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组成

仪器信息网分析组成专题为您整合分析组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分析组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分析组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分析组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分析组成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组成相关的耗材

  • 石油族组成分析 其他气相专用柱
    石油族组成分析特点:可以将直馏石脑油中链烷烃、环烷烃和芳烃进行族分离,分析时间比PONA柱分析时间短色谱柱:30m*0.53mm(不锈钢毛细柱)柱温度:初始温度170℃ 保持2min 速率12℃/min 最终温度430℃ 保10min进样器:400℃检测器:400℃其它 条件:载气压力0.03MPa色谱柱货号:ZSY1-3520
  • 保护柱 - 由柱套、柱芯组成
    保护柱 - 由柱套、柱芯组成 · SGE推荐使用4.0mm内径的保护柱,用于4.6mm 和4.0mm内径液相色谱柱。 · 保护液相色谱柱,延长柱寿命。 · 惰性、无金属-生物相容性流路。 · 提高生物和离子色谱性能。 · 预装SGE公司的填料。 这种惰性、生物兼容性保护柱系统,可以为分析柱提供有效保护,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可以用于SGE所有类型的液相色谱柱,每个保护柱芯长度为 10mm。 保护柱柱套 描述 适用液相柱内径(mm) 货号 保护柱柱套 4.0或4.6 205000 保护柱柱芯 &ndash 3个保护柱柱芯,不包含柱套 液相柱类型 液相柱内径 (mm) 填料类型 包装 (个/包) 货号 C18 &ndash 3 &mu m 4.0或4.6 Wakosil II 3C18 RS 3 2050192 4.0或4.6 Exsil ODS 3 2050010 C18 &ndash 5&mu m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AR3 2050190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HG 3 2050191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RS (SS) 3 205018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RS (GLT) 3 205019 4.0或4.6 Nucleosil ODS 3 2050014 4.0或4.6 Exsil ODS 3 205001 C8 &ndash 5&mu m 4.0或4.6 Wakosil II 5C8 RS 3 205016 4.0或4.6 Exsil C8 3 205003 氨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Amino 3 205004 氰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Cyano 3 205007 苯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Phenyl 3 205008 硅胶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ilica 3 205002 SCX (强阳离子交换)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CX 3 205005 SAX (强阴离子交换)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AX 3 205006 SGE提供的保护柱可应用于内径 4.0和 4.6mm的液相色谱柱。
  • 保护柱 - 由柱套、柱芯组成
    保护柱 - 由柱套、柱芯组成 · SGE推荐使用4.0mm内径的保护柱,用于4.6mm 和4.0mm内径液相色谱柱。 · 保护液相色谱柱,延长柱寿命。 · 惰性、无金属-生物相容性流路。 · 提高生物和离子色谱性能。 · 预装SGE公司的填料。 这种惰性、生物兼容性保护柱系统,可以为分析柱提供有效保护,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可以用于SGE所有类型的液相色谱柱,每个保护柱芯长度为 10mm。 保护柱柱套 描述 适用液相柱内径(mm) 货号 保护柱柱套 4.0或4.6 205000 保护柱柱芯 &ndash 3个保护柱柱芯,不包含柱套 液相柱类型 液相柱内径 (mm) 填料类型包装 (个/包) 货号 C18 &ndash 3 &mu m 4.0或4.6 Wakosil II 3C18 RS 3 2050192 4.0或4.6 Exsil ODS 3 2050010 C18 &ndash 5&mu m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AR 3 2050190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HG 3 2050191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RS (SS) 3 205018 4.0或4.6 Wakosil II 5C18 RS (GLT) 3 205019 4.0或4.6 Nucleosil ODS 3 2050014 4.0或4.6 Exsil ODS 3 205001 C8 &ndash 5&mu m 4.0或4.6 Wakosil II 5C8 RS 3 205016 4.0或4.6 Exsil C8 3 205003 氨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Amino 3 205004 氰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Cyano 3 205007 苯基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Phenyl 3 205008 硅胶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ilica 3205002 SCX (强阳离子交换)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CX 3 205005 SAX (强阴离子交换) &ndash 5&mu m 4.0或4.6 Exsil SAX 3 205006 SGE提供的保护柱可应用于内径 4.0和 4.6mm的液相色谱柱。

