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老树发新枝——血凝抑制试验原始记录改版记

  • 栀子花开
    2015/09/30
  • 私聊

数据处理

  • 老树发新枝——血凝抑制试验原始记录改版记
    为评估家禽免疫效果,基层(市级、县级)兽医实验室每年需要对大量的家禽血清样品开展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经常开展的项目有禽流感H5Re-6、H5Re-7、H7N9、ND等,一般县级实验室每年检测量为3000+份次,市级实验室每年检测量更是高达20000+份次。如何填写血凝抑制试验原始记录成为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
    一、实验过程简介

    从整个检测过程看,只需要80min即可完成实验。但由于样品量大,一般每次检测120份样品×4个项目=480项次,加样、稀释、振荡等耗时较多,一般早上开始实验,判定结果均需要到下午4时以后。
    二、原来的表格格式及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该原始记录表信息较全面,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真实反映实验结果,记录的是经实验人员观察并进行判断后的凝集程度,而且容易篡改;
    二是数据记录量非常大,每个检测需要记录12孔的反应程度,每个孔填写“-”、“+”、“++”、“+++”或“++++”。按照每孔填写4划计算,每个检测需50划才能完成填写,全年3000+份次检测量,需填写15W+划以上;
    三是大量原始记录事后誊写而非实时记录。每次实验一般检测120份样品(即480个检测),实验结束已经接近下午下班。如果如实在原始记录上填写,加班3小时也无法完成记录工作。于是经常出现不规范的操作:或者只记录一个结果,每个孔的凝集程度事后估摸着填写;或者非常潦草地在草稿上记录,然后誊写到原始记录上。种种做法均不符合资质认定及考核的要求;
    四是检测过程中部分信息仍然不全,如抗原的实际用量。
    三、原始记录格式的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对原始记录格式及记录方法作了较大改动,具体内容如下:
    1.将常用的4个检测项目放在一张原始记录表上;
    2.增加检测过程的记录,尽量达到“通过原始记录可以复原实验”的目的;
    3.删除原先工作量最大的每个样品12孔的凝集程度的记录;
    4.事先能确定的信息,通过电脑打印;事先不能确定的信息,通过手写记录;
    5.增加拍照环节,在进行判定结果的同时,对反应板进行拍照,并将照片作为原始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改动,判定结果时只需记录一个结果,外加拍一张照片即可,基本可以做到实时记录。忙时可以两人同时操作,一个记录一个拍照,绝对搞定。
    改版后的原始记录如下:


    虽然根据有关要求对原始记录进行了改进,但肯定还存在着很多不妥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