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测色仪器评价色牢度的阻力究竟在哪儿?

纺织品检测

  • 纺织品色牢度测试中的变色(褪色)、沾色评价,至今还是以人眼观察和主观感觉为主,虽然不少仪器上已有数值化的评价软件,但通行使用的还是人为评价。

    现在纺织品色差的数字化评价已经普遍被接受,颜色测量仪器或色差计也早已是普遍应用了,基本上没有哪家染色企业或检验机构不用仪器测色差了。纺织品色牢度评价的本质也就是看色差,但是同样是比较色差,为什么色牢度就没有用仪器来评的?实施仪器评价办法的主要阻力究竟在哪儿?
  • 该帖子已被版主-独行者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提出讨论话题
    +关注 私聊
  • zhao1hao2985

    第1楼2014/04/28

    1. 人眼与仪器结果不一致时,以人眼为准。
    2. 仪器价格不菲。
    3. 对花纹面料、表面不平面料评价结果不稳定。

0
    +关注 私聊
  • tutm

    第2楼2014/04/28

    可是纺织品测色差也同样有这些问题呀?

    如果说仪器测试结果不太稳定,那纺织品色差的可容误差要求远高于色牢度色差评价啊。纺织品颜色合不合格都可以判决,色牢度那种很粗略的判断为什么不行呢?

    一些小型的色差计并不贵,国产的2k-5k一台,进口的2w-4w,使用很方便,企业里使用都很普遍的,我看几家私企染厂每家都有3-4台,都是国外知名品牌的。

    以人眼为准确实是现在的状况,这是争议最终判决的基本条件,为什么纺织品颜色差异现在已经普遍使用测色仪的结果,而色牢度样品或贴衬的颜色差异评价不用仪器呢?

    zhao1hao2985(zhao1hao2985) 发表:1. 人眼与仪器结果不一致时,以人眼为准。
    2. 仪器价格不菲。
    3. 对花纹面料、表面不平面料评价结果不稳定。

0
    +关注 私聊
  • zhao1hao2985

    第4楼2014/04/28

    首先你没明白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你试试用仪器去评价那种小碎花面料。或者是那种表面不平或网洞的面料。结果会与人眼的结果相差甚多。染厂不一样。染色是同色,很大面积的同色,用这个就很好评。

    印花和色织就很难使用了。所以染厂用来评色差就很好用,但检测机构用来评变色就很不好用。首先说即使用了较好的仪器,还是需要用人眼去监督评级结果,还不如直接用人去评。

    现在检测机构一般用仪器评价主要是色差。色差碰上碎花印花或表面不平还是要用人眼。

    仪器是评价一个固定面积上的平均值,人眼可以识别出其中单一点的色差。

    tutm(tutm) 发表:可是纺织品测色差也同样有这些问题呀?

    如果说仪器测试结果不太稳定,那纺织品色差的可容误差要求远高于色牢度色差评价啊。纺织品颜色合不合格都可以判决,色牢度那种很粗略的判断为什么不行呢?

    一些小型的色差计并不贵,国产的2k-5k一台,进口的2w-4w,使用很方便,企业里使用都很普遍的,我看几家私企染厂每家都有3-4台,都是国外知名品牌的。

    以人眼为准确实是现在的状况,这是争议最终判决的基本条件,为什么纺织品颜色差异现在已经普遍使用测色仪的结果,而色牢度样品或贴衬的颜色差异评价不用仪器呢?

0
    +关注 私聊
  • tutm

    第5楼2014/04/28

    很多染厂也做印花的,印花厂也用这种仪器的,花型太小确实不能测,这一点没问题。一般测色仪最小的测试孔径约4mm,小于这个就不能测了。但这种小碎花对色差的要求一般都比较低,人眼粗看差不多就生产了。

    你写到“但检测机构用来评变色就很不好用”,我就是想讨论为什么这样?“不好用”表现在哪儿?我想至少沾色测试不存在试样太小问题,即使是摩擦,直径也比仪器测试孔大不少,为什么不用?

    zhao1hao2985(zhao1hao2985) 发表:首先你没明白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你试试用仪器去评价那种小碎花面料。或者是那种表面不平或网洞的面料。结果会与人眼的结果相差甚多。染厂不一样。染色是同色,很大面积的同色,用这个就很好评。

    印花和色织就很难使用了。所以染厂用来评色差就很好用,但检测机构用来评变色就很不好用。首先说即使用了较好的仪器,还是需要用人眼去监督评级结果,还不如直接用人去评。

    现在检测机构一般用仪器评价主要是色差。色差碰上碎花印花或表面不平还是要用人眼。

    仪器是评价一个固定面积上的平均值,人眼可以识别出其中单一点的色差。

0
    +关注 私聊
  • zhao1hao2985

    第6楼2014/04/28

    原因我说了。1 争议结果以肉眼为准。没人会花钱买一个结果可能不准的仪器。试问你用机器评级了,你还会用人眼复核吗?会,那就直接用人好了。不用出现争议怎么处理?

