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态系统

仪器信息网植物生理生态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植物生理生态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植物生理生态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植物生理生态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1895
    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生态-农业-健康研究监测技术推广、研发与服务,特别是在光谱成像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无人机遥感等)、植物表型分析技术、呼吸与能量代谢测量技术等方面,与国际领先企业PSI、Specim、Sable等合作,致力于植物科学、土壤与地球科学、动物能量代谢、水体与藻类及生态环境领域先进仪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技术研发集成,为植物/作物表型分析、生态修复及生态保护、能量代谢测量等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方案与系统集成、技术咨询与科技服务。公司技术团队80%以上具备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并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环科院、中国水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交流关系。 公司下设有叶绿素荧光技术与植物表型业务部、EcoTech实验室、光谱成像与无人机遥感事业部及无人机遥感研究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动物能量代谢实验室、内蒙古阿拉善蒙古牛生态牧业研究院及青岛分公司。实验室拥有叶绿素荧光成像、叶绿素荧光仪、水体藻类荧光仪、SPECIM高光谱仪、WORKSWELL红外热成像仪、EasyChem全自动化学分析仪、MicroMac1000水质在线监测系统、ACE土壤呼吸自动监测系统、SoilBox便携式土壤气体通量测量系统、动物呼吸测量系统、LCpro+光合作用测量仪、Hood土壤入渗仪、年轮分析仪等各种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培训等,欢迎与易科泰生态研究室开展合作研究。 易科泰公司与欧洲PSI公司(叶绿素荧光技术与表型分析技术)、美国SABLE公司(动物能量代谢技术)、欧洲SPECIM公司(高光谱成像技术)、欧洲WORKSWELL公司(红外热成像技术)、欧洲ATOMTRACE公司(LIBS元素分析技术)、欧洲BCN无人机遥感中心、欧洲ITRAX公司(样芯密度扫描与元素分析)、美国VERIS公司、英国ADC公司、德国UGT公司、欧洲SYSTEA公司等国际著名生态仪器技术领域的研发机构和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与荧光测量技术、PlantScreen植物表型分析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光合作用与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监测、土壤呼吸与碳通量研究监测、动物呼吸代谢测量、水质分析与藻类研究监测、CoreScanner样芯密度CT与元素分析技术、LIBS元素分析技术、无人机生态遥感技术等生态仪器技术及其系统方案集成有着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农业、林业、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科技进步的重要研究技术支持力量。由公司研制生产的EcoDrone无人机遥感平台、SoilTron多功能小型蒸渗仪技术、SoilBox土壤呼吸测量技术、PhenoPlot轻便型作物表型分析系统、SCG-N土壤剖面CO2/O2梯度监测系统、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技术、动物能量代谢测量技术等,在中科院修购项目、农业部学科群项目、CERN网络(生态系统监测网络)等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易科泰公司将秉承“利其器,善其事”的经营理念,为国内生态-农业-健康研究与发展提供最优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欢迎关注易科泰公众号:
    留言咨询
  • 400-860-5168转2933
    作为中国第一个以“生态仪器”命名的专业仪器公司,从成立之初,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就致力于引进、推广国际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并根据国内的科研需求研发、定制生态系统监测设施和仪器。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历程。 公司具有一支由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85% 以上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一半人员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公司总部位于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在广州,南京、成都、郑州、泰安、新疆设立了营销、技术服务中心,网络化办公最大程度上给予客户周到便利的咨讯和服务。 澳作公司全体同仁秉承“协作开拓 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为国内用户提供生态仪器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客户化系统集成、仪器设备调试安装等各类优质服务。公司先后为“双一流”学科建设、中科院修购项目、“985”工程、中科院“中国生态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态研究网络(CFERN)、知识创新工程、国家“948”项目、“973”项目、“863”项目、高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中地共建、新疆建设兵团等提供仪器设备、技术方案集成和咨询,同时成功通过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权威认证。此外公司还协助完成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的土壤、水文监测等仪器技术被列为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澳作公司还积极和国内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改造了欧盟第三代蒸渗技术使之更适合国内的科研要求,测量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多项专利。公司自主研发的根系观测系统、模拟降雨器等设施填补了国外仪器的功能空白。 展望未来,澳作公司将利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区的政策优势,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扶持下,产学研相结合,深化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及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集成、数据服务等业务,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留言咨询
