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

仪器信息网商业化专题为您整合商业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商业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商业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商业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商业化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商业化相关的资讯

  • 产业化提速!钙钛矿光伏电池步入商业化关键节点
    日前,奥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50MW钙钛矿中试线将于2023年投产。今年以来,我国钙钛矿投资持续增长,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政策大力支持  12月9日,奥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按照规划,合资公司50MW钙钛矿中试线将于2023年投产,600MW钙钛矿装备和120M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将于2024年投产,力争5年内形成8GW钙钛矿装备和2G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钙钛矿是一种分子通式为ABX3的晶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光电转换效率高,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光电材料之一。业内人士表示,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平安证券研报显示,TOPCon、HJT、IBC等N型单晶硅电池产业化发展提速,但面临30%的光电转换效率上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属于下一代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转换效率可达31%,晶硅/钙钛矿双结和三结叠层电池可以实现吸收光谱互补,理论转换效率分别可达40%和50%,大大超越晶硅电池的效率水平。  今年以来,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钙钛矿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掌握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重点研发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等技术。  市场前景广阔  机构看好钙钛矿电池产业长期发展前景。目前,钙钛矿电池仍处于发展前期。随着技术持续进步,稳定性和规模化制造以及相关测试技术将逐步完善,钙钛矿电池商业化应用将进一步成熟。  根据平安证券报告,钙钛矿电池具备转换效率高、材料成本低、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短、生产耗能低等优势,长期发展优势显著。随着近期技术研发持续突破,商业化应用有望进一步成熟。  浙商证券研报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高效薄膜电池的代表,钙钛矿具备质量轻、厚度小、柔性大、半透明等特性,未来将是BIPV等领域的明星材料。  银河证券相关报告认为,随着钙钛矿电池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十四五”期间我国钙钛矿电池在建及规划产能有望达到50GW-75GW,对应设备总投资175亿元至263亿元。  步入商业化关键节点  在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利好政策带动下,今年以来,钙钛矿项目投资持续增长,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12月8日,无锡极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投资建设的150M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据介绍,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按照规划,公司总投资超30亿元的GW级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及配套产线将于明年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产能将达到6GW。  在此之前,宁德时代于10月份公布一批钙钛矿专利。据了解,宁德时代早在2020年即开始布局钙钛矿。在今年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透露,钙钛矿光伏电池研究进展顺利,并进入中试线搭建阶段。  今年10月,金晶科技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钙钛矿用TCO系列玻璃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年初,纤纳光电投资建设的100MW钙钛矿规模化产线建成投产,目前公司正在规划GW级生产线建设,有望2023年投产。  此外,宝馨科技此前表示,公司钙钛矿项目将于明年年中完成实验室建设,预计2024年进入中试阶段,5年内会完成钙钛矿异质结电池叠层量产的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钙钛矿电池已步入商业化的关键节点,亟待推进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开发以及行业标准的建立。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为加速国内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发展,促进国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人员互动交流,推动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仪器信息网联合电子工业出版社将于2022年12月20-22日举办第三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光电材料、器件专场。参会方式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参会报名请点击会议官网:会议官网: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ia (内容更新中)或扫描二维码报名
  • 融资2.5亿元,推动宏基因测序商业化!
    拥有明星云集的科学联合创始人团队的新初创公司 Delve Bio 于6月20日表示,已启动 3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约折合人民币2.5亿)。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将利用这笔由 Perceptive Advisors 牵头、Section 32 和 GV 参与的资金,将其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传染病测试商业化,并推进其产品线。Delve Bio 联合创始人兼 Chan Zuckerberg BioHub 总裁 Joe DeRisi 表示:“我们坚信,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可以对传染病提供最具决定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的诊断。Delve 将传染病诊断和宏基因组学的最新创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显着提高传染病诊断、发现和管理的精度和范围的承诺,包括宿主反应、抗菌素耐药性检测等的整合。”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 DeRisi 的还有哈佛大学和 Broad 研究所的 Pardis Sabeti、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Charles Chiu、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Michael Wilson 和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的 Matthew Meyerson。Foundation Medicine 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Michael Pellini 已加入该公司董事会。Delve Bio 是 UCSF 的衍生公司,其测试是在 UCSF 的下一代精确诊断中心开发的。该诊断平台使用下一代测序分析单个患者样本中的所有核酸,以无假设的方式同时检测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Delve Bio 还提供专有的计算管道,可快速分析数亿个序列以准确识别病原体。Delve Bio 持有 UCSF 宏基因组 NGS 平台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包括其经过临床验证的脑脊液脑膜炎和脑炎检测。Delve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rad Murray 表示:“虽然基因组测试对肿瘤学、罕见疾病和女性健康产生了变革,但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我们成立 Delve Bio 的愿景是将传染病诊断带入基因组学时代,使患有复杂且往往危及生命的感染(无法常规诊断)的患者能够得到明确的诊断。”
  • 60余海外学者联名要求禁止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
    从纽约开始,一封题为《我们关于转基因水稻、玉米商业化种植问题的意见书》的公开信一个月来在一批海外学者之间广为流传,并开始传入国内。这封信没有明确的收件人,主要目标是呼吁中国政府禁止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   3月27日,信件的起草者董叙霖通过越洋电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现在签名的已经有60多人,如果需要的话,还会有更多人签名。”   2009年中国农业部给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和一个转基因玉米品系颁发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后,董叙霖认为不应在不确定转基因主粮安全性的情况下贸然放开商业种植,于是起草了公开信。   董叙霖通过邮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参加联合署名的有许多知名的海外学者,联名信认为,转基因之争在全世界范围由来已久,找不到任何有转基因粮食科技在现在的贸易、产权体制下能够大量增产的有力证据。   “水稻是亿万中国人民每天的最主要粮食,水稻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继承,玉米也是中国人民三大主粮之一,对稻米和玉米的转基因品种的产业化应该特别审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尤其是大范围长期的种植和食用对人体和环境、生态的影响,还存在很多未知的因素,不是目前的关于健康和环境的风险评估的方法,在短期内可以作出结论的。”“对于国内外提出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质疑,应该慎重对待,在广大民众的疑虑没有充分澄清之前,不应贸然行动。”   农业部之前曾回应外界质疑称,从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相继首次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过程,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 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但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商业化相关的方案