    2. 再便宜也是花钱。那个软件我也用过,并不好用。这是我接触过的10余名人员的共同感受。没人会花钱买个不好用的东西的。

    3.沾色是能评,但我们还没闲到人眼评变色。机器评沾色的程度。

    4. 你自己也承认了仪器使用有限制。所以既然有很多限制,又容易有误差,又花钱。这还需要解释吗?

    5.颜色是一种人类的视觉感觉。色差,沾色,变色也是一种视觉感觉。所以对这种感觉类的项目肯定还是习惯视觉评级,更有说服力。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比较保证结果的安全性才是检测机构第一个要关心的。

    仪器是种趋势,但目前还不能替代人眼。

    tutm(tutm) 发表:很多染厂也做印花的,印花厂也用这种仪器的,花型太小确实不能测,这一点没问题。一般测色仪最小的测试孔径约4mm,小于这个就不能测了。但这种小碎花对色差的要求一般都比较低,人眼粗看差不多就生产了。

    你写到“但检测机构用来评变色就很不好用”,我就是想讨论为什么这样?“不好用”表现在哪儿?我想至少沾色测试不存在试样太小问题,即使是摩擦,直径也比仪器测试孔大不少,为什么不用?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独行者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tutm

    第7楼2014/04/29

    呵呵,写了不少,费心了。

    “1 争议结果以肉眼为准。没人会花钱买一个结果可能不准的仪器。试问你用机器评级了,你还会用人眼复核吗?会,那就直接用人好了。不用出现争议怎么处理?”

    “2. 再便宜也是花钱。那个软件我也用过,并不好用。这是我接触过的10余名人员的共同感受。没人会花钱买个不好用的东西的。”

    有争议时以公认机构的人眼评判为准,目前纺织品行业确实如此。但由此也确实有很多人为因素干扰,引起的评价结果争议不少,漏洞很多。这才需要引进仪器的客观化评价方法。

    “3.沾色是能评,但我们还没闲到人眼评变色。机器评沾色的程度。”

    “4. 你自己也承认了仪器使用有限制。所以既然有很多限制,又容易有误差,又花钱。这还需要解释吗?”

    现在有人已经针对小花型样品生产了图案分析型的颜色分析仪器,比色样品尺度可以达到1-2根纱线,而且可以批量化比对样品,人力可大幅降低。这应该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仪器费用可能也与普及程度有关,与专业化的人工费用相比,仪器也许也不是更昂贵的。

    “5.颜色是一种人类的视觉感觉。色差,沾色,变色也是一种视觉感觉。所以对这种感觉类的项目肯定还是习惯视觉评级,更有说服力。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比较保证结果的安全性才是检测机构第一个要关心的。”


    颜色确实是人的一种视觉综合感觉,色差当然也是,但这种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判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是很难规范的,其争议仲裁也只能是建立在“协调”或“权威”基础上,由此自然会产生很多不痛快或无奈的结果。人的视觉可以说是最早被量化的感觉,也是最普及应用的量化感觉。数字化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在很成功地应用,纺织加工行业中也已很普及了。但是,检测行业为什么难以进行,是不是也有惯性和守旧的原因?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

    这就是问题啊!现时确实会这样,但各人感觉不同,或象有位版友说的“领导”意见不同,这不是很难办了?

    “仪器是种趋势,但目前还不能替代人眼。”

    是啊,以上这些都是客观阻力,是不是也有主观原因呢?

    zhao1hao2985(zhao1hao2985) 发表:...................

    原因我说了。1 争议结果以肉眼为准。没人会花钱买一个结果可能不准的仪器。试问你用机器评级了,你还会用人眼复核吗?会,那就直接用人好了。不用出现争议怎么处理?

    2. 再便宜也是花钱。那个软件我也用过,并不好用。这是我接触过的10余名人员的共同感受。没人会花钱买个不好用的东西的。

    3.沾色是能评,但我们还没闲到人眼评变色。机器评沾色的程度。

    4. 你自己也承认了仪器使用有限制。所以既然有很多限制,又容易有误差,又花钱。这还需要解释吗?