  • 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环境生态、水文水质、大气科学、生命科学、土壤与植物科学等国外先进仪器的引进和推广,积极为国内用户提供生态仪器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客户化系统集成、仪器设备调试安装等各类优质服务。公司所推广的仪器广泛应用于陆地环境生态系统、水质水资源、大气科学等领域的监测与科研。公司具有一支由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气象局,北京大学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聘有科学顾问,最大程度上给予客户全面而专业的技术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为中国科学院、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FERN)、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农业部“948”项目、农业部专项研究中心、水利部“948”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全国高校的“211”工程和“985”项目、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监测站、国家气象局等提供技术咨询、仪器设备和集成系统。安中达愿为各环境领域科研专家服务,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留言咨询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仪器

  • 树木生理生态系统 400-860-5168转1895
    秋高气爽,公园、道旁的树木慢慢吐露秋色,大地秋意渐显。为对林地树木的生理生态状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树木生理生态系统”在中秋佳节之际正式上线。树木生理生态系统能够同时对多棵树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采集记录树木生长(树干、枝条以及气生根)、树皮的温度(阴面和阳面)、树干茎流(树干、枝条以及气生根等)等三个生理指标的数据。树木生理生态系统是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为您量身定制的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方案之一。应用领域:? 树木病虫害监测;例如松蚜虫吸食树液,降低了树干茎流和蒸腾作用,从而影响树皮温度,最终会抑制树干生长。? 树木水分胁迫和抗旱性调查研究;? 树木低温胁迫和低温耐受性调查研究等; 系统采用:l 数据采集箱:专为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而设计;l 树木茎杆生长单元:可轻松快速安装,对树木无损伤;l 红外冠层温度单元:高精度、非接触的表面温度测量,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l 树木茎流观测单元:采用THB (Tissue Heat Balance) 加热技术或SHB (Stem Heat Balance) 加热技术技术,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茎流数据。 数据采集器采用的是最新研发的SDI-12接口的GreyBox N2N(Network-to-Network),能够将SDI-12传感器连接组合成网络,最多可连接上百个传感器。内置了多个模块:2 自适应的GPRS模块——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在线浏览;2 GPS模块——对每棵树木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2 智能供电模块——自动管理供电系统,对系统持续供电;2 灵活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模块——自身可记录220000条数据,可通过红外线传送接收模组进行通讯传输下载,而且还配备了SD卡用于存储数年数据,确保证数据不丢失,做到了双重备份的目的。 树木茎杆生长单元用于监测树木生长的微变化,包括树干、枝条以及气生根。为满足野外长期监测的需要,传感器采用了不锈钢和抗紫外线塑料材质,坚固耐用。我们提供两种设计的茎杆传感器,用于不同直径的树木和同一棵树不同位置的生长测量。树木茎杆生长也可用于气生根等裸露在地上的根的生长测量。 红外冠层温度单元采用了8μm到14 μm波段红外辐射传感器,从而将水汽和二氧化碳对测量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并且提供四种标准的视场以及定制的视场,满足不同测量树木和测量环境的需要。树木茎流观测单元在一次安装后可以连续测定树干茎流,且不会破坏植物正常生理活动。用户可根据测量植物或者部位的不同选择与之匹配的传感器类型:SHB传感器常用来测定直径小于20mm的植物或器官,由两半柱体组成包裹式加热和测量装置,茎杆外部加热,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分辨率,能量需求与液流量成比例,能耗低。 THB传感器则用于直径12cm以上的树干茎流监测,利用电极片间流经木质部的电流直接加热树木木质部组织,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茎流数据的同时不会产生树干组织过热问题。除树木生理生态系统外,我们还提供完整的植物生理生态监测方案——“EMS-ET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囊括气象、土壤等环境因子传感器,果实生长、叶片温度等植物生理传感器、叶绿素荧光监测单元以及植物根系监测单元。详情请见网站链接。
    留言咨询
  • 生态系统同化箱主要包括闭合式生态系统同化箱和开路式聚四氟乙烯(PTFE)气室,同时搭配AS-100自动气体采集器和EV-101真空气瓶制备器,可研究整株植物的光合生理以及植物对臭氧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吸收等。闭合式生态系统同化箱闭合式生态系统同化箱可用于原位和实验室内土壤-植物系统中温室气体和氧气测量由各种大小的透明的聚碳酸酯(高透光性)材料板构成。呼吸室的模块化设计可用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调整气室的大小。每个衬圈周围的密封,和底板(如果需要使用中型实验生态系)的孔洞都保证了充分的气密性。对于野外的应用,可以在气室底部安装金属框架,来确保对于土壤的气密性。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可调节的(方向和风速)风扇来实现室内气体流通,保证室内气体的均匀性。通风设备的大小,风速和角度都是可调的,以避免对植物和红外气体分析(IRGA)测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该呼吸室也可以定制搭配用于一般红外气体分析(IRGA)的连接管线。