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求助国内外试验机发展历程、现状等的综述性文章,谢谢

  • dengyajing
    2013/03/22
  • 私聊

试验机/硬度计

  • 悬赏金额:20积分状态:已解决
  • 各位大侠:

    求助国内或者国外试验机发展现状等类型的综述性文章,十分感谢!

沧海青城 2013/03/22

试验机多年来国内市场需求特点是量大面广的产品,如液压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等常规产品需求量较大。但近年来,对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数显硬度计等电子式、数字式以及汽车、航空航天专用破坏性和非破坏性设备需求愈来愈大。今后试验机面临微机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市场份额的比重将会明显增大,专用产品、各种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等成套设备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攀升。   由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国外试验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更加迅速,其潜在功能、长期稳定和操作特性远胜过我国产品,且国内尚有1/4品种还处于空白;所以目前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外产品对我国试验机市场的渗透。2003年国产试验机销售额达8.43亿元,年增长率为6.7%;2003年试验机进口额达2.03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1.3%。   试验机到2008年国内市场总需求量可达7万台以上,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占50~60%。其中金属试验机需求量约18500台(套),非金属试验机17500台(套),工艺试验机4500台(套),力变形检测仪器2000台(套),平衡机6000台(套),振动台与冲击台1000台(套),无损检测仪器25000台(套),汽车平衡机1500台(套),产品品种达1500种。 2012年5月,在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高工谈到:“目前,我国拥有一个世界上试验机企业数量最多的企业集群。该企业集群所提供的试验机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对中低档次产品的市场需求,个别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的试验机制造企业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垄断了国内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些厂家还和国内企业争夺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国产试验机企业该如何和国外试验机企业竞争?就此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李春明高工,请其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剖析,借此希望可以为国产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昨天:行业初具规模产品以仿制为主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      采访伊始,李春明高工讲到,解放前的旧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生产试验机产品的企业,更谈不上形成一个试验机制造产业。在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9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一是1949年10月20日,我国第一个试验机专业生产厂家—长春仪器厂(后更名为长春材料试验机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制造业的开始;二是1959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能独立地开展试验机制造技术的研发与产品的创新。到70年代末期,长春、天水、济南、上海、莱州、汕头、丹东、苏州成为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区域,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的试验机制造行业。      在这30年间,我国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厂家有30家左右,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主要有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据估计工业总产值在0.5-1亿元人民币。而此时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当时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发展水平。      此外,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以其行业归口所的身份,开展了试验机行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试验机技术情报网,设立了材料试验机测试中心站(国家试验机产品质检中心的前身),编辑出版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学术期刊—《材料试验机》(现名《工程与试验》),这些都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指出:“应该充分肯定,在这30年(1949-1979)期间,我国试验机行业的自主崛起和发展减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起到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保障作用”。      今天:形成200家企业群技术进展喜忧参半工业总产值已达60亿元      改革开放30年,即(1980-201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试验机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产品的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基于DSP技术的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基于全数字化技术的高频疲劳试验机等产品已投放市场,标志着国产动态试验机的关键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发有较快的进展,有些产品已开始投放国内市场;      (4)动平衡机的测量控制技术进步很快,性能指标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国产全自动去重平衡机已批量投放国内市场;      (5)大吨位电动振动台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硬度计的测量控制显示技术有了明显的进展,里氏硬度机计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另外,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的各种试验机发展也很快。如生物力学试验机、大型结构试验机、高低温恒温恒湿盐雾等环境试验机、岩土力学模型试验机、电子蠕变试验机、仪器化冲击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实时成像探伤系统、大型X射线货物/车辆、行李检查系统、高温高速线材电磁超声探伤仪等。      不过,李春明高工同时指出:“国产试验机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静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在精度等一般性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不大,但是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和可升级性以及试验机的应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的关键技术如: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和应用软件等几乎没有重大突破,例如:各企业所用的伺服阀几乎全是国外的,而对于控制器,国内少数厂家只可以制造单通道、标准型的控制器,目前还不具备研发多通道或是同时满足多种技术指标的、可实现多通道协调加载、稳定性好的、功能比较强大的控制器的能力”。      此外,李春明高工还谈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试验机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生产试验机的厂家接近50家;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再加上规模以下企业,保守估计,国内生产试验机的厂家不会低于20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企业群,其中骨干企业近20家。2010年,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0亿元人民币,当年市场销售额也已超过59亿元人民币,出口额接近1亿美元”。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总结到:“现阶段我国试验技术已从静力学试验阶段过渡到动力学试验阶段,少数试验技术已进入到动载与环境综合模拟试验技术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5-2010)期间,国产试验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的应用也几乎覆盖了现代工程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各个领域”。      明天:面临国内市场良好环境迎来四大发展趋势工业总产值将超百亿      伴随着国家基础战略产业、十大振兴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对新材料、零部件、结构件、整机整车和各类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复杂化的需求,这些为试验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李春明高工预测,未来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1)在试验对象方面,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      (2)在试验空间方面,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甚至扩展到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      (3)在试验方式方面,从单个试样离散方式扩展到批量试样且在线连续、实时、自动化方式;      (4)在试验理论方面,我国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会随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发展不断被创新。      伴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试验机产品的发展会朝着功能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方向发展;朝着特种、专业化方向发展;朝着准确模拟各种特殊环境、模拟实际工况的方向发展,以便提供更接近特殊环境和实际工况的综合、复杂的试验条件;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试验机的应用软件会朝着可扩展、可升级、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未来试验系统功能的优劣会在其系统的应用软件方面更多的表现出来。   最后,李春明高工谈到:“展望未来,我国试验机需要在测量、控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应用软件方面,特种环境和实际工况模拟方面,在材料、零部件、重大产品、复杂系统、重大设施和重要工程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在进口量较大的高档试验仪器的研发制造方面获得突破,主要产品要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减少高档试验仪器的进口额度,以高性价比抢占一定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争取到2020年,试验机行业国内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含出口额),年增长比例在(10-15)%左右;而试验机年度进口额从当前占国内市场销售额的(40-50)%降低到(20-25)%。

