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奇
第6楼2007/04/20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有关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的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年12月8日 来源:
通知指出,为规范农药登记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提高试验水平和质量,现将“第十三届卫生、仓储用杀虫剂药效试验总结会”讨论并修改通过的防治白蚁、螨类、蛀虫、家鼠等农药的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暂行标准印发,望各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论证单位参照执行。通知附件共九个:
附件:1、原药对白蚁室内毒力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2、白蚁对农药室内毒力传递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3、土壤处理防治白蚁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4、木材处理防治白蚁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5、饵剂防治白蚁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6、滞留喷洒防治房屋白蚁现场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7、防蛀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8、灭螨和驱螨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9、杀鼠剂防治家鼠药效试验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检(生测)函[2003]45号,二OO三年七月十五日印发)
何当奇
第7楼2007/04/20
附件1:
原药对白蚁室内毒力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农药原药对白蚁室内毒力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农药登记原药防治白蚁室内毒力的测定和评价。
2毒力试验
2.1供试白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健康成熟的工蚁。
2.2测试条件
温度:台湾乳白蚁(27±1)℃;黄胸散白蚁(26±1)℃;
湿度:(80±5)%。
2.3仪器
容量瓶;移液管;培养皿;微量进样器;光照培养箱。
2.4测试方法及步骤
2.4.1药液配制 将原药用丙酮(个别除外)配制成测定浓度。设5个测定浓度,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如空白对照的击倒率或死亡率大于20%,试验应重新进行。
2.4.2点滴法 工蚁30头,放入培养皿(Ф90mm)。把含有乙醚的棉球置于培养皿内,约30秒(具体时间以移去棉球后白蚁仍能恢复正常活动为准),待工蚁昏迷不动后移去棉球,在每头工蚁腹部,用微量进样器滴加0.5ul药液,然后将工蚁移至另一清洁、底部已放置一层滤纸的培养皿(φ90mm)内。滤纸上滴加1ml重蒸水,饲养观察。定时记录工蚁被击倒数和死亡数。
注:(1)定时记录是指试验开始,白蚁接触药液,到第一头击倒或死亡白蚁出现时的时间间隔的1/10作为时间段,进行记录。
(2)击倒是指虫体不能正常爬行的状态。
(3)死亡是指用毛笔触动虫体腹部,虫体不动的状态。
2.4.3药膜法 用移液管移取药液0.5ml,滴加在滤纸(φ90mm)上,形成均匀药膜,自然晾干后放入干净培养皿(φ90mm),滤纸上滴加1ml重蒸水,投入30头工蚁,30min后,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并定时记录白蚁击倒数和死亡数;可根据测试的要求,将经过测试后的药膜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储存,每年重复测试一次,测试药膜对白蚁药效持效时间的长短。
a、将工蚁继续留在原培养皿内饲养观察。
B、将工蚁移至另一清洁、底部置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Ф60mm)饲养观察。滤纸上滴加1ml重蒸水。
3 药价评价指标
a、将测试的重复数据按机值法计算出KT50、LΤ50和一定时间间隔(24h)的LD50或LC50和置信区间,毒力回归线。
b、统计死亡率
c、据试验方法和结果对试验药剂防治白蚁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
何当奇
第8楼2007/04/20
附件2:
白蚁对农药室内毒力传递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防治白蚁室内毒力传递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农药登记白蚁室内毒力传递药效测定和评价。
