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3226033
第1楼2012/06/23
问题袋装黄酒主要存在酒精度、总酸、非糖固形物、氨基酸态氮达不到标准或明示标准要求。根据GB/T13662-2008《黄酒》标准检测项目要求:黄酒的酒精度(%vol)7.0-9.0;总酸(以乳酸计)(g/L)2.5-7.0;总糖(以葡萄糖计)(g/L)≤15.0;非糖固形物(g/L)≥7.0;氨基酸态氮(g/L)≥0.20。
迪马科技氨基酸分析解决方案
作者: | Dikma |
来源: | 迪马科技应用实验室 |
类型: | 应用和技术 |
化合物: | 19种氨基酸 |
文档格式: | |
文档大小: | 674.72 KB |
摘要: | 。迪马科技应用实验室分别以异硫氰酸苯酯、2,4-二硝基氟苯作为衍生剂对蛋白质水解液和游离氨基酸注射液进行衍生,然后使用Diamonsil AAA柱进行分离,能够满足19种天然氨基酸的分析,各组分分离度较高、定量结果准确而稳定。 |
yu3226033
第2楼2012/06/23
总酸在黄酒中起到调味作用,其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就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酒味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酸味重、刺鼻。
18种人工色素
方法: | HPLC |
基质: | 标准溶液 |
应用编号: | 101500 |
化合物: | 柠檬黄;苋菜红;靛蓝;胭脂红;亮黑;日落黄;诱惑红;酸性红2G;偶氮玉红;酸性绿50;亮蓝;酸性橙Ⅰ;赤藓红;酸性橙Ⅱ;专利蓝Ⅴ;金胺;酸性黄36;碱性橙 |
固定相: | Diamonsil C18(2) |
色谱柱/前处理小柱: | Diamonsil C18(2) 5u 250 x 4.6mm |
商品编号: | 99603 |
色谱条件: | 流动相A:乙腈 流动相B:0.05 mol/L乙酸铵水溶液 流速:1.0 mL/min 柱温:35 ℃ 检测器:UV 254 nm 进样体积:20 μL |
作者: | 迪马科技应用实验室 |
文章出处: | D021 |
关键字: | 色素,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剂,染料,Diamonsil C18(2),钻石二代 |
图例: | 1 柠檬黄;2 苋菜红;3 靛蓝;4 胭脂红;5 亮黑;6 日落黄;7 诱惑红;8 酸性红2G;9 偶氮玉红;10 酸性绿50;11亮蓝;12 酸性橙Ⅰ;13 赤藓红;14 酸性橙Ⅱ;15 专利蓝Ⅴ;16 金胺;17 酸性黄36;18 碱性橙 |
yu3226033
第8楼2012/06/24
黄酒是否致癌 陆港有争议
来源:联合早报
对于中国人饮用已有千百年的黄酒是否致癌,中国大陆酒商、官方机构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之间近日发生争执。
中央社报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日前公布3款来自浙江的酒类产品含有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包括著名的绍兴品牌“古越龙山”。
香港消委会测试了7类酒精饮品,包括绍兴酒、糯米酒及梅酒等,合共34款,其中“古越龙山三年陈酿绍兴加饭酒”、“古越龙山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塔牌八年陈绍兴加饭酒”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由每公升0.2毫克至0.26毫克,含量较高。
糯米酒及梅酒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则普遍较低。
据报道,香港卫生署表示,对酒精饮品饮用量高的人,氨基甲酸乙酯构成潜在健康风险。
根据新华网等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指出,经食物摄入氨基甲酸乙酯对健康影响不大,但经食物加上酒精饮品而摄取,则可能构成风险。
针对香港消委会的公布,“古越龙山”昨天公开反驳,表示氨基甲酸乙酯是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并非人为添加,而且至今没有发现因饮用黄酒致癌的病例,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大公报今天报道,“古越龙山”董事长傅建伟在记者会上说,氨基甲酸乙酯在许多食品中普遍存在,酱油、饼乾、麵包、豆腐、洋酒等都含有其成分。
洋酒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远远超过黄酒,有些甚至是好几倍。
他还说,目前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检测标准有3种,他不知道香港消委会用那一种检测方法。
据说,欧盟的酒类当中像白兰地(Brandy)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达到0.4毫克到1毫克,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
傅建伟不仅质疑香港消委会的检测标准,而且认为,即使“古越龙山”里含有氨基甲酸乙酯,也不一定对人体造成危害。
他表示,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和饮用,绍兴黄酒的酿酒技术十分成熟,绍兴黄酒有许多有益成分,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一款健康酒,适量常饮黄酒对人体健康有益。
据报道,大陆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国家级黄酒检测机构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明确表示,香港所说的氨基甲酸乙酯广泛存在于酒类及其他发酵食品中,为自然发酵生产,并非人为添加。
报道并指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刘元说,黄酒在中国酿造了上千年,中国人也喝了上千年;像这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成分複杂,随著科学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化学物质被发现。
他说,至于这些物质对人是有益还是有害,“我们期待科学能够给予更明确的回答”。
yifan1117
第10楼2012/06/24
本来什么过量了都有害。哈哈,关键是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