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本立

仪器信息网黄本立专题为您整合黄本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黄本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黄本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黄本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黄本立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黄本立相关的资讯

  • 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
    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生于香港。60多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学者,在其科研生涯中多项闪亮的“第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的发展历程:   1957年第一个创立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新型双电弧光源,被国外学者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1960年在我国建立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开展研究工作,发表了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   1984年成为我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1988-1989年在国内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一大批光谱分析的骨干师从于他;   1991年其小组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   1993年成为我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院士;   2000年发表了不用一氧化碳的镍蒸气发生法;   ……   黄本立院士主持、参加过多项国家、中科院、省市等重大研究项目,如,1985年主持“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93年主持“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5年主持“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 ……   黄本立院士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先进工作者、优秀专家等称号。 黄本立院士   2010年6月22日,仪器信息网编辑来到厦门大学采访了黄本立院士,请黄本立院士回顾与展望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发展。 原子光谱分析:如何挑战发展“瓶颈”?   近年来,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发展快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成为研究热点,于是,在分析界就有不少人转到这些热点上去。像原子光谱这样一些“传统”的技术似乎被冷落了,出现了“Atomic Spectroscopy:A dying horse?”、“原子吸收技术已经没什么可发展的了”、“原子荧光在国外很少人用”等诸如此类的论调。   生命科学离不开原子光谱分析   黄本立院士谈到,“其实,人体含有或摄取周期表上的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和气体元素,而这些元素对生命有何影响和如何实现这些影响却还远没有被完全了解,因而最近在生命科学‘omics’圈子里出现了‘金属组学’(metallomics)这个新成员。再如蛋白组学,大约30%的蛋白质含有金属,也要知道哪些蛋白质含有哪些金属、含有多少等。”   “而众所周知,原子光谱分析(广义的,包括光学光谱、X射线谱和质谱)则是检测几乎所有这些元素的最佳方法之一。因而我们今天还大谈原子光谱分析,并不是在这生命科学‘王国’的疆土里‘水土不服’、‘拉肚子’而说‘胡话’,而是原子光谱分析在这里大有用武之地。”   加强“联用技术”、“自身建设”   黄本立院士谈到如何突破原子光谱分析发展的“瓶颈”时说到,“由于进行原子光谱分析是要把样品气化、原子化、激发或离子化,然后令产生的辐射或离子进入仪器,才能进行检测;这样,除了能耐高温的简单分子如CN、NO、OH等之外,要获得较大分子的信息是很难的。这个问题对于只要测定元素成分和含量的分析如冶炼工业里的炉前分析、测定矿石中一些元素的含量等是算不了什么的,但是对大分子特别是生物分子的研究却是一个‘瓶颈’,甚至对元素的化合形态分析也是这样。”   “要克服这个‘瓶颈’,就要与其他分离方法如色谱、电泳等结合起来,这就是‘联用技术’。由于一般都把不同的方法用连字号(hyphen) 连接起来,所以它的英语名称就称为‘hyphenated technique’,例如HPLC-ICPAES、CE-AAS等。当然,原子光谱本身也要进行‘自身建设’。” 原子吸收:怎样突破技术“局限”?   黄本立院士介绍原子吸收发展历史时说到,“虽然原子吸收(AA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4年Fraunhofer 研究太阳光谱中的多根暗线时,但是作为一种‘down to earth’的地球上使用的分析技术,它一般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Sir Alan Walsh发表的相关文章开始算。在这里必须指出,Wollaston在1802年就已经发现了太阳光谱中有几根暗带,他以为那是几种颜色的分界线。而Fraunhofer用的自制光谱仪比Wollaston所用的分辨率高很多,他发现了570多根暗线,并把它们用拉丁字母标示出来。而现代最先进的光谱仪可观察到数以千计的暗线。可见仪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原子吸收:国产光谱仪器的“大佬”   “在AAS分析方面中国‘跟’得不算太慢,1966年我们科研小组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国内第一篇AAS研究论文,所用的仪器是自己在实验室里组装的。不久就出现了国内生产的火焰AAS仪器,包括国产空心阴极灯。从此在国内不少实验室中都可以看到国产AAS仪器的倩影。国产AAS仪器所占的国产光谱仪器市场份额,如果以台数算,很可能是‘大哥大’。”   “因为AAS仪器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完全能够满足一般行业的需求,适合中国国情,所以,中国用AAS仪器的人很多,并且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器不但在国内有市场,还可以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原子吸收“大有可为”   火焰原子吸收技术本身确有其局限性,例如,耐热(难熔)元素(refractory elements)形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后,很难离解成原子,需要更高温度,一般要用国人不大愿意用的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国内瑞利公司推出掺氧的空气-乙炔焰,这将是个突破性进展。所以,黄本立院士指出,原子吸收在突破其局限性方面仍“大有可为”:   1、“血铅仪”等专用仪器市场前景看好   原子吸收可针对环境、食品等样品中As、Cd、Pb等有害元素分析而设计成专用、现场、便携仪器。