陈杏仁 2013/03/28

我国试验机行业发展至今已有60年,从最初的以仿制国外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产品,到如今的像高精度试验机进军,从静态试验机向动态试验机发展,取得了众多成果。同时国产试验机的现状又让人不得不思考产业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试验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DSP技术、全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促使我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动平衡机、大吨位电动振动台以及硬度计等产品有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此外,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也促使新产品更多的诞生,这些都为我国试验机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尽管我国在试验机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国产静态试验机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等方面还无法无国外产品相匹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减少对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   我国试验机产业要想取得良性发展,为未来就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未来试验机试验对象将会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也将会逐渐应用试验机。线连续、实时、自动化实验方式成趋势,实验理论也会不断提升指导技术创新。未来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特种、专业化、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多方向发展试验机,将会成为试验机发展主流趋势。

厚德载物 2013/03/28

恩 的确很专业

fenling 2013/03/30

很专业,支持国产试验机,希望国产试验机更加努力。

    +关注 私聊
  • 沧海青城

    第1楼2013/03/22

    应助达人

    试验机多年来国内市场需求特点是量大面广的产品,如液压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等常规产品需求量较大。但近年来,对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数显硬度计等电子式、数字式以及汽车、航空航天专用破坏性和非破坏性设备需求愈来愈大。今后试验机面临微机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市场份额的比重将会明显增大,专用产品、各种在线检测、质量控制等成套设备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攀升。

      由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国外试验机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更加迅速,其潜在功能、长期稳定和操作特性远胜过我国产品,且国内尚有1/4品种还处于空白;所以目前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外产品对我国试验机市场的渗透。2003年国产试验机销售额达8.43亿元,年增长率为6.7%;2003年试验机进口额达2.03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1.3%。

      试验机到2008年国内市场总需求量可达7万台以上,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占50~60%。其中金属试验机需求量约18500台(套),非金属试验机17500台(套),工艺试验机4500台(套),力变形检测仪器2000台(套),平衡机6000台(套),振动台与冲击台1000台(套),无损检测仪器25000台(套),汽车平衡机1500台(套),产品品种达1500种。


    2012年5月,在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高工谈到:“目前,我国拥有一个世界上试验机企业数量最多的企业集群。该企业集群所提供的试验机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对中低档次产品的市场需求,个别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的试验机制造企业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垄断了国内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些厂家还和国内企业争夺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国产试验机企业该如何和国外试验机企业竞争?就此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李春明高工,请其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剖析,借此希望可以为国产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昨天:行业初具规模产品以仿制为主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
      
