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lin
第1楼2006/10/23
2 Sauveur 的Fe-C 临界图[2]
图8 Sauveur 的Fe-C 临界点图(1896)
我们在前两篇“史话”里已有对Osmond 的临界点测定工作有过不少叙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在1887 到1896 这十年里,临界点的测量工作风行一时,可谓风起云涌。值得一提的是Le Chatelier 在1888 年发明了铂- 铂铑热电偶,使临界点及其它高温测量的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Sauveur 在1896 年把Osmond , Howe , Roberts-Austen ,Arnold 和他本人的数据收集在一起,画在温度为纵坐标、碳含量为横坐标的图上(图8) 。有人说这是冶金史上第一个Fe-C平衡图,我们称之为临界点图,因为一则严格地说它还不是平衡图,二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称它为平衡图的雏型却末尝不可,因为后来的平衡图就是由此生长出来的。Sauveur 本人对此的阐述是[3] :“此图给出不同含碳量的钢在冷却时临界点的位置。黑线的宽度并不代表在临界点放热引起的降温延缓程度,而只给出其范围。例如,高碳钢只有一个延缓区,起于约680 ℃,终于约640 ℃。最大放热反应发生在这两个极限之间,但并不一定在它们的中线上”。
Howe 对Sauvear 临界点图的首创权提出过质疑,他说这应归功于德国的冶金学家R. Mannes2mann。这一点还有待考证,书此备案。
3 Roberts-Austen 的Fe-C 平衡图
首先有必要将W. C. Roberts-Austen 的姓名交待清楚,这在文献中有过不少混乱。他的原姓是Roberts ,后来应母系方面的要求,他申请并获准将Austen这个姓加在原姓Roberts 的后面,因此复姓Roberts-Austen[4] 。Osmond 为了纪念Roberts2Austen 在Fe-C平衡图方面的贡献,用Austen 这个姓命名γ固溶体为奥氏体。因此,我们简称他为奥氏,但是他的全姓是Roberts-Austen。
奥氏早年在英国皇家造币局工作过十多年,在那时这无异是英国的国立冶金研究所,当年牛顿也在造币局工作过。奥氏在这里从事过贵金属合金中微量杂质、气体、偏析等方面的研究,用热分析研究过它们的凝固过程。造币要用钢模或铁模,他在1880 年开始研究气体对钢的淬火和回火的影响及铁的电沉积。1882 年奥氏到皇家矿业学院任冶金学教授,一方面由于当时英国的钢铁生产鼎盛一时,一方面由于受到Osmond 的临界点工作的启发,他对钢铁金相学的兴趣逐渐加深。他的长期合作者Smith 对他的评论是[4] :我们认为Roberts-Auten 从几方面来看都是Osmond 的门徒,这么说是公正的。他在英国为铁的同素异构理论说教,在后来的“报告中把Osmond 的高超金相技术介绍给国人”(注:这里的报告是指奥氏以合金研究委员会的名义给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提出的著名研究报告,在第四(1897) 及第五(1899) 报告中载有Fe-C 平衡图的讨论,见图3及4) 。的确如此,Osmond 提出的β-Fe 淬火硬化理论,奥氏随声附合,甚至当他自己做铁的同素异构试验没有发现A2 这个临界点时,他对这个理论仍坚信不移,在英国为之辨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奥氏的功绩是首先正式提出纲中的γ固溶体。他认为Fe-C 合金系与通常的食盐水溶液相似,碳在铁中既可以生成液态的溶体,也可以生成固态的溶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他在1897 年绘制了冶金史上第一个Fe-C 平衡图(图9) 。其中除了在ABD 线上有一个“碳在铁水中的溶体”外,还有一个明确的“碳在铁中的固溶体”单相区,其边界是GOSE ,S 是共析转变点。这些符号今天的Fe-C 平衡图仍在沿用。如果说GOSP’部分还与图8 有一定相似之处,那么SE 就完全不同了,它代表Fe3C 从γ中析出的Acem线。在PSP’线之下是“Solid eutectic”,直译为固体共晶,实即共析。除了这些有关钢的相图部分外,图9 中还有与铸铁有关的铸铁部分。尽管这个Fe-C平衡图很粗糙,并且还有一些不明确甚至错误的地方,但至少Fe-C 平衡图的粗线条已经勾划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图9 Roberts-Austen 的第一个Fe-C 平衡图(1897)
