中国网 )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资料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仪器

  • 仪器简介:流动注射(Flow Injection Analysis)分析技术是丹麦科学家于1974年创立的 一项分析测试技术。它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设备操作简单、通用性强、试样和试剂用量少等一系列优点。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药和临床化验、工业在线分析等领域,同时也应用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络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生化反应等理论的研究。HACH公司生产的Quickchem 8500(简称QC8500)型流动注射(FIA)分析仪,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样品的分析流程,分为以下几个单元模块:自动取样单元、自动稀释单元(备选)、蠕动泵单元、化学反应单元(含样品前处理装置)、检测器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由计算机软 件控制自动完成每一个样品的全过程分析,包括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取样、前处理、化学反应、信号检测、数据报告等。技术参数:分析方法:流动注射分析法(FIA法)通 道 数:一台计算机可同时控制两套系统,8个分析通道同时分析加热单元:25&mdash 160℃进 样 阀:高性能的6通道注射阀准确度及重复性:0.5%比 色 池:10mm光程峰值测定:峰面积积分法注射样品体积:2L&mdash 250L处理能力:20&mdash 90次测试/小时· 通道外形尺寸:长× 宽× 高=2.72× 0.74× 0.58米(4通道,含计算机和打印机)主要特点:● 分析过程自动完成,无须人工干预;● 配置自动稀释装置可自动实现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提高分析精度;● 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分析数据质量控制;● 具有泄漏检测、故障报警功能,可及时提醒使用者发现并排除故障;● 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加热模块;● 高性能的注射阀。
    留言咨询
  • 色谱、质谱、数据管理和实验室工作流程的一体化平台沃特世UNIFI科学信息系统平台突破性地将LC与高性能MS数据(四极杆和飞行时间质谱)融合入一套解决方案中,数据采集、处理、浏览、报告生成和可配置的法规依从性工具完美整合在一个网络化的实验室工作组内。 简省培训并增强合作UNIFI科学信息系统专为满足分析研究人员、QC分析人员、QA/QC评审员和IT部门的共同需求而设计。平台创建自一个可扩展的软件架构,能够满足未来内部和外包功能的需求,同时可应对多种需求:采集、处理、报告、存储以及对UPLC/MS和UPLC/MS/MS系统生成的复杂科学信息的权限限定访问。 充分满足您的发展需求UNIFI软件可部署在工作站式系统解决方案中,它将与您的实验室同步发展,可支持多用户、基于服务器的工作组完成LC、LC/MS和LC/MS/MS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UNIFI可进行数据的挖掘和共享,能够大大提高您的协作效率。此外,其开放式结构可实现与沃特世仪器和软件系统的完美衔接,UNIFI的打印和文件捕获功能则可以将不同的科学信息进行兼并整合。 最大限度提高系统使用效率鉴定复杂样品的关键在于通过正交检测方法、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样品。流程中的多个分析方法需要一个集成的工作流程,使分析人员能够通过这个流程采用常规方法可靠地采集全面的分子鉴定信息。UNIFI解决方案的创新功能可应对日常实验室中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软件管理分析方法和分析工作时,即使在用户退出登录的情况下也可在活动工作区中保留正在进行的工作。 定制化工作区“我的工作”是一个用户保护型活动工作区,可以临时保存正在进行的工作,与自动备份相似。临时的信息独立地保存在科学信息系统中,直到用户执行一个数据点或操作。通过该工作区可对日常任务、最近查看的项目、仪器系统和工作流程通知进行快速访问。 分析方法UNIFI保存了采集、处理和报告数据所用方法的全部参数。此功能解决了其他软件中存在的方法管理问题:使用其他软件时,用户必须分开记录使用的色谱、质谱、处理方法和报告方法。 完整分析UNIFI将分析任务视为一个完整分析,或一个自定义的独立集合,它包含全部结果、分析方法和所有审计追踪,可在分析中进行数据和结果的浏览,并可进行数据的再分析。用户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查看或生成报告。同时,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登陆的时间,地点及浏览或生成的分析的内容,满足实验室管理、故障排除或法规要求。 