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海洋环境

仪器信息网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专题为您整合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资讯

  • 国家海洋局: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环境问题突出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2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国家海洋局20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说,“主要表现在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灾害多发,局部区域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危化品泄漏等突发性事件的环境风险加剧等。”   公报表示,2012年我国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同时,在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81%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72条主要江河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05万吨。辽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等主要河口区环境状况受到明显影响。   公报显示,目前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但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   “国家海洋局正在组织沿海省份围绕海上核污染问题打造安全体系,加强防范风险能力建设。”国家海洋局环保司司长李晓明说。
  • 珠海海域布设28个海洋环境监测站(点)位
    p   日前,国家海洋局珠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调研检查组到珠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调研,重点调研检查海域使用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等热点工作。 /p p   调研组一行14人来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听取珠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与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发展情况,现有基本监测业务、运行机制以及海域使用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等最新工作情况。 /p p   据悉,近年来,珠海市创新海洋管理手段、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防灾减灾预报预警能力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市海域布设各类海洋环境监测站(点)位28个,高效开展海域海洋环境趋势性、陆源污染入海排污口、海洋垃圾等调查和监测。自2002年起,珠海市连续编制年度海洋环境公报并及时发布。此外,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还积极做好海洋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有效开展海洋灾害、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等。珠海市还努力实施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建设海上浮标,开展海洋环境实时在线监测,积累海上实时在线监测网络建设经验等。随着监测技术及监测能力的提高,当发生赤潮、溢油以及台风等恶劣天气、海洋灾害时,可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动态监测,向广大市民和渔民发出提醒,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p p   调研组要求珠海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并就应急监测、实验室建设、观监测设备建设与运行维护等问题,与动物卫生监督所、海域室等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 /p
  • 国家海洋局环保司柯昶司长、海域司潘新春司长一行考察深圳市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2016年6月2日,国家海洋局环保司柯昶司长、海域司潘新春司长一行来到深圳市大鹏新区考察海洋环境保护及海域综合管理情况。深圳市海洋局海洋处李喻春处长、杨琨副处长,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伟胜等陪同考察。 当天上午,烈日炎炎,海边气温超过30℃, 柯司长、潘司长一行乘渔政快艇从大鹏湾葵涌沙鱼涌出海,对金沙湾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土洋地波雷达站进行了现场考察了解,朱伟胜总裁就深圳市海洋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及运营模式向两位司长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朗诚公司在海洋环境在线监测领域所开展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进行了汇报。 柯司长和潘司长对深圳市建立起来的由海洋环境监测浮标、陆源入海污染物在线监测站、波浪浮标、高频地波雷达、验潮仪、移动多功能监测车及海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构成的海洋综合立体化监测/观测网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深圳海洋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营模式是创新的,真正实现了业务化应用,深圳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对朗诚公司多年来不畏艰难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服务海洋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朗诚公司创新出更多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于海洋环境保护领域。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方案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论坛

  • 如何破解“环保部门不下海,海洋部门不上岸”的困境?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陆源排污压力依然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呈富营养化状态海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盐城、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海洋环境污染源80%以上都来自陆地,包括河流带入、沿海养殖业和工业污染物排放等,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并监管确保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  陆源污染物排海控制和监管面临“环保部门不下海,海洋部门不上岸”的困境。海洋管理部门只能监管到“入海排污口”和“海洋倾倒区”,对来自上游的河流难以监管。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也只能监管当地河流,对跨界河流束手无策,入海河段监管又与海洋部门界定不清。海洋环境保护法自1999年修订后再没有修订过,对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后,受害者如何索赔、海洋生态破坏如何修复等内容缺乏配套规定和法律依据,亟待重新修订。 如何才能破解“环保部门不下海,海洋部门不上岸”的困境?有效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

