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仪器信息网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仪器

  • 详细介绍产品简介ZR-1000A型口罩病毒过滤效率(VFE)检测仪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YY/T1497-2016医用防护口罩材料病毒过滤效率评价Phi-x174噬菌体测试方法,采用双气路同时对比采样方法,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适用于计量检定部门、科研院所、口罩生产企业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对口罩病毒过滤效率的性能测试。 执行标准YY/T1497-2016 医用防护口罩材料病毒过滤效率评价Phi-X174噬菌体测试方法 技术特点负压实验系统,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负压柜内置蠕动泵,A、B两路液体冲击式采样器;蠕动泵流量大小可设定;专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喷雾流量大小可设定,雾化效果好;嵌入式高速工业微电脑控制;10.4寸工业级高亮度彩色触摸显示屏;USB接口,支持U盘数据转存;柜体内置高亮度照明灯;柜体内置紫外线消毒杀菌灯;内置漏电保护开关,保护操作人员安全;柜体内层不锈钢整体加工成型,外层喷塑冷轧板,内外层之间保温、阻燃设计;前置开关式玻璃门,便于实验人员观察操作;可拆卸式支架,支架高度可调;支撑、移动两用脚轮。
    留言咨询
  • 华大智造DNBSEQ-T7基因测序仪全面、灵活的中大型基因组测序仪活跃你的日处理能力DNBSEQ-T7日产出高质量数据1-6 T,广泛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超深度外显子组测序、表观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和肿瘤Panel等大型测序项目。基于华大智造独有的DNBSEQ&trade 技术,DNBSEQ-T7全面升级生化、流体及光学系统,使测序更加高效多产。 超级通量模式:1-6Tb生产级的DNBSEQ-T7通量惊人,单张载片最大有效reads数可达5000M,最大数据量达1.5Tb,四载片连载日产数据量高达6Tb,广泛适用于全基因组测序(60例/天)、超高深度外显子组测序(400例/天)、宏基因组测序(1000例/天)、肿瘤Panel测序(6000例/天)等大型测序项目。超级运行模式:1-4张载片独立运行DNBSEQ-T7拥有4联载片平台,灵活支持1-4张载片独立运行:每张载片在上机后可自动完成清洗和回收,能够在24小时内无缝衔接多轮测序。 超级速度模式:SE50~5小时/PE100~20小时/PE150~24小时以新冠病毒基因测序为例,DNBSEQ-T7使用SE50进行新冠病毒测序,5~6个小时可完成一轮测序,如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100M reads/样本),每轮可检测~128例样本,每天可做4轮检测;再如多重测序筛查(5M reads/样本),每轮可检测~2300例样本,每天可做3轮检测,日检测通量近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端到端围绕DNBSEQ-T7,华大智造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在上游的样本前处理方面,可适配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系列(MGISP-960/MGISP-100);在下游的计算存储方面,华大智造推出了集计算、存储和分析软硬件为一体的“T7伴侣”:ZTRON生信自动化服务平台。在整体的实验室管理方面,华大智造Z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产品特点 日产能高达6Tb,全天候提供高质量数据满负荷PE150≤24小时4联芯片平台,支持PE150和PE100不同读长并行测序 性能参数DNBSEQ-T7性能参数产品型号DNBSEQ-T7芯片数/Run4Lane/芯片1有效reads数/芯片*5000M支持读长PE100PE150* 有效读取的最大数量基于内部标准文库的测序。 实际输出可能因样品类型和库制备方法而异。 DNBSEQ-T7性能表现读长数据产出数据质量Q30 *运行时间 **PE1001~4Tb85%~20hPE1501.5~6Tb80%~24h* Q30以上的基数百分比是整个运行中内部标准文库的平均值。 实际性能受样品类型,文库质量和插入片段长度等因素影响。**运行时间包括芯片上机,测序,生成Cal.文件等。Cal.是由华大智造测序仪basecall软件生成的二进制文件格式。
    留言咨询
  • 简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分析系统,是一款提供图形操作界面的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自动化分析系统。相较于常规荧光定量PCR技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更强的检测灵敏度,为流感病毒的鉴定、变异检测、监测等带来了技术更新。本系统是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配套分析系统,兼容当前主流二代和三代纳米孔原始测序数据,实现实时快速分析,能够提供流感病毒分型、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区段溯源分析、乙型流感两种家系(Victoria和Yamagata)分型分析、变异检测、覆盖度展示以及组装完成的基因组序列。本系统与常规Linux Shell命令行调用多种程序测序数据分析相比,提供从下机数据到结果报告一键式操作,解决了命令行操作难度大、数据结果分析可视化复杂等问题。通过高度优化的集成分析流程与完善的数据库,最快可将分析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功能介绍本系统可针对二代及三代纳米孔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具体功能如下:1.支持单样本和多样本数据导入分析;2.提供从下机数据到分析结果一键式操作;3.提供甲乙丙丁四种流感病毒鉴定和基因组变异检测;4.内置流感数据库,提供序列比较分析,支持自上传样本共同分析,结果以变异比较列表和系统发育树的方式展示;5.提供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覆盖度图和组装完成的一致性序列;6.甲型流感提供亚型鉴定、HA和NA基因溯源分析;7.乙型流感两种家系(Victoria和Yamagata)分型分析,支持疫苗株及其他细分进化树分析8.提供结果数据统计以及图表输出功能;9.提供样本管理系统,支持输入样本的具体信息,包括病案信息、取样信息、临床诊断信息,支持样本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关联等;10.支持一键输出可打印的分析报告,支持图形和表格等结果的下载和输出。
    留言咨询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方案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论坛

  • 自然遗传学:基因测序揭示乙肝病毒整合机制