例如,2009年屡屡爆发的血铅超标事件,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政府非常重视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环保监测部门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促进了对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需求,而原子吸收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原子吸收专用仪器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2、“石墨炉”是目前原子吸收技术研究热点   “可以如此认为,我国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目前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外同类仪器的水平;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技术水平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石墨炉原子吸收速度略慢、价格也相对较贵,但其检出限可与ICP/MS相媲美,而价格则相差一个数量级,所以,未来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降低石墨炉电源功率、研发新型石墨材料和新型石墨管以及背景扣除技术等方面。   3、“联用技术”是目前原子吸收应用热点   原子吸收光谱将所有的“东西”变成原子状态,这是其主要的特色,也是其局限性所在,需要与其它方法,如色谱、电泳、质谱等结合起来,即联用技术,原子吸收作为最后的检测技术。 我国ICP光谱:还有哪块“石头”没搬开?   虽然我国生产或正在研发ICP光谱仪的厂家很多,但可以说,我国ICP光谱仪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对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黄本立院士有何看法?对国产ICP光谱仪生产厂家又有何建议呢?   大型光栅,几乎都是进口的,使我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光栅是光谱仪器的核心部件,光栅刻划集精密机械、光学技术等于一身。上世纪50年代后期,长春光机所就已经在王大珩先生倡导和领导下开始光栅刻划的研究工作,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进行光栅刻划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说到这里,黄本立院士谈到,“这是我国光谱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技术,是令人兴奋的事。可惜的是,目前,如中阶梯光栅等大型光栅以及全息光栅,我们自己没有,几乎都是进口的,使我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谈到ICP光谱仪的关键技术,黄本立院士还提到,我国新一代激发光源和离子化源研究工作有待加强,例如,辉光放电、强电流短脉冲等光源都可以进一步研发。   软件做不好,仪器做的再好,它的“亮点”也显现不出来   黄本立院士还着重强调,“我国光谱仪器的软件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尤其不能满足高级研发用户的需求。我国熟悉仪器技术、分析方法、甚至使用过这个仪器的软件开发的人才非常少。另外,部分中国用户也存在不是很成熟的问题,提出的要求不‘精确’也影响了我国分析仪器的研制。可以说,软件做不好,仪器做的再好,它的亮点也显现不出来。分析仪器软件开发需要继续下大功夫。”   样机是“雕刻”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   “仪器制造商‘搭建’的样机质量好,但大批量生产的商品机性能不稳定。”黄本立院士将其生动的形容为,“样机是‘雕刻’出来的、不是‘制造’出来的,大批量生产则行不通。因为‘搭建’样机,无论是材料还是各种部件,厂商都会采用最好的。   “而批量生产时,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机械加工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制造出来的商品机性能不够稳定。并且,发射光谱仪器的分辨率、通光本领等性能与原子吸收仪器相比,要高出很多。而质谱仪的性能就更不用说了。” 原子荧光:其“中国现象”可否复制?   中国开始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AFS已成为我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超过进口的分析仪器。目前,在中国每年销售的原子荧光仪器总量大致在1500~2000台,其中,国产仪器所占市场份额超过90%。但也存在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我国原子荧光发展的经验及其对其它国产分析仪器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子荧光光谱仪   黄本立院士一直关注我国AFS的发展,据其介绍,在2006年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CAS 2006,莫斯科)上,就曾做过题为“原子荧光的中国现象”的报告。在分析仪器市场当中,原子荧光光谱仪可以说是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分析仪器。   第一,国产AFS仪器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与AFS技术相关的专利大部分为中国人所掌握;   第二,尤其在As、Hg、Se、Sb等元素的检测方面,AFS在仪器价格和使用成本上都大大优于ICP-MS等仪器,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第三,中国有一批认真钻研、发展快速的AFS仪器生产企业,如,吉天、海光、瑞利等,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中国在AFS技术应用领域拓展方面做了大量有序的工作,已经建立了40多项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使得原子荧光在地质、冶金、食品、环境、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其他国家,例如美国环保总署只有一个与AFS相关的测汞标准,可以说,标准与分析仪器发展密切相关。例如,英国PSA公司也做AFS仪器,但其测定元素范围没有中国AFS仪器测定的多。   关于推进原子荧光国际化的两点建议   目前,我国AFS发展也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国内用的多,国外用的少,也就是说AFS仪器国际化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对此,黄本立院士对我国AFS仪器厂商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   1、发展原子荧光专用仪器   首先要想办法让国外的分析界同行接受AFS,AFS在某些元素检测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以及测定结果准确等特点,因此可专注发展原子荧光专用仪器。例如,可根据欧盟RoHS指令要求测定的几个元素,发展专门测定某一种元素(例如汞)的AFS仪器。食品、电子产品、玩具等产品都需要此类仪器,相信此类仪器一定可以销售的好。   2、不要抱着氢化物发生、氢火焰“不放”   黄本立院士认为,目前我国的AFS仪器差不多全是基于氢化物发生和氢火焰上的,能测定的元素也就只能局限在“氢化物元素”(hydride forming elements)范围内。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性。是否可以考虑其它的原子化器和进样方式?黄本立院士以其所做的研究为例说到,他们用ICP为原子化器,以强流短脉冲为普通空心阴极灯供电为光源,测量铕的离子荧光,其灵敏度竟超过以激光为光源的灵敏度;这里虽然需要ICP原子化器,成本会升高,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进行简化,例如降低功率等。 仪器人的“呼声”: 如何推进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发?   