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阿司匹林中的苯酚

  • fanchuangang
    2012/12/03
    《色谱》
  • 私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 分析了苯酚的相关性质,阐述了苯酚的存在形态、用途及毒性,并介绍了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探索了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药物阿司匹林中的痕量苯酚。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H2SO4用量0.16mL,反应时间11min,冷却时间5min中测定苯酚,线性范围为0.05-3.0μg/mL,检出限为4.21×10-9μg/L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用于药物中痕量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药片经过处理后,得到实验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碘酸钾可以氧化中性红,并且有苯酚存在时,这种氧化过程的速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利用这种反应机理,不同浓度的苯酚对反应速率有明显不同的提高,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在420~600nm间测定反应物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计算出阿司匹林样品中痕量苯酚的含量。

    2.2 仪器及试剂

    2.2.1主要仪器

    2.1 仪器的型号和生产厂家


    所需仪器

    型号



    生产厂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8453



    美国安捷伦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FA2004B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水浴锅

    DK-98-II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其他还有50mL100mL容量瓶,移液管,微量取液器,比色管,温度计,烧杯,玻璃棒等。

    2.2.2主要试剂

    2.2 试剂的质量级别和生产厂家


    试剂名称

    试剂规格

    生产厂家

    中性红

    分析纯

    上海试剂三厂

    苯酚

    分析纯

    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

    碘酸钾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浓硫酸

    分析纯

    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

    水杨酸

    分析纯

    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

    醋酸酐

    分析纯

    深圳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



    2.2.3实验试剂配制

    2.3 试剂的配制过程



    所需试剂

    配制过程

    中性红溶液(2.0×10-4mol/L

    准确称取0.1133g中性红于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苯酚溶液(1.0mg/mL

    准确称取0.1g苯酚于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成1.0mg/mL,用时再稀释到1.0μg/mL

    碘酸钾溶液(1.0mg/mL

    准确称取0.1g碘酸钾于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浓硫酸(1.0mol/L



    准确移取5.3mL浓硫酸于烧杯中稀释,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浓度成1.0mol/L,用时再稀释到1.0×10-2mol/L

    水杨酸(1.0mg/mL



    准确称取0.1g水杨酸于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成1.0mg/mL,用时再稀释到1.0μg/mL

    醋酸酐(1.0mg/mL



    准确称取0.1g醋酸酐于烧杯中溶解,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成1.0mg/mL,用时再稀释到1.0μg/mL


    2.3 实验方法

    取两支比色管,分别依次用微量取液器向两支比色管中加入0.19mL 2.0×10-4mol/L的中性红溶液、0.16mL1.0×10-2mol/L的硫酸溶液、0.45mL1.0mg/mL的碘酸钾溶液,再向其中一支比色管中加入1.0mL1.0mg/mL的苯酚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25.0mL,摇匀。然后将两支比色管置于80℃恒温水浴中,加热11min后,迅速取出,冷流水冷却5min。后用1cm比色皿,含有苯酚溶液的以苯酚溶液作参比,不含苯酚的以蒸馏水作参比,在420nm-600nm范围内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得到的吸收曲线,选择一个最佳波长λ,测量相关数据。

    2.4 样品分析

    取两片阿司匹林片剂,分别研碎后称其重量,然后再各配制成50.0mL100.0mL的溶液,静置三天后,摇匀两容量瓶。根据上述步骤,按照最佳实验条件进行测定。
    +关注 私聊
  • fanchuangang

    第1楼2012/12/03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单因素实验
    3.1.1 吸收波长的选择
    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苯酚可见光吸收曲线图3.1如图所示,在波长524nm处存在最大吸收波长。所以,以524nm作为测量的吸收波长。

    图3.1 苯酚可见光吸收曲线图

    3.1.2 温度的选择
    取1.0mL苯酚溶液,0.19mL中性红溶液,0.45mL碘酸钾溶液,0.16mL硫酸溶液于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到25.0mL,分别在50、55、60、65、70、75、80、85、90℃下,反应11min后,用冷流水冷却5min,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3.2所示。

