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

仪器信息网产业图谱专题为您整合产业图谱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产业图谱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产业图谱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产业图谱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产业图谱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产业图谱相关的资讯

  • 重磅发布:《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图谱》
    p   6月30日,在第二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的基因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火石创造发布了《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图谱》。 br/ /p p   在火石创造发布的报告中,中国基因测序应用领域的演进趋势将是: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推动中国基因测序产业从疾病早筛、伴随诊断往辅助诊断、疾病确诊不断延伸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基因测序技术在疾病早筛领域的应用 同时由于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精准用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药物伴随诊断方面的发展。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基因测序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strong /span /p p   基因测序是基因检测的标准。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遗传疾病诊断、肿瘤早期诊断与预防以及生育健康等广阔领域。在临床需求的推动下,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到第四代。随着技术的迭代加速,测序通量显著提高,测序成本也呈指数式降低。目前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依然是第二代测序仪,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通量高、成本较低以及测序准确度较高的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8e09afe-7ee8-4daf-998a-030c50cd9d86.jpg" title=" 1.jpg" width=" 600" height=" 27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7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strong /p p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有增无减,从2002年的1086.5万人发病到2010年发病人数已经增加到1303.4万人,预计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人数将达到1650.5万人,2050年将有2702.2万人发病,1750.3万人死亡。 /p p   而基因测序可用于肿瘤及先天缺陷疾病的筛查,以尽早预防从而降低患者患病的概率,并指导肿瘤等疾病的精准治疗,以大幅减少治疗费用。火石创造认为预计到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87.0亿美元,2022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迅速上升至300.0亿美元左右。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国家正引领全球基因测序快速增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959fd8d-e2c3-44b3-9531-447a0b49e324.jpg" title=" 2.jpg" width=" 600" height=" 283"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8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从产业发展倒逼政策改革,到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strong /p p   中国作为HGP计划参与国之一,是亚洲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在2014年前基本处于放任发展状态,各类企业自我成长,市场需求巨大但无序。自2014年起,我国先后发布了13条与之相关的关键性国家政策,经历了从产业发展倒逼政策改革,到以政策 引导产业发展的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42e31a38-ddef-4161-a0d7-5aaf746dfbdc.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基因测序行业13条关键性国家政策 /strong /p p   2014年2月,CFDA与国家卫计委联合叫停,规定所有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需经CFDA审批注册,并经卫计委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 /p p   直到2015年,政策逐渐转暖。我国陆续审批108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NIPT)临床试点 审批通过13家医疗机构开通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临床应用试点 通过了13家医院和7家第三方检验中心作为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专业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 /p p   期间,CFDA相聚批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的二代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上市。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划分 /strong /span /p p   源于政策红利,我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也在2015年迅速扩大,从2012年的1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5年的30亿元人民币。火石创造预计2020年国内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复合增长率20%。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3024fb61-24e3-4a82-8486-b7dd3734d922.jpg" title=" 4.jpg" / /p p   根据火石创造发布的图谱,将中国基因测序产业链分为基础研究、上游设备端、中游测序服务端、基因大数据服务和下游应用端。