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系统研究

仪器信息网代谢组学系统研究专题为您整合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代谢组学系统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代谢组学系统研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耗材

  • PTP-1和PTP-6 研究型珀耳帖系统 L6310010
    PTP-1和PTP-6 研究型珀耳帖系统研究型珀耳帖系统的一系列附件是需要对等于、低于或高于环境水平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的任何应用的理想之选。能在高达100° C 的温度下运行的能力使诸如DNA 解链、蛋白质变性以及某些聚合物研究等多项应用得以开展。这些附件包括用于样品和参考品通道的珀耳帖温控型单孔位或6孔位比色皿夹具。我们也提供单通道产品。该附件包括比色皿内搅拌装置并能够预先设置温度程序。这些器械需要冷却水源。PTP-1和PTP-6 研究型珀耳帖系统订货信息:产品描述部件编号PTP-1研究型珀耳帖系统L6310010PTP1 1 + 1 研究型珀耳帖系统L6310012PTP-6研究型珀耳帖系统*L6310011PTP 6+6研究型珀耳帖系统*L6310013*对于PTP-6和6+6,样品和参考品样品池夹具必须安装在样品室内的样品池更换单元的基座板上。当用于λ(Lambda)25、35或45时,该部件是自动线性传送器(B2000186);而当用于λ(Lambda)650、850、950或1050时,则需要使用样品池线性程控器(B2205401)。
  • 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
    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是全球首款使用导致显微镜的显微注射系统和显微注射器的全套显微注射系统,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显微注射实验。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包含我贵公司全球著名的显微注射器,脉冲宽度控制模块(PCM),显微注射针,顶级名牌倒置显微镜和显微设备的持针器。我们公司也可为用户集成其它品牌的类似系统,比如采用Narishige公司显微注射器和奥林巴斯显微镜或其它生产商(OEM)解决方案,以超级优惠价格为您集成显微注射系统。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优势:包括为您订制载玻片支架,提供更好手动显微控制功能和精度,为您配备机械操纵杆式显微操纵器,与其他系统相比可以节省数千美元。研究级倒置显微注射系统配件特点: 底面积小。卓越的光学品质。包括我们以显著降低的价格为DIC类图像定制的霍夫曼调制对比度(HMC)光学系统,低用于照片和视频文件的三目头。备有用于检测绿色荧光蛋白,DAPI,罗丹明等的荧光系统一些研究人员很好奇一个低成本的专用显微注射系统是否将在质量,易于使用,或光学器件性能有保障。 答案是不。因为好的光学器件对你我而言同样重要。正如一个“好”DIC图像,是要正确的Wallaston棱镜与正确的数值孔径目标和正确的极化结合才能得到的,当这些项目不是最佳时,得到的DIC图像则质量差。我们设计并选择我们的HMC光学器件一起工作得到高质量图像。可以让您避免不与当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显微镜推销员有不愉快的经历,或是让他因为知道如何优化系统满足您的显微注射需求轻视您。
  • Iris自适应光学系统
    产品信息Iris分段式可变形镜Alpao自适应光学系统ALPAO 可变形镜Iris自适应光学系统所属类别: ? 调制器 ? 可变形反射镜/自适应光学系统所属品牌:美国Iris AO公司产品简介基于分段式可变形镜的小型化自适应光学系统,在价格,尺寸,功耗,耐用性和灵活性,速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Iris,Iris AO,自适应光学系统,自适应系统,光学自适应,AO system,AO,Iris AO system adaptive optics system,wave front sensor, 大气湍流校正,像差校正,闭环自适应,开环自适应,波前传感器,变形镜,眼底成像,生物成像,便携式激光通信,水平成像,horizontal imagingIris变形镜及自适应系统美国Iris AO公司生产小型化,基于微机电技术(MEMS)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价格,尺寸,功耗,耐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Iris 的自适应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了自适应系统新应用领域发展,尤其在眼底、生物成像,便携式激光通信和水平成像等领域,有卓越的表现。Iris的产品设计初衷就针对大行程,价格实惠,体积小巧且具有可扩展性等特点出发,以符合成像应用领域的所以要求。此为,Iris拥有自己的变形镜生产技术,为Iris的自适应系统生产可以校正高电压,高通道的驱动电路,自适应控制,和自适应开发系统。出厂校正让Iris 的自适应系统操作更简便,实现开箱即用,显著缩短开发时间。 技术介绍自适应光学系统(AO system)可以实时测量光的波前畸变,并用变形镜补偿畸变。 通过校正波前畸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可以极大改善。自适应技术最初发展起来作为军事用途,主要用来补偿大气湍流。 天文学家使用同样的技术显著改善地面望远镜的分辨率。过去的几十年来,基于变形镜的微机电系统(MEMS)得到长足发展,价格和尺寸都显著降低, 这给自适应技术应用开辟了更广泛的领域。眼底成像和生物成像正是新应用领域两个显眼的例子。其他,诸如波前校正,激光系统改善一提高光束质量,激光脉冲整形,波束整形等,也得到长足发展。需要光畸变校正,或者光波前控制等领域,都可以用自适应光学系统。由于光路偏差导致入射波前产生扭曲,该扭曲可能来自畸变媒介,如光学系统与成像物体之间,或者由光学系统本身带来的。 变形镜(DM)通过补偿光路偏差达到校正波前畸变的作用。由于光路偏差导致入射波前产生扭曲,该扭曲可能来自畸变媒介,如光学系统与成像物体之间,或者由光学系统本身带来的。 变形镜(DM)通过补偿光路偏差达到校正波前畸变的作用。下图动态呈现了典型的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自适应系统的三个主要部件是变形镜,用于校正畸变;波前探测器,用于测量波前畸变;自适应控制系统,一般用电脑控制完成实时校正。 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在每一次采样测试中,自适应系统控制电脑计算波前校正量,从参考波前减去时测波前,反映当前波前误差给变形镜。然后,通过调整变形镜形状校正波前误差。