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洱

仪器信息网陈佳洱专题为您整合陈佳洱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陈佳洱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陈佳洱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陈佳洱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陈佳洱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陈佳洱相关的资讯

  • 陈佳洱院士:科研院所和高校结合可双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科技界发表“动员令”,参会院士如何反应?在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会场,人民网记者专访加速器物理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   陈佳洱院士回忆,他第一次听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当时的他感到非常兴奋,而随着整个时代的转变,“今天再听,比当时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他认为,胡总书记讲话丰富发展了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观点,总书记在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号召院士和全国科研工作者一起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力量,确实是对科技界的一个“动员令”。   “要加快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对中科院和高校来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陈佳洱院士表示,虽然知识创新要通过转化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但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前瞻性的创造,就没有科技发展的后劲,知识创新可以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陈佳洱院士坦诚,目前科研和教育体制条块分割,导致科研院所和高校各自为政。而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成功的经验。   陈佳洱院士以自己大学时代的经历举例,上世纪50年代,身为吉林大学学生的他,深深得益于当年中科院和高校“水乳交融”的结合。当时科学院帮助高校建立新的系科,大学教授则到科学院兼职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学生到科研院所参观、实践和做课题,“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他参与创办的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更是在钱三强先生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扶持和帮助下一手创立起来的。“创建之初北大什么条件也没有,钱三强先生就把他的办公室腾出来,命名为物理六组。我们的学生宿舍也都是在科学院里。”对于当年的联合办学模式,陈佳洱难掩自豪,“从1955年建立到1956年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由全国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遴选、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原子核物理专业方面的人才99名,里面先后出了6位院士,这是教育和科技的双赢。”   在90年代后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陈佳洱曾邀请科学院的陈建生院士到北大建研究所。“我做了些努力,可惜只是很零星的。”他认为,中科院和高校可以通过学部促进教育和研究有机结合,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技术"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启动
    3月1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处长郑健,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副处长邹晖,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恩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贺贤土,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科研部部长周辉,科研部副部长韦宇,实验室与设备部副部长黄凯,财务部副部长邵莉,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宇钢和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克新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会。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于2011年首次启动,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是2012年获批的66项课题之一。   王恩哥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表示感谢。他在发言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仪器的开发。颜学庆老师领导的团队,在陈佳洱院士等诸位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提出具有自主产权的、超小型激光加速器的研究,有望实现超大型激光加速器在尺寸上的缩小,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他同时还指出,科学仪器的开发不同于基础研究,不仅需要优秀的科研力量,还需要做好统筹、攻关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北大在科技部的要求下,协同研发团队,成立了项目总体组,技术专家组和用户委员会,在空间和人员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的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早日取得研发成果,服务于相关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吴学梯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在管理上提出了五点要求:该项目应以产品开发为目标,推动产业化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应用好产生的知识产权,保证各单位的科研成果集成到科学仪器产品中来 落实法人负责制的各项要求,体现在法人对项目的服务、管理和监督三个环节,法人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并对科研和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加强协作,潜心开发,争取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雷朝滋对科技部领导给予高校的科研工作特别是仪器专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定位 另一方面,承担项目的高校要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要在基础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颜学庆教授介绍,“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将研发基于激光稳相加速方法的超小型离子加速器,攻克高对比和高光强激光、自支撑纳米薄膜靶、激光等离子体透镜、激光加速器超高流强离子束传输和激光加速器辐照研究平台等关键技术,建成首台超小型激光离子加速器装置。在此基础上开展激光离子加速器在核医学、空间辐射环境模拟、惯性约束聚变、国际热核聚变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离子应用技术研究,以此带动和促进激光驱动超小型离子加速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超小型激光加速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会得到了项目技术专家组、项目用户委员会以及其他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项目技术专家组杜祥琬院士、陈佳洱院士先后发言,对该项目的启动提出了指导意见。两位院士都强调了这一专项的产业化特色,能否实现真正产业化,是检验该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他们对本项目寄予厚望,期待做出好的成果。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贺贤土院士组织了应用任务讨论环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池阶研究员,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教授邵春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洪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纷纷发言,对项目开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想法。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项目专家组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红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盛政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黎明研究员和清华大学鲁巍教授就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先后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和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作为项目监理组代表出席本次启动会议,孙冬柏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中项目组织的工程化管理需要重视和加强,希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给予关注。   参会的嘉宾还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强研究员、胡步荣研究员、杜广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远晓辉副研究员,北京大学陆元荣教授、北京大学郭之虞教授、袁忠喜高级工程师、朱昆高级工程师、邹宇斌副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赵宝全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潘燕助理教授和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林先生等。
  • 北京大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启动
    3月6日上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在陈守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司长吴学梯、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处长孙增奇、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邹辉,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总会计师、财务部部长闫敏,科研部部长周辉、设备部部长张新祥、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等出席项目启动会。 会议现场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于2011年首次启动,强调面向市场、面向应用、面向产业化,重点支持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是2011年获批的53项课题之一。   吴志攀常务副校长对与会嘉宾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具有极强的科研意义,通过该项目,也可以整合北大力量,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这一项目立足于产学研的实践,可以服务相关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北京大学将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吴学梯副司长在表示祝贺的同时,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该项目应以开发科学仪器产品为目标,注重产品的可呈现性、可复制性,可靠性、稳定性和耐用性,为实现产业化打下基础 其次,关注成果落地问题,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再次,北大应切实承担法人的职责,做好服务、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加强经费管理。   雷朝滋副司长也指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应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从人、财、物方面提供保障,实现协同创新。   据项目研发团队技术负责人、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任秋实教授介绍,“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 旨在将X射线断层成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荧光分子层析成像(FMT)四种成像模态创新性地在同一系统中进行整机集成和同机融合,研发相关分子影像采集、处理与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重大疾病新药研制及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研究,为国家新药创制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任项目总体组专家,此前,北京大学及项目组负责人已先后与各个参与单位围绕项目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多次研讨和协调,对项目的技术路线、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管理机制等进行了仔细的讨论与沟通,任秋实教授在会上就此做了详细介绍。   “小动物多模态分子影像重大科研仪器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启动得到了项目技术专家组、项目用户委员会以及其他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副组长北京大学陈佳洱院士先后发言,对该项目的启动提出了指导意见。金国藩院士和陈佳洱院士都强调了这一专项的产业化特色,能否实现真正产业化,是检验该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两位院士都对北大工学院寄予厚望,期待项目做出好的成果。   作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合作方,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舸介绍了北大方正在科研应用推广方面的成绩,并表示将在该项目的产业化示范环节中做出贡献。专家代表和参与单位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田嘉禾、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彭颖红、河北大学副校长王凤鸣等也纷纷发言,对项目开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想法。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参会的嘉宾还有: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白净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武凡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陆祖宏教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院院长徐可欣教授、南开大学光学研究所所长袁小聪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曾林研究员、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主任王凡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三医院韩鸿宾教授、河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杨昆副教授、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朱德生教授、北京大学药学院蒲小平教授等。