年龄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意味的不是衰老,而是经验的丰富和资历的深厚。黄本立院士虽然已是85岁的高龄了,但他一直关心着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科学仪器研制后备人才培养等问题。   仪器研制需专门投入,政府导向加大国产仪器支持力度   目前,发展科学仪器已经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一种需要,国家对科学仪器越来越重视。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战略目标和资金投入方面,迫切需要国家与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引导与具体支持,应该在不同部门设立不同层次、不同数量的科学仪器研发专项经费,大力支持一些重点项目。   近来,我国中西部地区药检、疾控部门大宗科学仪器招标的新闻不断,由此,黄本立院士指出,“招标中仪器的性能参数、指标等是否有必要列的那么高?国产仪器是否能满足需求?这种政府导向也是对国产仪器支持的一方面。”   奖励或提升体系、评价方法或机制,应按不同的学科设置不同的标准   “以分析化学为研究方向,发文章的顶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不超过10,而其中进行分析仪器研发,因其所做的是实用性研究工作,更不易发表文章。这影响了中国进行分析化学、尤其是仪器研发人才的发展。”   “科研院校里奖励或提升体系、评价方法或机制,应该按照不同的学科设置不同的标准。”   科学仪器后备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用仪器的人多,做仪器的人少,培养周期长   “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27届化学会学术年会上,所做的与分析仪器研发有关的报告,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已经很久没有‘新人’出现了。” 黄本立院士谈到。   科学仪器研发所需的人才,既要求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求有跨学科的、较广泛的专业知识,必须专门培养。但这些年由于对科学仪器事业发展重视不够,有些高校把已经办了十几年的分析仪器专业撤销,或并入别的专业,我国已经多年没有系统的培养科学仪器研制人才了。   要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科学仪器事业,就需要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加强专业适用人才的培养。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留得住。只有在全国形成振兴科学仪器事业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形成培养、留住人才和吸引国外人才的优势。 采访现场   黄本立院士兴致勃勃的与采访编辑畅谈了2个多小时,对于原子光谱仪器,如AAS、ICP、AFS,我国国产仪器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未来研究热点、国产仪器厂商发展等进行了深刻评析,使编辑获益良多。  后记   60多年来,黄本立院士一如既往,一直奉献于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在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激光光谱分析的理论、方法、应用和仪器装置等方面为我国的原子光谱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成绩和贡献。  85岁高龄的黄本立院士,仍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交谈过程中,爽朗的笑声一直不断,其温和、执着、严谨的态度,给编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毕生钟爱的原子光谱分析事业,黄本立院士最为关心的是我国原子光谱仪器的自主研发和未来发展前景,“不能总是‘小来小去’,要做大型的原子光谱,如ICP、ICP/MS等。但也不能全面铺开、大范围的撒钱,要有重点的支持几个项目。”   编辑:刘丰秋   附录:黄本立院士简介   黄本立,1925年9月生于香港,1945—1949年就学于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1950年在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后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加工作,1984年获批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以原子光谱为研究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化学系教授至今,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科院长春分院及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五邑大学名誉教授,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化学会25届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化学进展》、《分析科学学报》等11种国内期刊顾问或编委,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等6种国际期刊顾问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与环境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常务委员。   60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1957年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多次为国内外专著及论文所引用和一些实验室所采用,上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首次建立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发表了国内首批原子吸收论文;所主持的“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75年起从事感耦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研究,参加过多项获奖工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科委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2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3年获中科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厦门大学第七届“南强奖”个人一等奖。主持研究的强电流微秒脉冲供电(HCMP)空心阴极灯激发原子/离子荧光分析,改善了包括一些稀土元素在内的多种元素的检出限;HCMP技术获专利,并获福建省200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先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逾二百篇,主持或参与编著科技专著有“An Atlas of High Resolution Spectra of Rare Earth Elements for ICP-AES” (RSC, 2000) 等近十部。应邀作过国际会议大会报告9篇,特邀报告20篇。曾以学习会、培训班等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光谱分析骨干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研究生22名,指导博士后9名。