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复合体

仪器信息网蛋白复合体专题为您整合蛋白复合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蛋白复合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蛋白复合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蛋白复合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蛋白复合体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资讯

  • “蛋白质动态学新技术”成功解析蛋白复合体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唐淳课题组利用基于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动态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的研究技术,协助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殷平课题组首次解析了N6腺嘌呤甲基转移酶METTL3-METTL14蛋白复合体结构,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该工作揭示了RNA N6腺嘌呤甲基化修饰过程中的结构基础,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唐淳、武汉物数所副研究员龚洲和博士后刘主参与该项目,利用课题组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结合小角X光散射与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为该蛋白复合体的结构解析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帮助。  经过近3年的努力,唐淳课题组发展、建立了包括核磁共振波谱、小角X光散射、化学交联质谱分析、单分子荧光检测和成像等技术在内的多种生物物理化学手段,并开发相应的整合计算方法,用于蛋白质动态结构及其转换过程的研究。课题组除了完成自身的科研项目外,积极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同行共享研究技术和方法。目前,得益于“蛋白质动态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项目的实施,课题组已助力多个重要蛋白质结构的解析,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生物学》、eLife 等国际一流杂志。
  • Cell & Nat Genet:首次阐明癌症相关蛋白复合体的结构 有望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新疗法
    2013年刊登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约20%的人类癌症都与一类名为BAF的蛋白发生突变有关,BAF是一种特殊的蛋白复合体,其与机体智力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生直接相关,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种蛋白复合体的精细结构以及其如何诱发人类疾病的。 图片来源:Susanna M. Hamilton, Broad Communications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BAF蛋白复合体各个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相关研究或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和希望。 研究者Kadoch说道,这项研究中我们克服了科学家们在人类疾病突变以及药物发现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中我们解析了BAF复合体的结构特性和组装机制,而了解该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至关重要。BAF复合体能控制染色质的结构并且调节基因的活性,研究人员首次在酵母中发现BAF复合体,随后在果蝇和哺乳动物机体中相继发现该复合体。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阐明了多个BAF复合体蛋白组分的结合模式,以及其如何在细胞中组成三种不同的复合体,研究者Kadoch说道,如果你不得不组装一套宜家夹具的话,你或许需要将各个零配件按照一定的装配顺序进行组合,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提供了BAF复合体的组装路线图,并且列出了单独的元件,也就是说,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对单独的元件进行组装就能构建出BAF复合体。 除了阐明BAF的具体结构外,研究人员还阐明了与该复合体相关的一系列致病突变给人类机体带来的生化效应;研究者Nazar Mashtalir表示,组成BAF复合体的单一蛋白的结构错误会干扰复合体的组装,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导致疾病发生;我们希望后期能够基于本文研究结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突变,并且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 我国科学家揭示线粒体外膜转位酶复合体组装的分子机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99%的线粒体蛋白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线粒体外膜TOM转位酶复合体负责绝大部分前体蛋白运输进入线粒体,再通过其他转位酶复合体分选至线粒体的各个部位。TOM复合体是由7个亚基组成的膜蛋白复合体,其组装过程是多步骤且高度动态的,需要线粒体外膜SAM复合物的协助。但是,SAM复合物如何协助TOM组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探索TOM转位酶复合体的组装机制,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殷平教授研究团队独辟蹊径,利用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系统重构了该组装过程,并实现精准控制,可人为地为组装按下“暂停键”。该方法使得研究者捕获了TOM组装过程中的多个中间态并获得其蛋白样品,攻克了该领域多年来无法获得稳定的TOM复合体中间态的难题。研究团队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两个重要中间态的高分辨三维结构,并结合功能分析阐明了SAM复合物协助组装以及释放TOM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TOM转位酶复合体的组装过程,更好地探究线粒体蛋白的生物发生,为线粒体疾病治疗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方案

  • 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ELISA试剂盒
    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ELISA试剂盒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 规格:96T/48T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含量。实 验 原 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抗原、生物素化的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体(PAP)呈正相关。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 人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25 ng/L -800 ng/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水平。用纯化的人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再与HRP标记的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复合物(pMHC)浓度。
  • 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ELISA试剂盒
    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ELISA试剂盒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 规格:96T/48T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含量。实 验 原 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抗原、生物素化的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体(TAT)呈正相关。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论坛

  • 【求助】蛋白复合体

    我是个新手,现有一个蛋白复合体,用凝胶电泳分析三个部分:名称 分子量 pI1st band 18.0KD 6.682nd band 13.5KD 5.473rd band 12.2KD 8.2没有标品,如何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并相对定量。不用毛细管凝胶电泳行不行。我的e-mail: htx761229@sina.com谢谢!

