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资料】异氰酸甲酯性质及危害!

分析化学

  • 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
    一、物质辨识资料表  项目 内容

      同义名词 Isocyanatemethane、MIC、Methylcarbylamine、Isocyanic Acid Methyl Ester

      化学式 CH3 NCO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 624-83-9

      联合国编号(UN Number) 2480

      危害物质分类 毒性物质、易燃液体
    二、物性、化性与灾害资料  异氰酸甲酯为一易燃、易爆且具挥发性之剧毒性液体,重要之特性如下:

    1.物性表

      项目 物性资料

      颜色 无色

      性状 液体

      气味 刺鼻臭味、催泪瓦斯味

      沸点 37~39℃

      比重 0.960 (25℃)

      蒸气压 348mmHg (20℃),1399mmHg (55℃)

      蒸气密度 1.97 (空气=1, 20℃)

      水中溶解度 不溶

    2.化性表

      项目 化性资料

      腐蚀性 (1)腐蚀铁、铜、钢、锌、锡类制品及其合金制品。 (2)可由PE材质中溢出,与大多数化学品起作用。 (3)氟化物树脂对它有抵抗力。

      危害性聚合 会产生危害性之聚合反应: (1)通常加有抑制剂防止聚合。 (2)未抑制处理之蒸气单体于储槽或密闭之罐中会形成聚合物。

      反应性与 不兼容性 (1)与水会起激烈之失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及甲胺气体。 (2)与酸、硷及氨类接触,会起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及甲胺气体。 (3)会与胺类、铁、锡、铜及其盐类作用。

      分解性 燃烧时会产生氰化氢与氮氧化物等刺激性与毒性气体。

    3.灾害资料表

      项目 灾害资料

      闪火点 7℃

      自燃温度 534℃

      爆炸范围 5.3~26%

    4.健康危害资料表

      项目 健康灾害资料

      容许浓度 0.02ppm, 0.05mg/m3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 51.5mg/kg (大鼠、吞食)

      动物半致死浓度(LC50) 6.1ppm (6小时,大鼠、吸入)

      立即危害浓度(IDLH) 3ppm

      致癌性分类 无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1楼2010/06/09

    三、防灾设备
      异氰酸甲酯之救灾需针对人员防护、火灾爆炸预防及泄漏控制等方面选用适当防灾器材设备:
    1.个人防护设备
      使用范围 设备规格   气体浓度3ppm以上之区域或未知浓度之状况 A级防护衣具,包括: (1)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2)正压全面式自携式空气呼吸器(置于防护衣内) (3)防护手套(聚乙烯醇、铁氟龙材质) (4)防护鞋(靴)   气体浓度3ppm以下之区域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9.5%者。 C级防护衣具,包括: (1)非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2)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气滤清式口罩(适用异氰酸甲酯者) (3)防护手套(聚乙烯醇、铁氟龙材质) (4)防护鞋(靴)
    2.侦测及警报设备
      侦测对象 设备 侦测范围   毒性浓度   可燃性浓度 携带式或固定式可燃性气体侦测器 0~100% LEL   附注:依据毒性化学物质管理法施行细则第18条、第20条及(82)环署毒字第31061号公告事项五~(二)之规定,异氰酸甲酯之运作场所需装设侦测及警报设备。
    3.处理设备
      设备名称 功能 规格   吸收体 救漏除污 (1)撒吸附剂(如木屑、活性碳、砂等) (2)用通用型吸收棉围堵   灭火器具 灭火冷却 撒水、化学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2楼2010/06/09

    四、中毒之症状
      异氰酸甲酯可经由呼吸、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与之接触可使皮肤及眼睛灼伤。大量吸入、食入或由皮肤进入都可致命。
    1.吸入性中毒之症状
      吸入情况 中毒之症状   低浓度 造成流泪及鼻腔、咽喉部的刺激。   高浓度 造成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分泌物增加等等,甚至肺水肿及有生命危险。
    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
      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造成气喘发作。
    3.眼睛接触性中毒之症状
      浓度4ppm时感到刺激并引起流泪,继续暴露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
    4.食入性中毒之症状
      可产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肠胃道症状,严重者会合并躁动不安、混乱、抽搐之神经症状。

    毒理学简介
    本品属剧毒类0.89mg/m^3下吸入1~5分钟4名受试者均无反应;4.46mg/m^3时有3名流泪及鼻刺激;随着浓度增加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渐明显;46.83mg/m^3时受试者感到刺激不能忍耐

    临床表现
    对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和损伤:低浓度引起流泪和咳嗽,高浓度可引起眼红肿和化学灼伤也能破坏鼻粘膜,使嗅觉丧失,上呼吸道粘膜也可致化学损伤超过50mg/m^3浓度,可引起皮肤水肿,组织坏死对肺损害:浓度超过50mg/m3时,还可导致化学肺炎与肺水肿,甚至引起ARDS未死者常伴继发感染致呼吸窨迫肺功能受损日久尚可形成肺纤维化浓度很高时也可因支气管痉挛致窒息此外尚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加重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3楼2010/06/09