  • 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或已进入中国海域

    本报讯 (记者陈瑜)西太平洋部分海域放射性元素超我国海域300倍,国家海洋局网站日前公布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初步结果引发各方关注。国家海洋局环保司8月12日在给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函作出的书面回复中表示,监测结果表明,受污公海海域远超日方公布影响范围,不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由于此次监测航次获取样品较多,实验室分析检测工作需一定时间,为了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监测结果,我局采用了分批检测、分批公布的方式。”回复说,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监测的区域位于日本福岛以东25.2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此次公布的是部分站位的首批海水样品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全部检出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以及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其中铯-137和锶-90的最高含量分别超过我国海域本底范围300倍和10倍,铯-137和铯-134最高含量均超过我国海水水质标准。  “监测结果表明,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回复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监测区域的海洋生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监测区域不同范围内受污染的程度不一样,不同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富集程度也不一样。”回复说,由于铯-137和锶-90半衰期都约为30年,影响较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经生物富集并经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和累积,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产生的长期影响将不容忽视。  自今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国家海洋局一直在组织开展应对事故放射性应急跟踪监测工作。根据目前监测结果,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但此次回复表示,根据以往研究,日本福岛以东海域的海洋环流状况比较复杂,主要的洋流有黑潮流系和亲潮流系。黑潮延伸体的大幅度蛇形弯曲及其南北两侧的中尺度涡都是导致这个海域动力上比较活跃的原因,因此,福岛核污染物入海后可能存在多种移动路径,其主要移动路径是先随着近岸流沿日本东岸南下至东京以东附近海域与黑潮延伸体汇合向东流动,进入北太平洋。但是也有资料显示,亲潮水系的水体也可通过中尺度涡穿越黑潮延伸体向南运动。回复表示:“不能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从日本方面5月公布的资料来看,日本福岛近岸300公里的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但国家海洋局此次的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福岛以东800公里以内25.2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已受到显著的放射性污染,远远大于日方公布的影响范围。  回复说,从初步分析结果来看,此次西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监测航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这不仅为我国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岛以东海域海洋放射性污染情况提供宝贵资料,也将为分析评价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管辖海域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从而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但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海洋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  回复称,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和评估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的影响,我国还需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并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径预测工作。  此外,在首批海水样品检测结果后,后续的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大气气溶胶样品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工作目前尚在进行之中。环保司表示,关于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结果,将根据样品检测分析进度,及时公布结果。(来源:人民网 记者:陈瑜)

  • 【转帖】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规定(试行)

    一、目的及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包括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入海河流监测和直排海污染源监测等)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总站海字[2007]49号)编制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规定。 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以下简称近海网)各成员单位应通过计量认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具备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监测(调查)规范和技术规程开展监测。 二、职责及分工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以下简称总站)负责近海网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进行技术指导、检查与评估,组织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和相关技术培训。 2.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协助总站开展海网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根据各单位提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报告,编制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入海河流监测和直排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年度报告, 组织开展全国近海网环境监测技术培训。 3.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省级站)组织开展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编制并上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开展相关监测技术培训,协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分站组织开展本辖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和相关监测技术培训。 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各分站(以下简称分站)组织开展负责区域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汇总质控数据、编制并上报本分站负责范围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控报告、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协助省级站组织开展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和监测技术培训。 5.承担近岸海域监测任务的监测站(以下简称承担站)负责本站质量保证与控制工作,编制和上报本站承担的近岸海域监测、入海河流监测和直排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 三、工作内容 1.人员及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均需根据岗位经过海上作业专业培训和相关监测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监测工作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和器具需按要求经过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船用仪器设备必须在出航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应特别注意监测用船和采样设备的防玷污处理。 2.样品采集质量控制 现场样品采集、登记、预处理、运输、交接和记录等按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要注意采样器材、预处理装置和样品容器等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易玷污测项样品容器要检查本底空白,一般抽取5-10%(不少于2个)进行空白测试,测试不合格应重新清洗。采用现场平行样进行样品采集质量控制,一般不少于样品总量的10%,每批样品不少于2个。水质监测需另增加现场空白样,一般一天不少于一个。样品采集质控合格判定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998)质量控制参考标准执行。 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的质控要求及质控样品进行合格判定参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执行。 质量控制汇总结果填入质控表1(后附)。 3、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采用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样分析、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分析等进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每批样品的平行样测定率应达到10%以上,加标回收样、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测定率应达到10%,当样品数量较少时,每批样品的每个项目应至少测定1个平行样和加标回收样(或标准样品或质控样品)。海水质控样品合格性判定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998)质量控制参考标准执行,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的质控要求及质控样品进行合格判定参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相应结果填入质控表2-5(后附)。 微生物和叶绿素a采用平行样分析进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平行样分析比例不少于待测样品10%,样品数量较少时,不应少于1个。海洋生物种类分析鉴定采用实验室内或实验室间互校的办法进行质量控制。海洋生物种类分类系统按《海洋生物分类代码》(GB/T17826)执行。原则上,生物的分类鉴定,尤其是优势种,应鉴定到种的水平上并计数,确实鉴定不到种的,可上升至上一级分类单位;室验室内或室验室间不同鉴定人员所鉴定的种(属)误差应小于20%。 4.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各近海网成员单位应根据所开展的监测任务类型和所承担的具体监测项目有针对性地参加近海网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活动,确保监测质量的提高。 5.数据资料的质量保证与管理 监测数据处理按《海洋监测规范》和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执行,数据记录按统一格式上报,数据资料报表要齐全、完整。 四、质控数据及质控报告传输格式和上报要求 1.上报格式及要求 按规定表式上报质控数据及各分析方法,详见质控报表; 质控报表及报告传输一律采用纸质和电子文档同时报送; 报送的纸质报告及质控报表需经校核、签发后加盖公章。 2.上报程序与期限 承担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任务的网络成员单位于当年12月15日前将质控数据及质控报告上报至各自所在分站和省级站;各分站和省级站于次年1月15 日前将质控数据及质控报告上报至总站和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中心站。 五、质控报告主要内容及编写格式  1.基本要求 监测工作任务(包括年度工作)完成后,应对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进行总结,以体现监测工作的规范、获得的数据科学与准确。 2.质控报告编写内容 质控报告应依据监测类型、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编写,应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内容。 a) 前言 项目任务来源、监测目的、监测任务实施单位、实施时间与时段、监测船只与航次、合作单位等的简要说明。 b) 综述 概括阐述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情况及总体质控结论。 c) 质控概况 简要说明监测区域、范围,监测站位(断面)布设、监测时间与频率,质控措施 (包括采样准备、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各环节)是否符合规范或技术导则、国家标准等要求。实施监测单位资质、人员上岗、仪器设备检定等情况。 d) 质控结果与评价 应对不同监测类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质量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并对样品的受控情况进行统计,对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列出各项目的相对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相对误差及合格率等结果。 e) 质控结果分析 针对质控的评价结果,进行同一区域不同单位、不同监测时段质量控制结果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同一监测时段质量控制结果比较分析,对共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f) 对策措施与建议 依据质量控制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对策、措施与建议。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资料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仪器