分析组成相关的仪器

  • the minispec 身体成分分析身体组分分析 (BCA)时域信号(TD-)NMR 能够简单的测定活体动物的身体组分◆整个动物的身体成分分析◆非破坏性◆无需杀死动物◆无需使用麻醉剂◆适于测试大量样品的分析◆节省时间 (仅需几分钟)◆重复性高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真实水平的研究◆仔细的动物处理过程 许多在制药行业的研究中证实使用时域信号(TD)-NMR来分析老鼠的身体组分非常有效它代替了用化学分析或衍射(DEXA)的破坏性处理方法。动物只需放入磁场中,这类似于传统医学中的MRI,分析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体内组分的分析。此技术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强度和动物所承受的压力。动物是清醒的,但是动物不可避免的运动的程度很小,通过方法的优化可以忽略这方面的影响。TD-NMR方法在2001年首次提出,而后迅速作为一种非破坏性和非侵入性的表征、扫描和显形动物组分模型的工具被业界所认可。[1] B.Kunecke et al, Obesity Research,12,1604(2004)[2] G.Z.Taicher et al., Anal.Bioanal Chem.377,990(2003) 特定环境下的专业NMR设备 TD-NMR 系统相对小巧一些(底座大约70cm x 110cm)能够安装在老鼠的养殖棚里。 密封的电子设备和屏蔽的磁场盒隔绝了灰尘而且很容易清洁。数据分析可以直接在操作测试系统的工作站上完成,或者可以自动的通过网络传导到中心数据站中。TD-NMR分析相对于湿化学法、解剖法和衍射法(DEXA)相比节省了人力和时间。The minispec核磁共振分析仪易于操作,动物可以直接放入进行测试。 the minispec LF50/mq7.5 分析仪的技术指标 ◆老鼠的最大重量: 约50克(相当于80毫升容量)。更大的重达650克的动物建议使用LF90。◆老鼠培养器的最大内径:48毫米◆准确度和精确度: 约为总量的1%◆使用动物或根据用户的特殊的需求进行标准品校准◆测定频率: 7.5 MHz◆选择性的标准系统:水平进入磁场◆在测量过程中,用户进行操作的友好的界面◆微软的windows 系统来获取数据,配上一个微软 Access数据库系统用于无需用户费力的安全数据管理◆ISO 9001:2000 认证◆符合CE
    留言咨询
  •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各行业的重要目标。钢铁、地矿、煤电、海关等行业在原料分析、生产质量控制、批量样品检测等环节遇到的诸多难题,如冶金生产工艺中各类的原料人工抽样检测,离线检测等问题,都亟待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来解决。   SpectraFlow在线矿石品位智能测量系统由卤素光源、分光镜、探测器三部分构成,利用近红外光照射样品,通过测量样品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得到近红外光谱,反应样品的基本组分。可以提供精确的矿石物相、氧化物以及其他活性硅酸盐成分分析,实现混料后的矿物组成、碱度、水分的实时在线测量,实现煤中组分的准确定量,包括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等的测定。通常应用于钢铁行业优化配矿、生产控制,海关检测,煤电厂来料分析等环节。具有技术使用安全性能极高,实时在线分析,低运营成本,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稳定等突出优势。 功能  提供精确的矿石物相、氧化物以及其他活性硅酸盐成分分析,实现混料后的矿物组成、碱度、水分的实时在线测量,实现煤中组分的准确定量,包括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等的测定。组成卤素光源、分光镜、探测器工作原理利用近红外光照射样品,通过测量样品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得到近红外光谱,反应样品的基本组分。优势1、使用近红外作为发射源,不含任何类型放射性或γ放射源,技术使用安全性能极高,设备安装运行不受限制;2、实时在线分析,降低实验室连续采样频率,分析结果更具时效性,避免了分析过程冗长、严重滞后等现象;3、其他在线分析技术是对元素进行分析,而近红外技术是对物质的组分、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更加准确;4、运营成本低,光源是唯一耗材,5年的维护成本大概为3000欧元;5、每分钟完成140次测量,高的测量频率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用途钢铁企业1、优化配矿工作,提高矿石预均化效果,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指标;2、与传统的分析方式相比,光谱在线分析方法降低了实验室连续采样频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和结果分析的全面性,解决了分析滞后的问题;3、钢铁企业通过对铁品位准确的分析实现生石灰、焦炭等辅料含量的准确控制,减少昂贵物料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烧结矿质量的波动和偏差。