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磁共振

仪器信息网单分子磁共振专题为您整合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单分子磁共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单分子磁共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单分子磁共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单分子磁共振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资讯

  • “钻石钥匙”开启单分子磁共振研究之门
    目前,由于磁共振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和无破坏地获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信息,已被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等多个领域。   但是,当前通用的磁共振谱仪受制于探测方式,其研究对象通常为数十亿个分子,成像分辨率仅为毫米量级,无法观测到单个分子的独特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杜江峰领衔的研究团队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单个蛋白分子研究,利用钻石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做探针,首次在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获得了世界上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该成果使利用基于钻石的高分辨率纳米磁共振成像诊断成为可能。   该研究成果于3月6日发表在《科学》上,同期《科学》&ldquo 展望&rdquo 栏目专文报道评价&ldquo 此工作是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质分子实时成像的里程碑&rdquo 。   此前的研究显示,基于钻石的新型磁共振技术能将研究对象推进到单分子,成像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级。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单分子信号太弱难以探测。   之后,杜江峰研究团队利用钻石中的氮&mdash 空位点缺陷作为量子探针(以下简称&ldquo 钻石探针&rdquo ),选取了细胞分裂中的一种重要蛋白为探测对象。首先将蛋白从细胞中分离并将标记物(氮氧自由基)固定在蛋白的特定位置,然后将此蛋白分子放置到钻石表面,此时标记物距离&ldquo 钻石探针&rdquo 约10纳米,会产生仅相当于地磁场十六分之一的极微弱的磁信号。&ldquo 钻石探针&rdquo 具有感知极弱磁信号的能力,在激光和微波操控下,它形成一个量子传感器,将单分子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而加以检测。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最终他们成功地在室温大气条件下首次获取了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谱,并通过对比不同磁场下的多组磁共振谱的特征,获取了此蛋白质分子的动力学性质。   随后,《科学》杂志将该工作选为当期亮点并配以专文报道,盛赞其&ldquo 实现了一个崇高的目标&rdquo &ldquo 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测蛋白分子结构时需要提纯和长成单晶的困难,并且能够实现对单蛋白分子在细胞内的原位检测&hellip &hellip 是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质分子实时成像的里程碑&rdquo 。   此前,杜江峰组已成功探测到金刚石体内两个13C原子核自旋,并通过刻画其相互作用强度以原子尺度分辨率解析出了这两个同位素原子的空间取向,向单核自旋磁共振谱学和成像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外,杜江峰教授通过与德美研究组合作,检测到(5nm)3有机样品中质子信号,取得纳米尺度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同期的《科学》&ldquo 展望&rdquo 栏目专文评论为&ldquo 基于钻石的纳米磁探针,将磁共振成像的可探测体积到单个蛋白质分子水平&rdquo 。   据了解,该研究不仅将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对象从数十亿个分子推进到单个分子,并且&ldquo 室温大气&rdquo 这一宽松的实验环境为该技术未来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高分辨率的纳米磁共振成像及诊断成为可能。   &ldquo 这项技术最直接的用途是在不影响蛋白质性质的前提下检测其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直接在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研究蛋白质分子。&rdquo 杜江峰表示,这对生命科学研究来说有极大吸引力。   因此,该技术有望帮助人们从单分子的更深层次来探索生命和物质科学的机理,对于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介绍,以此为基础,和扫描探针、高梯度磁场等技术结合,未来可将该技术应用于生命及材料领域的单分子成像、结构解析、动力学监测,甚至直接深入细胞内部进行微观磁共振研究。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 科技部发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单分子磁共振入选
    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等研究入选。  “2015年中国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杰出人才和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耿建东说。本次遴选被推荐的256项科学进展,均为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  按照得票排序,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1、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2、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   3、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特征   4、实现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   5、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6、发现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化石   7、揭示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特征   8、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   9、研制出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剂   10、实现对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  详细解读如下:  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把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国际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之首”。  