  • 产品概述MOST 8000系列水环境巡航监测系统以无人船、载人船等为载体,以光谱、电化学、色谱、质谱等多种水质分析仪为核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智能AI、信息化等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实时的水环境巡航监测。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江大河、湖泊水库、城市水体、近岸海域等应用场合,可实现水质督查、流域水质测绘、排污口精准摸排、污染通量监测、应急监测、“河长制”管理等功能。性能优势标准的检测方法基于HJ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可实现多种水质指标现场自动、快速、准确定里分析,结合全光谱技术做快速定性分析,双模式印证,避免误判。模块化检测仪器全自动水质分析仪试剂瓶与仪器采用高度集成、模块化设计,分析仪具备冷却功能,支持船载、车载、便携等多种应用模式。高集成度系统设计检测仪器、采配水系统、废液收集系统、供电系统及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釆用集约化设计,小型无人船同时搭载多检测模块,实现水质多指标的同时检测。应用领域大江大河 城市水体 湖泊水库 近岸海域
    留言咨询
  • 数据浮标YSI 400-616-1988
    YSI 数据浮标 系统构成浮体:材质为标准黄色的离子泡沫胶聚合体■ 高浮力/重量比:较小的浮标具有较大载重量■ 一体性表皮可有效抵御水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阻燃耐腐蚀,可承受枪火破坏,不受燃料渗透,不会腐蚀下沉监测仪器:■ 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水文动力学仪、营养盐分析仪、气象仪、光辐射传感器和雨量计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 数据采集与存储:容量大,功耗低,运行稳定■ 数据传输: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CDMA /GPRS、卫星通讯、无线电供电系统:■ 优质太阳能板:抵受海洋腐蚀性环境;耐磨、耐刮、耐碰撞;大功率;保护电路;长寿命■ 高能免维护蓄电池系留系统:■ 配套固定及回收系统,并可根据水下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锚和不同的抛锚方式防护系统:■ GPS全球定位仪:定位精度不小于 15m,实时监测浮标的经纬度,并可在脱离预设的范围的情况下报警,有效地防止偷盗、 锚缆断裂等意外事件 ■ 雷达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积10.8m2,有效提醒过往船只,防止碰撞■ 警示灯标:能见度5.5km报警系统:■ 及时以短信的形式向特定电话报警系统应用■ 水质实时监测■ 赤潮监测和预警■ 蓝绿藻监测和预警■ 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 地表水水质调查专题研究■ 入海口污染源调查■ 养殖区氮磷时空分布■ 近岸海域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监测项目物理参数:溶解氧、温度、pH、ORP、电导率、盐度、浊度、叶绿素、蓝绿藻、罗丹明和PAR化学参数:氨氮、硝氮、亚硝氮、正磷酸盐、硅酸盐和总磷总氮气象参数:风速、风向、气压、气温、湿度、光照度和雨量水文动力学参数:流速、流向和非方向波位置参数:GPS 经纬度系统特点■ 长期连续在线定点监测■ 具有极强的防撞性和防生物附着性■ 运行周期长、维护量低、使用寿命长,能耐受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 存放电池和电子设备的密封箱水密性佳■ 可搭载多种仪器,具备卓越的监测能力■ 易于存放和搬迁,置于甲板上非常安全
    留言咨询
  • 核电海域定时取水浮标是一种核电海域监测浮标,其主要用处是实时监控核电海域的海水资源是否带有放射得伽马射线等辐射源。该浮标耐撞击且具有耐腐蚀性,可以长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连续运行。用途:通过定制海上取水浮标,将程序置入其中,并设置程序计时,这样即可实现实时定量的给岸基输送海上,核查人员对海水进行物理测试放射指标检测。参数:尺寸、体积、功能等相关技术参数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完成。
    留言咨询