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获“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2003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分析化学》出版黄本立院士90华诞专辑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uploadfile/20107/2010727105215645.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祝贺黄本立先生90华诞 /p p   黄本立先生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先生1945-1949在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学习,1950-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是我国著名的光谱化学家。先生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2003年获“福建省优秀专家”和“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称号,2011年被授予“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获“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2015年获厦门大学“南强杰出贡献奖”。培养了多名原子光谱/质谱博士和博士后。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1995)、Analytical Sciences(2000-)等多种国际期刊顾问编委等。 /p p   黄本立先生年幼时,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又碰上旧中国受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虽生活颠沛流离,却毫不气馁,辗转广东、香港、广西、广东奋发求学,最后考入岭南大学,靠半工半读,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在岭南大学他不但学业成绩优异,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得到了众多老师、同窗好友的帮助,而且得到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的亲身指导。临近广州解放时,岭南大学有些老师跑到香港或设法出国去了,冯秉铨先生和高兆兰先生说:“We will stay here to do our job and do it well.”老师的教导重锤般地敲击着黄本立年轻的心灵,让他深受感动并牢记心头。强烈的爱国热忱使黄本立等不及毕业,毅然放弃了赴美留学的机会,和几位同学一起踏上了北上“革命”的道路,来到急需理工科人才的东北重工业基地,融入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 /p p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到了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当时东北的钢铁、冶炼、地质勘探等产业部门急需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刚建立的新中国基本上是空白。黄本立毅然地投身到急需的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中去。起初,在实验条件十分缺乏的情况下,黄本立修复、调整废旧小型摄谱仪,并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配合研究所建立了电解锌、电炭刷石墨等的光谱分析法。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他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电花激发光源,这可能是我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1955年,黄本立转向了矿石矿物分析,发展并改善了国外常用的一种半定量方法—“数阶法”,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国内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1957年,黄本立创立了一种可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专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p p   1954年,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根据当时国内光谱分析研发、推广和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急迫需求,邀集国内高校、科研单位、产业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起“学习”光谱分析的原理、仪器装置、技术和方法,即光谱学习会。黄本立当时负责编写照相(感光)材料测光部分教材。没想到光谱学习会与会代表竟达6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是副教授、高等技师、系主任、化验室主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好比是我国光谱分析事业的火种,对其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1960-1963年黄本立又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开办的光谱物理训练班的教学,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光谱分析科研、教学、应用等方面的重要骨干。 /p p   正一头扎进光谱分析研究之中的黄本立,遇上了“文革”清理阶级队伍,他也没能逃过一劫。黄本立被怀疑是“九国特务”而被隔离审查达9个月之久。在审查期间,他饱受各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苦,熬不过时也曾想一死了之,但是一转念又想这样如何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不忘思考光谱分析。每当“看管人员”看见时而在冥思苦想、时而挥笔疾书时,都以为黄本立是在想问题、写交代 而实际上,他是在琢磨光栅公式、考虑“光量计”用的双金属温度补偿的设计。他算出了一个有三位数的三角函数表,用这个表把所需要的数据计算出来。这些数据的一部分被用到后来出版的《发射光谱分析》一书中。 /p p   虽历经磨难,但却矢志不渝。黄本立从“牛棚”出来,在“靠边站”时期,研制成了国内第一台钽舟无焰原子吸收装置。他还密切关注当时国际上刚刚上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型光源,努力积极收集研究资料,为后来ICP新型光源的大发展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75年起黄本立从事ICP新型光源光谱分析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从事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和我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ICP-AES定值分析工作,以及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使用样品量和一般的雾化器一样、但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并使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0倍。 /p p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黄本立先生一家响应中科院关于支援特区建设的号召,应厦门大学时任校长田昭武院士和吴存亚教授之邀调到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要从零开始,凭着对光谱事业的执着和惊人的毅力,黄本立团结着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科研人员不足,他利用刚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分析专业博士点招收博士生,并争取了多名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 没有仪器,黄本立向自己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人家退货的ICP原子荧光仪,修好给研究生做实验,同时争取到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大中型光谱仪和一些其他仪器的捐赠,为在厦门大学开展光谱分析研究工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实验室,并与分析化学教研室的其它实验室一起联合发展成为“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对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p p   上世纪80年代末,黄本立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可以不必使用硼氢化物并便于实施自动化。该项成果于1991年在国际光谱会议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诸多关注和追踪研究。时光荏苒,到了上世纪90年代,黄本立指导学生开展强电流微秒级脉冲(HCMP)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原子/离子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使普通的商品空心阴极灯(HCL)的离子谱线发射强度比常规脉冲供电时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而原子线的强度也有所提高。后来又将这一技术改进后用到短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源-质谱仪器上,获得了很大成功。此项工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数次作特邀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文章发表后,被国际上许多科学家采用,并有国际知名教授Harrison教授、Hieftje教授等先后专程到实验室参观与访问。 /p p   2003年,年近80岁的黄本立先生代表我国化学、物理和光谱三个学会在西班牙申办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CSI),为我国第一次赢得了CSI的举办权。2007年,CSI XXXV在厦门成功举办,为国内同行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同时推动我国谱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p p   当下,耄耋之年的黄本立先生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良好,思维敏捷,他还在为光谱分析默默地奉献着。他仍然每天坚持上班,阅读大量文献,还会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发给后辈。他也常常和课题组老师讨论学术问题,应邀出席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或给学生做专题性讲座。近四年来,他每年给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的营员做讲座,一次又一次鼓励青年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厦门大学王秋泉、林峻越 供稿)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仪器信息网曾于2010年采访了黄本立院士,黄院士回顾与展望了我国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的发展。 /span    /p p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0727/045574.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黄本立院士深度评析我国原子光谱分析——访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 /strong /span /a /p p br/ /p
  • The 6th APWC岛津之夜祝福黄本立院士
    5月21日晚,正在厦门举办的“第六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国际会议” (The 6th APWC)特设岛津之夜,在厦门大学杭纬教授的主持下,为来自20个国家地区的3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另辟了一个轻松交流的平台。我国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前驱者、九十高寿的黄本立院士作为会议名誉主席现身晚会。 岛津之夜传真 厦门大学杭纬教授做主持 岛津公司分析仪器市场部胡家祥经理首先为出席嘉宾致辞,他在致辞中谈到,今年2015年对岛津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岛津迎来创业140周年。我们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将于今年10月26日举行庆祝盛典,期待在座各位出席。他在致辞中强调,岛津作为世界领先的光谱仪制造商之一,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今年发布了3款新产品:UV-3600Plus,RM-3000和ICPE-9800,这些产品基于环境友好的理念开发,具备卓越的性能,期待这些新产品成为各位的有力助手。在致辞的最后他祝APWC2015取得巨大成功,并祝各位嘉宾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 岛津胡家祥经理致辞 岛津公司技术开发本部马俐副本部长也发表了致辞。她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岛津中国技术开发本部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并强调岛津公司将与中国专家在产学研各个领域全面合作,制造出一系列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她在致辞的最后,憧憬十年后请届时百岁高寿的黄本立院士一起分享我们合作的成果。 岛津马俐副本部长致辞 随后,岛津之夜的全体出席者,为即将迎来九十高寿的黄本立院士送上了最热情的祝福。黄本立院士激动地表示,期待10年之后与在座的各位再次相聚在美丽的厦门。黄本立院士还对岛津的发展表示了关注,他在大会期间莅临岛津展台参观了岛津新产品并给予指导。 为即将迎来九十高寿的黄本立院士送上祝福 黄本立院士期待10年之后与在座的各位再次相聚在厦门 黄本立院士参观岛津展台 在岛津之夜,岛津公司领导逐一向出席嘉宾祝酒表示感谢,期待着岛津与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岛津公司市场部胡家祥经理(左2)、分析中心杨桂香经理(左3)、华南大区营业负责人朱精华经理(左5)和岛津技术开发本部马俐副本部长(右2)问候出席嘉宾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黄本立相关的方案

黄本立相关的论坛

  • 【转帖】中科院院士--黄本立