量子信息技术以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传输,在信息安全和运算速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量子计算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有望为密码分析、大数据处理和药物设计等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可构架多节点多用户的广域量子网络平台。而实现以上所有这些技术的一个核心单元就是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学家找到外尔费米子  德国科学家外尔1929年指出,当质量为零时,狄拉克方程描述的是一对能量相同但具有相反手性的新粒子,即外尔费米子。80多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未能观测到这种神奇的粒子。  近年来,拓扑绝缘体尤其是拓扑半金属等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寻找外尔费米子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们可以作为准粒子存在于外尔半金属材料中。寻找外尔半金属材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也是该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2015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方忠研究组(翁红明等)通过理论计算预言,TaAs家族材料就是要寻找的外尔半金属体系 陈根富研究组合成出了该材料的晶体,并观察到理论预测到的因手征反常导致的负磁阻效应 丁洪研究组(丁洪和钱天等)与合作者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理论预言的三维电子能谱和费米弧。  中国科学家的一系列工作终于“找到”了外尔费米子这样一个隐身80多年的“幽灵”粒子。此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Z. Hasan研究组和清华大学的陈宇林研究组及合作者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外尔半金属的发现提出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开发低能耗电子器件等变革性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  2014年初在西非暴发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之前的研究显示,此次疫情病毒的变异速率比以往有成倍的提高,该结果引起了全球疫情防控机构的恐慌。人们担心病毒的高速变异可能导致更加烈性的病毒变异株产生,同时大量变异可能对基于PCR技术的病毒检测产生漏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曹务春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组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贺福初等合作,对2014年9月至11月间的大量病例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来自塞拉利昂的175株病毒的全长基因组数据,发现在此期间埃博拉病毒在系统发生上进一步分化,遗传多样性快速增加,出现了多个新的病毒流行分支。但此疫情中埃博拉病毒的变异速率,与先前暴发疫情中埃博拉病毒的变异速率接近。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对病毒进化特点以及传播动力学的理解,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于埃博拉病毒快速变异的担忧,同时大量基因组序列的发表为现场病毒检测PCR引物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将有助于对埃博拉病毒疫苗和治疗方案的研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8月6日《自然》上。  首次测量到反物质间 相互作用力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STAR实验将质心能量为200GeV的金离子相互碰撞,产生出大量的反质子,这为测量反质子-反质子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机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马余刚研究组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唐爱洪研究组等合作,利用STAR实验结果,通过对反质子-反质子之间动量关联函数的测量,首次提取了反质子-反质子相互作用的有效力程和散射长度。研究表明,反质子-反质子之间存在着强吸引力,可以克服反质子-反质子之间的由于同号(负电荷)所产生的库伦排斥力,结合成反物质原子核。而且他们测量得到的结果与质子-质子相互作用的对应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两个反质子间相互作用的直接信息,给出了对量子场论和对称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为进一步理解更复杂的反原子核及其属性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11月19日《自然》上。《自然》审稿人对该研究给予高度赞赏:“这是首例反质子-反质子作用的直接测量。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 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特征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是人类维持生命延续、代代相传的种子和纽带。在妈妈的肚子里,胎儿除了要完成自身发育,还要为其后代做好准备,形成原始生殖细胞(PGC)并进行性腺发育,以保证性成熟后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子。  这类特殊的原始生殖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何不同?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征是什么?除了遗传序列本身,祖父辈及父母亲还把哪些表观遗传记忆留在了PGC细胞中?哪些表观遗传记忆信息必须需要清除?人类对其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研究组采用最新的单细胞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等关键技术,深度解析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多个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的动态变化,揭示了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系列关键特征。  