2毒性试验
2.1供试白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健康成熟的工蚁。
2.2测试条件
温度:台湾乳白蚁(27±1)℃;黄胸散白蚁(26±1)℃。
湿度:(80±5)%。
2.3仪器
容量瓶;培养皿;移液管;喷粉器;天平。
2.4测试方法和步骤
2.4.1接触传递药剂的测试方法
液体药剂用丙酮或去离子水配制成试验浓度后,用移液管移取1ml药液,均匀滴加在滤纸(Ф90mm)上,自然晾干后放入培养皿(ф90mm),投入工蚁100头。
粉剂用滑石粉配制成试验浓度后,取15mg向培养皿内(Ф90mm)均匀喷洒,培养皿内预先投入工蚁100头,使工蚁身体上均匀地沾上粉剂。然后将沾有粉剂的工蚁移至一清洁的培养皿(Ф90mm)内,培养皿底部铺有滤纸(Ф90mm)。
在用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滤纸上滴加1ml重蒸水。
观察:当工蚁击倒和死亡的个体数量达投入工蚁总数的20%时,移出活工蚁15头,投入另一培养皿(Φ90mm),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96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2层滤纸。当被移入白蚁培养皿内的白蚁击倒和死亡的个体总数也达到投入工蚁总数的20%时,再移出活工蚁15头,投入另一预先放有工蚁96头、兵蚁4头的培养皿(Φ90mm)。如此重复操作,直至被移入白蚁群体的死亡率<90%,试验结束。
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如空白对照的白蚁死亡率大于20%,试验重复进行。按天记录白蚁击倒数或死亡数。
2.4.2胃毒传递药剂的测试方法
将饵剂2g放入培养皿(Φ120mm),投入工蚁100头,白蚁与铒料自然接触,当工蚁击倒和死亡的数量达投入工蚁总数的20%时,移出活工蚁15头,投入另一培养皿(Φ120mm),该培养皿预先投入工蚁96头、兵蚁4头,底部铺有2层滤纸。当被移入白蚁培养皿内的白蚁击倒和死亡个体总数也达到投入工蚁总数的20%时,再移出活工蚁15头,投入另一预先放有工蚁96头、兵蚁4头的培养皿(Φ120mm)。如此重复操作,直至被移入白蚁的群体的死亡率<90%,试验结束。
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如空白对照的白蚁死亡率大于10%,试验重新进行。按天记录白蚁击倒数或死亡数。
3药效评价指标
a、死亡率、毒力传递有效次数。
注:毒力传递有效次数是指被移入白蚁的培养皿内的白蚁平均死亡率≥90%的次数。
b、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药剂的毒性传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中死亡率≥90%,毒性传递有效次数≥1次,试验药剂具毒性传递效果。
何当奇
第9楼2007/04/20
附件3:
土壤处理防治白蚁药剂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农药土壤处理剂防治白蚁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农药土壤处理防治白蚁的药效测定和评价。
2室内试验
2.1供试白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健康成熟的工蚁。
2.2测试条件
温度:台湾乳白蚁(27±1)℃;黄胸散白蚁(26±1)℃。
湿度:(80±5)℃。
2.3仪器
容量瓶;移液管;培养皿;烧杯;玻璃管(30×50mm);天平;光照培养箱;恒温干燥箱;微波炉。
2.4测试方法及步骤
2.4.1药膜法 液态药剂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测定浓度,用移液管移取0.5ml药液,均匀滴加在滤纸(Φ90mm)上,自然晾干后放入培养皿(Φ90mm),形式药膜;粉剂用滑石粉配制成测定浓度,取15mg均匀喷洒在滤纸上,放入培养皿(Φ90mm),形成药膜。在药膜上滴加1ml重蒸水,然后投入30头工蚁,30min后,按两种方法进行,定时记录白蚁击倒数和死亡数。
a、将工蚁继续留于原培养皿内观察。
b、将工蚁移至另一清洁、底部置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Φ90)内观察。滤纸上预先滴加1ml重蒸水。设5个测定浓度、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如空白对照的击倒率或死亡率大于20%,试验应重新进行。可根据测试要求,将经过测试的药膜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储存,每年重复测试一次,以观察药膜对白蚁药效的持效性。
2.4.2土壤法 将过20目筛的土壤放入恒温干燥箱,在(40±1)℃条件下,保持48h,取出。待测定液态药剂用去离子水,粉剂用滑石粉,配制成测定浓度。按用药量25L/m3(配制成测试浓度的药剂体积与土壤体积之比)计,在烧杯内拌土配制毒土(用土量可按公式V毒土=∏d2h/4计算,其中d为玻璃管内径、h为毒土高)。取一根玻璃管(30χ150mm),从一端依次放入毒土(高50mm,位置在玻璃管中央),试纸少许(防止毒土移动)、等长小木片2—3片和试纸少许(作为引诱白蚁取食的食料),加盖橡皮塞。从另一端放入高浓度琼脂(20mm)填充。毒土平面与琼脂平面紧密接触。竖立放置玻璃管,加盖橡皮塞端朝下,从放入琼脂的一端放入工蚁100头,然后用铝泊封口。铝泊纸上用针扎5个小孔,按天观察记录白蚁穿越毒土情况及死亡情况