  • 质谱技术在蛋白组研究中的应用(二)

    6 质谱仪的最新进展用质谱检测蛋白,首先考虑到用PMF与 MALDI-TOF联用,如果无法检测,下一步就用ESI-MS/MS创建序列标签。在PMF分析中,MALDI的平板中只需一小部分样本就足以检测,剩下的样本就可以用来创建序列标签。并且,在MALDI-TOF仪器上,用一种叫做“源后延迟”的方法可以对只有部分序列的肽段进行检测。然而,用这个方法产生的质谱图比较难说明,精确性也很差。最近,用MALDI联合四级杆-时间质谱分析器[30,31]以及原始的MALDI-TOF/TOF[32]方法产生了。因此同一份标本可以首先考虑用PMF检测蛋白[33],如果有必要的话,再用MS/MS创建序列标签。MALDI联合四级杆-TOF检测高通量蛋白是有希望的[31]。7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转录后修饰分析蛋白组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对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转录后修饰,如磷酸化和糖基化进行研究。蛋白质的磷酸化是很有趣的,因为在信号转导途径中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早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方法是进行2-DE之前用35S-Met对样本进行代谢性标记,再在2-DE上进行放射自显影[34-36]。在凝胶中,不同蛋白的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通常在凝胶中显示一连串蛋白质点,但是还需要做更详细的分析来确定修饰类型。蛋白质磷酸化的改变既可以用32P标记细胞,也可以用特异性磷酸化抗体做western blotting进行研究。如果用32P标记的方法,仍然需要做2-DE。经过凝胶比较后,把感兴趣的点从胶上切下来,然后用质谱鉴定[36]。Soskic使用的是印迹法,两个2-DE同时进行,一个用于做特异的磷酸化抗体实验,另一个做常规染色。蛋白质磷酸化和糖基化更为详细的特性可以用质谱来检测,但是需要更多的起始材料而不仅仅是二维凝胶上的一个点。另外这些分析不能产生直接的序列信息,技术上也比用质谱检测蛋白要难的多。在蛋白上查找磷酸化位点有很多种方法。为了检测消化后的混和肽中哪一个是磷酸化的,可以用MALDI-MS在磷酸化前后对混合肽做PMF分析:经过磷酸酯酶处理后,磷酸化的肽将会失去一个磷酸基团,分子量将比处理前小80Da.糖基化研究中,多聚糖从蛋白中释放出来,对多聚糖结构的检测就是从这些游离的多聚糖中得到的。一般把MALDI仪和外源性糖苷酶[37-40]联合使用进行检测。如果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可以用ESI-MS联合使用前体离子扫描仪[41-44]。到目前为止,能够用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进行糖蛋白结构检测的报道很少。其中有一项研究是N端糖蛋白酶切以后用一维SDS-PAGE分离,然后用MALDI-MS以及外源性的糖苷酶进行结构分析[45]。8 用质谱研究蛋白-蛋白之间的作用经典的蛋白组学着重于研究蛋白质在何时何处表达。因为大部分的细胞功能都是由蛋白质复合体而不是由单个蛋白来执行的,所以鉴定蛋白质的成分和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可以用生物化学方法纯化蛋白质后用质谱来鉴定不同的成分,如人类剪接体的成分,酵母的核孔复合体[46]以及核蛋白体等都可以用此策略检测出来。一般的蛋白复合体是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和分离,如免疫沉淀反应[47,48]。 DNA结合蛋白可以用同它们有特异性亲和力的核酸来分离,然后用质谱来鉴定[49]。Rigaut等人在串联层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通用的蛋白质复合体纯化方法[50]。在这个方法中,一种TAP标签和靶蛋白融合在一起,然后把蛋白转移到宿主细胞或者组织中,融合蛋白在宿主细胞和组织中能持续表达。TAP标签包括一种A蛋白和一种钙调蛋白,在标签之间有一个TEV蛋白酶切位点。用串联亲和层析法能将融合蛋白及与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成分从细胞提取物中有效的分离,纯化出来。Rappsiber等人分别用亲和层析,交叉耦合以及质谱等方法[51]对酵母的核孔复合物Nup85p的亲和性进行研究。