其中基础研究主要有药物基因组学、医学基础研究、生物学基础研究、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等 上游主要是测序设备、耗材及试剂的研发(分别为11家和25家) 中游按照疾病诊断的流程分为疾病预防与早筛(111家)、辅助疾病诊断(31家)和药物伴随诊断(67家) 大数据服务(36家)包括基因大数据存储、分析和解读等 下游应用端主要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药企、第三方检验中心和个人消费者。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1ce3cb0-0f5d-4ae8-a279-4a5654285ea0.jpg" title=" 5.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上游寡头垄断,国产化任重道远 /strong /span /p p   从产业链整体上看,产业链上游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是整个产业链壁垒最高的部分,短期国外寡头垄断格局将持续,国外公司进入国内的渠道多为与国内领军者合作。整个上游呈现的特点主要是: /p p   1、行业集中度高,高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p p   2、发挥高壁垒优势,积极延伸产业链 /p p   3、并购盛行,龙头企业全方位布局核心技术 /p p   4、试剂耗材提供绝大部分利润,但试剂耗材封闭性国产化难度较大 /p p   5、三代、四代测序仪是未来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但短期内二代测序仪依然是主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中游应用增长占据行业最大市场 /strong /span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24936a9-4080-4afe-98d0-1311b4fcfde7.jpg" title=" 6.jpg" / /p p   与上游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情况不同,中游技术壁垒较低,且对资金投入要求较低,是目前基因测序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领域。其应用场景贯穿疾病早期筛查、疾病辅助诊断、疾病伴随诊断全流程,并有望成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疾病确诊。 /p p   其中生殖健康领域是基因测序技术目前最成熟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婚前孕前检测、胚胎移植筛查、无创产前诊断、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检测。其中无创产前筛查(NIPT)更是最成熟的市场之一。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共同占有NIPT现有市场90%以上份额,但目前NIPT市场渗透率尚在10%左右,仍有大量的市场空间。经历过野蛮生长、政策收紧、政策规范发展阶段的NIPT行业,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现今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a85598c7-9926-4f63-b2ab-97fc4d31e20d.jpg" title=" 7.jpg" width=" 600" height=" 33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 /p p   另外,药物伴随诊断将有望成为基因检测第二个成熟的应用。我们都知道III期临床试验的失败是药物获批的最大障碍,其总体成功率只有28%,而在生物标志物指导的试验中,成功率则达到62%。因此,伴随诊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中国基因测序在伴随诊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研发伴随诊断、精准用药伴随诊断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0cdb9f3-e3bc-4e6c-950c-3200b02b38bb.jpg" title=" 8.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基因大数据——精准医疗的基础 /strong /span /p p   基因组数据是国家战略资源,是精准医疗的基础。在过去8年中,基因组数据每5个月就翻一番。而基因测序服务商在测序服务中涉及到大量临床样本的基因组信息,这些信息的积累、基因组信息的深度挖掘对于未来个性化医疗的实现具有重大价值。 /p p   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的提升为基因大数据的应用提供良好基础。目前许多国内实验室和中小测序行业面临存储及传输难题,而现有基因测序公司与云计算公司合作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华大基因与阿里合作的BGI online。 /p p   火石创造的报告指出未来基因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数据存储计算云端化、自动化。临床样本获取能力+大数据处理解读能力将是基因大数据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794e362e-f261-4688-91f1-27b03ac3a56c.jpg" title=" 9.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资本助力国内基因测序行业 /strong /span /p p   随着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基因测序公司在国内成立。据火石创造统计,截至2016年底,已有233家公司从事基因测序相关服务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江浙一带。广东地区主要以华大基因、瀚海基因、燃石医学等为代表。贝瑞和康、安诺优达、泛生子等则在北京扎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42d3726-89e5-431c-abba-b262a444eb54.jpg"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基因测序公司地图分布图 /strong /p p   火石创造基于其融资数据库扫描了230多家基因测序领域的公司,统计得出,迄今为止,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共披露融资次数180次,其中明确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有147笔,未明确披露金额的有33笔。融资总金额达155.3亿元人民币,其中单笔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有32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17f135a-8dc1-4fa6-a21d-4e36fa0d3847.jpg" title=" 11.jpg" width=" 600" height=" 25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51px " / /p p   统计各年的融资数量和金额不难发现,2015年和2016年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资本最活跃,分别明确披露融资53笔(42.1亿元人民币)和59笔(68.6亿元人民币)。