    五、急救方式
      异氰酸甲酯抢救者需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而急救之重点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参见图15.1)。
    1.中毒急救基本处理原则
      检查项目 急救原则   眼睛 呼吸、心跳 (1)不管吸入性、接触性或食入性中毒之伤害,均可先给予100%氧气。 (2)若意识不清,则将患者置于复苏姿势,不可喂食。 (3)若无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复苏术(CPR)。 (4)立即请人帮忙打电话给119求救。 (5)立即送医。 (6)救护人员到达前,则依下列2, 3, 4, 5项处理。
    2.吸入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1)给予100%氧气。 (2)立即喊叫或请人帮忙打电话求救。 (3)检查呼吸,若呼吸停止,施以人工呼吸(不宜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4)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以体外心脏按摩。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3.皮肤接触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1)以肥皂或中性清洁剂及水清洗皮肤。 (2)冲洗时以剪刀将污染衣服脱除,同时也将鞋子与袜子脱除。 (3)继续用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 (4)冲洗结束时,利用干净衣物,覆盖受伤部位。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4.眼睛接触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1)立即且持续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至30分钟。 (2)隐形眼镜必先除去或用水将它冲出来。 (3)用湿润棉棒将眼睛任何可移除之异物移除。 (4)不时地将患者上下眼皮拨开冲洗,因病患可能疼痛而无法张眼。 (5)冲洗完毕用干净纱布覆盖,并以纸胶布固定。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5.食入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置 (1)若无呼吸,立即施予人工呼吸。 (2)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予体外心脏按摩。 (3)切勿催吐。 (4)若有意识,用水彻底地润洗口腔。 (5)食入10分钟内,若患者无意识丧失或呕吐,可给予喝240~300毫升的水或牛奶,以稀释其浓度。 (6)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向前倾或仰躺时头部侧倾,以减低吸入呕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之危险。   后续处置 立即送医。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4楼2010/06/09

    六、灾害状况判断及应对措施
      状况 应对措施
    泄漏
      (1)泄漏出时,应紧急封锁隔离泄漏区四周300公尺之范围。 (2)切断引火源(禁止吸烟、火焰、火花)。 (3)保持位于上风处及远离低洼处。 (4)进入危险区域观察前,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5)小量泄漏时,由近而远逐一疏散下风处2公里内之居民。 (6)大量泄漏时(大于十吨),紧急封锁距离应扩大至四周450公尺,疏散距离应扩大至5.6公里以上。 (7)视气流状况与气云之扩散速率,疏散距离可扩大至10公里。 (8)更大量之泄漏(百吨以上),疏散距离应再加倍。
    火灾
      (1)紧急封锁隔离火场四周150公尺范围。 (2)保持位于上风处及远离低洼处。 (3)进入灾区观察前,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4)由近而远,逐一疏散四周800公尺与火灾浓烟影响范围内之居民。 (5)大量泄漏所引起之火灾,疏散距离应再加倍。 (6)若有未完全燃烧之异氰酸甲酯残留火场中,封锁隔离与疏散距离应比照泄漏状况。
    七、救灾方式及灾后处理
    1.泄漏之救灾
      严重度 应对措施   小量 (1)切断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域内禁止生火吸烟。 (2)在无火灾情况下,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3)不要接触或走越泄漏液。 (4)以大量水冲洗污染区域。   大量 (1)切断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域内禁止生火吸烟。 (2)在无火灾情况下,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 (3)不要接触或走越泄漏液。 (4)于泄漏液上喷撒覆盖蒸气抑制泡沫,以降低泄漏液之蒸发。 (5)在泄漏液之前端筑堤围堵,待继续处理回收。
    2.火灾之救灾
      严重度 应对措施   小火 (1)使用干粉、CO2、水雾或泡沫来灭火。 (2)保持最大距离来作灭火动作。 (3)在火灾热辐射状况下,靠火焰侧之容器壁施以水雾冷却,直至扑灭火灾。 (4)不要直接将水喷入容器内。   大火 (1)使用水雾或泡沫来灭火。 (2)保持最大距离来作灭火动作。 (3)在火灾热辐射状况下,靠火焰侧之容器壁施以水雾冷却,直至扑灭火灾。 (4)若因火灾致使储槽安全阀声响大作或是槽壁变色,立即退出。 (5)对于装卸区的大火,应使用自动式摇摆喷塔大量水雾冷却。 (6)消防人员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使用水雾、泡沫灭火。
    3.灾后之处理
      (1)泄漏区域需进行通风换气,再将其气体导入气体燃烧塔。   (2)少量泄漏液以蛭石、细沙、土或类似物质吸收,吸收后之废弃物,小心得移入合适之密封桶中,再将其气体抽出导入气体燃烧塔。   (3)大量泄漏液以合适之帮浦(须防其易燃性),回收处理。   (4)外 物勿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   (5)事后应以清洁剂和水,彻底清洗灾区,产生之废水应导入废水处理场。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5楼2010/06/09

    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引起的最大灾难:博帕尔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

    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帕尔的毒气泄漏事故,毒气成分即为该气体——异氰酸甲酯!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开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给当地造成巨大灾难。
    [数字]

    直接致死:2.5万人

    间接致死:55万人

    永久残废:20多万人

    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数字,在毒气泄漏后的头3天,当地有3500人死亡。不过,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独立数据显示,死亡人数在前3天其实已经达到8000至1万之间,此后多年里又有2.5万人因为毒气引发的后遗症死亡。还有10万当时生活在爆炸工厂附近的居民患病,3万人生活在饮用水被毒气污染的地区。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迄今陆续致使超过55万人死于和化学中毒有关的肺癌、肾衰竭、肝病等疾病,20多万博帕尔居民永久残废,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也因为这次灾难远比印度其它城市高。博帕尔毒气泄漏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

0
    +关注 私聊
  • 平凡人

    第6楼2010/06/09

    博帕尔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原因

    灾难的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毒气泄漏过程中,未教市民如何逃生

    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当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 ——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据悉,当时这个工厂泄漏了40吨的剧毒气体。

    惨案发生后,未向医院提供毒气信息

    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唯一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萨特帕西医生对2万多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 “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 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物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治疗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 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0
    +关注 私聊
  • 熊猫宝宝

    第7楼2010/06/11

    氰化物都是据毒性

0
    +关注 私聊
  • jmcdcjyk

    第8楼2010/06/21

    储备知识,学习。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