经过层析以后,用一维SDS-PAGE方法就可以分离蛋白复合体中的各个成分,因此二维电泳的不足之处就可以避免。同样也有可能直接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方法分析大分子量蛋白质复合体[52]。蛋白组分析的优越之处主要是用于蛋白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的转录后修饰的研究,同时也可以用于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质谱对于蛋白组分析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近年来仪器以及数据库软件的发展使得质谱成为能力更强大的工具。参考文献[1] O’Farrell PH. J Biol Chem,1975,250:4007–4021.[2] Karas M, Bachmann D, Bahr U, et al. Int J MassSpecrom Ion Process,1987,78:53–68.[3] Meng CK, Mann M, Fenn JB. et al. Atoms, Mol Clusters,1988,10:361–368.[4] Fenn JB, Mann M, Meng CK, et al.Science,1989,6(246):64–71.[5] Corthals GL, Wasinger VC, Hochstrasser DF, et al.Electrophoresis,2000,21:1104–1115.[6] Celis JE, Kruhoffer M, Gromova I, et al. FEBS Lett,2000,480:2–16.[7] Anderson L, Seilhamer J. Electrophoresis,1997,18:533–537.[8] Gygi SP, Rochon Y, Franza BR, et al. Mol Cell Biol,1999,19:1720–1730.[9] Henzel WJ, Stults JT, Wong SC, et al. ProcNatl Acad Sci USA,1993,90:5011–5015.[10] Mann M, Hojrup P, Roeppstorff P. Biol Mass Spectrom,1993,22:338–345.[11] Pappin DJ, Hojrup P, Bleasby AJ. Curr Biol,1993,3:327–332.[12] James P, Quadroni M, Carafoli E, et al. Biochem BiophysRes Commun,1993,195:58–64.[13] Yates JRD, Speicher S, Griffin PR, et al. AnalBiochem,1993,214:397–408.[14] Mann M, Wilm M. Anal Chem,1994,66:4390–4399.[15] Eng JK, McCormack AL, Yates JR. J Am Soc Mass Spectrom,1994,5:976–989.[16] Wilm M, Mann M. Int J Mass Spectrom Ion Process,1994,136:167–180.[17] Wilm M, Shevchenko A, Houthaeve T, et al. Nature 1996 379:466–469.[18] Wilm M, Mann M. Anal Chem,1996,68:1–8.[19] Morris HR, Paxton T, Panico M, et al. JProtein Chem,1997,16:469–479.[20] Rosenfeld J, Capedeville J, Guillemot JC, et al. AnalBiochem,1992,203:173–179.[21] Shevchenko A, Wilm M, Mann M. Anal Chem,1996,68:850–858.[22] Pandey A, Andersen JS, Mann M. Science’s STKE: www.stke.org/cgi/content/full/OC–sigtrans 2000/37/pl1.[23] Kussmann M, Nordhoff E, Rahbek-Nielsen H, et al. J Mass Spectrom,1997,32:593–601.[24] Gobom J, Nordhoff E, Mirgorodskaya E, et al. J Mass Spectrom,1999,34:105–116.[25] Clauser KR, Baker P, Burlingame AL. Anal Chem,1999,71:2871–2882.