按照融资轮次统计显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融资多发生在B轮之前,以A轮为主要阶段。其中产业链中下游融资最为活跃,集中在布局早期筛查、辅助诊断、伴随诊断和基因大数据领域的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28edf4c8-1910-4890-be4b-e3d09f935608.jpg" title=" 12.jpg" width=" 600" height=" 34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41px " / /p p   在这份《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图谱》中,火石创造认为中国基因测序应用领域的演进趋势将是:基础研究的不断进步推动中国基因测序产业从疾病早筛、伴随诊断往辅助诊断、疾病确诊不断延伸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基因测序技术在疾病早筛领域的应用 同时由于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精准用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药物伴随诊断方面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0982958-3744-4047-a1d1-61dbdb11cc1c.jpg" title=" 13.jpg" width=" 600" height=" 33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7px " / /p
  • 中国化学发光产业图谱
    p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2010-201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由27%降低至19%,免疫化学的市场份额由33%增加至38%,分子诊断由5%增加至15%。化学发光为最先进的免疫诊断技术,2015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60亿元,近年来维持20%-25%的增速,为IVD企业必争之地。 /p p   免疫诊断经历了同位素放射免疫(RIA)、胶体金、酶联免疫(ELISA)、时间分辨荧光(TRFIA)、化学发光(CLIA)等技术的演进。目前我国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并存,近年来化学发光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已经逐渐替代酶联免疫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5d34011-007a-4823-9b1d-bef2db81ac1c.jpg" / /p p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广泛应用于肿瘤标记物、传染病、内分泌功能、激素等方面的诊断。目前,在大多数三甲医院,化学发光已经取代酶联免疫(ELISA)成为主流。检测内容涵盖肿瘤标志物、心脏标志物、甲状腺能、胰岛素、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细胞因子、激素、过敏反应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等。 /p p   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是目前主流化学发光技术,国内目前化学发光市场渗透率依然较低,市机市场愿为得到满足。2015年国内化学发光市场份额预计为69亿人民币,远未达到测算的230亿市场容量。 /p p   中国263家化学发光相关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p p   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中国化学发光企业主要企业已经基本进场完毕,化学发光产业新成立公司数量下降,产业新进入者活跃度降低。新产业、安图生物、迈克生物为国内化学发光产业佼佼者,到2017年7月为止化学发光领域超过20家上市/新三板企业进行相应布局。 /p p   从一级市场资本层面,近年来化学发光领域投资几乎绝迹,在行业龙头已经出现的情况下,早期投资机会基本丧失。国际化学发光产业资本整合已经完成,格局已定,以罗氏、雅培、西门子、贝克曼为首的龙头企业地位难以撼动,通过资本整合,拓展企业化学发光上下游产品线,中国企业才刚刚起步。 /p p   中国化学发光产业图谱分为仪器、试剂两部分,仪器包括半自动化学发光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便携化学发光仪,试剂包括微孔板化学发光是机、磁微粒化学发光是集以及其他试剂(蛋白芯片、杂交捕获、酶免疫点印迹等)。 /p p   化学发光仪经历了半自动、全自动、到便携化的发展过程,截止2017年6月底,共有51家企业的80个未过期仪器批件在市场流通、销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c7d1ad2-7a59-49db-b6b8-ed0d8a4e9902.jpg" / /p p   国内化学发光仪市场,罗氏诊断占据中国化学发光29.8%市场份额,专利到期给国内企业带来机会。罗氏以电化学发光为核心产品,由宝灵曼1996年研发而成,具有核心专利保护,被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罗氏公司1997年收购宝灵曼公司后,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目前以170 T/H的E170和86T/H的E411为主要产品。2016年罗氏电化学发光专利正式过期,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新产业、迈克、安图等国内化学发光领军企业快速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fc56e0f-3750-44f2-8863-55a092eda967.jpg" / /p p   国内化学发光试剂市场则经历了由微孔板到磁微粒主导的技术更新,到2017年6月底共有91家企业2313个未过期试剂批件在市场销售。其中激素、抗体、蛋白类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占据批准产品83%。安图生物是国内化学发光试剂企业的翘楚,公司已掌握了酶联免疫、微孔板化学发光、磁微粒化学发光、胶体金等多个免疫诊断技术,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2016年上半年化学发光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56.5%,达到2.3亿元人民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cc69d5e-376f-411f-abe1-31a2a11fadd8.jpg" / /p p   无论试剂还是仪器,进入2017年国内化学发光相应产品审批数量均明显减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bc95e47-566d-442f-b7ae-111172ae7bea.jpg" /    /p p   从化学发光检测项目来看,甲功、肿瘤检测是化学发光企业必争之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7.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8af80ca-8f62-418b-8f0d-13f80108e7c7.jpg" / /p p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突破、分级诊疗、价格优势等加速进口替代,2015年化学发光国产化10%左右,与生化诊断70%市场占有率有巨大差距,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f86d8bc-0489-44ca-9a9e-9d3eb761d4d7.jpg" / /p p   另外一方面国家分级诊疗战略的大力推进,不断快速增加的基层医疗、诊断需求也在推动我国化学发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9.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3312dd4-fe25-4c0e-9fc6-c302ecedb3bd.jpg" /    /p