开路式聚四氟乙烯(PTFE)气室开路式聚四氟乙烯(PTFE)气室可用于研究臭氧,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与树木生理状态相互关系。城市气体污染的重要特征是高浓度的臭氧含量。臭氧是在存在氮氧化物的条件下(NOx),(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羟基自由基(OH)反应而生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大气中是反应物质,对大气化学有着重要影响。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排放量占到了全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的90%。所有与气室空气接触的支撑和边侧部分都是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以保证其他杂志污染气体不被带入。另外,用于活性炭过滤器(可更换)的气密式不锈钢外壳用来聚集将要进入到气室的周围环境的空气。AS-100自动气体采集器AS-100自动气体采集器可用于空气中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特征的测定,以揭示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关键信息。通过AS-100自动气体采集器,可以将周围空气自动采集到真空管或真空瓶中。气体采集器在实验室(220V)和野外(12V)都可以使用,用以在大的试验过程中实现高等级的多功能性。在试验中,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激发自动采集器,或者遥控激发采集器——避免诸如人类呼气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该系统,采样得到的气体样本将被保存于真空管中,用于气体组成的准确分析(可用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气体收集是伴随着针头刺穿隔膜而进行的,每个样品盘可以放置11个采样真空瓶,可实现连续的气体样品采集。EV-101真空气瓶制备器EV-101真空气瓶制备器通过抽真空,填充氦气,然后接着制造一个真空。整个制备过程通过针头刺穿气瓶隔膜来实现。能容纳11个小瓶的转盘可以轻松实现批量制备。产地与厂家:奥地利 VSI
    留言咨询
  • Ecolab 500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上部大气单元和下部土壤单元,下部单元用于研究土壤过程以及动植物对土壤的影响,上部单元作为动植物的栖息地用于研究相互作用。根据应用的不同,所有系统组件都可以单独配备适当的传感器,以监控重要的系统参数和过程。 特点l 能够进行复杂的生态系统模拟研究(土壤-植物-空气-水-光照)l 体积小,效率高组成u 土壤单元:包括土壤传感器,根管,采样管/盘,土壤冷却系统,精准称重系统u 大气单元:包括气候传感器(温度、湿度、PAR),换气,喷灌,日照模拟u 控制单元:包括供电,传感器控制,数据存储产地:德国
    留言咨询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资讯

  • 生态系统可抵消部分化石燃料碳排放
    p   国际社会公认,当前气候变化主要是由CO sub 2 /sub 浓度升高造成的。而减缓CO sub 2 /sub 浓度升高的主要途径一是节能减排,二是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固碳。前者效果明显,而后者的作用依然在探索之中。中国科学家通过5年持续观察研究得出结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2001年—2010年期间平均年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美国科学院院刊》以专辑形式发表了该项目的7篇研究论文。 /p p   当今世界范围最大的野外调查项目 /p p   陆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大量CO sub 2 /sub 。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是减缓大气CO sub 2 /sub 浓度升高最为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途径。2011年初,中科院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下设“生态系统固碳”研究,力图通过对中国各类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进行系统调查和观测,揭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固碳效应。 /p p   项目首席科学家之一方精云院士说,来自中科院及高校、部委所属35个研究院所的350多名科研人员,按照专项统一的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系统调查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灌丛、农田)碳储量及其分布,调查样方17000多个、累计采集各类植物和土壤样品超过60万份。“这是当今世界范围最大的野外调查项目,为研究中国植被生产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提供了大量野外实测数据,也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保护与利用等提供了重要的本底数据。” /p p   生态工程和秸秆还田均固碳 /p p   自2015年开始,科研人员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打破课题间壁垒、实现数据完全共享,在凝练出若干个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对所有采集数据,统一汇总整理,统一控制数据质量、统一数据挖掘,从多个层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生态系统功能,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成果。 /p p   中国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在2001年—2010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 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而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贡献了12%和8%的固碳量,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2.首次在国家尺度上通过直接证据证明人类有效干预能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例如,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以及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等)和秸秆还田管理措施的实施,分别贡献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36.8%(7400万吨)和9.9%(2000万吨) 3.