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血糖

仪器信息网小鼠血糖专题为您整合小鼠血糖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小鼠血糖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小鼠血糖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小鼠血糖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小鼠血糖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小鼠血糖相关的耗材

  • 大小鼠血管夹
    又称显微血管夹,或者小动物血管夹。当小鼠等小动物做血管方面的实验时,该血管夹提供了一个简单和安全的办法来制止血液的流动。千万不要用手指来操作微型血管夹,那样会非常困难并且有可能破坏血管夹。需要一把与微型血管夹配套使用的镊子,该镊子头部要有咬合齿,长直型镊子,端部有齿且粗壮有力(见图示),便于夹持。欢迎登陆海德公司网站或来电获取详细信息。 订购信息:货号产品描述规格BT-211大小鼠血管夹Micro Vascular Clips,咬合力10-15g,1mm粗,长8mm个BT-212大小鼠血管夹Micro Vascular Clips,咬合力15-20g,1-2mm,长11mm个BT-213大小鼠血管夹Micro Vascular Clips,咬合力20-30g,2-3mm,长14mm个BT-214Micro Clip Setting forceps夹持血管夹镊子,300px长把 价格仅供参考,详情请电询
  • 大小鼠导管
    大小鼠导管使用动物导管,可以避免麻醉的不利影响,降低手术对动物的急性影响,以及动物被捉拿和被固定的情绪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偏向于实际情况。1、32G小鼠颅内导管系统(Mouse intracranial catheter)该导管系统提供最小直径导管 /管芯产品,适用于心血管、颅内和其他鼠科动物实验应用。32G导管系统 : 一个 32 G(0.010英寸O.D./ 0.005英寸 I.D.) 聚氨酯导管,可用导管长292.5px,导管过渡连接区域长大约190px,其导管末端为喇叭形连接口(可配套27 G 针)一个直径 0.003英寸 的特氟龙 包裹的不锈钢丝(钝头针),方便插管操作2、鞘膜内导管(Intrathecal catheter)主要用于大鼠的腰部脊髓区域的微量给药!3、动静脉导管(mouse intravascular catheter)主要用于小鼠,可以分厂方便快速的的进入动静脉管内产品选购:
  • 大小鼠导管
    大小鼠导管使用动物导管,可以避免麻醉的不利影响,降低手术对动物的急性影响,以及动物被捉拿和被固定的情绪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偏向于实际情况。1、32G小鼠颅内导管系统(Mouse intracranial catheter)该导管系统提供最小直径导管 /管芯产品,适用于心血管、颅内和其他鼠科动物实验应用。32G导管系统 : 一个 32 G(0.010英寸O.D./ 0.005英寸 I.D.) 聚氨酯导管,可用导管长11.7cm,导管过渡连接区域长大约7.6cm,其导管末端为喇叭形连接口(可配套27 G 针)一个直径 0.003英寸 的特氟龙 包裹的不锈钢丝(钝头针),方便插管操作2、鞘膜内导管(Intrathecal catheter)主要用于大鼠的腰部脊髓区域的微量给药!3、动静脉导管(mouse intravascular catheter)主要用于小鼠,可以分厂方便快速的的进入动静脉管内产品选购:货号产品名称规格BT-23532G intracranial catheter system, 小鼠颅内导管系统个BT-236Intrathecal catheter鞘膜内导管个BT-237Stainless steel,0.016英寸直径,带有堵头,配套BT-236个BT-238mouse intravascular catheter动静脉导管,28G,60mm L, 0.014" od x 0.007" id (supplied sterile) 个价格请电询。