两年后奥氏发表了一个改进了的Fe-C 平衡图(图10) ,其中的三相共存线都改正成水平直线,如ac ,MO ,pp’。显然这是符合相律的,在常压下它们只能在各自的固定温度下存在。此外还分别注明BD 是石墨从液体中的析出线,SE 是Fe3C 从γ固溶体中的析出线。由于在一个相图中同时有石墨及Fe3C 存在,而且石墨是高温相,Fe3C 在稍低一些温度析出,奥氏在图出中画了一个V 形虚线把它们区别开来。这是奥氏一生从事冶金研究事业的顶峰,他在那时誉满全球,并当选为英国钢铁学会主席,不久之后(1902) 逝世。为了纪念奥氏在γ固溶体及Fe-C 平衡图方面的贡献,Osmond 在1900 年命名γ固溶体为奥氏体。
图10 Roberts-Austen 的第二个Fe-C 平衡图(1899)
4 Bakhuis-Roozeboom 修订的Fe-C 平衡图[5]
H. W. Bakhuis2Roozeboom 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化学系教授,他主编的三卷六册“非均态平衡”收集了数以千计的相图,在二十世纪前中叶一直是这方面的权威著作。与奥氏一样,他也是复姓,但是在文献中Bakhuis 常被人略去,以单姓Roozeboom出现。
图11 Roozeboom 修订的Fe-C 平衡图(1900)
Roozeboom在1900 年根据相律重新修订了奥氏在1899 年发表的Fe-C平衡图(图11) 。这是以相律为指南制定的第一个合金相图,它的意义不仅是提供了一个基本正确的Fe-C平衡图,而且是为在合金相图中应用相律开了一个先例。在这之后,合金相图方面的研究就普遍开展起来。应当指出,Roozeboom 并未重新做实验,他只是利用相律,特别是他在盐类固溶体方面有关凝固与相变的知识,对Fe-C平衡图作了一些修正。首先,根据二元相图中固相线与液相线间的关系他引入了ba 这根固相线,并且指出从成分为q 的液体中凝固的固溶体的成分为p 。在平衡状态下,凝固终了时的固溶体成分为r ,最后凝固的液体成分为s。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Roozeboom 称γ固溶体为马氏体,这是因为在1895 年Howe 命名钢的淬火组织为马氏体,而那时流行的认识是高温的γ固溶体经淬火而被保留到室温。1900 年Osmond 命名γ固溶体为奥氏体后,1903 年Howe 才第一次在Fe-C平衡图中用奥氏体标明γ相区。此外,图5 中还有(液体+ 马氏体) 、(马氏体+ 石墨) 、(马氏体+ 渗碳体) 等相区。其次,Roozeboom引入一个有固定组成的Fe3C 单相线FL ,成分为n 的合金在800 ℃时由固溶体m及用o代表的Fe3C 组成。m 所在的SE 线与固相线ba 在共晶温度连结起来,还有原来的GOS 线,构成γ固溶体的单相区。Roozeboom还进一步指出,珠光体不是一个单一的相,而是由α-Fe 与Fe3C 两相组成的混合物。今天看来这些都是相图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在1900 年这对绝大多数冶金学家来说还是挺新鲜的,不是老生常谈。
shaolin
第2楼2006/10/23
为了解释碳在高温以石墨形式存在而在略低的温度以Fe3C 形式存在,Roozeboom 根据盐类中的包析反应HgI2 + 2AgI≒HgI2 •2AgI 提出1.8 %C 马氏体(γ) + 石墨≒渗碳体(Fe3C) ,用EF 这条线把(固溶体+ 石墨) 两相区与(固溶体+ 渗碳体) 两相区分开。这一点从相律的角度来说是无可非议的,但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原因是冶金学家当时提供的数据不可靠。碳之所以在1000 ℃以下以Fe3C 形式存在,并不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以下它比石墨更稳定,而主要是因为Fe3C 分解为石墨这个化学反应在1000 ℃进行较为缓慢,石墨没有足够时间形成。关于这一点,不久就有一些金相学方面的有识之士予以纠正,详见下节。