首次在国家尺度上开展了群落层次的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验证了生态系统生产力与植物养分储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揭示了植物氮磷元素的生产效率 4.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实了增加生物多样性不仅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碳储量。 /p p   审稿人对成果高度评价 /p p   对于中国科学家的论文,美国科学院院士InderM. Verma认为:“该专辑主题不仅在科学上,而且在社会领域都非常重要,应该会在世界上引起广泛的兴趣和产生重大的影响。”“论文为证实生态恢复工程对中国碳汇的影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另一位审稿人指出:“该研究非常重要。论文提供的翔实、独特的数据库将有助于地理学家、生物地球化学家、植物生态学家、生态生理学家、模型学家在大尺度范围上验证一些以往在小尺度上得到的假说。” /p p   有国内专家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也从科学角度有力地宣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就,不仅提供了人类干预促进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新见解,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p
  • 会议通知 |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三轮通知)
    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参会方式:线上承办单位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美国Picarro公司01 背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量级、分布、动态和驱动因素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准确观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单一方法的观测通常存在着观测要素单一和尺度单一等问题,且可能受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误差的影响而建立多方法的立体联合观测,如将SIF遥感、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和通量梯度法、同位素观测技术等观测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提高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各方法之间又可以相互补充,可用来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综合监测数据集。进而,可以更全面和综合地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更有效地制定减排增汇策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推动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拟定于2023年8月29日召开“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将以线上的形式进行。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SIF、湍流涡动通量、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相关同位素通量等要素的观测方法、基础理论、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促进不同学科领域学者间的交流,提升野外生态台站的综合观测技术水平。03 会议内容1)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2)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前沿科学问题3)生态系统碳源汇观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04 会议日程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张宇清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00~9:05致辞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05~9:10致辞周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9:10~9:50喀斯特区岩溶碳汇及其动态过程初探周文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9:50~10:30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研究10:30~10:40休息时间巩晓颖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10:40~11:20气体交换和同位素联合测定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严堇纾 应用科学家美国Picarro公司11:20~12:00CRDS激光光谱技术在大气科学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休息时间肖薇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30~14:10长三角典型水体温室气体通量和蒸发研究进展胡中民 教授海南大学14:10~14:50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与驱动机制郑宁 应用科学家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4:50~15:30涡动通量研究最新进展及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方法简介15:30~15:40休息时间高添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5:40~16:20基于科尔塔群的复杂地形下森林碳通量监测研究(初步进展)李鹏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16:20~17:00陕西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与监测关键技术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7:00~17:40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3年8月29日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碳中和”08 专家一览周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金星,男,汉族,水土保持工程教研室主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CTERN) 云南建水生态站站长、教育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石漠化监测与综合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林草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中国水土保持青年科部级人选、“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技奖”“北林学者”杰出青年。