小鼠血糖相关的仪器

  • Smart Learning赛默飞智学堂上线了全新的在线学习平台,带给您全新的培训体验注册之后,丰富课程等你来学点击以下链接,即可登录平台:赛默飞世尔科技智学堂 () 赛默飞智学堂为您打造一站式培训来源无论您是实验新人,还是追求进阶在这里,我们可以满足您对培训的所有期待 灵活学习,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 体验高科技,感受科技之光对学习的助力 快速晋级操作达人 平衡团队的需求和预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Smart Learning赛默飞智学堂吧!1、丰富的学习资源,多种仪器技术任您选择课程涵盖色谱、质谱、光谱、样品前处理、生命科学等多种仪器设备,您注册之后即可获取海量免费课程。 2、课程内容应有尽有课程内容涉及仪器的原理、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常见问题总结、开关机小贴士、应用文集等,帮您轻松晋级操作达人。3、全媒体培训方式供您选择除教学视频、文档资料外,更有VR虚拟课堂、在线直播课堂,可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4、科技感十足的VR虚拟课堂VR虚拟课堂,融合虚拟情境与实际操作,带您体验沉浸式教学的至上乐趣。5、赛默飞资深工程师在线直播课程只需一台电脑或一个手机,让您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工程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点击以下链接,即可登录平台:赛默飞世尔科技智学堂 ()科技点亮服务,服务成就科研。Your Science, Our Services.
    留言咨询
  • 瑞士万通云学堂——云端学习,智绘未来!瑞士万通中国--云课堂专业线上学习平台,让您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反复学习课程,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一键连接线上工程师团队解疑答惑。课程特色从“零”开始讲解操作步骤,让您操作仪器无烦忧。从“根”指导问题排查及处理方法,让您维护仪器有参考。视频与图文相结合,让您学习起来有趣味。专业线上工程师答疑解惑,让您掌握知识无难度。模块化设计,助您高效规划学习之旅。热门云课堂:卡尔费休水分仪/卡式水分仪电位滴定仪离子色谱仪
    留言咨询
  • 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相对或绝对胰岛素缺乏,导致高血糖。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2030年之前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STZ (Streptozotocin) 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中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注射STZ,可以损伤胰岛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模拟人类糖尿病的病理过程。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进展。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具有与人类糖尿病相似的病理生理特征,如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受损等。通过研究STZ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讨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潜在机制,而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对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评价起到重要作用。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研究面临的问题?1、 老鼠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无法长期考察各种药物及外界因素、营养对动物体生理指标的影响。2、 如何得到活体老鼠测脂肪等体成分含量,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宰杀后作组织形态学检查,部分基因模型昂贵且难建模,老鼠不舍得杀。3、 解剖分离不完全,无法分离皮下脂肪。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检测---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技术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技术在小动物清醒无束缚状态下快速、准确、定量的测量小动物的脂肪、瘦肉及体液含量,无需麻醉,直接进行测试,过程方便简洁,对小鼠或小动物无任何伤害,节约实验成本,可对单只小鼠或小动物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也通过MRI也可以实时观察体脂分布及沉积情况。通过长时间监测小动物的生理参数,考察各种药物、运动、外界因素及营养对动物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清醒小动物体成分分析仪主要用于与代谢有关的脂肪、瘦肉及体液等的成分的定量分析,协助实现药物有效部位(成分)的活性筛选,代谢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等研究。QMR清醒小动物体成分技术可应用在药学、医学、公共卫生学、运动健康、动物科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学科研究,用于活体小动物的脂肪、瘦肉、体液的检测。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主要功能:快速,无损测量小鼠的肌肉、脂肪和体液含量。应用于代谢、内分泌、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研究。检测方式:低场核磁共振测定法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主要技术指标:磁体技术:永磁体;探头线圈:小鼠体成分专用探头;无损测试:对操作者和实验动物无任何损伤(动物无需麻醉) 纽迈专用小鼠体成分分析软件;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产品优势: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是一款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测量活鼠体内脂肪、瘦肉、水分的含量的仪器。仪器通过定量磁共振技术与多元变量数学分析技术,实现清醒状态下活鼠的实时无损检测与持续监测,具有快速、精准、稳定、安全等优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体脂比分析仪性能特点:1、测试迅速:测试简单、快速、整个测试过程在1min内;2、样品无需预处理:样品无须麻醉,无须处死;3、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为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可靠真实且稳定性高、重复性好;4、适用性: 活体大鼠、小鼠、兔子等小动物均可测量;
    留言咨询

小鼠血糖相关的试剂

小鼠血糖相关的方案

小鼠血糖相关的论坛

  • 萝卜是有利于降血糖的蔬菜

    有利于降血糖的蔬菜:萝卜。萝卜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有不同吃法,从萝卜顶部往下1/3处的维生素C含量较多,萝卜中段含糖量较多,质地脆嫩,可切成丁做沙拉,切丝用糖、醋拌凉菜。而萝卜尾部有较多的淀粉酶和芥子油一类的物质,有些辛辣味,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若削皮生吃,是糖尿病患者用以代替水果的上选。