    中科院院士--黄本立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黄本立原本预计自己只能活50岁,因为他自幼体弱,所以,他25岁参加工作时,黄本立认为,自己揭开了后半辈子的序幕。 幸好,这一预计并未像他的科研猜想那样总能得到验证——昨日,黄本立在厦大度过了自己80周岁和从事科研教育工作55年庆典。他不仅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目标,而且,他的后半辈子过得如同他毕生所爱的原子光谱那样绚烂多彩——在术上,他确立了自己在新中国原子光谱奠基人之一的地位,成为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院士;在人才培养上,中国一大批光谱分析的骨干出自于他手下;然而,对于像我们这类的平常人来说,他充满魅力的一点是:这位通常表情严肃的院士对生活的热忱。 他想当摄影师,命运的安排使他成为化学家 黄本立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摄影师,虽然他最终成了化学家。从现在看,他对成为摄影家的理想,仍然矢志不移。 证据是显而易见的,昨日出版的图片集里,照片上的黄本立,胸前总是挂着照相机。 他和本报摄影记者姚凡的友谊,也是一个证明。在一次对他的采访中,他结识姚凡。姚凡说,很快的,他的电子信箱就塞进了黄本立寄来的摄影作品。这位院士谦虚地称呼姚凡为“师傅”,向他讨教光圈、快门等问题。 他对摄影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他在1945年上大学时,当时,他还组织了摄影小组。1949年从广州岭南大学毕业后,黄本立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出国留学,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一直拿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国际学生奖学金,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几率很大,第二条路是在新中国工作,当时称“参加革命”。 黄本立最终决定选择北上“革命”,多年以后,他直言不讳地说,当时,他是冲着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而去的。 但是,命运为他做了另外的安排,他被安排在东北科学研究所,也就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即使是这样,黄本立的摄影家之梦还没有醒——他幻想报到之后再调入东影。 然而,黄本立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专业搞摄影的想法,而投入到原子光谱分析研究中去。黄本立在解释自己“移情别恋”的理由时说,当时,东北是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基地,急需采用快速、准确的原子光谱技术,而在国内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几乎都已转行。 他通过修理废旧仪器,创立了“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光谱分析是一种技术,它可测出任何物质的组成,黄本立是从一台日本人留下来的废旧小型摄谱仪,开始自己成为新中国原子光谱泰斗之路的,他在大学所学的物理、光学这时开始发挥作用。 他的成名之举是清理修复、调整了这台破旧的仪器,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居然完成了一些样品的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位“魔术师”对一台原用于加工塑料皮的机器进行改装,将其用于当时国际上刚刚出现一种新型光源的研究。 昨天,黄本立的“老东家”——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曾宪津说,黄本立当初研制的一些机器,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要知道,当时新中国没有途径进口机器。 他说,黄本立并不是“魔术师”,他具有的是奋斗开拓的精神。 行家们说,黄本立对原子光谱的一大贡献是他建立一些分析方法。例如,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发展并改善国外常见的一种矿石矿物的分析方法。 最终确定黄本立学术地位的是他在1957年创立了一种可测定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的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被国外著名光谱分析家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他在动乱年代被打成“九国特务”,挨批斗之余仍在琢磨光谱 然而,成功到来时,一场个人灾难也开始了。在“文革”期间,在香港出生的黄本立被怀疑为“九国特务”,被隔离审查。 黄本立让自己的苦闷在工作中升华。在写“交代”的间隙,他想家和光谱分析。黄本立得意地说,每当“群专”透过门上小洞往里看他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挥笔疾书,还以为我是在想问题写交代呢,事实上我是在琢磨光栅公式,考虑“光量计”用的双金属温度补偿的设计。 没有三角函数表,黄本立就在隔离室的旮旯里找到一片有机玻璃薄片、一枚大头针,再加上他写交代用的上下带有等距墨点的日式稿纸和一块塑料板,研制出一块带有曲线伴的0度至90度的量角器,用它算出一个有三位数的三角函数表。利用这个表,黄本立把所有需要的数据都计算出来了。 他61岁来到厦大,利用向企业借来的机器打开光谱研究局面 黄本立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了33年后调入厦门大学。当时,他已经61岁了,他在厦大参加的第一个会,是作为离退休对象,听取有关离退休政策。 当然,对于科学家来说,没有仪器和经费才是最致命的。黄本立在厦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他要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 他当时的学生说,我们一无所有,但是,黄本立“整”出了不少仪器和人才。他从熟悉的仪器厂商要了一台别人退货的仪器,修好了让学生用。在1988年和1989年期间,厦大接收了第一批以原子谱学为研究方向的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后——王小如,杨芃原和袁东星,引起轰动。 那段时间,黄本立和他的学生还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们向国内和国外公司“借”机器,条件是负责对仪器进行推广和改造。利用这些仪器,他们采用创新的技术,增加物质瞬时的发射强度,后来,这一技术被国际上许多科学家采用。厦大光谱分析研究,从此打开局面。 他在论文发表五年之后,仍然不忘作出一个更正 昨天在庆典上发言的那些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学生说,先生不仅是在学术上和培养人才上的贡献,他严谨的学风也令我们受益匪浅。 黄本立在长春的学生说,黄本立最著名的一点是:他要求实验的每个重要步骤要经得起重复,换句话说,在相同的条件下,再次重复实验,要得出相同的结果。 现在是复旦大学教授的杨芃原说,当时他们写文章初稿时,经常会用些夸张的形容词,但是,黄先生总是把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词全部删掉,“毫不客气”。 黄本立昨天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曾经在论文发表了五年之后,请求学术刊物再发表一份更正,虽然错误是无伤大雅的。黄本立说,文章千古事,白纸黑字,马虎不得。 他挚爱的名言之一是那位刺杀了凯撒大帝的罗马人说的话,大意是:我不是爱凯撒爱得少,而是我爱罗马爱得深。 这种追求真理的态度影响了黄本立的一生。黄本立一直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不管你在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都要想方设法去验证,包括我讲的课。

  • 【资料】黄孝瑛电子显微分析图书4本,欢迎下载。