[26] Binz PA, Muller M, Walther D, et al. Anal Chem,1999,71:4981–4988.[27] Bienvenut WV, Sanchez JC, Karmime A, et al. Anal Chem,1999,71:4800–4807.[28] Neubauer G, King A, Rappsilber J, et al. Nat Genet,1998,20:46–50.[29] Yates III JR, Carmack E, Hays L, et al. MethodsMol Biol,1999,112:553–569.[30] Loboda AV, Krutchinsky AN, Bromirski M, et al.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2000,14:1047–1057.[31] Shevchenko A, Loboda A, Schevchenko A, et al. Anal Chem,2000,72:2132–2141.[32] Medzihradszky KF, Campbell JM, Baldwin MA, et al. Anal Chem 2000,72:552–558.[33] Krutchinsky AN, Zhang W, Chait BT. J Am Soc Mass Spectrom,2000,11:493–504.[34] Nyman TA, Matikainen S, Sareneva T, et al. Eur J Biochem 2000 267:4011–4019.[35] Celis JE, editor. Cell Biology: A Laboratory Handbook, vol. 4,2nd. Academic Press, 1998,375–385.[36] Gerner C, Frohwein U, Gotzmann J, et al. J Biol Chem,2000,Sep 7 [epubahead of print].[37] Colangelo J, Orlando R. Anal Chem,1999,71:1479–1482.[38] Geyer H, Schmitt S, Wuhrer M, et al. Anal Chem1999 71:476–482.[39] Harvey DJ. Mass Spectrom Rev,1999,18:349–450.[40] Nyman TA, Kalkkinen N, et al. Eur J Biochem,1998,253:485–493.[41] Sheeley DM, Reinhold VN. Anal Chem,1998,70:3053–3059.[42] Reinhold VN, Reinhold BB, Costello CE. Anal Chem,1995,67:1772–1784.[43] Kuster B, Hunter AP, Wheeler SF, et al. Electrophoresis,1998,19:1950–1959.[44] Rout MP, Aitchison JD, Suprapto A, et al. J Cell Biol,2000,148:635–651.[45] Yamaguchi K, Subramanian AR. J Biol Chem ,2000,275:28 466–28 482.[46] Yamaguchi K, von Knoblauch K, Subramanian AR. J BiolChem,2000,275:28 455–28 465.[47] Rotheneder H, Geymayer S, Haidweger E. J Mol Biol,1999,293:1005–1015.[48] Boehning D, Joseph SK. EMBO J,2000,19:5450–5459.[49] Nordhoff E, Krogsdam AM, Jorgensen HF,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884–888.[50] Rigaut G, Shevchenko A, Rutz B,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1030–1032.[51] Rappsilber J, Siniossoglou S, Hurt EC, et al. Anal Chem2000 72:267–275.[52] Link AJ, Eng J, Schieltz DM, et al. Nat Biotechnol,1999,17:676–682.T.A. Nyman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01:18 .221–227.