  • 降血糖的蔬菜

    [font=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 第一,就是空心菜。空心菜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是比较高的,如维生素A比西红柿高六倍,维生素b2比西红柿高七倍,维生素C比西红柿高两倍,蛋白质高四倍,钙高十二倍。同时还含有胰岛素样的成分,丰富的纤维素和胰岛素样成分可以治疗糖尿病。[/color][/font][font=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 第二,是冬瓜。冬瓜含钙、磷、铁、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可以治疗水肿、脚气、糖尿病等。[/color][/font][font=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 第三,是芹菜。芹菜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A、B等。有散瘀破结,消肿、解毒、降压、祛风等功能。[/color][/font][font=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 另外,就是黄瓜。黄瓜中含维生素C,可以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黄瓜所含的葡萄糖、蜜糖、木糖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对于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蘑菇,含有钙、铁、锰、铜、锌、碘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有安神、降压、降糖、开胃、消食、化痰、理气、抗癌的功能。形体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宜多使用。[/color][/font][font=Arial, sans-serif][color=#333333]”[/color][/font]

  • 急求近红外血糖/葡萄糖浓度及其光谱数据

    如题,本人非生物医学方面的,但毕设涉及到血糖的校正模型的建立,在获得葡萄糖浓度及光谱数据(吸光度)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还希望在贵论坛能得到诸位坛友的帮助,再次先感谢了!这里先补充下,我是采用1300nm和1550nm波长的近红外光分别作为参考光和测量光来检测血糖,而要确切分析出某次测得的光强数据对应的血糖浓度,定义某一变量x(该变量由上述2束光的光强决定)和对应浓度变量Y,再借助一个使用PLS线性回归的校正模型,通过该模型即可预测血糖浓度。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缺少已知血糖浓度和其对应的光谱数据(据了解可以通过特定波长的光谱仪对葡萄糖进行分析得到),目前教研室没有相应光谱仪和葡萄糖样本,也没相应的导师从事这方面,只是自己按照需求设计了一个血糖前端信号提取的系统,试想问下大家,该怎样来实现后端的建模?当然葡萄糖浓度最好是呈一定的比例变化。