    我收集到黄孝瑛的四本书,还有一本《透射电子显微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没有,我扫描上去后,在传给大家。[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6470]黄孝瑛电子显微分析图书[/url]

  • 【讨论】对氨基偶氮苯与分散黄23的问题

    最近看到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有关于纺织品对氨基偶氮苯的召回。据我了解,一些欧洲的买家在RSL中会有一个测试项目叫 Carcinogenic dye 致癌性染料,其中有一项是分散黄23查阅了一些资料,分散黄23中有对氨基偶氮苯的结构单元现在的问题是:1:测试Carcinogenic的标准是DIN 54231,这个标准中没有提到还原裂解的前处理。2:现在普遍采用的测试偶氮染料中的对氨基偶氮苯的测试标准是LFGB B 82.02-9,通过控制还原条件,防止将其进一步还原成苯胺和苯二胺。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测试Carcinogenic的时候检出分散黄23,但是82.02-9确没有检出对氨基偶氮苯?欢迎大家讨论。

黄本立相关的资料

黄本立相关的仪器

  • 黄度黄色指数测定仪ASTM D6290塑料颗粒颜色测定ASTM D6290-2019塑料颗粒颜色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推荐使用45°/0°或者0°/45°定向型结构的黄度指数仪。This procedure outlines a method to determine color measurements. such as Yellowness Index(YI).CIE XYZ and Hunter L.a.b.or CEL*.a* b*。在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冷却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异。粒料冷却的这种变化会导致粒料中结晶度的不同水平。更多的结晶尼龙将比无定形尼龙更不透明。这将导致颗粒不透明度的差异。颗粒形状与材料的结晶度无关。由于结晶度水平不同,颗粒外观的这种变化不会影响最终性能。注38212;该测试方法不应用于一般材料规格。该测试方法描述了一种可用于对颗粒形式的树脂进行颜色比较的技术,该技术快速且方便,因为它不需要准备,例如模制或挤出样品。该测试方法仅用于比较相似颗粒形状、尺寸、质地和半透明度的样品。例如,半透明圆盘形颗粒应与半透明圆盘形颗粒进行比较,而不是与不透明的矩形颗粒进行比较。由于存在多种变量,例如生产变量、方法以及颗粒形状和尺寸,树脂颗粒颜色的精确测量可能与最终铸造、模制或挤出产品的颜色不直接相关。当所有样品的形状和尺寸相似时,颜色测量可用于比较颗粒形式的树脂。为了完整、精确地量化颜色,需要三数三刺激值系统。此过程中使用的一般方法使用实践 E308 中描述的 CIE 系统、测试方法 D2244、CIE 1976 (X、Y、Z) 系统和 CIELAB 1976 色彩空间来测量颜色。三色刺激测量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 CIE Y(亮度)、Hunter L、a、b 或 CIE L*、a*、b* 值或其他有用的指标(例如黄度指数)可用于描述材料的颜色属性。本测试方法描述了如何进行这些测量的标准程序。本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在日光照射下用仪器测量均匀、无荧光、近无色透明的黄度(或黄度的变化)。或近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塑料。测量是在颗粒上进行的,并基于用分光光度计或色度计获得的三刺激值。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塑料颗粒的颜色分析。每种材料可能具有决定颜色值的独特特性。本程序概述了确定颜色测量值的方法,例如黄度指数、CIE X、Y、Z 和 Hunter L、a、b 或 CIE L*、a*、b*。 HunterLab提供二款符合ASTM D6290标准的色差仪,即ColorFlex EZ和Agera。广泛用于下列化工产品的颜色测量:工程塑胶,PC,ABC,PBT,聚碳酸酯,聚酰胺(尼龙66切片),聚乳酸,硫酸,硫酸钾,甲醇,双酚A,多元醇,航油,汽油,柴油,PTA压片,PET聚酯切片,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二醇,树脂,丁苯橡胶,异辛烷,丙烯酸,环氧乙烷,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偏二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太阳能背板基膜,反光膜,工业丝,半光DTY,有光FTY,热塑性聚氨酯(TPU),工业玻璃,催化剂,粘合剂,己二胺等。典型客户:仪征化纤,科思创,巴斯夫,盛虹集团,恒力集团,浙江石化,镇海炼化,中石化中石油,中航油,青岛炼化,青岛石化,上海石化,通标SGS,陶氏化学,霍尼韦尔,埃克森美孚,万华化学,浙江卫星能源,恒逸集团,三房巷集团,荣盛集团,古雷石化,新凤鸣集团等。 ColorFlex EZ拥有45°/ 0°的光学系统,为颜色测量提供更大的准确性。ColorFlex EZ结合多用途、简易性及高效能于一身,为用户提供简易及值得信赖的颜色测量。 45°/ 0°设计:达到完美色彩质量ColorFlex EZ的45°/ 0°设计每次都让你得到完美无误的色度,这令你得到与人眼最接近的测量结果。不论在实验室或真实世界,你也可以在仪器下,观测到与你客户所看到的相同色度。 更多可扩展性具有3个USB接口,以连接不同的周边设备:利用USB闪存盘将资料传送到仪器或电脑利用键盘以人手输入样品名称以条形读取器快速读取样品并避免人为错误用打印机得到样本数据的文件档可选配软件EasyMatch QC得到绘图数据 更简易的操作简易操作以应付各种测量需要只占有少量桌面空间“即按即测” 按键 更高的性能功效卓越、效果更佳可以测量多种样品包括实色固体、液体、粉末、颗粒及球状以至半透明固体及液体可以简易的将数据传输并上载或者下载至USB闪存盘有250个标样存储、产品标准及容差设置,2000个样品测量 更多元化的使用体验内置软件设有250个安装配置,并包含产品标准及容差值等参数,详见以下:色度坐标,指数,发光体及观测者并指出数据产品的环境设标准值以分辨所测的样品与其标准的颜色对比通过/不通过的容差来衡量产品规格透过平均法为不均匀或不一致的样品提供准确测量以不同的格式显示测量数据,如色度数据、色差数据以及光谱数据差异多样化的样品处理工具 亨特立的优势HunterLab一直专注于研发颜色测量技术,本公司拥有超过60年的经验及智慧,ColorFlex EZ就是在这基础上钻研出来的。HunterLab从各种仪器、软件、技术支持以及培训,为用户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 应用于咖啡 粉末 颗粒 糖 球状 液态 洗洁剂 树脂 碎片 层板 酱料 灌浆 汤 辣椒 薄片 水泥 混凝土 乳酪 果汁 面板 胶粘剂 染料 干性化学制品 牛奶 烤漆面板 水果 芝士 粉末涂料 果仁 肥皂 固体
    留言咨询
  • 耐黄变老化试验箱 400-860-5168转4852
    耐黄变老化试验箱助蓝环试 耐黄变试验机是提供摸拟阳光的热度及紫外线辐射环境空间的试验设备.用于材料的黄变加速试验 (一般认为70℃时材料在此箱内试验3小时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中2个月黄变结果)。可用污染灰色标作参考判定材料的黄变等级,也可目测观察试样黄变的程度。该机去掉紫外线光源后,可作老化试验机和烘箱使用。 本试验方案仅考查涂层的黄变 , 底材对涂层的影响因素未考虑。室内涂层老化黄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光中光波范围 290 ~ 400 nm 的紫外光 , 这部分光的光能强 , 对涂层的破坏作用。因此本方案采用国外普遍采用的紫外加速老化的国际标准 ISO 11507: 1997 《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暴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中》的试验方法。 灯泡式耐黄变老化试验箱在促进加*橡胶、塑胶之劣化,以计算加热前后拉力及伸长之变化率。本烘箱配备有强制热风*圈控制系统可以确保温度的均匀分佈。阳光的紫外线幅射UV、试样于机台内经紫外线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试样耐黄变或变退色的程度,可用灰色标对比,判定其黄变的等级。 