  • 工信部将对41个大类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涉及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图片来源:国新网会上,有媒体提问,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对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期间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考虑和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我们产业链、供应链是一次实战的压力测试。从过去的一年看,我们可以说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也充分彰显了我们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来我们在产业链、供应链上还存在一些短板,还存在一些弱项,所以我们已经开始对41个大类的工业和下面的细类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绘制重点产业链的图谱,找出我们的空白点,也找出我们的弱项短板。当然,我们这里面还有很多是我们的优势长板,分析好产业链、供应链,精准设计、精准施策、夯实基础,这样来对优势集群做强,对突出短板补齐,对我们弱项进一步增强。所以总得就是强链、补链,进一步增强我们产业链的韧性。所谓“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我们的发展主动权。比如着力培育发展新型产业链,比如5G、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链,保持产业链的完整。我们很多传统产业链量大面广,很多传统产业链生产出的产品全球总量是第一的,不仅满足了中国的需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作出贡献,所以这个产业链的完整是非常重要的。优化区域的产业链布局,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非常突出,所以我们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和布局,进一步发挥集群优势,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所谓“补链”,就是补齐我们的短板和弱项,确保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主要是两方面工作:一个是产业技术再造工程。就是针对弱项短板比较集中的领域,通过应用牵引、整体带动、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组织攻关。另一方面,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布局了1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要围绕产业创新,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地方企业积极性,按照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使得我们制造业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图谱相关的方案

产业图谱相关的论坛

  • 【“仪”起享奥运】中药指纹(特征)图谱技术帮助中药关键质量属性检测

    [size=16px]中药指纹(特征)图谱技术是一种多指标的质量控制模式,可以从整体上宏观地表征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其具有稳定性好、柱效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指纹图谱是基于图谱的整体信息,可用于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 特征图谱以图谱中重要特征信息为中心,已成为控制中药质量的鉴别手段。例如,2020版《中国药典》中仅单一成分芍药苷作为质控标准,难以全面评价白芍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白芍质量评价体系,岳倩侠等通过建立白芍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实现稳定量质传递,为白芍的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及其产业化示范打下基础。又比如,张辉等采用UPLC法对胡黄连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和4个含量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其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式很好地反映了胡黄连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的量质传递规律。[/size]

  • 【讨论】申请开设“中药指纹图谱”版,请相关用户跟贴支持

    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为了使中药更好地走入国际市场,控制中药材及中成药的质量已成为中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指纹图谱质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逐步结束千年来“丸、散、膏、丹,神仙难辩” 的状况,无疑会使中药质量可控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可控性的提高,将会使中成药疗效稳定性显著提高,这无论对广大患者还是对巾医药事业都是福音。 为了将祖国的中药发扬光大,把国药推向世界,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特申请开设“中药指纹图谱”版,请相关用户跟贴支持!!!

  • 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实际应用(转载论文)