    图3.2 加热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从图3.2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温度逐渐的增加,体系的反应速率不断增大,但当温度达到80℃时,反应速率增加较为缓慢。因此,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佳加热温度为80℃。当温度超过80℃时,A增加的速率变缓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持续升高使得反应速率变慢。
    3.1.3 加热时间的选择
    研究加热时间的长短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在80℃下,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分别在时间8、9、10、11、12、13、14、15min下,对溶液进行加热,后在524nm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3.3所示。

    图3.3 加热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从图3.3可以看出,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溶液体系的反应速率是逐渐增大的,但当加热时间超过11min后,速率增大变缓。因此,单因素实验选取的最佳加热时间为11min。当加热时间超过11min时,A增加速率变缓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加热已经使得该反应体系达到反应的平衡状态,反应物浓度基本恒定。
    3.1.4 硫酸用量的选择
    研究硫酸用量在0.10-0.22mL范围内对吸光度的影响,取稀硫酸用量分别为0.10、0.12、0.14、0.16、0.18、0.20、0.22mL,其余条件不变,按照实验方法在波长524nm下分别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3.4所示。

    图3.4 硫酸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从图3.4可以看出,当硫酸用量在0.10-0.22mL范围时,随着H2SO4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先是逐渐增加,当超过0.16mL时,随着用量的增加,吸光度陡然下降。因此,单因素实验选取硫酸的最佳用量为0.16mL。当H2SO4用量超过0.16mL,A增加速率变缓的原因可能是,过量的H2SO4抑制了反应的进行。
    3.1.5 冷却时间的选择
    研究冷却时间在2-8min范围内对吸光度的影响,取冷却时间分别为2、3、4、5、6、7、8min,其余条件不变,按照2.3方法进行实验,在波长524nm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3.5所示。

    图3.5 冷却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从图3.5可以看出,当随着冷却时间的不断增加,体系的吸光度是不断增加的,但当冷却时间超过5min时,其体系的吸光度增加得较为缓慢。因此,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佳冷却时间为5min。当冷却时间超过5min时,A增加速率变缓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低温已经抑制了反应的进行。
    3.1.6 其它因素的影响
    (1)水杨酸的影响
    取两支比色管,分别依次向两支比色管中加入0.19mL2.0×10-4mol/L的中性红溶液、0.16mL1.0×10-2mol/L的硫酸溶液、0.45mL1.0mg/mL的碘酸钾溶液,再向其中一支比色管中加入1.0mL1.0mg/mL的水杨酸溶液,另一支则不加,用蒸馏水稀释到25.0mL,摇匀。后,按照以上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在80℃水浴中,加热11min后,冷流水冷却5min,最后在524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参比,分别测出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为:
    A水杨酸=0.78005,A无=0.78001
    (2)醋酸酐的影响
    取两支比色管,分别依次向两支比色管中加入0.19mL2.0×10-4mol/L的中性红溶液、0.16mL1.0×10-2mol/L的硫酸溶液、0.45mL1.0mg/mL的碘酸钾溶液,再向其中一支比色管中加入1.0mL1.0mg/mL的醋酸酐溶液,另一支则不加,用蒸馏水稀释到25.0mL,摇匀。后,按照以上得出的最佳实验条件,在80℃水浴中,加热11min后,冷流水冷却5min,最后在524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参比,分别测出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为:
    A醋酸酐=0.78003,A无=0.78001
    通过上述两组实验可以发现,有水杨酸及醋酸酐的存在时,吸光度几乎没有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杨酸和醋酸酐对该反应体系没有催化作用,且也不影响吸光度的测定。
    3.2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确定及实验
    通过单因素变量实验,确定各因素对实验影响的程度,把对实验影响较小及无影响的变量忽略,以对实验影响较大的因素作正交实验,分析最佳实验条件。
    3.2.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的确定
    根据查阅的资料及单因素实验,最终选定H2SO4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冷却时间四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用4因素3水平正交表L9(34),见表3.1。通过9组实验确定最佳分析条件,实验结果见表3.2。
    3.2.2 实验内容
    用微量取液器分别取下列体积的溶液加入比色管:0.19mL2.0×10-4mol/L的中性红溶液、0.16mL1.0×10-2mol/L的硫酸溶液、0.45mL1.0mg/mL的碘酸钾溶液, 1.0mL1.0mg/mL的苯酚溶液,用蒸馏水稀释到25.0mL,摇匀。置于80℃恒温水浴中,加热11min后,迅速取出,冷却5min,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在波长为524nm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得到相应的吸光度数据。
    3.2.3 正交实验及实验结果