  • 【求助】蛋白质聚合体中单体间化学键的种类鉴定

    多方求助无果,希望有高人指点。急急我们实验室在做重组人复合α干扰素(cIFN)的聚合与降解研究。cIFN单体中有两条分子内二硫键,它们在巯基乙醇作用下可以被还原打开,并且在空气中会形成分子间二硫键,进而引起cIFN聚合。再向这些聚合体中添加过量巯基乙醇后绝大多数的聚合体都被离解成单体,但是通过还原SDS-PAGE仍可以看到有微量的二聚体。理论上还原条件下二硫键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推测这个二聚体应该是其他化学键引起的。我想知道的是:1、蛋白质除了二硫键是否还有其他的化学键可以引起蛋白质共价聚合体。2、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蛋白质聚合体中单体间的化学键?[em0812][em0812][em0811][em0811][em0811]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资料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仪器

  • 价格亲民、操作简单,这款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为更多科研人员带来创新的冷冻电镜技术。致力于结构生物学研究的解决方案,安装、维护简单,非电镜专家也能快速上手操作。冷冻电镜技术获取生命过程中相关生物机器的结构信息对于充分理解生物学过程和疾病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础生物学或疾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经常具有多重构象或者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这一情况变得日益明显。这些大的和/或动态的体系给传统 3D 结构解析方法带来了挑战。幸运的是,冷冻电镜 (Cryo-EM) 技术,尤其是单颗粒分析 (SPA) 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天然蛋白质功能和复杂生物系统动态过程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在冷冻电镜中,样品被快速冷冻(玻璃态),使其与生物学相关的原始形态得以保存。通过 SPA 技术可以获得样品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信息。这项技术改变了结构生物学领域,让我们对许多生物学过程有了新发现。SPA 通过直接揭示诸如异质复合体中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柔性蛋白质的构象变化,以及超大大分子机器(如:病毒、核糖体和蛋白酶体)机理的细节,验证生化研究工作。Thermo Scientific™ Tundra™ Cryo-TEM是一款专用于 SPA 的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它让 SPA 这种强大的技术可应用到每个生物化学实验室。Tundra Cryo-TEM 专为非电镜专家的新用户而设计,相对于常规款Cryo-TEM 操作更为简单,适合于标准实验室中的安装,并且购置成本低,适合于所有实验室的经费资助。Tundra Cryo-TEM 能够提供生命科学相关分辨率的结构信息,是一款可助力科学家解决最棘手的研究问题的利器。主要优势可获得生命科学相关分辨率的结构信息价格便宜、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可以迭代上样和成像,快速测定样品质量新的上样技术解决了常见的生物化学优化问题自动化人工智能向导,程序化地显示结果用户界面友好,带有预定义设置,可简化数据采集独特的 AI 算法,让显微镜不断自主学习,因此,科学研究者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
    留言咨询