    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实际应用 罗国安 王义明 曹进 杨学东(清华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84)http://www.cbcf.org.cn/jsjl/061.htm1. 引言中医药是中华古老文明的灿烂结晶,它为我国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现代化成为当前中药产业和新药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其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建立中药现代质量评价体系。中药指纹图谱是目前能够为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作为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国内外对指纹图谱的研究方兴未艾。由于国情和传统的原因,不同国家的应用方法和思路有某些差异。日本把采用地道药材按饮片配方煎煮得到的煎汁作为标准提取物,标准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即为标准指纹图谱,以此对生产的原料、配方和工艺作严格控制,使成品指纹图与标准指纹图谱一致。法国和德国的植物药制剂大多以"标准浸膏"投料,减少了以植物药为直接原料带来的不稳定性,然后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的各个过程,保证成药指纹图谱的稳定性。美国FDA也开始接受指纹图谱,在申报IND(Investigational NewDrug)的CMC(Chemistry ,Manufacture and Control)资料时,植物药物质(BotanicalDrug Substance)和植物药产品(Botanical Drug Product)的质量控制可以采用指纹图谱。此外,英国、印度以及WHO等都采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植物药(草药)的质量评价。在国外对植物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中,主要是针对单味药材提取物而言,在植物制剂的整体性作用和药效相关性方面缺乏理论依据和相应的理论指导,并不适用于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 国内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开始仅作为一种指纹性对比,用于鉴定中药材的种属。自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注射剂提出了建立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的要求以后,开展了较多的指纹图谱研究工作,成为当前各方面关注的研究热点。近期在分析方法上使用了各种手段,如HPLC、GC、CE、IR等以及一些联用技术。但是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对指纹图谱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全面认识仍较为浅显,仅把它作为一种简单的质量鉴别项目,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研究指纹图谱获取方法,缺乏理论深度。这样所建立的中药质量指纹图谱往往既缺乏方法学依据,又缺少足够的科学数据证明其可靠性。因此,尚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如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仅仅考虑其化学成分,没有以药效作为指纹性的依据。这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深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药走向国际的进程。因此,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是中药整体提升的关键,也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充分重视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开展中药指纹图谱应用基础研究,将建立我国中药乃至创新药物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2. 药指纹图谱理论及其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特别适应于中医药传统理论的需要。它是使用多学科交叉综合技术手段对复杂物质组成体系质量稳定性进行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方法,同时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是分析科学、中药学、分离科学以及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等二级学科(内含多个三级学科)交叉、综合应用的研究课题。因此需要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协同攻关。目前为止,在中药生产和流通中,还没有一种质量控制手段能够全面的、综合的反映出中药产品的质量变异,可以有效地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建立正是为了解决药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的这一关键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它从药材的生产、粗加工、贮存;制剂的原料、中间品、成品、流通样品等等各个角度和方面,进行中药样品的理化分析,通过相似性和相关性对比,发现质量变异和缺陷,从而全面、特异地把握住中药的质量命脉。另外,从中药新药的角度,中药指纹图谱又为之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模式,它从药材、成方入手,通过把握其中有效部位或有效组分的理化特性,直接将化学物质基础与药效相结合,形成既充分吸收中医用药理论精华,又蕴含现代药物活性特征,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把握住了药物作用的针对性,为新药产生和快速筛选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具体的方面,中药指纹图谱是通过寻找有效部位或有效组分的图谱与活性效应之间的组效学特征来指导新药研究和筛选,它不同于西药研究中的药物构效关系,因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是一个活性成分群的整体特性,而并不仅仅限于某个或几个成分;另一方面,也不同于较前提出的谱效关系,这里指纹图谱是直接针对有效成分群而设立的,而不仅仅限于物质成分的理化表征。因此从多维联用分析技术、药效检测和信息处理三个方面入手,多学科协同攻关,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发展形成先进实用的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从中药物质基础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分离分析科学的手段,获取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并结合药效研究和相关物质成分的分离鉴定,经组效关系研究,获取中药有效组分指纹图谱;将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和中药有效组分指纹图谱用于中药材、中间体和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创新等实践中。