陈佳洱相关的方案

陈佳洱相关的论坛

  • 【转帖】陈佳洱:给基础研究一个宽松环境

    ——访前北大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佳洱院士   文/本刊记者 韩言铭   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从整个体制上来反思。要正确看待SCI、EI,我想科技评价不应该过于依赖这些量化指标。要对科学工作有一个对其内涵的、深刻的、长远的评价。   ——陈佳洱

  • 【分享】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简介

    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成立。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基斯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萨拉姆发起的,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建立的一个非政治、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第三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各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大科学项目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主要机构有: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会议,每年轮流在院士所在国举行。  科学院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  1985年首次设立科学奖,授予第三世界国家在科学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奖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及基础医学五项。 中国于1983年参加了这一组织.中国TWAS院士名单 1984年当选者:华罗庚 夏 鼐1985年当选者:卢嘉锡 周光召 丁国瑜 朱震达 陈中伟 姜伯驹 梁栋才 谈家桢 黄 昆 曾呈奎1986年当选者:冯德培 廖山涛1987年当选者:孙鸿烈 赵忠贤1988年当选者:茅以升 谢希德1989年当选者:孙 枢 白志东 1990年当选者:路甬祥 于 渌 曲钦岳 李振声 陈创天1991年当选者:刘东生 吴文俊 杨福家 顾方舟1992年当选者:吴阶平 张存浩 陈述彭 邹承鲁 李家明1993年当选者:严东生 洪国藩 闵恩泽 汪尔康 母国光 王 选 刘光鼎 涂光炽 冯 端 干福熹1994年当选者:张恭庆 石元春 苏纪兰 惠永正1995年当选者:许智宏 郝柏林 贾兰坡 荆其诚 师昌绪 曾庆存1996年当选者:田昭武 陈学俊1997年当选者:白春礼 李大潜1998年当选者:马志明 朱作言 李方华 唐晋发1999年当选者:李依依 王志新 郭景坤 陈竺 陈运泰 董绍俊 林群2000年当选者:王佛松 严陆光 苏肇冰 范海福 安芷生 陈顒 张启发 周巢尘 刘新垣2001年当选者:徐冠华 陈佳洱 程津培 戚正武 洪德元 李德生 李国杰 闵乃本 裴 钢 汪品先 张春霆 周炳琨 朱清时 洪 涛 牛文元 张伟平2002年当选者:冼鼎昌 艾国祥 郭雷 许绍燮2003年当选者李静海 吴建屏 欧阳自远 胡和生 徐如仁 欧阳钟灿2004年当选者李家洋 饶子和 卢柯 解思深 徐至展 韩启德 杨卫 侯建国 傅廷栋 秦大河2005年当选者文兰、林毅夫、石耀霖、顾秉林、陈翰馥、贺福初、方成、李灿、王志珍、朱日祥、洪茂椿2006年当选者邓子新、张侃、涂传诒、杨雄里、王恩多、丁仲礼

  • 求助中文文献

    【序号】:【作者】:陈佳 等 【题名】:脉冲氙灯放电时等离子体电阻的研究【期刊】:【全文链接】: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GHW200902021.htm

陈佳洱相关的资料

陈佳洱相关的仪器

  • 天然提取物中通常包含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和脂类等结构类似物,它们的差异可能仅仅体现在双键的数量或位置、烷基侧链的长度不同。传统的一维液相色谱仪系统无法达到足够的分离效率来充分地分离这样的混合物。因此,通过全二维液相色谱将两种独立的分离模式结合起来(比如正相和反相),经一次分析,就能够全面而充分地分离此类混合物。Nexera-e通过对第一洗脱液进行精细馏分捕集可以达到最大可能的峰容量,并且凭借其双样品环交替切换设计,连续地将所有馏分在线注入第二维系统。Nexera-e结合日本岛津公司的二维液相色谱阵容,使得主要推向制药和临床市场的Co-Sense系列(可用于生物样本分析(BA)或用于杂质分析)颇具特色。