      采访伊始,李春明高工讲到,解放前的旧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生产试验机产品的企业,更谈不上形成一个试验机制造产业。在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9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一是1949年10月20日,我国第一个试验机专业生产厂家—长春仪器厂(后更名为长春材料试验机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制造业的开始;二是1959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能独立地开展试验机制造技术的研发与产品的创新。到70年代末期,长春、天水、济南、上海、莱州、汕头、丹东、苏州成为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区域,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的试验机制造行业。
      
      在这30年间,我国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厂家有30家左右,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主要有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据估计工业总产值在0.5-1亿元人民币。而此时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当时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发展水平。
      
      此外,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以其行业归口所的身份,开展了试验机行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试验机技术情报网,设立了材料试验机测试中心站(国家试验机产品质检中心的前身),编辑出版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学术期刊—《材料试验机》(现名《工程与试验》),这些都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指出:“应该充分肯定,在这30年(1949-1979)期间,我国试验机行业的自主崛起和发展减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起到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保障作用”。
      
      今天:形成200家企业群技术进展喜忧参半工业总产值已达60亿元
      
      改革开放30年,即(1980-201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试验机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产品的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基于DSP技术的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基于全数字化技术的高频疲劳试验机等产品已投放市场,标志着国产动态试验机的关键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发有较快的进展,有些产品已开始投放国内市场;
      
      (4)动平衡机的测量控制技术进步很快,性能指标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国产全自动去重平衡机已批量投放国内市场;
      
      (5)大吨位电动振动台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硬度计的测量控制显示技术有了明显的进展,里氏硬度机计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另外,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的各种试验机发展也很快。如生物力学试验机、大型结构试验机、高低温恒温恒湿盐雾等环境试验机、岩土力学模型试验机、电子蠕变试验机、仪器化冲击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实时成像探伤系统、大型X射线货物/车辆、行李检查系统、高温高速线材电磁超声探伤仪等。
      
      不过,李春明高工同时指出:“国产试验机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静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在精度等一般性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不大,但是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和可升级性以及试验机的应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的关键技术如: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和应用软件等几乎没有重大突破,例如:各企业所用的伺服阀几乎全是国外的,而对于控制器,国内少数厂家只可以制造单通道、标准型的控制器,目前还不具备研发多通道或是同时满足多种技术指标的、可实现多通道协调加载、稳定性好的、功能比较强大的控制器的能力”。
      
      此外,李春明高工还谈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试验机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生产试验机的厂家接近50家;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再加上规模以下企业,保守估计,国内生产试验机的厂家不会低于20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企业群,其中骨干企业近20家。2010年,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0亿元人民币,当年市场销售额也已超过59亿元人民币,出口额接近1亿美元”。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总结到:“现阶段我国试验技术已从静力学试验阶段过渡到动力学试验阶段,少数试验技术已进入到动载与环境综合模拟试验技术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5-2010)期间,国产试验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的应用也几乎覆盖了现代工程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各个领域”。
      
      明天:面临国内市场良好环境迎来四大发展趋势工业总产值将超百亿
      
      伴随着国家基础战略产业、十大振兴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对新材料、零部件、结构件、整机整车和各类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复杂化的需求,这些为试验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李春明高工预测,未来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1)在试验对象方面,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
      
      (2)在试验空间方面,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甚至扩展到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
      
      (3)在试验方式方面,从单个试样离散方式扩展到批量试样且在线连续、实时、自动化方式;
      
      (4)在试验理论方面,我国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会随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发展不断被创新。
      
      伴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试验机产品的发展会朝着功能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方向发展;朝着特种、专业化方向发展;朝着准确模拟各种特殊环境、模拟实际工况的方向发展,以便提供更接近特殊环境和实际工况的综合、复杂的试验条件;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试验机的应用软件会朝着可扩展、可升级、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未来试验系统功能的优劣会在其系统的应用软件方面更多的表现出来。
      最后,李春明高工谈到:“展望未来,我国试验机需要在测量、控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应用软件方面,特种环境和实际工况模拟方面,在材料、零部件、重大产品、复杂系统、重大设施和重要工程寿命预测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在进口量较大的高档试验仪器的研发制造方面获得突破,主要产品要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减少高档试验仪器的进口额度,以高性价比抢占一定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争取到2020年,试验机行业国内工业总产值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含出口额),年增长比例在(10-15)%左右;而试验机年度进口额从当前占国内市场销售额的(40-50)%降低到(20-25)%。