最终解决中药质量评价的科学性等中药质量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推进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3.1中药指纹图谱测试针对中药材、炮制品、饮片,以及各类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及有效组分的切割方法。运用包括色谱、光谱以及多维、联用分析技术,全面开展指纹图谱测试,建立具有普适意义的、规范化的中药指纹图谱。A、中药有效组分提取及分离方法研究及其规范化。B、色谱分离分析条件优化技术研究。C、多维、联用分析新技术方法学研究。D、指纹图谱中活性成分分析与鉴定。E、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规范化研究。3.2指纹图谱鉴别方法研究A、中药指纹图谱化学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B、同一分析方法不同检测方式及不同分析方法获得的多源检测数据间的相关性。 C、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D、中药指纹图谱的快速处理方法。E、建立中药指纹图谱鉴别计算方法体系。3.3中药药效组分筛选及检测方法学针对研究药材、方剂的功效和所涉及的有关作用靶位或靶点,开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和水平药理学研究,寻找能够较准确反映方剂药效或功能主治,并具备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小的活性筛选指标,在建立快速中药体内外组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寻找中药的药效组分群,并建立中药药效指纹图谱,从而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体系和法。A、中药药效组分靶细胞动态高密度培养技术和模型的建立B、中药药效组分细胞反应器计算机控制及在线检测的研究C、中药药效组分快速筛选方法关键技术研究D、中药复方体内组分的多指标检测方法学研究3.4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在中药化学指纹图谱、药效物质成分鉴定和中药药效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成果,开展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的相关性研究,以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从而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组效学研究体系。3.5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将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于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中药新药开发研究。3.5.1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3.5.2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价,提出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来实现从药材、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3.5.3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新药创制中的应用研究。4. 总结中药的质量一直是中药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同时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的医药市场必然会受到来自全球医药大市场的冲击,直面困难,发挥中国本身具有的医药创新特色,走自己的路,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自主创新的新型医药研发和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是当今中国医药研究人员的目标和必然途径。 中药指纹图谱的提出和深入的研究,将为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产业化、中医药体系的研发提供素材和研究思路,为中药最终走向国际,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有益资源,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光和热。参考文献王义明,罗国安,曹进. 2002. 中药指纹图谱理论和实际应用.中药现代化杂志,待发表曹进,罗国安等. 2001.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分析,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3(4):20罗国安,王义明,曹进. 2000.多维多息特征谱及其应用.中成药,22(6):395罗国安,王义明. 1999.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药效相关性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杂志, (1):11-15罗国安,王义明. 1999.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中药研究与信息,(6):21-23罗国安,王义明. 1999.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体系.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杂志, (1):16-19罗国安,王义明,饶毅. 2000.中药中成药现代化进

产业图谱相关的资料

产业图谱相关的仪器

  • 猴子脑图谱 rhesus monkey brainGeorge Paxinos, Xu-Feng Huang, Michael Petrides, Arthur W. Toga. 2008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is classic atlas is a complete revision, featuring many improvements and upgrades. Constructed by the established leaders in neuroanatomical atlas development, the new edition will again be the indispensable resource for all scientists working on the primate nervous system.The Rhesus Monkey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atlas of the monkey brain currently available.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is classic book is a complete revision, featuring many improvements and upgrades. Constructed by the established leaders in neuroanatomical atlasdevelopment, the new edition will again be the indispensable resource for all scientists working on the primate nervous system. 