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一位老三鹿人的五年自白:只管检测结果不管生产过程酿祸

乳制品检测

  •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距今已过去5年了,作为一个国内乳企的负责人,回望中国乳业近5年来的发展,心中感触良多。

    现在看当时三鹿的倒闭,很大程度上是奶源的纷争所致。

    合格产品导致安全事件

    乳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对原材料的依赖非常强,乳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牛奶,但是如果没有牛的话,从哪里来牛奶?所以要做乳业,首先得解决奶源问题。

    2008年之前,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都不太注重牧场建设,虽然也有自营牧场,但是不多,多数还是靠从散户那里收的奶生产。

    在正常情况下,不管是三鹿还是伊利,要想培植一片奶区,就得无偿把钱或者牛送给农民,让农民通过养牛产奶来还买牛的钱。当农民把钱还完后,牛就是农民的了,企业再收奶的时候,农民就开始赚钱。一头奶牛的价格在一两万左右,许多农民都买不起牛,一看有人免费送牛,就愿意养牛。国内一些大型的知名乳企当时都是走这种路子。

    但是到了2006年、2007年的时候,奶源市场出现了混乱。一些乳企一头牛也不养,通过加价收购奶农的牛奶,争夺奶源市场。

    企业自己的奶源都是一片一片联营的,比方说相邻的两个村有2000户奶农,共养了2000头奶牛,在这两个村之间,会建一个共同的奶站。奶农将牛都牵到奶站来挤奶,之后奶站愿意把奶卖给谁就卖给谁。由于一些企业加价抢夺奶源,导致原来与奶农签好协议的乳企也只有加价,当牛奶的价格超出原有的价值,作假就有利可图了。一些奶贩子从奶农手上收完奶后往奶里兑水,多卖多赚钱。但是兑水以后奶被稀释了,蛋白质含量不合格,于是开始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蛋白质含量就合格了。很不幸的是,当时三聚氰胺不是国家牛奶的检测项目,也不是奶粉的检测项目,所以当时检测出来的牛奶和奶粉都是合格的。

    这就引出了我的一个观点,合格产品导致安全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乳业出现的大问题,很多都是合格产品导致的安全事件。企业生产出的牛奶和奶粉,它们在上市检测的时候都是合格的,但是合格还是出事了,国家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乳业的管理体制。作为监管部门,很多时候并不是去监管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仅是在最后的环节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测其实非常复杂,相当于要求一个企业把前端没检测的东西全部在最后一个环节检测完。由于只是监管最后一个环节,就只能拿一个标准来套,但这个标准肯定是有欠缺的。比如,茶里不能加毒药,但检测标准肯定不检测毒药,通常只会检测茶的成分是不是茶。

    在我看来,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所监管,而不是把所有检测都集中在产品出厂前。举个例子,茶是在什么地方出产的,当地的农业部门和食品安全部门就应该监测种植茶叶时是否洒农药,水合不合格,这样最后只需检测茶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即可。

    劣币驱逐良币

    现在很多乳制品企业对检测意见非常大。检测复杂导致的结果是,企业规模越大越正规,就越不敢出事,企业投入的精力就越大,成本就越高,与一些不按正规检测方式操作的企业相比,这些正规企业的利润偏低。可能这家企业卖220元一罐的奶粉,其他企业也卖同样的价格,但这家企业每罐奶粉只有几十元的利润,其他家可能有100多元的利润。

    这就是竞争,我提的第二个观点是由于市场竞争、监管有漏洞,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市场经济把企业全部都赶到市场上,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则,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不敢胡来,正规经营的企业利润就会逐年下滑,日子会越来越艰难。而胡来的企业可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作为企业来讲,生产是一部分,它还要去销售,销售就面临着市场竞争,碰上胡来的企业,成本这么低,正规企业该怎么办?