采样和校正过程是实时的,可以校正时间变化带来的畸变。在生物成像应用里,刷新速率能达到数万赫兹。在天文和军事方面应用,采样速度可以到千赫兹到万赫兹。Iris AO engine是一款专门设计成可以集成到用户光学系统里的高性能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参数: 变形镜:选用111或489个驱动器数量的变形镜,5μm行程波前探测器:Shack-Hartmann与变形镜1:1配合相机采样率:60Hz相机动态范围:10bit波前分辨率: 15nm rms波前动态范围:±14 mradAO控制器:Zernike模式控制用户界面:AO Engine 工作台用户界面,AO Engine 控制台应用C/C++ SDK,方便用户应用和开发系统配置:*PTT111-5 变形镜系统,5μm行程, 111个驱动器的变形镜*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控制电脑*AO Engine工作台图形用户界面*AO Engine 控制台应用系统可选项: *开发包Kit: 带面包版和光学元件的完整AO Engine系统 *8μm 行程的变形镜 *PTT489: 489个驱动器的变形镜分享到 : 人人网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仪器

  • Agilent Bravo 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平台配备有专为自动化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流程而设计的台板附件和软件,是最先进的液体处理平台。以 Bravo 液体处理器可靠、一致的性能为基础。开展代谢组学研究时,如果进行手动样品前处理,则不同批次和不同用户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样品前处理自动化可提高通量、一致性和重现性,从而减少重复测定需求。安捷伦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自动化系统为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可靠且简单易行的标准化血浆样品前处理流程。仅限研究使用。不可用于诊断目的。特性:专为血浆代谢组学设计,所有硬件、附件和软件专为血浆代谢组学样品前处理而设计,整个平台体积小巧、紧凑标准化、可重现的流程可实现实验间和用户间的数据一致性和更低的 CV 值可扩展性可在不影响结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通量软件具有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可帮助不同技术水平的用户快速启动和运行流程与支持孔板形式的任意 LC/MS 系统兼容
    留言咨询
  • 代谢分析仪 400-889-7796
    开展代谢组学研究的理想平台布鲁克公司以 NMR 和 MS 为基础的全面集成系统代谢分析仪是布鲁克拜厄斯宾公司与布鲁克道尔顿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晶,是开展代谢组学研究、传统代谢研究及复杂混合物分析的理想平台。如今,代谢组学正面临着亟需克服的几项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分析与软件工具结合起来,获取的信息必须在生物环境下进行解释。高分辨率 MS 与 NMR 的独特联用 — MetabolicProfiler™ — 可以通过对 MS 和 NMR 数据的联合统计评估,快速检测和识别生物标志。 布鲁克公司将 Avance NMR 光谱仪的结构分辨能力与 ESI-UHR-TOF 的分子式确定能力相结合, 提供当前最完整的代谢组学研究系统。全面集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AVANCE™ NMR 波谱仪。maXis / micrOTOF 系列质谱仪。自动化样品制备。实验室管理系统 SampleTrack™ ,用于自动化样品处理、数据的采集、收集和归档。集成操作和工作软件平台,包括统计工具。
    留言咨询
  • 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监测方式:按监测光路的连接方式,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可分为在线监测和备纤监测两种方式。在告警反映实时性上,在线监测方式要优于备纤监测方式 在系统的可靠性上,备纤监测方式由于不介入通信设备与线路,因此其系统可靠性 在实施上,备纤监测方式难度最小。在线监测方式将与工作波长不同的测试波长,通过WDM 设备合波在同一根光缆中传送远端则利用滤波器将测试波长滤除而让工作波长通过。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优点:1.可以实时直接监测业务纤芯的损耗。2.只需在一端安装设备,远端无需施工,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和工作量。电力通信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缺点:1.在系统安装调试时需要中断业务纤芯的通信。2.需要串入合波器与滤波,会增加系统2dB的损耗。备纤监测方式使用备纤,易于建立光缆监测系统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测试波长可以与工作波长一样,系统架构简单明了,易于维护。备纤监测的优点:1.系统的安装调试不影响原有业务的通信2.不会给系统增加额外的损耗与故障点。3.系统安装简单,不需要合波器与滤器4.只需在一端安装设备,远端无需施工,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时间和工作量。备纤监测的缺点:只能通过光缆中一芯光纤的监测来间接监测整个光缆的损耗变化。
    留言咨询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方案

  • 全谱二维液相-QTOF系统用于大鼠抑郁症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本文利用全谱二维液相系统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抑郁症大鼠血浆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基于全谱二维液相系统,共找到8083个特征峰,其中第一维2713个,第二维5370个。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正常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共找到247种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大于1的候选差异性代谢物,经数据库比对鉴定出44种,主要包括39种脂质、2种氨基酸、3种生物碱,主要影响的通路包括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谷氨酸代谢等。