0
    +关注 私聊
  • 陈杏仁

    第3楼2013/03/28

    我国试验机行业发展至今已有60年,从最初的以仿制国外产品,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产品,到如今的像高精度试验机进军,从静态试验机向动态试验机发展,取得了众多成果。同时国产试验机的现状又让人不得不思考产业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试验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DSP技术、全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促使我国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动平衡机、大吨位电动振动台以及硬度计等产品有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此外,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也促使新产品更多的诞生,这些都为我国试验机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尽管我国在试验机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国产静态试验机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等方面还无法无国外产品相匹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减少对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
      我国试验机产业要想取得良性发展,为未来就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未来试验机试验对象将会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也将会逐渐应用试验机。线连续、实时、自动化实验方式成趋势,实验理论也会不断提升指导技术创新。未来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特种、专业化、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多方向发展试验机,将会成为试验机发展主流趋势。

0
    +关注 私聊
  • 陈杏仁

    第4楼2013/03/28

    摘要:本文综述了材料试验机的作用、用途及我国材料试验机的发展现状,并以电子万能试验机为例阐述了材料试验机在机械、夹具、测控系统、软件及配套器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材料试验机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材料试验机 发展现状 趋势
      1材料试验机的用途与作用
      材料受载后表现出弹性、塑性、断裂三个变型过程,并且在各个过程已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出相关性能的技术指标,这些性能指标的具体测定必须在试验机上来完成。试验机的功能和计量特性指标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是材料机械性能试验的关键。材料试验机不仅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理论的基本手段和依据,也是企业、事业单位目前生产检验的基本手段之一。
      2中国材料试验机的现状
      我国计量、质检检测事业的历史悠久,但试验机制造行业在旧中国是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计量检测技术的发展,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来发展仪器仪表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材料试验机的制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从静态到动态,逐步发展成初具规模,具有能生产静负荷试验机(如拉、压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机、松弛试验机、持久强渡试验机、蠕变试验机、复合应力试验机等)和动负荷试验机(如冲击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等)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众多民营企业应运而生。试验机制造行业也和其它行业一样,民营企业登上了试验机行业的舞台。近几年,随着国内试验机民营企业的不断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国的试验机行业由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民营企业唱主角的时代。
      1、机械方面:试验机在我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机械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有些小的改进。从产品外观来看,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较大。
      国外产品无论从造型、表面处理等方面,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从观感、手感、质感等方面,制造工艺非常精良。国内厂家生产的试验机,都显粗糙。所以国内的厂家想在这方面赶上国外试验机厂家,还需进一步努力。
      2、材料试验机夹具方面
      (1)材料试验机的发展方向是由制样检测向制品(即成品、半成品)检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夹具由原来用于标准试样试验的夹具向用于成品检测的夹具发展。
      (2)夹具的使用向高效率、低劳动强度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夹具一般采用机械锁紧,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及大批量试验(生产流水线随机抽检的)需要,夹具的夹紧方式由原来的机械夹紧向气压夹紧、液压夹紧等方向发展。
      (3)全自动夹具:从试样尺寸测量到装夹,再到开始试验,最后出测试报告一次完成。此类夹具仅适用于大批量的相同试样或成品的测试和检验。
      (4)高低温环境试验的增多,使用于高低温的夹具种类增多。高低温环境试验的增多,给夹具的设计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高温拉伸试验国家标准都有规定:圆试样用螺纹,板试样上有孔。由于连接方式固定,所以夹具的设计较为简单。但高低温试验却不同,它一般是在高低温箱中做试验,它的试样一般标距短(一般为常温试样)。这样一来夹具就必须装在高低温箱内,高低温试验一般由于试验机行程受限制(试验机在装标准夹具时行程),这就要求夹具体积小,又要满足试验力,又要耐高温、低温,一般比较难设计。