    如果有政策能够限制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正规企业有正规回报,市场情况好了,企业有了利润,就可以维持正常的投入运转,形成良性循环。而现在,奶源不好,企业就向政府要补贴,等建设好了奶源,如果销售不好,仍然没钱投入到奶源的发展中,没钱投奶源就开始收劣质奶,收了劣质奶再卖给消费者,一旦出了事,消费者丧失信心,对企业更加不信任,企业更赚不来钱,更不能正常投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问题出在生产上

    问题产品不是检测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这是我的第三个观点。合格不证明奶产品没问题,三鹿那时候导致那么多问题,但是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前,三鹿奶粉的检测都是合格的。

    以奶粉为例,一些奶粉品牌宣传奶源来源于国外,其实并不是指添加了营养素的婴幼儿奶粉来源于国外,而是指大包粉来源于国外。

    一些企业将进口的大包粉扔进机器后,将营养素也扔进机器搅拌、分装,但是搅拌可能导致营养不匀。婴幼儿奶粉对营养成分要求特别精确,像维生素B12,根据临床统计,婴儿生理性贫血的有30%~40%,婴儿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必须在奶粉中添加维生素B12来补充营养。但是加入的量很关键,可能在1吨奶粉里加入的量在0.37克左右到0.5克。0.5克的营养素加到1吨奶粉里,怎么搅拌均匀呢?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罐奶粉里一点营养成分也没有,孩子吃了后该贫血照样贫血,还有可能是一罐奶里营养成分超标。

    当然,更大的危害在于孩子可能食用到过期变质的奶粉。国家规定的是,当天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得打上当天的日期,但是部分企业使用进口的大包粉进行生产时,用的是什么时候的大包粉,不会标注出来。比如企业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粉,一般情况下,海关的清关期是3~6个月。在国内生产的婴儿奶粉包装里,为了防止产品变质会充氮气,但是进口的大包粉里是不能充氮气的,因为大包粉用的是塑料袋包装,外面是编织袋。而它不冲氮气,就意味着保质期很短,不冲氮气的大包粉最长保质期是12个月。奶粉在澳大利亚生产后,经过长途运输进口到中国,大包粉到达海关的时候,又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清关检查,要是稍慢一点,6个月检查完。等奶粉到了生产商手里,如果不是马上生产,还得放在那里储存,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等产品真正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可能已经过期。

    国内正规的大企业,不会为了多赚点钱而去冒这个险,正规的做法是装奶粉的袋子上要标注生产日期,在奶粉的外包装盒上也要标生产日期。不正规的生产企业只在盒子上打日期,产品过期以后,把外面的包装盒撕掉,再换上一个有新日期的盒子,让消费者一看就是新产品。

    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规定了企业不能回收过期产品,但是企业可能会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应对。比如当销售者告诉企业店里有500箱过期货了,企业就在车间生产纸盒,并打上全新的出厂日期。企业在车间生产纸盒是不违法的,把纸盒打好日期以后发给零售商,然后零售商将过期奶粉往纸盒里装,装好以后拿去销售。如果我是某家企业的销售代表,把奶粉拿到销售处告诉经销商销售我的货,我可以保证百分之百原价退货,没有任何风险,老板肯定愿意。正规企业跟这样的企业没办法竞争,疼在心里说不出来。

    从国外进口大包粉,什么样是合格的,是什么奶牛产的,这些没法检测到,因为大包粉在海关检测都是合格的,但是对奶粉的来源和前期很难监控。一些企业采取这样方式生产出来的奶粉,不仅成本低,而且赚钱,大家一看有人这么干就都这么干,正规企业想好好干都拼不过这些企业。所以,问题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

    在这5年的发展时间里,我认为许多乳制品大企业都尽力了,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奶源和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企业的经济利益再受威胁,也要保证产品的安全。而我这几年的感受则是如履薄冰,没有一个大企业敢在质量安全问题上含糊。这是几年来中国乳品行业最大的变化,但是大企业改变不了环境。