由于能对复杂基质的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Nexera-e非常适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包括蛋白水解、食品和天然提取物。(1) 增强型分离和高速分析的卓越性能Nexera-e具有出色的峰容量,远远超越了普通的液相色谱,从而使得该系统能够对自然提取物和其他复杂基质中的结构类似物进行高效分离。传统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在第一维系统使中用低流速,在第二维系统运用具有快速分析周期的超快速分析。Nexera-e系统中,LC-30AD输液泵可以为第一和第二维液相色谱分析提供广泛的分离参数。10mL的微体积柱塞确保为第一维分析在低流速时提供稳定的液流,同时在第二维分析中,世界级的130 MPa系统耐受压力可以保证在使用亚2微米填料色谱柱进行超快速及超高压分析时,提供1-3 mL/min的稳定液流。此外,即使某个化合物在从第一维液相导入第二维液相时被切割成多个馏分,LC-30AD出色的保留时间重现性依旧能够确保可靠的数据分析。同时,Nexera-e系统中两个循环使用的样品环内部体积差别极小,可从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重现性。(2) 对目标混合物进行可靠的分析:高灵敏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二极管列阵检测器Nexera-e可以和高灵敏度的LC/MS/MS、LCMS-IT-TOF以及SPD-M30A联用。LCMS-8030/8040/8050拥有一流的灵敏度,通过其超速的正/负离子切换(UFswitching)和和超快速扫描(UFscanning)而轻松快捷地分析结构类似物。流通池光程长为85 mm的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SPD-M30A能够对微量成分进行高灵敏度分析。(3) 轻松分析大量数据:ChromSquare软件Nexera-e全二维液相色谱数据分析软件——ChromSquare LC′LC,采用交互式用户界面,使用户一看便能获得每个“点”的详细信息。ChromSquare软件可在同一屏幕上显示等高线图(一般视图和放大视图),MS/MS谱图和第二维分析所得MS谱图。因此,在等高线图显示区选中的线点信息和MS谱图及色谱图一起显示,便于查看和分析数据。由于结合了两种分离模式,收集在样品环中来自第一维液相色谱仪的馏分,可能会在第二维分析中充当样品溶剂。在这种情况下,分离及/或色谱峰形可能由于溶剂效应而变形。用于生成Nexera-e方法的LC′LC辅助软件,包含一个自动梯度功能。这使得在第一维梯度洗脱的基础上,创建或改变第二维梯度洗脱参数变得简单。这样很好的解决了第二维色谱中各成分的分离和色谱峰形的难题。
    留言咨询
  • Nexera-i MT方法转换系统具有两个流路,分别适用于HPLC系统以及UHPLC系统。该系统简化了用户在使用HPLC分析时所面临的方法迁移的问题。与此同时,该系统简化了用户将HPLC与UHPLC分析方法进行转化的过程。不论是在安捷伦1100系统、1260系统,或者其他系统上建立的分析方法,均可通过Nexera-i MT进行良好重现,可显著减少方法验证的过程。在LabSolutions中新加入的分析条件转移及优化(ACTO)功能,可根据不同仪器系统间的延迟体积差异来调整进样时间,而无需对已有的梯度方法进行更改。此外,仅需登录现有的HPLC分析方法,即可通过ACTO功能将其转换为适合Nexera-i MT的分析方法。该系统具有与i-Series相同的特点,诸如节约空间、可通过面板操作、基线稳定、出色的稳定性、进样速度快以及极低的进样残留。同时,Nexera-i MT不仅可以自动切换UHPLC与HPLC两种流路以实现用户分析方法的转移,也可以作为超快速分析系统进行新方法的开发,以上这些都可以在同一套系统中实现。其目的是提高稳定性和易用性,简化方法的转换和转移。
    留言咨询
  • 1、用途概述该产品用于大专院校、石油化工、医药、环保等实验室液体加热用。2、产品特点采用进口能量调节开关采用国际先进的陶瓷纤维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好,重量轻。面板采用微晶玻璃,耐强酸、强碱。微晶玻璃的低膨胀系数特性,保证了在高温实验下承载表面不变形。产品四周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保证了整机每一个地方都耐腐蚀,即使液体溅到控制面板上也无损伤。工作温度可达到450℃(30秒)3、技术参数型号ER-30ER-30FER-35FERE-30SER-35S类型经济型(铁)普通防腐型数显防腐型电源电压AC220V 50HZ控温范围RT+20~450℃RT+20~400℃输入功率1200W1200W2400W1200W2400W承载面尺寸W×D×H(mm)300×300300×300300×500300×300300×500外形尺寸W×D×H(mm)300×355×125300×355×125500×355×125300×355×125500×355×125价格(RMB)22303360560036905940*性能参数测试在空载条件下,无强磁、无震动下为:环境温度20℃,环境湿度50%RH。
    留言咨询