小鼠血糖相关的资料

小鼠血糖相关的资讯

  • 中国科大揭示光感知调控血糖代谢的神经机制
    对栖息于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而言,光是一切生命产生的源动力,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感知觉输入之一。同时生命体根据外界环境条件控制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是生存的必须,而代谢紊乱会产生严重疾病,哺乳动物已经进化出了精确和复杂的调控网络用于持续动态调控血糖代谢。大量公共卫生调查显示夜间过多光源暴露显著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那么光作为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其是否直接调控血糖代谢?其中涉及哪类感光的细胞、何种神经环路以及外周靶器官,这些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   1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薛天研究团队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ight modulates glucose metabolism by a retina-hypothalamus-brown adipose tissue axis的研究成果。该工作发现了光直接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系列神经核团传递信号,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直接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项工作不但在小鼠动物模型上系统回答了光调节血糖代谢的生物学机理,在人体试验上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显示光调节血糖代谢可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界。   研究人员首先对小鼠和人执行葡萄糖耐受性检测(GTT),发现数个小时的光暴露显著降低了人和鼠的血糖耐受性。哺乳动物光感受主要依赖于视网膜上的各类感光细胞。除了经典的视锥(Cones)视杆(Rods)细胞介导图像视觉感知之外,光也能直接激活视网膜上的第三类感光细胞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它依靠自身表达的视黑素(Melanopsin)对波长靠近480nm的短波长蓝光敏感。ipRGC支配诸多下游脑区进而调控如瞳孔对光反射、昼夜节律、睡眠和情绪认知功能。光降低血糖耐受性通过何种感光细胞介导?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究人员逐一使视网膜各类感光细胞丧失感光能力,发现光诱发血糖不耐受由ipRGC感光独立介导(图1)。   接着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究视网膜至脑内的哪些核团参与光调节糖代谢。下丘脑是调控机体代谢的重要区域,其中与ipRGC有较密集连接的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和视上核SON核团。已知数周异常光照模式能够通过影响节律中枢SCN,造成生物钟节律失调,进而间接影响到血糖代谢功能。研究人员分别损毁或利用化学遗传手段操控ipRGC投射的SCN和SON核团,发现了光急性降低血糖耐受性这一过程独立于生物钟节律系统,而由ipRGC-SON的神经环路直接介导(图1)。   结合大量神经环路示踪和操控手段,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ipRGC→SONOXT(视上核内催产素(Oxytocin)能神经元)→SONAVP(SON内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能神经元)→PVN(下丘脑室旁核)→NTSVgat(孤束核的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RPa(中缝苍白核)这样一条脑内六级长程神经环路介导光降低血糖耐受性(图1)。   光影响血糖代谢必然通过外周血糖代谢的器官来执行,考虑到在环路水平上光降低血糖耐受通过中缝苍白核RPa,该核团是调节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的交感前运动神经的主要部位。因此研究人员将研究锁定在棕色脂肪组织,而棕色脂肪组织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代谢葡萄糖或脂肪,直接产热以维持体温稳态。研究人员发现光能显著压抑棕色脂肪组织的温度,进一步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对棕色脂肪组织的投射、以及利用热中性环境温度压抑棕色脂肪组织活性的手段,确定了光降低血糖耐受性是通过压抑脂肪组织消耗血糖的产热所导致(图1)。   夜行性的小鼠和昼行性的人类在诸多光调控的生理过程中表现既有相反也有相同的效应。光是否同样降低人的血糖耐受?研究人员分别使用ipRGC敏感的蓝光与ipRGC不敏感的红光,测试人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的血糖耐受性。结果显示在蓝光照射下人的血糖耐受性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人员将被试者处于热中性温度环境中(热中性温度下棕色脂肪组织活性被压抑)进行了血糖耐受性测试,结果显示光不再压抑血糖耐受。上述实验提示光降低人的血糖耐受性可能也是由ipRGC感知光线且通过影响棕色脂肪组织的活性所介导(图2)。   对这项工作的几点启示: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光压抑血糖代谢这一神经生理功能可能用于动物快速响应不同太阳辐照条件,以维持体温稳态。在户外环境中太阳光可以为动物提供大量的热辐射,这可以满足部分的体温维持需求,而在动物进入洞穴或树荫等诸多太阳光辐照显著降低的环境中时,机体就需要迅速响应这种辐照减少带来的热量输入损失。光通过这条“眼-脑-棕色脂肪”通路快速减低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以降低产热,在光辐照减少的时候,棕色脂肪不再被光压抑,快速代谢血糖来维持体温稳态。   冷暖光也许并非单纯心理作用,可能存在生理基础。日常生活中短波光环境(蓝)让人感觉到凉爽,而长波光环境(红)让人觉得温暖,因此它们才被赋予了冷暖光的定义。冷暖色一直被定义为心理上的冷热感受。这项研究发现对短波长光敏感的ipRGC在蓝光下压抑脂肪组织产热,而在红光下脂肪组织处于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在进入蓝光环境下产生的那种“冷”的感觉,有可能是由于脂肪产热被压抑而产生的真实感受。 这条光调控脂肪组织活性的环路可能是心理上冷暖光的生理结构基础。   工业化时代的代谢疾病—人造光源增加机体代谢负担。该项工作在人体的研究结果显示,昼夜节律会造成夜间人体的糖代谢能力相较白天更低,而光压抑血糖代谢是直接叠加在节律造成的夜间血糖代谢能力下降之上的(图2)。因此在夜间同时有光暴露的条件下,人体血糖代谢能力最差。工业化社会中,人类长时间的在夜间暴露于人造光源之下,加上现代人夜间饮食习惯给机体带来双重代谢负担进而可能诱发代谢疾病。