  • 代谢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代谢组学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当今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一个前沿的交叉学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代谢物种类众多,在体内的分布广泛,且不同代谢物的浓度范围相差极大,这对分析仪器及数据分析手段均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许国旺研究员课题组(大连化物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是我国最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实力最强的专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课题组之一:该课题组多年来根据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立足于中国现状,结合国家重大应用领域的需求与自身技术优势,以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生命科学、重大疾病、中医药现代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复杂样品分析为切入点,开展极端复杂体系分析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等工作。目前,课题组拥有以许国旺研究员为核心的固定职工17人,现有硕、博士研究生20多名,学科背景涵盖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
  • 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代谢组学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当今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一个前沿的交叉学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代谢物种类众多,在体内的分布广泛,且不同代谢物的浓度范围相差极大,这对分析仪器及数据分析手段均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许国旺研究员课题组(大连化物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是我国最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实力最强的专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课题组之一:该课题组多年来根据分析化学的特点和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立足于中国现状,结合国家重大应用领域的需求与自身技术优势,以分离分析研究为立足点,生命科学、重大疾病、中医药现代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复杂样品分析为切入点,开展极端复杂体系分析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等工作。目前,课题组拥有以许国旺研究员为核心的固定职工17人,现有硕、博士研究生20多名,学科背景涵盖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论坛

  • 求《增塑剂和富马酸污水处理系统研究》

    【序号】:【作者】: 姚宁; 程顺国; 张祖礼; 宋广勋; 姚俊营; 【题名】:增塑剂和富马酸污水处理系统研究【期刊】:河南化工【年、卷、期、起止页码】: 2008年09期【全文链接】:

  • 氯离子检测系统研究

    【题名】:氯离子检测系统研究【全文链接】: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0-1018316043.htm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资料

代谢组学系统研究相关的资讯

  • “控”是微流控技术的精髓,“SODA”系统大有可为——访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方群教授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微流控芯片(亦称芯片实验室)技术是指在方寸大小的微芯片上加工微通道网络,通过对通道内微流体的操纵和控制,实现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功能。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被列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被认为有可能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带来颠覆性改变。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不断引来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有业内专家认为,微流控应用的春天来了。那么,微流控技术发展即将进入全新阶段了吗?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专访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方群教授,请这位在微流控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学者谈谈他对微流控技术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7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e60630bf-b260-4574-8ba2-1323ebdeda60.jpg" title=" 方群教授.jpg" alt=" 方群教授.jpg" width=" 600" height=" 47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方群教授 浙江大学微分析系统研究所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13, 181) " strong 缘起:20年微流控科研旅程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很幸运,微流控技术起源于分析化学。