数据可追溯性适用于研究和GXP实验室UNIFI使用嵌入式关联数据库架构对所有的系统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实现数据追溯功能。所有的原始数据、结果、报告和方法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只有通过登陆用户帐户才能进行访问,有效阻止其他用户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访问,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UNIFI软件可根据GLP、GMP、法规或要遵循的其他质量标准进行配置。UNIFI软件的“验证中心”,可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仪器、计算机和软件是否满足厂商的指标,同时可对仪器及电脑的维护进行记录,并且可显示仪器验证状态。这些GxP管理工具有助于实验室对法规性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并使对数据和记录的安全性充满信心。
    留言咨询
  • UPC2是Ultra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超高效合相色谱)的简称,是分离科学的一个全新类别。它结合了成熟的UPLC技术以及沃特世(Waters)在流体传输设计、温度和压力控制方面的专业技术和创新,实现了SFC从未达到的潜能极限。ACQUITY UPC2是沃特世突破系统设计局限的最佳体现,我们再次重新定义了色谱分离科学,帮助科学家们推动科学研究新发现。UPC2可与沃特世不同类型的MS系统联用,这解决了过去由于接口和软件造成的质谱无法与SFC系统或正相色谱兼容的问题。此外,ACQUITY UPC2系统的溶剂加载量小,分辨率高,峰形窄,分离快,因此是MS的最佳接入口。ACQUITY UPC2 系统:发现您分析工具箱中缺少的利器。科研人员们可以用它来分离、分析和弄清那些LC和GC技术无法处理的物质,包括:疏水性和手性化合物脂质热不稳定样品聚合物由于其具有溶剂载量少、分离度高、峰形窄、分离速度快等特点,因此也可以作为MS的完美结合.系统特征:主要的流动相为压缩二氧化碳(CO2),与液体流动相或载气相比,降低了成本和毒性。0.5μL至10μL的灵活可变进样体积,以及色谱柱与进样量相匹配的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样品损失,以及更换进样环的需要。色谱柱快速再平衡和更短的运行时间,使您每天可以处理更多的样品,。共同溶剂和色谱柱转换功能,可以快速地筛选溶剂和色谱柱,提高了方法开发的灵活性。注意: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所有资料请以沃特世官方网站为准。
    留言咨询

科学家重心流动相关的耗材

  • 沃特世 色谱耗材 ACQUITY HSS T3
    ACQUITY HSS T3 设计用于解决分离科学家共同面对的分析难题:保留水溶性的、极性大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HSS T3 固定相是与 100%水溶液流动相兼容的 C18 固定相,设计用于保留和分离极性有机物,与 Atlantis T3 HPLC 色谱柱的色谱行为很像。
  • Waters Xselect HPLC色谱柱
    XSelect HPLC色谱柱专门为经常进行方法开发的科学家而设计。这一系类的色谱柱提供了多种键合相供选择,以帮助我们分离那些难分开的化合物。XSelect色谱柱家族既包含先进的CSH技术,也包括以硅胶基质的具有宽泛选择性和优秀键合相的HSS技术。基质同键合相结合影响分离选择性,每一种单独使用,都不会带来选择性的改变;然而,基质和键合相结合在一起后就创造出了提高选择性的首选工具。为选择性而设计,提高分离共流出物的能力针对快速方法开发而设计,缩短方法开发的时间,节约成本用于分离和纯化,提供最高的样品载量颗粒技术沃特世提供表面带电杂化颗粒(CSH)技术和高强度硅胶颗粒(HSS)技术的XSelect HPLC色谱柱。表面带电杂化颗粒(CSH)在沃特世亚乙基桥杂化颗粒技术的基础上,使其表面带上少量的电荷,可以提高低离子强度流动相条件下样品的载量和峰容量,依然保留BEH颗粒技术的稳固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CSH技术的优势包括:对于碱性分析物的卓越峰形上样载量提高切换流动相pH时柱再平衡过程快速改良的柱批次重现性在低pH条件下优异的稳定性高强度硅胶颗粒(HSS)技术专为补充杂化BEH和CSH颗粒开发,用于提高色谱效率。高孔径容量的硅胶基质HPLC颗粒不具备必要的机械稳定性来承受UPLC分离过程中的压力,如果实验室需要将现有的HPLC方法转移到UPLC系统上的话,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机械稳定性的限制促使沃特世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颗粒具有高机械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高压下的UPLC的柱效。高强度硅胶颗粒(HSS)是第一款,只有100%硅胶基质颗粒设计、测试、用于HPLC和UPLC分离(1034bar)。色谱柱颗粒基质:表面带电杂化颗粒(CSH)沃特世领先技术XSelect HPLC色谱柱包括:XSelect CSH C18—通用型色谱柱,提供与其他C18色谱柱不同的选择性。XSelect CSH氟苯基柱—为区别极大的选择性而设计,提供最大的方法开发自由,特别是在使用低PH流动相的条件时。