    由礼来公司(Eli Lilly)牵头组建的独立的、非赢利性团体组织——亚洲癌症研究组(ACRG)和默克(Merck)公司(众所周知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MSD)以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 Inc.)联合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究机构BGI共同宣布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的研究结果:有关复发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癌(HCC)中整合的一项全基因组研究。该项研究为同类当中的首次研究,从这项研究得出的结果或许对帮助提高肝细胞癌(HCC,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癌类型)诊断和治疗可以提供重要见解和看法。论文第一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大学(HKU)名誉副教授Ken Sung博士说:“这项研究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看法,这将推动肝癌和临床预后结局的影响。我们也期望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调查来提高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去,这样就会诱导宿主的染色体不稳定(绝大多数人类癌症的典型特征之一)或者改变内源性基因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之前也曾有乙型肝炎病毒整合到HCC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技术障碍以及样本量相对较小而使研究一直受到限制。在该项研究当中,ACRG,BGI和其他合作者对一个大样本队列的患有HCC的中国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期能通过此来描述全基因组整合模式,并确定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发生率。通过测序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整合是肝肿瘤事件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并且这种整合现象较邻近的正常肝组织(30.7%)来看,在肿瘤中的整合更常见(86.4%)。除外之前已经报道的TERT和MLL4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另外三个新的基因(CCNE1,SENP5和ROCK1)与再发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整合有关,而在这五个基因当中,每一个均在癌症形成以及进展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BGI负责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Hancheng Zheng表示:“对于(全球范围内)致力于更好地理解HCC中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来讲,这项研究激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详细分子机制,以及整合带来的临床预后影响,这也必将推动发现并形成未来更好的肝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事件(复发)的数量与肿瘤大小、以及血清HBsAg和α-甲胎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那些肿瘤中较高数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整合(n3)相比,肿瘤中没有检测到或低数量(n3)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整合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这也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整合事件是HCC患者的一个不良的预后指标。香港大学名誉教授、NUS和IMCB头颈肿瘤以及上海罗氏公司兼职教授John Luk说:“深入理解HCC中的再发性乙型肝炎病毒插入机制,有助于科学研究团体/机构明确肝癌的新的分子靶点,而这也正是有效治疗肝癌的瓶颈所在。”研究人员表示HBV整合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可能有助于病毒控制宿主肿瘤的某些特定基因。他们发现,HBV整合位点通常接近或插入整合的基因内,这可能正是HBV控制某些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观察到超过40%的整合在1,800[/col

  • 【转帖】卫生部正对体检中乙肝两对半检测制定意见

    中国网10月10日讯 今天上午,卫生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新闻办主任邓海华主持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到,最近纷纷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办理健康证,食品加工行业的要求,请问卫生部对此的态度是什么?  对此邓海华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其中,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法律法规没有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因此,在食品从业人员专项健康体检中,不宜再设定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体检项目。  邓海华说,对于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我想强调的是,党和政府对乙肝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制定防治规划,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策略,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从今年起,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15岁以下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这将对进一步防止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提供有效的保障。  据介绍,近年来,在加强乙肝防治工作和知识宣传的同时,卫生部加大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不断完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条款。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2005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2007年我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以及刚才介绍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这些对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乙肝防治工作、关心乙肝患者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邓海华表示,最近,针对媒体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体检中乙肝两对半检测问题,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就规范入学、就业健康体检中乙肝检查项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形成了共识。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乙肝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身体没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不会因一般的生活接触、共同学习、工作等对周围人群构成威胁。专家认为,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血清学检测项目(乙肝五项检测,俗称“两对半”)不会影响他人健康,也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从及早发现乙肝病人、及早治疗、对患者健康负责的角度出发,在入学、就业体检中保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查项目以及评价肝脏功能,比检测乙肝五项对诊断乙肝更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目前,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卫生部有关司局正在依据上述共识制订指导性意见。待意见出台时,卫生部将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权威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耗材