A、设5个测定浓度、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空白对照白蚁死亡率超过20%,测试应重新进行。可根据测试的要求,将未被白蚁穿透的毒土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储存,每年重复测试一次,以观察毒土对白蚁毒性测试的持效性。
B、高浓度琼脂配制方法:100ml重蒸水,加入琼脂5g,搅拌均匀,放入微波炉,加热至沸腾,取出并倒入培养皿(Φ150mm)冷却凝固。用玻璃管(Φ30mm)在放有冷却凝固后的琼脂的培养皿(Φ150mm)内垂直插取需要形态的高浓度琼脂块,并放入玻璃管内(30χ150mm)
3野外试验
3.1现场条件
林地或绿化地,有乳白蚁属、散白蚁属或土白蚁属白蚁中的任意两个种类白蚁分布,白蚁密度较大、活动频繁、危害较为严重。
3.2仪器
恒温干燥箱;天平;喷具;专用白蚁防治器械;混凝土盖:长χ宽χ高为500χ500χ250(mm),盖的中央有一直径为100-150mm的加盖观察圆孔。
3.3测试方法及步骤
a、将松木块(50χ50χ150mm)置于烘箱内,在(60±1)℃条件下,保持24h,取出称重。
b、选择一蚁害林地,除去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和杂草,暴露土层,整理出500χ500mm(0.25m2)的样地,每样地间距1m。
c、待测液态药剂用去离子水或粉剂用滑石粉配制成测定浓度。
d、将药物喷洒在土壤表面,充分渗透。按5L/m²喷洒施药。将松木块(50χ50χ150mm)6块平行放置在样地上。按暴露和加盖两种方法对样地进行覆盖。暴露样地,恢复原碎土(厚度100mm)、枯枝落叶覆盖状态,保持原地貌。加盖样地,以混凝土盖(500χ500χ250mm)直接覆盖。
e、按推荐使用浓度和剂量,设3个测试浓度,并设空白对照。连续观察24个月。每间隔一年检查一次,观察样地内木块受白蚁危害等级。
4药效评价指标
a、药膜法:不同浓度药液的ΚΤ50和死亡率,滤纸药膜(经过药剂处理后的滤纸)受白蚁危害的状态。
b、土壤法: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白蚁效果代表值(表1)
c、野外试验:木块受白蚁危害状态。
表1 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白蚁效果及代表值
代表值 表示的效果
A 白蚁未能进入土壤,或稍进入土壤(距离<5mm),接触土壤的白蚁死亡,表示对白蚁有明显的阻隔作用。
B 白蚁虽进入土壤但未穿透(5mm≤距离<50mm),进入土壤白蚁死亡,表示土壤对白蚁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C 白蚁穿透土壤,未死亡,存活正常,表示经过药剂处理的土壤对白蚁无阻隔作用。
d、采用综综合合评价的方法对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使用量的防治白蚁效果进行评价。白蚁防治有效的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使用量:
(1)拒避性药剂:死亡率≥95%;滤纸药膜未受白蚁危害;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白蚁效果其代表值为A、B ;木块未受白蚁危害(第24个月)。
(2)非拒避性药剂:死亡率≥95%;ΚΤ50≤350min;药剂处理土壤防治白蚁效果其代表值为A、B;木块未受白蚁危害(第24个月)。
何当奇
第10楼2007/04/20
附件4:
木材处理防治白蚁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木材处理防治白蚁药效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农药登记木材处理防治白蚁药效的测定和评价。
2室内试验
2.1供试白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Oshima)]健康成熟的工蚁。
2.2测试条件
温度:台湾乳白蚁(27±1)℃;黄胸散白蚁(26±1)℃
湿度:(80±5)%。
2.3仪器
容量瓶;移液管;培养皿;光照培养箱;恒温干燥箱;天平;白搪瓷器皿(140x85mm);玻璃圈(40x40mm);玻璃棒;烧杯(1000ml).
2.4方法及步骤
2.4.1药膜法 将待测药剂用丙酮或去离子水配制成测定浓度.用移液管移取0.5ml药剂,均匀滴于滤纸(Φ90mm),自然晾干后放入培养皿(Φ90mm),在该药膜上滴加1ml重蒸水,投入30头工蚁,待用。30min后,按两种方法继续:
a、将工蚁继续留于原培养皿内观察.
b、将工蚁移至另一清洁、底部置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Φ90mm)内,在滤纸上滴加1ml重蒸水,饲养观察。
设5个测试浓度、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如空白对照的击倒率或死亡率大于20%,试验应重新进行。定时记录白蚁被击倒数和死亡数。
2.4.3木材试块法
2.4.3.1药液配制 将药剂按推荐的稀释剂及浓度配制成测试浓度的药液。设5个测试浓度,设空白对照,设3个重复.