XSelect CSH苯已基柱—比起传统的反相柱提供另一种选择性,是方法开发中一种很有价值的工具,如低pH条件下。色谱柱颗粒基质:高强度硅胶基质(HSS)XSelect HSS C18—市售低PH流动相条件下最稳定的键合相,不会像旧的键合相一样有峰型很差的问题,这点依靠的是一种立体的保护来确保低PH条件下的稳定性。XSelect HSS C18 SB—用于低PH条件下分离复杂的碱性和非碱性混合物。XSelect HSS PFP—未经封端的硅胶基质五氟苯基色谱柱,专为低PH条件下分离而设计,比起常用的全封端C18固定相提供不同的选择性。XSelect HSS CN—超高性能通用的丙基氰基键合相,提供优越的峰形,增加保留,在低PH值条件下具有极长柱寿命。增加选择性方法开发人员通常使用选择性和保留度评价色谱方法。通过选择不同颗粒固定相的XSelect家族产品可在分析广泛的化合物时获得良好选择性和保留。XSelect HSS和CSH可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化合物提供很好的选择性。XSelect CSH苯基固定相通过π-π作用力提高了与平面芳香族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与氟苯基色谱柱相比,相比与那些次级的Lewis碱相互作用力而言XSelect CSH苯基色谱柱更多强调反相作用。XSelect HSS C18 SB设计用来改善低pH 流动相条件下极性碱性化合物的保留。 与常规C18相比,XSelect HSS T3色谱柱增强了对极性化合物的保留。分离和纯化XSelect CSH色谱柱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使其可用作分离和纯化科学家的有力的方法开发工具。用于合成CSH固定相的杂化颗粒材质作为现有最耐压力的色谱柱而为业界所熟知。耐用性与OBD填装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在宽运行条件下具有优异寿命的色谱柱。色谱柱设计固有的可扩展性使得纯化科学家能够选择从更大到更小和更窄的制备型色谱柱,降低溶剂消耗和馏分体积。灵活方法开发与沃特世其它系列现代LC色谱柱相比,Xselect系列色谱柱可为各应用领域的分析方法开发科学家提供最宽的分离选择性范围。该特性的实现并未影响到色谱柱其它必要的性能,如:碱性化合物的绝佳峰形、低的柱流失、卓越的批次重现性、超高柱效及不同颗粒度和色谱柱形式间的无缝方法转换。色谱实验室可方便快速开发适合所有色谱检测模式的稳健方法,并可转换至其它实验室的不同LC系统平台。注意: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所有资料请以沃特世官方网站(www.waters.com)为准。
  • ACQUITY UPLC HSS T3
    HSS高强度硅胶(High Strength Silica:HSS)具有高孔容的HPLC颗粒不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来承受UPLC分离技术所需要的高压、这一局限导致沃特世材料科学家研发出新的硅胶颗粒技术,专为提高机械强度以及具备合适的形态,以耐受高压条件而具有好的柱寿命和UPLC效率。于是,1.8μm HSS颗粒,是第一个也是仅有的100%硅胶颗粒,专门设计、测试以供UPLC应用,耐压高达18,000psig(1241 bar)。HSS颗粒技术也具有HPLC粒径产品(2.5, 3.5和5μm),对应于XSelect HSSHPLC柱家族,这确保在HPLC和UPLC技术平台之间方法可无缝转移。ACQUITY UPLC HSS T3ACQUITY UPLC HSS T3设计用于解决分离科学家共同面对的分析难题:保留水溶性的、极性大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HSS T3固定相是与100%水溶液流动相兼容的C 18 固定相,设计用于保留和分离极性有机物,与Atlantis T3 HPLC色谱柱的色谱行为很像。用ACQUITY UPLC HSS柱分离咖啡酸(Caffeic Acid)衍生物固定相 粒径 规格 部件号1/pk 部件号3/pkHSS T3 1.8 μm 1.0 x 50 mm 186003535 176001127 HSS T3 1.8 μm 1.0 x 100 mm 186003536 176001129HSS T3 1.8 μm 1.0 x 150 mm 186003537 176001130HSS T3 1.8 μm 2.1 x 30 mm 186003944 176001375 HSS T3 1.8 μm 2.1 x 50 mm 186003538 176001131 HSS T3 1.8 μm 2.1 x 75 mm 186005614 — HSS T3 1.8 μm 2.1 x 100 mm 186003539 176001132HSS T3 1.8 μm 2.1 x 150 mm 186003540 176001133 HSS T3 1.8 μm 3.0 x 30 mm 186004678 176001813HSS T3 1.8 μm 3.0 x 50 mm 186004679 176001814 HSS T3 1.8 μm 3.0 x 75 mm 186005617 — HSS T3 1.8 μm 3.0 x 100 mm 186004680 176001815HSS T3 1.8 μm 3.0 x 150 mm 186004681 176001816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