    表3.1 4因素3水平L9(34) 正交表
    水平    因素
        A    B    C    D
        H2SO4用量/mL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冷却时间/min
    1    0.14    70    9    3
    2    0.16    80    11    5
    3    0.18    90    13    7


    表3.2 正交实验结果
    水平    因素    A值
        A    B    C    D   
        H2SO4用量/mL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冷却时间/min   
    1    0.14    70    9    3    0.76572
    2    0.14    80    11    5    0.77258
    3    0.14    90    13    7    0.76946
    4    0.16    70    11    7    0.75293
    5    0.16    80    13    3    0.78256
    6    0.16    90    9    5    0.78395
    7    0.18    70    13    5    0.76893
    8    0.18    80    9    7    0.79154
    9    0.18    90    11    3    0.79642
    K1    2.308    2.288    2.341    2.345   
    K2    2.319    2.360    2.322    2.325   
    K3    2.357    2.350    2.321    2.314   
    k1=K1/4    0.577    0.572    0.585    0.586   
    k2=K2/4    0.580    0.585    0.580    0.581   
    k3=K3/4    0.589    0.587    0.580    0.578   
    R    0.012    0.016    0.005    0.008   
    根据表3.2中的极差R可以看出,在选取的4个因素中,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H2SO4用量>冷却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光度的差值A影响最大,其次是H2SO4用量,再次是冷却时间,最后是反应时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如表3.3所示:
    表3.3 本实验方法的最佳分析条件
    因素    选定条件参数
    反应温度/℃    80℃
    H2SO4用量/mL    0.16mL
    冷却时间/min    5min
    反应时间/min    11min
    3.3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在已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改变苯酚的浓度,按3.2.2节实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如表3.4。
    表3.4 苯酚标准溶液的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苯酚标准溶液的浓度/(μg/mL)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吸光度A    0.77431    0.77166    0.76952    0.76693    0.76478    0.76259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图,如下:

    图3.6苯酚标准溶液的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线性拟合得到方程:
    A=0.77663-0.01183C苯酚 (6)
    线性范围为0.05-3.0μg/mL。

    表3.5 线性方程的相关参数
    参数    相关系数R    拟合的标准差SD    数据点数目N    概率值P
    数值    -0.99815    3.04×10-4    6    <0.0001

    按照实验方法,对0.020μg/mL的苯酚贮存液进行6次实验,计算得到相对标准偏差为2.1%,对空白进行6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043,计算本方法的检出限(以3σ计)为4.21×10-9μg/L。
    3.4样品中苯酚含量的计算
    3.4.1样品的预处理
    分别将两片阿司匹林研碎、称重,后各配制成50.0mL和100.0mL的溶液,静置三天,让其充分均匀。
    3.4.2苯酚含量的测定
    按照2.4的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对两份样品溶液50.0mL及100.0mL分别测其吸光度,计算含量。
    所得数据列于下表3.6。
    表3.6 苯酚含量的计算

    药片质量/g    溶液吸光度    苯酚浓度/μg/mL    苯酚含量/μg    含量百分数/%
    1    0.4934    0.75732    1.6323    81.615    0.01857
    2    0.4467    0.76695    0.8183    81.830    0.01832

0
    +关注 私聊
  • chrisneil

    第2楼2012/12/03

    2楼提到几个图,没见呢?

0
    +关注 私聊
  • yuduoling

    第3楼2012/12/03

    图忘了贴上来了?

0
    +关注 私聊
  • 祥子

    第4楼2012/12/04

    支持一下,格式有点乱。

0
0
    +关注 私聊
  • 秋月芙蓉

    第6楼2013/01/05

    格式方面可以截图,以图片方式上传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