2.4.3.2试块处理 将松木块(50x50x10mm)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60±1)℃条件下,保持24小时,取出称重。将称重后的木块置于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泡10min,取出试块,用普通滤纸将试块表面溶液轻轻吸干,立即称重。求出试块处理前后的质量差,并根据药液浓度计算出吸药量,以a.i.kg/m³(木材)表示.
经过药液浸泡后的试块再按以下方法分别处理:
a、自然条件处理 自然晾干至平衡含水率。
b、老化处理 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40±2)℃条件下,保持12周.
2.4.3.3测试 将依2.4.3.2处理的试块用下列两种方法分别测试:
a、接触法 在白搪瓷器皿中加入重蒸水(深5mm),放入玻璃圈。将2.4.3.1和2.4.3.2待用试块置于玻璃圈上,试块上放置另一玻璃圈,向上圈内投入工蚁30头.在白搪瓷器皿上加盖一块玻璃平板。定时记录白蚁被击倒数和死亡数。
b、群体法 在烧杯(500ml)中放置蛭石或沙(高度至250ml),其表面平行放置两根玻璃棒。向烧杯内加重蒸水80ml,把试块置于玻璃棒上。投入工蚁(乳白蚁属白蚁为1g;散白蚁属白蚁为0.5g)。按天观察记录白蚁死亡及活动情况。试验结束,将木块清理干净,观察危害情况,并放入恒温干燥箱,在(60±1)℃条件下,保持24h,取出后称重,计算失重率。
2.4.3.4如空白对照的击倒率或死亡率大于20%,测试应重新进行。如试块未受白蚁危害,且死亡率>90%,可在室内自然条件下保存,每间隔12个月测试一次。
3野外毒性试验
3.1现场条件
林地或绿化地,有乳白蚁属、散白蚁属或土白蚁属(Odontotermes Holmgr£n)白蚁中的任意两个种类白蚁分布,白蚁密度较大、活动频繁、危害较为严重。
3.2仪器
恒温干燥箱;天平。
3.3方法及步骤
3.3.1药液配制 将药剂按推荐的稀释剂及浓度配制成测试浓度的药液.设5个测试浓度,设空白对照,设6个重复.
3.3.2试块处理 将松木块(50x50x150mm)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60±1)℃条件下,保持24小时,取出称重。将称重后的松木块置于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泡150min,取出试块,用普通滤纸将试块表面溶液轻轻吸干,立即称重。求出试块处理前后的质量差,并根据药液浓度计算出吸药量,以a.i.kg/m³(木材)表示。
经过药液浸泡后的试块再按以下方法分别处理:
a、自然条件处理 自然晾干至平衡含水率。
b、老化处理 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40±2)℃条件下,保持12周。
3.3.3测试 将按3.3.2处理的试块,竖直插入或埋入试验林地或绿化地土壤中,深度100mm.观察期24个月.试验观察期内,每间隔一年检查木块遭受白蚁危害情况一次。对照试块,试验开始后半年检查,如仍未受白蚁危害,应另选试验场地重新试验。试验结束,将木块清理干净,观察危害情况,计算平均完好值(I)。
4药效评价指标
a、药膜法:不同浓度药液的KT50、死亡率、滤纸药膜(经过药剂处理后的滤纸)受白蚁危害的状态。
b、接触法:不同浓度药液的KT50、死亡率。
c、群体法:死亡率、平均完好值(I)。
平均完好值(I)=ΣfY∕F。
其中:f为木块数;Y为完好值(表1);F为总木块数。
表1 完好值(Y)标准表
木块试块受白蚁危害情况 完好值(Y)
试块完好:无白蚁蛀食痕迹。 100
试块表面轻微受蛀:深度≤0.2mm。 90
试块中等程度受蛀:深度≤1∕3。 70
试块严重受蛀:深度≥1∕2,但未被蛀断。 40
试块被蛀坏(蛀断)。 0
d、野外试验:平均完好值(I)。
f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使用剂量的防治白蚁效果进行评价。白蚁防治有效的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使用量:
(1)驱避、拒食性药剂:滤纸药膜未受白蚁危害;死亡率≥95%;平均完好值(I)≥90。
(2)非驱避、拒食性药剂:死亡率≥95%;ΚТ50≤350min;平均完好值(I)≥90。
经过老化处理的试块达到上述指标,表明药剂在木材中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