商业化相关的论坛

  • 商业化固相提取的吸附剂类型

    商业化固相提取的吸附剂类型吸附剂类型分子作用十八碳烷基(C18)疏水辛烷基(C8)疏水环已烷基 (CH)疏水乙烷基(C2)疏水、氢键苯基 (PH)分散、疏水丙烯酸 (Acrylic acid)离子交换、氢键丙烯酰胺 (acrylamide)离子交换、氢键氰丙基(CN)分散、疏水二醇基 (2OH)氢键氨丙基(NH2)氢键(质子受体)苯磺酰丙基(SCX)阳离子交换磺酰丙基(PRS)阳离子交换羧甲基(CBA)阳离子交换二乙氨丙基(DEA)阴离子交换三甲胺丙基(SAX)阴离子交换硅胶氢键中性氧化铝氢键弗罗里硅土氢键

商业化相关的资料

商业化相关的仪器

  • 为助力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快速发展,走向世界,默克立足于“在中国,为中国”的公司策略,在这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于2018年从北京迁至上海,并于2019年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张。目前实验室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计划投资共计超过5000万元。拥有完整的细胞构建、培养基开发、工艺开发及分析测试等平台。多样化的培养基库,高通量的筛选和分析,通过大数据获得的关键组分,以及我们对培养基30多年的研发历史,能确保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完成定制化培养基开发工作。我们灵活的合作模式,本地化的快速样品制备和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对法规、速度和规模的需求。immediate ADVANTAGE服务针对GMP前的小规模样品定制,培养基、补料、补充剂和缓冲液是我们所能提供支持的示例之一。这项快捷服务为您提供竞争优势,可以更快完成开发工作并将产品分子更快推向市场。同时,我们配备了相当于我们大型GMP设施的生产技术,确保我们小批量产品的可靠使用和质量。更多信息,e.g., IA项目的主要特点,站点间的可比性等,可参见本页面核心参数 – 样本下载中的资料手册。
    留言咨询
  • VirusExpress AAV生产平台提供基于转染的解决方案,使用悬浮细胞系、化学限定、临床相关工艺,这些都大大缩短了商业化的时间。我们致力于支持您的需求,从临床前到商业化,您可以依靠我们30多年的基因治疗制造经验来帮助满足您的基因治疗需求。VirusExpress AAV平台可放大的AAV制造工艺可以缓解AAV制造商面临的挑战。VirusExpress AAV生产平台包括:用于瞬时转染的优化培养基、悬浮细胞株以及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开发和放大。VirusExpress 293 AAV生产细胞已被单细胞克隆,并已悬浮适应化学成分限定的细胞培养基(EX-CELL CD HEK293病毒载体培养基,14385C)。细胞库是根据GMP规定(21CFR 210、211、600和610)制造和表征的。并且该工艺开发已被证明可达到3 L的生产规模以及高达50 L的细胞生长规模。VirusExpress AAV基线工艺在临床相关规模,工艺开发科学家已经能够在3 L Mobius一次性生物反应器(2 L工作体积)中优化三重质粒转染条件,产生高于1×109 gc/mL AAV2基因组目标滴度。与摇瓶相比,科学家们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更高的基因组滴度。我们的基线工艺能够达到9×109 gc/mL,这几乎比AAV2工艺的目标滴度高一个对数。VirusExpress多血清型生产平台性能不仅工艺开发科学家能够优化AAV2的生产过程,而且科学家们还表明,该细胞系可以生产AAV5和AAV6血清型的GFP模型病毒和在摇瓶中使用我们的基线工艺条件。
    留言咨询
  • 专为蛋白类药物及其他生物工程类产品的分离所设计的小型生产规模的系统,流速范围每分钟20ml 至10L。 K-Prime 层析系统专为蛋白及其他生物工程产品的分离和纯化而设计。这一系列先进系统拥有宽广的流速范围,无论是小试、中试还是商业化生产,其均可提供同类产品中最佳的分离效果。所有的K-prime 系统都使过程放大简单易行系统都使工艺放大简单易行。 优点:宽广的流速范围增大了系统处理能力批报告方式符合相应规范及要求处方编辑使其可以适应临床试验和小规模生产应用为临床应用和规模化生产所设计多语言用户界面占地面积小,可充分利用您的实验室或生产区遵从GaMP、FDA CFR 21 Part 11 要求 了解更多:
    留言咨询

商业化相关的耗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