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相关的耗材

  • 锚定光纤引伸计配件
    锚定光纤引伸计配件为混凝土和岩石基础工程提供简单有效的监测。监测老旧建筑或混凝土结构或岩石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是锚定引伸计的有效应用。 锚定光纤引伸计配件采用坚固合金制造,可用于恶劣环境,也可用于高压,辐射,EMI或微波辐射环境,甚至用于海洋环境,如混凝土码头,海岸,码头,海洋平台等,不受时间和温度漂移,不需要维护和校准,可用于几十年的预埋监测,可用于监测单裂缝或混凝土裂缝群。 锚定光纤引伸计配件特点 良好的安全性 不受温度浮动影响 可用于高温高压应用 不受横场应力影响 不受微波,EMI和RFI影响 不需要维护校准 终身不飘逸 锚定光纤引伸计配件应用 高压应用 辐射应用 潜艇或潜水器应用 爆炸环境评估 从低温到高达250摄氏度均可应用
  • 海洋光学反射与透射支架台
    Stage-RTL-T型平台是一种新型采样系统,适用于分析如硅、金属、玻璃和塑料一类的材料。RTL-T与海洋光学的光谱仪和光源有多种组合方式,配合进行反射和传输测量 Stage-RTL-T包括一个附着在基座上的可调轨夹。有三个用螺丝固定在轨夹上的设备,包括一个带 UV-VIS校准镜头的光纤固定器;一个反射和传送的样品盒;一个光阱用来减少背射光和 环境光的影响。 STAGE-RTL-T型平台使用非常广泛:可以将探头放置在样品上或样品下(从下部测量时样品和探头要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完成反射测量; 将光阱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光反射测量;或使用两个光纤进行样品传输的测量。 STAGE-RTL-T型平台规格 尺寸(底座): 206.3 mm 尺寸 (样品区): 直径152.4 mm(样品架) 重: 4,500 g 高: 立杆可调至 400 mm
  • 海洋光学用于辐射光采集的余弦校正器
    海洋光学的余弦校正器可与光纤和光谱仪连接,用于相对光谱强度和绝对光谱强度测量、发射光谱测量,以及对LED光源和激光光源进行分析。 可选的探头 将CC-3和CC-3-UV装在光纤未端,余弦校正器和光纤就组成了一个辐射探头。该探头与海洋光学的光谱仪相连接用于测量探头表面光线的辐射强度。 可直接连接 CC-3-DA可直接与USB2000、HR4000或S2000光谱仪的SMA 905接头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无连接线的光谱仪系统,不需要使用光纤。 散射材料:UV-VIS或VIS-NIR 余弦校正器的散射材料可以是一个乳白色的、薄的玻璃圆盘((350-1100 nm)或 Spectralon (200-1100 nm) ,位于不锈钢套管的末端。 CC-3 CC-3-UV CC-3-DA 散射材料: 乳白玻璃 Spectralon Spectralon 波长范围: 350-1000 nm 200-1100 nm 200-1100 nm 外形尺寸: 6.35 mm OD 6.35 mm OD 12.7 mm OD 视场 180° 180° 18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