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国家专利9项、国家新品种11项、行业标准5项。著作7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团队被授予“西南地区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国家创新团队称号。研究领域:水士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周文君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周文君,现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研究组工作,副研究员,硕导。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以森林与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氮水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生物生态学,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学科,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与农田碳氮过程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机制研究;秉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理念,开展植物源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效应与机理的研究,打造高效可循环农业模式;响应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建设的号召,进行农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评估,并开展农业减氮土壤固碳研究,已在水稻的降镉减氮、土壤增汇提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将为森林、农业生态系统的碳达峰与碳中和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资金、中科院、中外合作项目,国家973,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宜春5511工程项目等共20余项。已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巩晓颖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巩晓颖,研究员,博导,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百人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在New Phytologist,Plant Cell & Environment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担任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创业创新领军人才(B类引进高层次人才)、SCI 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编委、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客座编辑和《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以及十余个专业期刊的审稿人。严堇纾 应用科学家;美国Picarro公司严堇纾博士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现任Picarro的应用科学家。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环境气体和同位素领域具有丰富的实验设计、方法开发、仪器操作和维护、数据收集和校准以及学术/技术写作等经验。肖薇 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肖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陆地碳水循环和气候变化领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Nature Geoscience》、《Global Change Biology》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共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同位素分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并担任江苏省“333人才”领军型人才团队负责人,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十大科学进展(排名第一)。胡中民 教授;海南大学海南大学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团队负责人。从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长期以来,借助长期定位监测、野外控制实验、模型模拟以及遥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从不同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如固碳与水分消耗)和结构(系统转变)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影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前沿SCI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0,含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Journal of Climate, Journal of Hydrology等生态学与地学主流期刊论文。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项目10余项。高添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添,博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省陆地生态系统碳中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尔塔群”(森林碳通量研究平台)的全面工作。