1990年,瑞士有一位叫Manz的分析化学家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创刊期发表了一篇概念性的文章,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 μTAS)的概念。“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在一个微加工的芯片上加工很多微通道的网络结构,在这些微结构中进行取样、样品前处理、分离、检测等所有步骤,将所有操作过程都集成到芯片上进行”方群教授向仪器信息网介绍道。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92年,Manz与加拿大的Harrison合作,共同研发设计了一款具有十字通道构型的玻璃芯片,并基于此实现了氨基酸的高速毛细管电泳分离。这个时候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才真正落地。后来人们查找早期的文献,发现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erry等人曾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上报道过在硅片上集成加工微型气相色谱空气分析仪,但当时这个工作没有引起很大反响。反而是基于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发展出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微流控芯片技术。目前,微流控芯片可以简单定义为在加工有微通道网络的微芯片上,通过对通道内的微流体进行操控,完成化学或生物实验室的功能。由此可见,微流控芯片技术起源于分析化学技术与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技术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研究动向,并紧追国际前沿。方肇伦院士是国内第一批从事微流控技术研究的学者。早在1995年以前,方肇伦院士就开始关注微全分析系统研究方向。1996年,他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研究组开始尝试进行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的实验,同年他调入东北大学化学系组建分析科学中心,正式开展微流控芯片研究。2000年,方肇伦院士在浙江大学成立了微分析系统研究所,专注做微流控分析技术的研究。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1998年,方群教授博士毕业后,曾在东北大学分析科学中心实验室从事了半年微流控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工作。1999年,方群教授从香港浸会大学回到浙江大学加入微分析系统研究所,继续开展微流控技术的研究至今。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13, 181) " strong 切入:试样引入到多相微流控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外已有先行者,国内研究尚未起步。在没有底子的情况下,是去模仿国外同行,还是围绕难点自主研发?模仿只能追赶,自主研发却有可能超越。“因为当时国际上已有先行者,而做基础研究需要有原创性,所以我们放弃了模仿的想法。”方群教授回忆说。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方群教授回忆,当年在选择研究方向时,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做多个样品高通量筛选或者高速分析的时候,缺乏能够不断引入不同样品的方法。彼时,这个问题并不为大多数学者所关注,但无疑解决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经过慎重考虑,方群教授最终选择以“试样引入”作为发力点切入微流控领域,并正式开始微流控技术的研究。在建所两年时,他们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这也是我国学者发表在该期刊上的第一篇关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文章。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最初,我的预想是在几年内就全部‘吃透’试样引入这个研究方向,然后就可以换方向做点别的。但随着研究组对试样引入研究的加深,逐渐发现这个方向很重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我们对微流控技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个方向就一直做下来了,如今已经成为研究组开展各种拓展工作的基石。”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十年,方群教授主要从事多相微流控技术研究,该技术是微流控分析领域的新一代前沿技术之一。何为多相微流控?这其实是针对“单相”来说的。多相微流控学,是利用多相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尺度效应,在微通道或者微结构中进行多相微功能单元(如微液滴、微颗粒、微气泡等)的生成、操控、反应、分析、筛选等操作的技术和科学。方群教授介绍说:“简单来说,单相是指在微通道里面只有互溶的水溶液。现在大家研究比较多的‘油包水’的液滴其实就是多相体系的一种,又叫液滴微流控系统”。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13, 181) " strong 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控”是微流控技术的精髓与核心。“要让微流体听你的话,就要通过各种“控”的方法去精准地操纵它们来完成实验室的各项工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微流控芯片研究比较注重芯片的专用化,所采用的微流体操控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如果过分强调芯片系统的专用化,一方面会使微流控芯片品类繁多,导致使用人员不便选择与使用。另一方面会造成整体微流控系统难以集成,实验操作复杂。那么,如何以相对少的硬件系统,适应更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呢?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方群教授脑海中。