该项研究显示,处于发育早期的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协同表达一系列多能性基因以及生殖系特异基因。  基因组DNA甲基化作为一种关键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是调控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关键机制之一。  他们的研究首次发现女性原始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重新激活明显早于小鼠,而且SOX15 仅特异性高表达于人类早期原始生殖细胞,推测其是调控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与性别分化的重要基因。  此外,该项研究发现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大规模的表观遗传记忆(DNA甲基化标记)的擦除,在胚胎第11周时原始生殖细胞中仅有6%—7%的DNA甲基化得以保留 但另外一方面,基因组中的一些特殊的重复序列元件上仍然残留大量甲基化,这为研究人类隔代遗传现象的表观遗传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6月4日《细胞》上。  发现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化石  作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起源一直是古人类学研究与争议的热点。目前,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支持现代人起源于非洲,认为现代人19万年前起源于非洲,6万年前扩散到欧亚大陆,成为当地现代人的祖先。近10年来,中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确定早期现代人至少10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  然而,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出现时间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和吴秀杰研究组与英国María Martinón-Torres合作等报告了对中国南部湖南省道县福岩洞的最新发掘资料。他们先后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研究显示,道县人类牙齿尺寸较小,明显小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更新世中、晚期人类,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牙齿齿冠和齿根呈现典型现代智人特征。这些形态和尺寸对比分析说明道县人类牙齿已经具有完全现代形态,可以明确归入现代智人。测年结果表明,这批人类化石的埋藏年代在 8—12万年前。动物群组成则指示出晚更新世早期的特点,进一步支持测年的结果。据此可以确定,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这项研究以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详实的化石形态特征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现代类型人类在华南地区出现的化石证据,填补了现代类型人类在东亚地区最早出现时间和地理分布的空白。这是继2010年广西智人洞下颌骨发现之后,中国学者在东亚现代人起源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对“中国没有早于6万年的现代人”这一国际主流观点提出了有力挑战。  此外,与这群现代人同时代的北方地区,还生活着形态特征更原始的“土著居民”,道县的研究描绘了一幅中国南北地区不同人群共同存在的场景,进而提出现代人在中国扩散的可能路线为由南向北。这些发现对于探讨现代人在欧亚地区的出现和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10月29日《自然》上。  发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天体  发现遥远宇宙中的明亮天体对了解早期宇宙的结构极为重要,位于宇宙早期的高红移类星体是研究早期宇宙的重要探针。迄今为止,天文学家通过大型巡天已经发现了30多万个类星体,其中大约有40个类星体红移大于6(即距离超过127亿光年)。每个类星体中心都包含一个质量约为10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它们正在猛烈地吞噬其周围的物质,并在黑洞附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吴学兵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自主发展的选取高红移类星体候选体的有效方法和判据,利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2.4米光学望远镜首先观测和国外4台大型光学和红外地面望远镜后续观测,发现一个距离我们128亿光年(红移6.3)、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30万亿倍、中心黑洞质量约为120亿太阳质量的超亮类星体。  这是目前发现的在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一个类星体,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2米级光学望远镜发现的红移6以上的类星体。该发现证实在宇宙年龄只有9亿年时,就已经形成质量为120亿太阳质量的黑洞,这对目前的黑洞形成和增长理论以及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理论都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为未来研究早期宇宙中黑洞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实验室。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封面推荐论文发表2015年2月26日《自然》上。  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  细胞炎性坏死(细胞焦亡)是机体的重要免疫防御反应,在拮抗和清除病原感染和内源危险信号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过度的细胞焦亡会诱发多种自身炎症/免疫性疾病,最新研究显示艾滋病的发生也和细胞焦亡有关。然而人们对细胞焦亡发生的机制完全不清楚。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针对caspase-1 和caspase-11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进行了全基因组范围遗传筛选,鉴定出全新的GSDMD蛋白,并证明GSDMD是所有炎性caspase的共有底物,该蛋白的切割对于炎性caspase激活细胞焦亡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这是20年来首次揭示细胞焦亡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全新的药物靶点。该研究还首次发现gasdermin家族蛋白(包含GSDMD)都具有诱导细胞焦亡的功能,进而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的概念,并开辟了细胞程序性坏死和天然免疫研究的新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10月29日《自然》上。  