陈佳洱相关的耗材

  • InertSep mini AERO Ozone Scrubber
    除臭氧小柱 InertSep mini AERO Ozone Scrubber该小柱填料中装有碘化钾,以除去空气中的臭氧。我们都知道臭氧会分解DNPH衍生物而影响分析结果,此问题可以通过在DNPH 小柱之前安装此柱解决,并且能得到非常可靠的分析结果。订货信息:描 述吸附剂量数 量产品编号InertSep mini AERO Ozone Scrubber1500mg20/P5010-23510
  • 二甲基乙二肟二钠盐 GR for analysis
    二甲基乙二肟二钠盐 GR for analysis
  • 岛津技迩反相色谱柱 Inertsil 系列Inertsil ® Ph
    Inertsil ® Ph● 基 体:2 系列高纯度球状硅胶● 粒 径:5μm● 表 面 积:320m 2 /g● 微 孔 径:150? (15nm)● 微 孔 容 积:1.20mL/g● 化学键合基团:苯乙基● 端 基 封 尾:有● 碳 量:10%● US P 号:L11Inertsil Ph 是在硅胶上键合了烷基苯基(苯乙基)的色谱柱。由于官能基中烷基链的的疏水性相互作用强,区别于 InertSustainPhenyl 和 Inertsil Ph-3 的分离模式(图 1)。由于市售的苯基柱大多为烷基苯基柱,如果希望改变现在苯基柱的分离模式的话,可选择 InertSustain Phenyl 或 InertsilPh-3,如果不想有变化的话,可以选择 Inertsil Ph(图 2)。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