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我在150 mm x 4.6 mm色谱柱上开发了一个洗脱方法。但是有两个相邻杂质峰分离不好,我希望用250 mm 柱长的色谱柱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我使用250 mm 的长柱时,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两个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更差,而且其他的杂质峰洗脱顺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是色谱柱的生产商告诉我这两种长度的色谱柱的填料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当更改色谱柱直径时,也要遵循与色谱柱体积成比例地缩小或放大梯度体积的规则。如果要将梯度从150 mm x4.6 mm的色谱柱缩放到150 mm x 3 mm的色谱柱,则应将梯度体积减小2.35倍。通常,这将是必然的选择,因为无论如何您都正在减少与柱体积成正比的流速。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使梯度曲线保持恒定并获得(与更换柱子之前)相同的结果。
为了调整梯度的延迟(使前后一致),首针需要测量仪器的死体积。最好在没有色谱柱的情况下,测定少量的具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例如用甲醇作为溶剂的1%丙酮),以1 ml / min的流速从甲醇到甲醇运行一个阶梯梯度,以达到最佳效果。测量梯度程序从开始变化到变化至终浓度一半的时间,再成倍调整流速运行,通过对比流速调整前后的时间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仪器的死时间。在使用体积较小的色谱柱时,由于这个死体积会使我们设定的梯度程序上延迟到达柱前端,因此,我们需要以相同的比率(死体积/柱体积)在较大的色谱柱上进行推迟梯度,以得到完全相同的梯度曲线。例如,如果使用150 mm x 4.6 mm色谱柱时系统的死体积为1 ml,则对于250 mm x 4.6 mm色谱柱应为1.66 ml。因此,在充分考虑了150 mm色谱柱和250 mm色谱柱上获得的实际梯度分布差异后,我们需要为250 mm色谱柱的梯度程序在开始阶段先加上0.66 ml的等度运行。完成此操作后,两根色谱柱均获得相同的洗脱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