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遥感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cohydrology等期刊发论文13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A类)专题等10余项。获2019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李鹏 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李鹏,博士,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旱区⽣ 态⽔ ⽂ 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利学会⾬ ⽔ 利⽤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壤学会⼟ 壤侵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 经济学会资源⽣ 态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流域泥沙与⽔ ⼟ 保持⽣ 态修复等⽅ ⾯ 研究⼯ 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收录17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 然科学基⾦ 等国家与省部级项⽬ 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 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 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技术奖励10余项;获陕西省中⻘ 年科技创新领军⼈ 才和陕西省⻘ 年科技奖。
  • Picarro | 淡水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影响主要生物扰动者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的磨损、降解和破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微塑料广泛分布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对水环境会造成污染,也可被水生生物摄取,进而在食物链中传递,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此外,微塑料还可能影响浮游动物的摄食、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针对微塑料是否会影响生物扰动活动,国外的一组团队展开了研究。淡水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影响主要生物扰动者在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微塑料(粒径≤5mm)是塑料废物中的一部分,会通过沿海径流和河流进入到海洋。根据其密度差异,或漂浮在水中或进入沉积物中。沉积物-水界面是水中生物主要活动区,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活动驱动,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扰动作用明显,可凭借进食、排泄、推土、掘穴以及建造洞穴、土堆和坑等行为影响各界面间的养分动态及微生物过程。但目前尚不清楚微塑料的存在是否会影响生物扰动者在沉积物中的生理和活动。基于此,为填补研究空白,国外的一组研究团队在法国东南部Lone des Pê cheurs河床收集沉积物,过筛后,于-20℃储存以杀死微生物。然后测量了沉积物样品的颗粒物粒径分布、总有机碳(TOC)和总氮含量(TN)。将沉积物和微塑料在玻璃瓶中混合以形成4个微塑料浓度(0 颗粒物/kg沉积物干物质(对照);700 颗粒物/kg沉积物干物质(低);7000 颗粒物/kg沉积物干物质(中);70000 颗粒物/kg沉积物干物质(高))。水丝蚓在淡水底栖生物栖息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学中具有关键作用,选择其作为生物扰动者进行研究。试验共8个处理(4个微塑料浓度×有无水丝蚓),5次重复。沉积物和微塑料混合一周后转移到2L玻璃培养瓶中,然后上覆10 cm合成淡水,将180个长度为1-3 cm的水丝蚓放入培养瓶中,进行77天培养试验。在试验最后4周,分析了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活动(沉积物重建和生物灌溉)和地球化学过程(CO2、CH4(Picarro G2201-i同位素和气体浓度分析仪)和养分通量)。试验结束时(77天),确定每种处理下水丝蚓的存活率,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评估其生理状态(能量储存和氧化应激),另一部分用来确定水丝蚓摄入的微塑料数量。旨在评估微塑料对水丝蚓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实验期间不同天数所分析参数示意图。【结果】其中一个培养瓶中CH4(A)、CO2(B)、N-NO3-(C)、N-NO2-(D)、N-NH4+(E)和P-PO43-(F)浓度时间变化示例。水柱中测量的CO2(A)和N-NOx(N-NO3&minus + N-NO2&minus )通量(B)。【结论】虽然没有死亡,但在暴露于中等微塑料浓度(7000 颗粒物/kg沉积物干物质)后,水丝蚓对氧化应激有显著反应。与此同时,通过沉积物重建能力和促进沉积物-水界面的水交换通量进行评估,发现水丝蚓生物扰动活动减少。因此,在微塑料存在的情况下,水丝蚓对有机质矿化和养分通量的贡献显著降低。该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微塑料浓度通过减少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活动,对沉积物-水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影响。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方案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资料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试剂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论坛

  • 大气科学之大气污染==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酸雨不仅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又使土壤酸化,并危害植物根系和茎叶。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植物受到危害,动物和微生物相继受到影响,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酸化土壤游离出来的金属离子随水分运动进入湖泊又影响到淡水生态系统,所以需要密切关注酸雨沉降到地面后的影响过程。

  • 生态系统最重要部分,请保护泥炭沼泽