  • Beaver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BeaverBeads™ Viral DNA Kit包含超顺磁性微球,以及预制的提取缓冲液,适用于从血浆、血清等无细胞体液样本中简单、高效地提取病毒基因组。提取的产物可直接用于大部分下游实验,如PCR扩增、酶切等。 产品名称 编号 规格 包装 单价 BeaverBeads™ Viral DNA Kit 70409-20 20 rxns ¥500.00 BeaverBeads™ Viral DNA Kit 70409-100 100 rxns ¥1500.00 产品特性1. 可用于DNA病毒的基因组提取;2. 操作流程简便,手工和自动化均可使用;3. 有效去除蛋白质、无机盐等杂质,不含酶抑制因子或其它污染物;4. 试剂不含酚、氯仿等有害物质。
  • 病毒采样管10ml管 双拭子
    病毒采集管技术参数一:产品名称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非灭活型)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II(灭活型)二:产品类型①非灭活红色(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红色)②非灭活无色(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无色)③灭活红色(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II,红色)④灭活无色(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II,无色)三:组成成分①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EDTA、Tris、核酸保护剂、冷冻保护剂等。PH值在7.2到7.5。②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II:高浓度胍盐(病毒裂解剂)、RNA保护剂、Hank’s液、冷冻保护剂等。PH值在7.5到8.0。四:产品规格①采样管:管体和管帽均为聚丙烯材质,螺旋口可封闭,盖帽为平盖。管体透明,可视度好。10mL管尺寸:管长97.90mm±0.5mm,管帽高13.68mm±0.2mm,管口直径16.20mm±0.2mm,管帽直径20.72mm±0.2mm。5mL管尺寸:管长58.82mm±0.5mm,管帽高13.68mm±0.2mm,管口直径16.20mm±0.2mm,管帽直径20.30mm±0.2mm。②拭子:采样头为植绒材质,拭子杆为聚丙烯材质。鼻拭子尺寸:全长150mm±2mm,折断点≤80mm±0.5mm处,采样头宽度2mm±0.2mm,采样头长度25mm±0.2mm。咽拭子尺寸:全长150mm±2mm,折断点≤30mm±0.5mm处,采样头宽度5mm±0.2mm,采样头长度22mm±0.2mm。③标本运输袋:具有生物安全警示标识,尺寸:140mm*50mm。能妥善放置1支采样后的采样管。④成品规格: 病毒保存液具有1mL、2mL、3mL、5mL、6mL、10mL的规格;有无拭子型、单拭子型、双拭子型、快筛型I(5个拭子)、快筛型II(10个拭子)的规格;客户可根据需求任意搭配,亦可单独购买。⑤包装配置: 每盒20支采样管,配套对应的拭子数量,标本运输袋20个,说明书1份。 每箱50盒采样管。(10支/盒及50支/盒等包装,可根据客户需求再进行定制)五:运输储存温度、有效期①室温(4~30℃)储存运输,有效期为12个月;②采样后,灭活型保存液可室温保存14天,非灭活型保存液在低温(2~8℃)保存72h。六:性能/效果①适用性:保存液能保持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样品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关的验证报告(COA);②适配性:产品可适配博弘基因、达安基因、圣湘、迈克、之江等厂家生产的核酸提取及扩增试剂,对核酸提取及扩增试剂不抑制。③灭活效果:采用胍盐灭活,能在10分钟100%灭活呼吸道类病毒等病毒样本。④冷冻试验:采样管可在-80℃的超低温环境下保存不变形。七:资质①产品具有医疗器械备案证
  • 甲肝病毒实时荧光PCR试剂盒
    与食品相关的病毒 近年来频繁爆发由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因此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病毒变得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即使很低浓度的病毒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胃肠道或肝脏感染。 VIRSeek 提供了全面的、符合 ISO 标准的检测方法,适用于诺如病毒 GI 型、诺如病毒 GII 型和甲肝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包括 RNA 提取步骤。此外,通过添加过程质控物质鼠诺如病毒 (MNV) 监测整个检测过程的有效性,包括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等。 每个 VIRSeek 试剂盒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综合检测流程中的一部分使用。VIRSeek 试剂盒 • VIRSeek Food 鼠诺如病毒过程质控物质 (MNV Process Control)• VIRSeek RNA 提取• VIRSeek Food 甲肝病毒• VIRSeek Food 诺如病毒 GI 型• VIRSeek Food 诺如病毒 GII 型• VIRSeek Food 戊型肝炎病毒 (HEV)VIRSeek 试剂盒性能• 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所有步骤,特异性检测最重要的食品相关病毒• 一步 RT-PCR,分析时间短• 符合 ISO 的工作流程• 已对以下基质进行验证: 软质水果 叶,茎和鳞茎类蔬菜 双壳软体动物贝类 瓶装水 食品表面样品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资料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资讯

  • NgAgo最新成果: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但非“基因编辑”
