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8888lili8888
第1楼2013/05/15
二、有什么办法衡量论文的质量吗?
正因为SCI收录的数千种学术期刊良莠不齐,片面强调SCI论文数很容易被
钻空子,因此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所开始同时看重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的档次,
也就是所谓“影响因子”。SCI的开发者每年都会发布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
子”,这是把某种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
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而得的数据。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表明
它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多,也就表明该期刊的影响力大,档次也就高。
但是,影响因子是否能够完全反映期刊的档次,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即使
能够如此反映,也不能把期刊的影响力和具体一篇论文的影响力等同起来。统
计表明,论文引用次数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存在所谓“80/20现象”,即80%
的引用次数来自于20%的论文。因此,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论文
很可能很少被人引用,而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低的期刊上的论文则有可能反过
来。但是国内不少科研人员却把发表其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同于其论文的
影响因子,甚至把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加起来做为自己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和。
总之,要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光是看其发表的论文总数并不妥,
还要看这些论文的质量,但是把期刊的影响力视为论文的质量指标也是不妥的,
必须具体地看其论文的情况,总体地衡量其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一种常用的简单方法是统计一个人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这也
不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
使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他的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
高的论文有多名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而且,有的综述文章的被引
次数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
另一种方法是把被引用总次数除以总论文数,得到平均被引次数。但是这
种做法对论文少的人有利,而对论文多的人不利。
还有的办法是设置门槛,只统计某个人“重要论文”(被引次数较多)
的数量,或这些论文的被引总数。但是把门槛设在哪里,并无一定的标准,是
任意设置的。
li8888lili8888
第2楼2013/05/15
三、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赫希提出了一种新的计量办法,写成一篇论文在去年
8月份先在网上公布,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英国《自然》、美国《科学》
都立即做了报道。该论文在去年11月份正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赫希将这种方法称为h指数(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
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例如,赫希本人的
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
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的是,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用赫希的话
说,只需要“花30秒钟”。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
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
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
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
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在当代物理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是普林
斯顿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维腾(Edward Witten),达110。维腾被普
遍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h指数也比
较高,为62。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霍普
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Solomon H. Snyder),高达191,其次为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
160。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
科的比较。
赫希还计算了在最近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的h指数,平均值
为41。美国科学院物理学与天文学部2005年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为44,而生物
医学部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高达57。
很显然,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
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目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指数没有多大
的意义。h指数比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一
个人的h指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
通过研究许多位物理学家的h指数,赫希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
(从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h指数能达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能达
到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很可能只能在名牌大学或研究所才能见到;能
达到60(或30年后达到9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
赫希并提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
数一般为10到12,晋升为正教授则大约为18。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的h指数一
般在15到20,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则一般在45或更高。
li8888lili8888
第3楼2013/05/15
四、h指数也有漏洞可钻
h指数有其局限,除了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科学家外,也不适合用于评价历
史上科学大师的成就。比如,如果根据SCI的收录计算大物理学家费曼的h指数,
仅为21,按赫希提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科学家”。SCI未收录1955年
之前的物理论文,费曼在那之前发表过17篇论文,即使把这17篇论文全部算进去,
费曼的h指数最多也就38,也还没达到“杰出科学家”的标准。老一辈科学家并
不像当代科学家那样频繁发表论文,而且他们的重大贡献很快成为专业常识,
人们在提及时不再引用其论文,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h指数方面大大吃亏。
论文引用包括作者本人在后来的论文中自我引用(自引)和他人的引用(他
引)两种,SCI在统计时并不对二者做出区分。显然,自引次数的多少与论文的
影响力毫无关系,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故意频繁自引,制造论文被引次数高的
假象。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个优势是很难通过自引来拔高,“无法伪造它”,因
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术成果能否经受长时间的考验。波士顿大学物理
学家悉尼·莱德纳(Sidney Redner)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对此也表示同意:
“想要假造全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困难的。”
赫希和莱德纳都低估了中国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创造能力。以郑岳青为例,
他迄今共发表了134篇SCI论文,其h指数是14,这算是相当高的了,按赫希的标
准,可以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获得永久教职。但是仔细核查这些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价值的自引,有的论文被引用了24次,而其中郑岳青自
己就引用了20次!如果把自引次数去除掉,郑岳青的h指数就降到了不值一提的6。
再好的评价体系,也无法避免被别有用心者钻空子。在中国,一个人想要假造全
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容易的。
2006.1.8.
(《中国青年报·冰点》200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