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剂  利用太阳光直接催化分解水同时制取氢和氧是发展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理想策略之一。在过去40年,聚焦于一步、四电子过程来研究光催化分解水,已经开发出多种无机和有机材料体系的光解水催化剂。然而,大多数光催化剂量子效率较低、稳定性较差。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康振辉、Yeshayahu Lifshitz和李述汤研究组设计构建出一种非金属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高效光解水催化剂,提出并示范了一种两步、两电子过程的高效完全光解水新机制,实现了可见光下高效的全分解水。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见光催化活性200天保持不变)以及较高的太阳能到氢能的转换效率(波长420± 20 nm下量子效率为16%,太阳能到氢能的转换效率约为2%)。此外,该催化剂材料还具备廉价、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2月27日《科学》上。还被《化学世界》、《国家科学评论》等多家科学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Steve Dunn教授评价该研究为“是该领域的彻底变革”。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和设计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现对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  在纳米尺度上直接测量单个分子的组成、结构及动力学性质,是当今物质科学探索的发展趋势。自旋磁共振是重要的物质科学研究手段,在前沿科学和国民生产众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基于磁电感应探测原理的传统磁共振技术,通常只能测量毫米尺度以上百亿个分子系综的统计平均性质,无法实现对单个分子的直接测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杜江峰领衔的研究团队使用最新的量子操控技术,基于钻石量子探针和新颖的自旋量子干涉仪探测原理,实现了单分子磁共振的突破。该团队于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单个蛋白质分子(直径约5纳米)的顺磁共振谱,并解析出其动力学信息,成功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分辨率从毫米推进到纳米,灵敏度从上百亿个分子推进到单个分子。该新技术可用来在单分子层面认识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机理,在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其室温大气的宽松实验条件为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尤为适宜的条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3月6日《科学》上。这一成果在国际同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得到美国化学会、德国马普所等广泛的新闻报道。《科学》杂志将该成果选为研究亮点并配发专文报道,称其“实现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是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分子实时成像的重要里程碑”。
  •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什么是抗冻蛋白?抗冻蛋白是一种能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或糖蛋白质.自二十世纪发现以来,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对于抗冻蛋白抗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冰晶成核、生长和冰晶形貌调控的分子层面的机理。抗冻蛋白生长机制的模型抗冻蛋白吸附在冰晶表面,通过EAFC3效应抑制其生长.机制的模型为:一般晶体的生长垂直于晶体的表面,假如杂质分子吸附于冰生长通途的表面,那么需要在外加一推动力(冰点下降),促使冰在杂质间生长.由于曲率增大,使边缘的表面积也增加.因表面张力的影响,增加表面积将使体系的平衡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冰点降低。通过对抗冻植物抗冻活性的研究,认为抗冻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控制胞外冰晶形成的机制,即抗冻蛋白和冰核聚物质的协同作用.在植物体内,热滞效应并不明显,而冰重结晶抑制效应显著.吸附抑制学说是否适应于植物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在线原位改变样品温度,并在设置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原位测量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实现弛豫分析和磁共振成像功能。传统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常温测试系统,测试过程中样品的温度保持与实验室温度(环境温度)一致,检测到的数据与样品在室温下的特性相关。而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可对样品进行程序控温(高低温),并进行原位检测,可研究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特性。可对样品进行冷冻过程、干燥过程、蒸煮过程、样品冰点、食品变性过程等相关研究。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在常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上加配了变温探头、控温硬件以及控温软件。系统样机如下图: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方案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论坛

  • 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教材之二--"生物大分子多维核磁共振"

    “生物大分子多维核磁共振”一书由夏佑林,吴季辉,刘琴及施蕴渝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多维核磁共振波谱学基本原理及其在结构生物学中的应用。全书分为13章,内容包括核磁共振基本理论,一维多脉冲实验,二维NMR基本原理,蛋白质结构测定,蛋白质的稳定同位素标记,三维四维NMR波谱,蛋白质折叠,酶反映机理研究,核酸和糖的结构测定,各种选择性实验,膜和膜蛋白的固态NMR研究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该书参考了国内外一些核磁共振优秀教材的内容,并作了很好的归纳总结。

  • 【求助】丙二酸单叔丁酯的核磁共振谱图

    请问各位老师、同行,有谁做过或能找到丙二酸单叔丁酯的核磁共振谱图,提供给我参考,C和H都可以.万分感谢.我是常州的,有的话请联系我E-mail:CCao@ashland.com.万分感激.