    p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关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引发了科学界的强烈关注。然而,从一开始被认为是颠覆性的技术,到不久后大批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这一研究成果,现在,NgAgo是否具有“基因编辑”功能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a76bae8c-3d73-47f3-80d8-0eee2c4a4cfa.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Nature Biotechnology /p p   关于这一事件的最新动向还停留在今年5月。5月9日,Nature Biotechnology(NBT)发布了一则“编辑部关切”。文中称,NBT的编辑注意到了读者们对有关NgAgo论文重复性的担忧。此前NBT杂志也发布了韩国、德国、美国三个小组的研究结果(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他们试图重复原始论文中关键的Figure 4中的结果。然而,没有一个小组在任何位点或任何条件下观察到任何由NgAgo诱导的突变。此外,另一个不同研究小组也在Protein & amp Cell杂志上报道了相似的结果(doi:10.1007/s13238-016-0343-9)。 /p p   NBT编辑部称,他们已经与原始论文的作者们进行联系。作者们正在调查研究结果缺乏重复性的潜在原因,并已被通知NBT会发表这则声明。一旦相关调查完成,NBT将会更新最新的进展。 /p p   同月20日,央视CCTV13《新闻调查》栏目用43分钟的长视频对截止到当时的事件发展过程和最新进展进行了报道。之后的两个月,鲜有关于这一事件的最新报道。 /p p    strong 最新成果:NgAgo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strong /p p   近日,小编注意到,一个中国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NgAgo的新成果。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也未证实NgAgo的基因编辑功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bbafb9e8-b2b1-4908-9f3b-c160e1c6b44f.jpg" title="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Antiviral Research /p p   具体来说,7月11日,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杂志上题为“NgAgo-gDNA system efficiently suppresses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through accelerating decay of pregenomic RNA”的论文中,来自山东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NgAgo-gDNA系统能够通过促进pgRNA(pregenomic RNA)的降解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p p   该研究在结论中称,这一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NgAgo/gDNA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潜力。研究发现,抑制效果明显与gDNA靶向区域(gDNA targeting region)有关。此外,尽管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乙肝表面抗原)、HBeAg(hepatitis B e-antigen,乙型肝炎E抗原)和pgRNA的水平明显下降,但作者们未能检测到NgAgo的任何DNA编辑能力。最后,作者们证明,NgAgo/gDNA显著缩短了乙肝病毒pgRNA的半衰期。他们认为,这些结果为将NgAgo/gDNA系统用于控制病毒感染提供有趣的线索。 /p p    strong 前情回顾:基因敲低、切割RNA,反正就不是基因编辑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9d1f115-4be5-4e50-bb36-67cfea0da86b.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p p   事实上,关于NgAgo的“非基因编辑”功能,去年Cell Research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也有报道。在这篇题为 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wn causes eye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zebrafish 的文章中,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东团队观察到,NgAgo 确实可以改变斑马鱼的表型,但这并非是通过基因编辑实现的。团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NgAgo 系统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对基因表达实现 knockdown(即下调其目标 mRNA 表达水平),且这可能与 NgAgo 的基因剪切活性没有关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c4f7edbf-20ab-4b59-a321-46f80c6d3b88.jpg" title=" 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片来源:BioRxiv /p p   此外,今年1月,在生命科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来自韩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的题为“DNA-dependent RNA cleavage by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的成果指出,NgAgo能作为一种D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切割RNA,而不是DNA。这意味着NgAgo或许可以作为“RNA干扰”的一种工具发挥作用。 /p
  • 我国科学家揭秘乙肝感染的关键过程
    目前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虽然已开发出有效的乙肝疫苗,但每年仍有近百万人死于乙肝和相关疾病,并伴随有同等数量的新增感染病例。早在4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乙肝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该受体,一直是全世界研究此问题的科学家几十年孜孜研究,却仍未解决的问题。   日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这一受体分子,并揭秘了乙肝感染的关键过程,这将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为肝病治疗带来新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eLife杂志上,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功能性受体”。   为破解这一难题,李文辉博士及其团队从树鼩入手,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树鼩是一种与灵长动物非常类似的小动物,也是除人类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种。李文辉博士的团队首先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数据库,再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他们发现,肝脏胆汁酸转运体(NTCP,牛磺胆酸钠cotransporting多肽)会与乙肝病毒包膜L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域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随后,在三种HBV/HDV易感型肝细胞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基因敲除实验,证明NTCP的确是病毒受体。