    5.颜色是一种人类的视觉感觉。色差,沾色,变色也是一种视觉感觉。所以对这种感觉类的项目肯定还是习惯视觉评级,更有说服力。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比较保证结果的安全性才是检测机构第一个要关心的。

    仪器是种趋势,但目前还不能替代人眼。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WUYUWUQIU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都有自己的观点
    +关注 私聊
  • WUYUWUQIU

    第8楼2014/04/29

    应助达人

    沾色评级仪器会误差较大,因为沾色的一般都不是很均匀,人眼能反复甄别比较,但仪器就是固定的程序

0
    +关注 私聊
  • tutm

    第9楼2014/04/29

    如果沾色不均匀,那无论仪器还是人眼,我觉得评判误差都是不确定的。仪器也可以反复测、多点测,然后统计算出结果啊。

    你觉得如果仪器用“固定程序”、按一定规范多测几次后的平均结果会比人眼评判更差吗?主要差在哪些方面?

    你们平时这类检测中,你对结果有没“模糊”的感觉?或者直白地说,你们有没有“可以驾驭”评判结果的感觉?

    从你对这类测试的实际体验看,有没必要加快仪器检测的需求?

    如果国标中也像AATCC那样加入了仪器评级的内容,你觉得如果要用的话最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或建立哪些条件?

    WUYUWUQIU(wulin321) 发表:沾色评级仪器会误差较大,因为沾色的一般都不是很均匀,人眼能反复甄别比较,但仪器就是固定的程序

0
    +关注 私聊
  • zhao1hao2985

    第10楼2014/04/29

    客观也是主观。没有没原因的不喜欢,也没有没原因的喜欢。正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所以主观上不容易接受仪器评级。如果这些客观因素都解决了。我不认为会有人就是讨厌仪器评级的。

    tutm(tutm) 发表:呵呵,写了不少,费心了。

    “1 争议结果以肉眼为准。没人会花钱买一个结果可能不准的仪器。试问你用机器评级了,你还会用人眼复核吗?会,那就直接用人好了。不用出现争议怎么处理?”

    “2. 再便宜也是花钱。那个软件我也用过,并不好用。这是我接触过的10余名人员的共同感受。没人会花钱买个不好用的东西的。”

    有争议时以公认机构的人眼评判为准,目前纺织品行业确实如此。但由此也确实有很多人为因素干扰,引起的评价结果争议不少,漏洞很多。这才需要引进仪器的客观化评价方法。

    “3.沾色是能评,但我们还没闲到人眼评变色。机器评沾色的程度。”

    “4. 你自己也承认了仪器使用有限制。所以既然有很多限制,又容易有误差,又花钱。这还需要解释吗?”

    现在有人已经针对小花型样品生产了图案分析型的颜色分析仪器,比色样品尺度可以达到1-2根纱线,而且可以批量化比对样品,人力可大幅降低。这应该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仪器费用可能也与普及程度有关,与专业化的人工费用相比,仪器也许也不是更昂贵的。

    “5.颜色是一种人类的视觉感觉。色差,沾色,变色也是一种视觉感觉。所以对这种感觉类的项目肯定还是习惯视觉评级,更有说服力。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比较保证结果的安全性才是检测机构第一个要关心的。”


    颜色确实是人的一种视觉综合感觉,色差当然也是,但这种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判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是很难规范的,其争议仲裁也只能是建立在“协调”或“权威”基础上,由此自然会产生很多不痛快或无奈的结果。人的视觉可以说是最早被量化的感觉,也是最普及应用的量化感觉。数字化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在很成功地应用,纺织加工行业中也已很普及了。但是,检测行业为什么难以进行,是不是也有惯性和守旧的原因?

    “如果机器评3级。人评4级。你会相信哪个结果?我相信一般机构都会选择人”

    这就是问题啊!现时确实会这样,但各人感觉不同,或象有位版友说的“领导”意见不同,这不是很难办了?

    “仪器是种趋势,但目前还不能替代人眼。”

    是啊,以上这些都是客观阻力,是不是也有主观原因呢?

0
    +关注 私聊
  • WUYUWUQIU

    第11楼2014/04/29

    应助达人

    比如汗渍色牢度变色和沾色,我最快一分钟可以评10个样品,特别是多花色印花布,仪器很难做到?评级排除操作误差,一般沾色最严重为最终级数,个人感觉沾色评级中,人眼还是准,快一些,当然,这是我个人感觉

    对于新手,可能操作仪器更好一些,但对于有经验的评级人员,仪器还是‘逊色’一些

    tutm(tutm) 发表:如果沾色不均匀,那无论仪器还是人眼,我觉得评判误差都是不确定的。仪器也可以反复测、多点测,然后统计算出结果啊。

    你觉得如果仪器用“固定程序”、按一定规范多测几次后的平均结果会比人眼评判更差吗?主要差在哪些方面?

    你们平时这类检测中,你对结果有没“模糊”的感觉?或者直白地说,你们有没有“可以驾驭”评判结果的感觉?

    从你对这类测试的实际体验看,有没必要加快仪器检测的需求?

    如果国标中也像AATCC那样加入了仪器评级的内容,你觉得如果要用的话最需要克服哪些困难或建立哪些条件?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