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毒豆芽毒还是不毒,到底谁说了算?

  • 逆天一棍
    2014/09/18
  • 私聊

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



  • 贵阳一位农业专家,30年前因研发无根素获得省科技奖,如今他儿子已被山东警方拘留近一年,原因牵涉“无根素毒豆芽”事。

    近日《毒豆芽喊冤》的报道引发巨大关注,中国食协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回复:矛头也不应指向农业部,农业部正式回函不受理,也并非不作为。问题是,如果卫计委、农业部、国家食药总局都不管的话,是不是应该有第三个部门出来管理?

    浙江宁波、金华、山东烟台、威海等各地多起涉“毒豆芽”案人员,有的被无罪释放,有的看到本报之前报道 ,仍然心存一丝希望。

    那无根素究竟是否有毒呢?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的报告,对浙江被捕芽农的豆芽疑问做出回答,结论是“即使按照最大风险原则进行评估……风险完全可以接受。”

    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的报告,对被捕的芽农也作出答复:“6-苄基腺嘌呤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也是安全的。”

    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经过了严格的急性毒性试验。“各种毒性试验都做了: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大白鼠致畸试验,公司1985年成立至今,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8503”调节剂项目1992年获贵州省人民政府“星火计划”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个物品,有毒还是没毒,到底该如何判定?
    +关注 私聊
  • 千层峰

    第1楼2014/09/18

    貌似毒性试验,都是用小白鼠的多,毒性试验通过,不代表对人体没害吧?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逆天一棍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奖励
    +关注 私聊
  • fslin

    第2楼2014/09/18

    这个应该用多一些动物作试验。

0
    +关注 私聊
  • 秋刀鱼_66

    第3楼2014/09/18

    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的报告,对被捕的芽农也作出答复:“6-苄基腺嘌呤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也是安全的。”-------规范使用。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逆天一棍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讨论奖励
    +关注 私聊
  • 逆天一棍

    第4楼2014/09/18

    药品的研发流程也是先动物,在临床,只是临床时的监控很严。

    食物能做动物,感觉就已经很高端了,人体也做,只是没有监控而已。

    千层峰(jxyan) 发表:貌似毒性试验,都是用小白鼠的多,毒性试验通过,不代表对人体没害吧?

0
    +关注 私聊
  • 逆天一棍

    第5楼2014/09/18

    按照这个思路的话,再多的动物实验能代替人体的实验吗?

    fslin(fslin) 发表:这个应该用多一些动物作试验。

0
    +关注 私聊
  • 逆天一棍

    第6楼2014/09/18

    “规范使用”确实是一个关键词。

    一如食品添加剂一样。只要规范使用国家发布的使用标准,也不会出现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关注这件事,即便是滥用,也是芽农的事儿,关生产厂家什么事呢?

    秋刀鱼_66(v2825652) 发表: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的报告,对被捕的芽农也作出答复:“6-苄基腺嘌呤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也是安全的。”-------规范使用。

0
    +关注 私聊
  • 秋醉虞阳

    第7楼2014/09/18

    这激素是作为农药备案
    闲话6-苄基腺嘌呤(http://tieba.baidu.com/p/2871094304)
    目前 哈尔滨市地方标准有限量值 DB 2301/ 0007—2011 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逆天一棍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资料奖励
    +关注 私聊
  • 逆天一棍

    第8楼2014/09/19

    据说以前国家也有标准的,只是2013年取消了。

    秋醉虞阳(wangjianhua1102) 发表:这激素是作为农药备案
    闲话6-苄基腺嘌呤(http://tieba.baidu.com/p/2871094304)
    目前 哈尔滨市地方标准有限量值 DB 2301/ 0007—2011 种芽菜生产技术规范

0
    +关注 私聊
  • xiaoxu

    第9楼2014/09/19

    除了无根素 豆芽生产过程中还放不放其他的有毒成分呢

0
    +关注 私聊
  • 七月破晓

    第10楼2014/09/20

    应助达人

    其实我一直在纳闷,这些“8503”调节剂项目、科技进步“二等奖”是需要个人或团体去申报的,申报会提交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材料。看起来有点高大上。
    第一,先不说负责审核验收的专家有没有认真审查,是不是秉公办事,主要是他们做不做这些研究呢有没有此方面知识的储备呢
    第二,申报方是否真的进行了这些毒理学研究呢
    ========================================
    以上是由新闻想到的。
    看报道,我觉得研究者似乎没什么问题,因为一直没有出过事,国家也做了相关规定,有使用标准。懂得的人都知道底线在哪里,但是这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重点在于不了解却需要使用它的人,政府应该做的不是打击研究或创新者,应该做的是传播规范使用的知识吧。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逆天一棍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深刻讨论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