更重要的是,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通常情况下不表达NTCP,也不能被HBV感染。但如果在该细胞株中外源性表达人或树鼩的 NTCP后,则细胞可以被HBV感染。他们还鉴定出NTCP上关键的病毒结合区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结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变其NTCP上一段极小的区域,就能使之变成有效的HBV受体。   国际评审专家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HBV和HDV受体,NTCP的发现是该领域的一项巨大进步,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中国科学家首获乙肝研究最高奖 揭示乙肝感染奥秘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博士,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是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 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乙肝基金会设立,旨在奖励对乙肝相关科研和治疗做出重要推动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被誉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誉,此前,肝脏及器官移植开拓者、201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 斯塔茲尔博士,20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哈维· 阿尔特博士,以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主席安娜· 洛克博士等,也曾获得该奖。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发现病毒受体,揭示乙肝感染奥秘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李文辉2001年从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担任讲师。2003年非典(SARS)爆发后,他和同事日夜奋战,在国际上第一个发现了SARS病毒的受体ACE2,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2007年,李文辉回国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开始聚焦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经过5年的潜心攻关,他的团队终于发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乙肝和丁肝病毒必须先与肝脏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才能进入到宿主细胞内,实现对人体的感染。因此,找到病毒的受体,对于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建立更好的体外和动物研究模型,以及研发出有效的新药,都至关重要。然而,寻找乙肝病毒的受体绝非易事。自巴鲁克· 布隆伯格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乙肝病毒后,全球的科学家就前赴后继、寻找乙肝病毒感染人类肝脏的“金钥匙”。但是,4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们都一无所获。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李文辉团队终于在2012年11月找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同年11月,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立即在国际学术界引发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乙肝受体工作“激发了实现慢乙肝治愈的雄心”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此次李文辉荣获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得到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国际同行的认可。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美国乙肝基金会主席、巴鲁克· 布隆伯格研究所共同创始人蒂莫· 布洛克博士认为:“(乙肝)领域高度认可和感谢李博士在乙肝受体研究上先驱性工作”,“李博士的工作位列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中”。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国际公认的抗乙肝和丙肝病毒药物研发领袖——内森尼尔· 布朗博士说:“李文辉博士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就像蒂姆· 布朗克指出的,乙肝病毒的受体这么多年都非常难捕捉到,而了解乙肝病毒的入侵机制除了能对乙肝病理生理学提供更加精确的理解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发现新的潜在的治疗方法”。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strong 中国研发的乙肝新药曙光初现 /strong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乙肝病毒受体的发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李文辉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国际知名的乙肝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都在采用他创建的研发技术体系开展后续研究和药物开发。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李文辉自己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和自己的夫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制品中心主任隋建华合作,多年来一直在潜心研发治疗乙肝的新药和新疗法。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希望的蓓蕾: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乙肝候选药物为国际首创,于去年进入临床试验,目前进展顺利;其余多个相关候选创新药物,有的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有的已开始申报临床试验。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   “获得巴鲁克· 布隆伯格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个奖应该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我和同事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乙肝研究和药物研发上有新的突破。”得知获奖消息后,李文辉表示,很高兴受体发现上的工作能促进对乙肝感染的理解并催生新药的研发。 /p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