    对中国乳业支招的话,首先要认识到,这几年国内乳业出现的事件,尤其是大企业出现的事件、行业性的事件,往往是合格产品导致的安全事件,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不要只关注检测结果,更应该从原料到工艺到生产到检测全过程关注。而全过程关注就牵扯到以产定产,前端的产量决定后端的产量。

    在上述基础上,管理部门要对企业进行瘦身梳理,要求企业进行生产工艺全过程的产业链管理,没有全产业链的或者是一年之后没有健全产业链的企业,从奶粉产业中退出。有全产业链的企业,公布合约牧场有多少、自营牧场量是多少。在这样精密的监控下,中国乳业就安全了。

    中国乳制品行业没那么悲观,乳业还是很有希望的,长期来看中国得有自己的乳业品牌,而且是强势的品牌。中国的孩子不能全靠吃外国奶粉长大。选奶粉,不要看国内国外,不能说国内都是好的,国外都是差的;判断知名度高低也不成,不能说广告多的产品就一定好,广告少的产品就不好;也不能说价格高的产品就好,价格低的产品就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标准,只是心理意识。

    企业应该跟消费者沟通,跟有关部门联合起来,从监管部门到企业,再到行业协会,向消费者公开透明信息,告诉消费者如何去判断优劣奶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告诉消费者奶源是什么,取得奶源后是用什么工艺做的,采用的是什么配方,哪些物质是对孩子必不可缺的,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如果消费者经过比较发现,国内的奶粉比国外的好,而且便宜,自然会选择国内奶粉。只有这样,中国乳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关注 私聊
  • 快乐

    第1楼2013/04/10

    应助达人

    欢迎hanmao新版主发贴。

    支持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其实乳品,监管的范围很宽,就算政府部门管,估计也不会投入很大的力度来预警和监测,一般都是出事后,才做专项检测,这种情况弊端很多。

0
    +关注 私聊
  • jiasheng

    第2楼2013/04/10

    写的真的帖呀!!!!

0
    +关注 私聊
  • 天天洗碗

    第3楼2013/04/10

    奶源的确是制约乳企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奶源的好坏往往会决定乳品的质量,有了好的奶源,好的生产工艺,制造出适合中国宝宝生长的国产乳粉,中国的乳企应该向这方面着手,紧抓奶源,用心生产,优化工艺,脚踏实地的走出中国特色的乳品企业

0
0
    +关注 私聊
  • hanmao

    第5楼2013/04/11

    你说的很对,检测是为了监督和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真正的食品安全还是需要从源头进行控制,源头问题还是很大,尤其在饲料和奶牛养殖环节。

    快乐(ynsfeed) 发表:欢迎hanmao新版主发贴。

    支持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其实乳品,监管的范围很宽,就算政府部门管,估计也不会投入很大的力度来预警和监测,一般都是出事后,才做专项检测,这种情况弊端很多。

0
    +关注 私聊
  • hanmao

    第6楼2013/04/11

    是滴,我在看到后觉得写的很中肯就拿过来了。。

    jiasheng(jiasheng) 发表:写的真的帖呀!!!!

0
    +关注 私聊
  • hanmao

    第7楼2013/04/11

    奶源的质量和控制方面大家还要共同学习,看有啥办法能够保证奶源安全,这是乳制品安全的关键所在。

    天天洗碗(binglang1985) 发表:奶源的确是制约乳企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奶源的好坏往往会决定乳品的质量,有了好的奶源,好的生产工艺,制造出适合中国宝宝生长的国产乳粉,中国的乳企应该向这方面着手,紧抓奶源,用心生产,优化工艺,脚踏实地的走出中国特色的乳品企业

0
    +关注 私聊
  • hanmao

    第8楼2013/04/11

    嗯,是很不错。不客气,共同学习。

    青青521(v2673452) 发表:长见识了,谢谢

0
    +关注 私聊
  • nphfm2009

    第9楼2013/04/11

    应助达人

    的确,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

0
    +关注 私聊
  • 马踏飞燕

    第10楼2013/04/13

    应助达人

    好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很有道理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