151 coronal diagrams and 151 accompanying photographic plates spaced at 120 anm intervals diagrams completely revised 60 photographic coronal plates of SMI immunoreactivity delineations completely revised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大鼠脑图谱自1982年第一版以来,Paxinos和 Watson大鼠脑图谱就成为全世界实验室中值得信赖的准确坐标和解剖信息来源。它已被引用超过 60,000 次,成为神经科学领域被引用次数非常多的出版物。第七版纳入了有关发育基因表达的新发现,并在矢状切片中展示了神经节的边界。规格: 装订:线装,印刷版 版本:第7版 商品尺寸:35x35x3.2cm 重量:2.7Kg 主要内容: 161 张经过彻底修改的冠状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间隔 120 µm 19 个彻底修改的矢状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 27个彻底修改的水平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 用高分辨率彩色数字图像打印的照相板 所有脊髓节段图 最准确和几乎普遍使用的立体坐标系 矢状切面描绘的神经节段 一个包含 14 个图表的“迷你图集”,可帮助神经解剖学初学者 确定了 1000 多个结构小鼠脑图谱立体坐标中的小鼠大脑是印刷中使用广泛和引用广泛的小鼠大脑图谱。它为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实验室使用的准确立体坐标,以及结构的详细描述和索引提供参考。版本:第 5 版主要特点: 100张经过彻底修改的冠状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间隔约120µm 32个彻底修改的矢状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 30个彻底修改的水平图和随附的照相底片 用高分辨率彩色数字图像打印的照相板 最准确和几乎普遍使用的立体坐标系 识别出800多种结构,包括 Expert Consult电子书版本,与电脑和大多数移动设备和电子阅读器兼容,允许读者浏览、搜索和与内容交互主要内容: 前言 第四版的主要特点 介绍 方法 组织学 图像和图纸的准备 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和一个例子 命名和缩写 描绘结构的基础 参考 结构索引 缩写索引 数据请关注玉研仪器的更多相关产品。如对产品细节和价格感兴趣,敬请来电咨询!
    留言咨询
  • MACSima&trade 全自动空间组图谱成像分析系统 生物体的正常功能涉及数千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生物系统和细胞活动本身就十分复杂。因此,需要检测大量参数来深入分析生物系统,以便了解生物的奥秘。然而,目前可用于检测复杂生物系统的方法非常有限。美天旎新开发的MICS (MACSima Imaging Cyclic Staining)循环染色创新性地使用荧光显微技术,可对单个样本中的大量蛋白质或其它抗原进行显微成像分析,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些限制。美天旎利用该技术开发出能够实现全自动空间组图谱成像的MACSima成像分析系统。科学家们可借助该系统评估多种不同蛋白质的定位、表达以及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充分挖掘空间生物学的潜力。MICS技术基本原理美天旎的MICS技术基于荧光显微术可同时分析单个样本中的数百种标志物。通过不同荧光标记抗体的循环染色,在不损伤样本的情况下,获取多种参数的显微成像数据。循环染色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荧光染色、图像采集和荧光信号擦除,均由MACSima成像系统全自动完成。最终生成的数百种标志物的空间组图谱可帮助科学家以的深度洞察样本的生理学或病理学特性。该系统具有即时处理能力,即便是在循环染色过程中也可随时开始数据分析。完整的解决方案MACSima成像系统采用全自动流程和优化的组件,可极大地简化生成复杂的空间组图谱数据的过程,其优点不言而喻。同一个样本分析数百种标志物获取空间组图谱数据,对单个样本中的数百种蛋白质及其它抗原进行分析。高度自动化的设备 完成实验设计后即可交由MACSima成像系统自动运行。MACSima成像系统是该平台的核心,利用这台仪器可以实现全自动的循环染色和数据处理。已验证的大量抗体组合 基于大量重组工程的荧光素偶联抗体,支持分析您样本上的数百个标记物,这些抗体专门针对MICS进行了验证。两种信号擦除机制:使用荧光染料偶联抗体染色 (01) 并对染色样本进行图像采集后 (02),可利用下列两种机制之一擦除荧光信号。轻松的实验准备 得益于多种即用型 REAscreen&trade 抗体Panel,其中包含来自美天旎生物技术的预定义抗体组,可轻松进行全面的分析。使用我们的 MACSwell&trade 样品载样架和各种灵活形式的抗体可分析任何类型的固定样品。化繁为简的分析软件 使用 MACS® iQ View 轻松全面地分析您的超高内涵成像数据。其多功能性和直观的用户界面使这款图像分析软件成为您空间生物学实验的完美伴侣。MACSwellTM样本载样架可分析各种固定样本要想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必须突破技术限制。为了能够在MACSima成像系统上不受限制地灵活分析各种固定样本,美天旎开发出MACSwell样本载样架。我们针对组织、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设计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载样架。每种载样架都有明确定义的反应腔室,可以轻松且安全地实现循环染色,确保顺利完成实验。经过验证的固定方法一次实验、众多结果
    留言咨询
  • MDPpicts 温度依赖的光感应电流瞬态图谱检测Microwave Detected Photo Induced Current Transient Spectroscopy 微波探测的光感应电流瞬态图谱检测,非接触且无损伤,用于温度依赖的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以及半导体的界面陷阱和体陷阱能级的电性能表征。 应用行业:半导体材料基础研究与开发 灵敏度:对电子缺陷表征的 灵敏度图1. 与温度有关的载流子发射瞬态 温度范围:液氮(77k)至500k。可选:液氦(4k)或更高温度衰变常数范围:20纳秒到几毫秒污染测定:测量基础的陷阱能级:陷阱的活化能和俘获截面,基于温度和注入的寿命测定重复性: 99.5%,测量时间: 60分钟。液氮消耗:2升/次弹性:可从不同波长(从365nm到1480nm)选择不同种类的材料可访问性:基于IP的系统允许来自世界任何地方的远程操作和技术支持从Arrhenius斜率(图3)可以确定活化能。利用这种新型的商用MDPpicts设备,可以在20~500k范围内测量温度依赖性的光电导瞬态。在过去,Si, GaAs, InP, SiC和更多的半导体已经成功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研究。 图2. 不同ID的评价 图3.Arrhenius曲线图 图4. 不同温度的Cz-Si晶圆片的MD-PICTS图谱
    留言咨询

产业图谱相关的耗材