  • 岛津集团发布新型PPSQ-51A单反应器蛋白测序仪和PPSQ-53A三重反应蛋白测序仪。 新PPSQ-51A / 53A蛋白质测序仪采用岛津SPD-M30A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配有新型毛细管流通池,灵敏度是原型号标准检测池的10倍,能进行较长序列的蛋白质研究。 主要特点:1、在等度洗脱模式下进行PTH-氨基酸的分析,等度序列分析提供更稳定的保留时间。这意味着可以使用色谱减法取消在以前的周期中检测到的峰,方便用户识别正确的氨基酸。在等度洗脱模式下进行PTH-氨基酸分析也使实验室通过流动相回收减少废液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2、操作简单,专业的蛋白质测序仪将对反应单元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单元提供控制功能,便于进行序列分析。3、新PPSQ软件可配置为满足实验室的各种需要,无论是监管、研究和开发,还是学术。该软件符合FDA 21 CFR Part 11指南对安全、用户管理和审计跟踪的要求。易于使用的数据分析功能,简化操作,数据处理和报告。这些功能允许色谱的后处理、多重色谱的叠加、色谱减法、和氨基酸序列的自动估计。此外,PPSQ-51A / 53A音序器提供定制的报告,并对数据进行快速、全面的的图形显示。拥有以前机型的客户(31A/33A/51B/53B)可以升级现有系统为相同灵敏度,并能拥有和PPSQ-51A / 53A一样的软件。升级包在有高层次的灵活性以及数据库的标准版和客户端服务器版本中都可以使FDA 21 CFR Part 11合规。
    留言咨询
  • HSY-18132复合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和使用期测定仪1. HSY-18132符合标准《QJ 1813.2-2005 复合体推进剂药浆粘度和使用期测定方法 第2部分: 旋转粘度计法》 2.采5吋高清ips触摸屏,高性能ARM处理器,无角度,操作方便,显示信息丰富。3.全金属外壳,防干扰。4.PT100温度探头选配。5. 支持无线蓝牙连接手机、电脑。 相关仪器推荐:HSY-50261石墨烯粘度测定仪二、产品介绍与参数1. 触摸屏,操作介面简洁明了,新用户上手就能操作。2. 金属外壳,抗干扰性强,不同于同行所用的塑料件。3. PT100高精度温度探头(选配)。4. 进口芯片处理器,更快的处理数据。5. 采用高强度小轴,经久耐用。6. 带有232打印接口,可直接连接微型打印机,打印数据。或者选配云软件可以直接电脑端打印数据(自备大打印机)。7. 定时功能,针对触变性非牛顿流体,能保证获得良好的一致性数据。8. 仪器采用最新前置式水平仪,在水平调节时直观方便,无须站立。9. 无线蓝牙连接手机,实现手机互连,所有操作全部在手机中完成,可在手机中看曲线,实时粘度、温度等。 10. 可选附件 1. 专用粘度计恒温槽2. 超低粘度适配器(0号转子套装)3. 标准液4. 温度探头5. 微型打印机6. 外循环专用测试槽7、蓝牙功能(用于手机显示与控制仪器主机) 8、云软件(可以无限量保存测量数据且在电脑端显示与打印结果)9、数据输出功能 四、应用油墨、胶水、乳胶、溶剂型胶粘剂、油漆涂料、石油、化妆品、牛奶制品、药品、果汁等。 五、型号及技术参数型号转速转子精度测量范围所需样品量HSY-18132A0.3、0.5、0.6、1、1.5、2、3、5、6、10、12、20、30、50、60、100R2~R7#±1%100~1300万500mlHSY-18132B0.1,0.3、0.5、0.6、1、1.5、2、3、5、6、10、12、20、30、50、60、100,200R2~R7#±1%100~4000万500ml六: 转速在每个型号最大范围内,任意无级变速,方便客户选择多量程范围
    留言咨询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耗材

  • Bio-Scale Mini Affi-Prep 蛋白质 A 滤芯
    Bio-Scale Mini Affi-Prep 蛋白质 A 滤芯Bio-Scale Mini Affi-Prep 蛋白 A 预装柱内装填了 Affi-Prep 蛋白质 A 介质,有 1 ml 和 5 ml 两种规格。 利用 Affi-Prep 蛋白 A 介质可获得高纯度的免疫球蛋白 (IgG)、在其他免疫球蛋白分析前选择性地去除 IgG 或吸附免疫复合体以纯化抗原。其中的 Protein A 可与免疫球蛋白,尤其哺乳类动物 IgG 的 Fc 段结合。。 优点包括:高纯度的 IgG与哺乳类动物 IgG 高亲和性使用 MAPS® 优化缓冲液,对小鼠 IgG1 及其它亚类具很高的载量Bio-Scale Mini 滤芯具有双壁滤芯设计*,更为耐用,并可以在高达 45 psi 的压力下在最常用于蛋白质分离的缓冲溶液中轻松可靠地运行。 方便、易用的一次性滤芯具有化学兼容的聚丙烯胶部件。 Bio-Scale Mini 滤芯设计用于 BioLogic 系统、蠕动泵或任何层析系统;简易 Luer 接头可实现轻松连接。 对于简单洗脱,可以将滤芯与 Luer-Lok 注射器一起使用。 提供用于连接到 HPLC 和 FPLC 型系统的接头。 Bio-Scale Mini 亲和滤芯还可在 Profinia 蛋白质纯化系统上运行。* 美国专利 7,208,087。技术指标:尺寸1 ml 和 5 ml 床体积;脱盐滤芯: 10 ml 和 50 ml 床体积推荐的流速依据介质类型而定*最高操作压力1、5 和 10 ml: 45 psi接头母型 Luer 进口和公型 Luer 出口柱材料聚丙烯筛板材料聚乙烯 (HDPE)尺寸1 ml — 40 mm 长 x 5.6 mm 内径* 说明手册中为每种介质类型提供了推荐流速。订货信息:Bio-Scale Mini Affi-Prep 蛋白质 A 滤芯名称规格货号Bio-Scale Mini Affi-Prep Protein A CartridgesPkg of 5, 1 ml7324600Bio-Scale Mini Affi-Prep Protein A CartridgesPkg of 1, 5 ml7324602
