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chan59
第6楼2018/02/09
厉害!您说的非常在理。
我仔细阅读了6.5.1“实验室应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适当参考标准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其中每次校准对测量不确定度均有贡献。”这句话中两次出现“测量结果”像您说的不再强调校准而是关注结果。所谓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就是指不间断的校准链,也就是您说的信息系统,那么实验室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校准链落实于文件中。
这样一来6.5计量溯源性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实验室准备好这些“文件”了,这些文件可称得上信息资源吗?
en_liujingyu
第9楼2018/02/10
我曾经说过“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指的就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种,在“物质资源”中又可以细分基础设施(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实验室)、设备(对于检测活动就是测量设备)、环境(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得到持续控制的检测环境条件)和资金,信息资源则是指应保持的文件信息(文件)和应保留的文件信息(记录)及标识和软件。
“计量溯源性”的落脚点在“性”(即特性),特性不是资源,特性是事物或资源的性质。楼主谈到“实际上6.5.2以及6.5.3想要表达的内容是校准、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协议标准、比对结果”,非常对。如果没有6.2人力资源,6.3设施和环境条件资源,6.4(测量)设备资源,6.6外部资源,就没办法实现校准和检测过程,无法产生测量结果,而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用到的资源“测量设备(对于校准活动为计量标准)”的特性必须具有“计量溯源性”。
资源是测量设备(包括基准、标准、标准物质、仪器仪表、实物量具等等)。标准值和校准值、比对结果反映的都是测量设备的特性。所以玉树临风版主说“检定或者校准设备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是“对(资源的)计量溯源性的要求”,溯源性是一种特性,是对诸多特性的一种要求,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要求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对其溯源性的要求上。因此我还是认为计量溯源性放在7.7条“确保结果的有效性”或7.8条对“报告结果”的要求中比较贴切、科学。
en_liujingyu
第10楼2018/02/10
另外,标准的附录A提供了“(资料性)计量溯源性”说明,从说明中的第一句话是:“计量溯源性是为确保测量结果国内和国际可比较性的重要概念”。显然“计量溯源性”这个概念是“为确保测量结果国内和国际可比较性”,紧跟着讲解溯源性时讲到的都是达到溯源性要求的一系列做法(一系列活动),落脚点依然都是对资源的一个“特性”要求,和为达到溯源性所要做的工作,而不是在讲“资源”。A.2.3条最后举例是:“例. 法制计量委员会的国际建议 111(OIML R111:2004)中使用等级砝码来校准天平”,这个例子讲的“天平”是被校仪器,“等级砝码”是校准使用的“测量设备”,“校准”是实现计量溯源性的“方法”,测量设备(等级砝码)是“物质资源”,校准“方法”是文件的规定,文件属于“信息资源”,而“计量溯源性”是对使用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操作结果的“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