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享】Y分析化学专家-俞汝勤

快乐老家

  • 俞汝勤(1935年11月21日——)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分析化学家。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

    俞汝勤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参加了建立我国丰产稀有元素铌、钼的标准分析矿样及其分析方法的工作,在梁树权教授指导下,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实验室及课程建设。1962年调湖南大学任教,参与新开设的分析化学专业的建设。

    俞汝勤院士长期从事化学传感器、化学计量学及有机分析试剂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化学教学工作,培养了20余名博士;30余名硕士,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成果获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0年),机械工业部1985年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曾获机械工业部高校科技突出贡献奖(1993年)、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87年)及湖南省劳动模范(1982、1994年)、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等荣誉。曾担任湖南大学校长(1993—1999年),任《化学传感器》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电化学》副主编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及厦门大学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兼职,先后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分析家”(Analyst)中国地区顾问编委(1987—1994年),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期刊“化学计量学杂志”(Journalof Chemometrics)编委(1994— )及国际分析化学期刊“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 ChimicaAcfa)顾问编委(1997— )。

    研究所(实验室)及他的学术梯队:

    俞汝勤教授在化学传感器、化学计量学及有机分析试剂等方面研究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研制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及光化学传感器,为实现晶体膜氟电极与气敏氨电极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创立了几种新型稳健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及化学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倡导化学计量学教学并提出作为化学测量基础理论与方法学的独特教学体系。合成多种新的分析及曾敏试剂与离子载体,建立为有关部门采用的稀有金属分析方法。出版“现代分析化学的信息理论基础”等著作。

    从六十年代起,俞教授开展了稀有元素分析化学及有机分析试剂的研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分析试剂,建立了铌等稀有元素的灵敏分析方法,他提出的新铌试剂已被冶金地质部门采用。有关分析试剂的研究与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结合,已发展为新型载体的合成。通过合成一系列有机载体,研制了多种药物及难测试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以及非玻璃膜氢离子敏感电极;通过合成光化学载体制备光化学传感器。参与将一些重要的晶体膜及气敏电极如氟、氨电极国产化的工作,实现在国内批量生产这些传感器。主持的研究成果“有机试剂用于电化学、催化动力学及光度分析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7年),“离子选择性电极”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在电化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及新型分析试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曾获多种部、省级奖励。曾应邀在太平洋化学大会(夏威夷,1989年)作有关增敏分析试剂的特邀报告,在瑞士联邦工业大学(苏黎士,1985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鲍尔曼,1989年)、俄罗斯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莫斯科,1991年)等地作有关化学传感器专题讲学。出版离子选择性电极教科书。

    从八十年代起,俞院士以化学计量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基础,致力于分析化学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以研究生学计量学教学为基础,出版了“现代分析化学信息理论基础”(1987年)及“化学计量学导论”(1991年)。受国家教委委托,他主持了高校青年教师化学计量学讲习班。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家标准机构主讲了2期化学计量学讲习班(1993、1994)。主持了2项化学计量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展了较系统的分析化学计量学基础研究工作,包括稳健多元校正与滤波、基于形态分析概念的多元校正,以及运用模拟退火算法的多续元校正、人工神经网络的稳健化及其在分析校正与化学定量构效关系方面的应用等。应邀在第二届斯堪地纳维亚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培尔根,1991年),第四届亚洲分析化学国际会议(福岗,1997年)及三届华裔分析化学国际会议上作化学计量学方面的大会报告。任化学计量学国际会议(张家界,1997年)中方主席并作中心大会报告。与三位院士共同发起召开分析化学首届香山科学讨论会(北京,1995年),并在会上作化学计量学与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中心发言。应邀在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中作化学计量学的专题讲学,在化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获多种部、省级奖励。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