4、通过在线实时测量矿石各物相成分以及碳/硫等有机物含量,在稳定生产控制的同时,提高铁矿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海关 对进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可靠气化炉前Ga/Fe比的测定有助于预测锅炉结渣积灰过程,优化锅炉燃烧对来料进行全面的煤质分析,优化后续配煤、生产工艺煤电厂对来料进行全面的煤质分析,优化后续配煤、生产工艺气化炉前Ga/Fe比的测定有助于预测锅炉结渣积灰过程,优化锅炉燃烧
    留言咨询
  • 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粗细状况,称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或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运动,也影响养分的转化,还影响土壤结构类型。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就是测定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组成,进而确定土壤的质地。土壤机械组成在土壤形成和土壤的农业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肥、气、热的保持和运动,并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壤颗粒组成测定方法依据《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LY/T 1225-1999)采用吸管法或者比重法测定。吸管法操作繁琐,但精确度高。比重法操作相对简单,但精度略差,计算也较麻烦。两种方法的测量时间均需要几小时至10多小时,过程繁琐、耗时过长。 其中,吸管法是由筛分及静水沉降结合进行的,通过2mm筛孔的土样经化学及物理处理成悬浮液定容后,根据司笃克斯(Stokes)定律和土粒在静水中沉降的规律,大于0.25mm的各级颗粒由一定孔径的筛子筛分,小于0.25mm的粒级颗粒则用吸管从制备的悬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深度吸取一定量的各级颗粒,烘干称其质量,计算各级颗粒含量的百分数,确定土壤的颗粒组成及土壤质地名称。测试结果的准确与否受到悬液的搅拌制备、精确到秒级的吸样时间、精确的吸液深度、吸样速率的均匀性等因素影响。整个测试耗时需要10多个小时,繁琐的过程为现代化的实验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荷兰Skalar SP2000-5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机器人分析仪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项目的分析矛盾。SP2000-5根据ISO 11277和LY/T 1225-1999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的规范采用吸管法自动测量土壤的颗粒组成,精确的时间控制贯穿到整个自动分析过程中,样品转移到1000ml量筒中,放置在分析仪上,自动加入稀释水和分散剂(如六偏磷酸钠溶液)。样品按照预置的时间间隔混匀成悬浮液,内置温度补偿修正系统,经过固定的时间,用吸管在量筒的不同深度和不同时间点均匀地吸取一定量的悬浮液样品,将样品放置于分析仪的蒸发皿上烘干至称重,软件计算出不同粒径范围的土壤粒径分布百分比。仪器也可在晚上无人值守运行,Skalar SP2000为长时间的土壤粒径分析提供经济和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操作。 SP2000一批可处理35个1000ml的沉降量筒和具有105个加热蒸发皿位,满足每个样品的三个粒径(0.05mm,0.02mm和0.002mm)的精确分析。精确实现诸如均匀探头、稳定时间间隔、温度监测等实验条件。可靠、重复性高、自动化的测量过程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分析精准度。 SP2000-5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机器人将操作员从繁琐、耗时的分析过程中解放出来,无人值守分析,并得到可靠、精确的分析结果。SP2000-5土壤机械组成(颗粒组成)机器人分析仪符合的标准规范有:LY/T1225-1999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吸管法ISO 11277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沉降吸管法
    留言咨询