  • 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教材之一“蛋白质核磁共振谱学--原理及实践”

    非常经典的教材。我们实验室的“红宝书”,人手一册"Protein NMR Spectroscop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by John Cavanagh, Wayne J. Fairbrother, Arther G. Palmer III and Nicholas J. Skelton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POF(Product Operator Formalism)以及弛豫理论;实践方面,介绍了核磁的硬件部分,脉冲序列及实验设置,并且饱含了应用核磁共振谱解蛋白结构的内容。该书成书于1995年,虽然距今已经10年,但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听说最近作者正在进行修订并且准备发行新版,新版会包含核磁技术的新进展例如TROSY(Transverse Relaxation Optimized SpectroscopY)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资料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仪器

  • 布鲁克公司直接留言,请将以下链接拷贝到浏览器地址栏(强力推荐) AscendTMAeon 900是一种不用液氮,使用氦再液化技术的超导磁体系统。它提供可以长期、放心的操作,无需用户维护。传统900兆的磁体需要占用两层实验室。凭借在超导材料、连接技术和磁体设计方面的进步,新的紧凑型AscendTM Aeon 900磁体可以放置在单层实验室。现在,研究人员可在有限的核磁共振(NMR)实验室空间里,受益于世界首台单楼层900兆磁体为固体核磁提供的高灵敏度和图谱分散特性。新磁体高度的降低以及最小的漏磁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址灵活性,并降低核磁共振(NMR)实验室准备方面的成本。 布鲁克公司一直在应对潜在液氦短缺和液氦成本增加等问题。今年早些时候,布鲁克公司将此Aeon技术引入400-700兆核磁共振(NMR)磁体,而现在引入到900兆核磁共振(NMR)磁体。 核磁共振 (NMR) 适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研究应用的 核磁共振(NMR) 解决方案与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可用于研究分子结构、各种分子、动力学或分子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混合物的组成或合成解决方案或复合材料。活性分子大小各异——从小型有机分子或代谢物到中型肽或天然产品,直到分子重量达数十 kDa 的蛋白质。核磁共振(NMR) 与其他结构和分析技术相辅相成,例如 X 射线、结晶学和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NMR) 的优点在于其具备独特的能力,允许对液态和固态分子进行无损和定量研究,并允许研究生物体液。Bruker 核磁共振 (NMR) 产品系列包括 Fourier、AVANCE-III HD 和 DNP-NMR 波谱仪,以及 JuiceScreener、WineScreener 和 Metabolic Profiler 等专用系统。
    留言咨询
  • 新一代的超高分辨磁共振质谱仪scimaX MRMS布鲁克于ASMS2018上推出改变游戏规则的scimaX™ 磁共振质谱仪(MRMS)。scimaX MRMS以更小的占地面积提供超过两千万(R 20,000,000)的超高质量分辨率,无需任何液态致冷剂。scimaX 采用新的磁体设计和双阶段冷却技术, 新设计使用氦气钢瓶而无需液氦和液氦补充, 氦气的消耗量低于台式GC-TQ。可放在普通实验室中使用, 免液氦特点带来更安全的操作使用和方便的维护。可配置在线切换ESI和MALDI源, 同时具备选择离子持续累加CASI和多种裂解如ECD、EID、ETD、CID、EDD、SORI-CID、MALDI-ISD、NETD等功能。布鲁克的新型超导冷却Maxwell™ 磁体技术实质上使磁体“缩水”,并允许在标准质谱实验室中使用超高性能的MRMS。这种极端的MRMS分辨率允许同位素精细结构(IFS)分析,轻松确定复杂混合物中精确的元素组成,无需任何色谱分析。利用这种独特的功能,scimaX实现了全分子组成的流动注射分析(FIA-MRMS)的新型工作流程,每天可完成多达200个样本的高通量表型研究。生物制药用户可以使用MRMS进行高级天然蛋白质和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研究,MRMS在最近的科学文献中被称为天然蛋白质分析的“写实”平台。凭借可选的MALDI源,制药客户已经证明了MRMS用于药物开发中PK/PD研究的无标记质谱成像的卓越功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教授Steve Gross说:“布鲁克的新型scimaX MRMS系统改变了超高分辨率质谱仪的游戏规则。由于不再使用液体制冷剂降低了运行成本负担,仪器安装不再受场地限制而要求对实验室改造,scimaX可用于任何需要超高质量分辨率的质谱实验室来解决高影响力的科学问题。”主要应用领域石油组学表型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复杂体系分子组成高分辨质谱成像
    留言咨询