他的研究组也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路径和方法,试图找到这么一个通用又灵活的微流控技术。方群教授终于找到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这项技术竟源自当时团队正在进行的基于微流控液滴的高通量筛选工作。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当时,研究组正在搭建基于毛细管探针和液滴阵列的自动化高通量筛选平台,在平台的应用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蓦然发现“没想到辛苦找寻已久的技术竟然就在自己身边。”方群教授兴致勃勃讲到:“经过一番提炼和改造,这套技术就成型了!”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方群教授给这套技术命名为序控液滴阵列技术(Sequential Operation Droplet Array),英文简称SODA。他表示,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一是为了致敬给自己确立研发目标带来灵感的顺序注射分析(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技术,二是因为这个名字谐音英文“苏打水”,好记易推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8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469e1d34-27b6-4b93-8298-40e9d7c35333.jpg" title=" 第三代SODA仪器(可分享图片).png" alt=" 第三代SODA仪器(可分享图片).png" width=" 500" height=" 58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第三代SODA仪器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1, 213, 181) " 利器:看好SODA这三大应用场景 /span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灵活操控微量流体是SODA系统最为突出的优点。SODA系统能够通过吸-点-移三个单元操作的灵活组合,在皮升精度水平自动化地完成多步复杂的液滴操控,包括液滴生成、转移、融合、分裂、寻址、分选等。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极佳的系统通用性和兼容性是SODA系统的另一大优势。目前,SODA系统已应用于单分子/单细胞分析、高通量筛选、微量细胞实验、微量样品分析、现场分析等多个领域。此外,SODA系统的半开放特性使其能够方便地与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质谱设备兼容使用。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着我们对SODA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下去,越发觉得这套系统功能强大,能够完成很多任务,尤其适合在超微量样品和试剂消耗下开展多种类、大规模的分析和筛选,以及进行复杂、多步骤的微量样品处理和分析,因此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ODA可以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微流控技术的微流体操控技术,有望为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平台工具。”方群教授介绍说。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们很想把SODA做成一套成熟的系统化的装置,然后从众多应用中选择若干突破口,真正实现SODA仪器的产品化。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重点研发方向。”方群教授表示,在众多SODA的应用中,他尤其看好单细胞分析、高通量筛选和家庭实验室这三大应用。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单细胞分析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微流控学是在微米级结构中操控流体的技术和科学,而细胞的粒径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之间,所以微流控系统天生适合做单细胞操纵和分析,SODA系统也不例外。单细胞研究对于目前生物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4年,方群教授与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黄超兰研究员合作,共同进行单细胞蛋白质组的研究。“我们利用SODA系统进行超微量单细胞样品的复杂预处理和进样,在纳升级水平完成了单细胞的微液滴包裹、细胞膜破碎、细胞蛋白质释放、蛋白质还原和烷基化、两步酶解、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再配合后续的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上的蛋白质分析和鉴定。2018年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2018, 90, 5430)上。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与现有方法相比,SODA在降低单细胞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个结果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它有可能解决单细胞样品预处理方面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也有可能将多种单细胞操作集成进行,如单细胞分选、液滴包裹、培养、刺激、多组学(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分析等。”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高通量筛选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传统的高通量筛选系统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通常在微升级。多数的微流控液滴系统适合生成大量的来自于单一样品的液滴,当需要生成大量不同样品来源的微液滴时,上述的液滴生成方式则行不通。