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九点虎
第1楼2009/04/15
1.6回收率的测定
采用硫酸铵和尿素分别对回收率进行测定。单纯的采用硫酸铵,简单快速,不要要消化,但只能保证仪器测定的部分,而不能对前处理的消化过程进行质量体系保证。尿素需要消化进行测定,对前处理和仪器测定部分全程进行质量保证。表3和表4分别列出了硫酸铵和尿素的回收率测定结果。
表3 硫酸铵回收率测定结果
序号 质量m
(g) 盐酸滴定量V (mL) 氮实测值N1 (mg) 氮理论值N2 (mg) 回收率 (%)
1 0.1444 21.6855 30.5419 30.5831 99.87%
2 0.1465 22.0579 31.0663 31.0278 100.12%
3 0.1489 22.3872 31.5301 31.5361 99.98%
4 0.1976 29.7176 41.8543 41.8505 100.01%
5 0.1917 28.8199 40.5899 40.6009 99.97%
6 0.1930 29.0864 40.9653 40.8762 100.22%
其平均回收率为100.03%,标准偏差为0.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1%。
表3 尿素回收率测定结果
序号 质量m
(g) 盐酸滴定量V (mL) 氮实测值N1 (mg) 氮理论值N2 (mg) 回收率 (%)
1 0.0536 17.6984 24.9264 24.9883 99.75%
2 0.0612 20.1842 28.4274 28.5315 99.64%
3 0.057 18.9469 26.6848 26.5734 100.42%
4 0.0523 17.2913 24.3531 24.3823 99.88%
5 0.0585 19.3074 27.1925 27.2727 99.71%
6 0.0604 20.0183 28.1938 28.1585 100.13%
其平均回收率为99.92%,标准偏差为0.00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7%。
2保养方法
2.1蒸馏装置
2.1.1清洗
当样品测定完毕后,采用手动功能加入80毫升水,开蒸汽蒸馏5分钟,对蒸馏装置进行清洗。清洗后取下消化管,倒掉内容物,对安全门和滴流盘进行擦拭,去除测定过程中残留的碱液。
2.1.2橡皮头的更换
在蒸馏过程中,热的碱液对蒸馏装置的橡皮头有腐蚀作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橡皮头和消化管接触不密闭,导致游离胺泄露,影响测定结果。定期(一般以约为周期)对橡皮头进行检查,发现腐蚀严重,立即更换。
更换方法如下:关闭仪器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前盖,取下安全门,用钳子夹住橡皮头一端,用力向下拉扯即可。安装新的橡皮头时,先用热水浸泡5分钟,热水使橡皮头变软,易于安装。
2.2滴定装置
2.2.1清洗
检测完毕后,清洗滴定缸及液位探针,防止接收液的残留附着在滴定缸的内表面,影响下次测定。
2.2.2标准酸酸溶液的更换
当采用浓度不同的标准酸溶液时,应当将仪器滴定器中残留的酸液清除掉。
排除酸液的方法;首先打开仪器前盖,仪器报警,提示仪器前盖被打开,找一块小磁铁放在仪器前面的触点上,按面板上回车键,此时仪器默认前盖关闭。将仪器功能选择滴定器充液,滴定器活塞向上移动停止后;再选择滴定器排空,滴定器活塞向下移动,反复3~5次,旧酸液将被新酸液置换出来。
2.3排废装置
2.3.1清洗
定期(一般以约为周期)对排废装置进行清洗,长时间不清洗,会堵塞管路。量取25ml醋酸溶液和5ml水,采用手动蒸馏半小时,挥发的醋酸将清除排废装置内壁上残留的碱液。
2.3.2维修
当排废装置堵塞后,一般为废液缸下方的电磁阀内被炭化的颗粒堵塞。关闭仪器电源开关,打开仪器后盖,取下电磁阀,拆开后清除内部废渣后并安装。
2.4注意事项
在每次更换完标准滴定酸或接收液后,以及对仪器进行维修后,都要对仪器进行回收率的测定。一般采用硫酸铵进行回收率分析,保证回收率在99.5%~100.5%的范围之内,说明仪器正常,可以进行样品测定。
3 结语
为了使凯氏定氮仪保持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高效,快速的分析样品,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平时使用时,应注意保持仪器各个部件的正常,开机前仔细检查一下,确认无误后开机测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41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蛋白质的测定,2~4
[2] 陈玲霞.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氢氧化钠的用量控制[J]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5.32(6):293~294
[3]陈辉,刘振林,张忠义.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的不确定度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373~374
[4]雷彩霞.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部粮油科技,2003.10(1)62~64
[5]于雯,吕玉琼.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食品中蛋白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11(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