分析组成相关的方案

分析组成相关的论坛

  • 利用近红外分析蛋白质的组成

    我想利用近红外分析一些蛋白质的组成,不需要分析氨基酸的成分,只想分析的蛋白亚基的程度,目前打算先做定标,有做过的朋友可不可以交流一下啊。我的邮箱:alex_qq@hotmail.com

  • 塑料的化学成分分析组成

    成分分析塑料有单成分、多成分之分。单成分塑料仅含有塑料中必不可少的合成树脂。如有机玻璃就是一种单成分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塑料制成的,而大多数的塑料除有合成树脂外,还有填充料、硬化剂、着色剂以及其他添加剂,这就是多成分塑料。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各种添加剂的不同配比的加入,塑料制成品的力学、热学、电学及某些特种性能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差异。因而塑料的组成成分对制成品性能的好坏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在试验测试中,我们通过借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重量法、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可以综合分析该塑料板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和含量,对塑料制品各种成分进行剖析,为塑料制品性能的改性、优化提供必要的解决方案。 未知物剖析 样品添加组成分析 表面成分及化学态分析

分析组成相关的资料

分析组成相关的资讯

  • FT-ICR MS助力石油地质样品精细组成分析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引进了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FT-ICR MS),该仪器超导磁体强度为12T(特斯拉)。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 >200 万)、质量准确度(<0.3×10-6),可以精确确定石油分子中所含的C、H、O、N、S及它们主要同位素组成,结合所配置的电喷雾电离源(ESI)、大气压光电离源(APPI)及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该仪器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实现对石油地质样品弱极性的多环芳烃、含硫化合物及中、高极性的NSO杂原子化合物的精细组成分析。与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相比,该仪器可以突破样品沸点限制,对未经分离的原油样品进行直接分析,大大拓展了对有机大分子极性化合物的检测范围,可以对分子量在100~10 000 Da 的极性化合物进行检测,获取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化合物类型、分子式、相对丰度及分子缩合度(DBE)等信息。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领域,该技术主要应用于:(1)石油组学研究,包含非烃、沥青质中NSO等化合物组成剖析;(2)油气田排出水中有机质组成分析;(3)烃源岩沉积环境及热演化特征研究;(4)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示踪研究;(5)高酸稠油成因和次生改造研究;(6)非常规领域中页岩油、致密油成藏示踪研究等。由于石油地质样品中的NSO杂原子化合物包含有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该技术将极性化合物的检测范围拓展到分子量更大、极性更强的石油分子,研究成果推动了大分子非烃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理论和应用价值巨大;同时,该技术形成的一些创新性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日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史权教授在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做演讲报告,题为“面向分子炼油的质谱分析技术”,详细视频可点击此处观看。
  • 重点分析仪器测试技术标准项目专家组成立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5日,北京中苑宾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以下简称&ldquo 协会&rdquo )《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专家组成立大会召开。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女士主持,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先生到会并致辞,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作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情况介绍。本次会议共有行业专家和专业生产厂商代表近50人到会。   协会张渝英秘书长   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方向副主任   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为到会代表作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情况介绍。首先介绍了2009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中5个子项目的完成情况:(1)标准体系研究及建立,(2)开展质谱及质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 ,(3)开展原子荧光光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 ,(4)以紫外/可见光谱仪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5)分析仪器数据格式标准及通用接口标准研究。该项目已经提交了11份研究报告,提交了4项国家标准草案,并已获得国标委立项。   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报告中还介绍了2013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中8个子项目的立项内容、承担单位、具体的考核指标。8个子项目是: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质谱性能测试方法研究、&ldquo 液相色谱仪&rdquo 的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原子荧光光谱与液相色谱联用仪的性能测试方法、基于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快速检测仪器性能测试方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用空心阴极灯性能测试方法、离子色谱柱性能测试方法、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数据格式。   