针对这个问题,方群教授研究组基于SODA技术,研制了多款应用于分子/细胞水平药物筛选和蛋白质结晶筛选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在针对大规模样品的高通量筛选中,其试样/试剂消耗较文献报道的系统及商品化仪器有明显优势。此外,在已经完成了基于单根探针的SODA系统基础上,他们正在加快研发基于12根探针的超高通量SODA系统以实现超高通量筛选的目的。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家庭实验室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讲到家庭实验室(Lab at Home)想法时,方群教授以计算机的发展做了类比。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巨型化、台式机化、笔记本电脑化、网络化和智能手机化等发展阶段,如今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群教授表示,分析仪器也可以像计算机一样,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们研究微流控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微流控分析产品走近老百姓,走进千家万户,就像手机一样普及到每个家庭。这个概念类似于POCT(现场检测),但又与POCT有所不同。家庭检测设备对仪器的自动化、集成化和通用性有很高的要求,此外还要求仪器和检测的成本要比较低。但对仪器的微型化和便携化要求则比POCT要低。”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如果能将生物和化学分析仪器普及到每个家庭,那么每个家庭都将成为大数据的一个产生源点,将这些数据汇集,将会给大数据、物联网或者人工智能提供非常丰富的生物和化学数据支撑,而这是目前非常缺乏的。”谈到这里时方群教授非常激动,他表示:“做这个很难,但长期看这是一定要做的。总得有人做,总得有人开始去做。而SODA技术就其特点来说,很有可能为此做出贡献,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想去推进。”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吸取一滴血,就可以进行生化、核酸、免疫和细胞等多类指标的检测。”“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难题,一滴血体积很小,只有30-50微升,另外血液很粘稠且成分复杂,对其进行定量量取和精准操控很有难度。”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方群教授团队已经完成一款基于SODA技术,并且适用于家庭实验室场景的自动化核酸分析原理样机。该仪器可以自动化进行样本的核酸提取、逆转录和实时PCR定量分析,完成一个样品中6个流感指标的检测,且成本较市售类似产品大幅降低。最近,他们还实现了针对一滴血样品的自动化血浆分离与定量稀释,以及后续的血糖和胆固醇分析。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目前来看,SODA技术在进行微量样品的多步复杂操作方面很有优势,我们也很有信心。”方群教授表示,希望与有情怀、有眼光和有能力的厂商合作,共同实现仪器的产业化,供大家使用。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后记 /strong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微流控领域已经发展了30年,最近该领域又频现新的突破。有专家评论,微流控的春天来了。方群教授深以为然,“我确实深有同感,非常同意这句话。” /span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方群教授团队在微流控分析仪器研制方面,成果非常丰富。已研制的仪器有单细胞分析平台、高通量筛选平台、自动化核酸分析仪、高速毛细管电泳分析仪、手持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小型流式细胞仪等,目前均已供实验室内部使用,部分还提供给相关合作单位使用。 /span /p
  • 器官芯片模型在神经免疫系统研究中的新进展
    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是由基因、环境和家族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系统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脑部驻留的小胶质细胞的功能障碍,会导致神经元的丧失和症状加剧。研究人员通过神经免疫系统模型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理和生物学方面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Stephanie M. Willerth教授团队和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Yvonne Reinwald教授团队于2024 年 1 月 23 日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影响因子:9.3)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deling the neuroimmune system in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s”的综述,介绍了神经免疫系统在三维模型和器官芯片系统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模型在准确模拟复杂的体内环境方面的巨大潜力。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与淀粉样斑块和磷酸化Tau蛋白的异常积累有关,虽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诊断及早干预至关重要。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与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沉积物Lewy小体有关,相关基因变体也与其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尽管PD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障碍以及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受损、蛋白质代谢异常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图1: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CNS)过度炎症的特征包括多种因素共同促进疾病进展,其中包括各种抗炎与促炎细胞因子的失调、CNS内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表型转化,以及外周细胞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招募,这些因素均导致突触丧失,成为随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病理相关因素。