    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绿色植物吸收光的能量,8%被光合作用固定住,而这8%有一半被呼吸作用损耗掉,而碳元素又被植物损耗掉,剩下的50%能量被叶子和茎杆储存在根部或果实,有部分存在生殖系统里,植物能量的传输有4种。细菌寄生在植物的根部,被植物所供养。碳在大气中以一种无机气体分子的形式存在。CO2经过光合作用,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碳,碳才能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独有的功能,却造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光合作用,植物用这些简单的运作,保证生命的基础。光合作用的如何进行:——空气渗入树叶间,把树叶表面整个包住,在树叶组织内部循环,慢慢地渗透,内部包含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微小颗粒,这是利用太阳能,把水中的氢和CO2结合,产出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的关键过程。空气先溶于叶管中,然后,从叶子进入植物叶皮,尽管在晚上叶工厂会关闭休息,但黎明到来,太阳会出来,光合作用又会开始,所以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资料循环的基本过程。光、水营养和CO2,所有这些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物质,

  • 稳定性同位素在生态系统上的研究

    一、生态系统中各物种营养级及营养结构分析1食性及食物来源分析2营养级分析3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食物网分析二、物质流动及循环三、污染物示踪及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四、生态环境变化及环境考古

植物生理生态系统相关的耗材

  • 日本信和烷基汞专用毛细管色谱柱
    山东瑞德化工仪器供应Shinwa信和ULBON HR-Thermon-HG 15m x 0.53mm气相色谱柱是分析有机汞(Methyl Mercury, and Ethyl Mercury)和有机锡(Tributyl Tin)的专用色谱柱。Shinwa信和ULBON HR-Thermon-HG 15m x 0.53mm气相色谱柱(烷基汞专用柱)规格为15m x 0.53mm。烷基汞 (甲基汞、乙基汞) 是一类剧毒并且有强致癌作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此类化合物脂溶性强,易残留在自然水体中的生物体脂肪组织中,并在水体食物链中富集,进而对人类及生活在水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产生严重危害。目前按照《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204-1993》分析水中的烷基汞,很多实验人员已经开始选用气相毛细管配ECD来开展该检测项目。
  • 欧罗拉自动化植物RNA纯化系统试剂盒
    MagPure纯化技术介绍MagPure(磁珠法)纯化技术是专门为自动化核核酸提取设计的。该技术采用超顺磁性粒子为基质, 在其表面包被硅醇基或羧基基团,使得微粒与核酸发生特异性的吸附作用,从而达到纯化核酸的目的。 MagPure技术配合自动化核酸提取工作站,可将核酸分离纯化,从手工变成机械自动化操作,可大大 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和通量,并减少操作人员接触危险样品的机会。MagPure Plant RNA Kit (自动化植物RNA纯化系统)从50mg植物样品中提取高纯度的总RNAMagPure Plant RNA Kit采用磁珠纯化技术,适用从50mg植物样品中提取高纯度的总RNA。得到的RNA可直接用于RT-PCR、荧光定 量RT-PCR、Nouthern杂交等实验。该产品可成功在VERSA 10,VERSA 1100,VERSA HT等设备上运用。不同的植物叶片样品(50mg)经MagPure Plant RNA Kit提取后,取5%纯化RNA上样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取纯化的RNA测量结果结果表明,MagPure Plant RNA Kit可处理常规的植物样品,也可以处理多酚类和多糖类的植物样品。可兼容液体处理系统VERSA 10 PCR/NAP 自动化核酸提取-PCR建立工作站VERSA HT 高通量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VERSA 1100 NGLP 下一代测序工作组VERSA 1100 4ch Independent 独立四通道液体处理工作站VERSA 1100 PCR/NAP 自动化核酸提取-PCR建立工作站Aurora在核酸分离纯化领域拥有完整和先进的技术,MagPure试 剂盒为不同样品提供不同粒径或不同官能基团的磁性粒子,以达到 最佳的纯化效果。在满足产品精确性及可重现性的要求,实现高通 量自动化核酸纯化的同时 保证产品绝对的兼容性。
  • Captiva EMR PFAS Food 样品过滤小柱
    Captiva EMR PFAS Food 小柱专为分析食品中的全氟和多氟物质 (PFAS) 而设计。Captiva EMR PFAS Food 的高基质去除效率是各种复杂食品基质的理想选择。增强型基质去除 (EMR) 通过式净化可实现全面的化学品过滤。安捷伦独特的吸附剂化学结构和配方已针对 PFAS 分析进行了专门优化和验证。开发了两种 Captiva EMR PFAS Food 小柱类型(I 和 II),以涵盖各种食品基质。Captiva EMR PFAS Food I 小柱推荐用于新鲜果蔬和其他新鲜加工基质。Captiva EMR PFAS Food II 小柱是动物源食品、干性植物源食品和其他复杂食品基质的理想选择。特性:根据复杂程度,为各种食品基质提供两种选择通过简单的小柱通过式净化简化工作流程无需 QueChERS dSPE 和固相萃取 (WAX) 净化步骤提高 PFAS 回收率,以支持准确、精密的 PFAS 定量样品体积回收率高,可轻松采用样品后浓缩来满足超低 LOQs小柱 PFAS 清洁度高,不会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引入污染,支持超低 LOQsPFAS 清洁度和 PFAS 回收率包含在每份分析证书 (CoA) 和每个包装盒中工作原理:PFAS 污染 — 食品供应中的暴露PFAS 存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防污衣物和消防泡沫,它们也被发现存在于食品及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中。PFAS 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进入食物:1.环境暴露,例如从受污染的水和土壤中吸收2.直接接触,例如通过包装材料用于环境 PFAS 分析的样品前处理由于 PFAS 已被广泛使用几十年,并且不易分解,因此几乎在所有与人类有互动的生态系统中都检测到了这些化合物。饮用水、废水、土壤、食品和空气中都检测到了 PFAS,这表明环境中存在大规模的 PFAS 暴露。安捷伦提供符合 EPA 方法 533 和 EPA 1633 法规的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用于 PFAS 检测的样品瓶和瓶盖不含 PFAS 的样品瓶和瓶盖,也称为无 PTFE 样品瓶和瓶盖,对 PFAS 检测至关重要。PFAS 检测要求出色的精密度、灵敏度和极低的样品污染,安捷伦的 PFAS 检测样品瓶满足所有要求。安捷伦提供一系列无 PFAS 样品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螺口、卡口和卡口/钳口。这些样品瓶专门设计用于对 pH 敏感的样品和涉及钠或重金属的分析,非常适合对样品完整性要求极高的 PFAS 检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