老化:本机在促进加*橡胶之劣化,以计算加热前后拉力及伸长之变化率,一般认为在70 。C下测试*,理论上相当于暴露在大气中6个月的时间。 耐黄:本机是模拟大气环境中,受阳光紫外线照射,外观变化一般认为在50 。C下测试9小时,理论上相当于暴露在大气中6个月的时间。设计标准:JIS-P8127 *可做二种测试(老化与耐黄变)主要技术参数: 执行标*:ASTM、JIS、BS、 ISO、ICE、UL内箱尺寸: 50*50*60cm温控范围: 常温~200℃控制方式: 自动演算控制器温度显示: 0.1℃控制精度: ±3℃分佈精度: ±1%1℃(at-℃)时间记忆: 0-999小时、停电记忆型、含蜂鸣器。*转速: Dia.45cm、 10R.P.M. ±2R.P.MUV光源: UV300W灯泡标*备件: 棚板2片加热方式: 热风*圈*保护: EGO超温断电指示灯、*超载开关电流*制造材质: 内部SUS#304不銹钢板,外部*烤漆电 源: AC-220V 50 60Hz 20A1、仪器外型尺寸约:95×135×65cm(宽*高*深) 。2、仪器内箱尺寸约:40×50×50cm(宽*高*深) 。3、测试方法:A法:太阳灯法,德国欧司朗300W灯泡1支;光波长为320~400nm。B法:紫外线灯法,荷兰飞利浦15W紫外线灯管4支;光波长为320~400nm。4、加热方式:热风循环装置1组。5、试片固定转盘:直径30,转速3r.p.m±2。6、温度控制方式:PID微电脑控温。7、温度范围:室温RT~80℃±2度,常用50℃。8、内箱材质:SUS#304镜面不锈钢。9、外箱材质:冷轧钢板静电烤漆。10、测试距离:150~250mm(可调)。11、计时器(00S00/秒)(00M00/分钟)(00H00/小时);例如:05M00工作时间是5分钟(自动停机);01H00工作时间是1小时(自动停机)。12、使用电源:AC220V/50HZ、5A 功率:1KW。13、保护装置:无熔丝过载及高温保护。14、机台重量:约100Kg,配有带刹车可移动脚轮。公司主营产品:冷热冲击试验箱、恒湿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步入式温湿交变试验室、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机、高温老化房、快速温变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PCT高压加速老化试验箱、紫外线耐候老化试验箱、氙灯耐候老化试验箱、耐寒折弯试验箱、砂尘试验箱、淋雨试验箱、臭氧老化试验箱、换气老化试验箱、恒温鼓风干燥试验箱、太阳光伏组件试验箱、振动试验机、跌落试验箱、拉力试验机等可靠性试验设备以及定做非标机型。
    留言咨询
  • 灯泡式耐黄变老化试验箱 灯泡式耐黄变老化试验箱在促进加*橡胶、塑胶之劣化,以计算加热前后拉力及伸长之变化率。本烘箱配备有强制热风*圈控制系统可以确保温度的均匀分佈。阳光的紫外线幅射UV、试样于机台内经紫外线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试样耐黄变或变退色的程度,可用灰色标对比,判定其黄变的等级。 耐黄变老化试验箱适用于仿真阳光的紫外线辐射及热度, 试样于机台内经紫外线照射与温度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试样耐黄变的程度, 可用染污灰色标作参考, 判定其黄变的等级, 测试时间依厂商的协议而定。 耐黄变老化试验箱操作规程: 1. 查明使用电压是否相符 2. 打开排气孔到适当位置(温度低,孔位大 温度高,则相反) 3. 将耐黄变老化实验机的"POWER"键打开后,电源指示灯亮即有电源供应,再依所需温度调整设定温控器,详细温度操作请参照PID温度控制器操作说明 4. PV显示温度即为实际测得之温度 5.利用PID温度控制器△▽键设定所需温度 6.当加热时,加热指示灯会全亮,实际指示温度与设定温度接近会呈闪烁状 7.耐黄变测试:设定好时间和灯离物体的高度,打开灯开关,时间到后自动控制停机 8. 当超温时:耐黄变老化试验机的Power开关上之电源灯会熄灭,而上方之加热灯会持续亮着,则应注意右侧之高温是否有异常。 耐黄变老化试验箱注意事项: 1、试料准备:将试品逐一编号后,将试品放置于试品转盘上,彼此以不相互接触和碰撞为宜。 2、电源设备:应在供电线路中装有超负荷的保险丝装置,供此箱特种,并具有良好接地装置。 3、仪器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水平位置,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应在供电线路中安装铁壳的闸刀开关一只,供此箱特种,在外壳接地通电前请检查本箱的电器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本仪器无防爆装置,不得放入易燃易爆物品干燥。 5、箱内物品放置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间,以利热空气循环。 6、仪器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7、待一切准备就绪,即关上箱门。主要技术参数: 执行标*:ASTM、JIS、BS、 ISO、ICE、UL内箱尺寸: 50*50*60cm温控范围: 常温~200℃控制方式: 自动演算控制器温度显示: 0.1℃控制精度: ±3℃分佈精度: ±1%1℃(at-℃)时间记忆: 0-999小时、停电记忆型、含蜂鸣器。*转速: Dia.45cm、 10R.P.M. ±2R.P.MUV光源: UV300W灯泡标*备件: 棚板2片加热方式: 热风*圈*保护: EGO超温断电指示灯、*超载开关电流*制造材质: 内部SUS#304不銹钢板,外部*烤漆电 源: AC-220V 50 60Hz 20A公司主营产品:冷热冲击试验箱、恒湿恒湿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步入式温湿交变试验室、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机、高温老化房、快速温变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PCT高压加速老化试验箱、紫外线耐候老化试验箱、氙灯耐候老化试验箱、耐寒折弯试验箱、砂尘试验箱、淋雨试验箱、臭氧老化试验箱、换气老化试验箱、恒温鼓风干燥试验箱、太阳光伏组件试验箱、振动试验机、跌落试验箱、拉力试验机等可靠性试验设备以及定做非标机型。
    留言咨询

黄本立相关的耗材

  • 极性乙醚苯基柱,麻黄分析专用色谱柱
    极性乙醚苯基柱同样采用超纯硅胶为基质,在硅胶上键合丙基苯基而成的色谱柱。该色谱柱具有高的表面覆盖率和完全双峰尾的特性,对芳香族化合物、极性化合物和难以分离的药物具有优良的分离效果。该款色谱柱可用于2010中国药典中盐酸伪麻黄碱的测定。
  • 纳谱分析 ChromCore Ephedra 麻黄专用柱 其他专用柱
    ChromCore Ephedra是依照《中国药典》一部中麻黄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方法开发出的专用色谱柱,采用极性乙醚连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专用于麻黄分析。特性:满足《中国药典》一部中麻黄的含量测定参数:产品名称ChromCore Ephedra基质单分散高纯硅胶微球粒径5 μm应用中心:订货信息:货号名称规格S011-050012-04625SChromCore Ephedra麻黄专用柱5μm, 4.6×250mm
  • 磺酰脲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
    农药残留类磺酰脲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该产品可同时净化、富集基质中的 29 种磺酰脲类农药,其中 27 种回收率在 70% ~ 106% 之间, 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 检测项目:胺苯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氟磺隆、氯嘧磺隆、 噻吩磺隆、氟胺磺隆、单嘧磺隆、甲嘧磺隆、氟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 醚苯磺隆、乙氧磺隆、磺酰磺隆、甲酰胺磺隆、氟吡磺隆、环丙嘧磺隆、醚磺隆、酰嘧磺隆、氟唑磺隆、 噻苯隆、嘧苯胺磺隆、砜嘧磺隆。 适用样品:油菜籽、糙米、大米、小麦、大豆、花生仁、玉米、棉籽、黄瓜、葡萄、甜瓜、稻谷、 马铃薯等。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