大量公卫卫生学证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最近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涉及近10万人的研究显示,夜间长期暴露于人造光下会增加血糖紊乱及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这项光调节血糖代谢的机制研究,提示现代人健康生活应关注光线环境的健康,针对夜间光污染造成的罹患代谢疾病风险提高,应考虑生活环境中夜间人造光线的波长、强度和暴露时长。这项工作发现的感光细胞、神经环路和外周靶器官可为将来干预此过程提供潜在靶点。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学探索奖、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中国科大等的支持。合肥学院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图1.在小鼠上,光激活ipRGC-SONOXT-SONAVP-PVN-NTSVgat,压抑RPa和支配脂肪的交感神经,进而压抑棕色脂肪产热降低血糖耐受性。图2.在人上,光可能通过同样的神经环路机制压抑棕色脂肪产热降低血糖耐受性。相较于白天,夜晚人的血糖耐受性更低。
  • 科学创新 | 白藜芦醇有效改善母体免疫激活(MIA) 诱导的小鼠自闭ASD症样行为
    科学创新 | 白藜芦醇有效改善母体免疫激活(MIA) 诱导的小鼠自闭ASD症样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主要在儿童中出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社交功能障碍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或兴趣。妊娠期母体感染是子代发生ASD的重要原因,母体免疫激活(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引起的炎症浸润可导致胎儿神经发育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球大约有7800万人患有ASD,而且在过去20年里,ASD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然而,一些用于治疗ASD的药物效果有限,而且还会引起高血糖、血脂异常、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研室在《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发表题为“Resveratrol regulates Thoc5 to improve 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induced autism-like behaviors in adult mouse offspring”(第一作者:曾心、范琳琳;通讯作者:武丽杰、梁爽)的研究成果,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的概念,验证了白藜芦醇对母体免疫激活诱导的小鼠ASD样行为的治疗作用。研究团队采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和药物靶点进行了大规模筛选和分析,确定白藜芦醇和Thoc5分别是治疗母体免疫激活诱导的小鼠ASD样行为的最佳小分子成分和药物靶点,经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发现白藜芦醇能够增加Thoc5的表达。为更好的验证白藜芦醇的药用潜力,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体内实验,通过 SOPTOP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观察Iba-1(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在胎鼠大脑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MIA胎鼠大脑中Iba-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BS组,但经过白藜芦醇预处理后,Iba-1在胎脑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免疫荧光法观察Iba-1表达情况本研究首次全面探索了药食同源草药治疗ASD的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成功证明了白藜芦醇能够增加Thoc5的表达,降低IL-6的水平,并抑制MIA引起的胎盘、胎脑和后代大脑皮层的炎症,改善成年后代的ASD样行为。论文信息:Zeng X, Fan L, Li M, Qin Q, Pang X, Shi S, Zheng D, Jiang Y, Wang H, Wu L, Liang S. Resveratrol regulates Thoc5 to improve 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induced autism-like behaviors in adult mouse offspring. J Nutr Biochem. 2024 Apr 5:109638. doi:10.1016/j.jnutbio.2024.10963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583499.
  • 电镜学堂丨电镜使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束斑束流?
    “TESCAN电镜学堂”又跟大家见面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时会关注分辨率、衬度、景深、形貌的真实性以及其他分析的需要等等,不同的关注点之间需要不同的拍摄条件,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今天主要谈一谈电镜使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束斑束流? 这里是TESCAN电镜学堂第10期,将继续为大家连载《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微区分析技术》(本书简介请至文末查看),帮助广大电镜工作者深入了解电镜相关技术的原理、结构以及最新发展状况,将电镜在材料研究中发挥出更加优秀的性能! 第三节 常规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平时电镜使用者都进行常规样品的观察,常规样品不像分辨率标准样品那么理想,样品比较复杂,而且有时候关注点并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样品类型以及所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电镜条件。 关注分辨率、衬度、景深、形貌的真实性、其它分析的需要等等,不同的关注点之间需要不同的电镜条件,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拍摄目的,寻找最适合的电镜条件,而不是贸然的追求大倍数。 