图2:健康与病理神经免疫系统的比较:在健康的神经免疫系统中(1)小胶质细胞处于稳态和监视状态,(2)外周免疫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浸润有限。在病理性神经免疫系统中:(3)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强,形态改变,(4)吞噬作用增加,(5)炎症标志物增加,(6)外周免疫细胞浸润增加。 研究进展1、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治疗和临床试验针对AD,乙酰胆碱酯酶是一个常见的药物靶点,近期研究专注于开发单克隆抗体等药物以减少Aβ负荷,如lecanemab和aducanumab。此外,针对AD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旨在测试药物、设备和行为以改善患者认知和减缓疾病进展,而对于PD,则主要以药物和深部脑刺激为主要治疗手段,同时也在研究新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 2、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免疫系统的体外免疫系统模型癌症免疫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包括对3D模型的发展,这对于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新的化疗药物和人工组织的开发。一种体外建模方案是使用细胞系,最常用的是SH-SY5Y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模拟未成熟的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并可通过暴露于神经毒素或基因修饰来模拟AD或PD。然而,SH-SY5Y存在缺乏确立的培养维持程序、实验结果不一致和细胞生长的可变性等缺点,且不表现出成熟神经元的电生理和电化学特征。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创建基因准确的AD和PD模型,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这些模型可以通过体细胞来源的iPSC诱导后,生成神经元与免疫细胞,用来构建AD和PD模型。图3:神经免疫系统的体内和体外模型的优缺点。 3、器官芯片模型在神经免疫系统研究中的新进展器官芯片平台的出现为建立体外模型提供了增强的设计和控制能力,能够模拟生物、生化、生理和机械现象,在活体器官系统中的发生。从血液-脑脊液屏障微流控模型到脑芯片模型,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着复杂的生理学建模,为深入分析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模型不仅揭示了神经炎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重要性,还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途径,为了解AD和PD的潜在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同时,脑芯片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神经血管相互作用和神经退行性的不同方面。通过模拟神经-胶质-血管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了柴油排放颗粒等外源因素对AD类疾病病理特征的影响。这些研究不仅强调了神经免疫特异性行为的重要性,还突显了人类细胞模型在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关键作用。然而,尽管研究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人类细胞模型的依赖日益增加,但对于AD和PD潜在机制的理解仍然相对有限。图4:芯片上器官的发展:示意图显示了开发和制造微流控芯片所需的步骤 先进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在AD和PD病理中至关重要,调节其功能可能为更有效的治疗提供希望;器官芯片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细胞相互作用的优势,有助于深入了解AD和PD疾病机制并发现新的治疗策略。 文献索引:Balestri W, Sharma R, da Silva VA, Bobotis BC, Curle AJ, Kothakota V, Kalantarnia F, Hangad MV, Hoorfar M, Jones JL, Tremblay MÈ , El-Jawhari JJ, Willerth SM, Reinwald Y. Modeling the neuroimmune system in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s. J Neuroinflammation. 2024 Jan 23 21(1):32. doi: 10.1186/s12974-024-03024-8. PMID: 38263227 PMCID: PMC10807115. 关于艾玮得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科技公司,艾玮得器官芯片应用全场景解决方案已能够全面覆盖新药研发评价、临床药敏检测、基础科学研究等应用领域,为科研、临床、药企等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 一次性单细胞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同步分析策略