  • 白蛋白、IgG、IgA、转铁蛋白、触珠蛋 白、抗胰蛋白酶和纤维蛋白原去除色谱柱
    安捷伦蛋白质分级分离系统和蛋白质组学试剂 生物样品的LC/MS 分析 电泳分析的准备 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样品制备 仪器和工作流程验证 经济实惠的免疫去除 样品脱盐、浓缩和分馏为了更方便地对生物样品(如血清、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安捷伦的多重亲和去除系统(MARS)用色谱方法去除生物样品中存在的干扰性高丰度蛋白。这些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改善了后续对样品进行的液/质分析和电泳分析,有效地扩展了动态范围。针对样品的馏分和脱盐,安捷伦设计了mRP-C18 高回收率蛋白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步骤同时完成脱盐、浓缩和分馏,极高的样品回收率可以与常规RP HPLC 柱媲美,后者与LC/MS 分析完全兼容。另外,安捷伦还提供生物标志物研究中样品制备和其它蛋白质组学应用的验证试剂,包括复杂标准品和蛋白质组学级胰蛋白酶。为便于使用,这些试剂均与安捷伦LC/MS 方法完全兼容,无需任何额外的样品预处理。我们的定制配置还可以满足您的大体积进样需求和定制其他色谱柱规格。多重亲和去除系统用安捷伦的多重亲和去除系统可以对血清、血浆和其它体液中高价值的低丰度蛋白和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和表征。多重亲和去除系统能够可重现地、特异地去除人的生理体液中多达14 种高丰度蛋白,和小鼠生理体液中3 种高丰度蛋白。多重亲和去除系统可以使用各种液相柱规格和离心小柱。安捷伦多重亲和去除系统与安捷伦优化的缓冲液、方便的离心过滤膜和浓缩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一体式蛋白去除解决方案,可以与大多数液相色谱仪(色谱柱)和台式离心机(离心小柱)兼容。用多重亲和去除系统净化的样品适用于下游的各种分析,如二维凝胶电泳、LC/MS 和其它分析技术。订货信息:
  • 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
    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产品介绍:SISPROT,全称Simple and Integrated Spintip-based Proteomics Technology.该技术于2016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基于独特的离心移液枪头“Spintip”的集成式蛋白质组学前处理技术,可实现从原始样品出发一站式完成蛋白质组学样品前处理所有步骤,处理后的样品可直接用于色谱质谱检测。蛋白组学样品前处理从“毫克时代”迈入“纳克时代”。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产品步骤:一站式样品前处理:集成提取、酶解、脱盐为一体的蛋白组组学样品前处理。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产品特点:1、极高效,传统前处理方法需要16h,SISPROT法缩短至2h。2、高灵敏度,最低样本初始量可低至10个细胞或1ng,组织样本低至1mm2组织切片,鉴定能力与处理常规毫克级样品相当。3、结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适用领域:该试剂盒适用于低微克甚至纳克蛋白质样品;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如干细胞、蛋白质复合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临床样品检测行业如组织活检、液体活检、肠道微菌群;植物研究如经济作物、菌菇类、水果类等。蛋白组学 SISPROT 试剂盒产品图片:

蛋白复合体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