  • 紫外共振拉曼光谱系统--UVRaman100 新一代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及其研究小组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紫外共振拉曼三联光谱仪,获得中国科学院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并于2008年4月8日,和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现代仪器联合实验室”,强强联手,迈出了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的重要一步。紫外共振拉曼系统简述共振拉曼或紫外共振光谱系统组成主要是:1、激光器部分:紫外或可见光激光器,紫外可调谐窄线宽激光器。2、光谱仪部分:三联单色仪+高灵敏度科学级CCD。3、信号采集部分:高效率光谱采集组件。共振拉曼或紫外共振拉曼的优点是: ◆ 合适的紫外激光激发可以完全避免荧光本底的干扰。◆ 由于拉曼信号强度正比于激发激光频率的四次方,紫外激光激发拉曼信号效率更高。(同等功率266nm激光可激发出比532nm激光高16倍的拉曼信号)。◆ 共振拉曼可以提供很高的共振增强因子,(理论极限可达106倍)从而大幅度提升检测极限。◆ 可以实现选择性激发,当我们把激光器调谐到某物质激发峰上时,可以只对此特定物质实现共振增强提升几个数量级的信号强度,其他物质由于几乎没有共振增强,可以进一步提升信噪比,这一点对于催化和生物研究非常有利。◆ 由于采用的是三联单色仪滤除瑞利散射,而非陷波滤波器,设备可以测试地低到到几个波数的拉曼光谱。设备详细指标与参数1、激光器部分:◆ 325nm HeCd激光器:325nm TEM00 mode 激光功率30mW-50mW输出备选◆ 244nm倍频可调谐氩离子激光器: 244nm TEM00 mode 激光功率24mW 另有229,238,248,250,257,264nm输出谱线◆ 532nm 绿光DPSS激光器:TEM00 mode,激光功率20-100mW备选◆ 窄线宽可调谐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可调谐范围输出平均功率单个晶体可调谐范围基频700-960nm1W100nm二倍频350-480nm90-500mW50nm三倍频233-320nm20-250mW33nm四倍频193-240nm5-100mW25nm光谱线宽0.1cm-1功率稳定度3% rms注:如须覆盖整个光谱波段需要更换晶体Tips: 共振增强并不是是在一个特定的波长上急剧开始,而是存在着一个波长范围。实际上,即使激发激光的波长处于分子电子跃迁波长之下几百个波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5到10倍的增强作用。这个“前共振”增强作用在实验上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往往可以采用相对比较便宜的激光器,比如325nm的氦铬激光器,可调谐倍频氩离子激光器虽然不是连续可调谐,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共振增强效应。当然,为了求得最高的增强因子,我们需要一种波长连续可调谐且光谱线宽很窄的的紫外激光器,比如窄线宽可调谐掺钛蓝宝石激光器激光器。2、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部分A.光谱仪:◆ 光谱仪焦距:500mm ;f/6.5◆ 光栅尺寸:68mm×68mm or 68mm×84mm◆ 扫描最小步长:好于0.005nm◆ 镜片反射率:紫外和可见区的镜子的反射率达到90%B.相减模式拉曼光谱采集◆ 分辨率: 4.0 cm-1 (紫外区), 3.0 cm-1 (可见区)◆ 波数范围:50-4000 cm-1 (紫外区), 25-4000 cm-1 (可见区)C.光谱探测器CCD或EMCCD光谱CCD光谱CCD光谱EMCCD像素数1024×2562048×5121600×400像素尺寸 um26×2613.5×13.516×16成像面积 mm26.6×6.727.6×6.925.6×6.4最低制冷温度 oC-100-100-100电子增益NANA1-1000应用方向:● 催化研究● 生物化学,生命科学● 材料学,高分子科学● 纳米科学● 半导体,光电材料附录:附录1.紫外拉曼与共振拉曼原理与应用简述荧光干扰问题和灵敏度较低严重阻碍了常规拉曼光谱的广泛应用。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紫外拉曼光谱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紫外拉曼光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地扩展了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右图是紫外拉曼光谱避开荧光干扰的原理图。荧光往往出现在300 nm-700 nm区域,或者更长波长区域。而在紫外区的某个波长以下,荧光极少出现。 因此,对于许多在可见拉曼光谱中存在强荧光干扰的物质,例如氧化物、积碳等,通过利用紫外拉曼光谱技术就可以成功的避开荧光从而得到信噪比较高的拉曼谱图。从下图磷酸铝分子筛ALPO-5 示例可以看出,紫外共振拉曼光谱技术由于能避开荧光,可以成功用于微孔和介孔分子筛材料的表征。紫外拉曼光谱技术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拉曼信号可以通过共振拉曼信号得到增强。共振拉曼效应可以从拉曼散射截面公式得到解释:根据Kramers-Heisenberg-Dirac 散射公式: 在公式 (1)中,ωri 是初始态i到激发态r的能量差频率,ωL是入射激光频率。