    细胞异质性作为细胞系统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受到生物研究领域的日益关注。在传统的群体分析中,单个细胞的独特差异往往被整体的平均值所掩盖,而这些被忽略的细节恰恰构成了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关键线索。随着微阵列芯片、核酸测序、质谱等技术的进步,对单一细胞进行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组分析已不再遥不可及。特别是核酸扩增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转录组在单细胞层面的测序技术的应用。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但在单细胞层面对蛋白质和代谢物的分析仍然面临重大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量有限且缺少有效的扩增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通过一次性单细胞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分析(scPMA),可以在单次LC-MS/MS分析中同时获取单个细胞的蛋白质和代谢物信息。通过这种策略,研究人员能够整合单个细胞的多组学数据,以深入理解细胞内部相互作用的网络和调控细胞状态的复杂机制。scPMA策略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图1):单细胞捕获及分离、纳升级样品预处理、一次性LC注入和质谱检测。前两个环节都是基于课题组前期自制的机械装置操作完成的,最后一部分才是scPMA策略的亮点。在常规分析流程中,由于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在物理化学特性上的根本差异,它们通常需要匹配不同的质谱检测技术。因此,在传统的样本预处理阶段,蛋白质和代谢物会被分离,随后各自经历特定的处理流程,并最终分别进行LC-MS/MS检测。然而,这些额外的分离和处理步骤不仅增加了分析的复杂性,而且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样本的损失,特别是在处理单细胞水平的微量样本时,这种损失尤为显著,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基于此,作者希望能够开发一种易于使用的方法来实现同一单细胞个体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同步分析。图1 一次性单细胞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同步分析示意图实际上,代谢物和蛋白酶切后的肽段在C18反相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是存在差异的。如图2所示,在作者设置的45 min梯度下,大部分A549细胞酶切的肽段在9至17 min的范围内就已流出(图2a),而此时流动相中乙腈的最高含量仅为40%。而A549细胞产生的代谢物则主要分布在17 min之后,只有极少部分是在17 min以前流出(<10)(图2b)。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肽段与代谢物之间疏水性的差异,因此,该策略更适合蛋白组与有一定疏水性的代谢物分析。得益于C18的有效分离,可以在色谱梯度的不同时间段针对不同的样本成分(肽段/代谢物)设置不同的质谱检测参数(图2c)。有效的色谱分离加与之匹配的双区域质谱检测便可实现一次性单细胞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双重分析。与之前的单组学的结果相比,scPMA策略在定量深度上并无明显差异(图2d-f)。图2 单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分析与scPMA的性能比较 通过scPMA策略,研究者们能够对单个肿瘤细胞(包括A549、HeLa和HepG2细胞)进行双重组学分析,平均定量了816、578和293个蛋白质以及72、91和148个代谢物。并利用UMAP聚类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单细胞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双重组学信息,实现了对细胞类型的初步分类(图3、4)。根据结果可得知,细胞在代谢组中的异质性要大于蛋白组。图3 scPMA策略分析单个肿瘤细胞(包括A549、HeLa和HepG2细胞)图4 基于单细胞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双重组学信息对细胞进行分类随后,作者还利用scPMA方法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了多柔比星对肿瘤细胞的诱导作用(图5)。对比药物处理组的各个单细胞样本发现给药后不同的单细胞在蛋白质表达上存在着异质性,这也是在群体分析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与未给药的细胞相比,给药组共鉴定出255个差异蛋白(图5b、c),一些肺癌细胞中过表达的蛋白显著降低。大部分的差异蛋白涉及的通路与DNA、染色质、核小体的合成有关(图5g)。同样,给药组和未给药组中鉴定出的代谢物也被用于UMAP聚类(图5d)和差异分析。差异分析结果(图5e、f)显示,93种代谢物有差异表达。其中,多柔比星仅在给药组检测到。值得注意的是,在给药组的各个细胞中,多柔比星丰度有明显的离散分布,甚至有10倍的丰度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不同的细胞个体具有不同的药物吸收水平,从而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异质性,这可能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提供启发。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和代谢组信息,利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联合通路分析,分别富集出62条和234条相关通路。其中有37条显著相关的通路涉及的差异蛋白和代谢物与核糖体、DNA复制等药物作用机制有关(图5i)。图7.氘代差异分析流程示意图这些结果展示了scPMA策略在单细胞分析中的潜力,尤其是在药物干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同时,这项工作也证明了一次性获取单细胞蛋白质组和代谢组信息的可行性,为未来在细胞分化、衰老和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2024年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One-Shot Single-Cell Proteome and Metabolome Analysis Strategy for the Same Single Cell。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的方群教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