  •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中药指纹图谱的色谱柱C18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中药指纹图谱的色谱柱C18 关键词:C18色谱柱,COSMOSIL 5C18-MS-11色谱柱,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TSKgel ODS-100Z中药指纹图谱,北京绿百草科技 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提供中药指纹图谱的色谱柱C18。采用COSMOSIL 5C18-MS-11(4.6*250 5um)色谱柱对柴胡及其煎剂中皂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250mm 5um)研究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采用TSKgel ODS-100Z(4.6*250mm 5um)研究丹参和红花中HPLC特征指纹图谱。北京绿百草科技专业代理YMC、NACALAI、TOSOH等品牌色谱柱。北京绿百草技术部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需要详细的信息请和绿百草科技联系: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英国铸钢表面SCRATA图谱
    英国铸钢表面SCRATA图谱SCRATA样板 ASTM A802 粗糙度对比试块 SCRATA图谱 适用于ASTM A802/A802M – 95 (2006)钢铸件表面目测验收标准规程的31个样块如下: Surface Roughness (A) 表面粗糙度(A) Surface Inclusions (B) 表面夹杂(B) Gas Porosity (C) 气孔(C) Laps and Cold Shuts (D) 皱褶和冷隔(D) Scabs (E) 铸疤(E) Chaplets (F) 型芯撑(F) Surface Finish – Thermal Dressing (G) 表面处理 - 热抛光(G) Surface Finish – Mechanical Dressing (H) 表面处理 - 机械抛光(H) Welds (J) 焊缝(J) Hot Tears 热裂纹 Mechanical Dressing - Chipping 机械抛光 - 切削 样块数量样板分类ABCDEFGHJ热裂纹切削ASTM A802311-41,2,4,51-41,2,53,51,31,2,3,51,3,4,51,2,3,5-- 48个的样板集适用于 ISO 11971:2008 钢和铁铸件 – 表面质量的外观检验;BS EN 1370:1997 铸造 – 目视比较仪检查表面粗糙度; BS EN 12454:1998 砂型铸件铸造表面缺陷的目视检查。(如果已有ASTM A802样块集,可以购买17块的升级样块集) 样块数量样块分类ABCDEFGHJ热裂纹切削全套481-51-51-51-51-51-51-51-51-51-21升级样块集17 5353,41,2,42,4,54241-21 第3组有14个样块,基于BS 7900:1998 精密钢铸件表面特征的检验规范,适用于采用精密铸造工艺制造的铸钢件采购 Resin Shell Process (V) 树脂壳法(V) Lost Polystyrene Process (W) 聚苯乙烯消失模铸造(W) Shaw Process (X) 萧氏精密造模法(X) Lost Wax Process (Y) 失蜡法(Y) Fettled Surfaces (Z) 修整铸件(Z)
  • AFS金相图谱,AFS评级图,标准英文版
    AFS金相图谱,AFS评级图,标准英文版供应商:瑞贝贸易有限公司 我们收录国内外标准超过50万条,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标,国际标准,美国标准 ,欧洲标准,英国标准,德国标准,澳大利亚标准,日本标准:GB,HB,GJB,EJ,HG,JB, ANSI,ASTM,AS/NZS,API,ASCE,ASME,BS,DIN,EN,IEEE,IEC,IPC,ISO,JIS,MIL, NACE,SAE,UL,PEI等等 1AFS CH0200-2002Gray Iron Microstructure Rating Chart灰铸铁显微组织评级图2AFS CH0500-2005Characteristics of Porosity in Cast Iron Wall Chart在铸铁孔隙率挂图特征3AFS CH0900-2009ASTM A247 Iron Casting Graphite Microstructure Rating ChartASTM A247铸铁石墨微观结构评价图4AFS CH8201-1900Ductile Iron Microstructures Rating Chart球墨铸铁的微观结构评价图5AFS CH8600-1900Microstructure Control in Hypoeutectic Aluminum-Silicon Alloys Chart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结构控制在图6AFS EC0901DL-2009Beneficial Use Manual for Foundries - Download铸造厂 - 实益使用手册下载7AFS EC0201-2003Managing the Foundry Indoor Air Environment铸造室内空气环境管理8AFS EC0400-2004Metalcasting Ergonomics - 2nd Edition金属铸造人类工效学 - 第二版9AFS EC0500-2005Control of Lead Exposure in Foundries铅暴露控制在铸造厂10AFS EC0601-2005Guide for Selection and Use of PPE and Special Clothing for Foundry Operations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特种服装代工业务指南11AFS EC0700-2007Form R: Reporting of Binder Chemicals Used in Foundries 表R:铸造厂使用的粘合剂化学品的报告12AFS EC0901PR-1900Beneficial Use Manual for Foundries实益代工厂使用手册13AFS EC1000-2010Hearing Loss Prevention in Metalcasting听力损失的预防金属铸造14AFS EC1112-190023rd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Conference Proceedings第23届环境,健康与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15AFS FC9200-1992Ductile Iron Handbook - Reprinted 1999 and 2010球墨铸铁手册 - 转载1999年和2010年16AFS FC0001-2000Abrasion-Resistant Cast Iron Handbook耐磨铸铁手册17AFS FC0002-2000Introduction to Gray Cast Iron Processing灰铸铁加工18AFS FC0003-1900Cupola Handbook 6th Edition (CD-ROM)冲天炉手册“第六版(CD-ROM)19AFS FC0005-2000Abrasion-Resistant Cast Iron Handbook CD-ROM耐磨铸铁手册CD-ROM20AFS FC0006-1997Basic Concepts of Ferrous Metallurgy钢铁冶金的基本概念21AFS FC92CH82SET-1900Ductile Iron Chart and Handbook Set球墨铸铁图表和手册设置22AFS FC0100-1981Iron Castings Engineering Handbook铁铸件工程手册23AFS FC0201-2003Ferrous Scrap Guide有色金属废料指南24AFS FC0601-2006Modern Casting of Ductile Iron现代铸造球墨铸铁25AFS FC0800-20082008 Proceedings of the Keith Millis Symposium on Ductile Cast Iron CD-ROM2008年论文的的基思米利斯研讨会上球墨铸铁CD-RO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