为更好地完成2013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特别对项目组织形式加以规范:   (1)项目的承担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项目负责人:张渝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3)项目办公室:汪正范、尹碧桃、赵羽   (3)按项目课题成立7个课题组,各课题承担单位成立工作组,明确负责人和联系人   (4)各课题承担单位成立专家组,指导工作   大会宣布成立7个课题组,8个课题分别由下述单位承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锐光仪器有限公司。   大会宣布成立4个项目专家组: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用空心阴极灯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飞行时间质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离子色谱柱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4个项目专家组共计47人,方向先生为项目组专家现场颁发聘书。  方向副主任为项目组专家颁发聘书   各课题组随后召开小组讨论会。会议中,讨论气氛热烈,通过讨论基本明确小组今后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初步拟定项目内分析仪器性能测试的项目,明确课题组每一个成员的任务和规范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工作交流形式。 小组讨论会   小组讨论会 小组讨论会 小组讨论会 小组讨论会
  • 不同加工方式对榛子油脂质组成的影响:一项脂质组学分析
    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榛子油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广泛、具有独特坚果风味的高级食用油。榛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90%。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物质也赋予了它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促进胆固醇降解和代谢的作用。 脂质在生命活动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质可分为八大类:脂肪酰(FAs)、甘油脂(GLs)、甘油磷脂(GPs)、鞘脂(SPs)、固醇脂(STs)、孕烯醇酮脂(PRs)、糖脂(SLs)和聚酮(PKs)。脂质组学(lipidomics)作为代谢组学的一个分支,利用现代质谱技术分析脂质的内在化学性质。高分辨率脂质组学平台的出现,包括鸟枪法脂质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和成像脂质组学等都成为了分析脂质的工具。脂质组学的研究涉及脂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以及在生理和病理阶段的动态变化分析等等。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在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控制方面。高分辨率质谱已广泛用于研究食品成分、产地溯源、质量鉴定和真伪鉴别。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榛子油脂质组成的影响,鉴定不同榛子油样品的特征脂质。在本实验中,沈阳农业大学的孙嘉阳、吕春茂教授等将脂质组学应用于榛子油的研究。使用冷压法、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提取分别得到不同的榛子油样品(CPO、UHO和EAO)。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榛子油中的脂质进行全面表征与分析。探讨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榛子油脂质组成和油脂品质的影响。这些数据为榛子油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将有助于榛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榛子油脂质的定性利用UPLC-QTOF-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3种不同的榛子油样品进行扫描,利用二级质谱数据库进行光谱匹配,实现脂质的定性。在榛子油中共鉴定出98种脂质,包括负离子模式下的63种脂质和正离子模式下的35种脂质(图1A)。这些脂质分为3个大类(GL、GP和SP)和10个亚类。GLs包含2个亚类(二酰甘油(DG)和三酰甘油(TG)),GPs包含7个亚类(甘油磷脂酸(PA)、甘油磷脂酰胆碱(PC)、甘油磷脂酰乙醇胺(PE)、甘油磷脂酰甘油(PG)、甘油磷脂酰肌醇(PI),和其他GPs(PEtOH、PMeOH)),SP包含的1个亚类(神经酰胺(Cer))(图1B)。(A)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的脂质数量;(B)脂质亚类数量的百分比。图1 榛子油中脂质的定性分析榛子油脂质的定量CPO、UHO和EAO中的总脂质含量分别为1248646.6325、1056993.7416和1027794.9027 nmol/g。图2A~C显示了各亚类脂质含量所占百分比情况。CPO、UHO和EAO中TGs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98.49848%、98.32412%和98.42983%,其次是DGs、PAs和PEs。图2D进一步比较了3种不同榛子油中同一亚类脂质含量的差异。CPO组中GLs(TGs和DGs)含量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机械挤压导致的较高脂质浓度所致。UHO组中GPs含量最高,PCs、PIs和PE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UHO组中PAs的含量是EAO的117倍。GPs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在加工时榛子被浸泡在有机溶剂中,溶剂会破坏细胞膜,从而增加GPs的释放,产生这一结果。而EAO组中Cer含量更高,主要是Cer-NS。图2 (A)CP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B)UH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C)EAO中脂质亚类的百分比;(D)CPO、UHO和EAO中同一亚类脂质含量的比较在榛子油样品中共鉴定了15种脂肪酸(表1)。