电镜的工作条件包括很多,加速电压、束流束斑、工作距离、光阑大小、明暗对比度、探测器的选择等。本期将为大家介绍束流束斑的选择。 §2. 束流束斑的选择 除了加速电压外,束流和束斑也是电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一般来说,束流和束斑并不完全独立,增加束流的同时,由于Boersch效应,必然导致束斑的扩大。所以束流越大,分辨率反而越低,但是信噪比越好。 束流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在拍摄高分辨时,需要较小的束流来获得小束斑;常规倍数可以增加束流来满足信噪比的需要;而对于分析附件,往往需要比图像拍摄大很多的束流。 对于束斑的调节,通常都认为束斑扩大会降低分辨率,如图5-22,但是反之,束斑越小真的就能获得更好的图像吗? 图5-22束斑太大会引起分辨率的下降 看如下一组图,图5-23,左边一组图是5万倍下的图像,左边是小束斑,右边是大束斑,显然小束斑有更好的分辨率,大束斑的图像已经有些模糊。右边一组图是维持束斑大小不变拍摄的1万倍下的图像。本应有着更好的分辨率的小束斑图像却出现了失真,虽然依然有更好的分辨率。但是对于真实性和分辨率之间要根据需要来判断,此时,样品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 图5-23 相同束斑在不同倍数的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更好的分辨率却没有得到更真实的图像?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电子束是由扫描线圈的脉冲信号控制,电子束在试样表面并不是连续扫描,而是逐点跳跃式的扫描。一般扫描电镜的采集像素比较大,我们会误以为是连续扫描。既然扫描电镜是束斑间断跳跃式的轨迹,那么电子束就有一定的覆盖面积。 束斑中心的距离取决于放大倍数和采集像素大小。当束斑较大时,束斑覆盖比较全面;但是当束斑减小时,束斑的覆盖区域也越来越小,所以有的特征形貌会从束斑两个跳跃中心穿过而没有被覆盖到,所以相应的形貌特征也不会反映在图像上,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丢失。像上述例子,在大倍数小,束斑之间跳跃间距小,足够覆盖特征形貌,但是缩小倍数后,跳跃距离变大,束斑不足以覆盖所有的特征形貌,有的线条就反映不出来,如图5-24。 图5-24 束斑大小与电子束的扫描 电子束的扫描是根据放大倍数和采集像素大小而进行了马赛克的像素化,只要束斑缩小到和单点像素匹配就可以,束斑与束斑之间不会出现太多的重叠而导致分辨率下降。只有束斑与单点像素匹配后,再缩小束斑已经没有意义,不会带来分辨率的提升,相反会引起信息的缺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新的结论,虽然束斑越小理论分辨率越高,但是对于实际拍摄来说,像素和束斑越匹配才是效果越好。 图5-25 束斑和像素的匹配度 图5-25中四张图片对应的束斑和单点像素(绿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其匹配度和图像质量的关系。像素和束斑的匹配并非指束斑完全小于像素框,束斑可以看成是一个衍射波,中间呈类似高斯分布,只要半高宽和像素大致相等则视为最匹配。而此时束斑的大小是大于像素的。 而且扫描电镜是靠电子束的扫描运动,只要不同像素点覆盖区域的电子产额能够被探测器最有效处理和区分,那电镜图片也就能区分。所以扫描电镜是完全可分辨比束斑更小的细节的,而有点地方说扫描电镜不能区分比束斑更小的说法是不够严密的。束斑是单点像素1.3~2倍左右,都是最佳匹配的条件。 现在我们发现束流的设置应该是随着放大倍数而变换的,对于TESCAN用户来说,比较方便,可以直接从软件中读取当前电镜调节对应的束流,结合视野宽度很容易知道单点像素的大小,从而快速找到束斑与像素匹配的工作条件。既保证了没有信息丢失,又保证了最大的束流强度和信噪比。TESCAN的钨灯丝电镜可以直接右键进行自动束斑大小的设置,如图5-26左,场发射电镜则可以直接在信息栏中输入想要的束斑大小,如图5-26右。如果在束斑设置中输入0,则电子束缩到可能达到的最小值,这主要用于极限分辨率的观察。 图5-26 TESCAN电镜的束斑设置 此外对于EBSD分析也一样,EBSD分析为了追求速度,需要较大束流,而束流增大会增大束斑,导致花样重叠无法标定。而TESCAN用户则可以轻易的根据EBSD的步长来设置束斑大小,确保在不会出现花样重叠的情况下束斑达到最大,采集速度最快。 福利时间每期文章末尾小编都会留1个题目,大家可以在留言区回答问题,小编会在答对的朋友中选出点赞数最高的两位送出本书的印刷版。【本期问题】如何根据像素选择最合适的束斑?(快去微信留言区回答问题领取奖品吧→)奖品公布上期获奖的童鞋,请关注“TESCAN公司”微信公众号在3个工作日内后台私信小编邮寄地址,我们会在收到您的信息并核实后即刻寄出奖品。 TESCAN电镜学堂“有奖问答”奖品 (印刷版书籍1本)简介《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微区分析技术》是由业内资深的技术专家李威老师(原上海交通大学扫描电镜专家,现任TESCAN技术专家)、焦汇胜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材料科学博士,现任TESCAN技术专家)、李香庭教授(电子探针领域专家,兼任全国微束分析标委会委员、上海电镜学会理事)编著,并于2015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编者都是非常资深的电镜工作者,在科研领域工作多年,李香庭教授在电子探针领域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对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波谱分析都有很深的造诣,本教材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编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电镜工作者,特别是广泛的TESCAN客户。↓ 往期课程,请戳以下文字或点击阅读原文: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一) - 电子与试样的相互作用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二) - 像衬度形成原理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三) - 荷电效应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一) - 电子光学系统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二) - 探测器系统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要求及制备 (一) - 常规样品制备统电镜学堂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要求及制备 (二) - 特殊试样处理&试样放置 电镜学堂丨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 & 分辨率指标详解电镜学堂丨电镜操作之如何巧妙选择加速电压?电镜学堂丨电镜使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束斑束流? 更多详情内容请关注“TESCAN公司”微信公众号查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