      (5)连续试验夹具增多。由于过去一般是制样检测,试样的拉伸、压缩是分开进行的(即拉伸、压缩是用不同的夹具进行的),而现在成品检测越来越多,试样在同一次试验中又要受拉伸,又要受压缩,又要有高的效率,只能用同一种夹具既做拉伸又做压缩。
      (6)特殊行业用试验夹具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行业对试验机夹具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求夹具结构小、无磁性,耐腐蚀(在溶液中做试验)等。
      3、测控系统:试验机的测控技术一直都落后于国外,近几年经过国内试验机行业各厂家不断努力,取得了较大突破,控制器采用一系列的新技术,即DSP 平台;基于神经元自适应PID 算法全数字、三闭环(力、变形、位移)控制系统;8 通道24 位A/D 数据采集系统及USB1.1 通讯等。DCS-200 所用的DSP 平台技术是世界上第三家采用此技术的试验机厂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把USB 通讯技术运用到试验机领域的生产企业。在DCS-200 成功推出后,国内试验机用户纷纷放弃国外的控制器,同时也促进国内其它试验机生产企业对新控制器的积极研发,由此突破了试验机控制的技术难关,推动了国内试验机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测控系统方面,我国采用的某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有些关键技术和部件制造还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能采用世界顶级的HBM 等公司的力传感器,则力值测量系统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将进一步得到保证,其准确度等级也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4、软件方面:现在国内的试验机厂家的试验软件,有自己开发,也有引进国外公司的,有的功能简单但操作方便,有的功能强大但操作略显复杂。我国的试验机从功能性、适用性等方面都紧随国外试验机行业,功能更强大、操作更人性化,获得了国内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其中很多功能在其它厂家的试验机上,都可以得到实现。软件还需要在功能、操作性、稳定性考核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特别要对软件系统进行评定或验证。
      5、试验机配套器件:如试样变形测量系统,国内现采用最多用皮筋夹紧方式,夹持十分不便,但它的计量技术特性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国内还有几个单位生产的引伸计其计量特性也基本相同。目前国际上,应属德国兹威克(ZWICK)公司的试验机所配的全自动引伸计最为先进,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特点是减小人为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这是发展趋势。还有试样夹头、高温炉、环境箱等,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试验机配套器件方面要赶上世界领先水平,还需要我国从事试验机行业的人们付出更多的心力。
      3中国材料试验机行业的发展思路
      由于试验机夹具使用的特殊性,以及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夹具的设计一直处在被动的局面。我们每天都会碰到新材料,需要设计新的夹具。我们只有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来顺应新的发展趋势。
      对拉力试验机夹具好坏的判定很难界定,由于夹具结构的特殊性,对一种夹具,有时我们很难确定它到底更适合那种试样,通常从以下三点来判断:1、夹具是否使用方便、安全; 2、夹持是否可靠,不能有打滑现象;3、做试验过程中,试样断点好。数据离散性小。(即试样不断钳口、钳口内、平行段或标距外)而有几种类型的材料,有与本身的特性及适用的环境特殊,目前为止,解决的办法并不多。
      1、钢丝、钢绞线由于试样硬度高,内部结构相对松散,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夹持试样的钳口易磨损等原因,夹具一直未得到好的解决。过去是夹铝箔来做,一次试验就耗费四片铝箔,浪费太大。现在采用了喷涂金刚砂的拉力试验机夹具,打滑问题解决了,但断口位置始终未能理想,10根试样只能成功一半左右。
      2、对于变形量大的材料由于变形过大,所以夹持困难,夹具的设计也是一个难点。
      3、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做的试验,夹具的要求也很高,既要耐高温,又要不变形,体积要小,所以一般的试验机厂家来说,也是很难搞定的事情
      4、对于批量大,高频率的试验来说,国外普遍采用全自动夹持,对与国内试验机厂家来说,还是个新的课题
      5、对与成品及半成品的检测,需要的夹具则是五花八门,如何个性化满足客户要求,对所有试验机厂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作者简介: 陈 卓(1979-),男,吉林吉林人,博士,工程师,2008年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机械室工程师。王佳玲(1979-),女,吉林白山人,博士,2009年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金属检验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3/view-3790990.htm -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3/view-3790990.htm

0
    +关注 私聊
  • 厚德载物

    第5楼2013/03/28

    恩 的确很专业

0
    +关注 私聊
  • fenling

    第6楼2013/03/30

    很专业,支持国产试验机,希望国产试验机更加努力。

0
    +关注 私聊
  • 沧海青城

    第7楼2013/04/01

    应助达人

    支持国产试验机,但国产的自身也要硬啊

    fenling(fenling) 发表:很专业,支持国产试验机,希望国产试验机更加努力。

0
    +关注 私聊
  • 苏州亚诺天下

    第8楼2013/05/02

    上中国测试仪器

0
    +关注 私聊
  • 沧海青城

    第9楼2013/05/03

    应助达人

    老版友了,请不要违反论坛规定啊

    苏州亚诺天下(sh102201) 发表:上中国测试仪器

0
    +关注 私聊
  • 苏州亚诺天下

    第10楼2013/05/09

    哦,知道了

    沧海青城(lgt228) 发表:老版友了,请不要违反论坛规定啊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