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日本地震原是核试验?

物理知识

  • 日本Mw9.0大地震后,网上开始流传“这是日本人进行海底核试验”的猜测,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像地震波一样迅速传播,并且越传越显得有“理”。有 的说日本福岛海域前几年发生了很多次5.5~6级的地震,和原子弹试验产生的震级相当;有的说3月11日的大地震是氢弹试验造成的。

    令人遗憾的是“理由”中,没有一个提到核试验监测的核心问题:地震波。

    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最终达成一致,规定每个缔约国承诺不进行核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这就意味着,想进行核爆炸的 国家会采取更隐秘的方式,比如在地下进行核爆炸。而监测地下核爆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地震波监测。因为只要是核爆炸,就会产生地震波;只要爆炸达到一定当 量,其地震波就会被全球的地震台网记录到。地震学家就能研究、判断这个地震是人工地震还是天然地震。自从全球数字化地震台网和台阵技术——这些永不休息的 “顺风耳”发展以后,一般认为只要核试验引发的震级超过mb3.5的,就可以被台网监测到。

    那么,地震学是如何监测核试验的呢?

    好比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貌、声音、行为举止来辨识一个人,地震学家可以通过地震波震相、P波初动、震源深度等多种方法判断一个地震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下面举例介绍些传统的方法。
    +关注 私聊
  • ghcily

    第1楼2011/03/24

    应该不是核试验。核试验其他国家应该能检测到爆炸波的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2楼2011/03/24

    1. 震相

    地震、爆炸,波组不同

    震相指地震图上不同类型、传播路径不同的地震波组。震相判断是简单而直接的方法,是地震学的基本功,地震学家研究每一个地震时,首先会根据震相进行 初步判断。天然地震的常见震相有纵波(P)、横波(S)和面波,大多数天然地震的P波振幅图1
    天然地震的常见震相有纵波(P)、横波(S)和面波(图为瑞利波R),它们的速度不同。地震波传播有点像运动员赛跑,一开始所有运动员差距不大,这时还不 容易区分谁是“冠军博尔特”,不久之后,跑得快的就会冲到前排,且距离越拉越大,这下就容易区分了。地震学家在分析震相的时候,不喜欢一个一个分析地震 波,他们喜欢把很多地震台的数据,按照震中距排列起来,让地震波“跑起来”以区分震相。图为美国地震台阵(USArray)接收到的日本Mw9.0地震波 序列,可以看出P波振幅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3楼2011/03/24

    图2

    北京时间2006年10月9日9点35分,朝鲜在其境内(41.294°N,129.093°E)进行当量小于1000吨的地下核试验,产生了约4级的地 震。即使这些地震波到达北京时,振幅已经小到只有几十纳米,但利用地震台网技术,仍可以检测出核试验产生的~7.5km/s的P波和~3.5km/s的 Lg波。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4楼2011/03/24

    图3

    图中红色波形是中国在90年代进行的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其记录特征是“大头小尾”,P波强于S波,Lg波发育。蓝色的是6.3级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 波,它的特征是“小头大尾”。利用记录到的地震波的特点,基本可以区分地下核爆炸和天然地震。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5楼2011/03/24

    2. P波初动

    压缩、膨胀,方向不同

    初动指的是地震波到达地震仪时,所测质点的最初的振动方向,初动分为向外的压缩(compression)和向内的膨胀(extension)两 种。地下核爆炸和天然地震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震源特性不同。大多数天然地震是地下岩石破裂、滑动所引起的,破裂面很大,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在地震波上, 是不同方位的地震台接收到的P波初动不一致,有的是压缩,有的是膨胀(图4)。而地下核爆炸的震源过程要简单和短得多,球对称压缩(各个方向都向外压 缩),使所有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初动都是压缩的。利用地震波初动信息,就可以反过来求出震源机制解,推测出地震是正断层、逆断层、滑移断层还是人工爆炸 引起的。
    图4

    地震学通常利用“沙滩球”来表示地震的震源机制。图上的“沙滩球”表示有的地震台的初动是压缩,有的是膨胀,其震源是一条逆冲断层,断层面的走向约为195度,倾角约为14度,和俯冲的板块性质相一致。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6楼2011/03/24

    3. 震源深度

    超过10KM无需考虑

    地震波的快速定位已经不是难题,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这次日本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地下32km,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源深度为20km,这就意味着, 如果是核爆炸,就要将核装置埋在地下几十千米处,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大陆上最深的钻井也不过12km,何况是在海底?《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议定书 在筛选核试验数据时,一般也认为:震源深度大于10km的将不予考虑。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7楼2011/03/24

    4. 地震能量

    几十亿吨TNT

    1万吨当量TNT的核爆炸,能量相当于5级地震;100万吨当量TNT的核爆炸,能量相当于6点几级地震。1974年之后进行的地下核试验当量都不 超过15万吨。这次日本大地震震级为Mw9.0,根据能量公式LgE=4.8+1.5Mw,估算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2×1018焦耳,相当于几十亿吨当量 的TNT。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可大至几千万吨TNT当量。但要制造几十亿吨TNT当量的核弹,目前还是很难的。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议定书列出了用于筛选核试验事件的参数:事件位置、事件深度、面波震级与体波震级的比值,信号频率成分、震相间的谱比、频谱 涨落、P波的初动、震源机制、震相、与其他事件及事件组的对比等。此外,还可以结合次声、水声、放射性核素监测等其他领域的方法,综合判断一个地震是否核 试验引起的。
    图5

    1945~2009年世界各国进行核试验的时间、类型和次数。

0
    +关注 私聊
  • qlmkk

    第8楼2011/03/24

    谣言止于智者。日本人也不会拿自己的国民的生命不当一回事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9楼2011/03/24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有人制造了一次地下核试验,然后很不巧的,这次核试验引发了一场小规模地震,并进而诱发了超级强震呢?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监测爆 炸事件特别是核试验是地震台网的重要职责,只要地下核试验达到一定当量,就能被监测到。但迄今为止,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 CTBTO ),包括中国地震台网在内的各大监测机构都未见发布日本地下核试验消息。和水库诱发天然地震一样,核试验可以诱发小地震,但至于利用核试验诱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因为研究样本太少,研究也少,地震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10楼2011/03/24

    结论: 通过地震学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地震是否是由核试验引起的。迄今为止,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包括中国地震台网在内的各大监测机构都未见发布日本地下核试验消息。“日本Mw9.0大地震是日本人进行海底核试验”的猜测并不成立。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