除C12:0月桂酸、C14:0肉豆蔻酸、C17:0十七烷酸和C18:3亚麻酸外,CPO组的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计算每种脂肪酸的百分比后,发现CPO、UHO和EAO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分别为93.39%、93.30%和93.55%。表1 CPO、UHO和EAO中的脂肪酸组成(%)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不同加工方式的榛子油样品进行主成分(PCA)分析,可以初步了解不同处理组之间的自然聚类趋势。在图3A的PCA得分图中可以观察到3种榛子油样品分离明显。图3B的PCA的载荷图显示出TG类脂质是区分榛子油的最重要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显著差异脂质。图3C得分图显示,PLS-DA模型可以有效区分三种不同的榛子油样品。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我们进行了200次交叉验证,以评估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R2和Q2值分别为0.8687和0.7769(图3D)。这表明建立的PLS-DA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且不存在过拟合现象。(A)PCA得分图;(B)PCA载荷图;(C)PLS-DA得分图;(D)PLS-DA交叉验证图。图3 无监督和有监督模式的多元统计分析EAO、CPO和UHO间的显著差异脂质基于构建的PLS-DA模型,将VIP 1且P 0.05作为筛选条件。图4A显示了鉴定出的12种显著差异脂质情况,包括6个TAGs,3个DAGs、1个PC、1个PA和1个PE。这12种脂质在不同加工方式榛子油中具有显著差异。与UHO组相比,CPO组中9种脂质显示上调,3种下调,其中PC(PC 36:2|PC 18:1_18:1)变化最大(图4B)。与EAO组相比,CPO组有11种脂质显示上调,1种下调,PE(PE 36:3|PE 18:1_18:2)变化最大(图4C)。与EAO组相比,UHO组中有10种显著差异脂质显示上调,2种下调,其中PC(PC 36:2|PC 18:1_18:1)变化最大(图4D)。我们发现在不同加工方式榛子油中GP类脂质差异最大。这些脂质含量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油脂的质量和功能。因此,未来对特定亚类脂质进行靶向研究十分重要。这12种显著差异脂质也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这三个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脂进行质量控制。图4 (A)PLS-DA VIP得分图,右侧热图表示相应脂质的含量;(B)CPO和UH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C)CPO和EA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D)UHO和EAO之间的差异倍数图在本研究中,使用UPLC-QTOF-MS对榛子油进行了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对CPO、UHO和EAO的脂质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出10个亚类的98种脂质。通过有监督和无监督的多元统计分析,确定了12种显著差异脂质。这些脂质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区分三种加工方式的榛子油以及其他掺假检测和质量鉴别。本研究明确了榛子油的脂质成分,并证实了不同加工方式对植物油脂质的影响。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油脂加工的机理,为今后特定脂质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促进榛子油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孙嘉阳,女,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2019年辽宁省优秀毕业生,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优秀团干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榛子油加工及贮藏氧化机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辽宁省重点研发项目的相关研究工作 。以第一作者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发表一篇SCI论文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吕春茂,男,博士,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三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市高层次“拔尖人才”,沈阳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果蔬精深加工、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一直针对北方特色果蔬农产品的高值化利用和加工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包括东北特色经济林作物榛子的食品加工、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与关联机制、深加工产品及其功能性评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寒富苹果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及功能性评价、果渣等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越橘精深加工产品研制与功能性评价等。共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5篇,完成专著2部,参与编著教材2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目前主持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榛子深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课题5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经济林采后果实与副产物增值加工关键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富含油脂的食品热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机理研究”的部分研究工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术兼职: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食品质量与安全学会理事;辽宁省农科院专业学位评审专家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