Roozeboom的开创性工作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典型事例,他只是根据相律的基本原理在奥氏从试验得出的Fe-C 平衡图上添了几笔,结果面目一新。这里要强调的是他之所以能做这几点变动是由于他不但对相律有深透的理解,而且在相图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在Roozeboom的启发下,英国的Heycock 及Neville 用相律为指南制定了Cu2Zn ,Cu2Al ,Cu2Sn 等二元合金相图,以细致完备见称。同时他们还发展了用金相试样在高温淬火急冷后再进行显微镜观察的测定相图方法。另一方面,德国的Tammann 在哥丁根大学带了一批学生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对数以百计的二元合金相图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难免有一些粗糙,因此招来不少非议。但是,Tammann 的目的是尽快寻找合金化及合金相的规律而不是合金相图中一些细节的精确性。上述两方面的工作对合金及平衡图的研究都起了应有的促进作用[6] 。
5 Fe-C 平衡图的进一步完善
就在Roozeboom发表订正了的Fe-C 平衡图的同一年,奥氏在这方面的合作者Stansfield 就已得出石墨在液体及固溶体中的溶解度较Fe3C 的溶解度为低的试验结果[7] 。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指出,石墨是稳定相,Fe3C 是亚稳相。不过由于Fe3C 在纯Fe-C合金中有一定的稳定性,分解成石墨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可以分别作为Fe-C(石墨) 稳定系统和Fe-Fe3C 亚稳系统加以考虑,合画在一张图上,亚稳系统用实线,稳定系统用虚线。这种合成的Fe-C 平衡图由法国的Charpy(即用他的姓氏命名冲击试样的夏氏) 在1905 年,德国的Heyn 在1904 年以及瑞典的Benedicks 在1906 年分别给出的[6]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Fe-C 平衡图的这种双重画法持有保留意见,如:既然承认石墨不能由Fe-C 二元合金液体中直接析出(铸铁中由于有硅,石墨可直接析出) ,而是由Fe3C分解得来,那又何必在平衡图中画上石墨的析出曲线? 既然Fe3C 是亚稳定的相,严格地说, Fe-Fe3C 相图就应该称为状态图而不是平衡图。
下一步的改进是δ-Fe 的发现并在1904 年包括在Fe-C 平衡图中。与α-Fe 一样,δ-Fe 也有体心立方结构。在0.3 %C 以下的Fe-C 合金中δ固溶体直接从液体中生成,然后或经包析反应或直接转变为γ固溶体。在Fe-C 二元合金中,δ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但是在Fe-M-C 三元系合金以及高合金钢中,如果这些合金元素有缩小γ相区的作用,如Si ,Cr ,Mo ,W等,则δ相区扩大,甚至可能出现δ→γ+ 合金相或合金碳化物这样的共析反应。这对了解像高速工具钢及不锈钢这样的高合金钢的凝固过程及热处理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不过,这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了。
根据德国冶金学家Wüst (即乌氏,用他的姓氏命名FeO(缺氧) 为乌氏体) 的建议,用德国金相学家Ledebur 的姓命名γ与Fe3C 的共晶组织为莱氏体。这个名词在Fe-C 平衡图、铸铁以及高碳铸钢的金相研究中经常使用。到1914 年Fe-C 平衡图可以说是基本定型了,尽管后来还有不少人从事细致、精确的重新测定。作为这一章的结语,我们借用美国金相学大师Howe对奥氏的1899 年的Fe-C 平衡图的评价:“这些数据可能会被更精确的和更完整的数据所替换,但是他的表示方法(本文作者注: 指平衡图) 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