当激发光源频率靠近电子吸收带时,第一项分母趋近于零,因而其散射截面异常增大, 导致某些特定的拉曼散射强度增加104~106 倍。共振拉曼光谱的谱峰强度随着激发线的不同而呈现出与普通拉曼不同的变化。将紫外共振拉曼用于表征多组份体系时,可以选择性的激发某些组分相应的信息,从而使与这些组分相关的拉曼信号大大增强,得到共振拉曼光谱这种共振增强或者共振拉曼效应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技术,它不仅可以极大的降低拉曼测量的探测极限,而且还可以引入到电子选择上面。这样,如果我们使用共振拉曼技术来研究样品,不仅可以看到它的结构特征,而且还可以得到它的电子结构信息。金属卟啉,类胡萝卜素以及其他一系列生物重要分子的电子能级之间跃迁能量差都处在可见光范围之内,这使得它们成了共振拉曼光谱的理想研究材料。共振选择技术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应用。那就是二分之一载色体的光谱由于这种共振作用会得到增强,而它周围的环境则不会。对于生物染色体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使用可见光即可特定的探测到有源吸收中心,而它们周围的蛋白质阵列则不会探测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这些蛋白质需要紫外光才能使其产生共振增强作用)。共振拉曼光谱在化学上探测金属中心合成物,富勒分子,联乙醯以及其他的稀有分子上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因为这些材料对于可见光都有着很强的吸收。其他更多的分子吸收光谱由于处于紫外,所以需要紫外激光进行共振激发,我们就称之为紫外共振拉曼(UlraViolet Resonance Raman Spectroscopy) 紫外共振拉曼光谱技术是研究催化和复杂生物系统中分子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大多数的生物系统都吸收紫外辐射,所以它们都能提供紫外的共振拉曼增强。这样高的共振拉曼共振选择效应使得象蛋白质和DNA等重要生物目标的拉曼光谱得到极大增强,而其他物质则不会,非常便于目标确认及分析。例如,200nm的激励光能够增强氨基化合物的振动峰;而220nm的激励光则可以增强特定的芳香族残留物的振动峰。水中的拉曼散射非常弱,这个技术使得与水有关的微弱系统的拉曼分析也变成了可能。附录2:实验举例◆ 微孔-介孔材料骨架中超低含量的孤立的过渡金属离子(例如Ti-MCM-41)能够通过紫外共振拉曼光谱可靠、准确地鉴别出来。 ◆ 利用紫外拉曼避开荧光和增加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对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的合成前体、中间物以及分子筛晶体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 紫外拉曼光谱可以选择性地得到在紫外区具有强吸收的物质(例如TiO2和ZrO2)的表面相信息。
    留言咨询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耗材

  • 核磁共振成像管
    核磁共振成像管(Test tubes for the imaging NMR) 核磁共振成像管,一端封闭,平底,火焰抛光,外观棕色,单支独立薄膜包装,每包10支。订购信息:货号产品描述规格2009040核磁共振成像管,5mm外径,壁厚0.5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1核磁共振成像管,10mm外径,壁厚0.6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2核磁共振成像管,15mm外径,壁厚0.6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3核磁共振成像管,20mm外径,壁厚0.8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4核磁共振成像管,25mm外径,壁厚0.8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5核磁共振成像管,30mm外径,壁厚1.2mm,长度160 mm10支/包
  • 核磁共振成像管(Test tubes for the imaging NMR)
    核磁共振成像管(Test tubes for the imaging NMR) 核磁共振成像管,一端封闭,平底,火焰抛光,外观棕色,单支独立薄膜包装,每包10支。订购信息:货号产品描述规格2009040核磁共振成像管,5mm外径,壁厚0.5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1核磁共振成像管,10mm外径,壁厚0.6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2核磁共振成像管,15mm外径,壁厚0.6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3核磁共振成像管,20mm外径,壁厚0.8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4核磁共振成像管,25mm外径,壁厚0.8mm,长度160 mm10支/包2009045核磁共振成像管,30mm外径,壁厚1.2mm,长度160 mm10支/包
  • 核磁共振样品管
    核磁共振样品管:匹配核磁设备,定制不同尺寸。

单分子磁共振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